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医学教育的体制决定了医学教育没有把人文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所以医学教育一直过分重视医疗技术的教育,而对于医学教育的人文性相对忽视了。新时期的医患关系怎样协调和融洽,是医学人文性的研究目标。以人为本、以公平为基准,正确处理医学的人文教育问题,是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论文 篇1:

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摘要】目前,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受重视的程度不高,造成医学生人文素质不高,影响到医患关系,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何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医学专业教学,是医学教学改革的新任务和目标。医学院校应更新观念、改革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人文精神的内涵,培养专业水平过硬、医德高尚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医学教育人文素质改革医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刘德培院士曾提出:“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医学的使命就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尊重。”纵观我国各医学高校现行的高等医学教育,普遍不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造成医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这种教育模式不仅偏离了医学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也与“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因此,现阶段医学教育理念改革的目标是改革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努力构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1.我国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欠缺,人文素质偏低

长期以来,各医学高校过分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使得不少医学生缺乏人文社会知识,且基础素质欠佳,如有违诚信、不懂得谦虚、待人冷漠、不负责任;缺乏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了解和认识;知识面狭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差,不能流畅地书写医学文件和日常应用文,有的甚至在与患者交流方面都存在障碍;为人处事目的性和功利性强、团队合作能力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往往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缺乏吃苦耐劳和奉献的精神。

2.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方式落后

在大多数医学高校,人文类学科的教学方式都只是简单的传授,由于此类学科既不受学校领导重视也不受学生欢迎,许多教师仅以完成教学为主要目的,很少关心学生的学习效果。人文类学科的考核方式也局限于开卷考试等,完成考卷即成为学生的学习目的。这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在提高医学生的

——————————————————————————

* 基金项目:长沙医学院院级课题“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人文素质方面起不了很大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部分医学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人文环境和学科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这些院校的医学人文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二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人文素质是医学生必备的素质

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必然要求。“热爱生命、以人为本”是医学人文精神的精髓,也是医学的灵魂。高等医学教育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为己任,在医疗实践中,医德与医疗技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且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形势下,对所有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德所要求的具体内容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内容是一致的,这种现实的要求促使医学教育从新生入校开始就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打好职业道德的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本身的发展以及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其成长过程中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医德的重要性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知。医生和患者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告知病情,还要能从精神上安抚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在未来社会,医学人才既要具备自然科学知识,还要具备人文科学素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因此,医学教育只有在重视医学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也注重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培养关爱生命的实用型医学人才。因此,高等医学教育应当将人文素质教育摆在首要的位置。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现阶段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医学发展要求的变化和医学内涵的不断拓展,提高了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医学教育目标也随之调整。医学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在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下,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是医学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加强和改进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把他们培养成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所诱发的心脑血管病、精神疾病、肿瘤等非传染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健康的定义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新型的医学模式转变,这对医学人才的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教育应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这也是医学人文性回归的客观要求。

三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主要措施

1.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应包括文、史、哲、美、音、心理学、“两课”等。此类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种形式,主要让医学生能对人、社会、自然和自身有正确的认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除了传统的人文社科课程以外,还应开设由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主要有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卫生法学、医学史、医患沟通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此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医学生能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探讨与医学有关的若干问题,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及其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同时尊重人和人的权利,正确认识和处理医患关系,使人文素养培养融入医学实践之中,从而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改革教学手段

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不应当一成不变,应积极尝试多种形式。如指导性自学、实践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交互式学习等。必须讲求实效性,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学习成绩评价方法方面,应逐步推广以撰写论文、讨论、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考核,侧重培养医学生综合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3.注重阶段性培养

医学基础课与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及在临床见习和实习过程中应适当渗入人文精神,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贯通。专业课教师应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课堂教学时除了传授知识,还要兼顾育人的重任,将人文精神教育融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有效地促进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如专业课教学中可以介绍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著名科学家的事迹等启发学生。另外,医学伦理学中的自主、知情同意、伤害、最优化的基本原则应贯穿到临床各科教学之中。

各实习教学单位应结合医学生所接触的典型病例及曾发生的典型事例,进行案例分析或开展医学人文专题讲座,将医学人文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学生学会从医学、法律、道德、政治等不同角度去研究和解决医疗问题,使临床实习阶段不仅仅是对医学知识技能的实习,也是对医学人文知识运用的实习。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不仅需要一支优秀的人文社科类教师队伍,还必须提高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质。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对医学生有重大影响,他们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兼备深厚的医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在医学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把人文知识有机地融于教学内容中。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除了学识渊博、专业精深、情趣高雅,还应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为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应提倡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推进以提高文化素养为核心的大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年终对教师的考核既要考核其教学科研能力,还要考核其人文素养及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绩效。

高等医学教育应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积极探索医学和人文教育的最佳接合点。相信通过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知识传授和学生的自身实践,使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格、气质和修养,进而培养出既具高超医术又具高尚医学品格的医学生是指日可待的。

参考文献

[1]代春燕.浅谈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医药前沿,2011(14):56~57

[2]刘国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合格医学人才[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8~100

[3]牟兰荣、张淑玲、要立新等.重视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8(3):14~15

〔责任编辑:庞远燕〕

作者:粟敏 龙昱 李妍

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论文 篇2:

浅谈医学人文教育

【摘要】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医学教育的体制决定了医学教育没有把人文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所以医学教育一直过分重视医疗技术的教育,而对于医学教育的人文性相对忽视了。新时期的医患关系怎样协调和融洽,是医学人文性的研究目标。以人为本、以公平为基准,正确处理医学的人文教育问题,是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医护关系的融洽没有得到根本重视,人文课程开设的很少。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课时数不足,授课效果不好,都影响了人文性在医学教育中发挥。

【关键词】 医学教育;人文教育

一个时期以来,医学的人文教育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医学和医疗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对健康和保健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对于医疗和保健工作的要求也在提高,医患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时期的医患关系怎样协调和融洽,是医学人文性的研究目标。以人为本、以公平为基准,正确处理医学的人文教育问题,是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谈谈医学的人文教育问题。1 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医学教育的体制决定了医学教育没有把人文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所以医学教育一直过分重视医疗技术的教育,而对于医学教育的人文性相对忽视了。医生作为一个职业,要求从业人员要把医疗技术和医生职业道德结合起来。医生这个职业要求实践和社会活动相统一,医生的职业技能是通过医学教育而获得的,教育是医生医学行为和医疗实践的基础,因此医学教育应该是医疗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和融合。但是在我国的医疗体制中,一度曾经是科学主义的盛行,传统的医学模式导致医学的人文性长久丧失。直接后果是医患关系僵化,医疗纠纷频发。医务人员的拜金主义导致医疗腐败现象严重,社会舆论及其不好。解决的办法除医院加强管理外,还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医学教育上,也就是医学院校的教育上。但是我们看到很多医学院校在口头上非常重视,实际上依然是技术第一。没有真正把医疗人文性放在重要位置。医护关系的融洽没有得到根本重视,人文课程开设的很少。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课时数不足,授课效果不好,都影响了人文性在医学教育中发挥。2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不是一个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应该承认,很多医学院校的师生都在积极努力改进这种局面,但是由于体制的原因,一直没有更好地解决。在教学与学科建设中,依然有很多矛盾存在,医学人文教育滞后于医学发展速度飞快之间具有矛盾。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首先是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那些具有一定修养和学识;具有高尚师德和使命感的老一辈逐渐退休,新生代的教师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从事人文教育的人才越来越少,没有形成梯队和规模,并且在工作中也没有真正发挥重要作用。很多老师依然认为专业课更重要。同时学校没有相应的政策和制度进行約束和鼓励,比如医护专业的老师没有转换为人文学科教学,人文学科的老师也没有转换为医护专业。由于评职晋级等都要求有实验课题,所以很多老师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而别破放弃人文课程的教学。

另一方面是来自学校管理方面,决策层没有把人文学科的教学放在重要地位,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认为这方面不是学校发展的主要内容,对于学生就业的影响不大,不会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至于工作后的情况,由4用人单位负责。这样的办学理念,也是导致人文教育边缘化的主要因素。

比起医学技术的研究,医学人文性研究的深度和力度都相对要薄弱一些。从事这种研究的人员不多,深度不够,难以形成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医疗行业的发展。在医学教育的实践中,老师上课如同纸上谈兵,没有结合具体的实践,严重脱离实际,单纯的口号和说教,对于今天的在校学生来说,已经不能发挥教育作用。没有结合我国的国情,一味强调国际化的医学伦理脱离我国的国情,导致人文科学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

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虽然学校开设了课程,但是与目前社会的实际需求相比,学校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还显得薄弱。从教材的编写到课堂教学的实施,都显得那么薄弱和不符合社会实际。不能使学生受到应有的人文学教育,对于今后的职业生涯不会产生太大的积极影响。3 加强医学人文性的策略

3.1 立足课堂 课堂是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的主阵地,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保证医学教育人文性的有力措施。这类课程主要让学生建立对人、社会、自然和自身的正确认识和正确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完善的人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及其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同时尊重人和人的权利,正确认识和处理医护关系。从而形成学生的护理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尽早接触病人,走向社区和医疗机构,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培养医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责任感;使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素质。在各种学习方法中,注重实效性和科学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教学的引导性,是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落实到实处。

3.2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 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适合的环境下学习和成长,在与环境的接触中学生不断地解读其中的价值寓意,充分享受高尚的文化和积极进取的学习生活。校园文化负载着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而且这种管理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性格发展。一个学校有义务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严谨、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并营造出富有生气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的特征,是一种群体的共同价值、理想和情操的体现,优秀的校园文化能使学生拥有归属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态。所以学校的校训、校风、校歌、校徽等都是校园文化的具体体现。充分发挥学生艺术团及各种以科技文化活动为宗旨的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作用,在活动的开展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视野、增长才干、增强科学人文素养。

做好学校医学人文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替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着想的需要,应该从决策层到任课教师,都给予人文教育应有的重视。从课程设置到教师的配备,从社会实践到校园文化等方面,齐抓共建,推动医学人文性教育的健康发展。

作者:唐密

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论文 篇3:

浅析医学生音乐素质提高的必要性及对策

摘要:音乐对医学生的影响是医学人文学研究课题中的重要课题,对医学生进行音乐素质培养是医学生人文教育中的关键环节。对医学生进行音乐素质培养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为医学教学提供有效的基础保障。

关键词:医学生  音乐素质  人文素质  必要性

医学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人力资源,保证医学生的专业素质是保证整个医学团队能有效运转的关键所在,重视医学生日常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医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保证医学生在毕业后能顺利成为我国医学卫生事业的顶梁接班人的关键所在,而对医学生进行音乐素质培养则又是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医学院在日常教育中需要充分的认识到音乐素质培养对医学生整体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正视音乐素养对医学生的重要影响力,并且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有效的开展各种模式的音乐教育活动。

一、加强医学生音乐素质的必要性

在医学生的培养教育过程中,要始终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中心环节,音乐作为常规教育手段,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医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树立良好的医风,加强医学道德的形成。有助于医学生树立正确全面的审美观,提高其审美能力。有助于保证医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保证其正确的心理特征。

(一)音乐素质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整体的不断进步,使得学科之间高度分化,却又在一定程度上高度的结合,各个学科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竞争却又相互依赖的形式。但是无论从任何角度分析,各个学科中所要求的人文素质都是基本一致的,人文素质教育在各个学科中的教育作用都是不可小觑的,保证人文教育是保证专业学科能高效被接受的关键所在。在医学生的日常教育中,不断的以各种形式加强对医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都是能够高效提高医学生整体人文素质的关键所在。对医学生进行有效的音乐素质培养能够有效的提高医学生的思维开发能力,能够有效的培养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艺术能力。保证医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让医学生在毕业后保证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

(二)医学教育与音乐教育的关系

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不难发现,在医学教育中,音乐艺术教育与医学教育明显存在着互补的关系。医学教育的特殊性、专业性都决定了医学生需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宁静美好的心灵世界。音乐素质是人类整个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地培养人的高雅审美情趣,优化人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忽视音乐教育将会导致人才素质出现缺陷。医学教育是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结合体,而音乐艺术教育则是艺术教育的中心环节,由于两者能有效的互补,这也就保证了音乐艺术教育在新型医学人才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让医学生能在日后工作中适应本职工作的需求,就需要不断强化对医学生的音乐素质的教育,让音乐对医学生的有益影响最大化。

(三)音乐素质对医学生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健康生活的观念和生活习惯不断的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对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医学教育也在面临着非常严肃的考验。在医学教育中能否培养出高层次的医药卫生人才是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合格的医药卫生人才需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在这个基础上,音乐素质就可以被视作为一种关系人内在本质发展的素质。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内涵关系是指通过对音乐素质的培养来达到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保证人的思想道德情操是积极健康的,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保证医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并为日后胜任自己本职工作作出重要的引导。

二、提高医学生音乐素养的对策

根据最近几年的医学数据调查发现,我国的医学生对音乐知识的了解还是比较少的,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了解十分有限。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了我国对医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力度还是很少的,对医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重视度不足,没有完全的认识到音乐素质培养对医学生的重要性和重要程度。

(一)加强音乐素质教育

加强医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需要学院在日常的教育中将加强学生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必修课来进行,保证音乐素养教育在医学生教育中占较大比重,保证能够使用音乐的积极作用对医学生整体人文素质的建设。

在日常教学中需要不断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建设,保证每个医学生都能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到人文素质对自己的重要性,保证医学生能在平时的学习中都能自主的接受各种人文素质培育,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音乐教育环节中,要培育学生从根本上了解音乐,认识音乐,让其充分的认识到音乐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能在长期的音乐鉴赏中提高自身的创造、表现、感受能力,音乐素养建设能在长期坚持的过程中完善其自身的人格,能够让其精神得到不断的升华,在思想道德、创新精神和审美观念上达到净化的作用。

(二)加强日常音乐教育

在医学生的日常教育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充分保证学生的中心位置,需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坚持将音乐素养教育贯穿进所有的教育环节当中。提高医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需要学校与学生共同努力,学校需要不断加强音乐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进行音乐教育的深造提高基本的资金和物质支持,只有教师有很高的音乐素养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在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对音乐课程的管理,可以建立评教制度,能让学生发现日常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有效的与教师进行互动,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的进行改进。

在教育中不能总是一成不变的进行,要不断的对教育进程创新。在医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过程中可以积极的开设各种形式的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开始音乐基础理论课,重视音乐教育的基本环节,充分的让学生意识到音乐知识的系统性、连续性,让学生对基本的音乐知识有所了解。在对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后还能够很据不同的需求选取不同类型的音乐曲目进行赏析,让教学内容不断的多样化,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医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过程中还能够经常性的进行一些有益的音乐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这样不仅能让音乐教育有着具体的体现,还能有效的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重视医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保证专业的学习以及提高自身素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三、结语

实践数据表明,医学生接受必要的音乐素质教育对医学生的整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医学生进行音乐素质培养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医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精神,使其不断的追求新的目标。增强医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能够有效的陶冶医学生的情操,将激动的情绪平复,这在医学生日后的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医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是促进医学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保证我国医药卫生事业良好发展的有效前提和保证。

参考文献:

[1]张建林.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特征[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04).

[2]张蕾.简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与提高对策[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3]宫福清,戴艳军.正确认识医学人文知识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关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05).

[4]石少华.试论医学的科学精神与医学的人文精神[J].内江科技,2007,(01).

[5]徐佳然,张可欣等.中国传统文化在医学生人格塑造中的意义与途径[J].黑龙江科学2013,(11).

作者:武芳英

上一篇:幼儿创造力美术教育论文下一篇:体育课程个性化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