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大众文化转换论文

2022-04-20

摘要:在对于我国公民的思想教育中,大众文化是其必不可少的关键元素,大众文化作为一种以我国公民的发展需求和生活态度为本质的文化形态,跟我国的思政教育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联系。本篇文章以大众文化的特征和作用作为研究基础,对大众文化背景下我国思政教育所受到的影响做出讨论,并且为大众文化的环境中思政教育的对策以及如何在此环境中对我国人民的公民意识进行良好的塑造。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方大众文化转换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西方大众文化转换论文 篇1: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刍议

摘  要: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尽管大众文化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但其内在本质却几乎相同:人们在闲暇的时候,通过娱乐活动来控制他们的思维和内在心理。大众文化使民众丧失了自身所拥有的否定和批判的能力,成为了一种异化的文化,而非真正的“大众化”的文化。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提出有其特定社会背景和思想来源。针对当今社会出现的文化产业问题,重提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重新领会其内在精神对当今时代的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文化工业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有時也指“大众文化理论”。法兰克福学派中的很多思想家都对大众文化持批判的态度。霍克海默是通过对启蒙运动的反思和批判,从而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而阿多诺是通过流行音乐这一具体文化表现形式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本雅明虽然在他的论著中并未提及大众文化这一概念,但他的艺术理论却深刻反映出他对大众文化的坚定批判态度,马尔库塞则以提出进行自救的方法来继承前人对大众文化批判的态度。虽然他们所切入的角度不同,但本质意义和目的却是空前一致的。针对当今社会出现的文化产业问题,重提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重新领会其内在精神对当今时代的重要借鉴意义。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概述

在西方,“大众文化”早在“近代欧洲”(1500—1800)就已经出现了,在16世纪帕斯卡的著作中就对市场经济以及文化的消费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随后奥尔特加在《民众的反抗》一书中对“大众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而法兰克福学派所面对的大众文化却主要是指20世纪30-60年代美国所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文化现象[1]。一般而言,“大众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众文化指的是共同的文化,它包含了广大群众在一定时期共同存在和拥有的部分特定行为和生活方式,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民间文化。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大众文化”是狭义的大众文化。1942年,在霍克海默与洛文塔尔两人的通信往来中,他们具体讨论了“大众文化”这一概念。“大众文化是指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如电影、电视、广播、报刊、广告、杂志等而流行于大众中的通俗文化,如通俗小说、流行音乐、艺术广告、批量生产的艺术品等。它融合了艺术、商业、政治、宗教与哲学,在闲暇时间内操纵广大群众的思想与心理,培植支持统治和维护现状的顺从意识,行使社会欺骗的功能。”[2]大众文化是工业社会以来与现代化的大都市以及广大群众相伴而生的,它以大众传播为媒介,受市场经济规律的控制。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尽管大众文化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并且丰富多彩,但其内在本质却尽乎相同:趁着人们在闲暇的时候,通过娱乐活动来控制他们的思维和内在心理。

与“大众文化”相应而生的是“文化工业”,异化了的“大众文化”被“文化工业”这个名词所替代。“文化工业”一词,最早出现在1947年,由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的辩证法》中提出。法兰克福学派用“文化工业”替代“大众文化”有其深意。对此,阿多诺有详细的解释:替换概念是为了消解广大群众对大众文化的误会,对两个概念进行严格区分。“文化工业”概念的出现也恰恰透露了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大众文化的不满,他们认为大众文化绝不像字面意义上所展现的是大众的、自由的文化,与之相反,那是一种受控制的文化,而非大众那么简单,因此他们更愿意称之为“文化工业”。“文化工业”,即文化生产的工业化。“文化工业是指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大众传媒技术大规模地复制、传播商品化了的、非创造性的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3]工具性是文化工业的特性,它通过欺骗广大消费者而达到整合大众的目的,用非自发性的虚假的文化为载体来潜移默化地填充广大群众的思想和意识,“文化工业”是对文化进行规模性的复制粘贴和传播的批判,同时也是对大众文化“大众化”的否定。

二、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

批判理论提出的背景和思想来源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提出的背景

1.德国法西斯主义的特殊社会环境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使德国欠下了巨额的债务,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导致了小生产者纷纷破产,德国社会动荡不稳,政治制度混乱无规则的状态。由于社会的无秩序,人民群众迫切希望能够有一位领导人可以来拯救当时的国家。希特勒利用了民众的这种心理来宣扬纳粹主义。马尔库塞曾这样描述:“该时代是一个充满集权恐怖的时代:纳粹统治的力量登峰造极,德军的铁蹄践踏着法兰西,西方文明的价值和标准,不是与法西斯制度的现实同流合污,就是被法西斯制度的现实取而代之。”[4]纳粹政府将艺术和文化加以审美化,通过包装之后的大众文化来操控人们的思想和心理,造成一种意识形态上的假象,使民众消解了自身的个性,丧失了主体性意识,同时也消解了自身的反抗。为了控制民众的思想,政府对文化和艺术作品进行严格的审查,把不符合纳粹文化的作品和艺术都扼杀在摇篮里,驱逐并杀害进步的文化创造者和艺术家。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等人作为受驱逐和迫害的先进知识分子,对德国的专制社会表示强烈不满。他们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就是在这种社会环境和专制国家的背景中开始的。

2.非法西斯主义却受操纵的美国社会

1933年,政府下令关闭法兰克福研究所。1934年,霍克海默和其部分同事相继到达了美国。阿多诺则于1938年到美国的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工作。霍克海默随后也发现美国并非像表面上的那样自由,它的文化极权是非常隐蔽不容易被察觉却又真实存在的。霍克海默认为,“法西斯主义并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极权主义的群众心理基础在不同的国家类型中都存在着普遍性。”[5]在他亲身体验美国的“自由”后霍克海默更加证实了自己的这一认识。20世纪30年代左右,快速发展的美国民众的生活被广播、杂志、电影等大众媒体所填满,这已经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表面上,美国社会是和谐、幸福的,甚至是美国人引以为豪的,但事实上大众文化已经渗透到民众的心理机制中,开始操控民众的心理无意识状态。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认为,美国的极权主义虽与德国的不同,但本质上并无太大的区别,实质上都是独裁主义的统治。美国的大众文化对民众思想心理和生活上的控制没有德国那么激烈,而是以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展现,它们以文化来同化民众的思想和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实施对民众精神上的操控。因此,在美国,他们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也不可避免。

(二)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思想来源

1.马克思的异化学说

马克思是从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异化问题来着手自己的批判研究的。在马克思那里,“异化”是一种经济概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首次提出了“劳动异化”,将经济和异化巧妙地结合起来,将劳动产品、劳动本身与工人相异化、人与人类本质相异化和人与人相异化四个层面规定了“异化劳动”。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所阐述的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这是人的异化、生命的贬损,人的本质的歪曲和丧失”[6]。这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卢卡奇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看作是总体性辩证法,将它运用到社会历史现实之中就成了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在卢卡奇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中物化的表现就是人类的劳动的物化,“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7]法兰克福学派继承并发扬了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并将他的这一理论合理运用到对大众文化批判的实践中来。

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可以划分为意识、潜意识和下意识三个层次。意识是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就可以察觉到的心理活动,潜意识是虽然无法自己察觉却潜藏在我们内心的心理,下意识是偶尔被察觉到的意识。弗洛伊德又将这三种意识发展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重人格学说。这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研究借助精神分析理论而开展,通过人内在心理的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三层人格,解读了大众文化在操纵人们时所控制的意识层面且已经渗透到了民众的无意识层面。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融入对大众文化批判的理论中,丰富了其理论内容。

三、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特征

文化本应该是自由的、有创造性的,但是大众文化使民众丧失了自身所拥有的否定和批判的能力,成为了一种异化的文化,而非真正的“大众化”的文化。它的异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众文化的商品性和消费性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为了追求利益,大众文化出现了商品化和消费化的特征,即文化工业具有了拜物的特征。在工业社会中,文化和艺术在生产过程中被提速,大众文化更是被作为一种经济产品而快速发展,它以一种商业行为出现在人民的娱乐生活中,大众文化的生产从根本上就完全按照商业化的模式开始进行生产。“文化工业引以自豪的是,它凭借自己的力量,把先前笨拙的艺术转换成为消费领域以内的东西,并使其成为一项原则,文化工业抛弃了艺术原来那种粗鲁而又天真的特征,把艺术提升为一种商品类型。”[8]121马尔库塞也清楚地表示:“资产阶级的艺术作品都是商品;它们也许甚至是作为上市销售的商品而被创作出来的。”[9]在霍克海默等思想家看来,文化产品已经不是原有的艺术产品,而已经是一种失去艺术独特性的大众化商品。文化产品具有商业化的特征,并以作为消费品而骄傲。为了让人们购买产品,文化的生产就要去适应消费群体的口味,迎合了他们的需求,丢失了其原有的艺术崇高原则。当大众文化被加上商品化和消费化的枷锁后,这种艺术产品就不可能具有真正的艺术内涵。

(二)大众文化的标准性和齐一性

大众文化的商业化和消费化特征的出现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大众文化出现标准化和齐一化。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基于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制造者为了追求利润而开始对大众文化进行生产,文化就会像工厂生产商品一样被一同生产出来。霍克海默认为,一切文化都是相似的,无论从微观还是宏观上看,文化工业都表现出齐一性[8]107。大众文化以一种标准化的工厂生产方式被大规模地复制并通过媒介进行传播。这种标准化和齐一性使得创造者、生产者和消费者对艺术欣赏的能力逐渐丧失。文化产品失去了自主性和创造性,创新性也被直接扼杀。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认为,通过标准化模式生产出的商品由于丧失了创造力和想象力,只能被看作流水化了的被批量生产的消费品,而不能称它为艺术品。同时,文化产品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会尽力迎合观众的口味,大众文化的风向随着消费者的口味而变化,导致文化产品缺乏多样性,造成大众文化的单一性。

(三)大众文化的欺骗性和强制性

电影、电视等传播载体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都具有欺骗功能。它们提供给消费者无法实现的承诺,而民众还都乐在其中。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快乐意味着什么都不想,忘却一切忧伤。根本上说,这是一种孤立无助的状态。其实,快乐也是一种逃避,但并非如人们认为的那样,是对残酷现实的逃避,而是要逃避最后一丝反抗观念。娱乐所承诺的自由,不过是摆脱了思想和否定作用的自由。”[8]130大众文化用其逼真的表面来遮蔽人们的视线,用娱乐和言语等各种形式来欺骗消费者。消费者看到的只是表面上身心的享受,但异化的大众文化已经在用这种欺骗的方法,以虚假的表面状态操控民众。法兰克福学派认为这种社会欺骗的功能会使大众逐渐失去自己的思想,丧失主体性的批判能力。大众文化用自己的方式来同化消费者,让人们在享乐中逐渐消除自身的反抗性,尽受资本主义的奴役和摆布。这也是大众文化强制性的特征。大众文化的强制性稳定了社会的秩序,在现存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压制了人们内心本有的否定、批判和反叛的能力,使其在不知不觉中丧失阶级意识,无法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威胁。这也是大众文化强制性的最根本目的。欺骗性和强制性对大众的操纵比早期社会使用暴力手段控制社会更加有效,民众天真地相信统治者所宣传的一切,享受着和谐幸福的社会假象,即使是最后发现社会制度的不合理,也只会出现反抗无用的社会局面。

四、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意义和启示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不仅是对表面上所显示的文化商品化的批判,更是对当时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极权主義的不满。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对西方文化危机的思考,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基础上对当代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众文化依然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当前的文化产品形态与之前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在中国目前极其复杂的互联网时代面前,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应通过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具体解读,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大众文化不能简单地全部提倡,也不能完全否定。我们要辩证地去看待文化产业,用其精华去填充自己,走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实践道路。

参考文献:

[1]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4.

[2]于婷婷.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述要[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3(3):56-64.

[3]衣俊卿.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次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153.

[4]窦琦.从单向度的人到全面发展的人——马尔库塞的人学思想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09.

[5]杨小滨.否定的美学——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理论和文化批判[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11.

[6]Herbert Marcuse.Studies in Critcal Philosophy[M].Boston:Beacon Press,1972:7-8.

[7]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杜章志,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47.

[8]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王鲁湘,编译.西方学者眼中的西方现代美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287.

作者简介:于冰珂,郑州大学文学院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作者:于冰珂

西方大众文化转换论文 篇2: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思政教育与公民意识的塑造

摘要:在对于我国公民的思想教育中,大众文化是其必不可少的关键元素,大众文化作为一种以我国公民的发展需求和生活态度为本质的文化形态,跟我国的思政教育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联系。本篇文章以大众文化的特征和作用作为研究基础,对大众文化背景下我国思政教育所受到的影响做出讨论,并且为大众文化的环境中思政教育的对策以及如何在此环境中对我国人民的公民意识进行良好的塑造。

关键词:大众文化;思政教育;公民意识;塑造对策

引言:随着我国的社会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系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在我国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并且以极快的速度发展了起来,这就是我们的大众文化。这一全新的文化形态将我国传统工业社会中的文化彻底击碎,并且逐渐覆盖了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较大的面积,在我国的现代化社会中不断蓬勃地发展。就比如现在的电视电影、游戏动漫、综艺节目和小说读物、商品广告还有现代音乐等之类都是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具有产物。这些产物都对现如今我们国家的思政教育造成了不同层面的影响。所以怎样在这样的环境中做出优秀的思政教育并且良好树立我国人民的公民意识成为了一件较为重要的事情。

一、我国大众文化的总体涵义

1.大众文化所包含的特点

最初的大众文化理念是从美国产生的,其主要是表示现如今的社会当中以获利为主要目标,采用文化工业的方式根据社会需求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来合理生产,让我国的人们群众在生活工作当中能够感受到快乐的文化形态。其所展现出来的具体产物各式各样,种类巨多,占据了我国人民群众的大部分的生活空间。我国的大众文化所包含的主要特点大致有下面几种:(1)其具备大众媒介性。也就是说现在的大众文化主要是以大众媒介也就是文字媒介以及电子网络媒介当做关键的媒介来进行散播,而且还具备了大众媒介自身特有的特征。(2)其具备商业利益性。我国的大众文化其实就是传统的商业文化转换而来的新型现代文化形式,所以大众文化具备了较为突出的利益性,大众文化的传播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利益。它跟我们的社会经济市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具备了文化产业商品的性质,以至于我们的大众文化输出商家和我们的人民群众都必须经过文化产品的制造和消费才可以从中得到利益以及让人民群众获得精神上的满足。(3)其具备时效性。总的来说大众文化必须要具备时间性特征,只有它符合了当下社会文化市场的需求,才可以做到足够的大众化,所以大众文化的传播无法脱离大众传媒的帮助,也就是把各类电影电视之类当做媒介进行时效性的传播。(4)其具备娱乐性。总的来说,大众文化想要造成的效果其实很明确,它其实就是想通过各种方式来让人民群众在生活和工作中感受到愉悦。大众文化变换着各种层出不穷的方式来供人民群众进行消费,并且让他们在消费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愉悦放松的心情,让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不再那么紧张和枯燥。

2.我国大众文化出现的原因

我国的大众文化产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是跟随着我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以及和我国的改革开放一同出现的。总的来看,出现大众文化的主要原因分为下面几项:

2.1受到了我国当代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广。由于大众文化作为我国发展至今所出现的仅有的一种充满了技术含蕴的文化形式,大众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覆盖了我们生活当中的各方各面;也可以说我国的大众文化就是为了促进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才出现的一种文化形式,它的出现促进了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并且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大众文化的不断更新。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前进,让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内容产生了转变。所有人都从我国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中获得了或多或少的利益,并且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逐渐拉近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距离,降低了各国文化交流的难度,也响应地让我国的大众文化的发展获得了极大的推进。信息化技术作为大宗文化发展的关键,现如今的信息化设备和技术都成为了大众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所以能够看出,如今的信息化技术为我国的大众文化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极为重要且尤为显著的推进作用。

2.2大众文化以我国大众传媒为载体受到了不断地推广。大众文化作为现代众多文化类型中的一种较为重要的文化形式,要将其进行传播和推广就必须要有一种较为普及的传播媒介作为载体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大众传媒便成为了大众文化传播推广的主要媒介之一,其借助了大众传媒的现代化技术和手段进行广泛的传播,让其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推广进度能够更加快速和便捷。由此可见大众传媒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大众文化的生产以及前进。并且不光是对于大众文化,大众传媒由于其现代化的技术和传播方式,对于如今的各種现代文化形式都能够做到很好地传播,是如今社会当中极其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

二、大众文化的出现对我国思政教育产生的影响

自从大众文化在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现之后,我国的人民群众对其的看法和意见都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对其好评如潮的同时差评也不绝于耳。大部分的人对于这种全新的文化形式都处于一种好奇的心理,但是每一种全新事物的出现都必然会经历争议,也会因为人们的不理解和不合理地利用而对社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对于我国的大众文化来说同样也是这样,它的出现也对我国的思政教育带来了一些不同的影响:

1.我国大众文化的出现使得全世界的文化获得了凝聚,将国外的许多文化带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中,使得我国的思政教育事业受到了较为强烈的冲击。大众文化凭借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设备进行着广泛的传播和推广,让影视剧集、电子竞技、娱乐综艺还有商品广告等一系列大众文化的产物受到了全球化的传播,使得大众文化的规模逐渐扩大,慢慢成长成为了全球性的文化类型。即使大部分的人们可以在大众文化带来的外来文化中扩展自己的见识,汲取更多之前所从未触碰领域的知识,可是其中也存在了一些较为严重的隐患。一些外国的文化由于过于新颖和先进,导致我国有许多心智发育不够成熟的青少年会过于崇拜这些外国文化,过分的崇洋媚外就导致他们固有的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受到了外来文化的侵蚀,使得他们的政治思想发生了错误的转变。我国对于人们的思政教育主要目的就是要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植入中国人民群众的内心深处,让全人民都能够拥有相同的信念以及理想。人民群众作为一个国家的根基所在,只有他们能够带着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成长,才能够让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获得不断地推进。由此可见,怎么在大众文化带来的众多外国文化中做好人们的思政教育,是目前我国思政教育工作展开和实施的一项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

2.由于信息技术的普遍性导致大众文化中掺杂着许多低俗内容,并且过度的娱乐化也会造成我国思政教育的进展受到影响。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得大众文化的传播愈发便利和快速,但是也正因如此也导致一些企图利用不当手段来获取利益的人出现在大众文化的传播路途中。他们利用制造一些低俗的视频图片、色情暴力的网络游戏或者是一些低俗广告宣传来吸引人们的目光,并且从中获取不正当的利益,以此造成了我国大众文化的传播环境变得愈发乌烟瘴气,这于我们传播大众文化和发展大众文化的初衷背道而驰,完全违背了最初宣传和发展大众文化的理念,并且这些低俗的文化内容也造成了许多现实当中的惨剧和事故发生。比如说有少部分青少年被一些低俗劣质的网络游戏所吸引,以至于从游戏中学习到太多错误的价值观念,导致他们的性格走向偏离了正规,让他们的生活愈发颓废,前途也慢慢变得一片黑暗。又或者是一些娱乐综艺节目向人们传输了太多不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导致许多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或者成年人对于自身和社会的看法发生了错误的转变,以至于他们不再愿意继续接受义务教育或者不想继续为了生活上进奋斗,成天想着靠娱乐综艺或者选秀比赛出道,以这些类似的方式去轻松地收获巨大的利益,导致了人们的思想觉悟出现过大的偏差。这种低俗劣质的大众文化会随着大众传媒的各种媒介传播到我国的各处,会使得我国人民的生活环境也收到影响,让人们出现畸形审美,是非不分的一些错误观念。甚至会让我国整体社会环境逐渐恶化。由此可见,加强对大众文化的管理以及提升对人们思政教育的强度也是目前需要着重进行的研究。

三、在大众文化的社会环境中以有效的思政教育去塑造人们的公民意识的策略

随着我国大众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导致我国思政教育的工作受到了些许阻碍,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努力专研,找出相应的办法去扫除这些阻碍,并且通过积极向上的大众文化传播来做好思政教育的工作同时进一步塑造我国人民的公民意识,让我国人民能够对我国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得以正确的理解和认知,让我们的思政教育能够起到充分的效用。

1.为人民群众的思政教育建立起新的理念,让人们能够认识清楚现代社会的新常态。新常态说的是当代社会中跟我国之前的发展状态所不一样,相较来说比较稳定的新的状态。新常态不光是展现了如今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水平在日益发展中逐渐稳定,我国的大众文化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入了常态化的稳固阶段。所以现如今对我国人民的思政教育就应该利用大众文化的思维形式,将大众文化进行改革创新,对我国的思政教育工作也进行改革创新,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且要严厉打击低俗劣质的大众文化内容,以培养人们的综合素养为主要目的去将传统的思政教育做出改变,以此来塑造出人们良好的公民意识。

2.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改革传统的思政教育,创建出一条全新的路径。在现代的信息化社会当中,几乎每个人都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化的科技设备,例如手机、电脑、平板等高科技设备,并且可以利用这些设备通过互联网查询到各式各样他们所想要了解的信息。给予此现状,我们的思政教育同样也能够利用如今的信息化技术和设备来展开,利用各式各样的教学平台来进行人民的思政教育工作,利用全新的媒介来传播大众文化的同时也让人们能够获得学习,以此来塑造出良好的公民意识。

3.提升思政教育的践行,让思政教育的工作具备充足的时效性。我国实施思政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树立人们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塑造出他们的公民意识,以此来达到约束群众的所作所为的目的,让他们能够懂得法律并且遵守法律。所以我们应当在社会中积极举办更多的公益类型的活动,还有一些涉及到思政教育的社会活动,以此来让群众在社会实践和活动当中对自己的价值观和理念进行不断地纠正和学习。

結束语:总而言之,要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做好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塑造他们良好的公民意识,就必须要结合当代社会的需求和社会情况去利用好现代化的技术,合理利用大众传媒的媒介去传播思政教育知识,让群众能够在娱乐中不断获得教育,进而在教育中逐渐塑造出良好的公民意识。

参考文献:

[1]景晓悦.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思政教育与公民意识的塑造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35):150-151.

[2]熊翠婷.浅议大众文化背景下大学生道德品质塑造[J].广东蚕业,2017,51(09):61.

[3]汤堃.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思政教育与公民意识的塑造[J].知识经济,2017(03):156-157.

[4]杨慧芳.大众文化背景中的高校思政教育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120+122.

[5]李治鹏. 大众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延安大学,2015.

[6]章剑锋.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思政教育与公民意识的塑造[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01):199-202.

[7]黎福羽.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新方法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08):135-136.

作者简介:胡菊香(1975—10),女,湖南湘潭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哲学。

作者:胡菊香

西方大众文化转换论文 篇3:

大众文化视角下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现代美育发展研究

在古典美学理论体系中,审美是一种精神性的对美的感知和体验。正如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纯粹的审美判断不是知性判断,它不依赖于概念,是主观的愉快的情感体验,这种心灵上的精神体验不具有任何功利性与实用性的目的,只因美的对象本身触发的美感而感到愉悦。古典美学理论传入中国后,对蔡元培、王国维等近代美学家产生了深刻影响,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美之性质,一言以蔽之曰:可爱玩而不可利用者是已。”并由此提出美育也应具有超功利性、无利害性的特点。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古代的生活经验,蕴含着丰富的美育思想,塑造了传统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观念的转变,传统的审美观和审美理论,今已遭到了当代艺术和大众文化的挑战。在洞悉现代社会大众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前提下,如何通过大众文化传播这一媒介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思想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相结合,促进现代美育发展,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大众文化与现代美育的关系

文化具有鲜明的符号表达性,因此,传播特性是文化的普遍属性,即文化通过传播得以生存、发展、延续、传承。大众文化的出现则是依托于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兴起,面向大众市场,代表着大众的文化偏好,是一种标准化的文化生产样态。当代大众传播理论家麦奎尔在《大众传播理论》一书中,将大众文化的特质总结为非传统性、去精英化、批量生产、流行化、商业化、同质化等方面,提出大众文化受大众传媒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各阶层的价值观。英国文化研究学者威廉斯则关注大众文化的平等、多样与共享的特征,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肯定了大众文化的创造力和革命性的潜能。从发展背景与基本特征上看,大众文化是兴起于现代工业社会的,以大众传媒为介质的,大批量生产的文化形态。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是公众大规模共同参与的当代社会文化公共领域,是有史以来人类广泛参与的、规模最大的文化实践。

从操作意义上定义大众文化,王一川曾在《文学理论讲演录》一书中给出一个较为贴切的解释:“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和电子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在这一层面上,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无疑都属于大众文化的范围。而网络、自媒体的出现,则加速了大众文化的传播进程。大众文化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与互联网等现代技术紧密结合,极大地促进了大众文化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满足了大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繁荣了社会主义文化。现代美育也立足于现代性的生活方式,需要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对现代美育而言,大众文化的快速发展为其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文化空间以及更为宽容的社会接受程度,更为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大众文化所提供的休闲娱乐的广阔空间,真正使文化回归社会大众,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进程,由于大众文化的主力军是青年群体,其强调平等、自由、多元的特征提高了现代青年接受美育的主动性和广泛性。

关于大众文化与现代美育的关系,学界多从两方面入手,进行互为对立的阐述。如张鸿声、王晓云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审美教育》一文中对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进行了批判,认为大众文化的庸俗化和肤浅性的特征会损害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而对大众实施艺术审美教育,则是规避损害,提升大众审美能力的主要方式。在大众文化广泛传播的时代,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这种传统的美育观,按照传统的美育理念,应该用精英化的高雅文化来进行美育教育,培育人们的审美意识。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更新的,在人类文化发展的每一阶段基本上都存在两个文化传统,即上层精英文化和下层大众文化,两种传统并存,对人的审美体验都有积极作用。因此,将大众文化视为低俗文化的看法是不妥當的,美育的途径可以多元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不是截然对立的。立足当下,我们发现,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的程度远高于以往任何时代,工业化、信息化、商业化的社会促进了大众审美文化的快速崛起。因此,传统的审美教育也就无可避免地要在理论与实践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时代审美文化的发展,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一,在当下大众文化盛行之时,审美文化已悄然由精英文化发展为大众文化,现代大众文化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批量地生产大众文化产品,并在接受群体中广泛传播。因此,正确对待大众文化产品,提高现代青年对大众文化产品内涵的理解,培养青年辨析优秀审美作品的能力,应是现代社会必要的美育途径。

其二,作为一种感性愉悦型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以大量信息、流行形式及日常氛围满足了广大公众的愉悦需要。在大众文化社会里,随着人们将审美原则应用于日常生活事物,夹杂着功利化、效用性的审美体验日渐融入到大众的生命与日常生活中。因此,与带着强烈的个体精神性冲动或目标去欣赏高雅文化不同,人们对于诸如以畅销书、流行音乐、影视节目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的接受,往往被动、无意地产生于琐碎的生活日常,绝非有意而为,且与日常生活渐趋融汇、密不可分。这就需要现代美育引导大众,特别是青年群体自觉抵制大众文化文本的庸俗化倾向,发掘大众文化产品中的积极因素,充分利用其喜闻乐见的审美形式,感染人、激发人,以达到良好的美育效果。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对现代美育的影响

传统的审美体验多局限于自然风光、艺术作品等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对象与审美体验不断扩展,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审美已经变得大众化、通俗化、平等化,成为一种任何人都可以享有的权利。审美的主体及其对象,包括审美的内容和形式都趋于多样性,这即是现代学者所谓的“审美泛化”现象。德国著名后现代哲学家韦尔施认为,审美泛化是现代审美体验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日常生活审美化,技术和传媒审美化,生活实践和道德方向审美化,以及认识论审美化。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后现代艺术、大众文化、媒介文化和消费文化领域,古典美学的法则已基本失效,审美和艺术也已不再被社会精英们所垄断。一般而言,艺术活动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艺术是高度抽象的,它依赖于丰富的想象力和概念化的思维能力,从经验生活中抽离出来,趋向于普遍性的美感体验。而如今艺术和文化的创造、生产与消费,再也离不开广大民众的参与以及与他们的互动,艺术创作活动和大众的日常生活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艺术越来越生活化、经验化,艺术的神秘意味正在消解,艺术审美的标准也日趋多元化。从故宫文创到奢侈品联名,从商业电影到博物馆热,从室内设计到新季彩妆,从可乐到汽车,从商品包装、广告到都市高楼大厦、购物中心,都被“赋予美的预约、提供美的佐餐”,甚至我们的身体也卷入了这股审美的潮流。如此,传统的精英式艺术理论和美学观念就遭到史无前例的冲击,书斋式“自说自话”的美育形式面对大众审美趣味也变得束手无策。至于当今如火如荼的大众文化,如各色媒介事件、流量和自媒体、IP和粉丝经济、网游和二次元、真人秀节目、音乐会、商业电影等,在阿多诺等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的笔下,则是一种所谓的“文化工业”,是自上而下强加于大众的文化。总之,这个时代的审美讨论,已远远超出了艺术的范畴,呈现出泛化的趋势。

鉴于这样一种社会生活和文化变迁的现实,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于1988年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关键词有二,一是消费文化,二是后现代主义。日常生活审美化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按照法国学者鲍德里亚的说法,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已经被“内爆”所抹平。正如周宪在《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一书中所说:“艺术与日常生活加以区分的观念正在消解……亦即人们把他们自己以及他们周遭环境视为艺术的对象。”因此,新时代的美育迫使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要进行调适和补充。

也正如法国学者鲍德里亚所言,现代社会是消费社会,随着社会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变,文化作为一种消费品被大规模复制生产,参差不齐的内容渗透在大众文化中,给现代美育带来了巨大冲击。诚然,大众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其在解放人的感性之时,也极易使人沦为感性的奴隶,从而导致理性批判力的悄然退化,走向另一种极端的“单向度的人”。面对如此境遇,现代美育應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引导感性审美与理性批判双向协调发展的重任,从而使大众以和谐平衡的审美态度来对待现实人生。这一任务在当下,无疑显得重要而又紧迫。蔡元培则从经济发展负面影响的角度,谈到了实施美育的必要性:“我以为现在的世界,一天天往科学路上跑,盲目地崇尚物质,似乎人活在世上的意义只为了吃面包。以致增进了贪欲的劣性,从竞争而变成抢夺,我们竟可以说大战的酿成,完全是物质的罪恶……我的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了的情感。”(《蔡元培美学文选》)蔡元培认为,科学主义的精神是追求确定的知识,利用人的理性能力去宰制自然界,为人类的物质生活提供动能。但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能够自觉其自身就是价值的尺度,意义和价值归属于人类的感性体验,不是科学主义所能提供解答的人类难题。审美体验是人类感受生命意义和价值的重要途径,这种精神活动极具个体性,而且是情感充盈的感受性体验,人们可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诸如文学作品、雕刻艺术、音乐等审美对象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和情感的满足。

那么,美育育人的本质是什么呢?说到底就是以美学文化感染人、以纯粹情感滋养人,继而完善甚至重塑人的自身文明素质,使其走向独特而自由、尽善亦尽美,是理想性的人性教育。这项教育以解放人性、消除束缚为必经之途,以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终极目标,其最终结果必然是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面对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工业化、商业化、娱乐化、技术化浪潮,如何保持审美体验的纯粹性成为现代美育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其次,现代美育必须坚持审美的精神人文主义,将人文主义的内涵注入大众的日常审美体验,从而坚守美育的本质内涵,逐渐消解大众审美中的低俗成分,使大众审美领域得到健康发展,进而培育具有时代精神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趣味。

三、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众文化传播对新时代美育建设的意义

如果说西方文化是世俗化的人文主义,中国文化则是精神性的人文主义。虽然美育的概念是西方在现代化进程中提出来的,但中华美育的精神是自古延续的。从先秦以来,我国的古典教育就对礼乐教化最为重视。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王国维也在《孔子之美育主义》一文中评价孔子“教人”是“始于美育,终于美育”。在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中,文艺作品中往往内蕴着强烈的伦理道德意识,文艺承担着道德教育的主要责任。现代新儒家唐君毅等人在重思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与重建时认为,理想的世界可以是以德性开显的人文主义的世界。孔子认为,君子所忧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论语·述而》),这是一种敬德、明德与崇德的伦理责任感。传统文化中的这种伦理道德精神应该通过现代大众传媒的手段得以传播,与新时代的大众美育相结合,影响大众日常生活。教育部长陈宝生曾强调:“要认识到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内在的力量,认识到美育对社会风气所具有的导向作用。”新时代的美育话语应该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彰显美育的德育之维。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素有“人文化成”的人文之美,荀子曾直言,乐者可“移风易俗”。因此,在我国,美育与德育自古以来有相近的教化属性,而现代美育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现代德育。现代美育和德育都有同样的育人目标,即培养和完善健全的人格,一个人格不健全的人很难有深度的审美体验和健康的审美力。由此,现代美育发挥作用的机制,就不应局限在康德哲学基础上的“审美无利害关系”模式,而应该立足于大众文化自身特点基础之上的“道德渗透”“美善相协”模式,实现以美立德。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现代德育的核心内容。由于大众文化天然具有通俗性、效用性等特征,无论是现代美育还是德育都离不开大众文化这片广袤土壤。文化学者陶东风就曾在《当代大众文化价值观研究:社会主义与大众文化》一书中明确指出:“落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是让它从官方文化转化为主流文化或主导文化……这种转化,如果离开了大众文化的积极配合和支持,是不可能达到的。”同样,不能融合于大众文化生产和传播中的美育必然也不可能深入人心,得到广泛的传播。新时代的美育建设,意味着以大众审美文化为中介,将理性的、远离经验的抽象道德原则拉回到感性的、经验的层面,使大众可以在日常的审美活动中由审美感性通往道德理性,升华审美体验,从而更好地传递德性光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正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现代美育在大众文化语境下更具现实意义和社会效用,它通过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引领大众的精神生活与审美体验,使大众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现实人生。在当前社会快速转型期,大众文化作为受众最多、影响最广的社会文化形态,既具有独特价值和积极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庸俗、低俗、媚俗等现象。因此,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与经典,深入挖掘丰厚的中华美学和美育资源,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众文化传播,抵制文化消费庸俗化,是现代美育发展的首要任务。与此同时,无论是学校美育还是社会美育,应兼顾传统性和现代性,既激活我们已有的美育精神,又充分考虑现代社会个体的生活情境和个性因素,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大众文化传播过程中彰显东方特色和中国精神,是现代美育话语建设的必由之路。

[责任编辑:祝莉莉]

[项目简介] 本文系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专项“高校‘以美育人’促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7dxssz2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王敏,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讲师、院团委书记,博士,研究方向为美育和传统文化育人。

作者:王敏

上一篇:木偶人物造型艺术论文下一篇:企业激励机制运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