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论文

2022-04-21

【摘要】现代艺术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由于现代新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已经极大地改变了现代文化的面貌,对于现代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非常复杂的影响,所以,现当代国际上许多著名的美学家,艺术学家,甚至许多享誉世界的著名科学家,都在思索艺术与科技的关系问题。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论文 篇1:

浅谈大学教育中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摘 要:当今社会的大学教育,学生常对未来感到迷惑。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提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辩证统一,作为一名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格修养。

关键词:大学教育;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在经济和物质利益氛围的诱惑下,当代大学校园里充斥着市场精神,大学校园缺少纯粹的文化气息。部分师生放弃了对学术和真理的追求,欲蔽灵台,心为物役,使科研学术成为追名逐利的手段,这些都使正确价值观越来越远离校园。

这篇文章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自己对大学教育中科学技术培养与人文精神培养的认识。

一、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现状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表示不知道什么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少数学生能简略回答一些表面含义,如科学精神,就是以科学为主,对科学有孜孜追求的热情,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强调发扬人的个性,对什么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回答可谓是五花八门。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高学历和多证书的追求是一种功利和实用目的,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部分学生文化视野狭隘,只讲眼前,不讲长远,缺乏必要的人文素养,上述反映出部分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缺失。

二、什么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什么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呢?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定义,人们的理解不尽相同。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就其基本的含义而言,科学精神就是尊重体现科学技术的价值,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强调依靠科学技术来推动社会发展。而人文精神则注重人的思想观念,重视人文文化素养,强调依靠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推动社会进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们深入观察与不断认识世界所不可或缺的。

三、如何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蔡元培先生曾说:大学之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存在,更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这种精神最重要的实质就是指人文精神。科学教育依赖科学,着重追求科学文化知识、科学方法的探索;人文主义教育则强调人的思想和情感。科学教育以求真为主题,人文教育以求善为根本;科学求真需要以人文为导向,人文求善需要以科学为奠基,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完整的教育应包括“学习做事”与“学习做人”两个方面。“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养成科学精神;“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养成人文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优势互补,使一个人在体力、智力、伦理各方面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总之,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增强其对科学求真、求实的追求。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丰富其内在情感,促使其情感智慧的提升。大学担负着培养中国未来的中流砥柱的重任,因此,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有利于提高中国未来的竞争力。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锻造是构成高校教育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舒扬.大学人文精神构建论析.光明日报[N].2002-07-26.

·编辑 李建军

作者:李良

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论文 篇2:

艺术与科学

【摘要】现代艺术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由于现代新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已经极大地改变了现代文化的面貌,对于现代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非常复杂的影响,所以,现当代国际上许多著名的美学家,艺术学家,甚至许多享誉世界的著名科学家,都在思索艺术与科技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艺术,科学,技术,文化,电影

李政道曾多次指出:“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雕塑,音乐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唤起越强烈,反响越普遍,艺术就越优秀。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是一类特定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之外的外部世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也是外在的,它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显然,探讨艺术与科学,特别是艺术与当代科技飞速发展之间的关系,已成为艺术学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科学也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各种自然科学理论是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可以通过技术的形式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人类的物质文化。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宇航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正在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中,科学革命和科技进步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人类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涉及哲学,道德,宗教,艺术等各个领域。

一、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

在艺术与科学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艺术与科学基本上是一致的,二者的终极目标都是要揭示真理,并且都要追求和谐对称,多样统一等美的形式。这种观点尤其强调艺术创造与科学创造的同一性,并列举了不少大科学家同时又是大艺术家来作为例证。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艺术与科学是完全对立的,科学的发展会导致机器和技术的统治,从而使工业社会造就出一大批丧失个性的标准化的人,这是与审美和艺术背道而馳的。这种观点强调,从本质上讲,科学是理性的,客观的,注重事实的,艺术却是感性的,主体的,注重情感的。因而,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只会加剧席勒当年所忧虑的那种人的“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二者分裂的现象。

我们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过于绝对和片面。从总体上讲,艺术与科学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当代社会中人们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面对新的技术浪潮,人类的审美理想如何发扬光大,文化传统如何承继,如何在国民的精神境界和话语系统中导入人文精神,以高尚的审美趣味提升全民化的艺术,是需要深思的。”

因此,我们认为,科学与艺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之间既有一定程度的对立,又在很大程度上互相促进。这种状况,在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得更加突出。

二、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

20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对世界各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领域都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各种文化现象的关系日益密切,尤其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更加明显。

第一,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表现在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的产生。例如,当代最有生命力的艺术种类——电影和电视,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以电影艺术为例,电影的诞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正因为光学,电学,声学,化学,机械学等各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才使电影得以在1895年诞生。此后电影发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变革,均与科学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第一次重大变革是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代表作品是1927年的美国影片《爵士歌王》;第二次重大变革是电影从黑白到彩色,代表作品是1935年的美国影片《浮华世界》;第三次重大变革是目前正方兴未艾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数字技术,使得电影艺术正在大踏步地进入数字技术时代。这种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每一步都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少专家学者预言,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21世纪人类社会正酝酿着新的艺术样式和艺术门类的诞生,这将是继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之后,又一门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崭新艺术。它应当是在电影,电视,计算机游戏,虚拟现实,动作捕捉技术,云计算等基础上,通过数字技术来完成的。

第二,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还表现在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特别是最近一二十年来,现代科技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如今,世界正经历着信息革命,人类社会跨进了信息时代。以数码化信息传播为技术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推动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引起人们生活习惯,学习与工作方式,思维模式的深刻转变。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又表现在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渗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促进了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所以说,“现代生活和科学的高度发展表明,艺术和科学,美学和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在西方的学者中间,曾经进行着关于未来属于科学还是属于艺术的争论。但是,这种科学艺术化,艺术科学化的和谐趋向,并不意味着两者的独立性会被取消”。

第四,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更表现在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对艺术观念的美学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例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模糊数学等观点和方法,已经被运用到艺术创作和艺术研究之中,成为某些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的观点和方法。

与此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给各门艺术的研究和美学的研究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例如计算机三维动画和数码虚拟技术,给影视艺术带来了崭新的课题,其中有些课题是过去蒙太奇电影美学与纪实美学所无法回答的,只能用新的电影美学理论来回答,有待于影视理论界的专家学者们深入研究。

另外,我们也应当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既促进了艺术的发展,也对艺术产生了某些消极的影响,如大众传播媒介带来了艺术的商品化与消费化倾向,导致大众审美水平降低等不良后果,成为当代社会和当代艺术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大众传媒与计算机游戏等给青少年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也需要我们去认真对待。

作者:杨朕

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论文 篇3:

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人文反思

互动装置艺术是在近代装置艺术和现代新媒体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形成的一门全新学科。互动装置诞生至今,不过40年短暂历史,大众普遍对这一与科学技术如此紧密相连的艺术新流派如雾里看花,知之甚少,在其分属归类问题上学界亦历来多有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互动装置做为新艺术打破了传统“静态审美”的模式及观众“置身事外”的态度,一方面使得作品超越了美术馆性质,而具有了社会学意义;一方面又使得艺术核心——观念,在与观众的思考与接触中获得了深刻的意义。

互动装置艺术因其独特的媒体性、互动性、动力性之优势特点所产生的转换性、渗透性和参与性,打破了传统规则,以全新的有机整合思维与展示方式,将观众直接引入作品的体验之中,使艺术更走近人们的生活,通过直接参与和交流获得心灵触动,让观众沉浸在艺术与科技高度融合的探索中。

科学技术、设计艺术的联姻是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发展的推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很多艺术装置能够达到以往达不到的效果,在技术方面,材料的更新使得以往很多装置不能达到的效果都己经显现出来,而且更好地呈现出一种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包括一些最新的纳米、硅晶材料运用到互动装置设计之中,更好地使得艺术与科技有了进一步的结合。近年来在国内的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发展很快,2014年“齐物等观: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展,展览展出了由22个国家和地区,65位艺术家及艺术家组合创作的58件作品,以及2012年“第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等,系列探讨在技术时空建构的当代语境下对新型社会文化现象的认知及发展趋势,为国际前沿媒体艺术创作,论述与展示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但是,仍然可以看到一些理性装置艺术家对这种艺术形态未来的担忧;如受西方当代艺术影响而存在的先天不足和许多方面的滞后性、对高新技术的过分倚重导致的作品内涵的缺失;目前国内对交互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做的研究还比较少,装置艺术中的人机交互技术运用欠缺灵活,而在做人机交互科技成果展示时又缺少艺术表现力,另一方面还存在理论建设薄弱以及审美传播淡化、互动装置作品耗资巨大与政府、企业对接融合不足等问题。范迪安表示:“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遇到两个难题,一是新媒体艺术的教育在整个艺术教育的大系统中所占比例太少,人才培养依然显得单薄;二是社会大众对新媒体艺术的认知和理解不够,包括新媒体艺术的社会传播、市场效益的获得等还没有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的有机系统。”人的思想与科学技术之间如何实现相互的转换、科学与艺术之间如何实现双重修养,如何创造出好的作品并得到参与者的认同与专家的认可,笔者认为新媒体艺术作品中存在的缺少艺术表现力以及人文缺失的问题而有必要进行反思。

1.对科技的盲目崇拜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

科学与艺术是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两面,科学性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如果缺少了科学性的发展就很难在很长的时间去影响现代社会人类,也很难在这个新媒体艺术设计的领域有所突破,如果没有新意、没有人文体现,这门艺术设计的发展必将会滞后,所以,总的来说艺术与科技不断的结合才能带来跨越式的进步。在媒体时代,特别在媒体软件和硬件不断发展的时代,艺术如何借助媒体科技的力量同时又能体现艺术家的社会关怀,文化关切,能够使媒体艺术产生广泛的影响力,对于社会公众在认知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因此,对这种艺术形式冷静的分析,以及对它的未来发展进行全面的思考是很有必要的,对科技的盲目崇拜也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

随着科技手段的多样化,运用软件、动态环境建模、实时三维图形生成技术、立体显示和传感器技术激光、LED、烟雾等科技新成果,能够在展出空间营造出变换的场景、叠化的舞姿、迷幻的影像、充满张力的声音、如梦如幻的“光的现场”……等更新鲜的效果,给人们视觉、听觉 、触觉、嗅觉等感官立体感受。当然,这也导致不少作品几乎成为新技术和媒介的躯壳。如:作品“影子的互动”将人的轮廓扫描后转化成为电子图形,即屏幕上的电子影子,虚拟人影图像可根据电子影子的移动而进行互动了。以及发光交互装置、互动式虚拟水墙等作品,这是虚拟的图像赋予了生命的运动形态。但是,一旦脱离技术的支持或者是技术方面创新发展,作品就失去形式上的新奇刺激,就会变得毫无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高科技对新媒体互动装置所起的作用是双重的,作品如何更好地体现人文精神、起到鼓舞人与教育人的作用,避免艺术走向异化,这是当下重要的方面。

互动装置是艺术中一个新兴起的艺术类别,互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通过一种科学技术的支持才能够完成,新媒体综合材料语言,在视觉的呈现上是能够超过电视媒介与普通的印刷媒介的,因为具有互动性能够给受众最直观与最直接的感受,给人以震撼的视觉冲击力,互动装置其虚拟现实空间沉浸体验的艺术特点、感官沉浸体验的艺术特点等,感染参与者或以致沉醉,从这一方面上说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够达到的效果。但是,唯技术统治论,技术被神化和滥用,这必然会导致文化的话语权服从技术的威力。数字技术的本身不具备意识形态的意义,可是在先进的数字技术的带动下,最有可能被广泛传播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流行文化。诚如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的那样:“地球村的村民分享的不是有意义的信息资源,而是豪饮可口可乐、吃汉堡包、穿利维斯牛仔裤的图像。”一旦数字化传播广泛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习俗,强势将借助媒介将无孔不入的影响着弱势文化群体。法国社会学家雅克·艾鲁尔指出:“对于科学技术的执着追求才能够有可能成为一名科学家,或者是一个技术中的佼佼者,但是这样有可能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一味去追求科学技术,这很有可能会导致他们对于精神层面的忽视。”现在人们越来越依赖够炫够酷的高科技,反而离人的内心越来越遥远,我们必须警惕在物化的催眠中走向自我迷失、人格异化的泥淖。

2. 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发展不能离开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互动装置艺术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其新、奇、特的视觉冲击比其艺术形式更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反思,对于高科技时代艺术前景的困惑已成了当今时代潮流中人们面临的问题。易英在《西方艺术新论》序言中十分清晰地写到:“某些艺术形式如装置、行为等由于与传统绘画之间存在巨大差别而变得难以理解,看不懂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不接受这类艺术作品。在现实中,常常见到普通观众甚至一些专家学者对某些当代艺术作品进行指责攻击,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是应该责怪这些观众思想保守、胸襟狭隘、艺术修养差,还是应该责怪那些当代艺术家装神弄鬼、故作高深,对西方艺术不加消化就生搬硬套呢?这当中不仅涉及中国艺术家如何面对西方艺术的问题,还涉及一个更核心的问题,那就是:艺术是什么?不同的艺术观念可以决定一个人对于艺术的形式、内容、功能等方面完全不同的认识与理解。”要想达到文化与艺术的协调发展,是一个难题。

面对复杂的互动装置现象,更多的艺术学者开始站在文化的立场中重新审视。何桂彦在《什么是雕塑艺术的公共性》文章中强调“审美与思想层面对既有的僵化的审美趣味与文化权力话语展开批判”,我们可以引申为这里就涉及到互动装置艺术最核心的层面,即自身所体现出的艺术与思想价值。美国学者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指出:“技术自然主义强调媒介是人的生物性延伸,而不是人的社会性延伸。”丧失生命意义与人文关照的一味官能解放势必带来欲望的泛滥与信仰的消失。诚然,面对新媒介,尤其是跨领域转向的互动装置,我们既对通感时代的加速到来满怀期待,又难免陷入新技术、新观念所带来的人文忧思。例如:德国AOK健康保险公司所做的《吸烟者的肺》,用玻璃制作的透明“肺”里装上了烟头,顶部是一个烟灰缸的造型,同时可以向里面不断投入烟头,不断增长的烟头渐渐填满整个肺,受众的参与共同完成,装置的互动产生了,投烟头的人既是共同的完成者,同时也是受众直接性、感受性、参与性的现场形式,让观式吸烟者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投入“透明肺”烟灰缸时,行为与受众者看到了一个吸烟者“真实的”、不断填满的肺,带来强烈的窒息感。又如:互动装置作品《五行》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家熟知的金、木、水、火、土的内容用新媒体、交互艺术与技术的方式呈现出来,它的存在方式、表现形式与传统的造型艺术有本质区别。它运用声、光、电、信息等各种媒介进行艺术造型表现,这种造型的形式不一定是静态的,也不一定能触摸得到,但是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赋予了文化意义上深刻的内涵,艺术效果瞬间实现“情感—意识—认知”的转换,让人们沉浸其中,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价值得以体现。

这是互动装置艺术作品的典例,让我们感到人文精神作为艺术之本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这是它的核心所在;这不仅要求创作者拥有专业的技术技能,还要求具有跨学科的知识技能,在科技、艺术创意、思想内涵、受众心理诸多方面有机融合;互动装置不再是一种装饰物品或者是单纯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载体通过文字、声音、图象、影视等形式传达概念和思想理念,让更多的受众人群有了直观互动体验,也更利于概念和思想理念传播;笔者也认为传达设计理念也就是一种引导人的意识形态的手段。新媒体互动装置作品应该能更多地将这种有生命的艺术形式推广到更广泛的社会大众那里去,使新媒体艺术呈现更具有公众意涵,更具有魅力和吸引力,做出来的作品能够对社会有着积极的一面的影响,能够在充分展现科技功效的同时,进一步去引导人们关怀人本、思索道义,传达真善美,能够让人回味无穷,从而起到渗透人心的教育作用,争取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实现。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价值亦在此。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 孙 婵

作者:吴佳桉

上一篇:自然灾害与农业经济论文下一篇:危机现象的学校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