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舞蹈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学舞蹈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积极探索促进大学舞蹈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科学策略,以期为我国综合素质人才培养贡献力量。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科学发展观与舞蹈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发展观与舞蹈教育论文 篇1:

关于在高校舞蹈教育中渗透地方文化的思考

摘要:高校舞蹈教育在国民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舞蹈教育作为人类最早的文化教育活动,在塑造美、弘扬美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高校舞蹈教育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高校舞蹈教育中不重视对于地方文化的渗透。本文基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舞蹈学专业进行研究,重点介绍当前地方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以及如何在地方高校舞蹈教育中渗透地方文化若干建议及思考。

关键词:舞蹈教育;地方文化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地处湘中腹地,这里是古梅山的发源地,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滋润着这块神奇的土地。梅山文化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历史传承的独特的地域文化,在商品化、信息化、工业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这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也逐渐的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作为当地唯一的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将地方文化中有特色的一部分,进行整理采编,融合进当前的舞蹈教育课堂,便成为地方高校参与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本文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为例,通过对当前地方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以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如何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更好的为地方服务,从实践中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保护与开发之路。

一、当前地方高校舞蹈教育现状——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

原娄底师专音乐教育专科专业即现在的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于1999年创建,拥有音乐学、舞蹈学和舞蹈编导三个本科专业。2004年5月,娄底师专升本组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后,为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舞蹈人才的迫切需求,学院于2007年根据专业建设的要求和学科发展规划,全力申办舞蹈学本科专业,经省教育厅批准,2008年舞蹈学专业首批招生,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舞蹈学专业学生213人(2008年学生38人、2009级学生42人、2010级学生61人、2011级学生72人),生源逐年稳定上升,教师12人。音乐系拥有新建的2万余平方米的逸夫音乐楼,现有专用舞蹈房7个、排练厅2间、演艺厅1个、电钢琴教室3间和现代化MIDI教室。院图书馆有关专业图书近万册,CD、DVD专业碟5000余张。校园网抵达教室、办公室。其他教学器材如摄像、摄影、电脑、采风录音设备等均能满足教学需要。舞蹈学专业艺术实践成功颇丰,以一批优秀的指导老师为首,积极参与各项舞蹈比赛,并且凭借丰富的地方文化内涵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其中有《活着的眼睛》、《梅山火》、《警示钟》,在第三届大学生艺术节舞蹈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其他舞蹈比赛中,获奖的舞蹈也有很多,其中《担子粉娘》、《秋风秋雨丽人行》在第九届全国舞蹈大赛获得表演优秀奖、编导三等奖。近几年来,本专业老师研究本地的梅山文化,并去当地采风观摩,挖掘当地原生态民间舞蹈,编排了大型组舞《梅山印象》、《梅山火》。2011年中,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校还为建党周年排练了大型歌舞剧《江姐》。2008年,我系排练的舞蹈《孩子抓住老师的手》在全国第六届荷花杯舞蹈大赛中获得了作品铜奖、优秀组织奖,将学校音乐系舞蹈学专业的各项事业推向了顶峰。

二、湖南湘中地方舞蹈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梅山”之名源于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汉代。据历史记所载:在秦朝末年,群雄逐鹿以至于天下大乱,江西鄱阳令吴芮“率越人举兵以应诸侯”。“吴芮为长沙王,其将梅鋗从之,家益阳,因姓其所居曰‘梅山’,而今安化县地。”人们口中所说的梅山地区通常都是指安化、新化为中心区域并向四周延伸的湘中地区。历史上传统的梅山人民以农耕、狩猎为主要劳动,由于特定的自然气候和地理位置以及环境和传统人文的影响,梅山人便天生具有勤俭、淳朴却又豪气、慓悍的习性,新化旧志称:县民“尚气贵信,淳而不佻;……喜气而恶欺,好高而尚俭”。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梅山文化独有的特色。作为中国最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之一的梅山舞蹈,它具有自身的特点。梅山文化源于楚文化,蜚声海内外。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商业社会的加快,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再加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老一辈艺术家的去世,更多的梅山文化正逐渐离我们远去。梅山舞蹈是以梅山文化为载体,反映梅山人民的性格、行为和生活,是生活在梅山的真实写照。中华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梅山文化。“由戏到舞”概括了整个梅山舞蹈的流传历程,这样的文化状况继而牵引出“独立品格”的文化形态。通过梅山舞蹈发展梅山文化过程中,不只是为了舞蹈,还象征着其文化特征,其本身的出现具有相同的含义和理解的文化意义。目前,梅山舞蹈主要有以下的品种:花鼓戏、舞龙、舞狮、灯舞、傩舞等五种,而这五种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三、在高校舞蹈教育中渗透地方文化的建议

舞蹈以展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称为舞蹈艺术,是将精神世界和肢体语言完美结合,抒发独特、细腻的情感世界。一个文化世界的代表,就是舞蹈世界。为了便于全面了解学生的舞蹈,所以必须将舞蹈教育和地方文化相结合,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发展,提高舞蹈艺术对学生的吸引力。通过在地方高校舞蹈艺术中渗透文化教育,有助于对地方舞蹈丰富内涵进行深层挖掘,将之与高校舞蹈教育相结合,并充分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从而使得民族民间舞的教学不再流于表面。扩大对文化背景和文化深度的理解,在让学生知道怎么做,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的基础上,理解其中深层次的文化理解。即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学生学习把握本质的民俗舞蹈过程的强化下,把内部和外部、身体和心灵的民间舞蹈样式的性能特征升华到基于知识的舞蹈形式,将会使舞蹈文化更有张力、表现力。本文重点阐述将梅山舞蹈文化渗透入高校舞蹈教育中的可行性方法:

(一)在培养方案中增设地方舞蹈教学

在关于地方教学的培养上,应该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使传统文化更加有效的渗透进去,成为一种习惯。在学校组织的教学或者排练,甚至是在上课的时候,将每一个有关的知识点都串联起人文一起进行教学,把其中的引入、重点以及延伸介绍清楚,与相关的地方文化有哪些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地方文化遭到了教学者的漠视,以致学生可能掌握其中的某一种舞种,却不知其是如何由来的,这样对中国传统地方舞蹈教学是不利的。

(二)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地方文化相关课程

目前,高校舞蹈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便是重技能,重现代舞、外来舞,轻人文教育、地方文化的渗透。高校舞蹈教育中应该除了舞蹈技能课的训练之外,最主要的是开设相关的人文课程,对地方舞蹈、民族舞蹈的相关人文内容,比如舞蹈创设的情景、舞蹈背后的故事等,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说,呈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了中国五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舞蹈背后的故事真正的热爱本地舞蹈、民族舞蹈,使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瑰宝得以传承。

(三)定期举办地方舞蹈等竞赛

重视地方舞蹈,除了学生之外,学校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学校只要重视起来,学生也会随之对地方舞、民族舞加以关注。学校应该定期举办地方舞蹈、民族舞蹈的比赛,比赛邀请一些著名的民族舞蹈艺术家亲自点评和指导,最终的获胜者可以得到学习交流的机会或者可以师从著名的舞蹈艺术家。这对学生来说,必将是一个巨大的诱惑,由此为契机,重视地方舞蹈的学生也会逐渐的增多。

(四)让地方舞蹈走入校园、走进社会

学校一方应该积极的组织联系社会演出,积极组织同学们进行地方舞蹈的排练和表演。组织公益团体出去表演,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地方舞蹈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传播了中国特色的地方文化,一举两得。例如:2012年学校与市委党组织联合举办的大型民族文化艺术舞台剧《江姐》,其中包含了中国传统演唱、中国传统舞蹈及传统乐器,充分的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包含其中,以此来纪念中国在旧社会被各种侵略者压迫的年代,是在建党90周年华诞对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纪念。

当前文化建设将会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的集中艺术体现是民族舞蹈,也成为世界艺术史上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弘扬民族文化、传扬民间舞蹈变成现在舞蹈教育中的首要任务。在地方高校的特色教育中,影响深厚。近几年,由于一些地方高校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加以重视,将巩固素质教育与推广民族舞蹈教育有机结合,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果。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舞蹈。最近,一些地方高校将渗透到学校的民族文化艺术教育,教育和当地的民族文化与教育的质量结合起来,推动和执行了一系列的活动,以促进民族舞蹈的发展。我校也将民族舞蹈融入舞蹈专业的教学,这对推广民族文化意义重大。中国的几千年历程,有着悠久的历史,音乐文化史上也有着悠久的传承,经历了数千年历史的洗涤,中国传统音乐体系已经积累起了丰富的内涵,从民间歌曲到舞蹈音乐,从曲艺音乐到戏曲音乐,从民族民间器乐到各种乐种,内容纷繁多样。灿烂的文明成为造就音乐文化的基石。面对丰厚的文化舞蹈遗产,要将传统的地方文化舞蹈融入到舞蹈教育当中,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延续中华文脉,有着绝对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新化县文化局、梅山文化研究会.梅山文萃(第二卷)[J].内部资料,2001,(7).

[2]于淼淼.中国专业舞蹈教育现状及分析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3]何云.西安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作者:向钰

科学发展观与舞蹈教育论文 篇2:

浅谈大学舞蹈教育现状及科学发展策略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学舞蹈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积极探索促进大学舞蹈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科学策略,以期为我国综合素质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关键词:大学 舞蹈教育 现状 科学发展策略 综合素质

教育源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必须以社会经济的需求为立足点,积极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以便更好的为社会经济需求提供优质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而相比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着种种困境,改革进程发展较为滞后。而物质文化水平得到极大满足的人民大众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正视教育教学的改革。舞蹈教学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是社会文化艺术的集中表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产物。积极顺应时代的潮流和人民大众的需求,重视大学舞蹈教学工作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1 我国大学舞蹈教育的现状

通过分析总结我国各类性质不同的大学的舞蹈教育教学状况,可以得出我国大学舞蹈教育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1 各高校的舞蹈教育存在极大的差异

由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入学招生实行省控线加学校划线的方式,必然会使得不同高校存在着较为现实的生源差异问题。由于学校生源的参差不齐,势必会导致舞蹈教学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存在极大的差别。这些差异普遍表现为有的学生在入学前已经接受过系统的训练,有的却没有,比如基本的软开度、肌肉训练,基础舞蹈技能等等。接受过系统舞蹈基础训练的学生因能够初步掌握相应的舞蹈技能,身体的协调性方面就会较没有接受过系统舞蹈基础训练的学生好得多。由于生源舞蹈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势必会给舞蹈教学带来较多的困难,且同样的教学课程对于这些学生也不仅完全适用,这些问题的存在最终会导致学生舞蹈素质的不均衡。因而,各高校应当在实际的舞蹈教学工作中,明晰自身的具体状况,根据状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

1.2 学生舞蹈自学主动性较差

大学不同于高中教育,因其对学生的约束性较差,使得许多自制力较差的学生易滋生懒惰思想。因大学舞蹈教学要照顾到所有学生的舞蹈基础,因此,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基本上都会从基础训练开始做起,而基础训练中的软开度、肌肉训练等势必会带给那些缺乏舞蹈基础的学生较大的痛苦,痛苦的存在常常会使得许多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加之一二年级又以舞蹈基础教学为主,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常常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烦、紧张、注意力分散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丧失,带给学生舞蹈学习较大的消极影响。

1.3 舞蹈教学方式有待改善

我国教育改革较为缓慢,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传统呆板的教学方式在我国大学教学过程中延续了几十年的历史,虽然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传统教学根深蒂固的影响不是一时能够消除的。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有些大学舞蹈教学方式仍旧以模仿教学为主,强调教学的言传身教。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仍旧没有起到主导的作用。这种教学方式的存在,使得许多新的舞蹈知识、舞蹈技能、舞蹈理念无法得到较快的传播。加之许多高校往往因条件的限制,极少重视舞蹈教学的实践环节,课堂教学仍然是舞蹈教育的主要形式,这些情况的存在都使得大学舞蹈教学脱离了其应有的发展方向。

2 大学舞蹈教育的科学发展策略

鉴于我国现阶段的大学舞蹈教育现状,可以认识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和沿用,极大的损害了学生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的抑制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新精神。因此,高校舞蹈教学应当尽快根据问题的状况,原因制定科学发展的策略,以便尽快改革、改进和提高舞蹈教学的质量。

2.1 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

大学舞蹈教学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在确保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能够切合实际的需求。教学内容要尽量遵循教学规律,注重教学过程的由简入繁,教学动作由单一到组合的原则。许多大学舞蹈专业学生,特别是综合类、理工类、财经类大学学生,由于初等教学阶段较少接触舞蹈知识,仅仅是兴趣使然在高考选报专业时报考了舞蹈专业,因此,大学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点,尽量从开设舞蹈元素组合训练或简易的民族舞蹈键操开始,从学生协调能力的切实提高着手,通过学生舞蹈基础的逐步建立,使学生在再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得到舞蹈能力的稳步提升。

2.2 注重对现代辅助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给教育教学工作最实际的好处就是能够通过现代辅助教学手段和工具,更加形象的让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能力。舞蹈艺术是借由身体韵律运动进行塑造的,通过多媒体等现代辅助教学手段能够为学生生动、形象、直观、准确的传递目标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中增加思维的活跃性,加深其对舞蹈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经典舞曲作品的展示,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对舞蹈学习的热爱,更好的投身到舞蹈学习中去。

2.3 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接受心理的契合

学生之间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存在着差异,重视差异的存在,针对学生的心理和兴趣合理安排舞蹈课程是做好舞蹈课堂教学工作的关键。一是要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舞蹈将有限的舞台作为基础。用肢体的动作语言表达舞蹈的情节与情感内容,这就需要发挥表演者的想象力。只有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才有可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将肢体艺术表现得更加丰富多彩,引领观众进入舞蹈艺术丰富的内在世界。二是要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舞蹈表演不仅仅是肢体语言和动作的展现,同时也是对舞台音乐内在情感的表达与融合,两者相辅相承。这就要求舞蹈表演者对音乐的内在结构要有充分的感知与认识。

参考文献:

[1]范巍.高校舞蹈教学问题与对策分析[J].大舞台,2010,(9).

[2]于力.浅谈多媒体技术与舞蹈教学[J].艺术教育,2011,(8).

作者简介:韩阳,郑州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 450003

作者:韩阳

科学发展观与舞蹈教育论文 篇3:

舞蹈教育现状及解决策略研究

面对现阶段我国舞蹈带来的艺术价值,舞蹈教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课程。但现阶段舞蹈教育发展还不完善,我国舞蹈教育成绩平平,不利于舞蹈行业的发展。因此舞蹈教育的现状分析成为一个研究普遍的课题,其最终目的是找出解决策略,促进舞蹈教育事业的进步。

舞蹈是人类艺术的结晶,是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舞蹈的艺术性传承是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据我国史书记载,我国有着悠久的舞蹈教育传统,《史记五帝记》中记载,“以夔为典乐教樨子……诗言意,歌长言,身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论,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可以证明我国在远古时代就已衍生出舞蹈教育,也说明了舞蹈不可抗拒的社会吸引力。

社会发展至今,我国的舞蹈教育现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首先,就我国而言,科技文化知识的繁荣掩盖了舞蹈的艺术价值,舞蹈教育的价值逐渐被人忽略。对于广大受众来说,科技文化知识是现代社会生存所必须的,舞蹈只是娱乐的形式。其次,教育体系将舞蹈纳入了考试,但前提是文化知识分数的降低,因此舞蹈成为学生进入大学的又一踏板,这样的舞蹈教育只讲究舞蹈的应对考试性,舞蹈中的艺术价值仍得不到传承。最后,部分不发达地区对于舞蹈艺术的认知少之又少,更不要说舞蹈教育了。由此来看,现阶段我国舞蹈教育的价值仅供娱乐或者考试,其艺术价值和促进作用都被不同程度的忽略了,因此我国的舞蹈教育活动还未得到长足的发展。

在国际舞蹈教育中,舞蹈教育有着严格的分类和限制,因而也造成了舞蹈教育发展的阻碍。在国际上,舞蹈教育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普及型教育体制;一类是以前苏联为代表的早期专业型舞蹈教育制度。在美国,自上世纪以来,小学、中学、大学里都普遍设有学生所必修的舞蹈课程,且教学目标明确,自成体系。而值得注意的是,艺术科的各门课程从小学伊始,一直延续到十二年级,相当于中国的高中毕业,且在美国的大学里几乎均设有舞蹈学科。由此可见,美国教育认为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可以养人、育人、美化和优化的重要手段,但这样的形式使舞蹈的进步十分缓慢。而以苏联为代表的舞蹈教育则强调并致力于对专业舞蹈人才的培养,某些学者称之为早期专业型舞蹈教育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形成了一个较为独立而封闭的舞蹈教育子系统。也可以说这样的教育模式使舞蹈艺术固步自封,舞蹈艺术与外界产生脱轨,达不到与时俱进的效果。然而,两者教育模式的成功是不可否认的,但其缺点也是需要正视的。

就我国目前的舞蹈教育来说,完全没有两者的精华,相反而是两者的缺点。在舞蹈教育中也存在着两类相反的例子,一类是自小学习舞蹈却因课业的繁重中途放弃,一类是为了舞蹈学习而减少了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这样使舞蹈和文化知识的学习形成了冲突,两者得不到双赢。而国际化的舞蹈教育认为,舞蹈可以提高文化知识学习的效率,所以得以广泛传播,而我国却得不到的相应的功效。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对于舞蹈教育仍是处于一种单纯的传授这一阶段,而不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因而造成了这样的后果。既然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又该如何解决呢?

转变教育观念,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教育家朱熹在《小学集注》中指出:“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我们知道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意志决定着学习效率,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舞蹈产生兴趣。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皮亚杰也指出:“所有智力相关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由此可见,古今中外都认为兴趣是教育中所必不可少的因素,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兴趣可以使学生对于所学的学科产生好奇和求知心理,推动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兴趣的产生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激活他们潜在的实践能力。对此教育改革家魏书先生认为:“兴趣像柴,即可点燃,也可捣毁。”这就意味着在舞蹈教育中,如果采用了正确的教育方法,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反之,学生就把学习看成了一种任务,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果。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同样不可忽视。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理念,把兴趣作为教育的重点,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专业舞蹈感觉,提高学生感受能力

舞蹈是一种可观摩、可欣赏、可感受的艺术,展现了人类的情感和精神世界。舞蹈发展至今,逐渐成为大众自娱自乐的一种活动类型,是引导大众直抒胸臆,并进行情感交流的方式。作为艺术形式,它还可以陶冶情操、愉悦身心。那么舞蹈感觉具体指的是什么呢?即学生表达舞蹈动作时的感觉。在舞蹈表达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对舞蹈动作有一定的认知,还要对舞蹈动作所要表达的感情有相应的认知,这种认知不仅包含了自己的认知,还包括舞蹈本身表达的认知。每个学生对于舞蹈都有感觉,这是舞蹈的感觉,也是舞蹈藝术的特点。学生对于舞蹈的认知产生不同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以是先天的艺术天赋造成的,也可以是经过培养后达到的。古人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说舞蹈的感觉在培养之后,根据每天对舞蹈更深的认知,因而产生新的感觉。由此可见,舞蹈感觉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通过研究和练习寻找对舞蹈的新感觉。以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四个小天鹅的精彩舞蹈片断为例,他们天真、活泼、调皮、快乐的性格便是此创作中的突出特点。通过羽毛洁白、体态轻盈、舞姿优雅、美轮美奂和如诗似画般的小天鹅们的舞蹈技巧,突出表现芭蕾舞的开、绷、直、立、轻、准、稳、美等基本特征,诠释传统芭蕾舞所有的独特韵味。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即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所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为人本,把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只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全面探究知识协调发展的能力,必须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舞蹈教育中,一切要以学生的利益为主,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给学生营造一个优秀的学习环境。另外在教育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赞成学生对于舞蹈的领会和感觉,增强学生自信心。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舞蹈教育的老师,不能墨守陈规,要与时俱进、扩展思维,特别是对于舞蹈这种没有准确答案的课程,要从多方面的理论角度出发,并且要利用舞蹈形象直观的多样性、新颖性、艺术性等特点及各种美的因素,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地再现舞蹈教育的功能,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从而更好地发挥舞蹈教育的作用。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舞蹈教育的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面对现阶段我国舞蹈所呈现的弊端,我们要积极改革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兴趣作为教育的基点,培养学生的舞蹈感觉,提升学生对于舞蹈的学习兴趣。同时响应现代社会主义号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以此保证学习效率的提高。

|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音乐学院

编校:武 琼

作者: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