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发展西方文化论文

2022-04-29

[摘要]中西方文化的同一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如火如荼地发展着;中西方文化的互补性为世界文化提供着发展的动力;未来中西方世界文化的一体化,随着人类的发展,将会不断地深化整合。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中西方文化发展西方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西方文化发展西方文化论文 篇1:

中西方文化异质性形成机理与交流互鉴路向

摘要:本着“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的旨归,本文在分析中西方文化人文精神异质性形成机理的基础上,辨析中西方文化互鉴交融的历史轨迹,客观评价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互鉴中的地位,探求当今时代背景下民族异质文化交流互鉴、互补共生的路径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异质文化;价值体系;融合互补;交流互鉴

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在农耕文明时代曾经长期领先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程。17世纪中叶以后中华文明丧失了领先地位,中西方文化交流在坎坷中前行,总体上依然是在渗透中互补、在借鉴中发展、在扬弃中融合的发展趋势。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日益广泛深入的形势下,客观评介中西方异质性文化的价值,探索交流互鉴融合的成功范式,推动世界各民族的异质文化融合进入“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①的发展轨道,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中西方文化异质性的形成机理

(一)中国“仁爱和谐”文化生发的源流

中国幅员辽阔,地质形态丰富,地形地貌差异性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聚合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具有形成自成一体的独特文化传统和文化体系的优势。中国文化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共产主义”文化,成熟于农耕经济为主体的血缘氏族文化。在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在氏族大家庭,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无私产、无等级、无压迫、无剥削,虽然在自然灾害和野兽的侵袭下,人们必须面对严峻的生存危机,但在精神世界里是平等的自由的,这种文化元素犹如DNA根植在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中。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文化长达两千年在中国文化中居绝对主导地位。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②是在继续延展上古原始民主和人道遗风以及周礼宗法思想基础上建立的以“仁”为中心命题,以“礼”为表现形式的文化,是注重实践、注重道德、关注人的命运、关注血亲人伦、追求社会稳定的文化体系,虽然其中存在一些封建糟粕,但是,其核心本体具有协调人际关系、化解矛盾冲突、和谐社会氛围的积极的现实意义。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的显著特征是主张效法自然天人合一。《老子》一书中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③自然法则是人类进行一切创造活动所必须遵守的最高法则,主张反璞归真的“朴”文化。源自印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并引伸发展形成了自成体系的以“善”文化核心的中国佛学,推崇个性修炼、清心寡欲,与自然融为一体,超越现实矛盾,超越生命之苦,追求思想、精神和心灵自由的境界,与中国古文化血脉相通,是中国文化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远古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在封建社会激励农民起来反抗压迫的是“等贵贱、均贫富”的渴望,从晋代诗人陶洲明笔尖飘出的“桃花园”世界,让千万太平教徒趋之若鹜的“太平天国蓝图”,近代维新派康有为想用来启迪民智的“大同世界”,孙中山殚精竭虑奋斗终生的“天下为公”宏愿,乃至伟人毛泽东激励亿万中国人醉心神往、为之流血奋斗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个在本质上相通贯穿于中国精神文化的主线,清晰地勾勒出了中国人数千年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这种精髓从各个层面体现在儒道互补、儒释道三元同一的传统文化中,曾经长期以儒家的“礼”文化、道家的“朴”文化和佛家的“善”文化为表征。[1]其突出特征为推崇天人合一,个体修练,群体和谐。

(二)西方人本自为文化的生成机理

西方文化生成的重要源头之一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属于奴隶制度的精神产物,这一点原本与中国文化具有相同性。但是中国奴隶社会古文化的积淀远不能与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成就相比拟,而古希腊罗马的奴隶制文化在西方文化中却影响深远。

在世界文明史上,古希腊的文化创造达到了人类文明的第一个高峰。古希腊的奴隶制文明催生了手工业、商业与农业并驾齐驱的混合性经济模式,与之相伴的是移民浪潮,以及为争夺航线、商站、金银、土地、市场而爆发的连绵不断的战争。古希腊的混合经济模式是希腊人求生存的必然产物,与希腊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的狭小平原和山地,狭小的城邦和自然生态造就了希腊的人性和文化特征,不同于中国人在家庭合作的农业生产基础上产生的强调等级与和谐的文化,希腊更多的是狩猎和捕鱼以及手工业制作的个体劳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是个体本位和“自为”的价值思维取向。公元前2世纪古罗马征服希腊,希腊文化发展中断。古罗马的农业经济也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之上,古罗马的奴隶压迫是人类历史上人与人关系最黑暗、最丑陋的一页,它给原本闪烁着民主文明光辉的古希腊文化注入了贪婪、掠夺和更多争战的元素。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西方的智慧》一书中,对西方近现代文明的产生形成进行了深刻地阐述:“中世纪的观念在14世纪开始消沉之际,一些塑造当今世界的新生力量逐渐露头。”[2]这些新生力量一是发生在15和16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二是动摇了中世纪封建社会结构的强大的商人阶级的崛起;三是改变了中世纪世界的宗教改革力量;四是实验科学的复活和成就。正是这几股力量塑造了“哲学运动与科学传统并驾齐驱”的西方近代文明。

14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是西方近现代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开创了思考“人的尊严”的新视野,以人为思考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自由,人的潜力,人的创造性和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反对中古时期抹煞人性否定此生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力促人的思想、情感、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17、18世纪席卷整个欧洲的启蒙运动则强有力地驱散了笼罩着西方世界的迷信思想的阴霾,同文艺复兴一样,在本质上推崇热爱人和自然,崇拜自由。这种崇尚理性,反对宗教,重视人生体悟,注重理性与实际相结合的文化传统,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提供了以理性思维为内涵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 根植于西方文化中的崇拜自由,崇尚理性,引导鼓励人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思考问题,支配行动。其中虽然弥漫着“丛林文化”过度竞争导致的种种弊端,但是西方文化中的理性光辉对于我们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

二、中西方文化交融互鉴的轨迹与反思

16、17世纪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的延伸,以及宗教改革的深入,出现了以基督教文化传播为主要内容的第一轮中西文化交融潮涌。西方传教士将异质的西方文化及其科学精神,注入到中国文化的母体之中。他们“习华语,学中文,做皇帝的上宾,做士大夫的密友,翻译西书,制作仪器,实为中西交流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纪,使开明的中国人士凛然于六艺九流之外,尚有学问,而之浚发,乃似过我,于是想急起直追,企图维新”,[3]传教士以其所熟悉的文化作为参考体系学习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在二者之间寻求一致或相同点,尽量回避掩饰二者之间的本质不同和深层冲突,但是,这种一鳞半爪式的输入不能抵挡中国文化阻止“以夷变夏”所迸发出来的对西学的强大排拒力。

十九世纪中叶,西方国家意气风发地向资本主义高歌猛进,而中国则依然沉浸在“天朝大国”的梦幻世界。“丛林文化”与“和谐文化”的本质差异,导致以中英鸦片战争为开端的一系列列强入侵中国的战争和接踵而至的一份份丧权辱国的城下盟约,中华民族在苦难中进入了畸形发展的近代。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国一批又一批的有识之士奋起抗争,同时重新审视历史和文化,主动地了解西方,学习西方文化。这个时期一方面是西方文化伴随着帝国主义的炮舰涌入中国,一方面是中国人主动汲取西方文化,形成了西学强烈冲击中国文化的历史新阶段。这个时期,既有思想家的理论阐释,新式学堂的教学传授,专门机构的翻译出版,也有政府组织的考察引进,更有一批批留学人员的赴西汲取,还有各种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现身说教。然而,如此广泛的喧嚣鼓呼和精心模仿都没有使中国摆脱屈辱贫弱走向自立,实现富民强国的夙愿。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谐特色在外部冲击和来自内部的批判中依然闪烁着光辉。康有为、严复、梁启超等许多曾经站在潮头鼓呼西学的代表人物最终也由反传统而回归传统,在复归中完成了他们的文化追求和价值归宿。

20世纪初叶西学中的马克思主义被中国的先进分子引入中国,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毛泽东思想”,从而把马克思主义这个西方舶来的文化,成功地移植、嫁接、整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在半个多世纪里,在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居于绝对主导地位,中西学之争退居中国文化舞台之后。毛泽东思想以其鲜明的实践性、深刻的哲理性、浓郁的民族性,成为中西文化融合的最经典范例。

20世纪80年代,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求富求强的脚步,也巧和着西方发达国家“和平演变共产主义运动”的战略鼓点,在中国出现了新一轮中西文化融合的高潮。刚刚走出短缺经济困境的中国人,带着富国富民的强烈愿望,如饥似渴甚至囫囵吞枣地从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全方位汲取西方文化,短短30来年,超过了历史上所有西学引进成果的总和,中国经济较长时期迅猛发展,也引发出诸如掠夺性滥用资源,生态环境破坏、公共道德危机等许多令国人痛心扼腕的负面问题。

三、中西方文化特质在世界文化交流互鉴中的价值地位

“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文明是多彩的,是平等的,是包容的。”“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习近平2014年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演讲中,从当今时代发展的高度评介民族文化的优秀特质,指出了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中的方向和路径,④对世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近代著名思想家严复说“中国最三纲,而西方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道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州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讥评。其于财用,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虞。其接物也,中国美谦屈,而西人务发舒;中国尚节文,而西人乐简易。其于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灾祸也,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4]陈独秀在《吾人之觉醒》和《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等文中也有相近的论说”。 [5]从中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无绝对的优劣之别。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第一,中国“仁和”文化对优化社会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缓解当代紧张的社会文化冲突和对立的人与自然关系。第二,儒家伦理文化对社会人际关系的伦理调节具有较强适应性,有利于克服现代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相脱节、物质富有与人格缺失相矛盾等问题;第三,道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是人类善待自然珍爱地球观念的思想源头,有利于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克服现代文明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对立冲突;第四,中国佛学与世界其他宗教派别一样都有使人在对人生彼岸的幻想中超越现实矛盾,忽略现世人生之苦的麻醉功效,但是现代文明和文化带来的主要危机是人对权力、物欲的狂热和渴求,对自然过度地破坏性攫取,以及由此导致的人类的贪婪、攀比、浮躁、失衡、神经张弛失调等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佛教文化倡导的克己求善理念,是未来文化全球化交流互鉴中重要的价值理念之一。

注释:

①温家宝总理2003年12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词。

②《礼记·中庸》。

③《老子》第25章。

④习近平2014年3月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部的演讲词。

参考文献:

[1]田文棠.中国文化源流视野[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2](英)罗素.西方的智慧.[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3]侯外庐.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M].人民出版社,1993.

[4]严复.论世变之亟[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5]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J].新青年,1919(5).

作者简介:杜一宁,文学硕士,西安财经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李直)

作者:杜一宁

中西方文化发展西方文化论文 篇2:

中西文化同一性的探索

[摘要]中西方文化的同一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如火如荼地发展着;中西方文化的互补性为世界文化提供着发展的动力;未来中西方世界文化的一体化,随着人类的发展,将会不断地深化整合。

[关键词]中西文化;全球化;人类;同一

中国是东方文化的发源地,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与之相对应的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一起构成了当今世界的两大文化。“不同的文化間的相互联系对人类历史的发展非常有意义,正是这种文化间的交叉构成了人类历史的丰富性。”无论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的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还是成吉思汗时代所塑造的亚欧帝国,以及近现代以来的东西方世界的各方面的交流,这一切都在推动着世界的同一化进程。

一、经济往来推的全球化进程是中西文化统一性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意识。当代的中国和西方的经济活动的密切往来,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密不可分性,中西文化的交往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其中的经济因素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当代世界,中西经济贸易的总量连续不断的增长,中国离不开西方,西方也离不开中国。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人类世界的交往将更加频繁,从工业革命时代的资本主义全球化,到当代中国的商品畅销欧洲,以及西方的企业不断在中国各地投资兴业,都可以看出其发展趋势。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也呈火热的趋势,在当代中国,西方的文化痕迹到处都能找到。同样在西方世界,中国文化的魅力也是与日俱增。西方人对于中国的兴趣越来越浓,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在西方扎根,越来越多的人离不开中国制造。

二、中西方文化的互补性

我们知道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的文化,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在历史的进程中,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不同的文化之间由于区域局限,每种文化同时具有欠缺的一面。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历史活动背景大为改观,这也就决定了,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如果不采取文化的演进,在当今是很难与全球化的时代相适应的。中西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既有自己的优点,同时存在自己的不足之处,人类文化的进步,人类文化的融合不可或缺,时代提供了这种可能,同时需要人类自觉整合,将世界优秀文化拿来为我所用。

文化,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体现于多个纬度。纵观中西方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不难发现,西方文化具有单度思维的弱点,注重个体、强调个性,相较中国文化,忽视整体和谐,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中国文化的补充,“这如西方哲学无法克服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二元对立一样,西方哲学家与群众也总处于两极对立之中。”西方文化必须吸取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只有这样,西方哲人们的思想才能被人们所接受,他们才能打破与群众的隔阂,才能消除理想与现实的对立,才能着眼于全面的现实,实现天人和谐的和合境界。故《中庸》说: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溥如天,渊泉如天。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2008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危机就向我们反映了这样一个信息:采取一维的文化模式在当今界是行不通的。勤俭节约,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与西方的过度消费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当然,合理的消费,是人类发展的动力,消费过度,就会影响人类的正常发展,也就是我们中国文化所强调的过犹不及。人类发展的一切都以更好地服务人类为目的,而不是以人为工具。法制与道德并行,没有完善法制的时候,道德就要起作用,当然法制建设也不能止步,中国文化的人本学性质,不仅强调了德、仁源于内心自觉,其人文关怀的温暖也是值得西方文化借鉴的。

在文化的进程中,中国文化也要与时俱进,“其实我们的祖宗若是能够从野蛮的时代,而变到周公、孔子的地位,岂到了周、孔就成了止境。”近代的中国历史是一部屈辱史,中国人民明白:落后就要挨打。文化作为国民的基本素质理应革新,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将中国人民带到了现代,对于文化的渴求,西学东渐的步伐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这当然也离不开文化开拓者的努力,中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就是一个自觉的文化斗士,先生为强我中华,三改志愿,最终投笔于文化,为改变国民的文化面貌而奋斗终生。同样,中国文化的发展,要不断的吸收新鲜的血液,既要有时代的血液,又要吸取人类各民族的先进文化,当然也不能排除西方文化。另一方面,我们对于中国的文化也不能一概否定,因为我们看到,中国近代以来文化方面最大的不幸是文化心理上的自大和自卑,自卑和自弃。对于这种自弃,甚至到了让人不能容忍的地步。人们将中国文化发展分成三条道路,要么复古,要么折中,要么全盘西化。历代中国学人均探究修身治国之道,“哲学重心迄离不开道德与政治。对客观事物之系统知识重视不够,为中国文化主要缺陷之一。”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季羡林先生曾明确地指出:“讲文化交流就要强调一个交字,入超与出超都不正常,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入超严重。”将中国文化的当下发展好,我们要立足优良传统,放眼世界,对于东西文化的交流,鼓励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促进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作出贡献,将中国文化放之于人类文化的进程当中,以开放的胸襟与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中国文化,在与世界的交流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三)中西文化同一性的发展愿景

文化在人类的世界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从文化世界范围的发展来看,文化是统一的。中西文化的同一性源于人类的自我本身。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物质世界具有同一性,地球上的人类同样是物质存在,具有同一性的一面,这在人类的演化史上具有同源、同时代发展的特征。人类的生成与演化,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经历了相似的演化过程,文化在一定时空区限内,独立的构成自我形态,处于一定的时空坐标中。人类的文化与人类的自我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人类文化的演化具有同一性。中西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阶段,由简单到复杂的阶段,人类的文化的活动也同时经历了类似的演化过程,人类的发展历史促进文化的不断整合。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的诞生,“他突破地理的自然界限和国家的疆域,最大限度的为销售其商品而开辟市场。”人类文化整合的程度大大提高了,文化的融合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中西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出于各自的文化心理,人们不免有彷徨和焦虑,但是中西文化的现实对话是不能回避的。

“与封闭状态下的农本不同,资本主义工业经济是一种开放性的和世界性的现象,它一旦产生,就必定不可遏制的把它的触角伸向世界上一切有人居住的地方。”目中西文化的同一性,如果目前来说还是一种初始化,至少目前还存在不少的差异,对于未来的人类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个地球必将大大缩小,地球上的人们联系将更加紧密。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在这种特定的人类历史视阈下,人类成为一个整体,中西文化的一体化发展具备了同一性的基础,世界各种文化势必将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将呈现一种世界图景,具有全球的文化属性。中西文化的同一性将不可避免的变为现实,世界文化将是一种更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具有更加完美的特性。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将发生进一步的变革,无论是中国的古代先圣的大同世界,还是马克思的科学共产主义社会,在文化领域里要上演一个大同世界的序曲,即文化的融合,中西文化的交融成为未来世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促进人类理想社会的实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相信,未来的人类文化,将是具有统一性又有不同特点的多元性的世界文化的有机组合体。中西方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性的世界文化组合体中最具个性的两种文化,源于人类的终极关怀,这两种文化在人類发展中达到融合与和谐,但同时我们也不会排除有个别的分歧,这种分歧,也必将成为推动它们终极追求的发展动力。仅就中国未来的文化发展来看,“在经历了全盘西化与儒学复兴这两种相对主义浪潮之后,中国人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化必须借鉴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一切先进文化因素。

对于中西文化的同一性的理论建构,我们既源于对人类历史与文化的反思,同时又怀着对于人类美好未来的憧憬。仅此还是不够,同时我们还要以自觉理性给予充分的实践。随着历史的发展,中西文化的同一性必将越发明显地显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史景迁(关).廖世奇彭小樵(译).文化类同和文化利用[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

[2]司马彦杰.大道运行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410.

[3]中庸.31章.

[4]陈序经.中西文化观.[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57.

[5]许思园.中西文化回眸[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3-34.

[6]高旭东.吴忠民.陈炎.邹广文.姚文放.倪志云.孔子精神与基督精神——中西文化纵横谈.[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201.

[7]刘敏中.文化学及文化观念[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181.

[8]《世界历史——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作.十五十六世纪东西方历史初学集之编[M].湖南出版社.1993.22.

[9]赵林.赵林谈文化冲突与文明演进[M].东方出版社.2006.231.

作者:马国水

中西方文化发展西方文化论文 篇3:

清末、民国文化对香烟画的影响分析

摘要:香烟画发源于清朝末年,在当时,香烟画随处可见,成为一种引领时尚的潮流,大多数人的烟盒里,香烟画是必不可少的装饰物。然而,香烟画不只是香烟表面的装饰物,它所包含的内容多种多样,其中很多民俗文化都是当时人民群众所感兴趣的,在香烟画上都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香烟画已经成为大众了解、品味民国文化的历史教科书。基于此,文章以清末、民国文化对香烟画的影响为切入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文化;民国时期;香烟画

香烟画在民国时期广泛流传,是推广当时文化和某些知名广告所需要的一种物品。香烟画依附在香烟的包装盒面上,跟随着香烟到所要出售的地区,让当地的民俗文化和知名广告传向世界的各个角落。虽然香烟画是香烟的表面装饰物,但是它不受香烟自身的限制,所包含的主题丰富多彩,大多数是人们所热衷的。基于此,香烟画已经成为人们了解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教科书。民国时期,中国正处于社会大变革的危难时刻,更凸显出时代文化的独特风格——学术界前辈百家争鸣,中西方文化融合达到了极致,民主与科学逐渐成为时代呼唤的主题,商业文化正加速崛起,香烟文化已成为主流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成分。这些时代文化正是香烟画诞生的源泉,香烟画也是时代文化的必需品。

一、香烟画的内涵

(一)香烟画的定义

香烟画(Cigarette Card),别名为洋片、香烟牌、香烟公仔纸,它的发祥地在西方,在我国民国时期达到鼎盛。香烟画是香烟盒表面的装饰小画片,它前面画的是各种各样的图片,后面刻的是相对应的文字描述。起初,香烟画只是一种维持烟盒稳固,保护香烟免受碰撞的硬卡片,后来商业竞争日益激烈,香烟画被当成一种推广产品的物体。香烟销售到哪里,在香烟画上被推广的产品就传到哪里。香烟画因为其印刷清晰、色彩亮丽、内容丰富多彩等,很受当地人们的欢迎,今天很多收藏爱好者也对其情有独钟。

(二)香烟画的主题来源

香烟画的主题来源多种多样,它的正面跟月份牌相同,都是图画,不同的是,香烟画的图画不是单一的,它的种类很多,如美女肖像、中国古典文学人物、古今中外名人肖像、风景园林、动物王国、人文景观、科技实事等许多主题。当我们在品味这些香烟画时,就像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全方位地领略中国的风土人情、壮美河山、自然风光,感受我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香烟画的兴起

香烟画最早是从西方引进的,当时画面上的外国风俗文化大多不被中国人认可,不能达到广告宣传的效果。由于中国纸烟市场的不断壮大,国外烟草公司开始发行可以迎合中国市场需求的香烟画,东亚文化圈的公司在这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村井兄弟商会社在19世纪末发行的《扬州百美图》是第一套独具中国民俗风情的烟画,被装饰在“孔雀”牌香烟的表面,使孔雀牌香烟迅速在中国市场上站稳脚步。孔雀牌香烟的香烟画在清代时期就很受慈禧太后的赏识,她在四处游玩的时候经常会随身携带香烟画。从那以后,很多外国烟厂和民族资本家所开设的烟厂都相继开始致力于香烟画的设计,山水田园风格、文艺曲目、风土人情、语言文化等都慢慢地融入香烟画的设计意图中,使香烟画的主题样式更加丰富多样。因此,人们觉得香烟画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逐渐繁荣起来的,也是在这时候走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家喻户晓的一种文化艺术。

二、香烟画的文化功能与关系研究

(一)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由于西方列强的文化渗透,西方文化在民国时期很受中国人的喜爱,西方人士的穿着打扮在当时被很多上流社会和普通老百姓模仿,尤其是香烟画的出现,更是推进了西方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像中国华城烟草公司所推出的《军备》香烟画,将西方先进的兵器和交通设备描述得淋漓尽致;英美烟草公司出版的《珍奇动物》香烟画介绍了世界上稀有的动植物;英美烟草公司推出的《世界议会》香烟画将世界各国的建筑物勾勒得形象逼真,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是中国山东烟草公司所描绘的一幅香烟画,画中是一对对身穿西式礼服的男女举行婚礼的场面,是根据上海集体婚礼的图片绘画出来的。香烟畫将中西方文化、现代人的生活模式完美结合并传至全国各个角落,让全国人民都能接受并喜欢这种文化艺术。

(二)香烟画与文化的关系研究

第一次将香烟牌与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是《香烟牌子的经济——文化思维及其文化折射》这篇文章,作者陈燮君觉得,香烟的牌子不仅能够映射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还能反映出一定的经济实力,是经济与文化的完美融合。作者陈燮君在《上海工艺美术》上发表的《七彩香烟牌经济——文化视野的特定组合》中也反复提到了经济与文化的特定结合,除此以外,他还得出香烟牌子在销售上的几个特点。在香烟画的研究中,陈燮君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不仅为香烟画开拓了市场,还让人们更加注重香烟画的文化艺术价值。香烟画已不仅是收藏爱好者们独自欣赏的玩物,还是一种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悠久历史的艺术作品。

三、清末、民国时期文化对香烟画的影响分析

(一)中西方文化结合对香烟画的影响分析

1.中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作用

中西方文化相结合和互相冲击是现今中国文化发展长河中最重要的局面。正是这种相互冲击和相互结合,使得香烟画的表现形式中西合璧、多种多样。香烟画将中西方的文化艺术完美、恰当地表现在画面上,深得人民群众的喜欢,很多爱好者到现在仍然对其爱不释手。

2.西方商业文化的渗透

在中国以农业为主的时期,商人的地位不被重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再加上外国商人的资本积累,中国政府对商人有了新的看法,尤其是国民政府的很多官僚资本家都开始看重商业投资,更使商人的地位上升。中国在这种尊重商业、崇拜商人的背景下,也开始慢慢发展自己的商业文化。上海、天津等经济发达的城市,商业文化更是层出不穷,像今天所看到的电影宣传广告、橱窗广告、霓虹灯广告等数不胜数,还有独具民俗风情的香烟画广告和月份牌广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各行各业相互竞争、抢占市场。

在当时,纺织业和面粉业在国内轻工业市场上居于前两位,卷烟工业位于第三位,因为这种行业在当时就有六十多家,所以竞争非常强烈。位于国际烟草垄断企业旗下的英美烟草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烟草制造商,他们的竞争对手是华侨资本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双方竞争异常激烈。英美烟草公司还聘请了专业的绘画大师,兴办美术学校,抢先获取新颖的主题,绘制出高品质的香烟画。香烟画从19世纪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样式数不胜数,绘画技术日益提高,不管是在材料方面还是在画图方面都达到了极致,其样式美不胜收,令人赞不绝口。

(二)我国百花齐放的文化形式对香烟画的影响分析

1.百家争鸣的文化形式丰富了香烟画的内涵

在那个民生凋敝的战争年代,我国文化界却出现了百家争艳的盛世,现代香烟画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在当时,网络还不盛行,社会文化是在社会精英阶层产生的基础上,按照从上到下的传播方向传递到广大人民群众中。这两种文化的外在表现虽有不同,但内容上是相同的。香烟画的主题内容丰富多彩,如现实生活中的经典小说、花鸟鱼虫、军队武器、抗震救灾等,在香烟画中都能看到它们的影子,表现出了大众的多样需求,也反映出不同社会阶层中存在着复杂多样的社会群体。

在这中西方文化斗争时期,人们呼喊“民主”与“科学”的口号犹如一声春雷响彻九州。在当时复杂的背景下,作为大众文化代表的香烟画虽然不能成为宣传“民主”“科学”的主要表达方式,但其仍受新思想的显著影响,比如很多公司生产的香烟画上都印有各种军队设备、军舰及世界议会等图案,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联系。这些画面充分地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好和传统建筑设计的巧妙,让新思想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播,深入人心。

香烟画随着大众文化的流行达到一个鼎盛时期,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当时的烟草制造是国内轻工业的龙头产业之一,而大众文化的繁荣使每种香烟产品都有香烟画赠送,香烟画凭借香烟的广阔市场和流通渠道进行广泛传播,形成一种全新的大众媒体。第二,由于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文化方式少,而香烟画又主要反映贴近人民大众生活的内容,易于被接受。第三,香烟作为当时社会的主要工业产品,其设计者都来自社会精英阶层,他们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新事物,并在香烟画的设计中反映出来。比如他们对当时中国所处的内忧外患的情境感到担忧,在其作品中就出现了民族危亡和爱国抗日的元素,希望借此唤醒人民大众的抗日热情。

2.中国烟文化的存在与流行

清朝末期,烟草的种植面积及产量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香烟慢慢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民国时期吸烟更是成了一种“时尚”。社会基层的大众或是精英阶层,甚至达官贵人都有吸烟的习惯。在中国主要的大城市,那些“摩登女郎”也都有吸食香烟的习惯,那种有吸烟姿势的大幅宣传画在城市的显眼位置时有展示,时尚之风不可阻挡。不仅如此,烟嘴、烟斗等烟器的制作工艺精湛,香烟的各种烟盒样式也讲究非凡,这些香烟的附属品也都深受人们的欢迎。现在,在我国的重点博物馆还陈列着很多民国时期的收藏品。在这些收藏品之中,香烟画是当时收藏爱好者们收藏度最高的。

四、结语

在我国,香烟画最早产生于清朝末年,在民国时期广为流行,在抗战以后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民国时期,当时所有市场上交易的香烟上都有一幅精美的香烟画,它不仅承担香烟本身的品牌宣传、防伪等产品属性作用,还兼顾其审美、收藏等作用。在西方文化侵入、本土文化刚刚苏醒的年代,中国到处都充斥着文化大战,中西方文化不断交流、碰撞,香烟文化也迅速扩散,这些社会文化对香烟画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朱松巖

1982年生,男,江西宜丰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

参考文献

[1]郑师渠,黄兴涛.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M].北京: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2009.

[2]韩从耀.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李润.香烟画片发展史略(六) [J].集邮博览,2002(6):37.

[4]冯懿有.海派早期烟画收藏家[J].收藏,2006(11):106-108.

作者:朱松岩

上一篇:图书群体化出版现象分析论文下一篇:绿色建筑发展的价值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