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统计技术中国计量

2023-05-21

第一篇:质量统计技术中国计量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规范(1)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规范

一 总 则

1 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检定、测试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将这种考核称为“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以下简称计量认证)。为实施计量认证,特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提出了通过计量认证要进行的准备及计量认证考核的标准,它也说明了计量行政部门组织计量认证考核评审时,判断能否通过计量认证的具体要求和考核办法。本规范不涉及计量认证考核评审后的监督检查问题。

2 制定本规范依据的法规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二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七章;

(3)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管理办法。

制订本规范时还参考了ISO/IEC导则25:“对测试实验室技术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导则38:“验收“验收测试实验室的基本要求”等国内外有关的实验室认证文件。

3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也适用于自愿申请计量认证的其它类型的实验室。

二 计量认证步骤

4 计量认证的申请

4.1 属全国性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 门提出计量认证申请;属地方性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提出计量认证申请。

4.2 申请单位必须提供以下文件:

(1)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申请书;

(2)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仪器设备一览表。

5 计量认证的准备

被认证单位在提交申请书之后,必须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准备工作,方能进行正式考核评审。

5.1 制订本单位的质量管理手册。

质量管理手册必须按本规范附录1:“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质量管理手册》编写导则”的规定编写

5.2 制订计量器具校验方法和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对于没有检定规程的计量器具,如果由本单位负责校验,则应制订校验方法,以作为校验时的工作文件。对于试验设备,一般由本单位检验,亦应制订检验方法。这两种工作文件应都按本规范附录2:“在计量认证工作中对编写计量器具校验方法和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的要求”来制订。

5.3 编写检测实施细则

应按本规范附录1第48条的要求制订检测实施细则。如果现有“检测方法”的内容已满足第48条的要求,可以不再另行制定检测实施细则。

5.4 检定仪器设备

所有仪器设备必须按本规范附录3:“关于在计量认证中对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校验和检验的规定”进行检定(或校验、检验),并按规定贴上标志。

5.5 人员考核被认证单位的产品检验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并持有检验人员证。

负责计量器具检定的检定人员应持有由计量行政部门或被认证单位的主管部门颁发的检定员证。

5.6 环境条件的整顿被认证单位应根据其工作性质整顿环境条件,使其适合所从事的工作的需要。

6 计量认证的初查和预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接受申请后,应派人到申请单位了解情况,商定认证考核评审计划,并解答在认证准备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被认证单位在准备过程中,可要求接受其计量认证申请的省级以上计量行政部门对其组织计量认证预审。预审可由2~3个 评审员负责,按正式评审程序考核,以判断其准备情况,并提出改正意见。也可以不经过预审。

7 计量认证的正式评审

正式评审的程序按本规范附录七“计量认证正式评审程序进行。评审组成员必须符合本规范附录5“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员管理办法”的要求。评审内容和评定方法见本规范 第9条。正式评审完成后,必须填写评审报告。评审报告中,“评审 意见”及“评审结论”栏应按本规范附录4第五节的要求填写。

三 评审内容和评定方法

8 几点说明

8.1 评审内容共六个方面五十项。详见第9条,这是对被认证单位通过计量认证的一般要求,评审员可根据质检机构的工作性质,临时增加少量考核内容,但不影响评审是否通过。

8.2 每小项的评审,分通过和不通过两种情况。通过记 “Y”,不通过记“N”。通过、不通过的标准见表格右边的评定方法。 为了准确掌握评审的要求,可参照本规范附录6:“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内容及评定方法条文说明”来执行。

8.3 带* 号的项为重点项;共二十项,任一带*号的项不通过时为评审不通过。

8.4 不带*号的项,当三项以下(含三项)不通过时,可不再组织全面评审,而规定一个改正期,在改正期内,由受理计量认证的单位派人检查,确认已改正后可算评审通过。

8.5 超过改正期仍未改正者,按评审不通过处理。

8.6 正式评审中,除按本规范第9条的内容进行评审外,评审组还应选取标准物质或标准样品,要求被认证单位进行实测;对于没有合用的标准物质或标准样品的情况,应选择检测项目,要求被认证单位实测。实测结果不合格者,按认证评审不通过处理;基本合格者,对需要改正的地方提出改正意见。限期改正,并按本规范8.4或8.5款的规定处理。

9 评审内容和评定方法。

9.1 组织机构( 见表1)

9.2 仪器设备( 见表2)

9.3 检测工作(见表3)

9.4 人员(见表4)

9.5 环境(见表5)

9.6 工作制度(见表6) 表一至表六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质量管理手册》编写导则

本导则是向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编写《质管理手册》的指导性文件。在认证时,产品质量检验机构都应向认证机构提交《质量管理手册》。导则仅提出了编写《质量管理手册》的基本要求,在编写《质量管理手册》时,可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在满足本导则要求的前下,作适当的增删。

本导则原则上也适用于自愿申请认证的其它类型的实验室。

(一)《质量管理手册》的作用

1 《质量管理手册》是说明质量检验机构的测试能力、工作范围和检验公正性的文件,它如实地反映了该机构的测试水平和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检验机构通过《质量管理手册》说明了它所从事的检验项目、应用的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拥有的检测仪器、设备的功能、测量范围、测量不确定度及保持其准确度的措施、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检测环境与所从事检验工作的要求的符合程度以及所采用的保证检验工作质量的措施。除此以外,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还应公开声明对所有用户提供相同质量的服务, 保证公正地从事检验工作。

2 《质量管理手册》为全体工作人员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作规范和工作制度,使他们有章可循。因此,它是一个指导检测工作的文件,是控制检测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产品检测能力的有力工具。

3 由于《质量管理手册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了质检机构的检验测试能力和管理水平,因而反映了它的工作质量。因此它是计量认证评审中判断质检机构能否完成其所申请的检验项目,能否 通过计量认证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 《质量管理手册》的编写原则

4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工作质量优劣的最终体现是检测报告的质量。因此,编写《质量管理手册》时,应把整个检验过程看作一个系统工程,对影响检测质量的全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

5 《质量管理手册》应能充分体现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检测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公正性,是指检验机构对所有检测工作都提供相同质量的服务,不受行政干预,严格为用户保守技术秘密,检验人员不参加所从事检测项目的技术资询工作。

科学性,是指一系列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规章制度应能真正起到控制检测工作质量的作用,检测大纲、测检方法、检测程序正确、完整。

先进性,是指检测工作能按现行产品标准或规范进行,能体现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6 《质量管理手册》应真实地反映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测试能力和实际情况。

7 《质量管理手册》应简要明了,通俗易懂,切实可行。

8 《质量管理手册》应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内容及评定方法》的全部要求都订出相应的措施。

(三)《质量管理手册》的内容

9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基本情况概述。

10 岗位责任制。

11 检测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

12 检测人员。

13 检测工作质量控制。

14 原始记录及数据处理。

15 检验报告。

16 有关规章制度。

17 《质量管理手册》执行情况的检查。

18 《质量管理手册》的制订、批准、修改或补充方面的规定。

(四)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基本情况概述

19 提供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基本情况。

19.1 提供机构名称、负责人姓名、通信地址、电话、电传、电 报挂号、邮政编码。

19.2 从事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历史。

20 提出该机构的质量方针。

21 概要介绍检验机构的质量控制措施。

22 提供本单位的检测能力及检测工作范围。

22.1 列出检测项目一览表,要详细列出检测项目、测量范 围。

22.2 列出应用的产品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等技术文件。

23 提供检测能力分析表。

详细分解产品技术标准(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及国际标准)中列出的被测参数种类,计算出能测量参数的百分比。

24 画出组织机构框图。

24.1 框图要能表明机构的外部关系和内部组织关系。领导关系用实线,技术保障、供应关系用虚线。

24.2 内部组织部门应包括管理部门、技术部门、检测部门。计量检定部门和后勤保证部门。

25 画出检验机构平面布置图。

25.1 应画出样品保管室、资料室、计量室及各管理部门、职能部门、实验室的位置。

25.2 凡是重新安装或环境条件变化会影响测量准确度的检测仪器设备,应在平面布置图内画出其安装位置。

26 关于实验室环境条件方面的说明。 详细说明实验室的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电磁屏蔽、接地电阻、电源等影响检测结果准确度的参数及控制方式。

27 给出检测仪器、设备一览表,其内容包括:检测仪器设备名称、技术指标、制造厂名、检定周期、保管人。

28 画出计量标准器具一览表,其内容包括名称、型号、技术指标、制造厂名、检定周期、保管人。

29 画出质量保证体系图。

(五) 岗位责任制

30 应明确组织机构框图中列出的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和权限。

30.1 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应对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内容及评定方法》中规定的管理功能、技术功能全部覆盖,做到事事有人管。

30.2 明确各部门的质量责任。

30.3 明确其权限。

31 应明确各类人员的职责。

31.1 对各类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质量保证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质量检验人员、计量检定人员、资料保管员及其它管理人员明确其职责范围、权限及质量责任,要分工明确。

31.2 对计量检定人员要根据其考核取证情况确定其检定工作范围。

31.3 对质量检验人员要根据其考核取证情况确定其检定工作范围。

(六) 检测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

32.1 画出计量标准器具的量值传递图,图中应注明计量标准器具的名称、型号、量程及准确度。

32.2 画出计量标准器具检定周期表,其内容包括:计量标准器具名称、编号、检定周期、检定单位、最近检定日期、送检负责人。

33 标准物质 列表说明本单位所用的标准物质情况,其内容包括:标准物质名称、技术指标、定级鉴定机构、批号、有效期、保管人。

34 检测仪器设备

34.1 画出检测能力一览表,以说明质量检验机构的测试能力与所申请项目的适应程度。其内容包括:被测参数、检测仪器设备的型号、测量范围、分辨力、检定误差、检定单位。

34.2 列出检测仪器、设备检定周期表,其内容包括检测仪器设备名称、编号、检定周期、检定单位、最近检定日期、送检负责人。

34.3 画出检测仪器设备的量传递图,图中应注明检测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测量范围及准确度①。

35 说明检测仪器设备按本规范附录3“关于在计量认证中对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校验和检验的规定”进行检定或检验,列出所拥有的检定规程,自编的校验方法或检验方法的目录,画出量值传递图。

36 对所有仪器、设备实行标志管理,分别贴上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认证办公室统一制订的标志。其应用范围为:

36.1 合格证(绿色)

计量检定(包括自检)合格者;

设备不必检定,经检查其功能正常者(如计算机、打印机);

设备无法检定,经对比或鉴定适用者;

36.2 准用证(黄色)

多功能检测设备,某些功能已丧失,但检测工作所用功能正常,且经校准合格者;

测试设备某一量程精度不合格,但检验工作所用量程合格者;

降级使用者。

36.3 停用证(红色)

检测仪器、设备损坏者;

检测仪器、设备经计量检定不合格者;

检测仪器、设备性能无法确定者;

检测仪器、设备超过检定周期者。

(七)关于检验人员

37 提供质量检验机构人员结构表和工程师以上检验人员履历表①。

38 确定技术负责人一名,质量负责人一名。

38.1 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应由熟悉检验工作业务的工程师以上人员担任。规模较小的、检验项目比较单一的产品质量 检验机构,质量负责人可由技术负责人兼任。

38.2 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均应有十年以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经历。

39 明确质量检验管理人员必备的技能和知识。

40 明确计量检定人员必备的技能和知识。

41 明确检验人员必备的技能和知识。

42 明确其他有关人员必备的技能和知识。

43 关于技术培训,技术考核方面的规定。

43.1 制订人员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专业检测知识、误差 理论、数据处理、质量控制、质量管理、计量学基本理论知识及国家有关产品质量、计量的法律、法规和文件。

43.2 对各类人员考核方面的规定。

44 检验人员纪律及对检验人员的管理。

(八)检测工作质量控制

45 关于检测工作公正性的措施

45.1 声明对所有检测提供相同质量的服务;

45.2 检测结果不受行政的、经济的和其他方面利益的干预;

45.3 为用户保守技术秘密;

45.4 检验人员不从事所检产品的技术开发工作。

46 关于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46.1 在检测过程中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

46.2 当质量与数量发生矛盾时,坚持质量第一;

46.3 考核人员工作成绩时,首先考核检验质量。

47 抽样

47.1 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应抽样检验;

47.2 规定抽样方法;

47.3 样本大小的确定;

47.4 样本的运输和验收。

48 检测实施细则的编制

48.1 当产品技术标准中未明确规定检测方法或所规定的检测方法不能满足

48.2 款的要求时,应自行制定检测实施细则。检测实施细则由检验人员起草,质量检验机构技术负责人批准。

48.2 检测实施细则应包括如下内容:

a.产品技术标准。

b.抽样方法及样本大小。

c.检测项目、被测参数大小及允许变化范围。

d.检测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量程、准确度、分辨力。

e. 检测系统框图。

f.检测前后,对被测样品和检测仪器的检查项目。

g.对测量用仪器及工件的安装要求。

h.对电源、供气、供水压力及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振动)等的检查及从保证检测结果可靠的角度出发,规定的允许变化范围。

i.在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现象时的处理办法:

①被测件损坏或被测件工作异常;

②首次测量超差;

③检测结果散布太大。

j.在检测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处理办法:

①停电、停水、停气或发生其它非人力可避免的自然灾害时处理办法;

②检测仪器、设备发生意外损坏。

k.检测结果判断方法。

49 检测系统测量准确度的确定

49.1 在全部检测仪器、设备单项计量检定的基础上,应确定系统测量准确度。

49.2 如无法确定系统准确度,则应通过试验,得出检测数据的复现程度。

50 检测工作开始前和结束后的检查程序

50.1 检测工作开始前和结束后,应有专人对被测件的外观和安装状态进行检查,并有记录;

50.2 检测工作开始前和结束后,应有专人对检则仪器、设备的状态、联结方式进行检查,并有记录;

50.3 检测过程中,应对检测室的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并有记录。

51 检测过程中为保证检测质量而制定的规定

51.1 检测工作至少应两人参加;

51.2 检测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持有检验员证;

51.3 操作大型、贵重、精密设备的人员应有操作证;

51.4 规定检测工作按产品技术标准规定的方法或检测实施细则进行;

51.5 数据传输应采用复颂法;

51.6 关于数据的校核和复测方面的规定。

52 检测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或突然的外界干扰的处置办法:

52.1 当发生停电、停水、停气或其他干扰时的处理办法;

52.2 当发生被测件损坏,检测仪器设备损坏时的处理办法;

52.3 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时的处置办法;

52.4 首次测量超差或测量结果散布大大时的处理程序。

53 一些特殊的试验项目(如不可重复性检验),为避免检测质量纠纷而采取的措施。

(九) 原始记录及数据处理

54 关于原始记录的规定

54.1 原始记录格式要规范化;

54.2 明确原始记录是检测结果的记实,不允许随意更改,不许删减;

54.3 明确原始记录不能用铅笔书写,所有项目都应填写完整,应有测试人与校核人签名;

54.4 校核人应真正起到校核的作用,应规定校核工作的范 围;

54.5 更改原始记录,应有统一的规定;

54.6 原始记录应集中保管,确定一个保管单位,保管期一般不得少于两年。

5

5数据处理

55.1 检测数据有效位数的确定方法;

55.2 检测数据异常值的判定方法;

55.3 如何区分可剔除异常值和不可剔除异常值;

55.4 整理后的数据应填人原始记录的相应部分。

(十) 关于检验报告的规定

56 统一检验报告的格式。

56.1 检验报告应有统一的格式。

56.2 检验报告封面包括下列内容:

a.质检机构名称;

b.编号;

c.产品名称;

d.制造工厂;

e.报告发送日期。

56.3 检验报告的首页应包括下列内容:

a.页数,页数编号;

b.试件数量;

c.试件型号;

d.试件编号;

e.检验类别;

f.检验依据;

g.主要检验设备及其编号;

h.检验环境:温度、湿度;

i.检验人员签名;

j.校核人员签名;

k.技术负责人签名。

57 规定检验报告审批程序

57.1 由检验人员填写;

57.2 经校核人员审核;

57.3 由技术负责人签字并盖公章。

58 检验报告发送程序

58.1 严格控制发送份数,无关单位及人员不得列入发放围;

58.2 发放时严格履行登记手续。

59 检验报告的保存

59.1 作为技术资料由专人或专门机构保存;

59.2 规定一个合适的保存期,但一般不得少于两年;

59.3 规定惜阅检验报告的程序。

60 检验报告的更改程序

60.1 应明确何种情况可以更改检验报告;

60.2 更改检验报告的手续及审批程序;

60.3 明确更改后的检验报告与原检验报告的关系。

(十一) 质量检验机构日常工作管理制度

61 检验工作管理制度

61.1 确定一个部门(或专人)接受检验任务,下达检验任务;

61.2 确定检验工作流程;

61.3 关于检验质量考核方面的规定;

61.4 关于检验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

62 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62.1 统一一事故报告的格式;

62.2 明确责任;

62.3 明确处理方法与程序。

63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63.1 确定一个专职机构或专人负责技术档案的管理和保管。

63.2 规定资料的保管范围及保管期:

a.国家、部门、地区有关产品质量方面的文件、政策、法令、法 规、规定;

b.产品技术标准、相关标准、参考标准(国外的和国内的);

c.检测规程、规范、检测实施细则、检测方法(国外的,国内的和自编的);

d.计量检定规程、暂行检验方法;

e. 仪器说明书、计量检定合格证、仪器、仪表、设备的验收、维修、大修、使用、报废记录;

f.检测仪器、设备明细表、台帐;

g.各类检验原始记录;

h.各类检验报告;

i.用户反馈意见及处理意见;

j.样品入库及发放登记本;

k.检验报告发放登记本;

1.产品图纸、工艺文件及其它资料。

63.3 规定各类资料的保管期。

63.4 各类资料的惜阅、复制方面的规定。

63.5 各类检测资料销毁的审批程序。

63.6 检测产品技术资料、图纸、工艺文件的保密制度,包括:

a.规定保密的范围;

b.规定保密的对象;

c. 批准程序。

64 样品保管制度

64.1 明确样品室由谁管理》

64.2 制订保证样品不丢失、混淆、损坏变质的措施;

64.3 样品人库、发放、及检后处理的规定。

65 实验室管理制度

65.1 保持实验室清洁卫生方面的规定;

65.2 保证实验室安全方面的规定;

65.3 保证文明生产方面的规定;

65.4 保持实验室符合检测工作所需环境条件的措施;

65.5 易爆、易燃、有毒物品的保管与发放;

65.6

防火方面的措施;

65.7 实验室出入制度。

66 计量标准器具、标准物质、检测仪器设备的验收、使用、保管、降级和报废制度

66.1 明确由哪一个部门负责这项工作;

66.2 明确计量标准器具、标准物质、仪器检测设备的使用范围;

66.3 规定保管和修理、报废的程序及负责单位。

67 对户关于检测工作质量申诉的收集和处理制度

67. 1 明确规定由哪一个部门负责质量申诉;

67.2 规定处理程序;

67.3 明确受理申诉的范围;

67.4 确定一个受理期限;

67.5 明确经济责任。

68 质量管理手册、规章、制度、检测实施细则或操作规程的制订、修改、分发制度

68.1 规定上述技术文件的制订、修改、分发的工作程序;

68.2 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权限。

69 质量管理手册执行情况检查制度

69.1 明确由哪一个部门(或专人)负责质量管理手册执行情况的检查;

69.2 各部门一般可以每季度自查一次,填写登记表报中心领导;

69.3 全中心应每半年或一年拿面检查一次,填写检查记录。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规范(2)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质量管理手册》编写导则

本导则是向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编写《质管理手册》的指导性文件。在认证时,产品质量检验机构都应向认证机构提交《质量管理手册》。导则仅提出了编写《质量管理手册》的基本要求,在编写《质量管理手册》时,可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在满足本导则要求的前下,作适当的增删。

本导则原则上也适用于自愿申请认证的其它类型的实验室。

(一)《质量管理手册》的作用

1 《质量管理手册》是说明质量检验机构的测试能力、工作范围和检验公正性的文件,它如实地反映了该机构的测试水平和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检验机构通过《质量管理手册》说明了它所从事的检验项目、应用的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拥有的检测仪器、设备 的功能、测量范围、测量不确定度及保持其准确度的措施、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检测环境与所从事检验工作的要求的符合程度以及所采用的保证检验工作质量的措施。除此以外,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还应公开声明对所有用户提供相同质量的服务, 保证公正地从事检验工作。

2 《质量管理手册》为全体工作人员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作 规范和工作制度,使他们有章可循。因此,它是一个指导检测工作 的文件,是控制检测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产品检测能力的有 力工具。

3 由于《质量管理手册》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了质检机构的检 验测试能力和管理水平,因而反映了它的工作质量。因此它是计 量认证评审中判断质检机构能否完成其所申请的检验项目,能否 通过计量认证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 《质量管理手册》的编写原则

4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工作质量优劣的最终体现是检测报告 的质量。因此,编写《质量管理手册》时,应把整个检验过程看作一 个系统工程,对影响检测质量的全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

5 《质量管理手册》应能充分体现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检测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公正性,是指检验机构对所有检测工作都提供相同质量的服务,不受行政干预,严格为用户保守技术秘密,检验人员不参加所从事检测项目的技术资询工作。

科学性,是指一系列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规章制度应能真正 起到控制检测工作质量的作用,检测大纲、测检方法、检测程序正确、完整。

先进性,是指检测工作能按现行产品标准或规范进行,能体现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6 《质量管理手册》应真实地反映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测试 能力和实际情况。

7 《质量管理手册》应简要明了,通俗易懂,切实可行。

8 《质量管理手册》应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内 容及评定方法》的全部要求都订出相应的措施。

(三)《质量管理手册》的内容

9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基本情况概述。

10 岗位责任制。

11 检测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 12检测人员。

13 检测工作质量控制。

14 原始记录及数据处理。

15 检验报告。

16 有关规章制度。

17 《质量管理手册》执行情况的检查。

18 《质量管理手册》的制订、批准、修改或补充方面的规定。

(四)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基本情况概述

19 提供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基本情况。

19.1 提供机构名称、负责人姓名、通信地址、电话、电传、电 报挂号、邮政编码。

19.2 从事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历史。

20 提出该机构的质量方针。

21 概要介绍检验机构的质量控制措施。

22 提供本单位的检测能力及检测工作范围。

22.1 列出检测项目一览表,要详细列出检测项目、测量范 围。

22.2 列出应用的产品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等技术文件。

23 提供检测能力分析表。

详细分解产品技术标准(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及国际标准)中列出的被测参数种类,计算出能测量参数的百分比。

24 画出组织机构框图。

24.1 框图要能表明机构的外部关系和内部组织关系。领导 关系用实线,技术保障、供应关系用虚线。

24.2 内部组织部门应包括管理部门、技术部门、检测部门。 计量检定部门和后勤保证部门。

25 画出检验机构平面布置图。

25.1 应画出样品保管室、资料室、计量室及各管理部门、职 能部门、实验室的位置。

25.2 凡是重新安装或环境条件变化会影响测量准确度的检 测仪器设备,应在平面布置图内画出其安装位置。

26 关于实验室环境条件方面的说明。 详细说明实验室的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电磁屏蔽、接地电 阻、电源等影响检测结果准确度的参数及控制方式。

27 给出检测仪器、设备一览表,其内容包括:检测仪器设备名称、技术指标、制造厂名、检定周期、保管人。

28 画出计量标准器具一览表,其内容包括名称、型号、技术 指标、制造厂名、检定周期、保管人。

29 画出质量保证体系图。

(五) 岗位责任制 30应明确组织机构框图中列出的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和权限。

30.1 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应对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评审 内容及评定方法》中规定的管理功能、技术功能全部覆盖,做到事 事有人管。

30.2 明确各部门的质量责任。

30.3 明确其权限。

31 应明确各类人员的职责。

31.1 对各类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质量保证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质量检验人员、计量检定人员、资料保管员及其它管理 人员明确其职责范围、权限及质量责任,要分工明确。

31.2 对计量检定人员要根据其考核取证情况确定其检定工作范围。

31.3 对质量检验人员要根据其考核取证情况确定其检定工作范围。

(六) 检测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

32.1 画出计量标准器具的量值传递图,图中应注明计量标 准器具的名称、型号、量程及准确度。

32.2 画出计量标准器具检定周期表,其内容包括:计量标准器具名称、编号、检定周期、检定单位、最近检定日期、送检负责人。

33 标准物质 列表说明本单位所用的标准物质情况,其内容包括:标准物质名称、技术指标、定级鉴定机构、批号、有效期、保管人。

34 检测仪器设备

34.1 画出检测能力一览表,以说明质量检验机构的测试能力与所申请项目的适应程度。其内容包括:被测参数、检测仪器设 备的型号、测量范围、分辨力、检定误差、检定单位。

34.2 列出检测仪器、设备检定周期表,其内容包括检测仪器 设备名称、编号、检定周期、检定单位、最近检定日期、送检负责人。

34.3 画出检测仪器设备的量传递图,图中应注明检测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测量范围及准确度①。

35 说明检测仪器设备按本规范附录3“关于在计量认证中对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校验和检验的规定”进行检定或检验,列出 所拥有的检定规程,自编的校验方法或检验方法的目录,画出量值传递图。

36 对所有仪器、设备实行标志管理,分别贴上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认证办公室统一制订的标志。其应用范围为:

36.1 合格证(绿色)

计量检定(包括自检)合格者;

设备不必检定,经检查其功能正常者(如计算机、打印机);

设备无法检定,经对比或鉴定适用者;

36.2 准用证(黄色)

多功能检测设备,某些功能已丧失,但检测工作所用功能正常,且经校准合格者;

测试设备某一量程精度不合格,但检验工作所用量程合格者;

降级使用者。

36.3 停用证(红色)

检测仪器、设备损坏者;

检测仪器、设备经计量检定不合格者;

检测仪器、设备性能无法确定者;

检测仪器、设备超过检定周期者。

(七)关于检验人员

37 提供质量检验机构人员结构表和工程师以上检验人员履历表①。

38 确定技术负责人一名,质量负责人一名。

38.1 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应由熟悉检验工作业务的工程师以上人员担任。规模较小的、检验项目比较单一的产品质量 检验机构,质量负责人可由技术负责人兼任。

38.2 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均应有十年以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经历。

39 明确质量检验管理人员必备的技能和知识。

40 明确计量检定人员必备的技能和知识。

41 明确检验人员必备的技能和知识。

42 明确其他有关人员必备的技能和知识。

43 关于技术培训,技术考核方面的规定。

43.1 制订人员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专业检测知识、误差 理论、数据处理、质量控制、质量管理、计量学基本理论知识及国家有关产品质量、计量的法律、法规和文件。

43.2 对各类人员考核方面的规定。

44 检验人员纪律及对检验人员的管理。

(八)检测工作质量控制

45 关于检测工作公正性的措施

45.1 声明对所有检测提供相同质量的服务;

45.2 检测结果不受行政的、经济的和其他方面利益的干预;

45.3 为用户保守技术秘密;

45.4 检验人员不从事所检产品的技术开发工作。

46 关于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46.1 在检测过程中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

46.2 当质量与数量发生矛盾时,坚持质量第一;

46.3 考核人员工作成绩时,首先考核检验质量。

47 抽样

47.1 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应抽样检验;

47.2 规定抽样方法;

47.3 样本大小的确定;

47.4 样本的运输和验收。

48 检测实施细则的编制

48.1 当产品技术标准中未明确规定检测方法或所规定的检测方法不能满足

48.2 款的要求时,应自行制定检测实施细则。检测实施细则由检验人员起草,质量检验机构技术负责人批准。

48.2 检测实施细则应包括如下内容:

a.产品技术标准。

b.抽样方法及样本大小。

c.检测项目、被测参数大小及允许变化范围。

d.检测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量程、准确度、分辨力。

e. 检测系统框图。

f.检测前后,对被测样品和检测仪器的检查项目。

g.对测量用仪器及工件的安装要求。

h.对电源、供气、供水压力及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振动)等的检查及从保证检测结果可靠的角度出发,规定的允许变化范围。

i.在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现象时的处理办法:

①被测件损坏或被测件工作异常;

②首次测量超差;

③检测结果散布太大。

j.在检测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处理办法:

①停电、停水、停气或发生其它非人力可避免的自然灾害时处理办法;

②检测仪器、设备发生意外损坏。

k.检测结果判断方法。

49 检测系统测量准确度的确定

49.1 在全部检测仪器、设备单项计量检定的基础上,应确定系统测量准确度。

49.2 如无法确定系统准确度,则应通过试验,得出检测数据的复现程度。

50 检测工作开始前和结束后的检查程序

50.1 检测工作开始前和结束后,应有专人对被测件的外观和安装状态进行检查,并有记录;

50.2 检测工作开始前和结束后,应有专人对检则仪器、设备的状态、联结方式进行检查,并有记录;

50.3 检测过程中,应对检测室的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并有记录。

51 检测过程中为保证检测质量而制定的规定

51.1 检测工作至少应两人参加;

51.2 检测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持有检验员证;

51.3 操作大型、贵重、精密设备的人员应有操作证;

51.4 规定检测工作按产品技术标准规定的方法或检测实施细则进行;

51.5 数据传输应采用复颂法;

51.6 关于数据的校核和复测方面的规定。

52 检测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或突然的外界干扰的处置办法:

52.1 当发生停电、停水、停气或其他干扰时的处理办法;

52.2 当发生被测件损坏,检测仪器设备损坏时的处理办法;

52.3 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时的处置办法;

52.4 首次测量超差或测量结果散布大大时的处理程序。

53 一些特殊的试验项目(如不可重复性检验),为避免检测质量纠纷而采取的措施。

(九) 原始记录及数据处理

54 关于原始记录的规定

54.1 原始记录格式要规范化;

54.2 明确原始记录是检测结果的记实,不允许随意更改,不许删减;

54.3 明确原始记录不能用铅笔书写,所有项目都应填写完整,应有测试人与校核人签名;

54.4 校核人应真正起到校核的作用,应规定校核工作的范 围;

54.5 更改原始记录,应有统一的规定;

54.6 原始记录应集中保管,确定一个保管单位,保管期一般不得少于两年。

5

5数据处理

55.1 检测数据有效位数的确定方法;

55.2 检测数据异常值的判定方法;

55.3 如何区分可剔除异常值和不可剔除异常值;

55.4 整理后的数据应填人原始记录的相应部分。

(十) 关于检验报告的规定

56 统一检验报告的格式。

56.1 检验报告应有统一的格式。

56.2 检验报告封面包括下列内容:

a.质检机构名称;

b.编号;

c.产品名称;

d.制造工厂;

e.报告发送日期。

56.3 检验报告的首页应包括下列内容:

a.页数,页数编号;

b.试件数量;

c.试件型号;

d.试件编号;

e.检验类别;

f.检验依据;

g.主要检验设备及其编号;

h.检验环境:温度、湿度;

i.检验人员签名;

j.校核人员签名;

k.技术负责人签名。

57 规定检验报告审批程序

57.1 由检验人员填写;

57.2 经校核人员审核;

57.3 由技术负责人签字并盖公章。

58 检验报告发送程序

58.1 严格控制发送份数,无关单位及人员不得列入发放围;

58.2 发放时严格履行登记手续。

59 检验报告的保存

59.1 作为技术资料由专人或专门机构保存;

59.2 规定一个合适的保存期,但一般不得少于两年;

59.3 规定惜阅检验报告的程序。

60 检验报告的更改程序

60.1 应明确何种情况可以更改检验报告;

60.2 更改检验报告的手续及审批程序;

60.3 明确更改后的检验报告与原检验报告的关系。

(十一) 质量检验机构日常工作管理制度

61 检验工作管理制度

61.1 确定一个部门(或专人)接受检验任务,下达检验任务;

61.2 确定检验工作流程;

61.3 关于检验质量考核方面的规定;

61.4 关于检验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

62 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62.1 统一一事故报告的格式;

62.2 明确责任;

62.3 明确处理方法与程序。

63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63.1 确定一个专职机构或专人负责技术档案的管理和保管。

63.2 规定资料的保管范围及保管期:

a.国家、部门、地区有关产品质量方面的文件、政策、法令、法 规、规定;

b.产品技术标准、相关标准、参考标准(国外的和国内的);

c.检测规程、规范、检测实施细则、检测方法(国外的,国内的和自编的);

d.计量检定规程、暂行检验方法;

e. 仪器说明书、计量检定合格证、仪器、仪表、设备的验收、维修、大修、使用、报废记录;

f.检测仪器、设备明细表、台帐;

g.各类检验原始记录;

h.各类检验报告;

i.用户反馈意见及处理意见;

j.样品入库及发放登记本;

k.检验报告发放登记本;

1.产品图纸、工艺文件及其它资料。

63.3 规定各类资料的保管期。

63.4 各类资料的惜阅、复制方面的规定。

63.5 各类检测资料销毁的审批程序。

63.6 检测产品技术资料、图纸、工艺文件的保密制度,包括:

a.规定保密的范围;

b.规定保密的对象;

c. 批准程序。

64 样品保管制度

64.1 明确样品室由谁管理)

64.2 制订保证样品不丢失、混淆、损坏变质的措施;

64.3 样品人库、发放、及检后处理的规定。

65 实验室管理制度

65.1 保持实验室清洁卫生方面的规定;

65.2 保证实验室安全方面的规定;

65.3 保证文明生产方面的规定;

65.4 保持实验室符合检测工作所需环境条件的措施;

65.5 易爆、易燃、有毒物品的保管与发放;

65.6

防火方面的措施;

65.7 实验室出入制度。

66 计量标准器具、标准物质、检测仪器设备的验收、使用、保管、降级和报废制度

66.1 明确由哪一个部门负责这项工作;

66.2 明确计量标准器具、标准物质、仪器检测设备的使用范围;

66.3 规定保管和修理、报废的程序及负责单位。

67 对户关于检测工作质量申诉的收集和处理制度

67. 1 明确规定由哪一个部门负责质量申诉;

67.2 规定处理程序;

67.3 明确受理申诉的范围;

67.4 确定一个受理期限;

67.5 明确经济责任。

68 质量管理手册、规章、制度、检测实施细则或操作规程的制订、修改、分发制度

68.1 规定上述技术文件的制订、修改、分发的工作程序;

68.2 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权限。

69 质量管理手册执行情况检查制度

69.1 明确由哪一个部门(或专人)负责质量管理手册执行情况的检查;

69.2 各部门一般可以每季度自查一次,填写登记表报中心领导;

69.3 全中心应每半年或一年拿面检查一次,填写检查记录。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规范(3) 在计量认证工作中对编写计量器具

校验方法和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的要求

(一) 前言

在计量认证工作中,对质检机构的各种在用计量器具,凡是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颁布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必须按照国家计 量检定规程的要求进行计量检定;暂时没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但有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和地方计量俭定规程的应按部门或地方计量 检定规程的要求进行检定。在没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部门或地 方计量检定规程情况下,质检机构应根据已有的计量器具的种类, 制订校验方法;对试验设备应制订检验方法。

(二) 编写校验方法的基本要求

编写校验方法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JJG1002-84《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的要求来进行。

校验方法的内容一般应包括:概述、技术要求、校验条件、校验项目、具体校验方法、校验结果的处理、校验周期、附录或附加说明等部分。

1概述 概述部分主要简述受检计量器具的用途、原理和构造(包括必 要的结构示意图)。如果受检计量器具的原理和构造比较简单,认 为不必要介绍和说明时,该部分内容可以省略。

2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应着重规定与受检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使用寿命 和使用安全有大的内容,这些内容一般为:

2.1 准确度等级(如无等级可以省略)。

2.2 计量性能。如准确度、灵敏度、稳定度等。

2.3 物理(或机械)性能。如密度、粘度、强度、硬度、弹性、耐磨性、耐蚀性、抗干扰能力等。

2.4 安全可靠性。如绝缘强度、密封性能、铅封要求和其他 安全防护措施。

2.5 外观质量要求。如表面粗糙度、刻度清晰度,以及对划痕、碰伤、毛刺(裂纹、气泡等方面的要求。

2.6 其他有关使用要求。

3 校验项目

检验项目指受检计量器具的受检部位和内容。确定校验项目要从实际需要出发,明确合理,切实可行。其中,按照具体情况,有 的计量器具使用中和修理后的校验项目,可以与新制造的校验项目有所区别。

4 具体的校验方法

具体的校验方法是对计量器具受检项目进行校验时所规定的 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步骤要明确、具体、切实 可行。校验中所有的公式,以及公式中使用的常数和系数都必须有可靠的根据。

5 校验结果的处理

校验结果的处理是指校验结束后,对被校计量器具的合格或适用性作出的结论。计量器具必须有校验合格证方可使用。校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6 校验周期 。

校验周期指受检计量器具相邻两次校验之间的时间间隔。校验周期的长短应根据受检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使用环境条件和 频繁程度等因素确定。一般应根据本单位使用情况确定一个最长周期。

7 附录或附加说明

根据计量器具校验的需要,附录可以包括以下部分:

7.1 对技术内容的补充说明。

7.2 各种专用校验装置或工具的有关图形或说明。

7.3 校验记录表等文件格式。

7.4 各种分度表、计算表和参数表。

7.5 校验数据处理(包括数字修改)和计算举例。

7.6 其他有关技术内容介绍。

此外,还可包括审查组织、起草人的姓名和具体审查人的姓名等。

(三) 编制程序

8 必须由负责该项校验的技术人员起草;

9 经本单位技术组讨论;

10 由本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

11 报省计量行政部门或部门计量机构征求意见;

12 报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计量认证办公室备案。

(四) 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的编制 检验方法是指用于试验设备周期检验的技术文件。 检验方法的编制要求和程序可参照校验方法的编制要求进行,不另作新的规定。

附录3

关于在计量认证中对检测仪器设备

进行检定、校验和检验的规定

(一) 前言

在产品质量检验中,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和试验设备品种繁多, 如何对这些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校验或检验,以保证所用的检测 仪器、设备的量值准确可靠,性能完好,以保证检验结果正确,并实现在全国范围内检验结果的统一可比,这是计量认证(国外称实验 室认证)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原国家计量局计量认证办 公室曾制订了“关于在计量认证工作中对仪器设备进行检定的规 定(暂行)”。两年多的实践证明,这个文件对解决计量认证工作中 这个关键问题,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为了总结两年来在这个问题 上的经验,更好的搞好这方面的工作,在对上述文件进行修改的基 础上,恃制订本规定。

(二) 有关的几个定义

1 计量器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十一章的规定,计量器具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工业部门一般俗称为计量仪器或检测仪器,有时简称为仪器。

2 计量器具的检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计量法实 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计量器具的检定是指在检定系统的统一指导 下,根据检定规程(国家的、部门的或地方的检定规程),为评定其 计量性能,确定其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3 计量器具的校验:是指在尚没有检定系统和检定规程的条 件下,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检测性能,确定其是否合格,根据需要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根据上述定义和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计量器具的检定按以 下三种情况处理。即:

1) 通用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验;

2) 专用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验;

3) 标准物质的使用。

(三) 通用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验:

4 通用计量器具的范围:本条所指通用计量器具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中第二条第二款中所指的第1类至第10类计量器具。

5 计量器具的检定、校验按以下原则进行:

5. 1 本单位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必须按“计量法”的规定,经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并具有有效的合格证书。

5.2 其它标准和工作计量器具可以自检或自校,也可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或校验。

6 凡本单位具有检定系统表中所规定等级的合格的计量标准器,取得相应项目的检定员证件的人员和合适的环境条件的,可以自行对相应的仪器进行检定。自检合格的贴合格标志。

7 无检定规程的检测仪器可以自行校验。自校仪器必须有相应的计量标准器和校验方法,由从事该项目五年以上的技术人员进行。校验环境条件也要符合仪器工作的要求。

8 自校工作中计量标准器量程不够时,可按下述方法处理:

8.1 计量标准器量程不够,枝验超过部分,经扩展其量程,其准确度能满足要求者,可以给出扩大量程后的校验结果,同时必须给出扩大量程部分的误差分析材料,被校仪器准予使用。

8.2 计量标准器的量程虽然不能满足计量器具的全部要求, 但能满足使用单位需要的部分量程时,可以只在这段量程内校验,被校计量器具也需限定量程使用。

9 对于没有枝验用计量标准器的,可按下述规定之一的方式进行校验:

9.1 用于综合检验的检测仪器,可通过对基本参数的校验来进行。如果这类仪器本身带有自校程序,还必须包括用自校程序进行自校。

9.2 可以通过三台以上的仪器的比对,判断其比对结果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9.3 国内同种仪器少于三台者,可以根据制造厂的技术条件 进行校验。

10 检验方法由被认证单位按本规范附录2:“在计量认证工 作中对编写计量器具校验方法和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的要求”的规 定编写。送部门计量管理机构和当地省级计量行政部门备案。

11 凡按9.2,9.3枝验的仪器,其校验证书上只能给出准用 的结论,同时只贴准用标志。

12 自制的计量检测仪器的技术资料必须齐全(包括图纸及全套鉴定文件)。

(四) 专用计量器具的校验

13 专用计量器具范围:本条所指的专用计量器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中第二条第二款所指的第十二 类计量器具。

14 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与各部门共同确定专用计量器具的目录和管理办法。专用计量器具的检定,按计量法和相应的管 理办法执行。在计量认证工作中,为了解决目前遇到的实际问题, 利于计量认证工作的开展,特就专用计量器具的校验问题作下述 暂时规定。

15 专用计量器具的校验原则上以自校为主,也可以与法定 计量技术机构合作进行。但不论是自校或合作进行,都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5.1 有相应的合格校验用的计量标准器。

15.2 按本文件第10条的规定制定了校验方法。(由负责校验的单位制订)

15.3 有考核合格的人员。

15.4 有合适的校验环境条件。

16 某些特殊的专用计量器具,为了统一量值的需要,经济合理地解决这种专用计量器具的校验问题,计量认证办公室统一授 权有条件的单位承担这种专用计量器具的校验工作。计量认证 中,只承认被授权单位对该种专用计量器具的校验证书,其他自校证书不予承认。未授权的仪器不在此例。

为此,有条件的单位可向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计量认证办公室申请,经过计量认证评审合格后可授权。评审前,申请单位必 须满足以下条件:

16.1 建立了相应的校验用计量标准器。

16.2 制定了经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和计量部门认可的校验方法。

16.3 有考核合格的人员。

16.4 有合适的校验环境条件。

17 已通过计量认证的单位,申请承担专用计量器具检定时, 可按照申请单项计量认证处理、

(五) 标准物质的使用

18 标准物质的定义:已确定其一种或几种特性,用于校准测 量器具、评价测量方法或确定材料特性量值的物质。

19 在检验工作中,凡需使用标准物质的,必须使用国家颁发 了许可证的标准物质。

20 使用国内不能生产的进口标准物质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20.1 在合格期内,并且有合格证书。

20.2 经过分析测试,证明性能符合要求。

20.3 使用新的批号时,必须进行比对测试。

20.4 分析测试和比对测试的数据,必须归档保存,以便认证评审时检查。

(六) 试验设备

21 试验设备的含义:是指在质量检测工作中除计量器具外, 所需使用的,影响对产品质量作出判断的所有设备。

22 试验设备必须根据其出厂技术条件,制定相应的规范进行检验。

23 试验设备的检验人员,必须是从事该项工作五年以上,有实际经验的技术人员。

24 自制的试验设备必须资料齐全(包括全套图纸、技术说明书、使用及维护说明书、测试报告等)。

(七) 用于同一参数测量的不同种类的计量器具必须进行同量程的相互比对。

(八) 本规定由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计量认证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录4

计量认证正式评审程序

(一) 前言

检机构计量认证的现场正式评审,是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计量法实施细则》有关条款的关键步骤,评审结论是国家计量行政部门决定是否批准发给认证合格证书的主要依据,因此必须形成完整的计量认证评审文件。

评审是一个执法过程,要保证评审过程的严肃性,严格坚持质 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内容及评定方法》规定的要求,不得随 意降低标准。为保证评审工作执法的严肃性、公正性和认证质量的一致性,并使评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程序化,吸取了两年多来 的实践经验,对原手册中的相应文件进行了修改,特制定本程序。

(二) 计量认证现场正式评审的作用

1 核对质检机构所提供的资料。被认证单位在它的申请认证文件中已提供了申请认证的业务范围及与此相适应的仪器设备人员等情况,通过评审,可核对申请项目与检测能力适应的程度。

2 发现所提交文件中没有提到的问题。仅文件所提供的资料,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现场正式评审,可以考察到更多的情况。

3 由于评审组由各方面的专家组成,能够从各个角度观察考虑问题,有利于研究全面情况,正确作出评价,保证认证工作本身的公正性、准确性。

4 帮助质检机构提高检测水平,完善管理制度,使检验工作 更科学、准确,从而树立权威性。

(三) 评审组的组成

评审员的职责是根据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内容及考核办法》的规定对被认证单位申请认证的业务范围进行评审。因此,评审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和公正性以及评审员的知识面是否全面,将是影响评审质量的主要因素。评审组 一般应由计量部门的专家和与被认证业务有关的行业方面从事科 研、设计、生产和检测的专家及业务管理方面的专家组成。行业方 面的专家可由被认证单位推荐,报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所有的评 审员都要由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计量认证办公室审定后直接聘 请。评审组成员的数量视被认证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规模大小、申请认证项目的多少及其技术上的难易程度而定,一般不多于 8人。

评审组长由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认证办公室指定。

(四) 计量认证正式评审工作程序

1 预备会议

1.1 在代表报到的当天下午或晚上举行,报到的日子就是评审正式开始的前一天。

1.2 参加人员:评审员、观察员(若有的话)、质检机构的有关人员。

1.3 召开预备会的目的:

1) 安排评审日程。

2) 明计量认证评审工作方法,并对质检机构如何配合评审提出要求。

3) 确定评审员分工。

4) 确定在实验室现场抽查的检验项目。

5) 分发评审记事,说明使用方法。

6) 组织评审负熟悉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内容及评定方法》及《条文说明入预备会不是必备程序。是否开预备会,由评 审组长根据实际情况相机决定。

2 第一次联席会

2.1 会议由评审组长主持,全体评审员及质检机构的有关人员参加。

2.2 会议主持人简要说明计量认证的目的意义。

1) 对应邀出席计量认证评审会的各位评审员及他们的单位对计量认证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质检中心中认证准备工作中,始终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全力支持和协助,代表计量认证办公室,表示感谢。

2) 计量认证制度是我国现行认证工作中通过人大立法的认证制度,计量认证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计量法 实施细则》,计量认证就是国外的实验室认证。

讲解计量法第22条和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七章第32条、33 条、34条。

3) 评审组是由计量部门的专家、主管业务部门的专家、质检行业的专家、学术理论界的专家组成的,这样组成的评审组具有的专业知识面能够覆盖被认证机构所涉及的知识领域,也体现了计量认证所具有技术认证、专家认证的特点。

4) 宣布评审组成员和评审组正副组长。

5) 对评审组的要求:

评审员在认证评审会议期间,通过听、问、查、看、考等方式行使职权,要求做到公正、客观、准确、谦虚、认真、不凭想象、推理得出结论。

评审组长全权主持评审会议的进行,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 当评审员之间在评审条件的掌握上有分歧时,由评审组长裁决。 并将分歧意见报认证办公室。

6) 对质检机构的要求:

质检机构的一切人员在认证会议期间应主动积极配合。提供审查的一切资料应放在便于评审员查阅的地方,尽可能为评审员的工作提供方便。

质检机构对评审组的评审意见和结论可以提出不同意见,有申辩权。

质检机构可以对评审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并可直接向认证办公室反映。

2.3 由被认证机构的负责人介绍机构的概况,包括为保证公正性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所采取的措施;介绍认证准备情况,特别是对预审时所提意见的改进情况。

2.4 宣布正式评审日程

2.5 宣布评审员分工情况及在实验室抽查的检验项目。

2.6 确定并宣布被认证单位的陪同人员。

3 全面参观质检机构各部门“ 3.1目的;

1) 使评审组全体成员对质检机构的检测能力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2) 了解质检机构面上的问题,发现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

3.2 在现场参观中,评审员应有意识地按照六项50条的内容,有目的地抽查。

3.3 各实验室的介绍要简单明了。

4 评审员现场评审

4.1 如果被认证单位较大或申请项目较多,评审工作可以分成两个组或几个组进行。

4.2 评审员应采取听、查、看、问、考的方式按六项50条的要求进行评审。对50条的掌握尺度及评定方法详见“产品质量检验 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内容及评定方法条文说明”。

4.3 评审组应派人参加现场抽查的检验项目的检测工作。 抽查检验项目由评审组决定,并征求质检机构的意见。应注意选 择那些既主要又能在评审会议期间做完的项目。试验完成以后应 向评审组提交完整的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

4.4 由评审组指定被考检测人员。可以采取口试、笔试、现场操作等多种考试形式。

4.5 在现场考核与审查的同时,每位评审员在评审记事上记录自己的意见。

5 由评审组长主持,召开评审员会议,质检机构人员回避。 在综合评审员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评审组的评审意见和评审结论的初稿。

6 由评审组长和副组长征求质检机构对两个初稿的意见。

7 根据质检机构提出的意见,评审组再次讨论,形成正式的评审意见和评审结论,再次征求质检机构意见。 评审组成员在评审报告上签字。

8 第二次联席会议

8.1 会议主持人:评审组长或副组长。

8.2 参加人员:评审员、观察员、质检机构有关人员。

8.3 由评审组副组长代表评审组口头转达评审情况以及在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8.4 由评审组长宣读评审意见和评审结论。

8.5 评审组成员和质检机构成员之间进行对话。

在整个评审会议期间,质检机构的成员中可能存在一些疑问, 没有机会说出来,另外,对如何保证检测质量,改进检测工作,到会的专家们有许多好的建议,应该在评审活动结束后,安排一次机会,让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自由对话,以交流情况,增强评审效果。

在此期间,作为会议主持人,评审组长可以邀请质检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或代表,质检机构的有关负责同志讲话,评审组 长可代表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认证办公室对主管部门、质检机 构在评审期间的配合表示感谢,并对评审员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8.6 宣布评审工作结束。

(五) 对评审意见及评审结论的要求

1 格式见《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评审报告》。意见应简单、明了、准确、客观、具体,尽量用量化词,避免不确定词,避免感情色彩。

2 评审报告及结论的起草

质检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内容规定的六项50条的评分和评审 记录是起草评审报告的基础。评审报告分为“评审组意见”和“评 审结论”两部分。

2.1 “评审组意见”一栏的内容主要包括;根据申请的认证业务范围,按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认证办公室制定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内容及评定方法”规定的要求,对哪些方面 的内容进行了评审及各个方面评审的基本情况,包括正面的肯定意见,需要改进的地方或否定意见。

2.2 “评审结论”一栏应明确写出对申请认证的项目是否可以通过认证的结论。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在申请认证的业务范围内,评审结果全部符合质检机构评 审内容的要求,即认证完全通过。这种情况可写这样的内容:评审 组认为××、质检机构在申请认证的多少种检测项目(有的要注明检测的量限)具备了按编号××,×ׄ„标准进行检测的能 力,符合计量认证条件,同意通过计量认证,报请国家技术监督局 计量司认证办公室审批。

2) 当评审内容的一般项目少于三项未通过时,评审结论前部 分可写成上述(1)的类似内容,但要明确写出有哪些项未通过和规 定的改进期。

3) 当评审内容中影响到检验结果可靠性的关键项未通过,即 认证为不通过。这时应在评审结论中明确写出哪些项目未通过和 未通过的事实根据以及认证为全部不通过的充分理由。

4) 有时虽然在全部申请认证的业务范围内,有些关键项目不合格,影响认证全部通过,但缩小业务范围时,它是全部符合计量认证要求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被认证单位同意,可在限定的业 务范围内通过认证。

2.3 在评审报告每一小项记事栏内,应填写在此次评审中观 察到的情况及对每个评审项目的评价。

(六) 评审组上报文件

1 初访报告;

2 预审报告;

3 抽查项目的检验报告;

4 评审报告原件;

5 评审记事本。

附录5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

评审员管理办法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二条,《中华人 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七章和《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 管理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计量认证评审员是指受省以上人民政府技术监督部 门聘任,对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各类检测机构的计量检定、测试 的能力和可靠性进行执法考核和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第三条 计量认证评审员分常任评审员和特约评审员。

常任评审员是指经部门推荐,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技术监督部门审查同意,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发给聘书的评审员,常任评审员任期为5年,可以连聘连任。

评审组长和责任评审员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技术监督部门在常任评审员中指定。

特约评审员是指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技术监督部门临时聘任,参加某一指定质检机构计量认证正式评审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

第四条 国家级计量认证评审员由国家技术监督局聘任,参加国家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评审工作。省级计量认证评审员由省级人民政府技术监督部门聘任,参加省级以下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评审工作。

第五条 计量认证评审员应具备以下业务条件:

1 具有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

2 熟悉计量法律、法规、产品标准及产品质量检测技术;

3 从事过检测、科研、设计、制造等专业技术工作或技术管理工作十年以上,精通一门或数门检测技术;

4 具有较高的组织能力和政策水平;

5 具有较强的检测质量诊断能力。

第六条 计量认证评审员的职责

(一) 评审组长:

1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技术监督部门委托;组织计量认证正 式评审,对评审工作质量负责;

2负责向质检机构和评审员解释计量认证的有关规定,掌握评审标准;

3当评审组成员在评审条件的掌握上有分歧时,负责协调和裁决;

4向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技术监督部门报告评审结果。

(二) 责任评审员:

1负责审查计量认证申请书,质量管理手册及其它技术资料;

2负责初访、预审,并将结果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技术监督部门认证办公室;

3参加计量认证正式评审,一般也可任评审组长;

4负责质检机构认证后的监督,并将情况报省级以上人民政 府技术监督部门认证办公室。

(三) 特约评审员:

1 参加计量认证正式评审,和评审组其它成员一起共同对评审工作质量负责;

2 在计量认证评审中,应对与其所从事专业有关的检测项目是否符合标准作出判断;

3 在计量认证评审中,当对评审组长的裁决有不同意见时, 可以保留自己意见,并有权直接向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技术监督部门认证办公室报告。

第七条 计量认证评审员的培训

国家级计量认证评审员由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认证办公室组织培训。省级计量认证评审员由省级人民政府技术监督部门认 证办公室组织培训。

常任评审员在聘任期内,至少应接受一次培训。特约评审员在从事某一指定的质检机构的计量认证正式评审前,由评审组长 组织,学习一次计量认证的有关文件。

第八条 计量认证评审员应严肃认真,公正无私,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平等待人,遵守纪律。

计量认证评审员应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计量认证考核 标准。

计量认证评审员在评审工作中若有丧失公正立场,违法失职者,取消其评审员资格,情节严重的,建议由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

第九条 本办法由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附录6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评审

内容及评定方法》条文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计量法实施细则的要求,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检定、测试能力和可靠性必须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才能从事检测工作。这种考核就是质检机构的计量认证,也即国际上通常所说的实验室认证。

为了便于在计量认证评审工作中正确理解和掌握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内容及评定方法人现就其中的条文作如下 说明。为节省篇幅,在进行条文解释时,不再转录条文的原文而只 转录条文的编号。如解释中9. 1款即为本规范正文中)1款,每 款下的1即代表该款第1项(表中序号1)的相应内容。

9.

1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一款共五项,主要包括三方面要求:

(1)

要有一个功能健全为能满足所开展的检测工作要求的组织机构;

(2)

要有一个质量保证体系;

(3) 要有保证检测工作公正性的措施。

下面就每项内容解释如下:

1本项是对检验机构的机构设置及管理方面的要求。组织机构用框图表示,看起来一目了然。

对框图的要求是:

(1)

检验机构的各个业务部门都应该在图上有所反映;

(2)

应表示出各部门的相互关系;

(3) 必须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质量管理手册编写导则》的要求绘制。

本项评分原则:组织机构放置合理,框图符合实情给“Y”;组 织机构不全给“N”。健全但图的结构不合理,可给“Y”,但要修改 框图。

2 本项是对检验机构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质量保证体系 是质检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质量保证体系包含以下内容:

(1) 从检验机构的最上层到各基层单位有人负责检测工作的质量监督工作。这要求在组织机构框图上注明主要的负责人员的 姓名。

(2)针对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订了一套较完善的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规章制度和措施,这些包括:

a 用质量保证体系图说明如何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

b 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3) 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考虑,用户(包括生产厂家和消费 者)意见是衡量检测工作质量的主要标准。因此检验机构应建立起完整的、有效的有关检测质量信息反馈及处理系统。

(4) 能定期和不定期的对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各种措施、规章制度及用户意见的处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能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并有相应的记录。

本项的考核由于涉及其他大项的内容,可以在其它项完成后, 最后综合考核。

3 本项是对组织机构方面的规定。保证实验室的检测仪器设备工作正常,量值准确,是实验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功能,一个实验室可根据其规模和检测仪器设备的多少,根据其在经济上是否合算,决定其是否建立标准室,负责其内部的量 值传递。质检机构可以不建自己的标准室,其计量检测仪器设备 可以委托法定计量机构负责检定。如果检验机构是一个大的研究所的一部分,研究所有标准室,而且符合计量法的要求,能对其内 部进行量值传递,质检机构可以不建自己的标准室,由所的标准室负责其量值传递,但必须有人专门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同时负责 贯彻执行我国有关计量方面的法律和法规。

符合上述情况者,本条通过。

4 本项也是对组织机构方面的规定。检验机构所使用的标 准、规程、规范,必须是国内现行的、最新的。同时,质检机构必须 了解本行业的最新动向,必须了解计量检测领域内的最新知识,以 确保质检机构的工作适时、有效。因此,检验机构必须有这方面的功能。

在考核时,对于小的检验机构,只要有人负责这方面的工作, 并且确实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就可通过。对新建立的、初次要求 认证的小机构可以只要求有人负责,若尚未开展工作,也可算通 过,但备注栏内应写明。

5 本项是对管理方面的要求,公正性是保证质检机构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有关公正性的要求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 对所有用户的检测服务,都能保证同样的服务水平。

(2) 用户要求保密的技术资料和数据,要能做到保密。与检测 元关的人员,不得随意接触用户提供的资料、检品和检测数据。

(3) 不能将用户提供的技术资料及技术成果用于开发工作。 检测人员不得从事与检测业务有关的开发工作。

(4) 检测工作不受领导机构的不良影响。

在考核时,必须有相应文件体现上述要求,并实地考察是否有与上述文件违背的地方。对于附属在研究所的质检机构,还必须 有研究所领导签署的不干预质检工作的声明文件。

9.2 仪器设备

本款有11项,关键的是四方面内容:

(1) 所需的检测仪器设备必须配齐。配备的概念不仅包括参 数要齐,而且检测仪器设备的量程和准确度要合适;

(2) 所有仪器设备必须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3) 仪器设备的量值必须溯源到国家基准;

(4) 检测仪器设备必须帐目清楚,档案齐全,管理有序,并实行标志管理。

现逐项解释如下:

1 本项是对检测仪器设备管理方面的要求。检测仪器设备一览表的格式见附录。我们要求检测仪器设备一览表按参数分类填写。因为有的质检机构,检测的产品上百种,执行的标准成百个。但按参数来说,可归纳成几十种。同时有些标准,标准内套着 标准。故为便于考核,要求按参数分类填写。此外,标准常有变化,主要参数则常常变化不大。按参数填写,表可以不大变。

有些大的质检机构,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质检单位,虽然是相 同的检测参数,各小单位有其独立的设备,则应分别填写。

同一检测参数,有几台仪器者,都应填写。

本项考核时,应抽查表格与实物是否相符。抽查的数量为10%。抽查量的20%不符合者不通过。

有条件的单位,应使用计算机管理,便于修改。有计算机管理者,不要求有表册。

2 本项亦是对检测仪器设备管理方面的要求。 本项考核对,也要求检查实际情况与表格相符程度。抽查数量应不少于州10%,抽查量的20%不符者不通过。 3本项是从检测参数的角度考虑,对质检机构检测能力的规定。向国家技术监督局申请认证的机构,其配备率必须达95%以上,而且没有配备的检测仪器不能是检测主要参数的仪器。所缺的5%的仪器,必须有合同保证可用。用于产品可靠性试验的环境试验设备,可以通过合同与其它单位共用。

对省级及其以下的检验机构,可以根据本地区的条件,放宽要求,但必须避免卖图章式的监督检查。

本项考核时,必须检查配备率统计表,并抽查部分被检产品 标准,考察其配备率是否与统计表符合。不符合者不通过。

4 本项是对测检仪器配备的要求。测量仪器的量程应与被 检参数的范围相适应。检测仪器的灵敏阈应小于被测参数允差的 1/10。这里既要考虑检测仪器的量程足够使用又要考虑检测仪器 灵敏阈足够,能反映出被测参数的变化。

对于试验设备,其指示仪器同样要满足上述要求。

本条考核时,应抽查10%的检测仪器设备。满足要求或虽不 满足要求但符合产品技术标准的规定者为通过。

5 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应与被测参数的允差匹配,这是测量中的基本要求。所谓匹配,是指用这种仪器进行测量,其测量结果的总的不确定度应满足U测≤(1/3~1/10 )T,以保证被测对象的误收和误废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由于U测不仅包括仪器的误差还包 括被测对象、环境条件、测量方法、操作人员有时还有所用标准器等因素带来的误差,计算比较复杂。考虑到这种情况,本条提出两 种比较容易实现的指标:一种是以仪器的检定误差U来代替U测。 由于U是由负责检定的单位给出的,一般是已知的,第二种是通 过实验可以得到的。当然,这两种指标都较U测降低了要求,如果 被认证单位仍不能按这两种指标考核,而所执行的标准(仅限于国 家标准和专业标准)已规定了检测仪器,而所用仪器与标准上规定 的相符,可按符合标准的要求通过认证,但在备注栏内必须注明标 准规定不合理。检测仪器不能满足上述要求者,应在测量结果报告中注明测量结果的置信度。

本条考核时必须抽查部分参数,一个不符合要求者为不通过。

6 本项为对仪器设备进行检定的规定。由于仪器设备品种 繁多检定情况复杂,加之我国已建立的计量标准不全,已制定的检 定规程不够用。为解决这个问题,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专门制订了一个仪器设备进行溯源检定的工作文件,必须按这个工作文件的要求执行。

考核时,责任评审员应审查质检机构所编的校验方法,提出修改意见。应抽查10%的检测仪器设备,是否按上述文件执行。 查量的20%不合格者为不通过。

7 此项是要求对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标志管理的规定。对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标志管理,可减少误用不合格仪器而造成的差错。 标志应使用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统一规定的式样,应粘贴在明 显的位置上。对于由多个可拆卸的检测仪表组合成的设备,每个仪表都必须有独立的标志。对于由多个不再拆卸的仪表组成的设 备,可以只有一个标志。但所有仪表中,任一个不合格为整个设备不合格。

标志应贴在其所属的仪表上。

考核时,3%的检测仪器设备没有标志,为不通过。此外,还抽 查五台仪器的标志,标志上注明的检定情况应与实际情况符合,其中有两台不符合者,亦为不通过。未贴在检测仪表上者必须当场改进。

8 本项为对检测仪器设备管理方面的要求。仪器设备说明 书是检测仪器设备维护保养、正确使用的重要依据。要求保管好, 并能方便使用。说明书一般应有中文本。如系外文说明书,其中 的使用方法和校准部分应翻译成中文(手抄本即可)。

考核时,对一般检测仪器设备(不含简单仪器),10%无说明 书,对于贵重检测仪器设备(价值5万元以上者),一台没有说明书或要求翻译的部分未翻译成中文,为不通过。

9 本项为对仪器设备管理方面的要求。检测仪器设备必须建立档案,这对检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很重要。档案必须坚持不间断填写,必须保存完好。

考核时应抽查10%的检测仪器档案。其中20%不全者或不坚持填写者为不通过。

10 本项是针对由检验机构本身进行检测仪器检定时提出的要求。例如某单位自己负责对本单位的天平进行检定,则要求要 有天平的量值传递图。量值传递图不合格者为不通过。

考核时,对本单位不负责检测仪器检定,也就是本身没有计量检定任务的单位,本项免予考核。

11 本项与第10项一样,是对有量传工作的单位提出的要求。

考核时,必须审查最高标准器是否有计量行政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书。

9.3 检测工作

检测工作是一个质检机构整个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它的好坏直接影响质检机构的工作质量。为了确保质检机构提供的数据准确可靠,也就是在相同的条件下能够重复,在一定的条件下内能够再现。我们要求在检测的全过程中,对影响检测结果的每一个因素,包括:被检测的对象,所用的仪器设备及工作的环境条件,都必须有检查、有核对、有记录,对于检测所得到的数据还必须进行校对。下面就执行中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1 是指检测机构必须具有其申请业务范围内的有关标准、规程、规范等技术文件,技术文件是检测工作的依据,因此必须齐全。 但目前有些产品,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都还没有或者有些正在审批中,对于审批中的标准,要求有关部门配合,尽快审批,在审批后公布认证结果。对于有些一时不准备制订正式标准的,也可以检测机构制订的内控标准或技术条件为根据,对产品进行检测。但这要求有检测机构的正式文件,同时只有在受检产品生产单位同 意后才能按这种标准或技术条件对产品做出是否合格的结论,否则应按参数认证。

本项考核时,要求评审员根据自己在这个领域内的经验,判断被认证单位所拥有的标准、规程、规范是否齐全,是否是最近的版本。满足本要求为通过。

2 检测方法应根据有关的国家标准、规程或规范制词详细的实施细则。

为什么要制订实施细则呢?这是由于有些标准规定得不细, 而有些机构的检测操作人员有可能是新的工作人员,他们虽然经过本单位的考试,也不一定很熟练,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质检机构的工作就象工厂生产产品一样,每一步都应该按工艺文件的要求进行工作,以便做到所有检测结果一致,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再现, 因此要制订详细的实施细则。实施细则的要求:除了一般标准 都规定了的产品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所用的信仪器设备及检测 结果处理方法外,还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 计量检测前,对被测样品和计量检测仪器的检查项目。

(2) 对检测用仪器及工件的安装要求。

(3) 对电源、供气、供水压力及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振动)等的检查及从保证计量检测结果可靠的角度出发,允许的变化范围的规定。

(4) 在计量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现象时的处理办法(如下述情况):

a 被测件损坏或被测件工作异常;

b 首次测量超差;

c 计量检测结果散布太大。

(5) 在计量检测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处理办法(如下述情 况):

a 停电、停水、停气或发生其它非人力可避免的自然灾害时的处理办法;

b 计量测试仪器、设备发生意外损坏;

c 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当然,如果有些标准规定得很详细,能满足上述要求时,也可以不制订实施细则。

考核时,评审员应查看实施细则目录,看其是否齐全,并抽查三本实施细则,看其是否符合上述要求。一种情况不符合为不通过。

3 测量前后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可防止使用不合格的仪器,从而保证测量结果可靠。测量前进行检查,一般都能做到,测量后的检查也是很重要的,它可防止测量过程中检测仪器出现的故障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本项不仅要求测量前后对检测仪器进行检查,面且要求有检查记录 。以保证检查能坚持进行并避免流于形式。

考核时,评审员应抽查测量记录。

4 本项的作用与第3项一样,是为了防止因工件不合格而使测量结果出现差错。

本项考核时同样应检查测量记录。

5 由于多种原因,测量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干扰和故障。如对 数字式检测器的电干扰,精密机械式检测仪的振动干扰等。 此外,还会出现停电等故障。有时测量工作是由技术水平较低的 操作人员具体执行,为了保证测量工作的安全,保证检测结果可靠,因此要求在测量实施细则中对干扰和故障的处置办法做出明确的规定。

本项在考核时,要审查测量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是否全面。 抽查测量操作人员是否熟悉这些规定,是否有这方面的记录。满 足前两项即可通过。但如发现有这方面情况而没有记录者也不通过

6 本项是对测量原始记录的要求,它包括以下内容:

(1) 原始记录应印成一定格式的记录表。这种表格的格式根据检测的要求不同可以有所不同。

(2) 记录表中应包括本条所要求记录的信息及其它必要的信 息,以便在必要时能够判断检测工作在哪个环节可能出现差错,同时根据原始记录提供的信息,能在一定准确度范围内重复所做的检测工作。

(3)原始记录不得用铅笔填写。

(4)原始记录的修改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定。

本项在考核时,必须审查原始记录是否满足要求,每个评审员至少要抽查两本记录。初次认证时,记录表符合要求,记录填写基本符合要求,即算通过。复评时,抽查的记录中有10处不符合要求为不合格。

抽查的对象以认证准备期内的记录为限。以前的记录不要求重新整理。

7 本项是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检测报告的要求。测量结果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在测量中得到的数都是近似值。 此外,在运算过程中,还可能要运用由无理数构成的常数(如π)因此,为了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同时也为了节省运算时间,必须按误差理论的规定截取所需要的数据。此外,误差的表达方式反映了对测量结果的认识是否正确,也利于用户对测量结果的正确理解。因此,做了本项规定。

由于尚未规定在测量报告上必须注明测量不确定度,因此,考核时,如测量报告没有注明测量不确定度,而其它满足要求,应算通过。当然,不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者亦不通过。

8 本项不仅规定测量结果必须有人校核,而且规定了校核者应有一定的水平,能起到校核作用,此外,校核者还必须在测量记录和测量报告中签字,以示负责。

考核时,应检查测量记录和测量报告,无校核者签名或测量者 和校核者为同一个人签名者均不能通过。

9本项规定原始记录和测量报告至少应保存两年。原始记录的保存方式也可用计算机软盘。 两年是最低保存期限,考核时应根据工作性质,适当确定保存年限。

10 本项是对测量报告的责任人员的规定。技术负责人应在测量报告上签字,以示负责。这并不意味技术负责人需精通每一项检测业务,这只说明由于他采取了完善的管理措施,他签署的每份报告都是能保证质量的。

考核时,如发现一份报告未签字,即为不通过。

9.4 人员

关于人员方面的基本要求是:要有合格的人员。这包括高级的、中级的和一般的人员。其次,这些人员的知识必须是不断更新的,也就是说,能跟上时代的要求。现逐项解释如下:

1 本项是对质检哪构技术负责人的能力的规定。技术负责 人要对整个检测机构的全部工作负责,业务上应该有较高的水平。 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负责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检验工作的质量, 因此,当技术负责人变动时,要通知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决定是 否要检查在技术负责人变动后该机构的工作水平,以便维持认证。

2 本项是对检测机构的质量保证负责人的能力的规定。质量保证负责人协助技术负责人对整个检测机构的全部检测工作的质量负责,在技术负责人不在时代行其职权。在小的检测机构,可由技术负责人兼任。

质量保证负责人不一定要求精通所管辖的每一项具体工作, 但必须熟悉本单位的主要业务,并具有一定的质量管理方面的知识。

质量保证负责人必须是该检测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这有助于质量工作中的有关决定能够得到贯彻执行。

3 本项是对被认证单位人员素质的规定。工程师以上人员应占检测人员总数(不含行政人员)的20%。

4 本项是对检测操作人员的要求。操作人员应熟悉所从事 的检测工作;应对所使用的仪器的性能、操作方法、维护保养等方 面的注意事项有清楚的了解;应对数据处理有最基本的知识;熟悉国家有关的政策和法律。为了证明这部分人员达到了上述要求, 他们必须通过本单位组织的考试,取得合格证,在认证考核时,评审员应现场抽查。抽查的人数不得少于三人。

5 本项所指的人员是在被认证单位负责检测仪器检定的人员。这类人员必须根据其所负责的项目,取得国家计量行政部门 颁发的检定员证。

对于在其内部不开展仪器检定,也就是不进行计量检定工作的单位,本项免于考核。

6 本项是对被认证单位的人员的知识更新的要求。考核时,必须查看有关的计划及其执行情况。

9.5 环境条件

认证办公室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基本上能满足检测工作的要求即可通过。本款共有9项,仅说明如下几点:

(1)第1项是对环境条件的总的要求。不同的检测对象要求不同的环境条件:有的需要控制温湿度,有的要电磁屏蔽,有的要求配备有害气体排放装置等。考核时要求评审员根据自己的业务 经验及相应的标准规定,判断其是否可以通过。

(2)室内照明和场地的布置,虽然有些规范提供了一些参考数据,考虑到情况比较复杂,仍不做具体的规定。评审时评审员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

(3)对噪声的要求,70dB是对噪声大的实验室的最低要求,一 般实验室应低于55dB,标准室应低于45dB(后两项不作为必须达到的要求)。对于无法消除噪声的实验室,应有隔离工作间,隔离 工作问内噪声应小于70dB。考核时,应向评审员提供噪声实测数 据。

9.6 工作制度

本款1至9项为要求制订的各项工作制度。

工作制度是否健全,能否坚持贯彻执行,反映了一个单位的管理水平。对于检测单位来说,它必然会影响到检测工作的质量。 为了保证检测质量,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出发,对影响检测结果 的各种因素(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进行控制,在前面几款已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除了这些要求外,还在本款提出要建立九个最基本的工作制度,各单位在准备认证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 有所增减,但必须包含这些基本内容。

关于九个制度的具体要求,可参看“质量管理手册编写导则”, 这些就不一一解释了。

本款在考核时,除了审查有关制度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外,应 抽查少数工作人员询问他们对有关制度的了解情况。

本条考核时应特别注意检查执行情况。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规范(4)

在计量认证工作中对编写计量器具校验方法和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的要求

(一) 前言

计量认证工作中,对质检机构的各种在用计量器具,凡是国院计量行政部门颁布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必须

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进行计量检定;暂时没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但有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和地方计量俭定规程的应按部门或地方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进行检定。在没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部门或地方计量检定规程情况下,质检机构应根据已有的计量器具的种类, 制订校验方法;对试验设备应制订检验方法。

(二) 编写校验方法的基本要求

编写校验方法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JJG1002-84《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的要求来进行。

校验方法的内容一般应包括:概述、技术要求、校验条件、校验 项目、具体校验方法、校验结果的处理、校验周期、附录或附加说明 等部分。

1 概述

概述部分主要简述受检计量器具的用途、原理和构造(包括必要的结构示意图)。如果受检计量器具的原理和构造比较简单,认为不必要介绍和说明时,该部分内容可以省略。

2 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应着重规定与受检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有大的内容,这些内容一。般为:

2.1 准确度等级(如无等级可以省略)。

2.2 计量性能。如准确度、灵敏度、稳定度等。

2.3 物理(或机械)性能。如密度、粘度、强度、硬度、弹性、耐磨性、耐蚀性、抗干扰能力等。

2.4 安全可靠性。如绝缘强度、密封性能、铅封要求和其他安全防护措施。

2.5 外观质量要求。如表面粗糙度、刻度清晰度,以及对划痕、碰伤、毛刺(裂纹、气泡等方面的要求。

2.6 其他有关使用要求。

3 校验项目

检验项目指受检计量器具的受检部位和内容。确定校验项目要从实际需要出发,明确合理,切实可行。其中,按照具体情况,有 的计量器具使用中和修理后的校验项目,可以与新制造的校验项目有所区别。

4 具体的校验方法

具体的校验方法是对计量器具受检项目进行校验时所规定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步骤要明确、具体、切实可行。校验中所有的公式,以及公式中使用的常数和系数都必须有可靠的根据。

5 校验结果的处理 校验结果的处理是指校验结束后,对被校计量器具的合格或 适用性作出的结论。计量器具必须有校验合格证方可使用。校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6 校验周期 。

校验周期指受检计量器具相邻两次校验之间的时间间隔。校验周期的长短应根据受检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使用环境条件和频繁程度等因素确定。一般应根据本单位使用情况确定一个最长周期。

7 附录或附加说明

根据计量器具校验的需要,附录可以包括以下部分:

7.1 对技术内容的补充说明。

7.2 各种专用校验装置或工具的有关图形或说明,

7.3 校验记录表等文件格式。

7.4 各种分度表、计算表和参数表。

7.5 校验数据处理(包括数字修改)和计算举例。

7.6 其他有关技术内容介绍。 此外,还可包括审查组织、起草人的姓名和具体审查人的姓名等。

(三)编制程序

8 必须由负责该项校验的技术人员起草;

9 经本单位技术组讨论:

10 由本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

11 报省计量行政部门或部门计量机构征求意见;

12 报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计量认证办公室备案。

(四)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的编制检验方法是指用于试验设备周期检验的技术文件。 检验方法的编制要求和程序可参照校验方法的编制要求进行,不另作新的规定。

第二篇:中国统计数据质量分析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对统计数据质量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加深,中国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现在,中国统计数据质量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如何与国际接轨、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等。从统计数据质量内涵、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改进办法等几个方面加以了论述。

关键词: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改进办法

1 背景

随着社会对统计数据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公共政策和公共治理对统计数据的依赖越来越重,公众对统计数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的同时,对统计数据的质疑之声此起彼伏。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叶青指出:房价、地方gdp之和大大高出全国核算数据、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统计范围太窄、城镇登记失业率不反映真实失业率等,都让老百姓对统计数据心生迷雾。

为了加强对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的研究,推动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在2011年7月份,中国统计学会召开政府统计数据质量专题研讨会。

大会征集论文内容以政府统计数据质量为主题,主要涉及统计数据质量内涵、质量评估、影响因素、改进途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等不同角度。大会专家学者分别从理论研究成果、工作经验介绍以及前人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等各个方面对中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进行了探讨。

2 文献回顾

金勇进(2010)从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估技术方法、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等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技术方法包括:测量误差的统计分布和检验研究,抽样误差以及非抽样误差理论研究,缺失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研究,汇总数据的误差理论研究等。

中国从1993年改用sna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及2002年加入gdds以来,中国统计数据质量标准越来越与国际接轨,但是差距也是存在的。imf的数据质量评估框架(qdaf)为统计数据质量进行定性评估提供了一种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五个维度:质量的先决条件、诚信的保证、方法的健全性、准确性与可靠性、适用性。在我国,统计数据质量除了受到统计制度、核算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外,缺少一个全面适用的统计数据的质量评估标准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常宁,2004)。

3 统计数据质量内涵

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鲜祖德认为,从国际经验来看,政府统计数据质量主要应从准确性、适用性、可比性、及时性、衔接性、可获得性、透明度和有效性等八个方面进行评价。金勇进(2010)认为,统计数据质量就是要符合标准,首先要能够准确反映客观现象,即准确性;其次要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即适应性;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准确性、及时性、可比性、适用性、经济性、可得性和保密性等。

4 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

4.1 数据主观失真

(1)数据采集环节。

采集到的数据符不符合要求,准确性怎样,误差有多大,有没有主观编造等会对统计数据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这些采集到的第一手资料是进行分析的基础,它们的准确性与否直接关系到分析是否有意义。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的周献华认为,登记误差是当前影响农村调查数据质量的主要原因。而且,数据采集环节产生的数据失真是很难修复的,即使更正,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2)台账、记录不全。

基层统计部门的原始记录和台账不健全也是造成统计数据失真的又一大原因。原始记录可以有效监督数据产生过程,因而一旦缺失,就无法保障记账笔数的正确性和及时性,造成数据监管不力的局面。其次,台账缺失,在进行数据汇总的时候可能造成漏记,堆记,从而影响数据质量。

(3)执法监督不力。

《统计法》宣传不到位,执法不严,对存在的违法行为不能够有效给予相应的惩罚。这一方面无法保证数据质量,另一方面又纵容了不法行为,可能造成进一步的违法。

(4)统计不独立。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各种经济行为多种多样、调查对象的配合意识日趋淡薄、采集真实数据越来越困难、即使获得了真实的数据、但由于政绩考核等因素、难以完全避免外部干扰从而使最终的统计数据面临失真的可能(金勇进,2010)。因而,统计独立性问题一直都是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问题。

4.2 适应性不强

这包括统计方法、指标含义、口径不统一。

浙江省永嘉调查队胡少中认为,调查方式方法存在缺陷是引起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其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辛金国认为,采取网上直报也面临一些新问题,比如可操作性差、审核过于简单、安全性等。像房地产价格的统计数据主要由指定的房地产企业自己填报调查表,这种方法局限太多,适应面不广。指标含义的不明确也给不同统计部门带来了困难,造成口径不统一。

4.3 统计调查体系存在问题

贺建风、刘建平(2010)指出,我国统计调查体系存在很多问题:各统计调查方法独立运行,相互脱节,造成数据自相矛盾的困境;政府统计调查组织体系关系不和谐,普查中心的功能定位不明,所处地位尴尬;统计调查资源浪费与数据短缺并存,源于统计服务功能未得到强化;统计监督能力不强,数据抗干扰性差,没有形成强有力的舆论监督体系。

4.4 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必须以完善的统计机制和制度为保障,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统计部门就无法高效运作,产生高质量的数据。

4.5 中央与地方总量数据不一致

地方gdp加总数据不等于中央统计数据,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差距保持在5%以内是正常,但是我国由于gdp与政绩挂钩,统计部门地位不独立,数据质量标准不统一,统计指标口径存在差异,导致二者的差距超过了5%。这就使二者的统计数据达不到可比性要求,运用数据时也无法确认哪种数据更可靠。

4.6 法制保障不足

在我国,统计法制保障不足,统计法制建设滞后与依法统计困难并存,《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使我国的统计工作有了法律依据,但离真正的依法统计还有较大差距。刘建平(2010)认为:一是统计法制建设滞后,《统计法》本身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二是依法统计困难重重,《统计法》并未引起全社会尤其是领导的足够重视,特别是政府领导违反《统计法》的事件层出不穷,但统计执法部门往往对其无力查办。三是统计执法力度有限,无论是统计执法的队伍建设还是经费投入都很不够,统计执法工作难以实现制度化、日常化。加上我国统计部门不独立,不透明操纵更是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

5 存在问题的原因

(1)在数据采集阶段,随着统计工作中多种数据搜集手段的采用,出现了设计误差、调查误差、汇总误差等。

(2)调查体系上,统计基础工作薄弱、统计数据与利益挂钩、造成政府统计外部抗干扰能力较弱,统计数据的虚报、瞒报现象严重影响了政府统计数据的公信力。

(3)在监督和法律保障方面,我国统计法制对统计数据质量的保障力度不够,并不能对妨碍和危害统计数据质量的违法行为发挥很好的预防和惩处作用。

徐小海(2010)从统计行为分析入手,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使用者(公众、政府),生产者(统计部门),调查对象行为对统计数据质量产生的影响。主要是不同数据相关人员在追求不同利益的前提下,采取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行为影响到统计数据产生过程,从而影响统计数据质量。

6 改进办法

建立凌驾于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之上的全国性协调机构,加强统计部门独立性。组建全国性的统计监督管理委员会,建立健全法制监督体系,扩大社会舆论监督范围。

在管理上,注重科学管理方法的运用。山东调查总队的刘敏认为:量化管理统计工作,依据数字、数据进行决策的管理办法,可以使统计管理可控,可测量,从而达到提升统计数据质量的目的。四川省青羊区统计局杨永红认为:应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来规范管理,可以强化过程控制,实现数据质量管理标准化,统计服务和法制工作规范化。

在统计专业队伍建设上,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其次,引进年轻一辈、高素质人才,改善统计队伍结构。

第三篇:浅析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陈珊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开放的逐步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质量管理对经济建设的保障作用,这就要求抓好质量管理和提高产品质量。本文简单说明中国现存在的问题和为什么质量如此重要的原因。接着回顾质量管理简史,提出了二十世纪以来质量管理的发展状况。对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目的与意义简单说明,作现代质量管理统计方法做了举例,对并且进行评价与分析,最后提出了产品质量提升的方法和我国商业企业产品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质量 统计方法 企业 质量管理

一、 质量的重要性

(一)问题的由来

问题红心蛋刀地沟油,从度大米到皮革奶,从双汇火腿肠“瘦肉精”刀沪上盛禄食品分公司“染色馒头”,五花八门的问题食品层出不穷,连绵不绝,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监管体系中存在盲区,无疑是一大问题。另一方面,在发达国家,零售商一旦发生伪产品或欺诈等行为将面临数百万乃至倾家荡产的巨额惩罚。食品安全中的各种违法行为损害了人民的生命健康,损害国家形象。故质量对人民,企业乃至国家起着至关重要你的重要。

(二)质量的重要性

1.人类生活需要质量大堤的保护

人类生活需要质量大堤的保护,一旦质量大堤崩溃,劣质产品和服务的洪水猛兽就将危及到人类的生活和生命。衣被难以御寒,食物不充饥,住所危及安全,车辆可以倾斜,飞机失事煤矿爆炸……这种质量低劣造成伤害甚至危及人类生命的事件,打开每天的报纸总能看到,它让我们深思“质量”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人类的生活只有依托质量才能得以提升。我国已经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进程中,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持续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进一步和谐协调,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如果没有质量大堤的保护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只有质量理念全面更新,质量水平显著提高,质量文化不断普及,才能推进质量工作的全面加强和质量成果的极大涌现。于是,人们可以在冠以“质量城市”、“质量生活”、“质量乡村”。称号的质量环境中,享受现代质量文明带来的生活乐趣,这样人们的生活才得以大幅度提高。

2企业发展需要质量工作的支撑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产品和服务项目的开发和生产。一个企业没有产品和服务,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切经营活动必将停止。因此,产品策略一直是一个企业营销策略中最为核心、最为基础、最为根本的策略。然而产品质量的核心又在于“产品”的质量,这种质量体现在产品能极大地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更准确的说,这种产品的服务和质量应能超越竞争者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这种物质需求的满足离不开产品的符合性质量、适用性质量的统一和综合。日本经济强盛的成功之道,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学习和研究,究其原因,质量是核心。

人们常说一个产品能拯救一个企业,能促使一个企业的发展。更严格的说,只有一个富有竞争质量的产品才能引导一个企业驶向成功的彼岸。

3.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一质量为核心要素

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两大主流趋势,世界各国面临着新的挑战,而

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则是挑战的焦点。因此,提升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在国际上有两个最具权威的评价机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系统(IMD)和世界经济论坛(WEF)。无论是哪一种评价体系,都把“企业管理”作为其要素。在IDM评价体系中,“企业管理又分为“生产率”、劳动成本、公司经营、管理效率”。在WEF评价体系中,“企业管理”又分为“企业组织、企业家、企业创新、风险经营”。等等。显而易见,管理成为基础性评价指标,而管理的核心则是“质量”,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生活质量、经济运行质量,等等。

根据《财富》杂志2001年全球500强排名中,中国内地纸占了11席,与国际相同业务的企业比较,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因此,中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道路还很漫长,我国质量工作者应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增长作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质量管理概述

(一)质量的概念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1)设计质量

实际质量指的是为生产产品而规定的产品规格、性能以及外观等表示质量规格的概念。确定设计质量时考虑到消费者要求的质量,本企业的工程能力、技术水品、产品的经济的那个,这也就叫目标质量、

(2)制造质量

也叫适合质量,表示生产过程中制造的产品适应设计质量的程度。生产同样德 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会产生质量区别,从而发生质量的分布。工厂所说的提高质量指的是制造质量,在精神上和经济上可能范围内与设计质量保持一致的一种制造领域的产品质量管理活动。

(3)服务质量

产品具有良好的质量,只是必须的。但重要的是消费者学会正确使用产使消费者正确使用产品,并在出现故障或使用发生困难时得到保修,才能使消费者对产品感兴趣。服务质量指的是能够使消费者正确使用产品的有效措施及产品中出现的问题是得到的必要帮助。

质量管理领域的权威Juran说质量就是“使用适合性”。要满足为消费者实际和制造,同时服务质量也要要高,因此使用适合性包含上述的三个质量定义。

确定产品的特性的要素或评价一个产品时的指标要素叫做质量特性。质量特性是衡量产品有用性的尺度,如化学药品的纯度、金属材料的强度、产品尺寸、性能、寿命等。产品特性的值,简称特性。

质量管理中的管理一次包含英语中management 和control两种意思。

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十分丰富内涵的多侧面的概念,也含有与时俱进的特性。也就是说,随着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质量的含义就不可能凝固不变,二十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内涵、扩展外延、调整表述进而永葆时代气息。

(二)质量管理简史

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几乎总是包含着质量及控制和管理的内容。早在周王朝春秋、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就记载了手工业产品的工程局鞥技术规格、制造方法、技术要求以及质量管理方法。例如,《考工记》就开始写到:“审曲面势,在饬五材,以辨名器。”所谓“审曲面势”,就是对当代手工业品作类型和规格的设计;,所谓“在饬五材”,就是在设计后,;所谓“以辨民器”,就是对生产的手工业产品,通过检查是否合格、能否为官方和民间使用。这些记载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时的人们对质量的理解。放射出我国古代文明的灿烂光辉。 一般的,按照质量管理的方法不同,我们把质量管理分为三个阶段。

(1).质量检测阶段

一般指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30年。也即从欧洲工业革命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几倍、几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高于手工业工人,生产产品的的幅度增长要求零件部系统化和标准化,从而达到互换性,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一生产要求又促使了精密的生产和应用。在18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的这种标准化生产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英气了欧洲的广泛关注。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已经求实认识到一台机器再精确,但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特征不可能只取一个数值于是人们提吃了公差界限的问题。这个概念的提出,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产品质量水平和产品经济性的相互约束的新认识,反映了人们对追求产品质量水平和经济性最佳组合的一种新思考。

(2)统计质量统计阶段

这一阶段指20世纪40年代至五十年代。

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电报电话 的贝尔实验室的休哈特。在20世纪的20年代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成立了两个课题的研究组,一个研究从事过程控制,休哈特主张对上产过程的控制,事先做好生产设备的调试工作、生产环境的整顿工作、技术人员的和生产人员的额培训工作,并要求生产人员在生产过程找那个的规范操作,保证生产过程处于控制之中从而达到稳定的目的。休哈特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在于,首创了生产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控制图,并于1931年出版了《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一书,这本书奠定了质量控制的理论的基础。

(3)全缪按质量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一般认为始于20世纪60年代,质量管理至今还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之中。 随着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特别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质量管理的对象、内容和任务发生了新的变化。

这一时期,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从单纯的使用性能发展为耐用性、美观性、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性的全面关注,这就大大提升了人们对这质量的需求水平,也对质量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于是,人们认识到质量管理问题不能同外部环境相隔离,只能把质量管理与整个企业管理问题不能那个同外部环境相隔离,只能把质量管理与整个企业管理乃至企业以外的社会相联系,只能把其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乃至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于是联系的观点制约的观点、沟通的观点在质量管理中被广泛应用。在科学管理中,以人为本的观念被充分强调了。美国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但是发人深省的是,全面质量管理真正在实际中取得成功的是日本。

日本在推行中的一个特点是吧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觅求结合起来走吃了一条日本化的管理新路,创造了新的方法。经过努力,到90年代,美国的钢铁、汽车等质量有赶超了日本。这种经历有为全面质量管理重在实践、重在应用作了一个最好的注脚。

在新的形势对质量管理的深层呼唤之下,我国的质量必将迈向新的发展时期,必将成为质量大国,对世界作出新的贡献。

三 统计质量管理的观点

统计质量管理的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其主要观点主要包括质量统计分析和质量统计推断。

(一)质量统计分析观点

(1) 质量的贴纸具有波动性,所谓质量的特质性,是指测量的质量特质数值,如尺寸、

强度、重量等。实践证明在生产过程中不管如何保持特条件,即便操作者、机器、原材料、加工方法、测量手段、生产环境等条件相同,生产出来的每一批产品的特性值总不可能完全相同,总是存在或多的差异,这就是产品质量的波动性。可以说我们是生存在“波动的世界”中,这样的波动时我们无法避免的、因此直来给你特性值也具有波动性,产品质量波动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

(2) 质量特性值的波动具有规律性

在生产过程中尽管采用各种措施保持条件稳定,但由于有偶然性的原因的影响,加工出来的一批零件特性值总会有波动。理论和实际证明,对于数量很大的一批零件来说,特性值的波动存在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变现在频率的分布上,就是一种大量现象的统计规律。在质量管理中 常应用的有正态 、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等几种典型分布。

(3)影响特性值波动的原因

影响质量特性值波动的原因主要有人员、材料、方法、机器、测量和环境6个方面。 人员:操作者的质量意识、技术水平、文化素养、熟练程度和身体素质等。

机器:机器设备、工装夹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材料:材料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和外观质量等。

方法:加工工艺、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正确程度等。

测量:测量设备试验手段和测试方法等。

环境:工作场所的温度、湿度、含尘度、照明、和振动等。

(二)质量的统计推断观点

在自己量控制中经常遇到要确定一批产品质量的问题,这整批产品零件称为母体或总体,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不可能对整批产品逐个进行检查,而只能从中抽取一部分进行检查,抽取的一部分零件叫做子样或样本。统计推断的观点,就是要从检查子样质量的统计特征来 推断整个来母体质量的统计特征,即用部分来说明整体的观点,由此产生了悠扬检验的理论。

四 常用统计技术方法与基础知识

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找出产品质量波动的规律,把正常波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消除系统原因引起的波动。在质量的统计分析观点的理论基础上,人们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一系列的质量管理的统计技术和方法。早期常用的质量管理方法主要包括:调查法、分层法、排列图法、因果图法、直方图法、散布图法、控制图法、推移图法、对策表法、流程图法。随着人们对质量管理:工作人士的加深、直来给你管理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质量工作被列入企业战略工作中,质量管理方法有利进一步法人发展的需要,因此,有产生了新型的质量管理方法:树图、亲和图法、关系图法、系统图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解析图法、网络图法、头脑风暴法、水平对比法等。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质量管理方法的使用,随着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的不断深入、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计算机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不断得到推广。统计过程控制、试验设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方差分析、测量系统分析、测量不确定评估等统计技术与方法在质量管理的应用都得到不断深化。

五 我国产品质量提升策略

ISO9000:2000版对质量改进的解释为,质量改进时建立在一些基本过程之上的,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质量改进时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提高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增强顾客和其他相关满意的机会。为了有效实施各种形式的具体质量改进活动,并取得成效,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 分析和评估现状,一识别改进区域。

(2) 确定改进目标。

(3) 寻找可能解决办法,以实现这些目标。

(4) 评价这些解决办法并作出选择。

(5) 实施选定的解决办法。

(6) 测量、验证、分析和评价实施的结果,一确定这些目标已经实现。

(7) 这个是采纳更改。

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评审,以确定进一步改进的机会。从这种意义上讲,改进时一种持续活动。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反馈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均能用于识别改进的机会。 组织中的全体人员都应接受有关应用质量改进工具和统计技术方面的培训,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过程。

参考文献

[1]Jack·Levin、James Alan Fox:《社会研究中的基础统计学》,第九版,北京: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2008.

[2] 岑咏霆:《质量管理教程》,第二版,伤害: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

[3]韩直能、李喜军:《现代质量管理统计方法》,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黄宏升:《统计技术与方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第一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10.

第四篇:公司三级计量统计总结

烯烃三级计量统计总结

烯烃公司按照煤化机动[2011]57号文件要求,在9月底开始建立各装置三级计量统计表并展开了每日计量统计工作,目前统计工作已经展开近一个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 各车间三级计量表故障或不准的较多,尚不能达到准确性的要求。

2、

3、 许多统计点无计量仪表,无法进行统计。

个别车间公用一个计量总表,进各装置后均无计量仪表,无法分车间进行统计核算。

4、 很大一部分计量仪表无累计流量,车间尚未完成计量仪表增加累积流量功能,进度缓慢。

5、 个别车间三级计量项目未统计全,或个别车间计量项目超过三级计量范围。

6、 个别计量项目无设计用量,目前正在摸索实际用量,暂时无法指定考核指标。

7、 烯烃各车间电气未统计当班和当日用电量,但烯烃水中心每班均统计当班用电量。

8、 其它不典型型小问题。

针对三级计量存在的问题,烯烃生产技术部拟计划于11月1日14:30(待定)在烯烃公司召开三级计量统计总结会,将对各车间三级计量项目进行逐个审查,并对存在问题进行解决。目前尚不能达到四级绩效考核的要求。 需要协调的事情:需要煤化工机动部、生产技术部和质检计量中心参加下周召开的烯烃三级计量工作总结会(会议时间尚未确定),对烯烃公司的三级计量工作进行指导、讲评,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

烯烃生产技术部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企业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制度

本文由jingkun130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企业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制度 企业能源计量、

1、能源计量是企业计量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由企业的计量机构(企业计量主管 部门)统一管理,企业通过能源计量管理,促进企业实行能源定量化管理,做到能耗有 数据,制定生产工序和产品能耗定额有依据,考核用能状况有标准,为制订节能的操作 制度创造条件,同时为合理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采用新技术,提高 监测、控制水平。

2、企业计量主管部门应做到企业用能实行全面计量,各种能源(包括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和含能工质在其分配、加工、转换、储运和消耗的全过程中,按生产过程需 要实行分别计量。

3、在企业的计量主管部门中,设置能源计量的机构,并配备适当的专业人员,负 责完成能源计理的管理、检定、测试和维修工作。

4、计量主管部门按生产工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按工艺流程路线,设计绘制 本企业能源计量点网络图,编制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规划。

5、计量主管部门为实施企业能源计量的统一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有关能源计量 的具体、管理制度如下: ⑴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 ⑵能源计量测试实验室的工作制度; ⑶能源计量测试人员岗位责任制; ⑷能源计量器具使用、维护、保养制度; ⑸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测试、修理定额管理制度; ⑹能源计量器具采购、入库、流转、降级、作废核准制度; ⑺能源计量测试原始数据,统计报表管理制度; ⑻能源计量测试档案,技术资料使用保管制度。

6、企业能源计量配备的范围应做到:

⑴进出厂的一次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二次能源(电、焦炭、成品油、煤 气、石油气、蒸汽等)以及含能(或称载能)工质(压缩空气、氧、氮、氢、水等)的 计量; ⑵自产二次能源和含能工质及能源生产单位自用的一次能源的计量; ⑶生产过程中能源和含能工质的分配、加工、转换、储运和消耗的计量; ⑷生活和辅助部门(办公室、食堂、浴室、宿舍等)用能的计量; ⑸为能源平衡测试所需要安排的计量。

7、第 6 项所涉及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做到不少于 95%的要求。

8、能源计量的检测率和计量器具的准确度都要达到《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和管理通则》的要求。

9、为保证使用计量器具的量值统一标准,根据本企业实际需要,对量大面广的计 量器具建立健全计量标准,严格计量监督、对使用量小,准确度要求高,而本企业又不 能检定的能源计量器具,企业计量主管部门可以有计划地报请政府计量部门安排检定。

10、能源计量器具的受检率原则上要达到 100%,并根据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确 定各类能源计量器具检定周期,制订周期检定计划,保证受检率达到 98-99%,抽检合 格率达到 95-98%。

11、能源计量器具的安装使用严格按产品说明书和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以保证合 理安装、正确使用、维修方便。计量主管部门还应加强巡回检定和现场监督检验,杜绝 不合格计量器具流入生产线。

12、 企业能源统计是能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 其主要任务是统计企业能源消费量, 研究能源消耗的规模和构成,从而计算各消耗能源部位的消耗量,用以分析能源消耗的 去向与分配。其次是统计企业能源的利用情况,分析其变动原因,为加强能源管理提供 资料,再次是编制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平衡表,以反映各种能源的来龙去脉,研究能源利 用的经济效益。企业能源统计的扎口单位是节能主管部门。

13、 企业建立能源统计报表制度, 由节能主管部门统一制定能源消耗统计报表格式, 能源消耗统计报表按月逐级上报,即生产车间(或能源二次加工部门) 、分厂和集团公 司。能源统计内容必须包括各种能源消耗量统计和能源利用水平(产值单耗和产品单耗

等)统计,能源统计的时段必须与企业生产产品或财务报表同步。

14、企业能源统计的汇总工作由节能主管部门负责,除应完成本企业能源管理所需 要的统计工作之外,还应完成行业或政府部门规定上报的能源消耗报表。

15、 节能主管部门根据全厂各部门或企业的能源统计资料, 定期编制企业能源消费平衡 表, 绘制企业能流网络图, 以此开展企业能源消耗的统计分析工作或开展企业能量审计工作。 (参考的能耗报表、能源消费平衡表、能量审计报表格式见附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997 年 11 月 1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月 28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 目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总 则 录 2007 年 10 节能管理 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 一般规定 工业节能 建筑节能 交通运输节能 公共机构节能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节能技术进步 激励措施 法律责任 附 则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

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第三条 本法所称节约能源(以下简称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 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 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 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 第四条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展战略。 第五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节能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 划、计划,并组织编制和实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节能计划。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节能 工作。 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 第六条 国家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 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每年向国务院报告节能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 第七条 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 节能环保型产业。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节能工作,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 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推动企业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 改进能源的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储存和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国家鼓励、支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第八条 国家鼓励、支持节能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促进节能技术创新与进 步。 国家开展节能宣传和教育,将节能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增强 全民的节能意识,提倡节约型的消费方式。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法履行节能义务,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 新闻媒体应当宣传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 第十条 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主管全国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的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县 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并接受同级管理 节能工作的部门的指导。 第二章 节能管理

第十一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领导,部署、协调、 监督、检查、推动节能工作。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 加 强对节能法律、法规和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用能行为。 履行节能监督管理职责不得向监督管理对象收取费用。 第十三条 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法组织制定并适时修订有关节能的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立健全节能标准体系。 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强制性的用 能产品、设备能源效率标准和生产过程中耗能高的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节能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严于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地方节能标准,由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行业标准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制定, 并依照法定程 第十四条 建筑节能的国家标准、 序发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 行业标准的地方建筑节能标准,并报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 国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 目,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者核准的机关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 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六条 国家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 设备和生产工艺实行淘汰制度。 淘汰的用能 产品、设备、生产工艺的目录和实施办法,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 定并公布。 生产过程中耗能高的产品的生产单位, 应当执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对超过单位产品能 耗限额标准用能的生产单位,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限期治理。 对高耗能的特种设备,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实行节能审查和监管。 第十七条 禁止生产、 进口、 销售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产品、 设备;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生产工艺。 第十八条 国家对家用电器等使用面广、耗能量大的用能产品,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实 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的产品目录和实施办法, 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产品质量 监督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十九条 生产者和进口商应当对列入国家能源效率标识管理产品目录的用能产品标注能 源效率标识, 在产品包装物上或者说明书中予以说明, 并按照规定报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和 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共同授权的机构备案。 生产者和进口商应当对其标注的能源效率标识及相关信息的准确性负责。 禁止销售应当标注 而未标注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 禁止伪造、冒用能源效率标识或者利用能源效率标识进行虚假宣传。

第二十条 用能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可以根据自愿原则,按照国家有关节能产品认证的 规定,向经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从事节能产品认证的机构提出节能产品认证申 请;经认证合格后,取得节能产品认证证书,可以在用能产品或者其包装物上使用节能产品认证 标志。 禁止使用伪造的节能产品认证标志或者冒用节能产品认证标志。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 建立健全能源统计制 度,完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改进和规范能源统计方法,确保能源统计数据真实、完整。 国务院统计部门会同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定期向社会公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 及主要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和节能情况等信息。 第二十二条 国家鼓励节能服务机构的发展, 支持节能服务机构开展节能咨询、 设计、 评估、 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 国家支持节能服务机构开展节能知识宣传和节能技术培训, 提供节能信息、 节能示范和其他 公益性节能服务。 第二十三条 国家鼓励行业协会在行业节能规划、节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节能技术推广、 能源消费统计、节能宣传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方面发挥作用。 第三章 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第一节 一般规定 加强节能管理, 制定并实施节能计划和节 第二十四条 用能单位应当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则, 能技术措施,降低能源消耗。 对节能工作取得成绩的集体、 个人给予奖 第二十五条 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 励。 第二十六条 用能单位应当定期开展节能教育和岗位节能培训。 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 第二十七条 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 计量器具。 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 对各类能源的消费实行分类计量 和统计,并确保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真实、完整。 任何单位不得对能源消费 第二十八条 能源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向本单位职工无偿提供能源。 实行包费制。 第二节 工业节能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推进能源资源优化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 第二十九条 国务院和省、 推进有利于节能的行业结构调整,优化用能结构和企业布局。

第三十条 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 材、石油加工、化工、煤炭等主要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术政策,推动企业节能技术改造。 第三十一条 国家鼓励工业企业采用高效、节能的电动机、锅炉、窑炉、风机、泵类等设备, 采用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洁净煤以及先进的用能监测和控制等技术。 第三十二条 电网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发电调度管理的规定,安排清 洁、 高效和符合规定的热电联产、 利用余热余压发电的机组以及其他符合资源综合利用规定的发 电机组与电网并网运行,上网电价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第三十三条 禁止新建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燃煤发电机组、燃油发电机组和燃煤热电机组。 第三节 建筑节能 第三十四条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内 的建筑节能规划。建筑节能规划应当包括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计划。 第三十五条 建筑工程的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当遵守建筑节能标准。 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工程,建设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开工建设;已经开工建设的,应当 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已经建成的,不得销售或者使用。 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在建建筑工程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情况的监督检查。 应当向购买人明示所售房屋的节能措施、 保温 第三十六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房屋时, 工程保修期等信息,在房屋买卖合同、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中载明,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 负责。 制冷的公共建筑应当实行室内温度控制制度。 具体办法由国务 第三十七条 使用空调采暖、 院建设主管部门制定。 第三十八条 国家采取措施, 对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分步骤实行供热分户计量、 按照用热量 收费的制度。新建建筑或者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应当按照规定安装用热计量装置、室内温 度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城市节约用电管理, 严格控制公 用设施和大型建筑物装饰性景观照明的能耗。 第四十条 国家鼓励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等节能建筑材料 和节能设备,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 第四节 交通运输节能 第四十一条 国务院有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全国交通运输相关领域的 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有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分别制定相关领域的节能规 划。 第四十二条 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指导、 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和有效衔接, 优化 交通运输结构,建设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 完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鼓励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鼓励使用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 第四十四条 国务院有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交通运输组织管理,引导道路、水路、 航空运输企业提高运输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四十五条 国家鼓励开发、生产、使用节能环保型汽车、摩托车、铁路机车车辆、船舶和 其他交通运输工具,实行老旧交通运输工具的报废、更新制度。 国家鼓励开发和推广应用交通运输工具使用的清洁燃料、石油替代燃料。 第四十六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的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不符合标准 的,不得用于营运。 国务院有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燃料消耗检测的监督管理。 第五节 公共机构节能 第四十七条 公共机构应当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带头使用节能产品、设备,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 本法所称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第四十八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会同同级有关 部门制定和组织实施本级公共机构节能规划。 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应当包括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 改造计划。 第四十九条 公共机构应当制定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加强能源消费计量和监测管理, 向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报送上的能源消费状况报告。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按照管理 权限,制定本级公共机构的能源消耗定额,财政部门根据该定额制定能源消耗支出标准。 第五十条 公共机构应当加强本单位用能系统管理,保证用能系统的运行符合国家相关标 准。 公共机构应当按照规定进行能源审计,并根据能源审计结果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第五十一条 公共机构采购用能产品、设备,应当优先采购列入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 录中的产品、设备。禁止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 节能产品、 设备政府采购名录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 门制定并公布。

第六节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 第五十二条 国家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 下列用能单位为重点用能单位:

(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一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

(二)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定的年综合 能源消费总量五千吨以上不满一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五十三条 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的能源利用状况报 告。能源利用状况包括能源消费情况、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效益分析、节能 措施等内容。 第五十四条 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应当对重点用能单位报送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进行审查。 对节能管理制度不健全、节能措施不落实、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重点用能单位,管理节能工作的部 门应当开展现场调查,组织实施用能设备能源效率检测,责令实施能源审计,并提出书面整改要 求,限期整改。 在具有节能专业知识、 实际经验以及中 第五十五条 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设立能源管理岗位, 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中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并报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能源管理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本单位用能状况进行分析、 评价, 组织编写本单位能源利用状况 报告,提出本单位节能工作的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 能源管理负责人应当接受节能培训。 第四章 节能技术进步

第五十六条 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发布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指导节能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第五十七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节能技术研究开发作为政府科技投入的重点领 域,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节能技术应用研究,制定节能标准,开发节能共性和关键技术,促 进节能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节能产 第五十八条 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节能技术、 品的推广目录,引导用能单位和个人使用先进的节能技术、节能产品。 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实施重大节能科研项目、节能示范项 目、重点节能工程。 第五十九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 原则,加强农业和农村节能工作,增加对农业和农村节能技术、节能产品推广应用的资金投入。 农业、科技等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支持、推广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储运等方面应用节能技

术和节能产品,鼓励更新和淘汰高耗能的农业机械和渔业船舶。 国家鼓励、 支持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 推广生物质能、 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按照科学规划、有序开发的原则发展小型水力发电,推广节能型的农村住宅和炉灶等,鼓励利用 非耕地种植能源植物,大力发展薪炭林等能源林。 第五章 激励措施

支持节能技术研究开发、 节能技术 第六十条 中央财政和省级地方财政安排节能专项资金, 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节能宣传培训、信息服务和表彰奖励等。 第六十一条 国家对生产、使用列入本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推广目录的需要支持的节能技 术、节能产品,实行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 国家通过财政补贴支持节能照明器具等节能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第六十二条 国家实行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的税收政策,健全能源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及其开采利用水平的提高。 第六十三条 国家运用税收等政策,鼓励先进节能技术、设备的进口,控制在生产过程中耗 能高、污染重的产品的出口。 设备政府采购名录, 应当 第六十四条 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节能产品、 优先列入取得节能产品认证证书的产品、设备。 第六十五条 国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节能项目的信贷支持, 为符合条件的节能技术研究开 发、节能产品生产以及节能技术改造等项目提供优惠贷款。 国家推动和引导社会有关方面加大对节能的资金投入,加快节能技术改造。 第六十六条 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的价格政策,引导用能单位和个人节能。 国家运用财税、价格等政策,支持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等节 能办法。 国家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季节性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制度,鼓励电力用户合理调整用电负 荷;对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其他主要耗能行业的企业,分淘汰、限制、允许和鼓励类 实行差别电价政策。 第六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节能管理、 节能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中有显著成绩以及 检举严重浪费能源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八条 负责审批或者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机关违反本法规定, 对不符合强制性节 能标准的项目予以批准或者核准建设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 分。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开工建设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或者将该项目投入生产、

使用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止生产、使用,限期改造;不能改造或者逾 期不改造的生产性项目, 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 闭。 第六十九条 生产、进口、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的,使用伪造的节能产品认 证标志或者冒用节能产品认证标志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处罚。 第七十条 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的,由产品质量 监督部门责令停止生产、进口、销售,没收违法生产、进口、销售的用能产品、设备和违法所得, 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七十一条 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者生产工艺的, 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停 止使用,没收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情节严重的,可以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提出意见,报 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关闭。 第七十二条 生产单位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用能, 情节严重, 经限期治理逾期不治理 或者没有达到治理要求的, 可以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提出意见, 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 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关闭。 第七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 应当标注能源效率标识而未标注的, 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 改正,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法规定,未办理能源效率标识备案,或者使用的能源效率标识不符合规定的,由产品 质量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伪造、 冒用能源效率标识或者利用能源效率标识进行虚假宣传的, 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 改正,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七十四条 用能单位未按照规定配备、 使用能源计量器具的, 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限 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五条 瞒报、伪造、篡改能源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能源统计数据的,依照《中华人 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处罚。 第七十六条 从事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的机构提供虚假信息的, 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 无偿向本单位职工提供能源或者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的, 由 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八条 电网企业未按照本法规定安排符合规定的热电联产和利用余热余压发电的机 组与电网并网运行,或者未执行国家有关上网电价规定的,由国家电力监管机构责令改正;造成 发电企业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处二十万元以上五 第七十九条 建设单位违反建筑节能标准的, 十万元以下罚款。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违反建筑节能标准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十万元

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十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违反本法规定, 在销售房屋时未向购买人明示所售房屋的节能措 施、保温工程保修期等信息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三万元以上五 万元以下罚款;对以上信息作虚假宣传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 下罚款。 第八十一条 公共机构采购用能产品、设备,未优先采购列入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 中的产品、设备,或者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的,由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 告,可以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并予通报。 第八十二条 重点用能单位未按照本法规定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或者报告内容不实的, 由 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三条 重点用能单位无正当理由拒不落实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整改要求或者整改 没有达到要求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 并报 第八十四条 重点用能单位未按照本法规定设立能源管理岗位, 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一万 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六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节能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 玩忽职守、 徇私舞弊,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七章 附 则

第八十七条 本法自 2008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

上一篇:质量科长岗位工作标准下一篇:专利技术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