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11

小编精心整理了《西方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西欧和美国具有事实上相似的心理,溯其源有三:一、希腊文化;二、犹太教及其伦理;三、现代工业主义——这本身就是现代科学的产物。……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上述三者没有起过积极作用,除了希腊间接地影响过中国的绘画、雕塑和音乐。

第一篇:西方文化论文范文

从西方传统节日看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透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文化也相互交融,一些弱势文化不同程度地受到强势文化的侵蚀。并且它们在侵蚀时,不是以一种强硬的而是以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渗透。就拿节日来说,传统节日是在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中形成的,我们中华民族就有许多传统节日。然而,今天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而不喜欢我们自己的节日。从多方面考虑,我们可以探寻西方节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的原因。

关键字:传统节日;文化渗透;西方文化

一、 传统节日介绍

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处于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农业体系和自然经济中,传统节日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包含了农耕文明的社会特征,主要是从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与此不同的是,西方文化长久受基督教的影响,其传统节日起源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情人节(纪念名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 、复活节(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 、万圣节(纪念教会所有圣人) 、圣诞节(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当然,西方社会也有和农业有关的节日,但它们的历史不如中国漫长。西方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万圣节等等。笔者主要以圣诞节、情人节为例浅谈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透。

二、文化渗透的表现

圣诞节源于基督教徒纪念耶稣基督(Jesus Christ)的诞生,公认的日期是每年的12月25日。圣诞节从最初的宗教性节日,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全民性节日。

(一)圣诞树

圣诞树可以说是圣诞节最重要的点缀物。圣诞树通常使用整棵塔形常青树(如杉、柏等),或用松柏树枝扎成一棵塔形圣诞树。树上挂满了闪闪发光的金银纸片、棉花制成的雪花和五颜六色的彩灯、蜡烛、玩具、礼物等装饰品。树顶上还装有一颗大星,代表耶稣降生后将三位东方贤人引到伯利恒的那颗星;树上的彩灯或蜡烛则象征着耶稣是世界的光明。在圣诞之前的几天,在中国的不少地方尤其是大城市,也可以看到装扮各异的圣诞树。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圣诞树的象征意义,只是为了赶时髦、凑热闹。但就在这种“凑热闹”的过程中,人们不知不觉地认同了西方的这种节日文化。

(二)圣诞老人

圣诞老人是西方老幼皆知的典型形象,是圣人与神灵的结合体,亦是仁爱与慷慨的代名词。人们普遍认为,圣诞老人是一个留着银白胡须、和蔼可亲的老人。他头戴红色尖帽,身穿白皮领子的大红袍,腰间扎着一条宽布带。傳说圣诞老人在圣诞夜驾着八只驯鹿拉着满载礼品的雪橇,从北方雪国来到各家各户,从烟囱下来,经过壁炉到房间内,把糖果、玩具等礼品装进孩子们吊在壁炉和床头上的袜子里。圣诞老人的形象深受孩子们和年轻人的喜爱。在中国的民间故事里不乏和蔼可亲的人物形象,却没有一个像圣诞老人如此流行。尽管圣诞老人只是一个虚拟的人物,但是人们认同并以实际的方式接纳他。在西方社会中,虽然圣诞老人很可能由自己的亲人所扮演,但不少孩子甚至青年人都希望自己能收到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可见,人们认同了这种节日文化符号。中国人对圣诞老人的接受是无形中接受异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渗透的一种重要表征。

(三)平安夜

基督教徒们组织歌咏队在圣诞前夜(12月24日晚至25日晨)到各教徒家去唱圣诞颂歌,传报佳音。据说,这是模仿天使在基督降生的那夜,从伯利恒郊外向牧羊人报告基督降生的喜讯。颂歌很多,比如《平安夜》《铃儿响叮当》《小伯利恒》《东方三贤士》等,内容当然大都与耶稣的诞生有关。按照习俗,庆祝圣诞节时,人们互赠圣诞贺卡和圣诞礼品。贺卡可以去商店买,也可以自制,重要的是写上祝词与自己的姓名。赠贺卡一般要根据对方的兴趣爱好以及与自己的亲密程度而定。同事、同学、朋友甚至家庭成员之间均可互赠贺卡和礼品。这是一种最普通的庆祝圣诞节的活动。这些习俗在当下中国的年轻人当中也是非常普遍的。另外,中国人按照“平安夜”这一叫法创造了一个小活动,即在平安夜给自己的亲朋好友送一个苹果,通过“苹”和“平”音节相同,以取“平安如意”之意。

关于情人节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相传公元3世纪,古罗马战事不断。当时的暴君强迫年轻男人入伍,男士们为了逃避兵役,便以结婚为借口。暴君一怒之下,下令禁止结婚,甚至不准谈情说爱,以强迫青年男子加入军队。修士瓦伦丁对此深表同情,冒死为爱侣们秘密主持婚礼。后来事情泄露,瓦伦丁被捕处死。世人为了纪念他的英勇行为,奉他为情侣的守护神,并将他的殉难日(2月14日)定为情人节[1]。笔者对情人节文化对中国的渗透总结如下:

(一)情人节比“七夕”节更受欢迎

我们可以感受到,每年2月14号的情人节的气氛远比农历七月初七的节日气氛浓。“七夕”节被年轻人叫做“中国的情人节”。按照我国民间传说,七仙女是一个心灵手巧的织女,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她和牛郎在鹊桥相会。七夕在古代又叫做“乞巧节”,妇女们在那天夜晚进行各种乞巧活动,如坐看牛郎织女星、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等。“给七夕‘穿靴戴帽’封为‘中国情人节’的最早建议是:在1993年,当时的中宣部副部长徐惟诚提出:‘何不搞一个中国的情人节?’1993年3月11日的《报刊文摘》,转摘了当年《时事报告》第2期所刊登的徐惟诚的报告,其中提到:我们的传统节日,有许多被淡化了,没有过去那么热闹了,这似乎不太合算;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白居易写唐明皇与杨贵妃在七月七日长生殿的誓词。为什么不可以把这一天当作中国的情人节,省得小青年去过外国的情人节。”[2]由此可见,在外来节日文化渗透的压力下民间流传的“七夕”成为中国年轻人眼中的情人节。

(二)对语言文化的渗透

对于现在的情侣、夫妻而言,“爱”这个字的使用已经是再频繁不过了。然而,在中国古代,男女之间不会直接用“爱”来表达爱意,而是用“思”字。

(三)对消费文化的渗透

每到情人节时,人们喜欢赠送玫瑰、围巾、巧克力等物品,并且赋予其原本中国文化未赋予它们的特殊含义。比如,玫瑰已经成了表达爱意的象征,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表达爱意的方式是互赠贴身的饰物,如女方会给男方自己的一小撮头发和发簪,而男方会给女方自己的祖传饰物等等。现代社会中,玫瑰、围巾、巧克力这些物品已经成为情人节必不可少的东西,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极其乐于生产这些产品并且极力推广。因此,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也或多或少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 原因探析

西方节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渗透不是以一种强制性的方法,而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涌入国内的,而且人们很快就毫无防备、毫无抵触地认同并接受了它。这种现象足以引发我们的思考。

(一)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大量引进

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随着经济发展一起进入中国。国门大开,学者们纷纷译介西方书籍。出国归来的华人、华侨把西方的生活习惯带入中国。中国人开始重新认识过去的价值观并创造和适应新的价值观。长期以来坚守的“集体主义” “奉献精神”被解构,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从过去的简单化、单一化变得复杂化、多元化。而西方国家也借势极力吹嘘、宣传他们的文化。而经济发展使中西文化的交流成为发展趋势,节日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必然会成为西方文化冲击的首要目标。中西节日文化的差异更加剧了冲突的程度:西方节日文化,热衷于挖掘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与自由;中国则提倡“集体主义”,它尊重人但并非注重个人价值和个体自由发展,而是强调集体第一,是一种以道德为旨趣的道德人权主义。[3]因此,在传统文化中,西方更注重个体、张扬个性,中国更多地强调以集体、大局为重。

(二)传媒技术和教育的发展,使文化渗透更加方便

现代文化以青年人特别是以学生为主要培养、宣传教育的对象。从教育方面来看,主要表现在英语教育使英语国家的文化在中国相当普及。一般的青年人都对西方的主要节日有所了解。很多年轻人津津乐道于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却不清楚中国的七夕节、清明节有何来历;热衷于国外的圣诞晚会、玫瑰花和巧克力,却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屑一顾。我们身边的媒体也将世界各地的节日活动加以报道和渲染,无形地影响了当下中国年轻人的节日文化观。

(三)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使人们有精力去感受西方文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传统节日反倒受到冷落。除夕夜,年夜饭上的饺子早已失去鲜美滋味;原来全国人民期待的春节晚会,也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改变失去了往日的魅力。然而,国外的节日却日益受到吹捧,尤其是从小吃着麦当劳、看着好莱坞大片长大的年轻一代,谈起西方节日来如数家珍,对于我国的传统节日则越来越陌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谈到中学生过情人节时说:‘大多数中学生是带着游戏的心态来对待这个节日,而不是真的在谈恋爱。中学生的生活压力其实很大,他们也感到寂寞,任何一个节日对他们来说,都是生活的点缀和调剂品,也是他们异性交往的渠道和借口。’”[4]

(四)商家为了争夺市场,大肆渲染炒作

精明的商人是不会错过西方节日在中国流行所带来的商机的。他们挖空心思去创造消费。当圣诞、情人节到来的时候,各大商场都摆放着有关这个节日的琳琅满目的商品。商家为了争夺市场,大肆渲染炒作。这无疑也对国民进行了洋节文化的宣传,增强了西方节日文化对中国人的吸引力。

注释:

[1] 参见陈科峰《西方节日的文化底蕴与跨文化交际》,《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

[2] 张海艳:《传统节日文化的大众传媒解读——从七夕到“中国情人节”》,《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第18期。

[3] 参见薛晓萍《从中国人过西方节日谈中西文化交流》,《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4] 赵美玲、赵以保:《对“洋节”热的思考》,《当代社科视野》2008年第6期。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作者:邓小龙

第二篇: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比

西欧和美国具有事实上相似的心理,溯其源有三:一、希腊文化;二、犹太教及其伦理;三、现代工业主义——这本身就是现代科学的产物。……

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上述三者没有起过积极作用,除了希腊间接地影响过中国的绘画、雕塑和音乐。尽管有地理和经济环境的相似条件,中国人与埃及人和巴比伦人的思想观念之间却很少共同之处;把一切都归结为经济因素起作用的人,会难以对中国与埃及和巴比伦之间的差异作出解释。气候和经济条件可以说明部分问题,但不可能说明整个问题。也许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恰好在平常年代临世的卓绝人物的个性,比如像魔西、穆罕穆德和孔子那样的人物。

中国最早的贤哲是老子,道家的创始人。他与孔子同一个时代(按传统说法),比孔子年长,但他的哲学在我看来远更有趣。他认为,每一个、每只动物和每件事物,都具有某种与他、她或它相宜的行为准则;应当遵循这一自然的法则,也应鼓励别人这样做。“道”即“道路”,但多少带有一种神秘的意味,正像在《圣经》里的这句话:“我即道、真理和人生。”我想他认为,死亡是由于离开“道”的结果,倘若我们都严格按自然之道行事,我们就会像天体一样永生。庄子比他的老师更有趣。他们两人都倡导自由哲学,都鄙视政府以及对自然的任何干预。这两位贤哲身上已经有了中国特色的幽默、节制和含蓄。

有一天,我在北京遇见一位中年人,他对我说,他对政治理论抱着学术性的兴趣。由于初来乍到,我便信以为真,但后来我发现他是一省之长,而且早就是一位出类拔萃的政界人物。中国诗歌明显地缺乏热情,这也是由于克制含蓄的缘故。他们的古乐,有一些是很美妙的,但乐音轻微,只能勉强听见而已。他们的艺术讲究雅致,他们的生活追求合理。莽撞的武夫不会受到称赞,无节制的热情不会受到赏识。

这一古老的文化与欧洲文化相接触会产生什么结果呢?目前中国已有一股获得西方知识的巨大热情,不纯粹是为了增强国力、抵御外侮,许多人把学知识本身当作一件好事。中国有崇尚知识的传统,但是过去却只向经典文学索取知识。现在大家都意识到,西方知识更有实用价值。

应当说,我们文化的显著长处在于科学的方法,而中国文化的显著长处则是人生目标的合理观念,这就是人们希望看见逐渐结合的两点。

老子把道描写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我想人们会从这几句话里领会到富于沉思的中国人所持的人生终极观念;应当承认这与大多数白人确定的人生观念是大为不同的。对于白人来说,无论是国家或个人,都迫切地追求财富的占有、自我的表现和支配的地位。这些观念已升华为尼采哲学,而尼采的信徒不限于德国有。在表现自我和追求支配权这两种恶习方面,中国人的实践却显然比我们超脱得多。比起白人民族来他们统治别人的欲望远为淡薄。中国为世界所知的软弱性,既可以归于种种腐败现象,又可以归于这种德性,而我们却总是把腐败归为惟一的原因。如果世界上存在任何“不屑于战”的国家,那便是中国,中国人的态度的本色是容忍和友善,待人以礼,也希望别人以礼相待。

虽然中国发生了许多战乱,但中国人的本来观点是主张和平的。中国人的和平主义植根于深思熟虑的观点,植根于他们不愿思变的愿望。正如他们的绘画所表明的,他们乐于让各种各样的生命尽呈其态,无心强使万物整齐划一。当今中国的有教养的保守分子,嘴上谈的完全与他们先贤笔下所写的一样。如果友人向他们指出这点,他们会说:“知足常乐,何求发展?”

白人则三种动机到中国:作战,赚钱,使中国人皈依我们的宗教。在某种意义上说,三者都是逞强好斗的。中国人却无意使我们皈依儒教,他们说:“教门纷繁,其理则一。”于是,他们听任我们自行其是。他们是精明的商人,但他们经商的方法与在华的欧洲商人的手腕截然不同。

我想,中國人的容忍性,欧洲人凭自身在国内的经验是无法想像的。我们以为自己很宽容,这只是和我们的祖先相比而言。在我看来,即使是一个贫困可怜的中国人,也比普通的英国人更幸福的原因是中国建立在一个比我们更加合乎人性、更加文明的思想观念上。烦躁不安,逞强好斗,不仅会带来明显的痛苦,而且使我们对生活十分不满,使我们不能感知美好事物,几乎失去了思辨的能力。在这方面,我们的状况在过去100年间迅速地恶化了。

我不否认,中国人在相反的方面走得太远,但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我认为东西方的接触很可能对双方都会富有成果。他们可以学习我们的不可缺少的务实效率,我们则可以学习他们那种富于沉思的智慧;这种智慧使中国绵延至今,而别的所有古老国家却衰亡不存在了。

(选自《罗素思想小品》,有删节)

作者:罗素

第三篇:中西方文化比较

【摘要】宗教决定了文化,文化决定了民族的性格,民族的性格决定了民族的命运。中西方文化无论是从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与区别。我们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其意义不仅仅停留于一个单纯的比较异同,最终的目的还是在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于共同维护和促进各种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关键词】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差异;比较

费孝通先生在《初访美国》一书中曾经写道:东方和西方究竟在什么东西上分出了东和西?这两个世界真是和它们所处地球上的地位一般,刚刚相反的么?它们的黑暗时代是我们唐宋文采,它们俯视宇内的雄姿是我们屈辱含辛的可怜相?历史会和地球一般有个轴心在旋转,东西的日夜,东西的盛衰是一个循环么?我们有没有一个共同的光明?这是包括费孝通先生在内的每个认真为中国文化求出路的人,说得更狭小一点,每一个认真要在现代世界里做人的中国人,多少都会发生彷徨的一个课题。要解开这个课题,我们首先要弄清的便是中西方文化有何异同,异在哪里?

美国学者塞缪尔说:“人类的历史是文明的历史。”人类文明的重心,是像水一样流动的。目前已知的流程,是以“东方文明”为起点,流到地中海而有“地中海文明”,流到欧洲而有“欧洲文明”,流到阿拉伯世界而有“伊斯兰文明”。近四百年来改变人类命运的“文艺复兴”,始于地中海沿岸,在西方世界绕了几圈之后,又流回到“东方文明”的地盘上来了。“中国文明”与“地中海文明”,是人类文明流程中的两极,这两极我们通常称之为东西。(张耀南,《“海中地思维”与“地中海思维”的椭圆流变》)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道教文化的影响深远,其根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编纂修订的“六经”为其文化基础,这种文化总的表现为:注重个人修养,注重道德力量,反对武力,注重与他人、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精神的超脱,以“仁”和“孝”为社会核心。同时更注重于自给自足的内向型文化,清朝时的闭关锁国正是其体现。而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其思想基础都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源头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受基督教影响深远,看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注重实践和探索,跟中国人喜欢对生命本源的哲学思考不同,他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从物质层面去考量生命的本源,以“爱”为社会核心,同时具有开放性的外向型文化,以新海路开辟时对新大陆的侵略为代表。

其实,中西方文化无论是从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与区别,远不是这几句话所能概括的,但受篇幅和认知局限,无法逐一进行比较。在此,只能嚼他人嚼过之馍,以一个从未去过西方世界也未曾接触过西方文明的普通学生的视角,作些许摘录综合。

宗教决定了文化,文化决定了民族的性格,民族的性格决定了民族的命运。刘亚洲曾说:东西方宗教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西方宗教的神在受苦,人民不受苦;东方宗教的神在享乐,人民在受苦。他下这个判断,是因为“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圣母不是流血、就是流泪。那实则是人的化身,是人的苦难、思想的化身。西方宗教里的神看似是神,其实是人。耶稣的死亡就已经完成了他从神到人的蜕变。只有人才能死。而中国的庙宇的神才是神。你看那些神的形象:大腹便便,无忧无虑,嘻皮笑脸,享受着人间烟火。”中国注重实利,对鬼神也很实际,供奉他们为的是风调雨顺,为的是免灾逃祸。鬼神在我们是权力,不是理想;是财源,不是公道。而美国人所信奉的耶稣基督据说是一个舍己为人的象征:他同情世界和人生的不完全,他把自己供奉出来,想填补这缺憾。他要求上帝把一切罪恶担在他的身上。在这种宗教的精神里才有牺牲这个字眼。一个跪在送子观音前磕头的妇人,她的心头里绝不会有牺牲这两个字。她的行为无异于在街头上做买卖,香烛和磕头是阴冥之间的通货(费孝通《眼睛望着上帝》)。所以刘亚洲会说:西方人进教堂是为了忏悔,我们进庙宇是为了贿赂,前者是为了解脱精神上的苦难,后者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苦难。他曾描述过这样一个情节:“我在美国时曾在教堂外坐了一整天,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情景:人们总是愁眉苦脸地进去,神情轻松地出来。后来我才渐渐了解了其中的奥秘。西方的教堂有忏悔室。进了教堂之后,就把心灵的东西向神述说。把丑陋和肮脏的东西向神诉说了,他就轻松了。他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久而久之,他就变成了一个健康的人,心态和心灵特别健全的人。”这就是西方宗教,也就是基督精神的作用和力量,在感情上是一个爱字,在社会上是推己及人四字,在生活上是理想二字,里面包含着人类的同情,和未来的保证。

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是在神学背景上产生的,原罪观念在西方根深蒂固,其认为,人是有原罪的,人心是黑暗的,每个人的心灵中都有非常肮脏的一面。因此,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个人向自己负责,通过个人奋斗向上帝赎罪,由此引申出一条基督教义,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当上帝被否定了时西方又产生了社会原子观念:个人就是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略,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西方人的价值观认为,个人是人类社会的基点,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有个人才有社会整体,个人高于社会整体。因此,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甚至把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帮助看作是令人难堪的事,认为接受别人的帮助是证明自己无能。而中国人的价值观,强调群体意识和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社会整体利益,只有整个社会得到发展,个人才能得到最大利益。

西方注重以自我为中心,提倡的是每个人应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越是表现出自我个性,越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因此西方人崇尚个人奋斗,他们从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和获得成就后的狂喜,他们鼓励通过个人的努力开拓事业。美国纽约百乐大道是全世界最繁华的中心,这里有一家戏院每天晚上演同一出话剧名叫《烟草路》。这出话剧是描写当时美国南部出烟草地方的人民的穷苦情形,是一出写实的剧本,没有伟大场面,没有惊奇布景,却天天客满。一个小孩子到纽约,不管天晴下雨,都要去参观自由女神,而一个成年人到纽约,如果要看一场戏,必定是看《烟草路》。这个情节,我是从费老的《初访美国》里看到的。他说,看完《烟草路》,最重要的并不是在认识贫穷的罪恶,而是发现美国在富有时并没有忘记穷苦的日子,美国人的骄傲就在这里。假若杜鲁门不生在美国,不在美国竞选,他一定得把早年的历史遮掩得干净,然后造成一些莫须有的祖宗,来抬高自己的身份,而在美国,他不必这样,愈是你父母是贫贱,愈是你早日生活艰难,愈是你祖宗里没有名人,你有能力,你有成就,才表示你一切是靠自己努力得来,这才是值得人崇拜,值得自己骄傲的。美国人崇拜的不是身出名门的贵族,而是白手起家的好汉。而中国目前出现了很多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创二代等诸多二代,大部分靠的是父母的荫庇,喜欢“背靠大树好乘凉”,他们获取的成就和所享受的物质生活并不是通过自身的奋斗得来的,不是自己创造的,而是在父母那里承袭和拿来的,他们的奋斗意识和创造精神较之上一辈已大为削弱,甚至丧失,形成光有财富传承缺乏精神传承的局面。这种缺失,这种安分会使人守成,使人丧失热情和勇气,使人不敢尝试不肯冒险。如果一个社会中尽是这样的人,这社会也必然停滞在现状上,永无改变。同时,就算个人取得成就时,中国文化也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谨慎、低调内敛,反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这一点,可能也与情感表达上西方人奔放,中国人内敛有一定关系。

上文所提到的个人本位的思想其实也影响到了西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家庭观念。亲人之间界线划分明确,老少聚餐,各自付款,对孩子也非常尊重,进孩子房间首先要问:“我能进来吗?”以子女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奋斗为荣,儿女长大之后经济和人身都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子女也不再接受父母的约束。而东方社会则不同,中国以家族为本位,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生活的宇宙,是人生的港湾,具有至高无上的凝结力。脱离家便是“游子”,强调“父母在,不远游”。家庭成员之间依赖性强,老人依靠子女养老送终,也帮助子女照看儿孙,亲情关系密切。家庭中有长幼关系、夫妻关系,强调各安其分,各尽义务,并按照儒家学说强调的“长幼尊卑”的等级程序,幼服长,妻服夫,但必须要注意的是,过分的家族意识也会忽略个人自由的发展。

在对待老者的态度上,中西也有着明显差别。中国人讲“孝道”,所谓“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因此在中国社会中敬老是一项基本道德,各人相对的行为时常是依着长幼之序来安排的。相对于中国社会讲传统讲经验,西方社会则是讲新,讲标准化。“美国是一个年轻的文化,是一个从移民中长成的社会,是一个从原野里创造出来的国家。丰富的资源亟待开发的早年环境里,机会虽多,可是蛮荒未辟,因之须奖励个人独立创制的性格。凡是囿灭个性发展的各种因素都视作当时拓殖精神的阻碍,加以贬值。重视乡土,膺服长老等观念,在他们是等于没有志气。而且在事实上,他们一生的成败的确大部系于一己的能力。一个贫困的少年在十几年中成为百万巨富,在最近的过去还是件极普通的事。每个美国孩子至少在理论上都有做到大总统的机会。在机会丰富的社会中,个人的出路不必依靠若祖若父的余荫。各人既凭一己能力来创立事业,年龄也成了一个威胁。愈老,可以利用的时间也愈短;精力衰竭是落伍的预兆。老了,也就不足畏矣。若是一个社会里事业的成败靠体力智力的竞争,老者怎能吃得消年轻人的排挤?在这种没有退路的社会里,退休会成为最厉害的刑罚。可是一个社会不给老年人一个安心之处,也就使每个人心里永远得不到着落。你想:若是你明明知道你总会被人奚落,掉在冷宫里受罪,而且这运命一天近一天,你能平心的过日子么?”(费孝通《老而不死》)这也从侧面体现了西方社会两代隔离的现状。

西方文化相对于东方文化起步比较晚,由于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不同,导致了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东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就好像费老在“初访美国”之前,曾对“中国文化”进行“无情的攻击”,说它“保守”,说它“被动”,说它没有“进取心”,说它“拒绝梦想”,说它“不讲乌托邦”,在美国呆久了,又想起“中国文化”的好处来,转而“无情的攻击”美国文化,说它“烟囱林立”,说它“老年人孤独”,说它“缺乏历史感”,说它“种族歧视”,说它总持“不顾后果的攫取心态”,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其意义不仅仅停留于一个单纯的比较异同,最终的目的还是在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语),在于共同维护和促进各种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使人类的文化历程走得更远更好!

作者:李锦

上一篇:输血护士论文范文下一篇:教育管理方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