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论文

2022-04-29

【摘要】人文精神教学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人文情怀,为语文课堂带来更多的人文精神,同时也是推动和谐社会的强劲动力。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论文 篇1:

高职语文教学定位现状及应对策略

摘要:高职语文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发展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高职语文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定位混乱,教法传统,效率低下,探索改革之路,提高高职语文教育的质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目前高职语文教学的定位、现状及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可行的方案,希望对高职语文教学走出困境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职业大学;语文教学;学科定位;教学现状;应对策略

前言: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作为培养学生文化品质与人文精神的高职语文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掌握专业知识,养成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支撑,但在现实教学中,高职语文却成了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鸡肋”:课时减少了,师生重视度下降了,考试方式单一了,教学效果不佳了。究其原因是,高等职业学院对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出现了偏差,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的就业压力等影响着高职语文教育发展。要充分发挥高职语文教育的奠基作用,就应该准确理解其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定位,深入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科学地提出可具操作性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使高职语文教学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真正为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助力。

一、高职语文教学的定位

1.从高职语文教学的功能定位。对高职语文教学,师生都有不同的认识,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不重视。认为高职院校只要教会学生一项踏上社会便有“用武之地”的专业技能就行,语文学不学不重要。但是,高职语文学习是其他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这一点毋容置疑,其作用是隐性的、间接的。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这样表述:“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能素质的高质量人才。”由此可见,以工具性和人文性为核心是高职语文课程的性质之所在。归纳起来,高职语文的定位,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学,提高欣赏水平;深化汉语母语教育,提升表达能力;强化语文教育的情感培养和人生引导作用,实现育人的最终目标。

2.从高职教学的实际需要定位。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政策,对大学语文(包括高职语文)从大学的教学实际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如《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8年4月教育部)中提出要改变“忽视文化素质教育”问题,要“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再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把“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定为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总结一下,我們可以发现,通过“大学语文”课来完成“人文素质教育”是其总的特征。

二、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现在高职语文学科被学生视为“休闲课”、“放松课”、“高四语文课”,不为学生重视由此可见;同时学校也不断压缩、削减或取消语文课程,其基础地位已经被各种新兴的、热门的、实用课程所取代。高职语文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其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功能正在消失,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正在减弱。如果深入研究分析,笔者发现,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1.教材资源繁多,教学内容混乱。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版本多达50多种。尽管1996年国家教委高教司组织编写了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大学语文的教材还是以“百花齐放”势头发展了起来。应该说如此多的教材资源扩大了高职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更有利于高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但现实恰与之相反,有的教材偏向于文学体裁类作品的阅读欣赏;有的教材偏重于写作技巧的训练,等等,繁多的教材非但没有为教学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反而导致教学内容的混乱,不仅教学效果无法提高,而且引起了学生的厌烦。特别是有的教材中存在的文言文篇幅过多、文学观点不符合时代潮流、点评不透彻,甚至不中肯等,更是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学的科学性。

2.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缺乏具体措施。高职语文课是一门公共必修课,但由于受专业化的限制,大学生对语文学习极不重视。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现实情形是,学校不把语文当课程对待,只重视专业课考核,学生没有了外在的和内在的动力,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动力从何而来?如果说语文课有改革,那也是被迫把语文课用“普通话”、“演讲与口才”和“应用写作”等通识课程取代,并且逐渐表现出功利性态势,高职语文的人文性、文化传承性、道德熏陶性已经荡然无存。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不仅没有动力,反而误入歧途。因此,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必须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又要加强人文关怀和社会主流文化价值的传达。也就是要实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人文性和谐发展,以培养具有健康人格、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劳动者。

三、高职语文教学应该采取的应对策略

1.构建高职语文教学新思路,建设科学的高职语文教材。高职语文教学虽然也有工具性,但是从高职语文教学的实际来看,高职语文更应该强化其人文性,应该更加明确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具有健康人格和优秀价值观劳动者的任务。高职语文教学在基本完成了工具性内容后,大多课程集中在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而教学中却过多地介绍和学习文体知识和一般的文学常识,没有对作品的人文内涵做深入的分析和感受,教师泛泛而讲,学生泛泛而学,可谓讲之不深,学之不精。这样的高职语文教学对大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作用不大,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效果不佳。这就要求高职语文,首先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焕发教材新的吸引力,让高职语文充分发挥其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大学生健康价值观的功能。其次,要增删教材,调整内容,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高职语文应该有与高职特点相契合的优秀教材。高职语文教材应具有针对性,突出高职的特点,从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出发,把人文教育放在教学的首位,充实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和大国工匠。最后,要出版优秀的多元化的辅助教材。高职语文的辅助教材单一,虽有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光盘、电子课件、音像教材、电子教案等,但真正能为学生深入研讨教材,能提升学生人文情怀的辅助教材很少。因此,高职语文应该编撰一些具有较高质量的辅助教材,集职业性、实用性、人文性与一体,使高职语文教学接地气,现生气,出活力。

2.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构建实践型的教学模式。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高职语文多是专科层级的教育,就学生语文素养来看,还是比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要低一些。针对这一教学实际情况,高职语文教学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相一致:低起点,慢进度,多实践,注应用。因此,要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就业定位,科学制定切合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注重教学与实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故而高职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构建实践型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以实践实训为模式,重点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终身受用的语文应用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加大高职语文的人文性教育,从人性的角度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高职语文在文学艺术作品教学中应以情感取胜,科学、准确地挖掘作品包含的人文性色彩以及所具有的独特的教育感召力,利用情感给学生以深刻的感染,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大学生把自己锻造成为国家、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大国工匠而奠基。

四、结语

高职语文教学要科学定位,从高职教育的实际出发构建教学新思路,建设语文新教材,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探索实践型教学模式;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结合,充分确立大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觉提升人文素质,从而实现高职语文素质教育的职能。

参考文献:

[1]葛雅萍.高职语文教育的困窘与创新教育的尝试及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27):64-65.

[2]郭时明.高职语文教学培养人文精神断想[J].当代教育论坛,2003,(08):117-118.

[3]宫春换.构建注重人文教育的高职语文课程[J].辽宁高职学报,2005,(01):104-106.

作者:吴秋懿

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论文 篇2:

突出人文精神,创新高职语文教学理念

【摘要】 人文精神教学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人文情怀,为语文课堂带来更多的人文精神,同时也是推动和谐社会的强劲动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加大对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视,保证高职语文教学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校应不断改善软硬件设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则应打开思维,认真备课,积极拓展教学内容,通过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参与度,让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和掌握人文精神。

【关键词】 人文精神 高职语文 创新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现今的人们都沉沦在物欲横流的利益社会中,一切以金钱为目的,致使人们的人文素养严重的缺失。在高职的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教学同样成为了形同虚设的存在。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从学校、教师、家长到学生,几乎所有的活动参与者都将人文教育抛在脑后了,教学的主要时间和目的都停留在了职业、工作上面。人文精神是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石,如何在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下,创新高职语文教学,改变教学现状成为教师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人文精神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人文精神教学是高职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人文情怀,为语文课堂带来更多的人文精神,同时也是推动和谐社会的强劲动力。在高职的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人文精神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部分物质基础得到满足的人们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内容。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具备深厚的人文精神,在企业的岗位竞争中才能占有一席之地。深厚的人文精神是学生长足发展的基础,是学生升职、创业的重要保障。在现今的企业面试中,HR更看重的是人品方面的素质,对求职者的诚信、坚韧、谦恭以及为人处世等方面的道德层面有着更高的需求。因此,人文精神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的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1.2人文精神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需品

一个缺乏人文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在长远的历史河流中必将被淘汰。我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的传统文化的民族,在人文精神方面有着非常深厚的沉淀,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大部分人被金钱和权力蒙蔽了双眼,只顾物质的享受,殊不知这种即时的享受使其成为了一副空空如也的皮囊。谦和、礼让这些基本的人文精神缺乏,使得人们因一点点小事和摩擦而大大出手,极大的破坏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推进和谐社会的进程,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提升人们的精神品质,对人文精神的教学重要性也就凸显了出来。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教学现状

在高职学校的教学环境影响下以及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不及时的情况下,目前的高职学校教学中,人文精神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

2.1教学观念的偏差,忽视人文精神教学

在大部分的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出发点是服务职业教学,缺乏自主的人文精神教学。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更多的形式化的走走过场,在师资投入方面以及课表安排方面都较为轻视。在较短的教学时间中,即使有心教学人文精神的教师也只能无奈一叹。高职语文的教学,从本质上就忽视了人文精神的教学,缺乏人文精神教学的深层认识。

2.2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生硬

在高职的语文教学中,由于时间的关系原因,使得在教学中仅仅教学一些应付考试的内容,对文字、词句以及写作的简单教学,是造成人文精神教学缺失的一大原因。与此同时,大部分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还是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对教学不够投入,没有精心准备课程。而由于高职学校的生源问题,大部分的学生对这些生硬的教学方法提不起兴趣,上课睡觉、看小说、发呆的人大有人在。最终导致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教学落在了空处。

三、突出人文精神,创新高职语文教学的方法

为改变目前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学缺失的现状,重视人文精神的教学,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高职语文教学的质量,让高职语文发挥其重要的人文教育意义,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重视人文精神教学,才能拓展语文人文教学内容

在提高人文精神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采取的措施就是加大对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视。在高职的教学中安排合理的语文教学时间,同时严格管理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保证高职语文教学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而作为学校一方,应不断的改善软硬件设施,更新学校的墙壁标语,加强学校底蕴的沉淀工作,增加图书馆的课外读物数量,提高高职语文的教学评价层级,配置优势教师资源,为提升人文精神教学打下坚实的底子。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以看经典影视剧的形式来学习人文精神,或是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引导和鼓励学生对人文事件进行探讨。

而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则应打开思维,认真备课,积极拓展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前或是课间时间可以多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在哪,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搜索一些经典的或是时兴的教学内容。在拓展的教学内容时,既要满足趣味性的特点,还要保证内容的健康以人文性。除了在以上提高的活动教学法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情景教学法,设置合理的人文剧情,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来体验和感受人文精神,为丰富人文教学提供更多的素材。

3.2积极开展人文精神课外教学活动

在高职的教学活动中,实践一直是各个学科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高职学校的特色之一。而通过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是结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有效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更加能够激起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活动的同时获得人文精神的渲染,让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和掌握人文精神。例如,高职语文教师可以参考央视的《成语大赛》的模式来组织一场学生间的成语大赛。在这个趣味性较强的活动中,可以鼓励学生去主动的学习成语,了解成为,从而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人文精神进行学习和掌握。而在比赛的过程中,作为观众的学生也能够学到一些自己刚兴趣的、映像深刻的内容。

高职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外的人文活动,例如,利用周末的时间,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养老院进行帮扶活动,到养老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打扫卫生,或是与老人聊天等等。让学生在关爱老人的活动中提升尊老爱幼的品质教学,提高学生的素养。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到红绿灯路口做义工活动,在学生安全保障的前提下,让学生引导行人遵守交通规则,阻止一些闯红灯的现象。让学生换一种角度来审视一些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在提升行人文明礼让精神的同时,让学生得到质的飞越。在人文精神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做好活动总结,而总结的内容可以不局限于固定格式,可以是其体会到的一句或是几句话,也可以是让其联想到的名言、故事。

四、总结语

综上所述,人文精神是支撑学生感悟生活、感恩生命的重要因素,是高职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因此,在高职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只有重视人文精神的教学,才是对学生未来成为负责的教学行为。

而要打破目前不堪的人文精神教学现状,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的努力,从根本上意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自发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应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应保持与时俱进,在摸清学生脉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教学。

参 考 文 献

[1]胡翠娜.人文精神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及培养策略[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01)

[2]沈理玮,张红霞.弘扬人文理念 创新高职语文教学思路[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

[3]沈董妹.高职语文课的教与学[J].新课程(下).2014(10)

作者:任亚琼

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论文 篇3:

试谈高职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

摘要: 创新是全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能与时俱进的最活跃因素。因此,创新能力也就成为了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并最终在业绩创造和价值实现中体现出来。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初步形成了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不过是近十年的事情,作为一个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独立”教育体系还不完善,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育人模式、投入机制、结构体系还须进一步完善,以适应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要求。高职语文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学科,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就显得重要和紧迫。

梁启超在《教学法》中也曾指出:“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着结果的方法教人。”由此可见,教师的认为不光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还需要教给学生“点金术”。即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学,有书可以自通,一辈子受用无穷。因此高职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是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下面,笔者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考核等方面,对高职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加以阐述。

语文学科的教学尤其适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中国的语言文字,尤其是选入教材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它们的语言优美、形象丰满、哲理深邃、妙趣横生,可带给学生无限的遐想,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习语言,又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作为教育之基础的语文教学应如何走向创新教育呢?

一、高职语文教学模式的现状

首先,必须正视当前高职语文面临的现状。高职语文教学一直没有摆脱普通高校教学模式的影响,从来没有真正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在指导思想方面,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应用,与高职学校培养目标严重背离,从而导致语文教学枯燥乏味。在教学内容方面,教材与高职发展严重脱节。

其次,现行的语文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复习→考试,比较传统和陈旧,学生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中。在这种情况下,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语文学习就意味着坐在教室里听那些他既不理解、也不感兴趣的知识,多少年来,教学的内容都是一些老面孔,与专业结合不密切。这就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了高职语文课程的生命力。另一方面,高职语文老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往往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以这样陈旧、失衡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显然不符合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目标的要求,创新高职语文教学模式刻不容缓。

最后,必须认识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来看,是完全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另一教育体系。高职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社会培养生产一线的管理人才和技术能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注重“实用型”,而不是“学术型”和“理论型”。因此,必须转变普通高校强调逻辑的严密性、思维的严密性的一般性要求,而将内容的应用性、思维的开放性和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作为高职语文教育重点。

二、建立优化的高职语文课程内容体系

1.整合教学内容,服务专业需求

高职语文教学内容必须紧贴专业需要,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将高职语文教学内容必须紧贴专业需要,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

2.降低难度,适合实际要求

为了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高等语文的一些内容降低难度要求。

3.借助语文软件,增加课外阅读

整合后的高职语文教学内容丰富。但随着高职教育加大技能实践学时的呼声日益高涨,高职语文作为基础理论课,面临的压力将更大。因此,我们必须借助语文软件,增加课外阅读显得十分重要。

三、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在结合专业要求和学生实际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后,在实施语文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并要注重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1.结合专业循序讲解;2.减少不必要的篇幅分析;3.提倡语文与现实的应用;4.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5.开设课外阅读物

四、改革评价内容与方法

长期以来,语文考核的唯一形式是限时笔试,这种规范化的试题对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不高,考查的知识范围越来越窄,基础好的学生往往临时“抱佛脚”,考前突击过关。基础差的学生则寄希望于补考。因此,改革评价内容与方法,势在必行。为了适应对学生语文素质、能力考核的要求,配合高职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我们对语文课的考核方式要必要的创新。

五、高职语文创新

1、创设轻松愉快、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气氛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使学生感到安全的、宽容的和有利于其自主发展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减少焦虑,不怕出现语言错误,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迸发出想象与创新的火花。要在教学中提倡民主,对学生多鼓励,让学生在教师的导评、表扬等激励下,主动地自由地获取新知,形成技能,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促使学生积极动脑、勇于探索,多动手、动口、动脑,敢于发表有新意的独立见解。教师应该允许学生有异议,并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在教学中,要多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成功意识。

2、变“教”为导,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变“教”为“导”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求知者,学生的应变素质和创新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得到了培养。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新情景,进行视角转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4、勇于质疑,善于求异,培养学生超越自我的勇气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能质疑,表明他已对问题进行了思考,在发现过程中已有所探索,已在进行创新思维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敢于逾越常规、敢于想象猜测、敢言别人所未曾言、敢做别人所未做,宁愿冒犯错误的风险,也不要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框内的创造品格。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经常换个角度看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便从多角度探索求异;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广泛联想,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再就是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进而发现新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的积极性。

5、教师的不断创新,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在教学中提倡民主,对学生多鼓励,让学生在教师的导评、表扬等激励下,主动地自由地获取新知,形成技能,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

促使学生积极动脑、勇于探索,多动手、动口、动脑,敢于发表有新意的独立见解。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与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水平直接相关。因此,教师应该不断追求应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教学,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敢于突破常规的教学模式,标新立异。

总之,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中正确的引导学生,教师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引导人。

新的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是教师。它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培养高职人才的需要,教师应优化自身的知识技能结构,不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成为新时期的合格的高职语文教师。

参考文献:

[1]高静; 郑泽宏; 高校学生职业能力与语文素质的关系[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王丽编; 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M]. 教育科学出版社,

[3]魏国良著:《现代语文教育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立红,河北银行学校)

作者:刘立红

上一篇: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维护论文下一篇:计算机网络病毒数据挖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