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价键教学设计范文

2022-06-10

第一篇:共价键教学设计范文

共价键教学反思

<<共价键>>教学反思 宁县一中 雷震宇

一、通过本节课的上课情况来看,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做得较为成功:

1、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

通过分析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学习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中的地位。化学键是在学习原子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构建物质结构,从而进一步理解结构决定性质这一重要学科思想,是重要的化学理论知识。同时学生在学习理解微观结构时往往感到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必须有一个深化理解的过程,因此本节课在知识目标的定位上,以试图了解共价键的形成,理解共价键的概念为重点,首先使学生充分理解的共价键的概念,以此为基础从而逐步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共价物质的形成过程,初步学会常见共价物质的电子式和结构式,部部为营,不断深化。在教学方法与过程的设计上,通过与离子键的对比学习,发现问题,寻找非金属元素间形成稳定物质的途径,从而深刻理解共价键的实质。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设计上主要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运用对比发现法,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并逐步形成科学探索的基本方法。从本节课目标完成情况上看,学生基本完成预期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

2、教材处理得当:

在电子式和结构式的教学中,通过氯化氢、二氧化碳、氮气等物质的电子式的书写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成键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的不同,巧妙地将电子式与结构式的联系起来,使学生充分理解结构式书写的方法和其重要性,效果颇佳。

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1)课题引入恰当,本节通过与离子键的对比学习,寻找非金属原子间形成稳定结构的途径时,发现非金属原子间如形成离子键时会产生矛盾,从而形成认知冲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助于深刻的理解共价键,并体验科学探究的正确思想方法。

(2)教学流程严密流畅。通过引入课题,产生疑问,探究氯化氢形成的真正原因,然后通过动画演示来具体、形象展示氯化氢形成过程,揭示共价键的形成原因,从而理解共价物质的电子式,在此基础上来巩固物质电子式的书写方法,通过电子式的书写进一步理解物质结构式的书写,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始终将学生学习的基础来设计后面的教学内容,始终将让学生不断体验学习的知识的重要性,以此来激发和保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

(3)课堂小结新颖,通过小结不但回顾本堂课学习的重要知识和领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同时进一步领会物质形成稳定结构的途径。

二、还有以下几点须改进:

1、在课堂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还应给予足够的时空:

对于一些探究性问题,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充分,如:对共价物质的电子式的书写的练习时间、讨论和方法总结不够充分;学生谈本节课的体会比较仓促。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功能有待加强:

本节课的多媒体的功能开发不够,有许多内容作了电子黑板的作用,尤其在本节课中共价键形成过程是否可用一些形象的动画,帮助学生对共价键的理解会起到更好的作用,在今后还应加强多媒体制作的学习和提高。

第二篇:苏教版化学共价键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课时2

共价键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共价键,学会用电子式和结构式表示常见的几种共价分子。 2.了解碳原子的价键构型和连接方式。

3.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掌握从具体到一般的方法。 4.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共价键的形成和共价键的表示方法。 难点:共价键的形成。

(三)教学策略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问题1]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宏观的物质是由微观粒子组成的,构成物质的主要微粒有哪些呢?

原子、分子和离子

[讲述] 通过上一节课关于离子键的学习,我们知道,原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阴阳离子间彼此通过离子键可以形成宏观的物质,如氯化钠。 原子得失电子离子离子键 物质?分子?

那么,原子是如何构成物质?原子是如何形成分子?分子是如何构成物质的?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问题2] 我们首先回忆一下具有怎样结构特点的原子相遇时彼此会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既而形成离子键?

答:第 IA、ⅡA 族的活泼金属 元素和第ⅥA、 ⅦA 族的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

[设问]那对于非金属原子之间,它们彼此间是如何形成分子的呢? [讲述]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氯化氢分子中氢原子和氯原子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

[展示]氢分子和氯分子的示意图(ppt:3)

[讲述] 氯原子和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较多,都没有达到稳定结构,因此能量高,很不稳定。但是它们两个原子彼此无法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于是他们各自拿出一个电子,彼此共用,通过共用电子对的作用,将氢原子和氯原子彼此联系起来,我们这将这种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列的相互作用称为“共价键”。也就是说,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一个氢分子。

(ppt:7)我们还可以举一个例子,如氯气分子。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多,由于未达到稳定结构,此时单一的氯原子能量很高,很不稳定。通过研究,我们也发现了在氯分子中,也有两个电子同时受到两个原子核的共同作用,这两个电子为两个原子所共用,而每个氯原子仍就还有6个电子只受一个原子核的作用。同样,我们也将两个共用电子称为共用电子对,两个氯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彼此连接开来,形成一个氯分子。

[小结]现在,通过氯化氢和氯气的例子,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是共价键?ppt8k.s.5.u.c.o.m 共价键

一、 共价键: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二、 共价键作用的本质:共用电子与成键原子间的作用

三、 成键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释放出能量

(形成稳定结构。若要共价键断裂,则要吸收能量。)

[讲述]如何表示共价键和共价分子结构呢?方法有多种。其中表示共价键的一种方法是电子式。

[问题3]上节课我们学习过电子式的书写,并且学过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请大家思考,什么是电子式?

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点或叉来表示最外层电子的化学符号。 [讲述]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三种常见物质的电子式ppt9

[问题4]通过上面3 个电子式,大家可以总结出书写电子式的几个简单规律是什么?

书写完成后每个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每个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共用电子对数有一定的关系。每一个原子缺几个饱和,就会形成几个共用电子对。 [问题5]请大家书写下列共价分子的电子式: CO

2 CH

4 CCl4

请学生上黑板书写上述电子式,并讲评。

[讲述]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用电子式可以表示共价分子,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很清楚地认识到共用电子对,但它的缺点是很复杂,最外层没有参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也必须表示出来,很繁琐。

为了更简捷地表示两个原子间的共价键,我们可以将电子式进行简化。将没有参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省略,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这样写出的化学式称为结构式。w.w.w.k.s.5.u.c.o.m 如,上面的共价分子均可表示为:H-H, H-Cl ,

[问题6]请大家用结构式共价分子:

CO2

CH4

CCl4

[讲述]这样的化学式称为结构式,但要注意,它并不表示共价分子的空间结构。对于双原子分子,它们的空间结构肯定是直线型的,但对于多原子分子,几个原子是如何堆积在一起,或者说它们形成共价键时以怎样的角度成键呢?结构式不能表示出来。

要表示多原子的共价分子的空间位置关系,可以用模型来表示。我们要介绍两种模型: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ppt13) [展示]甲烷的球棍模型

[讲述]这是表示甲烷五个原子空间相对位置关系的球棍模型。所谓球棍模型,就是用球表示原子,用短棍表示共价键得到的模型。它的优点是能很清楚地表示原子间的共价键以及原子的空间位置,如甲烷的五个原子是位置是:五个原子中相互连接起来形成正四面体的结构,其中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四个氢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顶点上。 球棍模型的特点是可以表示各个原子在空间的取向,但它不能表示各种原子间的距离。也就是说,球棍模型中的短棍是表示共价键,它是将原子间的共价键进行了夸张,但在实际分子中不是这样的。

要表示原子间的相对距离可以用比例模型。 [展示]甲烷的比例模型

[讲述]这是甲烷的比例模型,它是按照氢原子和碳原子的大小按比例放大得到的。它可以很好地表示各个原子的相对距离,但它很难看出各原子在空间的位置。

所以两种模型各有侧重,各有不足。 [小结并板书]表示共价分子的方法有几种:

电子式和结构式,主要用于表示原子的连接方式

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主要用于表示原子的空间结构

引导学生阅读P.14页的几种物质的电子式、结构式、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过渡]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它既难失电子也难得电子,因此碳原子与其他原子结合时主要是形成共价键。但是,碳原子的共价键有多种的成键方式。

[板书]

五、碳原子形成共价键的多样性 [展示]甲烷的球棍模型

[讲述]碳原子有4个电子,它可以形成4根的共价键。但是,这四根共价键它有多种成键的方式。

[展示]乙烷的分子的球棍模型

[讲述]这是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在乙烷分子中,有两个碳原子彼此相连,其余与氢原子形成共价键。 [展示]乙烷的比例模型

[讲述]碳原子之间可以连接形成长链

[展示]乙烯的球棍模型

[讲述]碳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两个共价键,然后再与氢原子形成共价键,即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也不破坏碳的4个价键原则。

[展示]乙炔的球棍模型

[讲述]碳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叁键。 [展示]环己烷的球棍模型

[讲述]碳原子可以首尾相连形成环状

[小结] 通过以上例子说明,原子之间可以通过共价键直接形成物质,这就回答了初中学习的这幅关系图中的一个关系,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原子间可以通过共价键形成分子,但分子如何形成物质,这是下一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w.w.w.k.s.5.u.c.o.m

(五)附录 板书

1.2.2共价键

原子得失电子离子离子键 物质?分子?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共价键作用的本质:共用电子与成键原子间的作用 成键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释放出能量

表示共价分子的方法

电子式和结构式,主要用于表示原子的连接方式 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主要用于表示原子的空间结构

第三篇:2011年10月海南省中学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比 《共价键》教案1

一、共价键(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从电子云重叠的角度更深入地了解共价键的实质。

2、知道共价键的基本类型σ键和π键的形成及其特点。

3、学会判断常见分子共价键中的σ键和π键。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类比、归纳、推理、判断,掌握学习抽象概念的方法,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深刻理解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能力。

(2)通过动画演示和学生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创设探究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成功获得知识的乐趣。

(2)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分子的某些性质,并能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进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σ键和π键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σ键、π键的特征

三、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在教学上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和模型实例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指导学生从s、p两种形状的电子云按不同方式进行重叠成键的探究入手,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共价键(σ键和π键)的特征和性质。

四、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关键在于设法以尽可能形象化、生动化的手段解决相对抽象的问题。只要能在教学中有效突破电子云按不同方式进行重叠而形成共价键这一基本要点,就可以使学生更好理解两种共价键的特征和性质。

五、教学流程图

知识铺垫(能层、能级、电子云和原子轨道)→过渡引入→探索新知(对比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从电子云角度分析共价键→学生自主探究s、p轨道以何种方式重叠程度比较大→利用分类思想归纳总结共价键的两种类型——σ键、π键 → 对比探究σ键、π键的共性和差异性)→学以致用(探究利用电子云重叠方式判断共价键成键的规律)→习题巩固强化→归纳总结

六、教学过程

(一) 温故而知新

【复习】书写H、Cl原子结构示意图

【说明】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每一层为一个能层

用心 爱心 专心

- 1

以“肩并肩”方式形成的共价键,称为π键 【板书】

1、共价键的类型

1) σ键 2) π键

【动画模拟】s-sσ键,s-pσ键,p-pσ键的动态形成过程。

【说明】s轨道与s轨道电子云重叠形成的σ键,我们称之为s-sσ键;s、p轨道电子云重叠形成的是s-pσ键;p、p轨道电子云“头碰头”重叠形成的是p-pσ键。

【板书】类型:s-sσ键,s-pσ键,p-pσ键

【启发】画出形成化学键的两核连线,以该连线为轴旋转,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特征为轴对称。

【板书】特点:头碰头、轴对称 【动画模拟】π键的动态形成过程

【说明】π键的电子云形状与σ键有明显差别,由两块组成,如果以它们之间的平面为镜面,它们互为镜像,这种特征称为镜面对称。

【板书】特点:肩并肩、镜面对称

【模型演示】展示σ键、π键,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两者的重叠程度,探究σ键、π键的强度

【小结】

四、学以致用 【科学探究】

1、已知氮分子的共价键是三键,你能模仿图2-

1、图2-

2、图2-3,通过画图来描述吗?(提示:氮原子各自用三个p轨道分别跟另一个氮原子形成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 【边说边展示】引导学生掌握共价三键中电子云的重叠方式。

2、乙烷、乙烯、乙炔分子中的共价键分别由几个σ键和几个π键组成?

【启发】利用原子轨道模型辅助,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判断共价键类型的规律。

七、板书设计

一、共价键

(一)本质

(二)类型

1、σ键

(1)类型:s-sσ键,s-pσ键,p-pσ键 (2)特点:头碰头、轴对称、重叠程度大

2、π键

用心 爱心 专心

- 3

第四篇:共价键教案

共价键模型教案

作者:三明一中 严业安 文章来源:上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共价键的本质是高概率地出现在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电性作 用;

2.知道电负性相同或差值小的非金属元素原子形成的化学键通常为共价键;

3.认识σ键和π键的形成条件,能够分析一些简单分子(如N

2、Cl

2、H2S等)中存在的 σ键和π键。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复习必修课程中学习的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基础上进入新课的学习,利用章图、一些栏目中的问题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并以一些分子为例进行分析和画图等手段,帮助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步建立起从宏观到微观的联系,懂得“学无止境”的基本道理。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大家见过雪吗?雪花的形状极多,而且十分美丽。如果把雪花放在显微镜下,可以发现每片雪花都是一幅极其精美的图案,连许多艺术家都赞叹不止。大家请看P30章图。各种各样的雪花形状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什么雪花大都是六角形的?

雪花的美丽形状是水分子的整齐排列形成的,水分子间存在什么作用使它们能整齐排列?这种作用与水分子的结构是否有关?水分子为什么会呈现出如图所示的结构?这种结构与形成水分子的共价键是否有关?„„所有这些问题,通过本章和以后内容的学习,大家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引入主题] 其实,无论是自然界存在的,还是人工合成的物质,大多数是含有共价键的物质。共价键是一种重要的化学键。

[复习回顾] 在化学必修2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等基本概念。通过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中相邻原子之间是靠什么作用而结合在一起? 2.什么是共价键? [学生回答] [过渡] 下面我们进一步以H2的形成为例来研究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本质。 [阅读] 请大家阅读课本31页的第2段内容。 [板书] 第1节 共价键模型

一、共价键 1.共价键的定义 2.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文章录入日期:2010-11-01] [讲解] 根据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理论,氢原子核外的一个电子处于1s轨道上。带正电的原子核对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存在着吸引作用。

[创设情境] 现在大家在头脑里想象这么一个场景:核外都有电子高速绕核运动的氢原子从很远的距离开始接近。

[讲授] 当两个氢原子(核外电子自旋方向相反)相距无限远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两原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几乎接近为零,所以可以忽略它们之间的作用力,那此时体系的能量等于两个氢原子的能量之和。随着两个氢原子的逐渐接近,每个氢原子的原子核都会同时对自身和对方的1s轨道上的电子产生吸引作用,使体系的能量(主要是势能)缓慢下降。当两个氢原子继续靠近时,它们的原子轨道会相互重叠,导致两个氢原子的电子在这重叠的区域出现的概率增大。

[观看] 动画演示氢分子形成的示意图,加深理解。 [提问] 两个氢原子能否无限靠近呢? [学生] [讲解] 对了,如果无限接近的话,两个带正电的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又将导致能量上升,自身无法提供这样的能量,除非外界给了这样的能量,也就是我们以前说的,要破坏氢分子使之变为氢原子,需要吸收外界的能量。所以说分子内两原子相互靠近又不能无限靠近,就是这两种力共同作用达到静电平衡的结果。此时体系的能量下降到最低,处于稳定状态。

[阅读] 指导阅读图2-1-1氢分子形成示意图,加深理解。

[讲解] 当两个核外电子自旋方向相同的氢原子相互靠近时,体系能量又是如何呢? [观看] 动画演示其过程

[讲解] 实验和理论计算均表明,当两个氢原子的核间距为0.074nm,体系能量最低。若以1mol计,形成氢分子后体系能量下降436 kJ。我们把导致体系能量降低的这种作用称为化学键。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称为共价键。

[阅读] 指导阅读动画中的氢分子形成示意图,加深理解。(从核间距和成键电子的自旋方向来观察能量的变化情况)

[讲解] 下面,我们借助电子云来了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由于电子在两个原子核之间出现的概率增加,使它们同时受到两个原子核的吸引,从而导致体系的能量降低,形成化学键。

[练习] 1. 相距很远的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氢原子相互逐渐接近, 在这一过程中体系能量将( ) A. 先变大后变小 B. 先变小后变大 C. 逐渐变小 D. 逐渐增大 [学生] [讲解] 如果把题目改成“自旋方向相同”的氢原子,结果又是如何呢? [学生] [过渡]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共价键的本质。

[讲解] 高概率地出现在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子与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性作用就是共价键的本质。 [讲解] 这句话读起来有点别扭,不好理解。我们来进一步分析一下。 [提问] 这句话中最关键的是哪四个字? [学生] [讲解] 进一步讲解这句话的含义,帮助学生了解“电性作用”的含义。 [板书] 3.共价键的本质:高概率 核之间的电子与两个原子核 电性作用 [练习] 2. 下列不属于共价键的成键因素的是( ) A. 共用电子在两核间高概率出现 B. 共用的电子必须配对

C. 成键后体系能量降低,趋于稳定 D. 两原子的体积大小要适中 [学生] [过渡] 共价键的形成与我们前一章学习的电负性有无关系呢? [学生]

[讲解] 电负性相同或者差值小的非金属元素原子形成的化学键为共价键。 [追问] 以前3周期元素为例,通常哪些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能形成共价键? [学生] [阅读] 指导阅读32页第三段

[讲授] 为了简便,人们常用一条短线来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形成的共价键。如H-Cl,O=C=O,N≡N等分别为共价单键、共价双键和共价叁键。

[板书] 4. 共价键的表示方法

“—”共价单键 “=”共价双键 “≡”共价叁键

[讲解] 另外,我们也可以用电子式来表示其形成过程 [思考] 如何用电子式表示HCl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交流研讨] 水分子的化学式之所以用H2O表示,是因为氧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它们分别与氢原子的一个未成对电子配对成键形成水分子。如何理解这个过程呢?

[学生活动]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写出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 [投影] 氢原子和氧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讲解] 氧原子的价电子排布是2s2p,根据洪特规则,氧原子中处于2p轨道的四个电子分别占据2px、2py、2pz三个原子轨道,其中形成一个轨道有成对的电子,还有两个轨道有未成对电子。氢原子的价电子排布是1s,即在1s轨道有1个未成对电子,要使整个体系能量最低,必然要通过相互接近达到一个最终的静电平衡,也就是要达到全充满的状态。比如这个氧原子的2py轨道的单电子与一个氢原子的1s轨道上的

124单电子配对,那2pz轨道的单电子必然与另一个氢原子的1s轨道上的单电子配对,所以形成H-O-H这样的结构。

[过渡] 那么,由氮原子构成的氮分子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

[讲解] 我们可以借助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来理解。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是2s2p。根据洪特规则,氮原子中处于2p轨道的三个电子分别占据2px、2py、2pz三个原子轨道,是三个未成对电子。

[思考] 请问,氮分子是由几个氮原子构成的?氮分子中究竟存在几个共价键?如果说氮分子中存在三个共价键,那这三个共价键是否完全相同?

[过渡] 如果要全面回答这些问题,则必须了解氮分子的形成过程中其原子轨道是如何重叠的?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共价键的类型。

[板书] 5. 键与键

23[投影] 展示s轨道和p轨道形成稳定共价键的几种重叠方式 动画展示 s-s轨道重叠,p-p轨道重叠,s-p轨道重叠形成[讲解] [板书] 键重叠是“头碰头”方式,形成键 头碰头重叠

键。

键的电子称为

键的情况。 电子。

键的电子云是轴对称。

[讲解] 我们把“头碰头”方式相互重叠导致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增大而形成的共价键称为[过渡] 那么键又是如何重叠的呢?

键的过程 键的电子称为

电子。[投影] 动画展示p轨道和p轨道重叠形成[讲解] 键重叠是“肩并肩”方式,形成

键的电子云是镜像对称。

[讲解] 我们将原子轨道以“肩并肩”的方式相互重叠导致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增大而形成的共价键称为键。

[思考] 通常情况下,是σ键重叠程度大,还是π键重叠程度大?

[过渡] 下面,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氮分子的原子轨道是如何重叠的?” [投影] 氮原子轨道示意图、氮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分解示意图

[现场设计模型,指导观察这三个共价键形成是否一样] 教师可以利用两个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组成2个三维体系来讲授,学生也可以用笔或笔芯来组成模型。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归纳总结] 当两个氮原子的2pz轨道以“头碰头”的方式相互重叠时,那另外两个2px和2py轨道只能分别采取相互平行的“肩并肩”的方式重叠。

[练习] 3. 氮分子中的化学键是( ) A. 3个σ键

B. 1个σ键,2个π键 C. 3个π键

D. 2个σ键,1个π键 [学生] [讲解] 也就是说,氮分子中的三个共价键分别为一个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越大,形成的共价键也就越强。

键和两个键。原子轨道重叠程度越大,电[讲解] 结构决定性质。氮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可以如图所示。 [提问] 为什么氮气非常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呢? [学生] [讲解] 氮分子中的氮原子间以共价叁键相结合,所以氮分子很稳定。氮气的化学性质异常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提问] 工业上合成氨时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 [讲解] 需要高温、高压并用催化剂才能合成。自然界中,只有少数的植物(如豆科类)具有常温常压下将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含氮化合物的本领。固氮工程也就成为一个世纪以来备受关注的课题,解决这个课题的关键就在于削弱氮分子中的化学键。

[师生共同小结] 键与

键的比较

[练习] 4.σ键的常见类型有① s-s , ② s-pz , ③ pz-pz ,请指出下列分子中σ键的类型: A. H2 B. NH3 C. F2 D. HF [学生] [小结] 以上这些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一是共价键形成的本质,二是共价键的类型(与键)。

[投影] 当成键原子相互接近时,原子轨道发生重叠,自旋方向相反的未成对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原子核间的电子密度增加,体系的能量降低。

[思考] 1. 水分子中,一个氧原子与两个氢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 ( ) A. 两个σ键 B. 两个π键

C. 一个σ键,一个π键 [投影] 作业:课本38页的迁移应用

[主板书] 第1节 共价键模型

一、共价键 1.共价键的定义 2.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3.共价键的本质:高概率 核之间的电子与两个原子核 电性作用 4. 共价键的表示方法

“—”共价单键

键“=”共价双键 “≡”共价叁键 5.键和键

键 头碰头重叠 键 肩并肩重叠

[课后反思] 本选修模块从教学内容看,属于概念教学。教学的主旨在于通过学习物质结构的有关概念,发展学生的认识,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备课时,我认真阅读了鲁科版、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关于共价键理论的知识介绍。我觉得,人教版的教材内容写得最简单易懂,鲁科版和苏教版的教材内容各有千秋。因此,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吸收了三个版本教材的精华内容,力求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尽可能通俗易懂地展现给学生。我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制作幻灯片(PPT),设计了大量的动画。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共价键理论的知识,并利用原子轨道和共价键理论的知识分析氮分子中的成键情况,学习两种类型的共价键:键和键。我的教学思路是:关于共价键本质的内容是建立在轨道重叠(电子云重叠)的基础上,从轨道重叠的视角出发,引导学生重新认识化学2中学习过的有关共价键的概念和特征。教学中,我通过创设雪花的情境引入主题,通过动画展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通过绘图和用手演示表征了氮分子中的成键情况,对抽象的结构知识有了较为形象化的认识,实现了知识的个性化掌握,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虽然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沟通还是不尽如人意。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概念转变和发展呢?这将是我今后在教学中要突破的瓶颈。上完课后我觉得,如果把练习4(σ键的常见类型有① s-s , ② s-pz , ③ pz-pz ,请指出下列分子中σ键的类型: A. H2 B. NH3 C. F2 D. HF)做为课后习题供学生思考的话,课堂4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省下1-2分钟。这样的话,我在最后小结时就可以更从容些了!

第五篇:《共价键》说课稿

共价键说课稿

高一化学组

李媛媛

《共价键》说课稿

《化学键》是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中第三节的内容。共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几部分内容,本节课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共价键,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共价键”是《化学(必修)2》中第一章第三节内容,继初中的物质变化、化学反应之后,通过对化学键概念的建立,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的本质;同时以“化学键”为桥梁,引导学生从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两个角度认识化学反应,为后面研究化学反应的利用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确立依据:化学键存在于微观结构中,我们无法进行观察,只能通过CAI演示,使学生去了解形成过程。这部分内容属于化学基本概念,这在高考试题中也属于重点,所以很有必要去突破这部分内容。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初步掌握共价键的形成,加深对电

子配对法的理解。

(2)能较为熟练地用电子式结构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和分子

结构。

(3)理解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概念。

- 1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2、小组讨论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小组讨论,学会思考、分析和总结。

3、多媒体教学

本节教材概念多,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使抽象概念形象化。

三、说学法

本节课我通过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自然而然提出问题,通过观看动画、问题讨论,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感受成功的乐趣,同时又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先复习离子键,使学生明确我们学习的离子键与初中学习的各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关系,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分子如何构成微粒?原子能否直接构成物质?这样设计,既是初中的内容和高中必修内容有一个很好的衔接,又能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离子键。 在进行共价键形成的教学时,以氢分子、氯分子和氯化氢分子为例说明共用电子对如何使两个原子相互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一种类型的化学键――共价键,指出形成共价键后可以使能量降低,达到稳定结构。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稳定结构的意义,并用电子式举出几个常见的共价分子形成过程中达到稳定结构时如何形成共作电子对的,让学生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由于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相对繁

- 3为例分析一下共价键的形成。 [多媒体演示] 师:在HCl的形成过程中,氢分子被破坏成氢原子,氯气分子被破坏成氯原子,那么,当氢原子和氯原子相遇时,它们是通过什么作用结合成氯化氢分子的呢? 生:它们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氯化氢分子的。

师:对。从氯原子和氢原子的结构来分析,由于氯和氢都是非金属元素,不仅氯原子易得一个电子形成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而且氢原子也易获得一个电子,形成最外层两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这两种元素的原子获得电子难易的程度相差不大,所以相遇时都未能把对方的电子夺取过来。这两种元素的原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双方各以最外层一个电子组成一个电子对,电子对为两个原子所共用,在两个原子核外的空间运动,从而使双方最外层都达到稳定结构。这种电子对,就是共用电子对。像氯化氢这样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而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就叫做共价键。 [多媒体板书]

1、定义: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微粒: 原子

3、相互作用: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产生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即原子间的静电作用.)

4、成键条件: 一般由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形

- 53下列化合物分子中只有共价键的是:D A)BaCl2 B)NaOH C)(NH4)2SO4 D)H2SO4 [推进] 练习后进行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比较,作为本节课重点,务必使学生分清离子键和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第二课时】 [复习] 练习离子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引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并等直接讲解HCl、Cl

2、NH3等电子式结构式的书写。 [推进]讲解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并练习。

请同学们回忆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它与表示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有哪些区别呢?

生1:没有小弧线表示电子的得失

生2:生成的HCl中Cl原子也没有用括号括起来

为什么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与表示共价化合物有如此区别呢?这是因为在氯化氢分子中,共用电子对仅发生偏移,没有发生电子得失,未形成阴、阳离子,因此,书写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不能标电荷。而氯化钠形成过程中钠原子完全失去电子给氯原子形成钠离子和氯离子。因此两者电子式的表示是不同的,同学们要注意这点区别。 [多媒体展示] 练习: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 7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阴、阳离子相 互作用

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得失电子成键

离子化合物

共用电子活泼金属和对不发生活泼非金属偏移 得失电子成键

共用电子对偏向一方原子

相同非金属元 非金属单质、 素原子的电子 某些化合物 配对成键

不同非金属元 共价化合物和 素原子的电子 某些离子化合 配对成键

物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介绍了共价键。希望同学们要注意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别,注意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区别,注意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区别。深入理解化学键的内涵。学会判断离子键、共价键。

[布置作业]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共价键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高一必修2共价键教案05-11

教学设计范文05-23

掌声教学设计范文05-05

圆教学设计范文04-13

教学设计论文范文05-10

风教学设计范文05-19

功教学设计范文05-19

花教学设计范文05-20

鲸教学设计范文05-20

教学设计雪范文05-20

上一篇:格林童话判断题范文下一篇:管理物业委托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