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论文

2022-04-22

一、数学中科学人文精神的涵义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自身认识、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形成的,并规范、指导、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表现为人生观和价值观。其特点是追求“善”与“美”,主张一切认识和实践都要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即人文关怀。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数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论文 篇1:

数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

人文精神的实质是对人之为人的思考,其核心是如何做人。数学是科学发展、人类文化发展的灯塔。数学,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最广泛的学习科目,数学教育的意义不仅见之于物,还应见之于人。数学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数学教育的价值首先应从认得发展方面去衡量。

创造精神的培养。开拓、创新精神是人的创造性的体现。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只有那些具有开创进取意识的人,才不至于被时代抛弃;创造,它能使人获得一种满足感,消除受挫感,因此给人提供了一种对于自己以及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致力于创造精神的培养和教育,乃是教育工作者最大的责任和义务,而要启发人类独有的这种高贵的品质,莫过于妥善利用数学教育。

理性思维习惯的培养。理性思维是一种历史的、科学的、富有哲理的思考,是批判的思维,是求异或创造性的思维,是一种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的道德推理。数学科学是培养人们理性思维素质最有效的学科。正是通过数学,引入了理性,从此人们才有可能开始靠理性,而不是凭感觉去判断是非曲直。由数学精神产生的这种理性、确定性、永恒的不可抗拒规律性等一系列思想,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是行动的基准。价值观念的扭曲是当代社会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由于物质欲望的膨胀和道德价值的失范,导致了部分青少年为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所左右。如何教育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已成为整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而数学教育在某中程度上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正确的价值和意义的体系,从而有助于为社会提供一种正确的人文主义导向。

踏实细微良好作风的培养。踏实细微、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良好作风是人的高尚品质的具体体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有处处留心小事的人,他会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会成功的。小善不为,何成大善,细微之处,恰恰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造成“联盟一号”坠毁的原因,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这场悲剧,也可以叫做对一个小数点的忽略。学习数学的人一定都会有这样深切的体会,一个小数点的位置,倘若失之毫厘,必将谬以千里。如何发挥数学的这种独特的教育价值,并应用它来塑造我们的人格,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呢,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渗透性原则、经常性原则、自觉性原则。

作者单位:河南省武陟县教育局教研室

作者:武小霞

数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论文 篇2:

数学教育中的科学人文精神及其培育途径

一、数学中科学人文精神的涵义

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自身认识、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形成的,并规范、指导、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表现为人生观和价值观。其特点是追求“善”与“美”,主张一切认识和实践都要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即人文关怀。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所创造的,表现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反过来成为人们追求真理的科学指导。其特点是追求“真”,理性至上。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都是人类社会在发展中创造出来的,两种精神既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又有极大的区别。长期以来,由于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离,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离,科学与道德的分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被认为是完全不同的,因而也是分离的。“科学价值中立”、“为科学而科学”等观点,又为这种分离提供解释和理论支持,以至这种分离成为一种传统。然而实际上,这种分离既不符合客观世界的现实,也不符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既不利于科学的健康发展与繁荣,也不利于人类道德的进步与完善。科学技术进步,不仅涉及科学知识的深刻变革,也涉及人的观念的变革;两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科学技术中渗透着人文因素,人文因素中也渗透着科学技术,并在加速进行中。科学技术发展与人文因素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技以人为本”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科学与人文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国的数学教育从重视数学知识的“双基”教学、“能力”培养,到近年来提出的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审美直觉以及德育渗透教学研究,标志着数学教育观的不断发展与变革,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了数学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素质教育超越了传统的,惟理性教育模式。不仅重视智力发展、能力培养,重视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认知因素,而且,不忽视态度、意志、兴趣、动机等情感人格因素和个性的发展;不仅重视逻辑思维能力,而且不忽视审美直觉、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育的德育功能也日益受到了数学教育界的重视,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辩证思想、爱国主义教育外,一个不容忽视的、更为深层次的数学精神——科学人文精神,将成为数学教育德育功能中的一个崭新课题。数学中的科学人文精神是数学精神、数学本质力量的反映。数学知识并不等于数学精神;精神是一种文化,它不具有实体的存在,数学中的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渗透在数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之中,是数学教育中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公民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其价值辐射到整个教育过程。

二、科学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

克莱因说: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数学的人文精神相当丰富,笔者经过归纳,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数学的规则──形成自律

数学中的结论是公理和定义的约束下形成的逻辑结果,每个数学问题的解决,都必须遵守数学规则。

一些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数学模型的建立。这种对规则的敬重迁移到人和事物上,使人们形成一种对社会公德、秩序、法律等内在自我约束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便是数学规则影响人们行为规范的最好诠释。

2.数学的严谨──培养责任

学习数学常常需要对问题进行镂思镂析,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热爱数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耐心、毅力与对事业的执着精神,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文化精神能使人养成周密、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

3.数学的论证──可见诚信

数学早在古希腊欧几里德时代,就有了公理体系,研究就“有法可依”了。如“对顶角相等”、“平行公理”等,公理本身是人们在对有关现象进行大量考察、探索,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建立的,学生学习数学首先是建立在对公理深信不疑的基础上,初中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培养他们求真求实的品质很重要。平面几何教学中的推理论证,使他们理性地认识了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在他们的心灵里刻上了“真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哲学道理,这种求真务实的学风会影响和迁移到学生的生活中,对建立诚信社会起到促进作用,它使人类生活在秩序、文明、讲求信誉的社会环境中。

4.数学的美感──充满和谐

数学美除了数学问题所提示的对称美、简洁美、奇异美、和谐美等,还应该通过教学过程中展示的数学美,使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和欣赏能提高到文化的层面。

就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而言,数学是其他学科的工具,其他学科由于数学的参与得到意想不到的发展,这种完美结合,体现了现实世界和谐统一。

5.数学的探索──体会自强

解数学题是意志的教育,当学生在解那些对他来说并不太容易的题目时,他学会了败而不馁,学会了赞赏微小的进展,学会了等待灵感的到来,学会了当灵感来到后的全力以赴。

6.数学的发展──探求合作

数学的基础性决定了它应用的广泛性,既体现了数学是多元复合性,也体现了数学的合作性。

数学新课程强调数学的探究、合作性,也是数学发展在中学阶段的具体体现。同时,民主性也是数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如数学教师在课堂中的适度表演、学生可以坐在位置上回答问题、让学生争先恐后地上讲台讲解题目等数学交流都体现了合作与民主精神,这种教学思想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数学人文精神还包括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战胜挫折和战胜危机的顽强意志、一种催人奋发向上的情感等。

三、培育科学人文精神的途径

1.提高教师的科学人文素质是前提

数学教师应当提升传授科学人文精神的意识。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本身思想、信念、情操和教养等全部人格力量的真实外化的表现,教师的理想、意志品质、语言举止等无一不给学生以莫大的影响。教师的教育应当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可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多么的必要。

2.注重课堂教学方法是基础

新课程强调课堂是一个生态环境,教与学的过程应体现数学人文精神。一些定理、概念的出现需要通过归纳加工,师生共同来完成,老师要注重过程。让学生探究后的经验与方法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移植到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有助于能力的提高、才干的增长。

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重点

应注重学生“人格主体”的培养与发挥。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学校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教师知识的垄断性地位已受到严峻挑战。多元化的价值观与当前教育精心设置的一元世界的碰撞在不断地产生着不和谐音符。“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发展学生个性的“个性化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

4.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关键

研究性学习可理解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样的学习方式应该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拓展。在研究活动中,让学生跳出课本,注重培养关注社会、勇于创新的精神,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地思维,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的应用之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很好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按学生自己的学习意愿,选择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自主去看一些数学人文方面的书籍和数学发展史方面的科普读物,如祖冲之的圆周率、赵爽的周髀算经、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函数概念及其发展,进一步感受数学方法和思想,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研究数学的,感受灿烂的数学文化,这是很好的培育数学人文精神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曹一鸣.数学教育中的科学人文精神.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1(5).

[2] 董华,桑宁霞.科学——人文教育及其实现途径.教育研究,2001(12).

[3] 瞿高海.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数学文化价值的作用.中学数学月刊,2001(11).

[4] 韩德怀.数学美育对智育和德育的促进作用.中学数学教与学,2001(8).

(责任编辑刘永庆)

作者:赵喜来

数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论文 篇3:

论高校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摘 要]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从属于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但它们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行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能有效地克服和避免功利主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本文结合专业技术院校教学改革实际,对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文教育 专业教育 融合

[作者简介]课题负责人牟永贵,空军第二航空学院人文科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吉林长春 130022)

近代以来,专业教育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和全民的认可,并在20世纪占据了教育核心地位。然而到了20世纪中后期,科学至上的教育价值观念受到了质疑,专业教育的弊端日趋突出,忽视人文价值的取向使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泥潭。我们认为,实行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迫切需要。

一、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然性

1.人文科学对物质财富的创造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人文科学从来都对物质财富的创造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样,都是社会生产力形成的决定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化大生产中的劳动本质上都是协同劳动。马克思指出: “这里的问题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而这种“提高”、“创造”生产力的协同劳动,必须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才能实现,没有人文科学知识和社会技术的运用与支撑,这种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中的协调劳动几乎不可能实现。其次,它对科学技术转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发挥着导向作用。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导向,自然科学技术(专业学科)不一定是给人类造福的第一生产力,它完全可能给人类带来不幸,甚至带来灾难。核技术是这样,克隆技术也如此。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深刻地指出:“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却在它的视野和职能的范围之外。”不能设想,没有价值目标,没有公平,没有正义与理想,这个世界会成什么样子,科学技术还有什么意义!

2.人文科学对人类精神领域的影响至关重要

人对自身发展的追求,人的理想信念、道德修养、意志品质、情感世界、交际能力的养成与建立等等,都离不开人文科学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人文科学(包括社会科学)也是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武器,它侧重于研究人类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给社会发展方向、社会运作方式提供理论说明和操作方案,是人类社会思想之源、智慧之库。人文科学对人类精神领域的影响至关重要,不容置疑。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专业学科)在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作用,不能相互代替,两者地位相同,同样重要。而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只有靠相应的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才能得以实现。

3.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其基本含义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的教育,就是要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概括起来讲主要包括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两个方面。无疑,人文素质与专业素质需要相应的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才能完成。实践证明,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联系、互相影响。人文教育需要专业教育的工具理性、实证方法和技术手段,专业教育需要人文教育的人文精神、人文环境和文化底蕴。两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都是科教兴国战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科学日益呈现出整体性、综合性和协作性的特点,使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专业教育“显出”的“硬件”作用与人文教育“显出”的“软件”作用共同构成科学在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过程中的支撑点和驱动力。

历史地看,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从人类文明的黎明时期开始就是联系和结合一起的,它们之间的分离倾向只是近数百年来的事情。在有一个时期,我国社会曾经严重地存在偏重自然科学(专业)、轻视社会科学(人文),偏重技术发展、轻视人文精神的现象,致使人们在尚未规范化的市场经济刺激下爆发出原始的欲望,物欲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及由此产生的消极理想、消解社会责任、躲避政治、游戏人生等庸俗化现象比比皆是。人文教育如果“滞后”,就不可能有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持续发展;改造主观世界如果乏力,就不可能有改造客观世界的成功。必须走出严重阻碍人文教育发展和全面繁荣的诸如“科学就是自然科学”、“知识经济就是技术经济”的误区,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起来,把它们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用系统的、全面的观点和方法来进行分析与实践,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4.教育目的的一致性是两种,教育融合的客观基础

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第一,两者的出发点都是人,并都以人为归宿。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从本质上说都源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只是由于人们面临着的直接生活课题不同,才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文化精神。尽管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出发点相同,但侧重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的专业教育,并不能涵盖和取代侧重解决伦理问题的人文教育,反之亦然。第二,两者共同构成完整的价值体系。人们往往将人文视为一种精神文化和一种价值系统,而将专业视为一种纯粹的知识体系。实际上,人文是在“人”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精神价值系统,而专业(科学)则是在“物”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精神价值系统。从价值追求的本质看,专业(科学)求真,人文求善、尽美,而真善美是相互渗透的。人们在专业(科学)价值的追求中体现着人文价值的取向,同样;在对人。文价值的追求中也包含着专业(科学)价值的取向,两者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完整意义上的人类价值体系。第三,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专业(科学)对人文有巨大作用,专业(科学)的进展往往会引起人类思维的革命。可以说,科学的每一个新发现和新发明都在改变人类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精神世界。人文对专业(科学)亦有巨大的作用,专业(科学)研究对象的确立反映着人类的价值倾向,而人们将理论转化为技术性的成果也完全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人是科学的出发点,也是科学的归宿;人创造了科学,人也有能力去引导科学。由此可见,科技创造中学风问题、个人与科学群体的关系问题等,都要靠人文精神去引导。

5.人的发展是两种教育融合的内在需求

人的存在与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以维系自然生命力的发展,而且必须有一定精神需求的满足。物质需求的满足是靠人一定的物质创造能力与物质享受能力来维持其自身自然生命力的存在与发展的,满足人自身的精神需求同样需要人具备精神创造与精神享受能力。人的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是人们在对一定社会关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发

展、巩固而成为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并把这些观念渗透在文学、艺术、哲学、政治以及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中表现出来,指导自己改造社会、改造人的精神世界,使社会发展和人的追求向着合乎道德与人类理想的方向发展。物质和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的发展,其主要的途径在于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即通过这两种教育把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内化为个体的能力。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正是人生存与发展本身的要求。

6.社会的发展是两种教育融合的外在需求

在现代社会,与科学进步相伴的不仅仅是文明的进步,而且更有成堆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首先,科技的滥用或使用不当会造成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枯竭、能源短缺、气候反常、核扩散等一系列严重的“全球性灾害”,直接威胁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次,科技的发展不断削弱人类的道德和文化价值观念,引起人类精神和道德的危机,造成人类物质与精神关系的失常,使人类精神生活走向贫困化,面临着“要么共同生存,要么共同毁灭”的严重困境。实践证明,要解决这些问题,单靠科学精神和专业教育是无能为力的,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更确切地说,要依靠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呼唤人文精神,高技术、高情感的平衡才是现代社会的特征。科技与物质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需要人文文化的重建及对社会生活的指导、对社会生活的正确理解、对人生酸甜苦辣的调节。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情感的相互融合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7.两种教育的融合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

人文教育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确立具有不可替代的奠基作用。人文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基础作用,主要是指人才成长和培养的基础,即无论学习何种专业,人文素质教育都是首要的、基本的前提。专业教育始终是大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和关注的重点,在某个专业领域的学习,是大学生在兴趣和理想基础上的自主选择。这种选择具有更强的驱动力,在行为过程中显示出更强的自觉性、主动性、意志力。即便是学非所选,绝大多数大学生也都清楚:今后的职业范围已基本确定,个人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高低就是他们今后事业发展、安身立命之本。因此,一般而言,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自觉性远远高于其它知识的学习。但是,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所遇到的问题都是综合性的。客观事物并不像大学课程那样被严格分析。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包含有复杂的因果关系,不分彼此地交织在一起。因此,学校教育既不应教给学生一些彼此毫无关联的分离的知识,更不应教给学生孤立地看世界的方法论,而是要让他们在学习中真切地感受世界的关联性,学会用综合的、联系的、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去认识世界。要做到这些,必须实施融合人文与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教育。

二、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基本途径

1.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点

专业教育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并不需要专业教师另外寻找人文素材,只需直接应用专业知识所蕴含的人文资源,就地取材就可进行人文教育。

首先,专业教育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从表面看,专业教育传授的是一些科学原理、数学公式,但是认真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枯燥.的概念和数字后面却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一是专业知识本身渗透着人文精神。虽然科学规律是自然界运行的客观法则,但表述这些规律的科学知识本身就是人创造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人的主观性,渗透着人的精神,其内容仍是专业与人文的结合体。二是专业知识的应用渗透着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就是一种关爱生命和人类命运的精神,它不仅关注研究对象本身,同时也关注其可能产生的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后果。把专业知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联系起来,是每个具有人文精神的科学工作者的内在需要。三是专业知识中渗透着艺术和美。自然界是和谐、统一和美的,所以解释自然的语言——科学也是美的。追求完美既是艺术更是专业的境界,正是丰富的想象力与和谐对称的规律结构,使自然、艺术和专业达到了美的统一。如何教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追求美和实现美,是专业课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事实上,科学逻辑力量的内在和谐、理论框架的奇妙想象是具有极大的美学力量的,将学生引到充满情趣的科学殿堂,这个过程就是最好的美育。

其次,专业教育方式蕴含着深刻的人文教育方法。一是引导学生形成“质疑”、“解惑”、“去伪”、“求真”的思维。训练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它既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同样体现着科学关于生活、关于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关于人生的态度及对科学本身的态度。专业教育是通过严格的科学训练方式——提出问题、大胆假设、反复验证,完成科学知识、科学能力训练和科学精神培养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思考、实践科学探索,就是最好的人文教育。二是培养和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和意识。专业教育的基本方式是引导学生进人科学:前沿,进入社会实际,通过直面严峻的社会现实和巨大的社会需求,来培养社会责任感。科学的求证、求真、求实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种发现的乐趣,发现问题、验证结果就是最大的回报。通过专业教育来激发和引导学生探索的意识比学习专业知识本身更为重要。三是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科学信仰。如何让学生了解和接受科学信仰,专业课教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科学知识本身并不是干巴巴的事实,而是不断修正错误、走向真理的过程,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催人奋进的最好教材。

2.课堂教学是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点

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首先强调的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这就决定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将主要在课堂上进行,必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必须通过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才能得以实现。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必须彻底扭转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科学知识形成、发展历史的倾向,重视尖子生、轻视中等生、无视后进生的倾向,留恋满堂灌、代替学生思考问题的倾向。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科学技术知识发展演变历史和人文知识的介绍,将培养目标牢牢定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上。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探究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中牢固树立起科学精神。探究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其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要把科学看作一种动态的活动,把科学活动的结构(知识)和探究科学活动的过程(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科学真理和求真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加深切地认识到科学的真谛,从更广泛的人类活动背景上把握科学活动的本质,培养优良的科学品格

和社会责任感。

3.教育价值观念的变革是实现融合的关键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不但要授人以“才”,而且要成人以“性”。爱因斯坦曾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种和谐发展的人。”而要造就“和谐发展的人”,就要改变那种单纯注重传授知识的教育观念。当前,我们尤其要注意克服四种观念:一是克服应试教育观念,二是克服功利性观念,三是克服重理轻文的观念,四是克服认为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就是两种教育的简单相加或简单的比例关系的观念。要从现代社会的需要和人的整体素质出发,来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建立起一种素质教育所需要的“通才教育”观念(或称“通识教育”观念),把“为实利而教育”、“为就业而教育”与“为人生而教育、为世界而教育、为个性发展而教育、为快乐而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4.课程改革是实现融合的核心

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既不是在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二者之间的取舍,不以抑制一方发展作为另一方发展的前提,也不是两种教育的简单相加,更不是一个简单的比例关系问题。如果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理解为两种教育的简单相加或简单的比例关系,也就无意中把两种教育对立起来了。那样就可能会认为,整个教育的份额是有限的,科学教育多了,人文教育就得少一些;人文教育多了,科学教育就得少一些。其实,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都需要尽力加强,但并不以削弱对方为前提或以部分牺牲对方为代价。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专业教育的有机整合,是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兼顾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开设综合性课程。除开设学术性课程外,还要开设社会性课程、“自我觉醒与自我发展的课程”等。二是构建科学方法论和科技发展史的课程体系。每个专业领域都有自己的发展史和研究方法,要将知识、方法及其发展历史结合起来,建立适合专业技术院校学生素质教育所需要的课程结构,确定共同的学术目标。可以将科学与社会、知识与责任、专业与历史联系起来,给学生更加广阔的视野,促使学生对人类发展进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科学事件和思想,对科学起源、本质、发展及其社会应用价值和由此产生的伦理、社会问题进行思考。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举办各种文化讲座,开设文化辅修课,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文化节、读书文化节等,使学生直接参与其中,作为活动成员,直接受到激励、受到鼓舞、受到感悟、受到启迪。四是开设活动课程,以发现问题为起点,以解决问题为基本过程,以经验整合、改组和改造为目的,教给学生以不同的探索模式去认识事物及其本质,获取知识的方法。五是大量开设选修课,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比较大的选择余地进行学习,充分发展特长和个性。六是重视“隐性课程”建设,使学生能够受到真理的启迪、伦理的导向、情操的陶冶,以达到开发智力的目的。

5.发挥校园人文氛围的导向功能

校园人文氛围具有多种导向功能,如导向示范功能、陶冶教化功能、激励促进功能、同化辐射功能及规范约束功能等。正因为如此,强化校园人文环境氛围成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具体说,要着力发挥校园文化如下功能:一是充分显示学校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以此作为学校实力和办学思想的外在体现和集中概括;二是充分揭示培养目标的人文景观,如榜样性的历史人物雕塑;三是学校周边环境的净化、美化,遏制校园周边消极、庸俗、低劣的“时尚”文化,以保证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四是学习文化氛围的营造,无论是教室、阅览室、资料室,还是实验室、社团活动室,都要能体现出整洁、安静、优雅的求学氛围和严谨、求真、求实的文化主题;五是重视校园中的精神文化建设,如校风、校训、教风、学风,要使主体更明确,意境更深远。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精髓,它们不仅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还能引导学生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树立求真务实的学风,培养高雅的文化品位,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六是校园宣传园地的利用,等等。校园中浓厚的文化氛围就是一个大熔炉,它对身在其中的学生会起到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熏陶教育作用。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教师是学生的样板、表率。教师渊博的知识,很容易受到学生的认同、尊敬和信任;教师的文化素养、语言特征、行为气质、风度仪表和工作态度总是对学生产生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进而对学生品德、情操、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主体是恢复高考之后的大学毕业生,虽然不少人是硕士、博士,但无论是从事人文教育的教师也好,还是从事专业教育的教师也好,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偏科、基础薄弱的缺陷。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其整体素质,任务十分艰巨。一是对人文教师进行科学方法论和科技发展史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能力。二是对专业教师加强人文科学培训,提高其人文素质。大家知道,专业课教学课程门类多,战线长,教师人数也多,因此,专业技术院校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效果如何,从某种意义上说,关键在于专业教师。只要我们把专业技术及教育中蕴含的人文资源充分挖掘出来并自觉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三是适当引进一部分人文素质较高的专业教师,充实到工科院校师资队伍,从而提高这些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有效地提高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打下基础。

7.建立新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要充分体现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特点,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首先,对教学目标的评价要实现由“分数”到“人格”的转变。成绩好固然是好学生的重要标准,但绝不是全部标准,好学生必须是全面发展的,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德、智、体、美、劳外,还应当是知识、情感、意志平衡发展的,即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两手”都要硬。把人格魅力作为教学目标和评价的标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对教学内容的评价要实现由“成就”到“问题”的转变。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严重的内容陈旧、照抄照搬的现象。一谈到灿烂的古代:℃化,就是“四大发明”;一提起建国以来的进步就是增长了若干倍;一讲到伟大的祖国,就是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人口众多”。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年轻一代的民族自豪感、光荣感。但这种沉湎于以往的“光荣感”式的教育,无法回答为什么近代中国总是落后挨打,为什么目前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这么低,为什么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要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培养年轻一代挑战困难、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把现存问题和困难告诉学生,让他们对现实社会的困难有真切的了解,进而产生危机感,形成责任意识。建立新的教学内容评价体系是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关键环节,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和实践。第三,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要实现由传播“知识”到发展“人性”的转变。我们说,教师传播了一定的知识和真理,并不值得骄傲,因为他只完成了教师职责的一半。一个好的教师,还必须关心学生人格的发展,既关心学生的学习又关心他们的做人。课堂也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场所,还应该是发展人性、升华人生和完善人格的场所。把发展“人性”作为教学方法评价的标准是促进专业技术院校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措施,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第四,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要实现由“知道”到“体道”的转变。在论及知识接受和精神培养两方面关系上,借用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话讲,前者叫“知道”,讲的是学,是知识的接受;后者叫“体道”,讲的是“行”,是知识指导下的实践。只有通过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祖国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责任编辑:袁海军)

作者:空军第二航空学院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