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失业统计问题论文

2022-04-18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我国就业救助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本文从时代性、地域性、对象性三个特点及创新研究方法、理论基础方面出发,进行分析总结,对我国近年就业救助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发展方向进行探析。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我国失业统计问题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失业统计问题论文 篇1:

浅论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统计问题

【摘要】我国的农村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口,农业隐性失业状况相当严重,了解这一形势及其形成原因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可以更好地解决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的转移问题。

【关键词】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统计

农业隐性失业指工业化过程中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而没有影响到农业产出的那部分边际生产力等于或小于零的劳动力。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长期存在农村与城市发展严重的不平衡,加之中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导致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就构成了中国农业的隐性失业。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口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了解这一形势及其形成原因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可以更好地解决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的转移问题。

1 当前农业隐性失业的形势分析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农业隐性失业率呈上升趋势,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80年代中期的农村过剩劳动力为2.5亿,隐性失业率高达60%。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城市二、三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90年代中期,已减少到1.0~1.3亿人,隐性失业率仍高达30%。农业隐性失业现象的存在,以及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隐患,对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首先,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大量存在,标志着相当部分农业劳动力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是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其次,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存在,制约了农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1979~1984年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37∶1缩小到1.56∶1(以农民收入为1)。但自1985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持续扩大趋势,1997年差距为2.47∶1,到了2005年,这一收入差距比率高达3.22∶1。

再次,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积极性,农业机械化的步伐不得不放慢,相当部分农村的贫困落后面貌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改变。

第四,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持续进入大中城市,造成了许多城市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

2 农业隐性失业产生的原因

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大量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起来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

2.1 农村劳动力基数大,劳动力的自然增长规模庞大。1979-1993年,农村劳动力增长近1.4亿人,90年代中后期,农村劳动力每年还将增加600万人左右。在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的同时,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却出现了缩减的趋势,土地沙漠化等原因造成农业用地大面积减少,并最终导致农业内部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弱。

2.2 在农村劳动力日趋增多和农业用地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我国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没有能够相应进行调整,相当一部分农村单一结构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从而使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吸纳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3 在我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后,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目前农村中的文盲、半文盲占的比例仍然不小,每年进入劳动力年龄的农村劳动力中,有将近10%属于文盲、半文盲,由于勞动力自身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经济结构变动的要求,因而只能滞留在当地农村,处于隐性失业状态。

2.4 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还存在制度性障碍。全国各大中城市对农民工进城就业都有不少的限制,将不断增加的农村劳动力都限制在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农村隐性失业。

3 解决我国农业隐性失业问题的对策

3.1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通过市场来配置社会资源,使其达到利用的最佳化和收益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也是市场的主体,他们完全有理由选择自己所适合的职业。虽然政府在中介性服务组织间加强了组织协调,但从总体上评价,农业劳动力流动中的市场障碍仍然严重。因此建立统一、规范的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是解决农业隐性失业问题的根本性措施。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中获得平等主体地位的一项基本的制度保障。

3.2 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主要是指农业内部各产业部门间的配置调整和种植业内部种植结构的调整,其目的是为了合理地利用资源,挖掘资源利用潜力,提高资源的配置利用效益。调整农业内部各产业间即农林牧渔业间的配置结构,提高果树、葡萄、花卉和畜牧、养殖等劳动力高度密集型产业的配置比重。通过调整种植业内部的种植结构,减少耕地密集型产品的种植面积,相应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棉花、烟叶、小辣椒和大棚蔬菜等)的种植比重,发挥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强农业深层开发,发展开发性农业、特色农业,要以农业产业化来推进农、林、牧、副、渔深度发展,开发和发展农产品加工增值,使农民获得比过去单纯靠原料和初级产品搞得多的经济效益。一旦农业获益较大,高素质的农民就愿意留守土地,弃耕撂荒等现象将受到遏制。

3.3 发展乡镇企业走农村工业化之路。中小企业在解决就业尤其是农业隐性失业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以中小企业主体的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目前,为适应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需要和应对农业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的现实,我们必须确立新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进行乡镇企业制度创新,具体来说,应坚持与城镇化相结合,以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为导向,以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来推进乡镇企业的第二次创业。

3.4 普及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务农劳动力的素质必须首先提高基层技术推厂人员的素质。基层技术人员知识的陈旧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民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到位后,要通过开展不同层次的新技术培训、资格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的基本素质,可以通过加强与职业培训院校、农科院所的合作,聘请专家讲学等途径,更高层次地提升农技推广人员水平。其次要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培训内容和方式要与需求相衔接。建议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农广校、地方农技校等教育培训阵地,采取联合办学或请人授课等方式,加大培训力度。

3.5 扩大劳务输出。这也是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的重要转移途径。我国是人口密度较高且分布不均衡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劳动力资源成本较低的优势。但我国多年来劳务出口一直徘徊在30万人左右,仅占同期国际劳务市场吸纳劳工的1%,与我国劳动力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在当前亚太经济复苏和西方国家经济繁荣的新机遇面前,我们要放开劳务输出的经营权,尽快搞活国内劳动力市场,鼓励更多的外贸行业重视劳务输出,积极向世界各层次劳动力市场进军,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寻找更广阔的就业途径。

4 改进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统计的思路

4.1 界定农村隐性失业的统计口径。

隐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未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劳动能力,本质上是介于失业与就业之间的劳动力经济参与情况。界定农村隐性失业,通常需要引入克里希纳对隐性失业提出的四种测量标准,即时间标准、收入标准、意愿标准和生产力标准。所谓时间标准,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里的劳动时数低于被定义为充分就业的时数(我国为40小时/周);所谓收入标准,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里获得的收入低于被定义为充分就业的收入标准最低额(我国可确定为最低工资额);所谓意愿标准,是指劳动者愿意工作的时间和强度高于目前工作的时间和强度;所谓生产力标准,是指劳动者从目前就业队伍中撤出而不会减少产出。从我国国情看,对隐性失业的统计标准的选择,以第一、二项较为可行。

4.2 完善农村隐性失业统计调查方法:

农村隐性失业调查可借助于国家已经建立的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建立农村劳动力抽样调查制度。农村隐性失业劳动力抽样调查的范围是全国的农村地区,调查以户为登记单位,调查人口具体涵盖范围与城镇劳动力抽样调查相同。调查采用以全国为总体,省为次总体的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一般也分为三个阶段,即由“省抽县、县抽乡、乡抽村”,并对抽中的样本村进行逐户调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第一级抽样框的县级单位进行分层,分层标志采用人口标准(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经济标志(近三年人均分配收入)或地形标志(平原、山区、丘陵)等,具体由各省市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调查时点也可定为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包含15日那个星期的星期天,调查期间为调查时点前四周。调查对象为年满16岁及以上的农村地区常住人口。调查内容包含个人的基本情况和劳动状况的调查,其中劳动状况的调查项目有①调查期内是否为取得收入而劳动;②调查期内累计工作时间;③所从事的行业、有无兼业行为及兼业的行业;④该家庭户是否有外出务工的人员及务工人数(外出务工人员是指户籍仍在农村地区,人已离开农村在外工作的人员);⑤调查期间内未参加有报酬劳动或劳动时间过少(小于充分就业时间)的原因。

4.3 建立农村隐性失业统计指标体系。

(1)反映农村隐性失業总量的指标:①农村隐性失业总数: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超过农业生产要素协调配置所需要的那部分劳动力的剩余量。采用劳动力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农村隐性失业调查时,可将农村隐性失业规定为那些在一定年龄(16岁)以上的农村常住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参加农业劳动或其它非农业有报酬的劳动,在调查时点前四周内,周平均劳动时间不足40小时的人员。②各年龄段的农村隐性失业数:按照16-24岁、25-44岁、45岁以上三个年龄段(即青年、壮年和中老年)分组统计。③各文化层次的农村隐性失业人数:按小学以下、小学、初中、高中、大专以上几个层次分别统计,反映农村不同文化水平的劳动力供需不平衡的状况。④不同性别的农村隐性失业数量:按男、女分别统计的农村隐性失业数量,反映调查范围内男女劳动力隐性失业的规模,说明农村生产劳动对男女劳动力的偏好或排斥的程度。

(2)反映农村隐性失业广度的指标:农村隐性失业率。它是反映农村隐性失业相对数的指标,隐性失业率越高,说明剩余劳动力面广,失业的情况严重。

(3)反映农村隐性失业就业结构的指标:各层次农村隐性失业的比重:为各层次农村隐性失业占农村总的剩余劳动力数量之比,该指标按照年龄、文化层次、性别等分别统计。反映了各层次农村隐性失业在总的农村隐性失业中分布的比率,是农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许雄奇、杜鹃,我国农业隐性失业的现状[J].经济论坛,2003.6

[2] 查瑞传、穆光宗,我国隐性失业现象透视[J].前线,2000.12

[3] 夏杰长,中国农业隐性失业的统计测算及分析[J].湘潭工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12

作者:方 青

我国失业统计问题论文 篇2:

我国就业救助问题研究综述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我国就业救助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本文从时代性、地域性、对象性三个特点及创新研究方法、理论基础方面出发,进行分析总结,对我国近年就业救助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发展方向进行探析。

关键词:就业救助;综述;特点;研究方法

一、引言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①就业救助一直是中国公众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也是社会救助中最为重要的内容。社会就业救助作为一项基本的公共福利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救助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就业救助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实践中对就业救助体系建设的积极探索,国内学术界也对我国就业救助问题各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本文梳理了近几年来国内关于就业救助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具体总结和分析我国社会就业救助问题的现有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二、近年我国就业救助研究成果综述

我国就业救助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总结起来有以下特点。

(一)我国就业救助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时代社会公众关注情况有密切联系

黄晨熹2004年研究发达国家社会救助的经验及其对上海的意义,与21世纪初上海关注、重视就业救助政策改革有关联。海城等2005年针对老工业基地的女性就业救助问题开展研究,与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密切联系;这一转型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持续至20世纪初并到达关键转折点,引起的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在当时是公众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陆林等2010年分析由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波及全球这一国际实时背景下,对千万失业返乡农民工群体进行研究,根据当时国家政策制度,提出了新型农民工救助体系。金融危机下的就业问题是当时各国政府亟待解决的一大民生问题。

(二)我国就业救助研究具有典型的地域性,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于就业救助政策的需求各异有内在关联

对于发达地区,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关注西方救助制度的引进或者参考:吴小芳以广州市H社区为研究个案,广州为全国最早实施“低保”制度的城市之一,通过分析提出现有的城市救助制度设计在工作岗位提供、劳动培训等相关配套措施上都无法满足目标群体的需求,导致政策目标功效有限。指出西方“激活”政策在延用相关概念时应当谨慎。肖萌等采用长期跟踪定性研究,对北京的工作福利的效果进行评估,提出如何推进就业服务质量的提高,规范低保和工作福利的管理,是社会救助改革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黄晨熹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救助标准构建和调整、平衡救助和就业动机以及欺瞒预防等方面的积极做法和成功经验,对上海的社会救助制度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欠发达地区,研究成果还较少,只有王丽华以湘西八县的贫困农户的劳动力人群为研究对象,提出基础教育和培训可以为贫困农户劳动适龄人口有效就业作能力上的准备;公共就业保护和扶持措施可以为贫困户劳动适龄人口提供有效就业的手段和机会,以此改变贫困农户劳动力人群低层次的劳动就业和低水平的劳动所得状况,达到劳有所值、劳能脱贫致富的目标。

此外,也存在多个区域的对比研究成果:王增文通过对中国16省37县市的社会救助对象抽样调查研究,提出性别、年龄、享受社会救助前所从事的职业等个体特征变量对社会救助群体的再就业意愿存在显著性影响。调查对象范围较广,包括富裕省市、中等省市及西部省份等。

(三)我国就业救助研究具有明确的对象性,与中央政策的关注对象高度重合

农民就业救助问题关注度较高,与中央一号文件等相关政策关注三农问题有密切联系。谭龙芳提出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的最大问题是就业问题,并从三方面总结了导致我国农民失业问题的原因。付春香针对失地农民,提出采用建模法、比较法等研究分析方法,构建新型的就业救助模式来解决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陷入贫困的现象。陆林等针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千万失业农民工群体,就其自身再就业能力弱往往采取了“往回走”的行为选择的现象,根据我国现行救助制度机制存在一些缺陷及“扶持与帮扶、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一种发挥政府主导性和引导力,建立“生存与发展”、“扶持与捐赠”相结合的新型农民工救助体系。

近年开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救助问题进行关注,与国家宏观就业政策关联。肖丽玲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进行界定,从实践操作层面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指导与救助策略。兰敏针对面临就业难和失业的大学生群体,认为单靠经济手段来解决日益紧迫的大学生就业压力显然还不够充分,并从政府、社会、个人三个方面来阐述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四)我国就业救助研究文献注重研究与分析方法的创新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国内研究方法趋于多元,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并重且交叉,近年来在统计学基础上的实证分析受到重视。这在就业救助研究中开创了新的里程碑。在社会学具体研究中恰当引入统计学等实证分析手段,可以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例如:

田奇恒等通过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社会福利受助者就业意愿进行量化描述,分析当前对低保社会福利受助群体的机制,探讨社会结构不同层面在社会救助过程中的行为价值取向,并从社会政策层面提出相关建议。王增文通过对中国16省37县市的社会救助对象抽样调查研究,提出性别、年龄、享受社会救助前所从事的职业等个体特征变量对社会救助群体的再就业意愿存在显著性影响。王增文通过对社会救助群体再就业方程作了经验分析,用双重的样本选择变量对再就业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因子进行分解处理,认为社会救助群体再就业选择行为与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的选择策略具有内在关联性,并且再就业选择调整项在社会救助群体再就业工资收入方程中通过了检验。胡永远等基于问卷调查微观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城镇社会救助再就业人群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社会救助再就业人群的收入低于城镇职工,我们更应该关注中低收入分位数的社会救助再就业人群,需要针对城镇社会救助再就业人群采取更有效的扶持政策。倪丽艳理论解释了社会救助再就业人群收入低的原因,并基于问卷调查所得微观数据,使用OLS回归和百分位数回归分析社会救助再就业人群与城镇职工两个群体收入的影响因素,提出对社会救助人群的扶持措施。

(五)我国就业救助研究文献在理论基础方面有涉入。例如:

杨德敏从立法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了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及我国社会救助法立法应遵循的原则。李秉文针对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全民低保”为核心的社会救助模式这一问题进行研究,通过采用建模法,借助公民生存——发展能力模型,构建了优于“全民低保”的“全民就业”式社会救助模式。

三、我国就业救助研究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国就业救助研究文献综述情况,存在以下问题:

(一)关注的地域等级不够

现有研究成果只关注到省市级,但即使一个县域内,由于各乡镇的经济发展差异,就业救助政策都有不同;今后研究中不能停留在省市级,还应探讨县乡级就业救助的差异。

(二)研究范围有待拓展

例如所有相关研究中,针对浙江、福建等省市的研究论述较匮乏。在就业方面,相比北方地区南方人民创业氛围比较浓厚,就业救助要求相对较少,但是也不乏各类需要提供就业救助的人群。今后应进一步拓展。

(三)理论基础(政策)方面的建言性的研究应进一步加强

应本着与时俱进的思想,在国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民耕地减少的背景下,发现现实问题,根据国情、民情,提出更为具体、有建树性的政策建议。

(四)研究对象不够全面

例如残障人群的就业救助问题就无人涉及。今后应进一步拓展研究对象,丰富研究成果,为国家制定相关救助政策提供建议。

四、小结

本文对近年我国就业救助研究文献进行综述,认为具有以下特点:鲜明的时代性,与时代社会公众关注情况有密切联系;典型的地域性,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于就业救助政策的需求各异有内在关联;明确的对象性,与中央政策的关注对象高度重合;注重研究与分析方法的创新;我国就业救助研究文献在理论基础方面有涉入。

根据我国就业救助研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关注的地域等级不够;二是研究范围有待拓展;三是理论基础(政策)方面的建言性的研究应进一步加强;四是研究对象不够全面。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该领域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注 释:

①李秉文.社会救助:“全民就业”式优于“全民低保”式[J].经济学家,2010(11).

参考文献:

〔1〕王增文.受助群体从事正规与非正规再就业收入差距研究——基于社会救助群体的再就业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2013(04).

〔2〕胡永远,倪丽艳.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社会救助再就业人群收入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院报,2013(03).

〔3〕倪丽艳.社会救助再就业人群与城镇职工的收入差距研究[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13.

〔4〕杨德敏.就业援助:社会救助立法的基本取向[J].江西社会科学,2012(12).

〔5〕王增文.农村社会救助群体再就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学刊,2012(06).

〔6〕吴小芳.我国城市就业救助政策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1(04).

〔7〕肖丽玲.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与救助策略[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05).

〔8〕兰敏.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促进大学生就业[J].赤子(中旬),2014(01).

〔9〕肖萌,梁祖彬.社会救助就业福利政策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0(01).

〔10〕陆林,杨睿.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返乡农民工失业救助体系构建的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11〕王丽华.贫困地区农村就业援助制度建设研究——基于社会救助制度在湘西农村的反贫困实践[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12〕付春香.失地农民就业救助问题探讨[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5).

〔13〕田奇恒,孟传慧.城市低保社会福利受助者“就业意愿”与社会救助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8(01).

〔14〕谭龙芳.对地方政府在农村失业治理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7(11).

〔15〕海城,姜鸥.老工业基地女性就业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对策[J].学理论,2005.

〔16〕黄晨熹.标准构建、就业动机和欺瞒预防——发达国家社会救助的经验及其对上海的意义[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17〕马静,朱德云.关于我国农村社会救助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J].农业经济研究,2012.

(责任编辑 孙国军)

作者:丁芳 张本效

我国失业统计问题论文 篇3:

统计体制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统计体制在对传统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实现了完善,事业单位的数据统计的质量与统计体制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我国必须强化统计体制的完善,防止数据统计质量低下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统计体制对统计数据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措施,完善我国统计数据的精确度。

【关键词】统计体制;统计数据质量;影响

统计工作的质量与统计体制的是否健全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的企业中,数据比较繁杂,我国正在完善统计体制,但是通过对实际操作情况的分析,我国的统计体制还是不容乐观的,也对统计数据的精确性产生了一定的干扰。所以,我国应该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可行的措施,提高我国数据统计的精确性。

一、统计数据质量分析

在上个世纪,人们对统计数据的质量还没有重视起来,一般都是按照国际数据的标准进行的,但是国际数据标准在我国的一些企业中并不适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张,人们开始对统计数据的质量重视起来,对统计数据的精确度越来越关注,对影响统计数据精确度的因素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现在,在国际范围内,统计数据质量的标准是准确性、时效性和实用性。

二、统计体制对统计数据质量产生的影响分析

1.政府统计的独立性较差

我国的统计体制应该与其他的部门是独立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环节,统计部门与其他的部门联系非常的紧密,而且在经济方面会受到其他的部门的限制,导致了统计部门的独立性非常差。在进行统计工作的过程中,统计部门的决策会受到其他部门的影响,在数据的统计中,不能确保客观性和精确性。

2.政府统计职能不清晰

在对数据进行统计的过程中,政府的各项职能不能明确的划分出来,导致了数据统计的可塑性非常差,导致数据的利用率降低,现在,我国统计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数据的收集,在对数据进行整理,在这个环节中,没有重视对数据的分析环节,缺乏数据分析环节数据的精确度不高。整个在对数据统计的整个环节中,透明化程度低,而且不能对统计数据进行公布,导致了人们对数据统计的结果产生疑问,对数据不能良好的开发的利用。

3.政府统计调查的方法有待深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地完善,我国也对统计体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革新,但是通过对统计体制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我国政府的数据调查手段还是比较落后的,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特别是在一些新兴的行业中,政府在进行计量化的描述中过于笼统,很多领域还是一片空白,这些造成数据不完整的问题。现在,政府应该完善数据调查的方法,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对数据进行多层次的分析。

三、完善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的措施

1.强化对政府统计调查方法的完善,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

我国的社会在大转型时期,这时政府部门应该完善统计调查方法体制,应该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对居民的收入指标进行分析中,数据的统计结果不能令人们信服,产生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调查方法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的。因此,政府应该对居民的纯收入进行准确的调查,在此基础上,降低对居民阴性收入的统计,完善数据的精确度。而且,政府应该强化对统计研究的投入,通过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制定出可以满足社会发展的新指标。

2.完善政府统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我国应该完善统计部门相关机制的建设,使统计部门实现独立性,应该与其他的部门独立开来,在对数据统计中,应该提高政府统计部门的权威性。而且,我国政府还对统计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而且要了解当前最新的经济现象,通过先进的调查方法,提高统计部门工作的实效性,提高其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优势。而且,政府部门应该强化统计部门的权威性,提高数据统计的精确性,通过充足的社会调查后再进行数据的统计,在针对社会失业和就业方面的问题进行统计中,更应该提高其精确性。对民众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应该进行充分调查,也可以向民众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让民众参与到数据的统计中来。

3.强化统计验证制度的完善

在进行统计数据质量完善中,应该完善统计验证制度,在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的过程中,在企业中获取数据后,应该完善审核制度,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分析,确保他们具有较好的统计能力,验证人员也必须有丰富的统计经验,应该有相关的证书,强化对统计数据的法律和法规的完善,提高统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应该对统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让他们掌握最新的统计知识,政府应该通过网络等媒体做好统计的宣传工作,提高民众的参与度,让民众可以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能,提高统计数据的精确性。

四、结语

如今,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数据统计方法,则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在数据统计中,应该完善数据统计的质量,健全统计机制,统计部门应该保证独立性,可以发挥决策权,其他部门不能干预统计结果,提高统计部门的权威性。通过完善统计的环节,提高统计结果的精确性,强化民众的参与度,通过民众的参与,使统计数据更加的客观和透明,统计数据才能让更多的人信服。

参考文献:

[1]贾静,樊相宇.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1,04:105-108.

[2]顾娟.我国统计体制弊端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和改革设想[J].现代经济信息,2011,12:290.

[3]余招勤.统计主体对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04:65-67.

作者:王娅楠

上一篇: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论文下一篇:石油工程企业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