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统计计量改革论文

2022-04-18

摘要:从开始实行市场经济机制以来,我国经济就开始了长达30年的持续增长,同时我国也出现了市场经济国家面临的难题——失业。我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又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失业问题又深刻影响到国计民生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失业问题显得越发突出。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失业统计计量改革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失业统计计量改革论文 篇1:

统计数据分析题的命题特点与能力层次

关键词:考命题,计量史学,统计数据,分析题

随着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逐渐深入,历史学科命题越来越多地反映出多种史学研究视角和不同的史学研究方法。多种史学研究角度包括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等;不同的史学研究方法则涉及了社会史学、计量史学、生态史学、心理史学等领域的方法。在史学领域广泛运用的计量史学方法,近年在高考试题中不断采用,成为一大趋势。为了便于表述,以下将“应用计量史学方法的试题”简称为“历史统计数据分析题”。

计量史学的方法,是指把数学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的一套方法。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概括为对一系列可以量度的现象进行的历史研究。①计量史学的最大特征就是运用自然科学中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它的显著作用是促使历史研究走向精密化,这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传统史学研究中用模糊的语言解释历史的缺陷。由于这一历史研究方法有利于考查和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意识和素养,近几年的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不乏计量数据的引入。本文以2013年各地高考试题为例,分析这类试题的命题特点与能力层次,进而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求教于同仁。

用各类统计数据命题在高考中由来已久。近年的趋势是形式多样化,应用广泛化。从今年的情况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在高考试题中运用广泛。根据对今年全国各地15份历史文综和历史单科的试卷统计,有11份试卷涉及计量史学的方法,占试卷总量的77.3%。在11份试卷中一共有22题涉及计量统计的方法,涵盖高中历史三本必修教材的内容。

第二,数据统计方法各异,试题的形式多样。现有试题主要通过各类统计数据资料,以数字关系作为论证历史问题的确切根据,同时,将数据制作成各种表格、条形图、柱状图、饼图、折线图等。还有不少试题将制作的数据表格和文字或图片相结合,组合成图文并茂的史料阅读题。

第三,试题内容主要集中在必修二经济史部分。经济史的相关历史文献包含了大量数据资料和统计信息,如赋税、物价、产量的数据等经济资料,在以描述为主要手段的传统史学体系下,这些资料无法得到合理的使用。计量史学使用数据统计方法可以合理处理和利用传统史学无法处理的大量的史料,从而更能反映传统史学难以描述的历史史实。在今年各地数据统计的高考题中,涉及必修一的占4.55%,必修三有18.18%,必修二则占到了77.27%。

高考试题中运用统计数据来命题的各类题目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从试题的能力层次上体现出来。以今年全国各地的高考题为例,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类试题反映出的四个能力层次。

第一,依托统计图表考查相关史实。这类试题中图表数据作用不大,只是依托,能力层次主要停留在学生的记忆能力。如2013年江苏高考第8题:

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这道题是用1928—1935年中国轮船的相关统计数据说明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但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和数据统计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可以不去分析数据,而直接依据1928—1935年这个时间段,根据记忆的课本内容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这道题要求的能力层次相对较低。

第二,考查统计数据解读能力。这类题能力层次稍高,但也仅仅是对统计图中所反映趋势进行解读,如2013年四川文综试题的第三题:

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

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历史上,中国政府对农业一直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也留下了很好的农业数据记录。同时,中国古代政府也留下不少经济学中的非农数据,如城市户籍与人口。计量史学可以根据城市人口发展来推测城市的经济活动。四川卷的这道题涉及的统计数据是1620年和1850年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统计。表面上看和前面轮船统计题很相似,但这两道题的能力层次却不一样,这道题虽然难度不大,但要通过分析统计数据才能得出正确答案。数据表明从1620年到1850年,城镇人口的增长率超过了农村,数据反映出这一时期城市经济规模的扩大,答案是B选项。这道题首先需要读懂数据,并联想到人口数据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选出正确答案。这是考查统计数据解读能力的典型题目。

第三,考查统计数据应用能力。需要通过图表数据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转换,读懂数据背后的东西。我们来看2013年海南高考第15题:

图为某国1919年对华进出口贸易分区示意图,该国是

A.日本 B.德国

C.苏俄 D.法国

这道题的能力层次较高,首先,要理解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状况,能够反映出一国对中国经济侵略的程度。其次,通过不同地区的数据柱状图的对比,要能够判断出该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再次,还要注意题中的时间1919年,此时,德国战败,法国忙于战后事务,苏俄社会主义政权刚刚建立,因此,这三个国家都应排除,只有日本利用了一战的有利时机,巩固和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而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主要就是集中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思考力能达到这三个层次的要求,已经不是简单地解读数据,而是在理解数据的过程中,不断应用相关知识。

第四,考查统计数据的比较能力。通过比较不同的数据来解决历史问题是这一类试题的特征。如2013年重庆文综第9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这道题的能力层次的要求更高。此题材料中的数据较多,需要对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首先,在1957—1960年工农业生产发展的总体状况表格中,从纵向看,工业总产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不断增加,这表明工业在迅速发展,而农林牧渔总的趋势是下降。在工业中重工业发展迅速,1960年轻工业迅速下降。其次,从横向看,通过每一年的数据比较可得出以下结论,1957年工业与农轻的重比例基本协调。1958、1959农轻重的比例差异逐步扩展,到1960年重工业产值超过轻工业和农林牧渔总产值之和。这表明此时的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再次,理解这种经济发展状况是由于大跃进时期错误的“左倾”路线导致,即选项A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出现问题。这类试题通过数据的比较,找出经济事件和经济数据间的逻辑关系,难度比前面三类大。

一般情况下,统计数据分析题按照识记、解释、应用、比较四个层次逐步提高试题的难度。但是,在实际命题过程中,这种能力之间的难度关系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学生对题干所选史实的熟悉程度,选项的干扰程度,等等。因此,能力层次与试题难度的关系还需做进一步讨论。

第一,能力层次的高低和难度不一定成正比。我们来看看下面这道题:

(2013·安徽文综·21)图6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②时段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

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

该题曲线图中的数据并没有起作用,只是通过②时段就可以得出结论,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而我们通过数据的曲线图只能看到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在缓慢发展,数据根本无法说明经济滞涨的状况(即通货膨胀与生产停滞并存)。像这一类题目本身的能力层次并不高,只需通过单纯的记忆就可以解题,但为什么这样的题目有时难度却很大呢?原因在于这一类题目有时考查的知识点较偏,是学生知识记忆的盲区,试题并不能考查学生的理解、比较、应用能力,对于这类题目,即使掌握了正确的数据分析方法,也无法解题。前面分析的江苏卷第8题也是如此。

第二,数据统计分析题的难度控制方法。在命题中,难度的控制非常重要,是体现高考历史能力测量的重要标准之一。那么,如何控制数据统计分析题的难度呢?

(1)要对采用的数据进行处理,能够让数据图表清晰而明确,从而成为说明历史问题的根据。所以在众多的涉及数据统计的试题中,仅对数据进行罗列说明的材料较少,更多的是将数据制作成清晰的表格、柱状图、饼状图、曲线图等等,将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数据所反映的趋势清楚地呈现出来。

(2013·天津文综·7)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

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

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

这道题在数据的处理上非常清晰,柱状图能一目了然的看出数据的趋势,即1933年美国汽车产量急剧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数据的选择、处理和呈现的方式会大大影响试题的难度。

(2)选项和问题的设计对难度的控制也非常重要。还以上面的题目为例。在分析1933年美国汽车销量大幅下降的原因时,大多数学生能够很快联想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但题目设置的选项中并没有这一条,这就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和联想。经济危机导致失业率激增,失业率的增加会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力。在四个选项中只有消费者购买力下降这一项和经济危机有关。这样的选项设置大大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如果在四个选项中有“经济危机影响”的选项,这道题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统计数据的背后往往隐含着重要的历史事实或因果关系,但是,在教学中直接使用单纯的数据又是比较枯燥的。高考中这一类试题的不断涌现,对高中历史教学有哪些启示呢?

第一,重视数据来源,培养基本的学术规范。英国历史学家罗素在《论历史》中指出:“历史学是有其价值的,首先因为它是真实的;这一点尽管不是它价值的全部,却是所有它的其它价值的基础和条件。”①统计数据本身就是一种史料,和其他史料的引用一样,一定要注意其来源,确保数据选择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的是,计量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虽然有助于防止主观任意性,但在数学工具的运用中,研究者往往会按照自己事先设定的某种假设去收集和选择数据,选用相应的数学工具,进行相应的运算。1974年,美国波士顿一家出版社出版了《苦难的时代:美国黑人奴隶制经济》一书。全书列出了大量统计图表和计算公式,并对史料进行了复杂的量化处理,但最后却得出结论说,1860年美国南方奴隶制农业经济效益比北方资本主义雇工农场高35%,奴隶可以获得其劳动收入的90%,他们享受的物质待遇和生活条件也比北方工人优越,而南方的奴隶主都是具有高尚道德和充满人性的人。它很快就在美国史学界引发起一场大论战,对他们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也提出质疑。争论在美国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两位作者也由此而成为计量史学的成就和弊端的突出代表者。这一事例说明,即便是已经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数据,也需要采用者谨慎对待。比较稳妥的做法是:请教相关领域的专家,询问哪些研究者的结论比较可靠。或者看他们引用数据的来源本身是否可靠。例如在世界经济史研究中,来自英国学者安格斯·麦迪森所著《世界经济千年史》中的数据比较可靠。②而中国现代经济史可以参考胡鞍钢所著《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①

第二,依据实证数据,纠正教学中的误解和偏差。计量史学方法和传统史学研究方法相比,由于采用大量的实证数据,从而使史学研究更精确,更具体。这有助于把传统史学中比较模糊的问题精确化,从而对传统史学的研究结果予以确证或修正,甚至否定。以抗日战争史为例,在众多抗日战争史的著述和我们的教科书中,通常多用一些较为模糊的表述。诸如“起了决定作用”“占据主导地位”“中流砥柱”“不可估量”“无以计数”等语汇。其实小到一场具体的战斗,大到持续数月的大规模会战,影响战争的诸多因素都可以用数据来量化的。近年来,通过计量化的研究,抗日战争史的研究逐步趋向理性与客观,尤其是国民党正面战场战绩和贡献得到了更多的肯定。据史料统计,在抗战期间,国民党军队组织22次会战,主要战斗1117次,抗击了侵华日军的50%以上,②日本在侵华八年中(不包括东北),死伤官兵133万余人,国民党军队歼灭日军80万,占60%。③

下面我们来看看今年江苏高考第23题的折线图对教学的启示。

上幅统计数据折线图所反映出的数据,可以纠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罗斯福新政的某些理解偏差。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刺激经济,通过以工代赈扩大就业,并对经济和社会进行了结构性改革,建立起政府监管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雏形。这些法律和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经济的作用,并使美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转机,但大萧条并没有由此而结束,美国经济仍处于“特种萧条”之中。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师生却认为新政实施之后,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这其实是一个误解。

“大萧条”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高失业率。折线图显示的数据表明1930年美国整个劳动人口中失业人数达到155万,1933年到达1283万。经过新政,到1937年下降到770万左右,但1938年美国经济又陷入萧条,失业人数高达1039万,直到1940年,失业人数还保持在800万左右。这些数据说明,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过程中,失业率有所降低但仍居高位。实际上,罗斯福政府从1935年开始的第二期“新政”,颁布新的《税收法案》把美国人的最高税率由24%提高到了79%,1937年罗斯福政府又实行财政紧缩政策,这些政策直接导致经济的恶性循环,从而造就了1938年的罗斯福萧条。

实际上,美国真正彻底摆脱危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二战期间,由于战争需求的刺激,美国国民生产总值激增,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逐渐走上了正常的轨道,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发展时期。在教授这一课时教师应善于应用数据说明、佐证问题。

第三,注重数据表格的逻辑结构,掌握数据分析方法。把数学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要求历史研究者在历史数据的搜集、整理、运算等方面,都要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目前,中学历史教材中采用了不少统计数据,主要形式有三种:第一种,罗列统计数据资料,即通过数字关系作为论证历史问题的确切根据,做出令人置信的历史判断;第二种,研究资料,制成清晰而明确的表格,作为说明历史问题的根据;第三种,将描述对象的历史过程抽象化为数字关系,而后制成模型,用以直观、形象地说明历史问题。

我们再来看看2013年重庆文综第9题中的统计表格,它是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数据的来源没有问题,但表格的设计却有问题。

表格数据涉及两个方面,工业和农林牧渔业的总产值。但在表格的设计中,却将工业总产值、轻工业产值、重工业产值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并列。数据之间的关系错误。可将表格中的数据作以下调整。

通过这样的调整,可使表格更加清晰而明确地表明当时的经济状况,工业超过农业,重工业超过轻工业。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重视这些数据统计的规范,对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符合逻辑的思维习惯有重要作用。

第四,选用多种类型的史料,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与有效性。计量史学方法虽然有独特的价值,但是如果单纯依靠统计数据,就会把丰富和生动的历史变成一堆枯燥无味的数据,导致历史教学枯燥无味。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配合数据增加一些图片、故事或历史细节,从而让课堂生动起来。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统计数据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它只涉及历史现象中量的方面,只是从数量关系上帮助揭示事物的性质,并不能代替全部历史研究。对人的心理和思想研究,计量史学往往是无能为力的,因为精神层面的东西很难用数量关系来精确地加以概括。

江苏高考第23题对材料做了精心设计,增加了历史人物的介绍和对历史事件的各种观点。材料一是1920—1940年美国失业率折线图,材料二则提供了这样的一段材料:“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罗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解题时要从“罗斯福的乐观主义情绪能够平复百姓心中的恐慌”这个心理学的意义层面分析促使其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这样的命题设计丰满了历史人物的形象,使历史事实更加鲜活,这对我们的教学也有深刻的启示。

史学研究的成果在日常教学或高考中越来越多地体现,说明历史教学的专业性在加强。不过,这个过程是复杂的、长期的,需要命题者和一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作者简介】徐渭清,女,江苏省扬州市人,中学高级教师,扬州市历史特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历史教学与考试命题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作者:徐渭清

失业统计计量改革论文 篇2:

对安徽省城镇失业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从开始实行市场经济机制以来,我国经济就开始了长达30年的持续增长,同时我国也出现了市场经济国家面临的难题——失业。我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又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失业问题又深刻影响到国计民生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失业问题显得越发突出。本次研究从安徽省的失业情况入手,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阅读文献并结合安徽实际情况,并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深刻探讨安徽省失业情况与各种作用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以失业人数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模型,分析安徽省失业状况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失业率;资本有机构成;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一、问题的提出

失业率,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与国民幸福程度息息相关。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又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阶段,失业压力相当严重。促进就业、控制失业率是各国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之一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对失业问题的处理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战略问题,研究失业问题对中国当前发展的意义巨大。

安徽作为全国人口大省,截至2014年,年末常住人口高达608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高达2990万人,从全国看,我省人口总量占全国4.5%,继续居全国第8、中部第3位。而人口密度达到494人每平方公里,在全国省际排名中排第五名。从2013年的数据来看,安徽省城镇人口失业率达到3.20%,在全国排第十位,失业问题表现的较为突出。自1994年以来,安徽省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以上,较为稳定。但自2001年开始,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4%的水平,最高在2005年达到了4.4%的水平。直到2009年以后才开始有所缓解,但仍保持着较高水平。另外,由于我国失业率只测算城镇登记失业人数。非官方组织和学者普遍认为真实的失业率要高于这一水平。安徽省的失业问题相对严重。

失业问题,是我省乃至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稳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正确地认识社会失业问题,能够极大程度改善民生问题,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制定就业政策的出发点。

对于我省未来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中部崛起战略有重大的意义,失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那么,影响失业的具体因素有哪些呢?失业率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安徽省的失业情况能通过什么途径得到缓解呢?这是本论文探讨的主要目的。

二、理论综述

上世纪60年代,索洛和萨缪尔森在《反通货膨胀的分析》一文中对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修正,建立了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经济模型,说明了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不可兼得,低失业率必然与高通货膨胀率相对应,高失业率自然也会同时出现低通货膨胀率。而奥肯定律是来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这一定律认为,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张成(2014)通过菲利普斯曲线理论与奥肯定律所隐含的假设入手,得出其得以生效的假设为失业情况必须处在发达的一元经济结构中。然后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得出隐性失业是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基于隐形失业的菲利普斯曲线得出通货率的0.261%的增长将会带来1%失业率的下降,说明了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时菲利普斯曲线的重要作用[1]。

任栋(2013)则采用1990-2010年我国有关宏观经济指标的数据和计量经济模型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认为资本有机构成是影响我国失业率水平的首要因素,适龄劳动人口数量次之,而“农民工进城”则降低了我国城镇失业率水平,经济增长率对失业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朱琳,陈飞(2013)则基于云南省2000-2011年的数据,说明了对失业率影响最显著的是参保人数(负相关)和人口总数(正相关)。而GDP对降低失业率贡献不大。

三、模型设定

根据以往文献的综述和调查结果,研究失业率的影响因素,我们认为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资本有机构成(CV)、GDP指数、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市人口密度、资本有机构成(CV):指的是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并通过价值构成来表现出来。为了表现它们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把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能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从价值形式上表现为资本价值构成即C/V(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是由技术水平决定并反映技术水平,所以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生产中随着不变资本的追加,相同比例需要更多的可变资本即劳动力,从而不会造成失业[4]。本篇论文中CV资本有机构成的方法是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的方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来自《安徽统计年鉴》。

GDP指数(INGDP):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是指反映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由于奥肯定律中提出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GDP对失业率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数据来自《安徽统计年鉴》。

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UR):是一个反映城镇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一定程度上能够度量通货膨胀的情况。使用CPI指标可以验证菲利普斯曲线在安徽省的拟合情况。数据来自《安徽统计年鉴》。

城市人口密度(UPD):城市人口密度指生活在城市范围内的人口稀密的程度。由于安徽省是人口大省,过多的城市人口密度将会给就业带来较大的压力,因而将城市人口密度也列入被解释变量的考虑范围。数据来自《安徽统计年鉴》。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SSE):此指标衡量地方政府在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就业补助、城市及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项目上的支出,由于2007年进行了一次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因而数据2007年以前来自“一般预算内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指标,2007年后来自“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指标。数据均来自《安徽统计年鉴》。

四、模型的估计与调整

本次计量分析数据是来自于《安徽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1990——2014年的年度数据,本次分析用eviews7.0软件,为了便于模型经济意义的分析,我们选择了多元回归模型形式进行分析。

首先,作U(城镇登记失业率)对各解释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如下:

从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效果并不理想,CPIUR、UPD两个变量均不能通过T检验,而F检验显著,说明方程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White检验也表明存在异方差现象,DW检验处于不能确定的范围,可能存在异方差。

通过辅助回归发现,INGDP、SSE与解释变量之间有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对其进行处理。我们通过逐步回归剔除变量,在剔除CPIUR、UPD两个变量试算后,多元回归模型表现较为优良,获得城镇登记失业率(U)与解释变量国民生产总值指数(INGDP)、资本的有机构成(CV)、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SSE)共三个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可以发现,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可决系数虽然于删除变量之前相比略有降低,但已经对城镇登记失业率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各个变量的T检验都能够通过,F检验也能通过、同时,white检验也显示不存在异方差性,DW检验方程在不能确定的领域,因而我们又进行了BG检验和偏相关检验,结论均表明不存在自相关。

这一回归结果可以表明,从1990——2014年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U)的变动有79%以上可以由国民生产总值指数(INGDP)、资本的有机构成(CV)、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SSE)三个变量来解释。该模型还表明: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前提下,GDP指数每提高1单位,失业率将上升0.001318%;资本有机构成每提高1单位,失业率将上升0.16802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每增加1亿元,失业率将减少0.009018%,与预期的经济意义相符。

五、文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国民生产总值指数确实对城镇登记失业率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奥肯定律确实在安徽地区是失效的,反而GDP的上升会增加失业率。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奥肯定律中GDP的增长反映的是经济水平的增长,使得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大从而增多就业岗位。在安徽地区高GDP可能并不是由于工作岗位的增加,而是严重依赖于几个支柱产业,其他地区低素质劳动者也有一定程度的涌入,加大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而且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机器代替了部分人工,对于低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有所减少。导致GDP增加的同时,失业率也在增加。这说明了GDP的增加不一定能够减少失业率,解决民生问题,政府无需太过注意GDP的快速增长,更需要关心经济增长是否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怎样能提高居民素质等关系居民生活的问题。

(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得失业率水平的提高

安徽属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的省份,尤其随着周边发达省份将高污染、高能耗的工厂移向安徽,导致固定资产不断增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快。安徽省应当加强对重工业的管理,减少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进入安徽,并对已落户企业加以管制,缓解资本有机构成的快速增长;其次,加大对居民教育投入,注重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减少低素质劳动者数量,可以提高居民工资水平,从而减小资本有机构成;第三,发展新兴科技,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第四,发展以旅游、服务行业等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第四,产业能耗低,附加值高,就业吸纳力强,能有效的降低失业率水平。

(三)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增加将减少失业情况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增加,可以扩大有效需求,减少人们的预防性储存,推动消费从而扩大就业。同时,社会保障与就业的支出可以提高基础医疗水平,从而增强劳动者身体素质,从而促进就业。再者,此项支出能减轻居民的就业风险,维持劳动力市场的平稳运行等等。虽然此项支出也可能导致居民产生惰性等不利影响,但综合来看来说利大于弊。我国应该维持现有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水平,对基础卫生医疗增加投入,提高国民健康素质[5]。合理设置失业、生活困难最低生活保障金额,严格评审条件,既保证能够基本维持生存,又不至于居民可以长期依赖该项收入生存。保持适当的国民福利水平有利于社会的平稳运行,增强国民生活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张成.菲利普斯曲线与中国失业问题[D].西南财经大学,2014

[2] 任栋,李萍.中国失业率影响因素的再认识:一个计量实证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3] 朱琳,陈飞.云南失业率影响因素分析和回归诊断[J].当代经济.2013(04)

[4] 钱进,刘耀,缪小林.根据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对我国失业问题的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5] 王毅丰.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影响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4

作者:朱闰琪

失业统计计量改革论文 篇3:

我国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二者关系的实证研究

[摘要]失业和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中的重要问题,描述二者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围绕着是否存在未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也呈现不同的形状。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我国1980—2014年各期相关数据,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通货膨胀率;失业率;消费者选择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2010

1引言

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受关注的三个问题。探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二者关系,历来是经济学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长期以来,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二者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徐延辉、于文峰、杨旸(2001)通过对通货膨胀成本和失业成本的比较分析以及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心理学分析,研究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理想组合;喻国平(2007)通过介绍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贡献,述评了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理论与政策含义;陈杰(2007)基于布蘭查德附加预期模型与倒数模型,对失业和通货膨胀率二者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吴小锋(2008)基于菲利普斯曲线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分析基础,搭建菲利普斯折中分析模型,用以研究二者所引起的社会损失问题;厉以宁(2010)研究了失业和通货膨胀程度的政府调控的警戒线问题;杨顾阳、文钧屹、王佳宁(2014)在Neaugart提出的劳动力市场流动模型的基础上成功运用极大似然法,加入了符合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形成新的随机模型,选择极大似然法对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进行参数估计;杨斌(2014)研究了中国改革初期治理通货膨胀、失业经验;金成晓、卢颖超(2015)参考双粘性小型宏观经济模型刻画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中国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形式。

本文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基于1980—2014年数据,对我国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第二部分介绍了菲利普斯曲线;第三部分是模型研究;第四部分阐述了模型结论并作了原因分析;第五部分描述了模型结论的意义。

2菲利普斯曲线

21斜率为负的菲利普斯曲线

1958年,菲利普斯发表了《1861—1958年英国的失业与货币工资率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一文,对英国一百年统计资料分析,发现货币工资的变动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比较稳定的替代关系。失业率较低时,工资上涨得比较快;失业率较低时,工资上涨得比较慢。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是一条斜率为负的曲线,这就是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和罗伯特索洛发表了《关于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分析》一文,提出了经过修正的菲利普斯曲线。用平均物价水平的上升来代替货币工资率的上升,从而提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

新古典综合派对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加以改造的出发点在于货币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增长率。根据这一关系,如果劳动生产的增长率为0,则通货膨胀率就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一致。因此,经改造的菲利普斯曲线就表示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即失业率高,则通胀率低;失业率低,则通胀率高。

菲利普斯曲线被修正后,成为了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的基石。政策制定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组合。例如,只要能够容忍高通货膨胀就可以拥有低的失业率,或者他们可以通过高失业率来维持低的通货膨胀率。换言之,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替代关系,即用一定的通货膨胀率的增加来换取一定的失业率的减少,或者,用后者的增加来减少前者。

22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并存的新现象,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对此无法解释。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由于从实际通货膨胀发生到人们调整预期之前会存在一段时间间隔,在这一段时间间隔中通常存在未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这种未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会使企业误把其产品价格的上升当作其增加盈利的好时机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雇工。而工人也误以为是实际工资上升,而愿意增加劳动供给。因此,未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导致失业率下降。但是当人们发现实际通货膨胀率超出其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时,就会调整自己的通货膨胀预期。工人渐渐发现增加的是名义工资而实际工资并未下降,这时就要求增加名义工资,企业也发现自己产品的相对价格并未提高,拒绝提高货币工资,减少生产规模,解雇事先多雇用的工人,失业率就回到了自然失业率水平。

弗里德曼认为,并不是通货膨胀本身减少了失业,而是因为实际通货膨胀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未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导致了失业率和自然失业率的偏离。短期内,存在未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所以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存在着此增彼减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曲线。然而,长期中,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等于实际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曲线。

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经济学家卢卡斯认为,因为存在着理性预期,所以不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都不存在未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始终是一条垂线。

3模型研究

31数据

32平稳性检验

因为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多数是不平稳的,对于不平稳的时间序列,如果采用经典回归模型方法,得到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必须对时间序列做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的是ADF检验。对U、CPI 2个指标分别取对数,记为LU和LCPI。记LU、LCPI的一阶差分为LU1、LCPI1、分别对LU、LCPI、LU1、LCPI1数据做ADF检验,结果见表2。

3.3协整关系检验

从以上的分析看到,LU、LCPI服从I(1)过程,它们可能是协整的。本文采用两变量的Engle-Granger检验法,对LU和LCPI二者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如果协整,则说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可以建立经典回归模型。首先把LU作为被解释变量、LCPI作为解释变量,对两个变量进行协整回归。得到方程如下:

4模型结论及原因分析

4.1模型结论

从回归结果看,1980—2014年数据回归结果显示,回归系数为-2.060332,表明通胀率和失业率变化率呈负相关,这是符合理论分析的,T值在5%内也是显著的。

4.2原因分析

4.2.1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存在

从理论的角度分析,由于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存在,使厂商误认为是实际价格上升而增加供给,多雇用工人,工人误认为是实际工资上升而增加劳动供给。这都会导致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4.2.2消费者选择问题

CPI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拉式指数和帕氏指数两种,而目前通用的是拉式指数。拉氏指数的优点是用基期数量作权数,可以消除权数变动对指数的影响,从而使不同时期的价格指数具有可比性。但是拉式指数也有明显的缺陷,它是假定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报告期价格的变动水平,这一指数尽管可以单纯反映价格的变动水平,但不能反映数量的变动,特别是不能反映数量结构的变动。在研究政府对低收入者进行补贴时,如果按照拉式指数计算出来的通胀率进行补贴,则对低收入者有利,因为他们可以购买物价上涨程度较低的商品组合。

同樣的道理,在名义工资提高的情况下,虽然存在通货膨胀,但是工人仍旧可以通过选择价格上涨程度较低的不同组合的商品来维持消费者效用不变甚至获得更高的消费者效用,这时即使存在通货膨胀,但名义工资提高仍旧是工人愿意接受的,因为通过不同的商品组合可以规避通胀风险。

5模型结论的意义

模型结果显示,在我国,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笔者认为,理性预期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存在认识局限和信息不完全等原因,不管在长期还是短期,都可能存在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将刺激产出,增加就业。而且即使在长期不存在未被预期的通货膨胀,在名义工资提高时,工人仍旧可以通过商品组合来规避通胀风险,所以,通胀仍旧可以刺激总供给。

政策执行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组合。因为存在这种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就可以用一定的通货膨胀率的增加来换取一定的失业率的减少。政府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复苏,以一定的通货膨胀率来降低失业率,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张平,刘霞辉,张晓晶,等.外部冲击与中国的通货膨胀[J].经济研究,2008(5).

[2]刘霖,靳云汇.货币供应、通货膨胀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协整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5(3).

[3]喻国平.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理论与政策涵义——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贡献述评[J].江苏商论,2007(7).

[4]袁翠莲.浅析中国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关系及其应对方法[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5).

[5]陈宪.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失业关系的再认识[J].探索与争鸣,2001(3).

[6]王志伟,等.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思潮及流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王明舰.中国通货膨胀问题分析[J].经济计量方法与应用,2001(2).

[8]蒋冠,张萌.中国最优通货膨胀率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央银行效用的分析框架[J].中国市场,2012(3).

[作者简介]沈少川(1982—),男,福建漳州人,华侨大学数量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现就职于集美轻工业学校。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

作者:沈少川

上一篇:水利施工技术管理论文下一篇:数学知识门槛过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