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13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中西方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宗教决定了文化,文化决定了民族的性格,民族的性格决定了民族的命运。中西方文化无论是从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与区别。

第一篇:中西方文化论文范文

基于中西方财务文化差异浅析企业财务文化理念

[摘要]文章在国内外财务文化研究理论基础上,回顾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西方企业财务文化的差异,浅析企业财务文化理念应建立在和谐,科学的财务管理环境之上。

[关键词]财务文化 差异 理念

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和各种企业丑闻的不断曝光,使得人们开始思考现行的财务制度环境和财务结构合理性同时,开始关注企业财务文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建立人性化的和谐的财务文化环境,是企业财务管理健康发展的正确选择。

一、西方财务文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在企业文化研究方面的理论很多,但直接研究企业财务文化的文献却很少。Hofstede定义了五方面的内容对文化及其差异进行界定和描述。其中包括:(1)对于组织中权力不平等分配,组织内部成员所能够接受的程度,即权力距离。(2)当个人主义在社会文化中占主导位置时,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较为冷淡, 注重的是个人利益的实现。(3)性别在文化发展中存在明显的角色差异,即两性差异。(4)在不同文化发展进程中人们对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承受程度, 即不确定性回避。(5)人们在不同文化中对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侧重选择不同, 即长短利益目标。Erickson的研究得到的结论是企业文化的建立和评价应以员工是否认为自己在组织中是重要的且被尊重为基础,员工管理的方式与企业安全绩效联系密切,所以得到结论为企业文化影响企业安全绩效。Chuck C. Y. Kwok的研究表明,文化与财务系统特征密切相关,喜好风险忽视文化的企业,企业财务特征为银行主导型,资本结构中负债比重大;崇尚风险重视文化的企业,企业财务特征为市场主导型,对负债财务杠杆使用不足,过多依赖于市场融资。Gina M.Hernandez认为在全球经济发展趋向一体化的背景下,增加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文化创新在这一过程中非常重要。

二、国内财务文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的研究者主要从伦理角度、资本角度和管理活动角度对企业财务文化进行了研究。从伦理角度出发,刘章胜认为企业财务管理不能过于强调技术理性,忽视伦理理性,应该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进行自我的继承与更新,将儒家伦理思想灵活的融入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具体操作实践中。李心合指出对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来说,儒家伦理道德模式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和适用性,儒家伦理思想中的诚信对企业财务管理有良好的强化作用。从资本角度出发,高晓林认为资产重组的重心是文化重组,财务文化整合是提升资产重组质量的关键,提出财务与文化沟通的措施重点和难点。王棣华认为,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健康发展的关键,需要企业财务文化与财务资本的有机结合。从管理活动角度出发,王棣华提出了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概念及价值,企业要提高财务文化软实力,应当重视企业财务相关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重视和谐财务管理重要意义。

三、建立和谐、科学的财务文化理念

财务文化广泛的定义指包括知识、信仰、政治、经济及法律制度在内的,影响财务模式选择和财务行为的活动方式。在当今文化经济纵横时期,财务文化已成为企业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和谐、积极、健康财务文化对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具有不可替代作用,也是财务管理自身发展的需要。

1.建立和谐的企业财务文化环境

在遵守国家财务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以合法的、合规的财务操作流程,来维护企业财务管理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从企业财务管理方面来说,和谐的财务文化环境,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和维护企业形象,帮助企业健康发展。从企业财务工作人员方面来说,和谐的财务文化环境,有利于财务工作者忠诚企业,严格履行岗位职责,为企业做好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在促进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展示财务参谋作用。

2.建立科学、综合的企业财务文化环境

在现代化的企业财务管理手段和技巧基础上,应不断拓宽财务工作人员的国际化思维模式。中国传统文化更偏重直觉,逻辑归纳方面有所忽视,而西方文化却过多偏重数学公式,逻辑分析。充分结合中西方文化优势,以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视角,控制好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理性与感性的恰当运用。企业财务工作者不断创新自身思维和工作方法,对营造企业综合的财务文化氛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财务工作人员来说,严于律己、法纪第一、健康心态,是企业财务人员三个基本工作条件。在此基础上,企业综合的、科学的财务文化环境,对实现财务队伍健康发展,保证财务运行和管理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Edgar H. Schein. The corporate culture survival guide(new and revised edition)[J].Busine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2010(6)

[2]Chuck C. Y. Kwok. National Cultureand Financial System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6,37(2)

[3]刘章胜.刍议儒家伦理思想对企业理财的影响[J].会计之友,2006(5)上

[4]李心合.儒家伦理与现代企业理财[J].会计研究,2001(6)

作者:梁添瑞

第二篇:中西方文化比较

【摘要】宗教决定了文化,文化决定了民族的性格,民族的性格决定了民族的命运。中西方文化无论是从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与区别。我们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其意义不仅仅停留于一个单纯的比较异同,最终的目的还是在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于共同维护和促进各种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关键词】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差异;比较

费孝通先生在《初访美国》一书中曾经写道:东方和西方究竟在什么东西上分出了东和西?这两个世界真是和它们所处地球上的地位一般,刚刚相反的么?它们的黑暗时代是我们唐宋文采,它们俯视宇内的雄姿是我们屈辱含辛的可怜相?历史会和地球一般有个轴心在旋转,东西的日夜,东西的盛衰是一个循环么?我们有没有一个共同的光明?这是包括费孝通先生在内的每个认真为中国文化求出路的人,说得更狭小一点,每一个认真要在现代世界里做人的中国人,多少都会发生彷徨的一个课题。要解开这个课题,我们首先要弄清的便是中西方文化有何异同,异在哪里?

美国学者塞缪尔说:“人类的历史是文明的历史。”人类文明的重心,是像水一样流动的。目前已知的流程,是以“东方文明”为起点,流到地中海而有“地中海文明”,流到欧洲而有“欧洲文明”,流到阿拉伯世界而有“伊斯兰文明”。近四百年来改变人类命运的“文艺复兴”,始于地中海沿岸,在西方世界绕了几圈之后,又流回到“东方文明”的地盘上来了。“中国文明”与“地中海文明”,是人类文明流程中的两极,这两极我们通常称之为东西。(张耀南,《“海中地思维”与“地中海思维”的椭圆流变》)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道教文化的影响深远,其根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编纂修订的“六经”为其文化基础,这种文化总的表现为:注重个人修养,注重道德力量,反对武力,注重与他人、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精神的超脱,以“仁”和“孝”为社会核心。同时更注重于自给自足的内向型文化,清朝时的闭关锁国正是其体现。而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其思想基础都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源头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受基督教影响深远,看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注重实践和探索,跟中国人喜欢对生命本源的哲学思考不同,他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从物质层面去考量生命的本源,以“爱”为社会核心,同时具有开放性的外向型文化,以新海路开辟时对新大陆的侵略为代表。

其实,中西方文化无论是从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与区别,远不是这几句话所能概括的,但受篇幅和认知局限,无法逐一进行比较。在此,只能嚼他人嚼过之馍,以一个从未去过西方世界也未曾接触过西方文明的普通学生的视角,作些许摘录综合。

宗教决定了文化,文化决定了民族的性格,民族的性格决定了民族的命运。刘亚洲曾说:东西方宗教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西方宗教的神在受苦,人民不受苦;东方宗教的神在享乐,人民在受苦。他下这个判断,是因为“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圣母不是流血、就是流泪。那实则是人的化身,是人的苦难、思想的化身。西方宗教里的神看似是神,其实是人。耶稣的死亡就已经完成了他从神到人的蜕变。只有人才能死。而中国的庙宇的神才是神。你看那些神的形象:大腹便便,无忧无虑,嘻皮笑脸,享受着人间烟火。”中国注重实利,对鬼神也很实际,供奉他们为的是风调雨顺,为的是免灾逃祸。鬼神在我们是权力,不是理想;是财源,不是公道。而美国人所信奉的耶稣基督据说是一个舍己为人的象征:他同情世界和人生的不完全,他把自己供奉出来,想填补这缺憾。他要求上帝把一切罪恶担在他的身上。在这种宗教的精神里才有牺牲这个字眼。一个跪在送子观音前磕头的妇人,她的心头里绝不会有牺牲这两个字。她的行为无异于在街头上做买卖,香烛和磕头是阴冥之间的通货(费孝通《眼睛望着上帝》)。所以刘亚洲会说:西方人进教堂是为了忏悔,我们进庙宇是为了贿赂,前者是为了解脱精神上的苦难,后者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苦难。他曾描述过这样一个情节:“我在美国时曾在教堂外坐了一整天,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情景:人们总是愁眉苦脸地进去,神情轻松地出来。后来我才渐渐了解了其中的奥秘。西方的教堂有忏悔室。进了教堂之后,就把心灵的东西向神述说。把丑陋和肮脏的东西向神诉说了,他就轻松了。他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久而久之,他就变成了一个健康的人,心态和心灵特别健全的人。”这就是西方宗教,也就是基督精神的作用和力量,在感情上是一个爱字,在社会上是推己及人四字,在生活上是理想二字,里面包含着人类的同情,和未来的保证。

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是在神学背景上产生的,原罪观念在西方根深蒂固,其认为,人是有原罪的,人心是黑暗的,每个人的心灵中都有非常肮脏的一面。因此,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个人向自己负责,通过个人奋斗向上帝赎罪,由此引申出一条基督教义,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当上帝被否定了时西方又产生了社会原子观念:个人就是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略,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西方人的价值观认为,个人是人类社会的基点,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有个人才有社会整体,个人高于社会整体。因此,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甚至把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帮助看作是令人难堪的事,认为接受别人的帮助是证明自己无能。而中国人的价值观,强调群体意识和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社会整体利益,只有整个社会得到发展,个人才能得到最大利益。

西方注重以自我为中心,提倡的是每个人应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越是表现出自我个性,越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因此西方人崇尚个人奋斗,他们从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和获得成就后的狂喜,他们鼓励通过个人的努力开拓事业。美国纽约百乐大道是全世界最繁华的中心,这里有一家戏院每天晚上演同一出话剧名叫《烟草路》。这出话剧是描写当时美国南部出烟草地方的人民的穷苦情形,是一出写实的剧本,没有伟大场面,没有惊奇布景,却天天客满。一个小孩子到纽约,不管天晴下雨,都要去参观自由女神,而一个成年人到纽约,如果要看一场戏,必定是看《烟草路》。这个情节,我是从费老的《初访美国》里看到的。他说,看完《烟草路》,最重要的并不是在认识贫穷的罪恶,而是发现美国在富有时并没有忘记穷苦的日子,美国人的骄傲就在这里。假若杜鲁门不生在美国,不在美国竞选,他一定得把早年的历史遮掩得干净,然后造成一些莫须有的祖宗,来抬高自己的身份,而在美国,他不必这样,愈是你父母是贫贱,愈是你早日生活艰难,愈是你祖宗里没有名人,你有能力,你有成就,才表示你一切是靠自己努力得来,这才是值得人崇拜,值得自己骄傲的。美国人崇拜的不是身出名门的贵族,而是白手起家的好汉。而中国目前出现了很多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创二代等诸多二代,大部分靠的是父母的荫庇,喜欢“背靠大树好乘凉”,他们获取的成就和所享受的物质生活并不是通过自身的奋斗得来的,不是自己创造的,而是在父母那里承袭和拿来的,他们的奋斗意识和创造精神较之上一辈已大为削弱,甚至丧失,形成光有财富传承缺乏精神传承的局面。这种缺失,这种安分会使人守成,使人丧失热情和勇气,使人不敢尝试不肯冒险。如果一个社会中尽是这样的人,这社会也必然停滞在现状上,永无改变。同时,就算个人取得成就时,中国文化也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谨慎、低调内敛,反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这一点,可能也与情感表达上西方人奔放,中国人内敛有一定关系。

上文所提到的个人本位的思想其实也影响到了西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家庭观念。亲人之间界线划分明确,老少聚餐,各自付款,对孩子也非常尊重,进孩子房间首先要问:“我能进来吗?”以子女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奋斗为荣,儿女长大之后经济和人身都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子女也不再接受父母的约束。而东方社会则不同,中国以家族为本位,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生活的宇宙,是人生的港湾,具有至高无上的凝结力。脱离家便是“游子”,强调“父母在,不远游”。家庭成员之间依赖性强,老人依靠子女养老送终,也帮助子女照看儿孙,亲情关系密切。家庭中有长幼关系、夫妻关系,强调各安其分,各尽义务,并按照儒家学说强调的“长幼尊卑”的等级程序,幼服长,妻服夫,但必须要注意的是,过分的家族意识也会忽略个人自由的发展。

在对待老者的态度上,中西也有着明显差别。中国人讲“孝道”,所谓“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因此在中国社会中敬老是一项基本道德,各人相对的行为时常是依着长幼之序来安排的。相对于中国社会讲传统讲经验,西方社会则是讲新,讲标准化。“美国是一个年轻的文化,是一个从移民中长成的社会,是一个从原野里创造出来的国家。丰富的资源亟待开发的早年环境里,机会虽多,可是蛮荒未辟,因之须奖励个人独立创制的性格。凡是囿灭个性发展的各种因素都视作当时拓殖精神的阻碍,加以贬值。重视乡土,膺服长老等观念,在他们是等于没有志气。而且在事实上,他们一生的成败的确大部系于一己的能力。一个贫困的少年在十几年中成为百万巨富,在最近的过去还是件极普通的事。每个美国孩子至少在理论上都有做到大总统的机会。在机会丰富的社会中,个人的出路不必依靠若祖若父的余荫。各人既凭一己能力来创立事业,年龄也成了一个威胁。愈老,可以利用的时间也愈短;精力衰竭是落伍的预兆。老了,也就不足畏矣。若是一个社会里事业的成败靠体力智力的竞争,老者怎能吃得消年轻人的排挤?在这种没有退路的社会里,退休会成为最厉害的刑罚。可是一个社会不给老年人一个安心之处,也就使每个人心里永远得不到着落。你想:若是你明明知道你总会被人奚落,掉在冷宫里受罪,而且这运命一天近一天,你能平心的过日子么?”(费孝通《老而不死》)这也从侧面体现了西方社会两代隔离的现状。

西方文化相对于东方文化起步比较晚,由于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不同,导致了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东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就好像费老在“初访美国”之前,曾对“中国文化”进行“无情的攻击”,说它“保守”,说它“被动”,说它没有“进取心”,说它“拒绝梦想”,说它“不讲乌托邦”,在美国呆久了,又想起“中国文化”的好处来,转而“无情的攻击”美国文化,说它“烟囱林立”,说它“老年人孤独”,说它“缺乏历史感”,说它“种族歧视”,说它总持“不顾后果的攫取心态”,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其意义不仅仅停留于一个单纯的比较异同,最终的目的还是在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语),在于共同维护和促进各种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使人类的文化历程走得更远更好!

作者:李锦

第三篇:中西方法律文化比较

摘要:法律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不同的地理因素决定了其不同的产生方式,同样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下形成的法律文化有其固有的思维方式与表达习惯及价值判断。但作为思想意识的一种他们之间有许多的共同之处。本文注重从中西方的法律文化比较,来获得一些值得借鉴的意义。

关键字:法律文化中西方异同

“不知别国语言者,对自己的语言便也一无所知。”这句话用在法律文化上意味着,只有研究中外法律制度的异同,方能正确地理解本国的法律。而在对中西法律文化的冲突的比较中探寻二者之间在产生,价值等方面的差异,对于更好地促进21纪的法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一、地理因素决定了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异同

中国与西方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中国法律比较封闭,西方法律比较开放。西方法律的源头无疑是希腊,希腊处于半岛之上,古希腊位于欧亚非三洲交通的要冲,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有利于工商业和航海业的发展。工商业的发展使这里相对从事农业的人更容易摆脱对土地和人身的依附关系。而海上贸易又促进了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因此,在希波战争以后,商品经济进一步冲淡了人们的血缘观念,推动了城邦政治的发展,促进了以契约为基础的自然理性思想的形成。在各种观念激烈碰撞的过程中,先进的观念被继承下来,落后的观念被扬弃,法律一直处于一种比较开放的状态,比较容易吸收外来的东西。

与西方不同,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从地理环境上讲,北边是戈壁与草原,东边是大海,西边是高山,使中国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虽然也经历了朝代更替、战乱中兴,但从秦朝开始,大一统的国家格局就没有改变过。这种与外界隔绝、封闭的地理环境就造成了与海洋民族不同的、特有的心理与观念,我们的法律文化有很强的稳定性与历史延续性,很不容易吸收外来的东西,不像西方社会有较大的开放性。同时农耕生活促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形成,农耕文明具有一种稳定性,人们世代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离开土地便无法生存,这种自然经济的自足性,也抑制了人们的流动欲望。使人们安于一辈子生活在一块土地上,缺少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缺乏一种开放式的包容的心理,而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封闭状态①。

二、“人”在中西方法律文化中的差异

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有道德,能以敬重之心孝敬父母,能知礼尚义,重仁崇德,因而人能够不同于普通的禽兽而居于万物之首。孔子曾经指出,一般人谈孝,以为只是赡养而已,但狗和马也都能做到,人只有懂得孝敬长辈、尊敬他人,才能和动物相区分,“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孟子指出了:“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乎?”“无侧陷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告子上》)这些特性都是人生而有之的,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即是人天赋的秉性。在这种观念下,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和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此要求个人达到一种完善的境界,这就奠定了中国法律文化中注重伦理道德,注重个人自律的基调②。

在西方文化中,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并不像中国文化那样重人伦色彩,而更多的是带有一种理性成分。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最先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哲学教义,由此开始了西方人类对自身的反思。柏拉图则在他的《理想国》中认为,人是由灵魂与肉体组成,人的灵魂具有理性、意志、情欲3个组成部分,最理想的人类由3个等级组成。。虽然囿于历史的局限性,柏拉图对人的认识虽然没能脱离神定论,但他也强调理性、意志、情欲对人的等级的决定因素,尤其对理性对于人的作用给予高度的肯定。至古罗马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已经与神相分离,“自然人”的法律概念出现,强调人应对自己的理性行为负责。重视理性、重视个人思维能力,使西方文化重视对个人多样性的分析,重视对人的理性、意志、情欲的警惕与关注,由此形成了西方法律文化中重法律理性、重个人主义的传统,并奠定了注重对人的监督与制约的基调③。

三、思维方式在中西方法律文化异同

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很大的程度上表现为思维方式的差异,归根结蒂,它又表现为不同逻辑特征的差异。具体表现为:西方法律文化带有较强的逻辑分析特征,而中国的法律文化具有强烈的非逻辑特征。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西方法律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重视逻辑分析在法律领域中的作用,这成了西方法律的一种传统,它表现在西方法律文化的每一个方面。首先,从西方法律思想的发展进程看,西方法学的各个流派都十分重视逻辑在法律领域中的作用,而其中尤以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对逻辑在法律中的作用最为重视。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把某些特定的法律制度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并主要通过归纳的方法从该法律制度中提取一些基本的观念、概念和特点,进行比较,以确定一些共同的因素,再从这些基本因素演绎出系统的法律理论。再次,逻辑在西方法律文化中的作用还突出地表现在司法领域。其中最重要作用主要的体现就是西方学者对“法律推理”问题的重视④。

中国传统文化中逻辑不发达,因此导致逻辑在整个法律文化中没有地位。具体表现为中国人强调法律的情感因素,强调立法和司法都应当合乎“人情”。我们常常将“情、理、法”三字放在一起,并列使用,似乎是强调它们同等重要。诚然,这三者对于人的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从法律和社会公共领域的角度看,它们的排序应当是“理、法、情”,西方在处理三者关系时正是合乎这一次序。但是,中国人实际上是将“情”排在首位的。这在法律领域就表现为“情大于理,情大于法”,这种“倒置”现象表现在法律文化的方方面面。在立法方面,中国人特别强调合人情,顺人心。显然指的是大众的道德心理倾向和心理需求。“情”影响中国法律文化之深还可从中国古代现实的立法中看出一斑。中国古代立法时经常通过改变刑罚的方式来考虑“情”。如,历代的刑法典,包括《宋刑统》都确立了对某些特定犯罪的处罚标准,但是这些处罚又可以根据“情”有所改变。强调立法要合乎情,这种影响根深蒂固。在司法领域,中国古人更特别强调情感艺术,强调在千差万别的具体案件中实现人情和大众道德⑤。

四、道德与法律关系在中西方法律文化中的异同

中国与西方法律文化中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既有共同点。又有各自的特点。首先,西方自然法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西方实证法学派的思想与中国法家思想有较多的暗合。自然法是以人的自然权利、人文精神、自由平等为内容组成的思想体系。斯多噶学派把“自然”置于他们思想体系的核心。自然不仅是人与世界的“自然”,而且也指和谐有序的秩序。人的理性是自然的一部分,按照理性的生活,就是自然的生活.自然法因而就是理性法,它构成了现实法和正义的基础。自然法虽然是两方的法理学的术语.但并不能因此认为自然法是西方的专利品.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中也存在着丰富的自然法思想。孔子就曾提出:“性相近,习相远也”。孟子认为.人性中有仁义礼智四端,即“恻隐之心”,“恭敬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也就是说,仁义礼智是人类共有之理性.这是人所固有的。此外.老子的道也是一种最纯朴的自然法理论。他所指的“道”就是自然规律.要求人们遵循自然规律去生活。同样.西方实证主义主张的法律与道德相分离的思想与我国古代法家所提倡的“一断于法”的思想不谋而合⑥。其次,西方法律文化中在谈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时更多强调的是法律的道德性,如富勒的《论法律的道德性》,而中国法律文化中在谈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时更多强调的是人的道德.尤其是统治阶级的道德。如“仁政”。总之,在中西整个法律文化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总体上以法律为核心,盛行法治主义。而古代中国总体上以道德为核心,盛行德治主义。虽然自然法学派在谈到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时有别于实证主义法学派,但他们并没有撇开法律去谈道德。而我国古代在整个历史发展中。法律很少有独立发展的空间.“出礼人刑”的思想就反映了只有在道德调整难以维持社会秩序时,才运用法律手段⑦。

总结

正如,德国法学家萨维尼认为,法律同语言一样是民族精神最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任何时代记录下的民族或民众的法律只不过是一种始终在变化着的文化演化过程的静态表象。离开了民族文化和历史,我们将无法理解任何一个具体的法律文化。法律是特定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的价值和一般意识和观念的集中体现。任何两个国家的法律制度都不可能完全一样,法律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如果不经过某种本土化的过程,它便不可能轻易地从一种文化移植到另一种文化。当然,法律文化的民族性可以进一步本土化为地方性知识,构成人类法律文化丰富多元的依据。所以,在进行制度性法律文化的变革时,还必须同时关注观念性法律文化的进步和提升,逐步从人的认知系统进人隋感系统,再到价值系统,使人们从内心产生对制度的认同并自觉地适应新制度规范的社会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明,珠徐实.从历史源头看中西法律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J].兰州大学学报2003,(7).

[2] 王海涛 ,徐振增.论中西法律文化中的人格差异[J].衡水学院学报20053,(6).

[3] 中国“人”与西方“人”——中西法律文化差异解读中西法律文化异.http://www.cqvip.com

[4] 陈锐.从逻辑学的视角看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J].现代法学,2003,(6).

[5] 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39.

[6] 孙利,滕晓飞.中西自然法思想的比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7] 刘星.法律是什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张振宇

上一篇:绿色化学理念论文下一篇:大学生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