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论文

2022-04-30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仍处在变革时期,重书本知识轻实践知识、重专业知识轻人文素质现象仍然普遍,深刻反思当前高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理解现在大学生教育面临的困境,在教育过程中将人类优秀的人文文化和现今高科技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振兴中华、促进人类发展、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创新型人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大学生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论文 篇1:

文工融合:现代高职教育的永恒理念

摘要:随着20世纪末“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高等职业教育在层次上属于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类型上属于职业技术教育,是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文工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服务区域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推进区域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文工交融;高职教育;永恒理念

一、高校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关系的历史演变

1.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的概念。“人文”,《辞海》的解释为“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活动”。人文教育是高等学校在文化传承、知识创新中,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的活动。主要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维、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四个方面。其中人文知识是人文文化的历史沉淀,是人文文化的基础,是人的精神世界升华的源流。人文思维是原创性思维的主要源泉,与直觉、灵感和顿悟分不开,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喜欢物理,也喜欢音乐。物理给我以知识,音乐给我以想象。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人文方法是指对人文知识按照人文思维方式进行原创性工作开展的途径。人文精神是指求善求美的精神,是人文文化的精髓。人文精神是维系人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牢固纽带。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时代主旋律中,高等学校的人文教育更是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技术”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手工业时代技术是一种技能和经验,工业革命后技术是劳动手段的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技术既有主体要素:技能和经验;又有客体要素:天然和人工物质,设计、制造和使用产品的知识、技术原理和方法论。在科学与技术互动的背景下,技术的科学含量越来越高,技术的科学化趋势日趋明显。科技的变革使得传统的培养经验型技能人才为主的职业技术教育产生了规格高移的内发动力。所以,传授一种针对职业的“技术知识”或“技术群知识”,即“高等职业技术知识”,它最为基本的属性是其技术性,是高等职业教育最为核心的“教育内容”和“立身之本”。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性”体现在“技术的应用性”、“技术的创造性”、“技术的职业针对性”、“技术与知识的高度复合性”等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这既要求从业者要有更专门的专业能力,也要求从业者有更宽更广的基础能力。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体现知识和技术的高度复合性。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核心概念是“技术”,表现为面向某一职业或职业群,以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支撑为基础的技术应用、技术推广和技术创造。

2.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关系的演变。纵观人类文明的历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经历了由以人文教育为主,到以科学教育为主,再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发展趋势。17世纪前的大学人文教育占主导地位。在中国,如传统教育十分注重以修身养性为主的人文教育,这种状态延续1000多年。在西方,人们把高等教育理解为对人性的完善和培养。如英国牛津大学办学宗旨申明:“设立大学是为社会和政府培养服务人员,即培养有教养的人,而不是知识分子”。17世纪后发生的科学革命、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使许多自然科学从原来的人文社会科学中分离出来并不断分化,以分科的自然科学为主的实科教育、专业教育在大学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日渐衰微。20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创伤和科学技术在失去人文精神支配下出现的“野蛮”,以及社会矛盾的加剧,人类精神领域的危机显现并突出,引起人们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严重失衡的深刻反思。许多大学把复兴人文教育,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作为教育改革的目标。哈佛大学1945年提出了“一般教育方案”,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学习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哲学分析、美国语言文化以及数学和自然科学。麻省理工学院规定,主修理工科的学生必须选修占学位课程20%的人文类课程,主修文科的学生必须选修占学位课程16.5%的自然科学课程。他们的目标是“要在艺术、文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这两大领域中架起一座桥梁”,使所有的学生都“了解文化传统,懂得人的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1972年起,先后发表报告,呼唤教育培养学生不仅要“学会生存”,也要“学会关心”。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

由此可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不以削弱对方为前提或以部分牺牲对方为代价,而是在两者的融合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双翼,它们在价值上是相互支撑的,科学教育要以人文教育为指导,人文教育要以科学教育来奠基;只有科学教育,缺乏人文精神,只能是职业训练的基地,只讲人文教育,没有科学理性,只能是空洞说教的场所。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在尊重客观规律与实现人的目的性统一层面上的融合,更加彰显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的时代意蕴。

二、高职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融合的价值体现

1.文工融合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职能的重要举措。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是通过对某个岗位、甚至某个工种,对人的素质、能力要求进行分解、分析而确定的,具有鲜明的专门性,即所谓的“专才教育”。从开放、发展的角度审视,不难发现这类“专才”教育的人才素质缺乏适应社会的张力。随着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导致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随之导致产业岗位的不断调整。因此,越来越频繁的岗位变动和职业流动,需要劳动者对不同劳动岗位有更强的就业弹性。一个知识面狭窄、技能及能力单一的人,即使在纵向水平上已达到较高层次,但因缺乏横向的渗透和伸张,不仅难以在竞争中占据主动,而且还可能被社会和企业拒绝。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再是单纯的技术人,而是能够担负起社会发展责任的社会人。

高职技术教育要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人文需要科学奠基,科学需要人文导向;科学教育多是教人如何“做事”,人文教育重在教人如何“做人”。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只解决如何“做事”,而提高素质更多的是解决如何“做人”。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结合,既教学生如何做事,又教学生如何做人,才是理想的教育。这种理想的教育必须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工融合”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巧的人”、“智慧的人”、“道德的人”的有效载体。

2.文工融合是实现高职教育科学研究职能的重要举措。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普通高等学校主要分布于大城市和发达地区,中小城市、边远地区、特别是广大区县,普通高等教育资源严重匮乏。因此,面向区域经济、服务区域经济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就成为地方高等级的教育资源,拥有人才、技术、信息优势。应根据现代科学技术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既要求从业者有更专更深的专业能力,又要求从业者有更宽更广的基础能力的实际需要,满足企业在职职工技术与技能水平提升,为企业培养培训体现知识和技术高度复合的技术人才,为企业推广与应用新发明、新技术、新创造提供技术服务,为区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坚持人文科学和科学技术并重,即人文科学与科学技术研究相结合,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职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将为高等职业教育赢得更为广阔的教育市场与发展空间。

3.文工融合是实现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举措。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都处在剧烈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不仅导致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而且导致新的产业、新的行业、新的职业不断涌现,同时也导致不同职业岗位的内涵处于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中。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密切的教育形式,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高新技术应用过程中,将历史性地承担起推进区域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责任与使命。高等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形式。坚持为区域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提供高层次的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追求卓越,持续发展的理性保障和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 穆晓霞.文工融合: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J].

职业时空,2010,(9):43-44.

[2] 郭昊龙.我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现状与问题

[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38-141.

[3] 吴中福,祝家麟.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及其实

现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02,(12):10-12.

[4] 李甫贵.西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的历史演变[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47-50.

[5] 麻艳香,蔡中宏.构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人才

培养模式[J].科学·经济·社会,2009,(2):94-97.

[6] 吴兆方,陈光曙,梁枫.文工交融:高等职业教育的最

佳境界[J].继续教育研究,2009,(10):113-115.

作者:郭德怀 穆晓霞

大学生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论文 篇2:

当代大学生教育应重视人文关怀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仍处在变革时期,重书本知识轻实践知识、重专业知识轻人文素质现象仍然普遍,深刻反思当前高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理解现在大学生教育面临的困境,在教育过程中将人类优秀的人文文化和现今高科技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振兴中华、促进人类发展、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高等教育 人文 科学

一、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理论认识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受制于社会,又推动社会前进,我们高等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是融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于一体,培养有理想、讲道德、守纪律、勤奋刻苦、开拓进取、为振兴中华和全社会的进步而不懈努力的人,既要有专门的知识,也要有高尚的情操和思想品质。除了科学技术,健康、科学、崇高的人文科学和文化精神也是生产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科学教育是以自然科学学科教育为主要内容,并涉及技术、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学、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整体教育,以期使受教育者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把握科学本质,养成科学精神,全面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科学教育强调在教育内容上应吸纳科学,消解古典人文学科的独尊地位,甚至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在现代世界,最有价值的知识是人能用其检验并解决自己问题的知识。这是通过科学和科学方法给予人类的知识。”[1] 但科学教育走向极端就暴露了其内在的局限性,过分强调科学教育内容而忽视或排斥非科学教育内容容易导致人性的灭失,产生负面的社会效应。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人文教育重在培养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其本质是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以人为本则是人文精神的精髓。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具有不同的追求,前者追求知识和技能,以理服人,后者追求感悟和情怀,以情感人;前者可以由学而会,后者只能由感而悟。科学教育强调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占有,通过教育活动获取知识为我所用,并改造客观世界;人文教育则强调知识对学生的浸染和熏陶,学生被感化影响,从而改变自身对精神世界的认识,强化自身的人文情怀。

二、中国教育的现状

在中国教育领域,长期以来都是按文、理、工、农、医分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泾渭分明,为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中国的高等教育转向以科学教育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之中,随着科学技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的态势,人类创造的科学知识成倍地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积累,为科学教育的繁荣提供了知识和内容上的准备的时候,科学教育势必在高等教育中显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当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大众教育进入到普及教育阶段,当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严重依赖科学知识与技能,当高等教育成为学生提高科学素养、获取谋生技能、取得职业资格时,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重点,已经从人格完善和人性提升转向具有更实践化意义的人力培养时,科学教育的强盛就有了宽泛的社会心理基础,有了强有力的社会推动力量,科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逐步取代传统的人文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中心。

当前,高等教育的现状体现为过度地为实用和功利而教育和受教育,在高等教育的投资方向、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课程安排,高校的招生与毕业学生的数量等方面向科学教育方向倾斜。人文教育则相应地处在投资缩减、专业少、招生少、就业难的境地,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具体到学生的专业学习上,多数学生选择的是谋生意义上的热门专业,而很少考虑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和人性的养育。在学习中,偏重专业课、技术课,忽略基础课和人文学科,如哲学、历史、文學等,认为这些学了都是无用的。人文教育的弱化导致了广大莘莘学子人文知识的贫乏,造成年轻一代道德观念的淡化、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普遍下滑,由于人文精神的缺乏,经常发生一些不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缺乏责任意识,缺乏正确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的事情,如清华学生用化学品烧黑熊、广西大学马家爵事件。他们在追求科学,追求幸福的目标下采取了社会无法接受的行为方式,归根结底在于没有系统掌握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情操,缺乏社会责任感所致。

三、寓人文关怀于教育之中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途径

为从根本上扭转因忽视人文教育所带来的弊端,有必要从各个环节加强在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通过制度、课程设置、教育理念等层面促进人文教育的发展。

1.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从制度层面强化教育的人文内涵。教育内容应以保证学生的自我选择并为其创造条件,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从制度上转变高等教育价值观念,确定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先进教育理念。要树立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树立人文与科学两种知识、两种精神全面发展的理念,树立高等教育既是专业教育又是综合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

2.调整课程的设置,根据情况增加人文类选修课目,促进文理工科之间相互渗透和跨学科课程的设置。课程设置要朝着学术化、个性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提高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人才的能力。加强人文知识教学,加强各学科的人文教育内容,扩大学生专业知识面,重视使学生所学知识与科技和社会发展同步等新观念,制订了新的课程计划。注重增加人文学科课程的数目和课时数,增强伦理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重视课程数目增加的同时应注重课程的有机整合。由于当今新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科学、技术和生产的日益一体化,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因此中国高等学校在未来的课程改革中,也应加强各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开设跨学科的课程,以便使学生成为具有渊博知识的专家。将自然科学的系统知识列入高校人文专业方向中,这是1992 年国家科学、高等学校与技术政策部高校委员会提出的教育基础科学化总体思想的具体体现之一,即教育自然科学基础化。值得欣慰的是,目前中国许多高校已经重视了课程的人文改革,开设了教育与心理学、教育与文化学、教育与社会学、教育与人类文明史等新型科目作为文理科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

3.尊重学生的专业选择。在中国高等学校,相当数量的在校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悖。由于多数高校还是按专业招生,大部分高考考生和家长在数量众多的专业面前常常无所适从,出现了考前盲目选择,入学后又追悔莫及的现象。笔者参与过数次高考前的招生宣传,发现大量的考生和家长,甚至部分高中老师对高校高考的政策一无所知,在填报志愿时显得不知所措。一些学生入学后进入专业学习,即便是无法适应,也得硬着头皮学下去。而西方发达国家不少高校本科阶段强调基础教育,比如,在美国一些大学中,本科生在前几年就没有院系专业的区分,到了最后一年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院系,根据学习要求修完专业必修课。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既能拓宽知识面,又可以学到必要的专业课目,增强专业功底,最关键的是通过前几年的学习找到了自己所擅长的专业并加以巩固,能够完全避免学习的强迫性和盲动性。这种注重个性差异教育方式,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选择专业的空间和自由,而且有益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着力提升高校教师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千百年来形成的“为人师表”职业准则要求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于一体的重要条件是教师在言行中需提升人文与科学精神。老师在工作中起到了文化的传承和专业知识的传授作用,老师的人格和能力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成效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刚刚进入大学氛围学习的大学生来说,在性格上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舍上还有不确定性,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管理模式对于在尚未进入完全成人期的大学生来讲具有相当的影响,会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大学生对未来即将步入的社会的认识和态度。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使教师从过去单一的传授“专业知识”成为一个懂得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综合人文历史知识的通才,并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人格魅力影响和激励学生。

5.重视实践环节。实践是成才的必要途径。中国的教学方针历来提倡教学实践相结合,对于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要想对社会有深入切实的了解,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大学生要走出课堂,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等。杨振宁博士曾经做过比较,他说美国学生在考试中比不过中国和亚洲学生,但美国学生能力比中国和亚洲学生强,原因在于美国学生兴趣广泛,知识面广,中国学生则往往钻入某一专业中,知识面窄;美国学生东跑西跑,中国学生按部就班;美国学生活力充沛、社交面广,中国学生喜欢安安静静,埋头读书;美国学生自主性、自立性强,中国学生一切由父母安排好,依赖性大。这些都反映了中国教育在整体上并未将实践环节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应重视社会实践环节,拓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培养的空间。真正做到寓人文教育于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才能在国际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根本上扭转当前大学生知识面单一、知识结构简单化的不利局面,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整体目标。

参考文献:

[1][美]S.E.佛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499.

作者:王海浪

大学生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论文 篇3:

职业院校中文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分析

摘要: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是现在高等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的职业院校都是重视科学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存在先天缺陷,非智力因素和职业素养问题限制了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中文教育在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职业院校 中文教育 人文素质 培养

一、人文教育及其实质

现代高等教育主要包括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科多是模仿西方高等教育学科,加上上世纪国家建设对科技型人才的需求紧迫,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忽略了人文教育,而且人们对人文教育的看法也各不相同,通常人们都会把人文教育理解为文科教育,而科学教育理解为科学知识的教育,实际上这是非常不严谨的解释,真正的人文教育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解放人的思想,打破过去神占主导的思想,也就是神灭论;第二层次是指一些人文知识的教育,包括基本知识和一些人文学科知识;第三层是人文思想和成人教育,也就是如何做人,如何为人,更多的是人性教育。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将科学教育看作是认知部分,而且心理学科看作是心理情感教育,将这个整体分开来看,造成人文教育分裂。实际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都是以提升人的认知和丰富情感为目的的,分而治之反而是双方不能兼容。

二、我国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

我国现代化的教育,尤其是学科教育主要是在上世纪中叶开始的,当时多数学科都是照搬了苏联模式。由于当时国家建设对科学教育的依赖,因此学科的划分更多的是考虑工科和理科知识,学校教学方面也偏重于知识传授和技术培养,对于人文素养教育比较忽略。而现在虽然有了很多的人文学科,但是由于多数学生上学是为了工作,而且职业院校更是一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主,因此人文教育实际上还是比较缺乏的。目前职业院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的人文基础知识缺乏,知识面窄。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以计划培养为主,根据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制定个专业学科的学生人数,因此学生在很早就选定了专业,尤其是职业院校更是如此,这样就严重阻碍了学生获取其他知识途径。由于学科划分,多数学生只关注自己专业的知识,对其他知识,尤其是人文基础知识根本不感兴趣,也不会去了解,造成学生基础知识缺乏,学生的直面很窄。其次,学生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对一些事情难以明辨是非。由于现在职业院校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便于学生就业,但是这种机制忽略了学生的人文教育,造成学生的职业素养普遍不高,学生很难适应岗位。简单地说就是学生的技能是满足的,但是一些非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对学生影响太大,年轻人缺乏朝气和精气神。一些学生缺乏人格教育,为人处事不够灵活,不能适应团队工作,没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一些学生反而受到社会影响,崇尚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校园攀比和校园暴力越来越多。最后,目前职业院校的人文学科很少,而且不成体系,主要是内容就是人文知识概论和一些通史知识,并没有比较深刻的人文精神的内容。人文学科的学生也只是学一点概论、原理、通史,学生并没有实际去读一些东西方文学、哲学、道德、艺术等方面的经典作品,实际上是空中楼阁,学生的人文知识是没有基础的,更不用说通过人文教育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精神层次。生硬式的教学只能让学生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观点和创造性。

三、利用中文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措施

目前职业院校的知识体系分类包括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本质上两者都是有机结合的。西方的人文教育主要是指文艺复兴时期人性文化,而我国的人文教育则泛指人性修养和完善人格的手段和途径。总体来说都是指文化现象。在现在职业院校的各学科中,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并不是均等的,相对而言,理科生的人文知识偏少,文科生的人文知识更多。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在人文教育方面有着极大优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需要从课程结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考虑。

(一)学校课程

学校的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需要对课程进行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是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从宏观上把握,全面计划,保证人文教育的质量。其次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具体的人文知识还需要在课程中体现,中文教育要将基础知识和人文知识结合。最后是教学过程,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其教学重点将影响学生的认知重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侧重人文教育。通常中文教育的课程分为语言教学和文学教学两部分,语言就是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以及演讲与口才等等,文学教育就是文学史和文艺理论等。除了这些知识外,还需要一些技能课程,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基础。其中与中文教育比较密切的是编辑、策划、公关、文书等,这些比较实用的课程进行专门的训练。还可以开设一些辅助课程和特色课程,以及一些讲座等,丰富中文教育的内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社会实践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是获取知识和锻炼能力的大课堂。学生的社会实践范围非常宽广,如采访、社会调查、參与行政、商务、文体、旅游活动等等。在社会实践中,知识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为人处事等人文交流,它远远超出了学校课程和课外自学的范围,并且是一种系统的知识和能力的自修。总的来说,学生的认知结构是非常复杂的,涵盖的面也非常宽广。但必须在训练培养学生“八自”人格与“六学会”能力的基础上,把握学生知识结构的主线,即专业学科知识及相关边缘学科知识等,脱离这一轴线,也就失去了专业的特色。因此,必须认真思考、科学设置学科课程,不断进行知识的优化组合。在此基础上,将学校课程、课外自学、社会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另外,在优化组合的过程中,必须在主客体统一的基础上体现以下几个原则:(1)人文课程与科学课程有机结合的原则;(2)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包括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原则;(3)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有机结合的原则;(4)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有机结合的原则,(5)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的原则。

参考文献:

[1]何军.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调查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1(11):87.

[2]范进军,陈家桢.地方高师改革发展研究[M].吉林:延边大学出版社,2000:58.

[3]叶晗,冯军.试论大学语文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N].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6,18(2):145-148.

[4]刘献君.知识经济呼唤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高等教育研究,1999(2).

作者:郭素荣

上一篇:公司独立审计委托模式研究论文下一篇:小学科学课教学与生活结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