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训练在羽毛球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2022-09-11

运动损伤以及传统训练法带来不良后果一直是运动训练面对的难题, 而美国在20世纪末时候开始将运动康复和物理治疗引进体育训练, 而后在各国得到推广, 进而形了相对完善的功能性训练理论。中国在2006年后逐步得以注重, 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 国家体育总局派遣国内专家学者和教练去美国学习, 功能性训练才正式在国内得到重视。各个项目开始研究学习功能性训练对各专项训练的帮助, 功能性训练在羽毛球运动中的应用价值逐渐体现出来。羽毛球运动快速、灵活、多变等特点, 使羽毛球运动成为集耐力、爆发力、稳定性、敏捷性全方位的体育运动, 传统训练方法显然不在适合现在体育竞技规律。本文结合羽毛球运动的技术特点, 分析了功能性训练的基本内涵, 从内涵中找出功能性训练在羽毛球技术训练的作用, 通过羽毛球技术与功能性训练的结合, 优化羽毛球运动员学习和掌握技术的能力, 对羽毛球运动员易受伤部位分析和预防性功能性训练, 减少和预防运动中出现的受伤, 提高运动员神经、肌肉、关节等的感知能力。

一、功能性训练的基本内涵

功能性训练起源于运动损伤康复学, 而后被引入体育界, 对功能性训练内涵没有一致的理解, 国内外, 各专业亦存在不同的看法。国外以功能动作筛查 (FMS) 发明人Gray Cook[14]为代表的学者持“功能性训练是寻求不同运动项目间的共同点”的观点[1];以TFW训练体系发明人Martin Rooney为代表的专家认为“功能性体能训练必须体现不同运动项目的专项特征”功能性训练”。[2]美国国家运动医学会和美国运动委员会对功能性训练的理解也不同。在国内, 袁守龙认为:功能性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运动能力, 利用核心力量的强化训练改善神经肌肉系统的高效运行而采用的训练方法, 包括动作衔接的稳定性、加减速等练习在内的多维度、多关节、整体性的运动动作训练[3]。李丹阳[4]认为:功能性训练就是通过全面性的身体训练, 力求整体上提高人体运动系统的工作效能, 以求达到竞技水平较高水平发挥的训练方法体系。

综上所述功能性训练是融合了解剖学、生理学、力学、医学等多学科参与下的全方位、多关节, 以运动链理论与竞技能力结构整体模型为理论内涵, 通过动作模式进行训练, 依据运动项目专项动作结构、能量代谢的等特征, 促进练习者运动水平的提高, 以及机体健康以及运动损伤的预防。

二、功能性训练在羽毛球项目中的应用

(一) 有利于运动员学习和掌握更好的技术

在传统的训练方式中, 羽毛球的力量训练是将上下肢分开训练的, 这样很难提高训练者的协调性, 不能充分调动全部力量。而功能性的训练能够让运动者了解到肌肉、关节和神经在不同的技术动作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在运动中如何协调身体中各个部分以达到最优配置, 能够调动身体的最大力量。功能性训练就像是一座桥梁, 连接着基础训练和专项训练。它可以提高运动员身体柔韧性、改进步法的灵活性、保持身体的平衡性、发展核心区域和小肌肉群力量, 从而提高身体的综合素质, 提升运动员对运动技术更深的理解, 使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更加精湛。

(二) 优化羽毛球运动员核心区域平衡能力

核心区域是指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背部、腹部和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的区域。核心区域力量的强弱, 决定着运动员在场上的平衡能力。羽毛球的急停、急起、腾空都需要核心力量作为基础保持身体的平衡能力。而功能性训练针对核心区域, 特别是参与杀球动作的下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髂腰肌的不稳定、开链式动作设计训练, 为完成扣杀动作创作条件。将功能性训练的融入, 使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更完善和科学, 有效的改善了运动员核心区域易频繁使用、易受伤肌肉的力量, 提高运动员核心区域肌肉发力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保证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平衡性, 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三) 优化羽毛球运动员膝踝关节动态稳定性

羽毛球运动中的快速起动、上网、腾空等动作的完成都需要膝踝关节的落地缓冲和支撑;特别是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保持身体的稳定性更需要膝踝关节的强烈支撑。增强膝踝关节的功能性力量训练是运动员在场上保持稳定的基础, 也对运动员膝踝关节的受伤起到预防作用。功能性训练能提高运动员在非稳定的状态下身体控制能力, 并通过不同的动作链组合来锻炼参与运动肌肉之间的协作能力, 更好地提高了训练的专项性。从而保证羽毛球运动员在高速、不稳定的状态下保持稳定性, 提高在运动场上的竞争优势。

(四) 有效预防羽毛球运动损伤

羽毛球运动中的受伤很常见, 也很普遍, 由于运动技术的不合理、身体疲劳或者身体素质较差造成运动损伤给运动员带来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伤害。羽毛球运动中易受伤部位是腰部、膝关节及相关肌肉韧带、踝关节及相关肌肉韧带、肩关节部位。所以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是羽毛球项目不可忽视问题。调查发现: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 可以大大减少运动员身体上的损伤, 还能在身体受损快速地康复。功能性训练的引入, 克服了训练体系中的不足, 以预防损伤的训练方法被很多国家、很多项目采取, 对身体机能比较弱的部位进行预康复训练, 使身体每个关节、肌肉的力量有效的协调起来。长时间的训练会极大的消耗运动员的体能, 对腰部肌肉和关节保护加入有效的功能性训练, 能有效的缓解运动员的疲劳, 功能性训练对有效训练运动员的核心力量, 并避免运动员出现运动性损伤具有重要的优化作用[5]。

(五) 提高技术训练的科学性

在我国羽毛球训练中, 往往重视技术的熟练和提高, 或者是单一肌肉的力量训练, 与实战脱节, 造成训练中的力量在比赛中发挥不出来。而全方位、多角度的功能性训练不仅使运动员基础训练与专项训练有效的结合起来, 还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 减少比赛中的受伤情况。

这样的训练更具有科学性, 保证在单场比赛中合理的分配体能, 也保证在高密集的大型比赛合理的安排训练, 同事保持在比赛中良好的竞技状态。

三、结论与建议

在当前以“快、准、狠、活”为技术风格的羽毛球比赛中, 功能性训练有效的协调核心区域、小肌肉群、膝踝关节、神经系统之间的配合, 使机体在高速状态下保持稳定性、平衡性, 高质量的完成技术动作, 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功能性训练对羽毛球专项训练训练新的理念与指导, 使羽毛球训练理论更加完善和科学, 对羽毛球运动员的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撑。但并不说功能性训练就很完美, 在运用的同时要注意:

(1) 功能性训练与传统训练相结合。有效的结合两种训练方法的优势, 使训练更加合理化。

(2) 功能性训练要与项目特点相结合。各个项目都有自身的特点和风格, 羽毛球训练要有效结合“快、准、狠、活”的技术风格, 才能把训练方法与项目特点完美融合, 才能提高训练效果。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 以及人们锻炼意识的提高, 羽毛球运动被广泛关注, 随着该运动的普及与推广, 功能性训练亦被羽毛球界接受和认可, 如何将功能性训练应用在羽毛球训练中成了羽毛球专项训练研究的主题。本文通过研究, 具体阐述了功能性训练在羽毛球技术项目中的应用。

关键词:功能性训练,羽毛球训练,应用

参考文献

[1] GrayC.Functional training for the torso[J].NSCA Journal, 1997 (4) 14-19.

[2] Hinman M R.Whole body vibration:a new exercise approach, Department of Physical Therapy[C].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

[3] 董德龙, 王卫星, 梁建平.振动、核心及功能性力量训练的认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 33 (5) :106-109.

[4] 李丹阳, 崔德刚, 汪俊伟.抗阻训练运动模式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2, 26 (1) :52-56.

上一篇:提高电气设备管理水平的相关思考下一篇:基于制造网格的产品数据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