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阅读教学

2022-07-26

第一篇:有效提高阅读教学

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言语是构成语文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言语的表达形式是作者借以表达情感的方法,是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理解和掌握了言语的表达形式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所谓学阅读学的是写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在阅读中教会学生读书方法,也是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养成读书习惯。语文教学重在语感的培养,有了大量的阅读训练,语感自然也就有了。

一、细读文本,多元理解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非常重要。所谓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只有教师本人对文本理解的透彻了才能预想到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解读。因此我每每拿到一篇课文,总是认真品读,思考这篇文章在言语形式方面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从文的章结构到行文线索以及命题立意亦或遣词造句等方面我都要考虑到。

1、根据不同文体的不同特点设定教学目标。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写人的文章,要关注细节,诸如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动作的刻画等等;叙事的文章,我们要关注情节的发展、文章的结构、主要人物以及详略的分配;写景的文章,我们要关注描写的顺序、优美的词句,修辞手法的运用;诗词,我们要关注意象、情感、韵律以及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的写法等等。

2、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一是要了解作者。了解作者的身世际遇、个性特点等等,有助于我们对文本的言语形式有独到的、深刻的发现。二是要了解文章的写作年代,这对于了解那个年代的写作手法有一定的好处。三是要了解文中的主要人物,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把主要人物的特点展现出来的。。

二、抓重点词语,以点带面

一篇文章篇幅较长,我们不能面面俱到的把每一个词语都分析的透彻而是应该有所选择。找那些在言语表现形式独特的最能表现文章情感的语句重点教学。

1、抓文章的文眼,点睛之笔

从语言文字的细节入手,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反复推敲斟酌,咬进文字的深层,嚼出文字的真味。教学《葵花之最》时最后一句‚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最高的葵花。‛抓住‚最高‛让学生去体会这个‚最高‛具体指什么?一是葵花生长的海拔高,惊人的生命力让我们肃然起敬;二是边防女兵的品格高,在这样的艰苦的环境中驻守着,这是多么高尚的一种对祖国、对人民的情感呀!他们才是最高的人。通过抓‚最高‛一词,学生们对边防战士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升华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学习到了象征的写作手法以及借物喻人的方法。抓住这样的字词细细品味,既能品出浓浓的语文味,又能品出淳厚的人文感觉。

2、抓文章中典型的、优美的句式、语段

教学《百合花开》一课时,我就关注到了第八自然段:‚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因为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我要开花……我要开花……我要开花……这是一组排比句。作者用排比的句式是为了表达百合心中有一种强烈的念头那就是 ——我要开花。这种强烈的念头,正是用这样一组节奏感强,表达的感情强烈的排比句式表达出来的。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多种形式的轮读感受到了这种强烈的情感,同时也学习到了排比句式的好处。课后的小练笔中孩子们写下了诸如:‚我要考大学,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聪明的头脑;我要考大学,是为了完成作为一个优秀中国人的使命;我要考大学,是由于自己喜欢以优异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我要当班长,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担当班长才能;我要当班长是为了完成作为一个优秀少先队员的使命;我要当班长,是由于自己喜欢以管理班级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从孩子们的片段练习中,我们已经有了成就感,因为他们已经完全掌握了排比这种修辞方法,并且能够学以致用。

3、抓新鲜的、独到的、个性化的语言

例如《鸟是树的花朵》中‚鸟是树的花朵,千姿百态的花朵,常开常新的花朵,跳着舞蹈的花朵,唱着歌的花朵……‛这是一种非常优美的、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多重修辞方法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鸟儿在一年四季中给人类带来了美丽和欢乐的感激和赞美。抓住这种新鲜的、独到的、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语言让学生细细品读、积累,对催生学生个性化的语言大有益处。因为学生天生就会模仿,有了这样的积累他们也会写出:‚鱼儿是水的花朵,五颜六色的花朵,游来游去的花朵,吐着水泡的花朵,各式各样的花朵……‛‚白云是天空的花朵,飘来飘去的花朵,变化多端的花朵,奇形怪状的花朵……‛

4、抓文章的谋篇布局,特殊的写作手法

阅读教学应尤为关注篇章知识的教学,注重写作手法的学习。《有个孩子叫咪咪乔》中插叙的运用起到了很好的补充说明作用,爸爸妈妈这些成人对咪咪乔满不在乎,而女儿却把咪咪乔看出有生命的宝宝,这种反面衬托出童心的可贵。《黄河象》中倒叙手法的运用,突出了黄河象骨骼化石高大、完整的样子特点,这都是作者有意而为之,是需要学生们去学习的。《再见了,亲人》中第二人称的写法,如同面对面的与‚亲人‛倾诉,感情表达的是那样的真挚、强烈。前三个自然段都以反问句结尾,相同的句式,相同的结构方式,都是为了表达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那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呀!

5、抓富有特点的人物对话,心理描写

《船长》中船长和大副的对话没有任何提示语,是因为情况危急,因此他们的对话简短有力,却是文章的重点所在,因为在这一段对话中我们已经能看到一位沉着镇静,勇敢果断的船长。《穷人》中对女主人公桑娜心理的描写,更是淋漓尽致的刻画出了桑娜那颗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善良无比的心灵。

三、有取有舍,把握重点

语文课文就如我们的数学例题一样,一篇文章往往会有很多方面的言语表现形式值得学习、积累。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有所取舍,切记‚贪多嚼不烂‛不要每篇文章都面面俱到,一篇文章只要训练学生一两个方面的语文知识就可以了。

(1)理解课程标准,以课标为导向。

课标对第三学段阅读的要求中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抓关键词句的理解,要抓篇章结构,要领悟文本的表达方法,体会作品的情感……这些都是阅读教学中应该必须要遵守的。

(2)联系文章的重点内容,有详有略。

《母鸡》中选择第九节作为重点教学‚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是一位英雄。‛因为这一段提到了母鸡成为了母亲,所以它不再是母鸡,而是母亲,作者的情感也由鸡到人,表达了对天下所有的母亲的赞美,崇敬,这才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四、设计巧妙,融方法于教学中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言语形式,不是这边教,学生那边就得会用,是急不来的事,得小火慢工。教师不能在课堂上专门给学生总结、概括写作方法,机械‚告诉‛,而是把言语内容的理解和言语形式的学习有机融合。

教学中我尝试的方法有:

1、从理解文本的内涵入手,相机学习言语的表达形式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入情入境,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与此同时,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学习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进行积累、运用语言的训练。如教学《三人行》中:象征手法的运用。首先让学生理清文章的行文线索:背小周行,背小周、黄元庆行,拖指导员行。然后再来品读最后一段的‚在那白云下面,一行大雁正排成‘人’字形的队伍,轻轻地向南飞去。它们靠得那么紧,排得那么整齐。‛理解天上的‚人‛字形大雁,其实就是象征着革命烈士团结友爱,共同前进,永不分离。学生们只有先理解了文章的故事情节,才能对这一象征意义有所感悟。

2、由学习言语的形式切入,将言语内容的理解渗透其中

如教学《济南的冬天》第三小节时,问学生:同样是写雪为什么落在不同的物体上时用的动词却不一样呢?山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让学生明白作者描写了雪景色彩的变化之美,也可见作者用词的巧妙,以及匠心独运!

五、具体方法

1、巧妙练习。《鸟是树的花朵》的题目很有韵味,很有美感。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到题目的巧妙?我在学完全文后设计了这样一个语言训练:

鸟是树的花朵,鸟为什么是树的花朵?鸟是树怎样的花朵?这个题目好在哪儿?因为鸟给冬天的树木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鸟和花在颜色上、形状上是那么的相似。鸟是树一年四季的花朵。这个题目写出了作者对鸟的赞美和喜爱。由此你还联想到了什么?雪是冬天的精灵;小草是大地的地毯;鱼儿是水的花朵……这样很自然地揭示了文章的内涵,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2、诵读感悟。

如《唯一的听众》中描写老妇人的语言非常优美,让学生反复美读。这样诗一样的语言,我们只须反复诵读,领略文字之妙、语言之美。正所谓,学生理解不了,就让他们读出来,以读代讲。

3、学会鉴赏。《秋天的怀念》中,最后一段对菊花的描写,有什么好处。学生通过品读,发现,这不单单是在写菊花,其实是借菊花表达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同时那热烈开放的菊花也象征着作者已经摆脱了心理的阴影,重新燃起了生命的希望,要快乐勇敢的活下去。学习作者侧面衬托的写法,学习借景抒情的手法。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提高阅读的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我们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努力探索,认真研究的话题。

第二篇: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方法初探

有效的阅读教学,对于理解文本内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有效的阅读教学呢?笔者从下面几个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一、重视单元导读,培养单元整合意识

解读教材发现,每个单元都是围绕一个专题把各项教材内容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每组教材的“导语”,通过简单的几句话,点出本组的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组,简短的导语点明了本组的主题——看祖国、爱家乡。后面的课文、语文园地等都围绕这一专题来安排。这样的编排体系,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加强整合的思想。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首先关注导读的导向,并根据导读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训练,而且在教学中让学生养成阅读导读的习惯,在每单元学习前花上

三、五分钟读、议导读,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单元整合意识。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之母。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毫无兴趣,只是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愿望”。小学语文阅读,是学生个体的自主阅读。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营造民主和谐的阅读氛围。教师应面带笑容,和蔼亲切,愉快的和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充分尊重、信任理解学生,让学生想读、乐读、真读。如在教学李白诗歌《望庐山瀑布》之时,先放轻音乐,然后用幻灯或信息技术展示庐山瀑布

1 的奇丽、雄伟、壮观之景,师生在声、像情之中进入诗的意境,心随情动,情动与辞发。同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其启蒙而引其趣”,引导学生阅读兴趣的坚持,让学生保持一种新鲜感,兴趣持久。

三、鼓励探究,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

古人云:“学贵多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家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以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的。在新课程教学中,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去探究,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主动去思考,咀嚼文本、品味文本,读懂文本,读活文意。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我一般遵循如下的“三步曲”:先学会提出一般性问题,然后逐步过渡到会对教材提出一些“理解性的问题”,进而能提出一些更有“探索性”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十九课《最大的书》时,教师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看了这个题目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就题目提出了一些一般性的问题,如“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子?”“为什么称为最大的书?”“最大的书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的提出为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教师再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并稍加点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创新思维的活动的具体特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大胆放权:一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思考,大胆提问;二是创设民主、宽松的阅读环境,拓展学生的阅读时空;三是精心设

2 计“问题”,教会学生质疑,深于文本探究。如教《山行》这首诗时,任让学生阅读,品味诗中作者的心情以及让学生自己在回家路上时有什么感受,谈体会。

四、教会学法,提高学生阅读思维能力

1、分布阅读,培养良好读书习惯。正确朗读和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习惯的培养,是小学语文课堂重要的教学任务,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教学中,我采用“读书三步曲”,首先要求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第二步则是读出情感;第三则要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样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读书,实现了师生与文本、与作者心灵交流,这样的读才有实效。

2、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多元化解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永远是以问题开始的,鼓励学生对文本尝试多角度质疑问难。比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思考点:(1)蔺相如会不会与和氏璧一起撞柱子,为什么?(2)渑池会上,秦国与赵国是打成平手还是分不出胜负?(3)廉颇负荆请罪,他到底有没有罪?这一设计,学生阅读后,会众说纷纭,思维非常活跃。

3、发展求异思维,突出创新思维。如教学课文《落花生》时,虽文本朴实无华,但真情实感跃于纸上。让学生反复阅读,品味花生与做人有什么联系?平凡与伟大,怎样理解?

4、拓展思维空间,激励想象创新。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

3 学生的发展性创造思维。如一问多答,一词多解。教学《跳水》一文时,让学生阅读,想象“当船长逼儿子跳水时”,会有哪些结果,你对此有什么感受?从而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收获。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习惯,有效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第三篇: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语文阅读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之一,在语文试卷中,阅读题常常占相当大的比重,除了常见的现代文阅读,还有古诗词阅读,分值所占也相对较重,这也是学生难以把握的部分。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使学生能够有效的进行阅读,理解文章的主题。如何培养初中语文的阅读能力,已经成为当今教育工作中的难题。本文将对于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0、引言

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整个语文教育的中主要的结构部分,是分量最重、变化最多的部分,尤其是今日,教育体系的改革之后,有关于阅读的改革的条文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本文将针对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和如何提高阅读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1、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有效性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阅读能力作为一个交流方式,主要包括了信息接收能力与文字处理能力两个方面[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要针对自己所得到的信息进行阅读,例如,在看报纸的时候,与他人签订合约的时候,都需要进行阅读分析。可以说,阅读能力是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及早的适应环境,应该从教育上加大对语文阅

[2]读教育的指导。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共同关注话题。对于教育的系统化,专业化也变得严肃起来。尤其是在新课标的下发之后,人们对于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式,以及教学的相关性都有所关注。同时,随着教育改革风暴席卷全球,许多的教学问题也应运而生,这不得不说是教育工作者新的挑战。

2、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思路

初中生往往都处在青春期,正是比较活泼好动的阶段。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是没有常性,贪玩好动的。所以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学,是绝对不可以只是进行传统口头上的语言传授。教师应该赋予教学课程的趣味性,使学生不会因为无聊的学科内容,而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另外,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是充满着想象力的,在过去的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许多孩子的思维过于格式化,甚至会完全扼杀孩子们的创新思维。所以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发散性思维能力,也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另外,在新课标中,还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要求学生可以自主的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是由教师独自完成教授的过程。总而言之,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初中孩子而言,必须能够考虑到趣味性,学生的想象力和主动性的问题。

3、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3.1有效预习

有效的预习,是常规的学习步骤之一,但是,有些学生往往会忽略这个步骤,因为这个步骤较为空泛,没有实质上的内容,而且对于教师的检查也十分困难。如果学生不做好有效的预习,当教师在进行的课堂教学时,学生就会不知所云,更不用说能够对学习产生主动性。所以有效的预习是所有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要让学生养成课前有效预习的好习惯,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读后感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主动预习的习惯。例如我们在阅读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可要求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济南冬天的哪一个部分喜欢的理由又是什么,这是一个较开放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只有预习过后才能回答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还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文字处理并表达的能力。

3.2设置情景 设置情景,这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主动完成阅读任务,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学生对于文章在生活中立体式的表演方式,是比较感兴趣的,当文章中一些难以理解的文字,通过情景的表达,转化为口语上的形式,总是能够让大多数人接受的。在学习《十三岁的际遇》这篇课文时,对于如何理解作者的在入学之初的心境,可以通过建立情境来分析,例如,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开学现场,让学生体验一下考入北大之后的感觉,通过学生在预习中的理解,表演出一个将要在北大入学的情境。让学生针对作者的誓言,体会作者原本的心态,让学生明白北大学生专注、敏感,纯洁,言谈犀利机智,生机勃勃,清新自由的特点,了解作者在最后说出“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这句话的含义。将书面上的内容通过情景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准确的体会作者本身想要表达的心声。 3.3合作竞争

与同学一起学习,是学校教学的初衷,现今也有一些网络课堂,虽然教授的知识内容和学校的相差无几,但往往缺少学生与学生一起学习的氛围。学生来学校学习,和同年龄伙伴、学生的共同合作,一起竞争,就是学校教学不可替代的主要原因。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的孩子,往往年龄相差无几,这使得他们之间没有代沟,可以很顺利的产生共鸣。尤其是对与独生子女来说,班级的存在,带来的会是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就以诗词课堂教学来说,诗词往往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组,并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相互间的比拼来增加理解层度。例如我们在阅读《论语》时,可以要求小组朗读表演,即有学生朗读,有学生表演,像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句,就可以通过一个学生阅读,两个学生拥抱来表达。当然这都还较为片面,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其他的方式了建立小组竞争。

4、结语

综上所述,知识贵在积累,阅读在于坚持不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科学灵活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制定合理明确的学习目标,再加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明民主的教学思想理念和实时有效的调控性,使得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得到合理的实现,可达到提高初[3]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本文就如何改进语文阅读教育的方法,以及其重要性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但目前影响初中语文阅读教育的有效性还存在诸多因素,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岳二平.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28). [2]陈永忠.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课堂[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06). [3]童肖留.谈新课改背景下语文阅读的有效性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01).

第四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问题,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研究的课题。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教材的难度、广度不断增加,在提倡"轻负担,高质量"的今天,在重视以人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的情况下,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提高课前准备工作有效性的研究。

1、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教师备课应该独立钻研,自主备课。备教材、学生、资料,备重点难点训练点,备思路,备教学策略。

2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性。一是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并通过课堂训练提高预习质量的达成度;二是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以教促学;三是进一步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教学即可以从预习入手,以学定教。

二、提高课堂操作有效性的研究。

1、灵活确定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有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目标应根据教材、课时、班级学生来确定,并应有所侧重;其次,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动态发展调整预设目标;再次,教师应主动对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估。

2、正确定位师生角色: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同时教师也是自我专业成长的主体。课堂中教师应正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并努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感。

3、创设和谐教学环境:

①创建充满关爱和尊重的学习环境;②建构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真实问题情境;③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参与氛围;④创设学生自我调节型的学习环境。

4、注重生成教学结构:

从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来安排教学,体现一种主题学习的风格,凸现课堂中师生的交往互动,凸现课程资源的创生开发及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

5、采用灵活教学方式:

包括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语文阅读教学现行常用的方式有问题教学法与读书感悟法。我们要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式。问题教学法重视教师的引领,较适于比较理性的文章,引导学生阅读;读书感悟法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较适于比较感性的文章,对精彩描述进行理解品味。

6、鼓励为主学习评价:

⑴、学习评价要有激励和批评。⑵、学习评价应是有针对性的评价。⑶、学习评价应是发展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不伤害学生的自尊。

三、提高课后反思有效性的研究。

一方面个人要勤思考、多动笔,养成经常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另一方面应该加强教学反思的写作,从反思中得到启示。同时,教师也应该成为学生学会反思的榜样。

总之,阅读课堂教学是一个诸因素构成的动态系统,教师只有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素养,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探究摸索,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更加精彩。

第五篇: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究

新进中学 叶秋珍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有效教学是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改革的核心追求,深入探讨有效的阅读教学,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

关键词:阅读教学 有效性

课堂教学及其效率是我们教学过程中一直探讨的一个课题,我认为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首先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做好有效的课前准备,把握有效的课堂操作,进行有效的课后反思。语文因其特殊的属性,课堂的灵活性、多样性、多变性,使语文课堂更是显现出扑朔迷离、气象万千。那么,怎样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课改专家崔允郭博士曾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科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优化目标,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因此,有效的教学必须首先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

1、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准确,即摆脱“知识中心论”,定位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不仅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体现新课标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

2、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明确,即在一篇课文中,在一节课上,哪些知识只要一般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会运用,要着重训练“听、说、读、写”中哪一项能力,应达到什么程度等等,都应尽量细化,明确到位。同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目标,也应作出确切的规定。毫无疑问,只有高度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3、教学目标的设计体现层次性,即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的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自己要吃的果子。

二、优化设计,引导学生有效预习

1、学会自主预习。学生课前的主动预习课文,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必要途径。可以通过制作小卡片,把课堂上需要累积的成语提前预习,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熟知。

2、学会查找资料。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就是颠倒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学效益低下。我们知道,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健康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都须依赖于教师引导下学生的主体实践。叶圣陶先生说:“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

3、运用到课堂学习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在教学《北京的春节》时,我课前布置了预习,让学生准备一些关于春节的图片和资料,并读熟文章。上课时,学生很感兴趣,表现特别积极,课堂气氛很活跃,整节课在快乐的气氛中学完了,还把握了这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下课了,学生意犹未尽,还享起了歌曲《新年快乐》。课前预习这一方法的运用既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促进语文学习所必备的学习技能的形成。学生预习得充分、合理、有效,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就高,学习的期望也高,使我们的课堂高效、精彩,我们也会在这样的课堂中实现自我的成长。

三、优化教案,追求课堂教学的简约。

1、树立语文的“简约美”。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曾几何时,新的语文课堂教学“变脸”层出不穷:沸沸扬扬的对话讨论,虽热热闹闹,但不着边际;铺天盖地的多媒体“轰炸”,虽五花八门,但分散思维„„针对“语文课堂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的现象,语文教学应当竖起“简约”的大旗,删繁就简,返璞归真。当把教材读深、读透之后,在教学时“要深入,更需要浅出”,要扬弃一些“关于语

3 文”的东西,把深刻的语文教学内容以凝练简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真正做到“语文姓语”。

2、体现语文的“简约美”。简约不是简单,是在教学中尽量排除一些形式的、无休止的、不必要的、闲散的东西,最大限度地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如特级教师贾志敏执教《给予树》就体现了语文的“简约美”:第一课时首先介绍背景导入课文,接着教师范读课文,其次学习生字新词,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读通课文,了解内容大意,进而指导背诵第六小节;第二课时首先联系课文内容填空(我„„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然后出示“担心、生气、高兴”等词语引导学生讨论“母亲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然后指导写话、拓展练习。

3、明确语文的“简约美”。贾老师的教学设计比较简单,可仔细体会就会给我们诸多启示:正是没有细密的、多余的环节,学生才会有充分的时间读书、写字、说话、练笔,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正是由于教学设计的简约,教师才能抛开无形的束缚,跟着学生的思路,与学生真诚对话,学生也才会真正感受到共享知识的甜蜜,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删繁就简,以约驭博,简约为美。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就应该花大力气去提炼教学主线,抓重点、轻一般,去枝叶、留主干,深入浅出、以少胜多。在教学《争吵》一课时,文中揣摩和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是一个教学的难点。在这方面,我花了很大的功夫,才摸透教材。在教学中我把它

4 转化为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来表演,让学生自己体会出其中的情感变化。这期间不用老师进行语言说教,生搬硬套,让学生大胆地表演。最后回归文本,理出课文的主线,找出情感的变化,理顺重点句子。

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我们要吃透教材,弄清楚课文的重点、难点,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地调控师生的作用。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课堂教学焕发主动、自主、探索的活力。这才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四、优化文本,充分发挥文本效益。

(一)充分发挥文本效益

1、有效教学的核心是课堂操作是否有效。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首先就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要充分运用文本,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确,新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专家精心筛选的,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就可以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特级教师王崧丹老师说“阅读最紧要是培养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刘勰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不是无情物。”每篇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情感因素。

2、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否做到。在教学中,教师应设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做到“情动而辞发。”这与《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发挥语文课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独特作用”的理念是一致的。我在教学《夏夜多美》时,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夏夜的美丽景色,伴着

5 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沉浸在美丽的夏夜中。接着,把文本解读的重点放在:“伙伴们是怎样把掉入池中的小蚂蚁送回家的?从中你感受到什么?”在讨论交流、朗读感悟中,学生理解了本文的重点—“景色美,心灵更美”。这样的人文教育才能起到“熏陶”的效果,才能感化学生的心灵。

3、是否树立好的学习榜样。在教材中,许多人物形象都给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教会了他们怎样约束自己的行为,怎样端正自己的态度。例如,《胖乎乎的小手》告诉学生要为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她是我的朋友》让学生感受到朋友间的真挚友谊;《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是让学生养成环保意识的优秀篇章„„假如我们能有效的利用这些素材,充分挖掘其中的文本价值,就能对学生思想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帮助他们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改变思路。现在不少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还是“穿新鞋走老路”存在最多的问题是“两多三少”“两多”是指讲多,问多。“三少”指学生读少,思少,写少。这样造成语文教学高耗低能。因此,我们要减少老师的讲解和提问,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时间,应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字、词、句、听、说、读、写的训练上。不然一节课都是噼里啪啦的掌声,都是“你真棒!”这样的课堂再精彩,再活跃,也不是一个有效的课堂。

2、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

6 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必须眷注学生的“学”。准确把握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实现其主动发展。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师教学的对象。课文是教学的工具,而文本价值却是这个工具的核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很好地把握文本价值,正确地引导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对学习、对生活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端正学生的行为,使他们踏上健康快乐的成长之路。

五、优化课堂及时反思, 调整教学方式。

1、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不断取得新提高,需要我们进行教学反思。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性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有人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因此,每位教师只有多写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加速器。

2、给学生建立一个持续的、轻松的、令人满意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的热心和幽默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样的课堂关系是积极向上的。幽默不仅抵消紧张,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自信与安全感,促进信任,减少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课堂上,当教师不自觉出了错误时,不要掩盖,轻松自然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诚心向学生学习,会更加融洽师生关系。对课上的突发事件,教师机智地幽默一下,会

7 活跃课堂气氛,更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讲课中,教师也可有意引入一些有趣的话题,将内容与幽默巧妙地结合起来,会使这节课教得更有效。

总之,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智慧,让他们在积极的合作、探究、体验中完成文本的解读,完成基本技能的训练,完成文本知识的迁移,完成语感的培养,完成文本的延伸拓展,完成思想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另一方面则是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前认真备课,有效备课,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谋;课后积极反思,有效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与课程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①、邹永春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小学教学参考》2009-4 ②、林志明 《眷注学情: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石》 《小学语文教学》2009-3 8

上一篇:银行网点工作汇报下一篇:医学伦理学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