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人文教育

2023-01-11

第一篇:科学发展观与人文教育

浅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doc

浅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论文摘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二者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区别。相关,则表明可以互通、互补,区别,则表明应该互动、互补,以求共同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功能上的互补性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而和谐的协调则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一、现实的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

现实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首先需要物质生活作基础,而物质需求的满足则要靠人运用自身的能力去创造和索取,即人是靠一定的物质创造能力与物质享受来维持其自身自然生命力的存在与发展的。人的物质创造能力与享受能力,是指人认识物质世界与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获取物质财富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以及占有这些物质成果发展自身的能力。它包括人对自然物质世界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人类的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水平上,或者说,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与技术发展水平是人类物质创造与享受能力的文化表现形态。人生存与发展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另一个基本需要,即精神需要。满足人自身的精神需求同样需要人具备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人的存在与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以维系自然生命力的发展,而且必须有一定精神需求的满足,使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舒适、和谐的环境中,使人在情感上获得幸福体验和幸福享受。人的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是指人们在对一定社会关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关系的基础上,去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并把这些观念渗透在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学以及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中,用这些已有的文化成果指导自己改造社会、改造人的精神世界,使社会发展和人的追求向着合乎道德与人类理想的方向发展。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既能创造美好生活又能正确享受生活的人。一个人若只知科技而不知人文将是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在当今,不懂科技而侈谈人文将是游离于时代的“边缘人”。“空心人”、“边缘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有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对生活的理解,有善于调节人生酸甜苦辣的人文修养。不管科技如何发展,不论知识经济如何受到人们的关注,人永远不能将物质化为自己的思维与情感。总之,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和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呼唤人文精神,高技术、高情感的平衡才是现代社会的特征。科技与物质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需要人文文化重建对社会生活的指导、对社会生活的正确理解、对人生酸甜苦辣的调节。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情感的相互融合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推动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二、功能的互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

从教育规律来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所以能融合,是因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存在着功能上的互补性。首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对象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学生能根据社

用心爱心专心

会的需要和自身的要求,主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能被学生理解内化,以学生的外显行为综合表现出来,并含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其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内容虽不相同,但却有交叉,且交叉渗透的成分愈来愈多。科学教育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方法,又受到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制约;人文教育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形成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又不能脱离现实的物质世界。科学知识有人文精神,将会更加自觉,人文知识有了科学内容,将会更加完善。再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相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都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科学教育侧重人的理性和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培养,人文教育侧重人精神的提升和灵魂的陶冶,两者最终目的都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价值,促进社会发展,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两者的完美结合能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当今世界,人与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需求,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必须坚持一个完整的教育目的观,塑造一个完整的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促进人与社会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和谐、全面地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构成完整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不能用人文教育去代替科学教育,也不能用科学教育去排斥人文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种“完整的教育”。“完整的教育”一方面要重视科学知识教育,尤其是科学理论方法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理性、科学精神及科学品质的熏陶与培养。所谓科学精神,是指我们在长期的科学活动、社会实践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其中求实、理性和创造性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文知识教育,尤其是人文精神教育。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人文精神主要包括道德的人文精神、美感的人文精神、日新的人文精神和与自然协调的人文精神等。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他们获得道德的完善、价值的实现、精神的昂扬、情感的丰富和人格的臻美。杨叔子就曾指出,“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何况是高级人才;器是物,物是死呆呆的,再高级的器材,即使是高档的智能机器人,也不过只能具有人所赋予的复杂而精巧的功能或程序,其一切都不可能越过人所赋予的可能界限性这一雷池半步。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记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时代精神对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生产与生活方式改变等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它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全方位的根本改变。具体地说,它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它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人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又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

三、和谐的协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不可否认的是,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对整个人类生活已经产生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它使物质财富得到巨大的增长,它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使人们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简单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得以较为充分享用闲暇时间,扩大受教育的时间与机会,为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辉煌成果,也是衡量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尺度。然而,在现时代,人们在充分享用着科技所赐予的丰硕成果时,却也感受到了种种科技异化的恶果。如它曾被滥用于军事与战争,使人与人之间的自相残杀达到毁灭性的程度;当它被当做一种资本为少数人所掌握时就成了一种牟取私利、剥削他人的工具,成了剥夺他人自由发展的手段,使人为科学技术所奴役,导致人的异化;当它被滥用于征服自然时,它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从而危害人自身的生存以

用心爱心专心

及子孙后代的发展;当人们把科学技术作为把握世界的唯一准则,它也就成了一种“宗教”,从而排除了反映人类精神需要的文明成果——人文文化,导致人的发展的缺失,社会精神层面的失落,人在精神上变得“无家可归”。如果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其中最主要一点就是要对学生施加全面的科学文化教育,不仅要使他们获得科学的知识,获得科学技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具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得到精神的熏陶。美国哈佛大学实行的核心课程,我国台湾省各大学实行的通识教育,我国大陆大学尝试的人文素质教育等,这些教育方式的实行既满足了人们对职业追求的需要,又满足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需求。当然,这种协调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客观上的对立。比如,为了迎合社会分工,增强学生的职业造就性,不得不开设一定的专业性课程,要求学生达到专、深、精;为完善学生人格,又不得不开设一定的人文社会综合课程,要求学生达到广、博、厚。而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非常有限的,既要专、深、精,又要广、博、厚,这对于生活在社会分工盛行的当今时代的任何个人来讲,都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而且能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协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而收“鱼和熊掌兼得”的双赢效果。作为专门培养人才的场所,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半人教育”性质的专才教育,实现科学技术素质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走进教育的“全人时代”。从上世纪末发展至今,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整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要让科学文化纳入人文因素,也让人文文化接纳科学精神,创建一种科学人文主义或新的人文主义。杨叔子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中有科学的基础与珍璞;同样,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缺的科学,科学中有人文的精神和内涵……科学,求真,一定有求真的责任感;人文,求善,一定有求善的责任感。两者交融,无疑会形成坚不可摧的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

用心爱心专心

第二篇: 走向融合:新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认识与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它们是贯串在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注: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次版,第49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古已有之,它们是在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不断滋生与满足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延续到近代,二者的互动互进对近现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此,本文将以近代启蒙运动作为分水岭,就启蒙运动之后的发展状况对这两种精神进行相关论述。

科学精神是指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西方文化传统中理性思维的发展以及重视经验和自然的哲学传统是近代科学精神得以形成的温床。(注:韩文甫,赵红光,成月季:《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73页。)而所谓科学,是指在理性的指导下,用实验与逻辑等手段,不以主观愿望和价值选择为转移,实事求是地探索自然界的本来面貌,从中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并形成系统的知识。(注:李连科:《发动机与制衡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社会作用的不同互补》,《光明日报》,2002年4月23日,第4版。)由于特殊的文化历史渊源以及科学所具有的这些属性使得贯串于其中的科学精神有着三个方面的特点:

1、以人与自然的对立为前提,以物为尺度,以客观世界为认识对象,追求客观世界中的真;

2、推崇理性至上的原则,往往借助于逻辑的、数学的和试验的理性手段,以求达到对自然世界的严密把握;

3、科学探索无禁区。科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获得关于自然界的真理性的认识,无论在哪个领域,科学研究都可以涉足其中并一直深究下去。从总体上讲,科学精神尊重科技的价值和作用,强调依靠科技来推动社会发展。这种观念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推崇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的强大作用,重视掌握科学方法、追求科学真理的意义。

就现实生活而言,科学精神是人类进行科学探索的不竭的精神动力。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研究才能不断地获得突破,科学技术才能取得持续的进步。人类摆脱蒙昧状态和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都与科学精神的导向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足以证明,无论是在昨天、今天还是明天,科学精神都将是人类社会科技发展和物质文明进步所必不可少的思维指向。

人文精神是指蕴涵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的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在人文认识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态度。(注:韩文甫,赵红光,成月季:《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73页。)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人文精神较注重非理性的因素,它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人为尺度,追求善和美;在肯定理性作用的前提下,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作用;人文探索有禁区等。总体上讲,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生的真谛,强调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重视生产的人文效益、产品的文化含量等。[!--empirenews.page--] 在现实生活中,人文精神指导着人类文明的走向。如果说科学精神注重于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人文精神的侧重点则在于研究“应该怎样”的问题。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科学技术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在某种意义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可以说是承载和导引人类社会前进的两条轨道,缺失了其中的任何一条,社会就无法顺利前进。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为宝贵的两种精神。二者之间有着共生互补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改造建设中,只有将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发展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

从历史上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宗教、神话与医学、化学等自然科学是共生于一个知识体系中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一开始呈现出的是相互交错、交相发展的融合态势。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科学虽然与神话、宗教渐渐分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但它总难以完全割舍同形而上思辩等人文观念的联系。就科学的现实形态而言,科学知识也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包含着人文的意蕴。即使从近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形成来看,它们也同是批判宗教神学的有力武器。人文精神首先呼吁人性的解放,尊重人的价值和权利。科学精神紧随其后,提倡科学实验,反对迷信。科学精神的弘扬恢复了理性的权威,人文精神的倡导重新树立了人的尊严,二者的紧密结合为人们推翻宗教神学的统治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指向。实际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是人类精神文明中不可或缺的因子。有学者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形象地比喻成发动机与制衡器:如果将社会比作一辆行进的机车,科学精神及其在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则起着发动机的作用。如果没有发动机,机车就会停滞不前;但如果光有发动机而没有制衡器,动力系统非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且极易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人文精神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正是起到了这种制衡器的作用。正是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生互补中,人类社会才一步一步地走向灿烂和辉煌。

但自西方启蒙运动兴起以来,随着宗教神学统治的溃灭,自然科学的振兴,西方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以空前的速度在推进。这一时期,作为科学精神外在表现形态的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物质生活的变化越来越使人类感到极大地满足和折服。在巨量的物质财富面前,人们充分感受到了科学知识所带来的实惠,从而使得人们对科学知识推崇备至。于是,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分离倾向便开始滋长。19世纪末,德国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严格对立起来的强大思潮。时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逻辑实证主义更是把这种对立推向了极端。其结果是自然科学逐渐占据了人类思维的中心,而人文科学的阵地则逐步陷落。这种思潮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直到今天,许多国家仍在艰难地进行着人文学科的重建和弘扬工作。科学与人文的分离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公开对立,进而造成了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单向度发展。确切地说,这种对立直接引发了两种极端思潮的产生:一是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一是人本主义。就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而言,它大致包含着以下内容:第一,认为自然科学知识是最精确、最可靠的知识,是其他科学的典范。第二,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唯一正确和有效的方法,是一切认识方法的楷模,应该应用到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切研究领域。第三,认为自然科学知识可以推广至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包括人生问题。(注:杨寿堪,李建会:《现代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及其走向》,《学术月刊》,2001年第11期,第9页。)而就人本主义而言,它主要表现为以非理性主义观察问题:在人性问题上,以情感欲望、本能冲动、无意识等规定人的本质,认为“人是神秘的”;在认识上,以直觉、体验、信仰作为把握世界的途径,认为直接体验到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在本体论上,以意志、非理性的生命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是神秘的“实在”,等等。[!--empirenews.page--]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割裂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补性和内在联系。科学主义推崇理性至上和科学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贬斥关于人的价值、尊严的所谓空洞口号,片面主张知识就是力量;而人本主义则鼓吹非理性主义,反对理性和科学进步,主张抽象的个人价值、个人理想、个人本位和个人中心等。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滋生无疑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负面的作用。近代科技革命以来,从科学主义延伸出来的对工具理性(科技理性)极端推崇的态度,使得人类在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中隐含着深刻的矛盾。一方面,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上的每一重大理论突破都导致了影响深远的技术发明和新产品的问世,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认识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在这个由科技打造的世界中,人们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进步的强大因素,并且将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寄希望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与此同时,伴随着伟大的科技成就,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也悄然来临。工具理性(科技理性)所倡导的对自然缺少人文价值关怀的征服引发了一系列对人类命运产生不良甚至致命影响的全球性问题。比如,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气候变异、生态失衡;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导致了贫富分化的悬殊,社会结构的失调,个人本位的膨胀等;在人的精神生活领域,导致了拜金主义的盛行和道德滑坡、人性的扭曲等。

而与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相对立,人本主义基于人们对工具理性(科技理性)的失望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人本主义者将一切危机都归因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斗争的矛头指向理性和科学精神,大肆宣扬非理性主义,极度夸大人文精神的作用,并不加分析地将战争的残酷、机械文明的非人性、核武器的恐怖、环境的恶化等完全归罪于科技的发展。在人本主义的倡导下,甚至出现了一股反科学的极端思潮。人本主义的张扬无疑是片面和肤浅的,它宣扬“以人为本”,却恰恰没有看到隐藏于科学技术后面的真正主导因素是人。就历史的发展趋势而言,人本主义的倾向同样是不正确的,受其影响将会导致人的理性的缺失,科学技术的停滞不前,这样的后果也无疑会给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分离所带来的人类普遍的价值危机已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实际上,现代科学危机或现代文明危机的实质是科学丧失了它的人文意义,是科学对人的存在的忽略,是科学对自己所赖以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的遗忘,是科学观中人文精神的衰微、科学技术非人化应用和发展的结果。(注:辛继湘:《人文价值-科学课程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教育评论》,1998年第2期,第34页。)因此,为了人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在发扬科学精神的同时弘扬人文精神。事实上,正如人类自身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一样,人类文化同时包括着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人类精神同时也包括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它们相互依存并相互补充,由此构成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不可或缺的两种基本方法和力量。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技术才能获得不断进步,从而也才能在物质上为人类的幸福生活提供保障;而科学技术只有在人的调控下,在高尚的人文精神的导引下,才会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出积极正面的效应,缩减负面影响,从而真正造福于人类。因此,在科学精神中充分融入人文精神是决定科学命运和人类自身命运的关键。总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人类真正地认识世界,全面、合理地把握世界,并达到求真、向善、审美相统一的基础。在人类社会的建设发展中,任何一种精神的缺失都将会造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失衡、失序。当前,我们已跨入了21世纪,审视上一世纪的不足之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新世纪相融合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不容置疑。[!--empirenews.page--]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思想的两个维度,它们的均衡发展是人类社会全面持续进步的保证。这意味着,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当然,这种融合并不意味着一种精神对另一种精神的消解,而应当是二者的协调互补,共同发展。要实现这样的融合,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充分把握好影响二者融合的种种因素,从而才能在实践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为二者的顺利融合创造条件。就现实情况而言,影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因素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有利因素

当前,人类社会已普遍意识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重要性。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东西方文化的交 流,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对话等,正是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具体表现。

现阶段,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进一步融合更有了令人乐观的前景。首先,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的全面发展将成为时代的主题,这就在客观上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了条件。“知识经济”的实质不仅是经济的知识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知识化。知识经济时代所追求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它更意味着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等等在内的社会的全面进步。一个社会只有在拥有无数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并使得劳动者普遍知识化之后,才能实现国家的“知识经济”化。这里所说的知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不仅包括了科学技术知识,还包括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实践的经验、技艺和能力等。可以这样说,知识经济时代所重视的不仅是“智商”,“情商”也应是这个时代的重点。其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随着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阻隔进行自由的交流与合作。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不仅可以丰富各自的文化内涵,还可以促成崇尚科学精神的西方文化与崇尚人文精神的东方文化的有机结合,从而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拓宽了渠道。不仅如此,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还带来了大量的科研课题,这些课题提出了大量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推动着科技工作者自觉不自觉地关注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人文问题,从而在科技活动中接受人文精神的指引,使得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融在了一起。最后,知识经济时代从总体上讲倡导的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佐以合理和必要的人文关怀。可见,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不仅成为可能,还将成为必然。

(二)不利因素

从历史的渊源来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不是从来就分离的。它们的分离抑或对立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为了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再度融合,我们应当找出影响二者融合的不利因素,以做到有的放矢,为二者的融合扫清障碍。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影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不利因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empirenews.page--]

1、科学主义仍然盛行。可以说,从启蒙运动至今,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一直是社会思潮的主流。尽管在20世纪的一段时间里人文主义的思潮也十分强劲,但无论是人文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它们对科学的理解不但没有超出科学主义的视野,反而从根本上否定了科学的人文意义和价值,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的片面理解。这使得科学主义更加巩固了自己的阵地。占主导地位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将人类文化区分为两个对立的世界:科学世界和人文世界。科学主义者强调自然科学的“客观性”和科学方法的独特性,否认人文学科的科学性并宣布其在认识上的无意义,这就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设置了壁垒。

2、物质生活条件不够充裕。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尚未达到普遍富足的程度。尽管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但直到20世纪末,整个人类社会中的大多数人依然在为解决吃、喝、穿、住等基本的生存问题而奋斗,许多人甚至远未脱离贫困。瞻前顾后,在科学精神指导下获取物质财富依然是人类首要的追逐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强调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作用的科学精神成为了人们首先推崇的对象。而看似只能带来“精神食粮”的人文知识及其精神则自然地被置于非常次要的地位。

3、社会制度存在弊病。现阶段,人类社会中的许多制度尚不完备甚至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制度呈“单向度”的发展趋势,始终是围绕追逐和保护垄断阶层或资本家的利益来制定的。在这样的制度体系下,人们所做的一切都以最大化实现资本家的利润为目标,一切都以利润的赚取为中心。在这样的社会体制下,对物质利益的无限追逐成为了人们工作的唯一目标,能够比较立竿见影地引导科技进步并最终带来物质利益的科学精神无疑成为了人们追求的首要对象。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体现得比较含蓄的人文精神则被科学精神的大潮吞噬的了无踪影。现实生活中,社会制度存在着弊病,它导致了科学精神对人文精神的消解,并使得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被束之高阁。

4、教育学科设置、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资金投入的偏颇。近代以来,教育在其进程中深受科学主义的影响。随着自然科学和技术愈演愈烈的学科分化和扩张,人文学科的领地日渐狭窄,不仅在学科规模方面人文学科的地位越来越低,而且在教育资金投入方面,对人文学科的扶持力也越来越弱。此外,教学方式上,也多采用“唯理性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偏重智力教育,推崇能力主义,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视逻辑思维能力,而较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而较忽视沟通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及建立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伦理的联系;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较忽视个性的充分发展。这种“重理轻文”的现状使得科学学科与人文学科之间的鸿沟日益加深,最终导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走向了背离。

在新的世纪,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而言,既充满了机遇,又面临着挑战。一方面,对上一世纪科学危机的反思使人们认识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的必要性,从而为二者的再度融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而延续上一世纪的科技成就,人类社会迎来了倡导协调、持续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这就更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再度融合成为了可能。但另一方面,人类社会迄今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利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主、客观因素,这些因素在当前科技发展迈向纵深的时代背景下极有可能发挥越来越大的干扰作用。因此,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冷静分析问题,思考在机遇与挑战中怎样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条件就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任务。在当前的形势下,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empirenews.page--] (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的一项长期任务。只有社会生产力的全面提高,才能将人们从物质匮乏的窘境中解放出来,从而也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前提条件。毫无疑问,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也就意味着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但必须注意的是,现阶段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应加强科技领域的研究,力求在更尖端的科技领域获得突破,从而进一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并从中谋求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技术方案;另一方面,人类在加强科技领域的研究的同时,应吸取以往的教训,将人文精神介入到科学研究中,在实践中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融合,为科学研究指引正确的方向。

(二)改革和完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导致了人和社会的“单向度”发展。只有改革现有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将“单向度社会”纳入平衡发展的轨道,人们才有可能在合理社会制度的规范和指引下,充分关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在具体措施方面,政府应该采取强有力的经济和行政手段,将宏观指导与微观调控相结合,对本国的发展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加以引导,完善监督机构,并以严格的行政执法为强制性保障,严厉打击和控制违规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带有强制性的意味,但这至少是较为可行有效的方法。

(三)改革现有不合理的学科设置和教育方式,加大人文学科的资金投入,倡导人的均衡发展

现有不合理的学科设置、教育方式和教育资金投入,使得科学学科与人文学科相对立,这是导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互相背离的重要因素。在已经意识到学科设置不合理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应努力调整学科配置,学科设置不仅要适应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还要顺应人的精神完善的需要。教育课程不应仅仅被当作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更应该被当成发展学生对伦理道德、文化精神和美学价值的认识,以及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的手段。此外,在加大人文学科的教育份额的同时要加大人文学科建设的资金投入,为人文学科缔造较好的学习条件。最后,在教育方式上,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倡素质教育。针对这个问题,中国人的传统思想给世界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和谐”,提倡“和谐”之道,这在今天看来,极具时代意义。美国著名科学家A.彭齐亚斯1995年出版的一本书就叫《和谐:信息时代的商业、技术和生活》,他认为目前人类正在由质量时代走向和谐时代,它所指的和谐与我国传统思想中的“和谐”是一致的。在现代社会,素质教育提倡的正是一种和谐发展的教育方式。因此,应该尽快实施素质教育,使教育成为连接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桥梁,从而在人的思想根源上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第三篇: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作者:蔡春玲 李 琦 许 晔

一、引言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国家教委在清华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北京大学等50多所高校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并向全国推广至今,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一项较为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素质是一个人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它包括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文化、心理、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德育、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以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其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涉及到教育的根本问题,这就是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人,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如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能否参与国际化竞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理工科大学,要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必须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理工科大学应,树立起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通过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理工科大学教育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法,整个问卷调查由客观类问题和主观类问题二个部分组成。调查涉及理工科专业的部分本科生,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87份,回收率为

95. 7%,有效问卷283份,有效率达94. 3%,符合调查统计要求。调查分析如下:

(一)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的根本。学校教育要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从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调查数据来看,绝大多数学生思想健康,积极向上。他们关心国家大事, 98.9%的学生为“2008年9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并完成中国首次太空行走”感到骄傲和自豪; 63.1%的学生对医疗、教育、近期发生的“婴幼儿奶粉加入三聚氰胺”等社会经济政治问题比较关注和关心。调查中反映出,学生们在人生价值观上趋于成熟和稳定,其中有66.3%的学生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做出贡献;在对“描述人们品质的词语”这一问题当中,学生们普遍认为“诚实守信”最为重要,占被调查人总数的75.9%;在对待诸如“仁义礼智信”等中国传统道德的态度上, 98.4%的学生认为应该批判地继承并发扬光大。但在调查中,也有少数学生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金钱、地位、名誉等个人的成就,占被调查人总数的11.8%;在关于“你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

的调查中, 42.8%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生存;有17.1%的学生把课余时间更多的放在娱乐方面。这些状况反映出部分学生求知欲和进取心还有待提高。

(二)学生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宽广的胸怀,坚强的意志,具备自我控制、自我调节、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承受困难、挫折的能力。从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数据来看,一方面,学生们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当面对挫折时, 67.9%的学生表示能够适时控制和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信心克服困难和面对挫折;学生们的团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也较强,在对“你是否善于与同学或周围的人合作”这一问题的调查中,善于合作和基本善于合作占94.7%。另一方面,由于大学期间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成熟期和心理发展过渡期,往往表现出心理上的成熟滞后于生理上的成熟,这又使得大学生们存在一定的心理焦虑和压抑,主要集中表现在学业、就业、情感、经济四个方面的压力,感到有些压力的学生占到受调查学生的98.4%,使之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在调查中, 68.4%的学生认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此外,学校开展的“心理咨询”服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都将有助于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增加耐挫折力,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具备良好心理品质。

(三)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评价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问卷调查来看,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认识基本正确, 56.7%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工科大学生的成长成材很重要、作用很大,只有2.7%的学生认为毫无作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能够体现时代性、具有实效性的课程依次顺序是:《形势与政策》占40.2%;《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占29.8%;《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占20.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占6.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占3.2%。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79.1%的学生喜欢老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学生能与老师互动,在课堂上相互交流; 97.3%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应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关于教学手段的使用, 85%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必要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形象化的教育来补充理论教学的不足和增强课堂吸引力。

(四)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从调查数据来看,随着大学生的就业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的逐渐增强,理工科大学生基本上能够客观的认识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对使自己能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调查中, 80.7%的学生认为理工科大学生应该文理兼修; 94.1%的学生学习人文社科类课程的目的明确,是为了扩充知识、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问卷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表示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程基本上能够满足自身的需要,但应结合理工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多增设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的选修课,如“哲学”、“法律”、“人际关系学”、“心理学”、“音乐艺术”等课程。问卷调查中也反映出,校园文化活动还有待加强。校园文化活动是加强大学生人文

社会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在谈到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体会或感受时,学生们普遍认为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能够“锻炼自己”、“丰富课余生活”、“认识很多人”、“有利于身心健康”等等。从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情况来看,经常参加的占25.1%;偶尔参加的占63.6%;没有参加过的占10.2%。因此,学校应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学生为本,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锻炼自己,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鼓励学生广泛地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来。

三、加强与改进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的思路与建议

(一)将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是时代和实践对理工科大学教育提出的新课题,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只有把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贯彻到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中,加强组织管理,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建设,包括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与建设等,才能营造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环境氛围,从而使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担负着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发挥重要作用。改革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教学内容体现时代性、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同时把课堂教学小课堂与社会实践大课堂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在激烈紧张而又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获取知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提高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更好地掌握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本领。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理工科大学开展围绕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创造浓郁的人文环境,对校园和谐发展,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加强校园环境、人文景观建设到举办人文社科讲座、演讲比赛、文体活动、读书活动、科技节以及各种社团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突出人文氛围,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充分发挥其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陶冶、人才成长极大的促进作用,促使理工科大学生追求自我完善,获得全面发展。

(四)加强社会实践环节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应该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使“两个课堂”,即课堂教学小课堂和社会实践大课堂相结合,把课内教育和课外有关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负责社会实践的部门应精心设计、精心组织和精心实施学生的社会实践,通过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专业实习等灵活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了解国情,了解社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本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如我们开展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

生到校内外一定场所开展考察、参观、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等一系列实践性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教育中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的方法,既加深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中某些知识点的理解,又能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取新知识,提高思想,发展智力。

(五)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占主导地位,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更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他在一定程度上是否具有严谨治学、认真执教、乐于奉献的精神。因此,一方面,学校应尽可能多的为教师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进修、访学,参加教学培训等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做人、做事、做学问相一致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素质的教师不仅仅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而且还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用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和人格魅力来影响、感染学生。

(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与道德都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它们相伴相生、相互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文化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不仅是让其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文化会对个人道德观念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传承而来的传统文化,更是蕴涵了丰富的道德哲理,对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观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儒家重义轻利、先义后利、存义去利的价值观,虽然很少谈利,抑制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但提倡道义优先,重视道德理想的精神,是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精华一面,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许多优良道德传统,譬如: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讲求仁爱精神,重人伦关系的和谐;自强不息、威武不屈;谦让、诚信等等,这些伦理思想和道德传统,与世界上其他伟大民族所形成的道德传统一样,都是一份极其珍贵的人类精神财富,继承和发扬这份精神财富,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养料,对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民族正气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清华大学徐葆耕教授在其“走出‘半人时代’”的讲演中曾说过:“未来的大师产生于文理会通”。西方一些著名大学,如哈佛大学通过在一二年级学生中开设“通识课程”,麻省理工学院让本科生必修一定数量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课程,克服重理轻文的偏向,积极探索文理汇通之路。理工科大学通过科学教育使大学生获取知识,通过人文教育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缺少任何一方都会影响到教育的整体功能。理工科大学加强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人格,从而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蔡春玲,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第四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如何对待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张志超

(军事交通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 天津 300161)

摘 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 words:

科学与人文的划分,是在工业文明占据统治地位以后才出现的事情。在今天,这两者的区别甚至对立日益明显,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关注,科学与人文的争论也日趋激烈。

在今天的中国,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讨论非常热烈,可是究竟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以及它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仍不甚明了,甚至存在着许多误解。 1 科学精神的内涵与特点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2 人文精神的内涵与特点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3 二者的联系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对立而言的,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具有不同的内涵。由于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的科学观影响了人们对科学精神的理解,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影响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从而人为得将这两种精

神对立起来。但事实上,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具有统一性:

1、从人文视角来看,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作为人文精神主要组成部分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之一,也是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所体现的最根本的文化精神;第二,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它既能促使人类智力的发展,永远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迈进,是科学作为一种智力活动所体现的根本文化精神;第三,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所体现的为人类自由和解放而奋斗的精神,也是一种根本的文化精神。

2、科学精神本身也有深刻的人文意义。近代科学的诞生,把人从神权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是科学批判精神对神学蒙昧主义的超越;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把人从繁重的单调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控制论奠基人维纳有一本著作,书名就叫《把人当人来用》,希望改变把人当机器来用的状况。这些无一不充满着人文精神。

3、从人文精神与科学研究创新的内在关系角度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具有统一性:

首先,从科学创新和突破的特点看,科学发展到现在这种高度,特别是基础理论,要想再有突破,高度发达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思想的深刻性是前提。而这又以来于长久地、专注如一的把思想集中于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即沉思和反思。人类科学史的实践表明,只有一个从不关心自己,以追求超个人的东西为目标的人,才能摆脱形形色色的个人羁绊,去研究那些具有崇高意义的理论。

其次,从创新过程看,科学研究是人类最崇高、最有趣,同时也是最伟大的精神冒险,要取得某种突破,不知要经历多长时间持之以恒的努力奋斗,克服多少意想不到的艰难险阻,经受多少挫折与失败的打击。没有纯洁的心灵,没有一切以追求真理为目标、以社会和人类的利益为依归的崇高品质,是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中做出重大创新的。

最后,从做出创新成就的结果看,从事科学探索,作出创新成就,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在经济上也理应得到丰厚的回报,但这只是指其自然而然的结果而言,而且这也只是一种理想的结果。而事实上,在一个时期内,创新者常常不仅不能因自己的创新成就得到任何好处,还可能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甚至杀身之祸。这种只对社会有好处,对自己没有好处甚至还可能有坏处的事,没有纯洁心灵和高尚情操的人是无法做到的。

总之,科学研究是一项崇高无比、神圣无比的事业,研究者心灵的纯洁是创新、突破的内在要求。因此,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统一的,也必须统一。

4 如何处理二者关系

探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途径和共建方式

5 结束语

第五篇: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一、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讨论

二、如何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三、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意义

一、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讨论

(一)讨论的背景

1、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

①人文学术危机,特别是文学危机(文化现实)

②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反科学、反文化、反艺术、反美学、反崇高、无中心、多元论、反元话语、反元叙事、反本质主义。解构进步、理想、境界、深刻、崇高、终极关怀

③社会背景:功利心态占主导地位

功利主义:实效、实利、有用

理想主义:文化、精神生活、崇高

2、关于“科学精神”的讨论

①文化现实:社会功利化倾向

知识:深层——能力、素质

表面——实用、功利

②人文主义思潮的夹击

3、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关系”的讨论

(二)讨论的主题

1、什么是人文精神?要不要弘扬人文精神?

2、什么是科学精神?要不要弘扬科学精神?

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一致的还是对立的?

(三)讨论的发展态势

1、从感性、冲动走向更加理性、成熟(从文学的思考到哲学的思考)

2、从学术语言变成大众语言

3、从理论走向实践

二、如何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一)如何理解科学精神

超越

实证主义:“客观知识”——纯粹“客观”的精神

功利主义:“工具理性”——纯粹“工具”的精神

科学:人类的历史的活动

一是具有历史性;二是具有人文性

1、科学作为一项重要的认识活动,直接体现着人类的一种崇高的理想和精神——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

①自由探索的精神;

②勇于批判的精神;

③大胆创新的精神

④严谨求实的精神

理性、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实事求是

2、科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智力活动,直接体现着人类的一种崇高的理想和精神——促进人类的智力的发展、永远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方向迈进。

①理想主义的精神;

②爱国主义的精神;

③顽强拼搏的精神;

④公平竞争的精神

艺术——情感修养科学——理智发展

3、科学作为一项与人类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的特殊的社会活动,体现着人类的一种最崇高的理想和精神——为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奋斗。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是历史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二)如何理解人文精神

1、关于人文精神的文化基础问题

三种观点:

①整个人类文化

②人文学科或人文文化

③某一门人文学科或某一种人文文化(文学、哲学、伦理、艺术等)

人文精神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

2、关于能否与西方的“人文主义”或新儒家的“人文精神”画等号的问题

三种观点:

①西方的“人文主义”

②新儒家的“人文精神”

③重建一种符合中国国情并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人文精神

既不能照搬西方的“人文主义”,也不能套用中国儒家的“人文精神”,而应当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大胆超越,综合创新,在吸取人类的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及其精神的基础上,提炼并塑造一种符合中国国情并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的人文精神,以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意义

(一)有助于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的灵魂,是科学文化的生命,是推动科学文化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取之不尽的精神动力

有助于弘扬“主旋律”: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①文化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②文化具有超越性功能

(二)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不仅与科学文化建设密切相关,而且与思想道德建设也密切相关,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密切相关。

①人文精神包括崇高的道德精神

②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密切相关

③一切崇高的文化精神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有强烈的辐射作用

④政治思想教育可以而且应当与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

(三)有助于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根据我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我们需要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以弥补传统的人文精神之不足。

2、按照我国现实的国情,我们更需要弘扬融合科学精神在内的人文精神。

弘扬科学精神:有助于

①促进科学发展;

②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各项体制的确立、改革和完善,离不开科学精神和理性精神;③有助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弘扬人文精神对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意义:

知识经济:高科技+高文化

人文知识≠“非经济因素”

①技术: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

②产品:从物理性能到文化性能

③产业:“高文化产业”的兴起

④市场:文化市场日益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优秀人才的综合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

1、现行学校教育的最大弊端是应试教育,考试分数决定一切,它与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 ①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美育

②只重视分数,忽视能力、素质

重实证性,缺乏创新性

科学教育缺乏人文性,人文教育也缺乏人文性

③圈养式教育,轻视社会实践,书本与社会实践脱节

2、走出现行教育困境的关键是,将应试教育改变为素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注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①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关注人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②提高教育质量,播下理想的种子,激发学生兴趣

③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④将教育的过程真正变成培养人的过程

上一篇:开学第一课主题班队会下一篇:科学灿烂星空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