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23-05-07

第一篇: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站中心校董明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手段是教学工作启发性的主要标志,是教学活动的“内化”关键。然而我们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得远远不够。

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应重新认识课堂提问的调控。课堂提问要注重艺术性。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要注意哪些细节,提问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情况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应考虑好并做好充分准备,以便教学时及时调控,实现师生和谐互动。这就是课堂提问调控的艺术性。要做到这一点,我想是否能在以下四个方面引起注意:

首先是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师生互动的过程性。教学过程中,要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由原来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生者,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同时,要改变过去教学中直接告诉学生结论的简单做法,教师应成为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的促进者。把课堂提问的重心放在引导学生探索上,使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或由不掌握到掌握的过程,允许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能够运用知识,妥善处理信息,学会分析推断,进行表达交流。

其次,问题提出后,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回答应有充分的估计并事先想好应对的策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既要精心分析教材、设计课堂问题,考虑问题的设计表述是否清晰,语言是否简明易懂;同时更要花主要精力去分析学生情况。特别是分析所教学生的学习特点,包括认知、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尽可能地多方面地考虑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做好应对措施,把握提问时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再次,考虑问题的提出是否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设计问题时,要考虑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思维,问题要包含多种水平。要防止出现优生活跃、差生兴趣不高现象,也要防止因教师传递不当的期望或者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表现出的歧视,给学生带去教学机会的不平等或致使学生因教师的低期望而导致学习动机降低。总之,课堂问题的设计要能够使各层次、各类型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尽所能,各有所得。

最后,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手段。兴趣是学生发展的根基。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学习才有积极性,才肯动脑筋想问题。才会钻研问题。因此,加强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是实现师生积极互动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改变过去靠一支粉笔、一张嘴巴打天下的形象,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手段,在生动、直观的情景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从而激发每一个学生创造力,实现课堂效益化。

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应加强提问策略的优化,提升提问实效。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选择不当则可能弄巧成拙,破坏课堂气氛。提问应掌握火候,选准时机,巧设疑难。具体来说,提问要注意:①置问于教材的关键处。②置问于教材的疑难处。③置问于教材的矛盾处。④置问于教材的含蓄处。

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应加强提问方式的优化,提升提问实效。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应该掌握提问的技术,优化提问的方式。提问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开放式提问、突破式提问、比较式提问、猜测式提问。

加强课堂有效提问,能促进学生自身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强化了课堂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数学学科教学的同时,发挥学生的特长,做到优劣互补,在游戏、讨论、自我陈述、展示和生活情境陶冶等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很好的激发,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信心和勇气。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二篇:有效预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熊利琴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总是要求学生先预习,再进行学习。预习与不预习的学习效果有很大差别的。在我校的希望——发展课堂教学模式中怎样进行课前预习,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预习习惯,使得预习能行之有效,进而促进课堂的高效率,已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有效预习的重要性

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通过自学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是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预习是学好语文关键的第一步。但不少学生往往不重视预习,他们认为上课时老师反正会讲的,到时认真听就行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培养自己预习的习惯十分重要。做好了预习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地去听讲,或者说带着问题去听讲。在课堂中,教师对新知识的传授,是在学生准备程度和现在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的。问题的思考也是有较严格的时间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接受者若对新的认识对象心中没数,往往就会紧张地“奔命”于老师设计的思维轨道中。这样一种心理不但影响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而且更不易积极思维,求疑思疑,触类旁通。这样,就一步不备,处处被动。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严重影响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二、有效预习

预习的质量影响学习的质量,那么学生怎样预习,才会有效果呢?

1、明确预习要求,知晓预习的内容

预习时学生应该知道预习的要求和步骤,首先是字词关,然后是主要内容关,再后来是质疑解疑关。比如高年段的语文课文预习,以《丰碑》为例,首先学生应该通读全文,把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把读得不流畅的句子读流畅,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对文中的生字进行学习,有些生字是课后生字中的生字,而有些是课后生字中没有出现的生字,因此还需借助字典来学习生字词。学习生字词不仅要从读音、字形来学习,还要了解一下字义。过了生字关后,还要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对课文中的人物特点有一个准确地把握或事件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可以写一写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后再来细读课文,对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语句做上记号,联系上下文思考,并尝试解疑,在书上做批注,还可借助

网络来了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对这些疑难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在第二天的学习中才能有的放矢。

2、激发预习兴趣,提高预习的主动性

开创多样性预习作业。一成不变的预习作业模式尝尝使学生产生腻烦和无趣感,进而使得预习作业完不成或达不到要求。形式多样的预习作业不仅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会直接提高预习的实效。教师把学生的预习作业与课内外活动联系在一起,丰富预习作业,会大大激发学生的热情参与。例如在学习《天然动物园》一颗之前,让学生查阅关于狮子、长颈鹿等动物的书籍或有关文章,在学习《月球之旅》一课之前,让学生上网搜集关于人类探索月球的资料,课堂上分享各自的搜集的资料。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会针对具体的预习要求,有选择、有判断地搜集资料,完成预习任务,丰富了学生的课内外知识。

3、指导预习方法,提高预习效果

预习要求不能千篇一律,应该因人而异、因文而异。为了让学生知道怎么预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和探究能力,我们应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个单元的训练要求和重点,进行分层次的预习要求。

(1)、分层次的预习要求。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班级的学情,把预习要求进行分层,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例如在预习《我的老师》这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1)、必做题:①读课文,画出生词。联系课文,再查字典对照,把新词的意思写在书本上。②生字中,哪个最难记?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的?你能给生字组词吗?③将课文多读几遍,读通顺,做到不添字减字,把字音读准确。(2)、挑战题:①画出课文中人物行为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写自己的感受。②结合课文具体内容,用小标题概括七件事。③遇到不懂之处打上问号,上课向老师同学提出。上述的预习题中,大多数学生能完成前面的几个小题,学习能力中等或者中等以上的学生,就需要去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课文的深层含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预习作业中,发现课文的深层含义或者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教学新课之前,除了基本的字词,预习之外,可以给学生一定的课内提示,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可以让学生抄写文中的重点语句,可以是一个填空题,有时是一两个小问题,穿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或者也可以出示几个关键词,便于学生概括。

(2)学会摘记。面对长篇课文,学生不知道改摘录些怎么样的句子和段落,或者摘录的不是重点语句和词语,老师可以交给学生一些摘记方法。比如,引导学生摘录一些描写生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好的,蕴含深刻,给人启发、令人感动的的句子。

(2)、善于提问。通过预习,培养学生的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提问、会提问。只有善于提问,才能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还重要。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从课题中发现问题。②从课文整体入手发现问题。③从重点句中发现问题。在学生画出重点句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④从课文多表达的矛盾之处着手质疑。⑤从令人深思、给人启发的句子着手质疑。

三、检查预习效果,提高学生预习有效性

课堂上,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查和指导。检查的目的,一是了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程度,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二是对预习态度认真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三是可以督促部分学习能力和主动性较差的学生不要偷懒。要坚持预习。反馈的形式可以多样。

1、定期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也可以指定组长检查汇报出现的问题,根据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使得课堂省时提效。另外,还可以寻求家长的帮助,请家长协助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是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有效途径。

2、在课堂上及时反馈。在课堂上,要结合教学对预习进行有效地评价,既重视学生的思考结果,也要重视答案的获得过程。比如在理解词语时,要求学生不但要说出词语的意思,还要说说学生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如何在联系上下文中体会到的等等。

教师必须随时督促学生按要求和步骤进行预习,一旦发现学生在预习上出现问题,应立即纠正,还要每天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在班级评价,让学生看到老师对预习的重视,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外认真预习。当然班级中会存在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老师不仅要在指导预习上花更多的时间,为了增强其自信心还要在其对于预习出色或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和积极的表扬和激励,尽可能让他们感受到预习获得的成功的喜悦,进而促进对预习的兴趣。

预习是学习过程的良好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及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

第三篇: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本站推荐)

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个老话题,又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一、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不同的质量观会有不同的效率观。什么样的课堂是高质量的课堂?我们应该明确,好的课堂不仅有质而且要有量。高质量的课堂要求教师既有既定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师要优化课堂时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有所提高;教师讲解问题不在多少而在精要,组织讨论不在花哨而在实用,合作互动不能天南海北而要联系教材。

二、要功夫用在课外,精心备课。我们应在备课时除备常规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多思考如何才能用更精炼的语言,更准确的语气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大多数时间的主人,让他们有更多、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与探讨,促进其主动发展。这样做才会使时间的效率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甚至于产生大于课堂三十五分钟的教学效果。

三、要珍惜课堂每一分钟,善于把握最佳时间。据心理学家研究,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前5分钟到20分钟。所以,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时间分配。珍惜时间不是教师急不可待地把课堂内容讲完,而是要多给学生时间思考。教师可根据不同课型安排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法,保证在最佳时段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然后再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或讨论等,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保证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均有所获。通常我在上课前会制定一个时间表,标明每一个教学环节大约所需时间,努力控制好节奏,做到课堂尽量无废话,多给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让学生主动探索,提高效率。时间是有限的,但我坚持在每次提问之后都要“等一等”,哪怕只是几十秒钟。让所有的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为解决问题作出自身努力。经过这一点时间的思考,他们也许就能恍然大悟,不仅省去教师讲的时间,而且有利于面向全体,提高课堂效率。最后我还规定自己每节课必须至少留出5分钟时间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

四、要发挥师生的情感作用,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爱”是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热情,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在给优生“锦上添花”时,一定要注意为中间生和暂时差生“雪中送炭”,使其向优生转化。教师在关注知识复习的同时,往往会忽略学生学习的欲望。我想在复习时,更应关注课的内容和学生学的效果,要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才会有信心和动力再次出击。我们在复习时,课堂上,我会根据问题的难易让不同的学生来回答。让学习能力最弱的学生来背诵,还对他们提出表扬和肯定,激起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兴趣。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求比一比、赛一赛,谁全部口诀正确就可以得到一颗星并贴上墙。如发现胆小的学生也举手发言时,我会及时鼓励他:“你今天的表现真棒!明天能更大胆吗?”等。我们知道教师的期望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这些方式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快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探索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五、要恰当的使用多媒体。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和欢迎,它带来了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变革。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上,是极为有效的手段。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为学生提供第一手感性材料,使学生储备丰富的表象信息,为他们实现信息重组、进行“再发现、再创造”打下基础,但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一定要有“度”,否则将达不到目标,得不到效果。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是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教师选择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就会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效率。今后我会不断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篇: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手段的迅速普及,现代化课堂建设已经迈向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崭新领域。多媒体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它以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方面快捷的优势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和接纳,广泛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使学生的阅读从封闭、静止的教材变为形象的图画、有声的读物、动画的视频资料等。教师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境教学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生“乐学”落到实处,学生不在是被动接受的机器,而是信息的真正加工主体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关键字: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直观形象 创新思维

一、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教学互动平台

新课程改革呼唤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只有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的情感基础上,才能促进人与人的心灵沟通,生成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互动。因此,许多教师在开课之前都要进行一段“小插曲”式的课堂导入,或讲故事、猜谜语,或一段精彩的谈话,都是为了搭建一个师生互动的平台。可是天天如此,学生也未必会喜欢。这时则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教学总,通过播放音乐、文字、图片等来代替教师的导课。如果想层次更高一些的话,则可以制作声音、图像、动画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来显

示相关信息,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不断改革的今天,教材的编排呈现出了灵活多样性。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英雄事迹、文化遗产、自然风光等,无不体现在教材当中,重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将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学《桂林山水》时,课文不仅画面生动而且文字优美,教师根据课文这一特点,充分发挥课文录音的泛读作用,让学生同录音无声读、伴录音轻声读、跟录音试着读„„真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学生自己归纳出了桂林水的特点:静、清、绿和桂林山的特点:奇、秀、险。通过录音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唤起了它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但小学生无法通过形象的对比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思。在教学时,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制作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漓江的水的课件进行比较。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感受漓江的特点。制作出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和桂林的山的课件进行对比观察来理解桂林山的特点。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情趣,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时,一上课我就用电脑演示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配音朗读并设置悬念:晴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架飞机在夜航。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蝙蝠就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

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学生边看边听,提出的问题就如同导火线,点燃了思维的火花,激起了他们求知的欲望。

三、利用信息技术,增强直观形象

多媒体的形象化合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沟通了语言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它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在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许多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直接看到,教师如能借助多媒体手段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地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呈现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学习会起到死板功倍的效果。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但由于篇幅有限、立体感不强,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化静为动,生动悟意。在教学《燕子》一课时,第三段中讲到“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学生很难理解“横掠”的意思,于是我适时播放燕子“横掠”飞行的课件,这样,让学生的感官参与学习,不仅使学生在观察和实践中发现和领会了词语,更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将教学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启发思维、接受知识。

四、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是教育的灵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开放性的、多向思

维型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交流,主动参与、实现从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认真探索的课题。而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也能用于教学,更为达到这一目的开辟了一条通道。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产生创新的火花。多媒体的辅助教学,能向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

当然,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工具,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学形式的新颖,而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于不顾。一定要将自身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五篇:教师课堂教学有效,学生学习效率提高

教师课堂教学有效

学生学习效率提高

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与学生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多样、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多变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学教学既要有一定组织性和计划性,同时又要密切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和时效性”。教师绝不能让学生完全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一成不变地让学生参加学习,还应真实地感受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上的种种情况,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变化,发挥教师的教学机智,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增减教学内容。实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中落实课堂和谐高效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诸多方面。其中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一环,体现有效组织教学是我们教师的只能。

一、 课堂教学要精心组织和设计好

我们向学生传授知识、促进其发展最有效形式就是课堂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 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因此,抓好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有效的组织教学,我们对讲课应首先要充满信心和自信。认真扎实的课前准备,才是对讲好课充满信心的基础。对于备课,不仅要全面把握教材,熟悉了解学生,选择适当教学方法,然后写成教学设计,而且教师还应注意平时多方面的学习探究,如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教学规律和方法探索,语言表达的锻炼等进行理解。课堂上的思维如泉涌,挥洒自如,是与平时的知识积累和对教学规律,方法的执着探求紧密联系的。如果在这些方面都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并且颇有收获,就可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以展风采。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还要运用下列方法技巧使课堂教学得到明显改善。

1、 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积极创建课堂环境 积极的课堂环境与学生纪律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许多课堂管理问题与教师能否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关。教学实践也表明,正是由于课堂环境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关。教学实践也表明,正是由于课堂环境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从而造成了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惹是生非或畏缩不前的行为。因此,课堂管理只有通过创建一个有意义的、真正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积极课堂环境,才能确保学生作出积极的、教学目标导向的行为,形成良好纪律。创建积极课堂环境,满足学生心理需求,还应注意一下几点::①分析学生需要满足情况,弄清问题行为产生的环境原因,多与家长沟通。②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体验,切实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关爱人、激励人。③营造人性化的积极课堂环境和氛围,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④接纳学生,努力满足学生的归属需要。归属感是一个强大的动力因素,而接纳是最有效的激发方式之一,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尊、适应学生健康品质。⑤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满足学生的自信需要。教育者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表现出来的每一种态度都应注意要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帮助学生实行良好的自我印象,绝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⑥培养学生选择和履行职责的能力,满足学生有关权力和自由的需要。许多学生都渴望承担责任、自治和独立,同时也想拥有与老师共享管理课堂的权力。因此,教师要通过为学生提供选择、与学生一起制定课堂学习计划、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等方法去满足学生有关权力和自由的需要。

2、 改进交流方式,运用有效沟通技能 (1)、要善于倾听学生心声。教师要善于掌握倾听的艺术和技巧,并把这些技巧运用于 与学生的交流中。这不但会改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尊心理。 (2)、教师要运用合理的肢体语言。①眼神接触是课堂上师生最常用的和最有效的交 流形式。②身体接近。对课堂上违纪的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只需走进他(她),或暗示一下,什么也不必说,就能使行为端正。③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教师在调控学生课堂行为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利用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辅助说话。

(3)/恰当反馈和赞扬。给学生提供具体、清晰、详尽的反馈是一个重要的沟通技

能。不要频繁使用表扬,表扬必须是紧跟在良好的行为之后;赞扬应针对某种特别要强化的行为;赞扬应因学生而异,可信有据。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同时在沟通中还要注意“客观公正,对事不对人”。

3、提高教学有效性,改进课堂教学

有效的教学是防止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好的纪律来自好的教学。因此,改善课堂纪律,必须改善我们的教学,增强教学的魅力。吸引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才是维持纪律的最佳方式。管理成功的教师在教学准备、教学组织及活动之间的顺利转移上,都更胜一招。这样的教师还善于通过一开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注意在整节课中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安排 具有个性化的作业等方法,使学生的活动一直围绕着教学有序展开。加深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常用办法。师生互动不能单一是学生一问一答的形式,教师要有意创设诱人的知识情境和悬念,通过设疑解惑,让学生参与讨论、答疑活动,实现学生知识的接受和创造,并运用问题解决方法和集体讨论方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求。

4、 教师应如何对课堂秩序进行有效地调控

(1)教师要善于从多渠道反馈信息。教师从反馈的信息中,发现教学现状与教学目标的差距,从多方面进行及时、全面、有效地调控。

(2)教师可运用多种音量的技巧捕捉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讲到主要词语 和句子时利用高音避免学生精力分散,运用这一技巧淹没学生的吵闹声。如果学生是窃窃私语,这办法效果很好。

(3)教师可利用停顿的技巧使教室内安静下来,使违纪学生自觉规范行为。 (4)教师可利用有意注意的办法规范学生行为。 (5)教师可在教室内游动以防止违纪行为的发生。 (6)对于问题学生,可在下课做思想工作。

二、引导学生主动性的学习

1、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际上是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2、兴趣是学生学习最佳的内在动机,兴趣是环境与文化的产物,而不是天生的。兴趣不是凭空制造的,而是过去习得兴趣的衍生物。从这个意义上讲,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动力,又是学习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就要以学生原有兴趣为起点,把学生已经获得的兴趣作为建立新兴趣的基础,找出这些知识和学生有兴趣的知识领域之间的联系,是成功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

3、要了解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并使教学内容和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和认知发展水平相一致。教学内容若低于学生的发展水平,或与学生原有的经验相同,学生将感到过于简单而索然无味;若教学内容超过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或与学生原有经验全然无关,跳起来也摘不到果子,学生将感到过多挫折而无法学习。

4、对练习题、练习难易度、练习速度的要求练习的范围应限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中,并考虑这些练习与该单元的关系;练习的难易度应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过难或过易都不能激发学生兴趣。练习速度应规定单位时间完成的练习量。

5、营造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遵循学科规律做到和谐,探究高效教法做到有效

教学方法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方法,从教学过程说主要有三类方法:一是进行认知活动的方法。二是进行技能活动的方法。三是进行情感活动的方法。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就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进行教学。即,学生“应该怎样学”,我们就“应该怎样教”,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学生的这个基础与教材的编排顺序有关,但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与生活环境关系更大。并根据这一特点来确定教法,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四、教学反思是高效课堂的有利提升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最有效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集体备课,二是教学反思。我们始终把集体备课我教学反思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我们要开展好全员教师的业务培训活动,用派出去请进来交流学习的方法。

与兄弟学校开展联谊活动,派出相关学科教师外出学习,充分吸取先进学校教师的教学经验,看看别人,对照自己,找到不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努力搞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举办以反思交流、提高为主题的教师论坛,这样教师论坛是将以上两个方面的有效结合,是一次成功的教研活动。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使教师个体乃至群体由教学者向研究型教师转化的催化剂。教师的反思能力应在自身的反思过程中得以形成和提高。

总之,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有效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合理运用控制论的原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学科基础上,是我们课堂教学有效,学生学习效率更能得到提高。

重庆市巴南区安澜镇仁流学校

范时涛

上一篇:优秀社团干部主要事迹下一篇:有效阅读课堂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