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训练教学法在消费者行为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2024-05-05

项目训练教学法在消费者行为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通用10篇)

篇1:项目训练教学法在消费者行为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对项目训练教学法进行了剖析,阐述了项目训练教学法实施的步骤和方法,并设计了通过推行项目训练教学法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方法。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提出创新发展设想。

关键词:项目训练教学法;教学效果;创新设想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1-0120-02

随着“应用型本科学院”目标在学院的确立,各项教学改革都在不断推行与实践。其中项目训练教学法在教学中被广泛地采用,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与发展,日益显示出其独有的特点与重要性。本文着重论述项目训练教学法在消费者行为学教学应用中的经验与体会,以使之得到更大的发展与完善。

篇2:项目训练教学法在消费者行为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1.1.1消费者行为学的学科地位。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行为学是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消费者需求愈加多样的营销环境及形势而产生的,具有跨学科的性质,是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综合,因此,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涉及知识面广,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运用了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计算机、经济数学、运筹学、管理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中。同时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和深化,有关论著迅速增加[1]。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各国商业院校普遍开设了消费者行为学课程,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消费者行为学已是管理领域最有影响的学科之一。在欧美国家,消费者行为学一直是商学院学生与其他相关专业(如广告、传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市场营销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研究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营销策略及其组合的基本出发点。在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市场环境下,如果企业能够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及发展趋势,就能够有效地制定营销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整体战略,从而形成竞争优势。另外,消费者行为学也是非营利性组织需要研究的一门学科,便于为消费者更好地履行服务的职能[2]。

1.1.2消费者行为学的特点与难点。

(1)消费者行为学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因此也具有知识点涵盖多的特点,要求讲授的教师具有的知识面要广,并且能够将各部分的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各自分立,做到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有一定的难度。

(2)要求教师的讲授方法要多样。

不能仅有传统板书,还要配合多媒体技术加以辅助讲授,将案例法、项目训练法、启发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演示法等方法融合到教学实践当中,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

(3)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

针对这种普遍的现象,教师不仅要备课,还要备学生,即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调查,通过问卷或口头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哪些内容感兴趣,对哪些内容比较厌烦,哪些知识比较薄弱,并且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3]。这样,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来积极组织授课,用组织课堂授课内容和讲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及领悟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2项目训练教学法的特点及其在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2.1项目训练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训练教学法是将与实训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试验、工作实例或训练任务等各种活动与教学过程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方法,侧重于将项目的实践融入到理论课教学之中,针对学生的专业方向,组织安排学生参加实训项目,让学生成为活动主体,教师成为辅助角色,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特色教学方式。

(1)实践性。能够将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结合当前的消费环境特点,进行市场调研。分析与识别消费者的各种行为和心理特征。

(2)协同性。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训练,有效组织每个小组成员,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完成小组的任务。

(3)主动性。学生是训练的主体,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1.2.2必要性与重要性。

项目训练教学法能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学院的办学宗旨与特色――“应用型本科学院”――相适应,力争做到学生在实践中将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内容理解、深化,这是个行为能力或习惯养成的过程,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学到,即“在做中学”,在小组的活动形式下,使小组中每个同学的优势与能力得以共享与扩展,提倡团队精神与协作,从而产生“1+1>2”的群体协同效应,也要将能力培养与素质训练相结合,使学生成为同时具备较强全面性的应用能力和扎实基础知识的大学生,为将来在就业中快速适应工作要求、在工作中有所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施项目训练教学法的方案与措施

2.1基本方案

2.1.1分组。

对所讲授课程的班级(每个班级有30人左右),按照10人一组来分组。同时让每组成员推选出项目小组组长,负责小组项目的组织管理。

2.1.2安排项目训练题目。

教师根据消费者行为学的教学目标和进度来安排题目,其中,教学目标是引导整个教学过程和考核训练结果的依据。

2.1.3项目训练成果展示。

学生们可以以各种多媒体技术来展示也可以根据项目训练课题的题目用情景剧等艺术形式展示成果,这能够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状况。

2.1.4训练结果分析评价。

分为教师评定学生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

2.2实施措施

2.2.1项目训练教学法秉承的原则。

在安排项目训练题目,制定目标的过程中,根据目标管理的SMART原则进行实施:

(1)Specific目标要明确。根据教师安排实训内容进行搜集资料、组织活动。

(2)Measurable目标可量化。以数据作为活动的目标,便于量化比较。

(3)Attainable目标具有可达性。制定的目标不能过大,由组员自行制订,由组长予以确认。

(4)Relevant目标与组织要结合。要结合所安排的训练内容和小组计划,与小组宗旨相结合,为提高小组整体水平的目标服务。

(5)Timetable即目标要有时限。根据教师要求的时限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因为项目训练课程的安排按照教学进度是每两次课安排一次实训,所以,在两次课课后安排学生进行项目训练,时限一般为2周。 2.2.2项目训练教学法实施的时机。

每2次理论课之后安排一次与理论紧密联系的实训内容,分析涵盖的知识点,及时对前述理论进行消化理解,提升学生对消费者行为学理论的认识和实践感受。

2.2.3训练成果展示方法。

(1)学生们以小组的成果形式,选派组内一名或2名成员到讲台,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成果,另外还可以用手绘图片、powerpoint报告、flash动画、广告片等形式。

(2)也可以根据训练题目用情景剧等艺术形式展示成果。

2.2.4训练结果分析评价方法。

(1)教师根据学生的项目成果做分析,指出优点与不足,最后给出每个小组的成绩,以营建一个竞争与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下一步的项目训练活动打下基础。

(2)小组各自总结每次实训的不足与经验,每次项目训练成果展示课结束后,每小组都要进行小组总结,总结不足与经验,学习其他组的长处,研讨小组下一步训练方式,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3实践成果与创新发展设想

3.1实践成果

项目训练教学法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方法,是训练学生具备分析消费者行为能力、制定企业营销策略的基础。具体成果如下:

(1)培养、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的精神。

在执行小组任务时要进行实地调查,内部要有分工、协作,各组之间开展竞赛,这样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队精神,对学生的合作意识、管理能力的提高会有很大帮助。

(2)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通过项目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理论解释和分析企业营销实战,对《消费者行为学》教学的内容体系理解得更加深刻。

(3)增强了文献检索能力,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对资料进行搜寻、总结,这样就相应地培养了他们查阅文献和写论文的能力,为他们将来做学术研究、做毕业论文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4)使学生养成了积极思考的习惯,同时,在成果展示时,也锻炼了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及临场发挥的能力。

(5)提高了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通过利用各种多媒体软件展示项目成果,如powerpoint、flash、photoshop等软件的利用,使各个小组的训练成果图文并茂、富有感染力及影响力,也提高学生的注意、形成良好的感知、促成理解和学习、达到良好的记忆。

总之,在《消费者行为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通过实施项目训练教学法,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创建了全体同学爱学习、爱探索、爱创新的氛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团结协作意识,也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和增强了实战经验。另外,通过这种训练加强了教师对课堂的教学管理。

3.2创新设想

3.2.1训练法训练内容多元化。

使项目训练法成为实现能力本位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依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理论,教育目标可归纳为认知能力、技术(操作)能力和情意能力三大领域,教育的功能是要保持三大领域的和谐统一[4]。因此,为了达到获得能力的目标,在不脱离消费者行为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下,设定更多切合实际的训练题目,使学生接受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

3.2.2训练法的实施方法多样化。

除了安排学生自己组建小组进行训练,还可以在相关企业建立专业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基地的训练更加丰富充实,训练范围更加广泛,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得到发展,使学生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升。

3.2.3训练法成果评价标准实用化。

以训练的具体成效为判断标准,同时将相关企业也作为评判的参考,把企业意见反馈到教学中去。在教学中定期和企业中专业人士沟通,听取评价意见,了解企业对学生业务能力的评价,了解企业变化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5]。

参考文献:

[1]荣晓华.消费者行为学[M].第二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1-40.

[2]吴振阳等译.消费者行为学(原书第十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

[3]张建香.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37-38.

[4]李怀康.养成职业能力五个关键步骤的推理及实施[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4-10.

篇3:项目训练教学法在消费者行为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案例教学在消费者行为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 案例教学有助于丰富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案例分析可以通过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方法, 揭示隐含在案例中的学科思想, 寻求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 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通过案例教学, 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某一国家、地区、及行业的背景知识, 有助于拓展视野、增长知识, 而且能使问题更容易理解, 更具有思辨性和启发性。

2.案例教学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学生通过大量案例的分析和讨论, 不仅可以得到多方面的训练, 而且可以从中总结出处事的方法、经验和教训。这些方法、经验和教训能反映出特定时代某种活动的内在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 学生就能以此作为参考和借鉴, 触类旁通, 应付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 增强社会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3.案例教学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案例本身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案例分析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采用大量的真实事例作为分析的对象和内容。优秀的案例往往以现实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以事实为依据, 并将理论知识寓于案例当中。

4.案例教学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学生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 其理论知识一般会掌握得比较全面, 但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往往导致实践能力欠缺。案例教学最主要的功能是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具体的情景, 促使他们去思考、去分析、从而解决现实问题。

案例教学的形式及其在消费者行为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实证性案例教学。实证性案例教学, 是在消费者行为学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以讲故事、看录像等形式, 生动、具体、简要地介绍某一方面的实例, 以说明某一观点、原理和方法。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演绎法, 即首先讲清基本原理, 然后以实例加以说明;另一种是归纳法, 先举出实例,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总结出基本原理。

2. 分析性案例教学法。

分析性案例教学法, 是在教学过程中事先向学生提供能运用某部分知识进行深入剖析的案例, 让他们根据案例的提问和角色的扮演做好充分准备;然后,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层分析, 通过讨论, 阐明各自的观点;最后, 由教师进行总结, 将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纳、评述, 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企业实际, 并运用所学知识研究企业实际问题, 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锻炼了学生阅读、归纳和信息处理能力。

3. 模拟性案例教学法。

模拟性案例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分别充当各种角色, 根据所提供的背景资料, 进行模拟性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

4.调研性案例教学法。调研性案例是为配合某部分理论知识的运用而进行实地调研所得的实际案例。通过教学,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调查研究及观察、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促使学生走理论联系实际的道路,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案例教学在消费者行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精选案例并建立自己的案例库。精选案例是开展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学中通常有两种选择:一是选择典型案例。二是建立自己的案例库。

2.教师的角色和责任。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充当“三导”角色——导航、导游、导演:既要善于听取学生发言, 适时地诱导学生、给予学生提示、故设疑团, 充当争论反角, 又要使案例讨论始终围绕主题顺利进行, 不发生偏题、跑题现象, 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案例讨论中, 教师的责任有三:一是课前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二是主持案例讨论。教师用几分钟简要介绍一下案例, 布置讨论思考题。三是讨论后总结。

3.学生的角色和责任。在传统教学中, 学生的角色是听讲者和知识的接受者, 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在案例教学中, 学生必须扮演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角色。学生是教学的主角, 既可以从自己和他人的正确观点中学习, 也可以从出现的错误中学习, 从模拟过程中得到训练, 增长才干。这样, 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不再是死板的教条, 而是活灵活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4. 正确处理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

在教学中, 学生对案例教学这一活跃的教学方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是案例教学不能完全代替讲授式教学。消费者行为学这门课程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 有其重点和难点, 这些通过案例教学是无法完善的, 因此理论教学仍然是必不可少的。这里面的关键是如何把理论讲授从填鸭式的状态变成诱导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最终把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结合起来, 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篇4:项目训练教学法在消费者行为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 本文结合《电工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实际,探讨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优缺点,以期为《电工技能训练》课程的顺利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途径。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电工技能训练;技能型人才

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在职业技术教育中,项目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方面展示一定的优势,恰当运用项目教学法,可以促进职业技术教育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一、项目教学法的特点以及优势

项目教学法源自美国,是一种教和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是教师与学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认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工作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策略和提示实施学习项目,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在一种近似真实的社会职业交往中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思维潜能和创造意识。项目教学法提倡学生注重新技术和新理念在生产与操作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项目教学法注重课堂理论教学和现场教学,要求理论教学紧贴企业生产实际,突出“必需为先、够用为度、学为所用、学能所用”的理念,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此外,项目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导学生,引导与启发学生,鼓励学生提出新见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置身于模拟的现实环境中,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二、项目教学法在《电工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确定任务。

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学的整个过程和内容都以项目为主线,项目确定后,整个教学过程也就确定了下来,所以项目的选择是关键。但是项目的选择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它既要与书本知识紧密结合,又要能提供一定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既能运用已有知识,又可以发挥创造力。

2.制定计划。

针对电工专业的学生,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就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对电工专业的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采用“大项目”和“小项目”相结合的方法,将要求学生撑握的基本技能贯穿在明确的教学目标中。

(1)安全用电方面:设置工作停电和触电紧急救护2个项目,包括了安全电压、安全电流、人体电阻知识、停电的方式、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验电的方法和电笔使用、装地线、制作和悬挂标示牌、设置临时遮栏和安全文明生产及触电急救等方面。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资料片及影像资料后项目教学实施,并辅以笔试检查。

(2)电工基本技能实训方面:设置三相电机的选购和使用、商品房的布线及设计和使用三相电机的工厂厂房布线3个项目。在完成这些项目的同时,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电工工具,包括电笔、万用表、钳表、摇表、接地电阻表、单相电度表和三相电度表等,涉及接线方法、连接白炽灯和日光灯、布线及工艺、冲击钻的使用和设计线路选择导线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备常用万用表及电笔等材料,观看资料后,轮换实施项目,逐个测试过关。

(3)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方面:设置区分元件及判断元件好坏、五角星焊接和整流滤波电路焊接制作3个项目。同时,把半导体材料、电子元件外形特征、识读、判断好坏、焊接工艺、认识简单电路图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在实施项目教学时,学生从学校电工电子仓库中列单领料,观看工艺资料,然后小组合作完成学习。

实践证明,以上的项目教学被大多数学生接受。它可以用一个标准公平准确地评价,虽然,不是每个项目都能评价到位,但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调整,例如在做“商品房布线及设计”这个项目时,先把大项目化为小项目,完成具体的操作工艺及要求后再整合,以确保最适合教学要求的项目。

3.保证实施过程完整有序。

在学生完成项目前,教师要进行适当引导,主要包括新知识的讲解和对项目具体实施的解释。首先,新知识的讲解要抓重点和难点,避免重复。应该只包括对重点难点的讲解,过程要精练,最好是通过简单的例子用实际操作的方法进行,这样,学生才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也为学生独立完成项目任务打基础。例如,三相电度表的安装和使用,重点讲解三相电度表的连线和与互感器配合使用的连线。其次,教师要解释清楚项目实施的步骤,及时给出相关资料。教师除了要告诉学生即将完成的项目是什么,还应该适当地提醒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项目是由学生独立完成,还是分组合作来完成,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来确定。笔者通过多次教学实践,认为针对某一新知识的“小项目”,如灯头、插头的制作和检查,以学生独立完成项目较合适。而对于涉及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的项目,则要分组合作完成,如:双联开关控制白炽灯,可以首先3个人为一组合作完成,再个人独立完成;“商品房的布线及设计”可以采用6个人一组合作完成。

4.检查与指导。

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指导的深度要有所不同。项目教学法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即使学生有问题,也应该是启发性地指导,而不是简单的正面、全面的提示性指导。这样学生通过交流学习,不但记忆深刻,还能锻炼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5.项目总结。

项目总结包括思路和技巧总结,思路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明白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技巧总结中,“多种解决方案”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将各种方法展示给学生,再与学生共同评价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这样,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全面吸收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

此外,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对项目进行拓展和延伸,针对以后可能遇到的类似问题,启发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例如,针对目前城市中流行的暗敷设室内线路,应该怎样布线和采用什么样的工艺?教师提出问题并评述,有条件地将相关影像资料公布给学生,辅以现场参观等,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总之,总结评价是为了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作为教师的评价要有目标调控意识,要善于运用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同时,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才能收到效果。

三、项目教学法在《电工技能训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缺点与适用范围,项目教学法也不例外。认识项目教学法的缺点,有助于教师在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时更能掌握分寸。笔者以为,项目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开展部分项目时,学校的设备设施不能充分保证。

例如,教学中,在开展电工技能实训项目时,商品房的布线及设计和使用三相电机的工厂厂房布线这两个项目,由于场地和实际条件的限制(不能保证每届学生都有那么多套的商品房和厂房任由使用),不能真刀真枪地开展起来。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所在学校的做法是:把技能操作分散成多个小项目,如使用冲击钻打洞固定螺丝钉,用铁锤铁扦打穿墙孔,布置线管穿线等,但缺少最后的综合操作。初步设计是:用木材制作一些迷你型的两房一厅的“标准间” “标准厂房”,让学生分组在其中完成最后的综合练习。由于这样的木质“迷你居”能够重复使用,可以保证教学项目多次完整地顺利开展。

2.教材连贯性不强,没有完全配套的教材供使用。

就笔者执教的学校而言,目前在《电工技能训练》课程中的项目教学,是由各任课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自己组合出来的“项目”,这就使得使用原课本时,不太连贯,常常出现学生“整本书跳跃读”、课本缺少部分内容的情况,现有的教材不适应教学需要。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所在学校的做法是:开发出一套更能适应本校实际情况的配套“项目”校本教材,以有利于教学内容标准化和现代教学的要求。

总之,在项目教学中,学习是一个学生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过程,教学更注重的是完成项目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学生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课程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在全面考虑在学生如何学的基础上进行组织学习,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关注学生如何掌握与从业相关的职业技能,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强调岗位需要的关键能力、职业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养成,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术能力,帮助学生打下职业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广西贺州市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朱照红,张帆.电工技能训练[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第四版),2008.

[2]吴言.项目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3,(7).

[3](美)布卢姆著,罗黎辉译.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篇5:项目训练教学法在消费者行为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职业教育改革中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一直是职教系统中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职业教育深入发展,涌现出了许多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如模块组合式、行业单元式、多元整合式、行动导向式等。本文就我院近两年在汽车专业教学中采用的“行为导向教学法”教学模式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希望能与热心于职业教育的各位同仁共同探讨,促进我院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一、根据专业、课程及课程类型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行为导向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实际上包括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基于项目的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验法等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根据专业特点、课程要求、课程类型以及训练目标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1.任务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是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训练专业技能、构建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法。“基于工作任务”是这种教学法的核心思想。从职业教育的角度看,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就要做到:第一,课程内容必须与工作任务密切联系,从课程中应能找到这些知识与工作任务的清晰联系;第二,必须形成学生的任务意识,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知识结构,把知识和任务整合起来。前者是课程内容开发中需要完成的,后者虽然也需要相应的教材模式的支持,但最终需要运用任务教学法来实现。

任务教学法包括五个步骤:第一,提示工作任务。即教师首先给学生讲清楚要完成的工作任务的内容、条件和目标,并通过对工作任务的提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二,尝试完成工作任务。教师在简单演示后,即让学生尝试完成任务,教师适当指导。如果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而难以完成任务,那么就应当尽快转入第三个阶段。第三,提出问题。如果学生通过模仿教师能够基本完成任务,那么所提的问题就应当是针对如何理解操作过程的;如果学生无法完成任务,那么所提出的问题就应当是针对问题解决的。第四,查阅并理解和记住理论知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查阅其他资料,或通过教师讲解来让学生获得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并理解和记住。第五,回归工作任务。把所获得的知识与任务联系起来,看看在掌握了这些专业知识后,能否把工作任务完成得更好。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介绍障诊断中(如曲柄连杆机构的异响诊断)引入此方法效果很好,现将在某次教学单元设计中使用任务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展示如下:第一,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提示工作任务”部分的工作,即引入本次课相关事例,提示原有内容(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有工作原理)。第二,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尝试完成任务,可根据具体事例,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各推选出两名同学到黑板上书写班级内共同讨论的故障,并进一步阐释原因。第三,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进行提问,分析各组答案的优劣,并给予进一步的解释。第四,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生介绍与该课程相关的资料,让学生熟悉相关知识理论。第五,最后用10分钟时间总结课程教学目标。任务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能动地理解相关概念,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教学法。

汽车修理专业涉及的知识是非常广泛的,如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去先讲解理论,然后再进行实验的形式训练学生的技能,效果并不理想。因为,理论比较抽象和枯燥,而中等职业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比较弱,学生很难听好课,记不牢。因此,可采用实例分析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觉得原来高深的理论知识和日常生活这么密切,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所谓实例分析教学法,是以“实例分析”为载体,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即在教师在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的需要,采用典型汽车修理实例进行分析,把教学目标要求的一些理论知识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融入到实例中去,通过分析实例,教会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一种关于事物现象的认识,没有感性材料,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职业类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而汽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科技综合体,它既含有配合精密的机械机构、液压控制机构,还有复杂的电子技术应用于汽车的发动机、底盘系统、电器装置、及其它附属机构等,并且装配在汽车上的零部件有成千上 1 万。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先讲理论,再到实验室去做实验,往往收效不大。学生由于缺乏对汽车零部件的感性认识,教师在讲授汽车相关理论知识的时候,会令学生由于理解不了或听不懂而产生畏难的心理,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讲新课时,结合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可先让学生在实验室动手去拆装汽车的零部件或总成,让学生对汽车的零部件产生感性认识,同时在动手过程中产生疑问,有些复杂点的甚至装不上去,或装上去了但使用不了等等问题的产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找出他们缺乏的知识和“还不能够处理”的情境。这时,教师就可针对学生的存在问题给予一一解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有了兴趣,学习起来又轻松又快。

3.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一种,在欧洲特别是在德国的职业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采用。项目教学法最关键的就是设计教学项目,把以理论的系统性为目标转向以实践的系统性为目标。如何把有关的教学内容全部转化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项目,是实施项目教学法最大的困难。其次,对专业课教师综合性的要求很高,不仅是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更是学科知识的综合。2005年9月,我校大胆尝试,对汽车维修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开始探讨和实施项目教学。紧紧围绕项目教学法的五大环节分步实施:

①提出任务;

②完成该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

③完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④独立或分组完成任务;

⑤又一新任务的提出。

在《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可以将汽车维护模块分为几大项目: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点火正时的检查与调整、柴油机供油正时的检查与调整、气缸压力的测量;将汽车修理模块分为几大项目:气缸盖的检修、气缸体的检修、连杆的检修、凸轮轴的检测、柴油机喷油器的检测与调整、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传感器检验、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执行器检验、齿轮式机油泵的检修、发电机的检修以及起动机的检修;将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模块分为几大项目:起动机不工作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发动机怠速不稳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汽油机无法起动的故障诊断与排除、车用柴油机油路故障的诊断与维修、电喷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与排除以及发电机不充电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学院同时也逐渐完善师资队伍、添置教学设备及适合于项目教学的实训教室,我校汽修专业3000余名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可同时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操练。8~10个人一组,在教师手把手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项目,我们实践着这种手把手的课程模式。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单元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在每次教学单元设计中,教师如果不注意结合学生、环境及课程特点,容易引起以下教学问题:第一,若教师缺乏本专业实际应用经验,缺乏实践及前沿知识,课堂教学效果就会不理想。第二,若教师只了解专业内容,不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则课程的进程就会缺乏认识论指导。第三,若教师只看到学生的缺陷,不了解新时代学生的兴奋点、兴趣及积极面,则学生主动学习性较差,达不到课程教学目标。第四,若教师只知道学科体系,不知道按课程的能力目标重组教材,项目(案例、课题、任务、实务)应用不符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则不能满足课程教学要求。第五,若教师不注意授课方法,课堂把控性较差,上课只介绍专业内容,只训练专业能力,不训练学习能力,则课程内容缺少“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内容。因此,如要在课堂教学中避免发生以上问题,就应充分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实践,教学效果会有明显提高。

总之,行为导向教学法,推动了教学革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它不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了更大幅度的提高。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特点

行为导向教学法以学生行为的积极改变为教学的最终目标,通过各种自主型的教学样式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样式塑造学生认知、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多维人格。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所采用教学技术的不同,教师的教的形式也有所不同,但是总的来说,他们的活动更多地表现为隐性的;而学生学的活动则跃然眼前,表现为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在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知识的教学不仅仅表现为系统性的、单学科的,而且要求教师、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各类知识来处理。

遵循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思想而发展的教学技术有下列几种:项目教学、模拟、表演、.案例研究、角色扮演等。其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可以灵活变化。

二、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教学环节

(1)布置任务书。任务书是制订一堂好课的标准,其结构包括主标题、学习材料、学习过程等。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制订的任务书其本质是学生的学习方案,对整个自主学习的实施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应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及能力构成,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教学设计,将课程划分为由任务组成的结构模块,以行为任务的方式组织教学。如《出版编辑》课程,根据该课程涉及的能力构成,在制订任务时将其划分为几大任务:策划;编辑;校对;美术编辑;出版。在宏观任务结构确定后,再针对每一任务的不同特点将其分解为多个具体的任务书。如实施“编辑流程”任务时,任务书设计为:以图示的方式绘制出编辑一份班报所涉及到的工作环节。说明及要求:

1、以实例的方式引出编辑工作的流程图;

2、明细工作环节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3、图示清晰、生动、形象。实施“稿件编辑”任务时,任务书的设计为:分组按所提供的文字资料分析思考,并以图示的方式对文字资料总结。A组:新闻定义、新闻价值、读者分析;B组:稿件来源、选稿;C组:改稿应注意的环节;D组:编辑技巧、删除脂肪。任务书中的学习材料可由教师准备也可由学生主动收集,知识性较强的学习材料建议由教师准备,以保证材料的准确性;对于案例的收集可由学生收集,这样有利于得到更丰富多彩的资料,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2)导言。导言即导入技能,重点是将学生引入到学习中来。在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可以向他们引入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法是一种通过“围绕中心——找出要素——进一步细化、分析要素”的方法形成较完整地对一个问题较详细的研究。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

篇6:项目训练教学法在消费者行为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所揭示的学习规律和原理对日常教学活动有不少的启发。虽然行为主义不再是现代教学论中流行的理论,但它在教学中还普遍存在且不可缺少。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编制都会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体现。本文主要结合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原理,谈一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

行为主义

课堂教学

一、行为主义的创立及其主要主张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控制环境任意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行为可以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二、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

斯金纳提出了程序教学,要求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积极反应原则。就是要及时强化巩固学生的学习反应,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只有学生积极地接受教材,才能推动他参与进一步的学习活动,真正地掌握知识。二是小步子原则。即把教材分解为许多片段知识,编成一个逐渐增加难度的、有次序的序列,一步一步地呈现给学生,任何两个小步子之间的困难增加都是非常小的,无形中降低了难度,使学生容易感受到成功并自我强化,建立起学习的信心。三是即时反馈原则。即要让学生在学习行为之后立刻知道行为的结果评价,从而保持行为,保持信心。四是自定步调原则。这是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病而言的,允许学生自行决定学习的速度,这样就可以避免浪费,给每个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学习容易成功。按照这些原则,斯金纳设计了自己的程序教学模式,教材被分成许多小的学习单元,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每一个小的学习单元都由“解释――问题(提问)――解答――确认”几个环节组成并循环往复。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研究中未考虑到人们的意识问题,我们在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时,要注意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不全面性。

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教学目标变得具体化、行为化,是教学目标变成一个个“小步子”,同时,应是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和连续性前一目标是后一目标的基础,后一目标是前一目标的深化和强化,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强化。学生在下课之后,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强化,因为根据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学习的起因在于外部的刺激,所以在课后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练习,不断增加其外部的刺激,使学生的所学的知识在刺激中不断的强化,一般认为,可采用可变比例的强化程序、可变时局的强化程序,因为这两种强化方法可以更容易产生高频率且稳定的行为,并且具有很强的抗消退性,对于对学生所学知识技能可保持较长时间不忘。我们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具体到课堂教学时可按照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的几个原则,但也应该认识到行为主义的不足,尽量减少因这些不足给学生带来的不必要伤害。

我觉得,作为教师,应该结合学习环境,课程教材的设计以及学生外在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来做出系统的安排。发现学生做出了积极的行为,应该立即进行强化。比如惩罚和奖励措施,要想鼓励同学们上课积极思考举手发言,可对上课举手发言的同学进行口头表扬或者进行一些奖励,这样就起到了一个强化的作用。本身课上很积极的同学因受到鼓励会更加积极,而课上原本不积极的同学也会受到这一强化的影响变的积极起来,起到了双赢的目的。

结束语,以上简单的说明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来源,斯金纳的课程教学理论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这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提高学习成绩,但也有自身的缺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优化。参考文献

徐明成李正超

牛麟

《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行为主义在教学中的运用》

中华文本库 铁皮鼓

《斯金纳与程序教学理论》

篇7:项目训练教学法在消费者行为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电类课程中的应用

针对中职校电类课程特点和学基础,结合教学实际,以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应用实例,探析了改革电类课程的`教学、引入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作 者:李中民 张平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工业学校,江苏,仪征,2114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3)分类号:G712关键词:行为引导型 教学方法 电类课程 教学效果

篇8:项目训练教学法在消费者行为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进行一个完整的“ 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 在职业技术教育中, 项目是指生产一件具体的、 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 它以实践为导向, 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从职业的实际出发, 选择典型事例作为教学的主题。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项目要求搜集信息资料, 再通过小组的协作、讨论、研究提出方案并解决问题。 该教学方法能将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 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中项目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中采用的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杜威的“ 做中学”观点, 强调了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项目教学”是指选用生产实际中的工程项目, 该项目中学生可动手制作, 通过创建学习情景, 在完成该工程项目制作的同时, 掌握该项目平台上的相关理论知识, 并能对所完成的项目进行评价的一种教学过程和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起指导与引导的作用, 重点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中采用项目教学法的内在要求是因材施教。 学生对能参与制作自己所需要和喜欢的车工实习作品有很高的兴趣和热情。 因此, 在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实施项目教学的出发点是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新理念。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除了掌握该项目的相关理论知识外, 还必须逐步掌握车工工艺的相关知识。

三、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中项目教学法的有效尝试

我校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的项目任务书力求按任务驱动方式编写, 从职业 ( 岗位) 分析入手, 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 有选择性地增加一些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内容, 以缩短学校教育与企业需要的距离, 做到无缝对接, 更好地满足企业用人的需要。 着力培养车工的综合实践能力, 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结合要依据项目的相关性选择具有企业代表性的项目, 要能全面地检查学生车工的基本操作能力。 突出车工操作前对图样和工艺的分析以及训练过程中的检测和对加工质量的分析, 可增强学生职业技能鉴定或大赛时的应变能力。 项目教学法一般按“ 分组”“ 任务布置”“ 制订工作计划“” 实施工作计划“” 检测与评价”五个步骤进行, 符合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最新发展的要求。

以哑铃项目制作为例:该项目为一组合件, 由套、梯形螺纹轴、内梯形螺纹螺母组成。 涉及的加工项目有孔轴配、梯形螺纹配、平面槽、滚花等。 这个项目能使学生掌握孔轴配、梯形螺纹配组合件加工的关键技术、工艺特点、公差带的确定, 能对组合工件进行工艺分析并编制工艺卡。

在哑铃的制作过程中, 各小组分别布置任务、制订和实施工作计划、进行检测与评价。 整个过程大体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实施项目的准备工作: 即把实习学生分组, 每个小组要安排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并按照“ 互补、自愿”的原则进行分组, 每组3~4 人。

2.布置任务, 确定目标:根据项目任务, 各小组分别完成一套哑铃的制作。 指导老师向各小组分发哑铃设计草图;确定《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为基本参考资料;对项目结果提出要求:加工出来的哑铃必须保证一定的加工质量, 并作为学校和自己体育锻炼的训练器材使用。

3.制订工作计划:各小组对哑铃设计草图进行讨论, 完善哑铃设计方案, 制定哑铃制作的工艺流程及各个工艺步骤。 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制订工作计划, 根据课堂情况向学生提出建议, 并协助学生完成工作计划的制订。

4.实施工作计划:根据制订的加工工艺及加工步骤分别完成哑铃的加工制作过程。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指导老师要及时指导, 确保工作计划的顺利实施。

5.检测与评价:定期集中全班同学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介绍、互评。 在项目完成阶段, 采用同学自测、互测, 老师抽测点评的方式进行项目总评。

经过项目式教学的车工实训达到了以下目的:使学生通过完成达到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的中级或高级车工要求的典型工件的分析与设计, 掌握不同典型工件在加工时应该具备的车刀的选择、装夹的方法、加工路线的设计、主要加工问题的分析等重要的工艺知识, 并能够编制相应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从而具有中级或高级车工的工艺分析和设计能力。

四、项目教学法取得的效果和成绩

实施项目式教学法后, 学生车工实习的参与程度大大提高。 教师授课过程中, 借助各种媒体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选择适当的学习载体使教学内容更加鲜明。 由于必须完成的这些工作任务被设计得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 当积极参与下一个一个项目的成功制作, 更增强了学生学习和掌握技能的信心, 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完成项目时就特别有成就感。

传统教学方法注重教师讲授、学生听课, 信息是单向传递的。 而项目教学法教学目的明确, 听、看、做、思、练五环相扣, 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中学生既能把握理论知识, 又实践了手和脑,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由于选用的项目本身具有一定难度, 所以实施项目时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应用, 要求学生运用知识在一定范围内解决未遇到的实际问题。 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 把学生作为教学中心, 注意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活动互动进行。 在这里,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项目内容、任务要求、工作计划、设想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学生对项目的承受能力, 把学生引入项目工作中, 时刻关注项目的发展方向, 对个别小组和同学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 同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实践证明, 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独立的活动, 其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随着项目教学的不断推进, 可以延伸项目内容, 整合课程, 实现跨专业课程教学。 如在制作哑铃的过程中, 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市场调查, 了解原材料价格、工量刃具价格、设备使用成本、人员工资等, 从而得出一付哑铃的制造成本和大致销售价格。 如成本过高, 学生可提出一些降低成本的建议, 研究考虑降低成本的措施。随着项目的推进和延伸, 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学习能力和遴选工作方法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总之, 项目教学法在实践中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 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 其过程是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和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 在辛苦中获得乐趣, 在成功中体会喜悦。 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在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学中是实用、有效的好方法。

摘要: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结合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实际, 阐述了在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中“项目教学法”的内涵和应用。

关键词: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学,项目教学,建构主义理论

参考文献

[1]陈文辉.项目教学法在金工实训中的引用[J].中国轻工教育, 2006 (1) .

篇9:项目训练教学法在消费者行为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关键词:顶目教学法 项目选择 电动机正反转 项目的实施 评估总结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驱动、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体现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思想。项目教学对学生而言,通俗地说就是解决两个问题:这堂课到底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的问题。对老师而言,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项目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采用满堂灌的模式,而项目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上课的地点不在局限于教室,可以是实验室或实训室,甚至生产车间。

《电工技能与训练》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机电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理论与实践都很强的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课程内容把教材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先由教师进行必要的课堂教学和实验,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然后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布置项目任务,学生分别对项目进行讨论、研究教材和查找资料,并写出各自的设计思想与方法、画出电路原理图、选择元器件、利用实验实习室进行仿真试验。初步完成后进行全班交流并演示项目结果,经过分析改进后,学校提供器材或学生自行采购器件再由学生正式实施项目,项目完成后要求学生写出详细的实习报告,并对项目的实施过程和实习报告进行答辩,最后教师进行评估总结。

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项目的选择

项目的选取是成功的关键。项目的选择要以教材为依据,以及本校实验室或实训室的设备情况,把教学内容分成一个个可执行的小项目或小任务。既要与书本的知识紧密结合,又要有一定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既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又可以创造发挥。项目要有一定的难度,可促使学生学习和运用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了电动机和低压电器后,我们设计了“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及指示” 项目。选择此项目的目的主要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接触器、热继电器、主令电器等低压电器的原理,特别是能够结合实践灵活应用,并对前面所学的导线的选择及电路的设计方法等加以巩固提高。对于初学电机控制的学生来说此项目有一定的难度,有让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可以发挥他们的才能,全班学生通过学习、讨论、试验,设计出几套方案,其中有一小组采用了电机保护器,还有一组采用变频器对电路进行调速控制。通过该项目的实践不仅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了学过的基础知识并能灵活应用,还对电动机控制线路的设计和安装、元器件的选择等新的知识进行学习和应用,并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

二、项目实施前的成果展示

项目确定后,教师应先期实施完成该项目,一方面对项目有个全面的了解,便于更好地指导学生。另一方面当项目提出的时候就能拿出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感性认知过程,知道实施该项目要解决哪些问题,关键在哪里。我们在开展项目“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及指示”时就采取这种方法。在项目开展前,教师先完成了在生产生活中广为应用的“搅拌机运行控制及指示”的设计并制成样品,同时我们还带领学生实地参观了搅拌机的工作过程以及塔吊的工作过程,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明确该项目的目标是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怎样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另外项目成果的展示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拿来现有的项目成果,在多媒体上展示,可以节约教师大量的实操准备时间。

三、项目的实施过程

项目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对新知识的讲解和对项目的具体实施的指导。新知识的讲解要抓重点,只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过程精练,为学生独立完成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项目“万用表的使用”中,教师应讲解万用表测电阻的使用步骤,四步曲“选欧姆档位,短接调零,红黑表笔跨接测量,记下读数”,教师重点讲解四步骤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对项目具体实施的步骤,教师也应解释清楚。教师除了告诉学生即将完成的项目是什么,还应适当提醒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当然这个过程要进行充分的师生交流,例如在“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及指示” 项目中我们常通过以下五个步骤来完成:(1)制定工作计划表;(2)设计电路和功能分析;(3)与实训教师交谈您的计划结果和功能分析;(4)根据规定制作电路;(5)制作记录表并且使用电动机运行您的电路。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少困难,教师要恰到好处的及时给予指导,并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深度的指导。

四、项目完成情况的自我评估和小结

项目活动完成后,同学们要自己進行评估,对优秀的或不甚理想的成果进行解剖,从中吸取经验。对整个项目过程要加以总结,加深对学到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便于同学们吸收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学生要认真做好实习记录,写出精美的实习报告并准备回答问题或答辩,正是学生的自我评估既尊重了学生,又给了学生以压力和动力,同时通过回答问题或答辩能检测到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的大小以及真正存在的问题。

五、做好教师的评估总结

教师的评估总结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学生的设计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评估中要指出问题的所在及解决的方法,要总结比较各组的特点,引导他们学习别人的长处来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设计,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评估中得到提高,评估的过程是总结以前学过的知识,提出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在“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及指示”?项目评估时,教师详细分析了全班几套方案的各自特点,指出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总结了如何根据电动机的参数选择各种元器件的规格,详细说明了怎样对电动机进行控制的方法,最后总结出一套合理的,可行的,实用的方案供大家实施。使教师的评估总结过程成为学生一个学习的过程,提高的过程。

篇10:项目训练教学法在消费者行为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0.引 言

口译是指将一种语言当场准确地、及时地用另一种语言表示出来,作为一种有着很强的即时性的转换语言符号的活动,口译要求“准、顺、快”的原则,也就是忠实、流畅、及时。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崛起,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全球化的逐渐深入,中国与外界的关系也愈加密切。高中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教学领地,英语在其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型的学习课程,要想提高,最高效的方法自然是进行语言训练,因此,口译训练可以快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为以后学生提高英语技能和深入进行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目前高中英语中口译训练出现的问题

1.1独立操作性强

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口译训练还处在基础性的阶段,学生在口译方面的训练独立性较强,往往是一个学生独立进行口译训练。虽然口译这一工作独立属性较强,一般是由一个人独立分析、辨识,然后独立完成。但是,这样的学习方法在提高学生自身的同时,也会产生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出现。例如,学生在面对较多人时容易紧张出错,与其他人的交流很少,很多知识无法全面地涉及到,知识面无法扩展开。这样,不仅对于学生来说,英语基本功进步的可能性较小,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也会削弱,敏感度降低。

1.2周围英语口译氛围压力较大

传统的英语教学就是老师讲,学生学,相当于教师将知识“灌输式”地教给学生,并没有给学生自由发挥和适应的时间和空间,这使得学生在紧张而压抑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对于只善于默写和听写英语的学生来说,当要主动说英语时,心理压力和负担也会很大,这也是在应试教育中的高中学生学习英语时的一大障碍。再者,学生充当教师讲说的观众,热情和兴趣持续的时间难以长久,在缺少机会对所学进行积极反应的前提下,也很难快速地提高英语口译能力。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很多因素都会制约学生的行为能力,口译能力的提高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1.3综合运用性强,学生难以从容应对

想要完整地进行一份口译内容的学习及教学,除了最基本的英语技能的学习,多种其他的技能也必不可少,例如,多个层次的语言技巧,双语之间的流畅无缝隙的转换能力等。在高中英语口译教学和学习中,要完美地处理好一句话,不仅要正确全面地进行解释,还要用最适当的的语言和词汇将话中的关键词语翻译出来,尤其是针对那些简单的但是在不同的情境下含义不同的内容,这不仅是对学生英语知识储备和认知体系的考察,也是对学生关于实际交往中的文化差异和语境的认识考察。因此,口译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下的综合运用性较强,学生的知识储备一般还难以应对。

2.口译训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由于高中学生的特殊性,口译训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样不仅给了学生一个用英语为手段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平面舞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学习的氛围,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与外界接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高中学生英语的基本功训练、应变能力和综合能力训练、心理素质训练。

2.1科学的口译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基本功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的知识,切忌空中楼阁。因此,要想有效地提高英语口译的成绩,必须重视起英语基本功的训练,同时慢慢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中文―英文结合英文―中文的教学思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范畴和准确性。例如,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性地为学生提供难度适合的中英文录音,接下来让学生一对一或一对多进行复述课文内容,最好选择重点要点。以“ANNE’S BEST FRIEND”为例,“Do you want a friend whom you could tell everything to,like your deepest feelings and thoughts?Or are you afraid that your friend would laugh at you,or would not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going through?”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理解基本的重点词汇,如,laught at,go through等,大概了解文章意思,这样,在不断的基础训练中,学生的基础知识也不断增多。

2.2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适应学习中的突发情况

应变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译训练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口译训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让学生快速适应学习中的突发情况,引导学生发现自身不足,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及技能,真正提高英语水平。同时扩大学生的交际圈,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其中,补救法是进行口译训练时训练应变能力的有效方法。例如,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忘记Ophthalmologist(眼科医生)”这个单词时,这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提示学生用其他词语进行解释,一种是用比较常见的“doctor”后置定语从句“who specializes treating eyes disease”进行解释来补救。长此以往地进行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很多不熟悉的单词和词汇,同时也可以熟练掌握运用常见的句型,同学间多进行这样的口译对话,可以增进学生间的感情,扩大学生的交际圈,交流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观点。

2.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口译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口译训练可以帮助那些基础知识扎实,应变能力也很强但是在各类比赛中却大多失利的学生,这是因为这些学生心理素质不强,容易紧张导致发挥失常。在口译训练中有增加课堂演讲等类似的方法可以缓解学生的问题,这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心理素质在口译训练中的重要地位,明确地认识课堂演讲。另外,比如,参加“toastmaster”国际演讲俱乐部等途径,让学生在不断的实战当中慢慢适应,再结合教师的建议和意见,培养学生在公众面前自由地表达自身想法和观点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英语口译中的的综合学习能力。

3.结束语

上一篇:期中考试前班会动员演讲稿与期中考试发言稿下一篇:产品包装上的各种认证标志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