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统计学教学改革论文

2022-07-03

摘要:从小学到中学9年的教育现状、就业压力加大以及教师没有时间细致分析引领,让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问题无法从本质上得到解决。面对此种形势,从心理学角度探索课堂上学生的需要和动机是解决学习倦怠的办法之一。其中,学生在课堂上不容忽视的两种需要为竞争的需要和成功的需要,同时关注需要如何转化为动机以及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关系,是解决此问题的心理学路径。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心理统计学教学改革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心理统计学教学改革论文 篇1:

本科学生统计应用能力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摘 要 本文通过调查湖北大学本科学生统计类课程教学情况,发现当前本科学生的统计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本科学生角度出发探讨了大数据时代下统计类课程教学目标和改革思路,提出了通过重新安排教学内容、重视案例教学与讨论、增强实践与比赛教学、搭建学生线上学习互助平台和重视教师知识自我革新等措施以提高当前本科学生的统计思维和统计应用能力。

关键词 统计应用能力 统计思维 教学改革

0引言

當前社会正处于信息时代,大量纷繁复杂的数据不断涌现,各企业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对此都保持着密切的关注,并希望利用统计分析方法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做出经济管理的决策和制定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提供帮助。因此,统计思维和应用能力逐渐成为目前本科毕业生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统计类课程在本科专业课程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

在对湖北大学本科学生统计类课程的教学情况调研中发现,统计类课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在学习统计类专业课程时认为该课程十分困难和枯燥,很难提起学习兴趣,学生们的统计思维和应用能力也比较薄弱。因此,提出本科学生统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调研得出的本科学生统计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大数据时代各领域对统计应用能力的要求,对本科学生统计类课程教学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1本科学生统计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对湖北大学本科学生统计类课程教学情况的问卷调研中发现,94.7%的学生主观上认为该类课程比较困难,统计类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目前,本科学生统计类课程的教学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调查显示,对于经管类、生科类、物电类等专业的本科学生,74.83%的学生在学习统计类课程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在25.17%有学习目标的学生中,超过半数的学生在学习统计类课程时的目标是通过考试或取得好的成绩。学习目标的空缺与偏倚导致学生们为了通过考试将大量的学习精力投入在概念和公式的死记硬背上,而忽略了统计类课程的实用性与重要性。同样,这种错误的学习目标不仅会让学生们在学习统计学的相关课程时感到痛苦,也与为满足统计方法应用需求的教学初衷背道而驰。

(2)学生应用统计方法的能力欠缺。调查结果显示,37.93%的同学在参加实践比赛时认为自己撰写调查方案的能力薄弱;31.03%的同学在设计调查问卷时感到困难;75.86%的同学在参与实践比赛时认为在应用统计方法处理与分析数据十分困难,同时,在接受调查的本科学生中65.52%的同学对调查报告和论文撰写板块并不熟悉。统计学是一门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因此统计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知识与方法的应用能力也是大数据时代的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应用能力较为欠缺,并不能很好地应用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离大数据时代要求的统计思维和应用能力的标准有一定的差距。

(3)教学实践应用环节薄弱。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在所有参与调查的本科学生中,56.72%的同学在校期间没有参加实践类比赛的经历,而且有38.81%的同学不愿意报名参加实践比赛,以上数据说明学生对参与实践比赛的积极性不够,将统计思维付诸应用实践的意识欠缺,在统计软件操作方面,有20.9%表示未掌握任意一款统计软件,在会运用统计软件的学生中,会使用R软件的仅占23.88%,11.94%的同学会使用SAS,绝大多数同学仅会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熟练地掌握各统计软件的操作是正确高效地处理数据的必要条件之一。目前,很多大学在开设本科学生的统计类课程时,因为受到了学时的限制,所以在教学时对实践操作环节安排较少,导致了学生们学以致用的能力不够,这样并不能使统计学知识真正地运用到学生专业方向,有悖于统计类课程的教学初衷。

(4)教师授课积极性不高。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61.59%的学生反映统计类相关课程的课堂氛围不活跃。在本科阶段,统计类相关课程的教学一般都采用“大班”教学的模式,一位教师一堂课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名学生,在沉闷的课堂氛围下,部分教师的授课积极性不高。并且在多媒体授课日益普及的情况下,73.51%的教师选择利用PPT进行教学,授课过程非常乏味,无法做到对学生统计思维的训练和统计应用能力的培养。如果教师授课积极性不高,学生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就无法感受到统计学的乐趣和重要性,愈发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产生一种恶性循环。

(5)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经过调查,统计类相关课程的期末考核方式较为传统单一,80.21%的课程采用试卷的方式考查学生,仅10.38%的课程采用撰写调查报告这种更锻炼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方式进行考核。单一化的考核方式使大部分学生为应付考试仅根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出的复习范围和复习重点,死记硬背公式和概念,仅21.19%的学生会通过实践掌握统计学的知识。同样,单一的考核方式会令学生课程考核成绩优异但实际统计能力不足的现象频繁出现,学生的成绩也就无法准确反映出学生的统计思维和统计方法的应用能力。这些问题对于统计类课程本科教学的蓬勃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2大数据时代统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在信息量与数据量膨胀的大数据时代,社会各行各业对从业人员的统计思维逐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计思维是一种收集、处理数据,并利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描述、分析、解释与推断的思维方式,[1]它对学生的数理逻辑能力要求较高,同时也十分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求从业人员从本科时期的统计课堂上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本科期间各类别专业的统计类课程教学目的应从本科学生的原专业角度出发,旨在有侧重地提高学生的统计思维和应用统计能力,为学生未来在专业方向发展提供帮助。下面分别讨论各专业进行统计类课程教学的目的。

(1)经管类专业。经管类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会从事企业或政府部门经济管理方面的工作。若要做经济管理方面的决策,则经济管理类从业人员必须利用好数据,即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1]因此,经管类专业的统计类课程教学目的在于通过统计类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统计素养,培养学生应用统计分析方法解决经济和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计信类专业。计信类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在本科期间都学习过几种编程语言,如C、C++、python等,故该类专业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很强,所以在本科期间的统计类课程应加强教授统计学理论知识并大量地进行大数据实例练习,令同学们知晓软件得出的结论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解释程序结果。

(3)医学类专业。医学统计学是一门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原理,结合医学实际,研究数字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与推断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体以及人的健康有关的各种因素。医学统计学是医学类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设计、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等方法,并能熟练地将该方法投入解决实际医学问题中去。

(4)生科类专业。生科类专业的学生在本科期间会学习生物统计学,该课程是生物数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学的客观现象及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生物统计学的主要內容包括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该门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让统计学这门课程中的知识作为工具是科学研究更加严谨高效。[2][3]

(5)心理类专业。心理类专业的统计课程主要以心理统计学为主,心理统计学是应用统计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是研究在心理学的调查或实验中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资料的一门学科,以往的心理统计学教学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但目前数据信息量越来越大,仅仅掌握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故应将实际操作引入课堂,做到理论与应用结合,同时应将数理统计课程与心理学专业课程内容相吻合。[4]

综上所述,因为各类专业利用统计学解决的问题各不相同,所以在学习统计理论知识时的侧重点不同,但最终都会进入使用统计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阶段,因此本科学生统计类课程改革思路应从本科学生角度出发,以理论知识结合实践为大方向,加强学生们统计应用能力。

3提升本科学生统计应用能力的教学建议

本科学生统计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目前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在掌握统计理论知识之余还应掌握相关统计软件,并提高应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本科学生的统计课程教学模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重新安排教学内容

统计学中包含的分支较多,其中包括调查方案的设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列联分析、方差分析、一元和多元回归、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指数等。但由于本科期间各专业在统计类课程上安排的课时有限,教学时应根据专业特性有所筛选和取舍。

描述性统计分析中有些内容在进入大学前以学过,且部分内容难度较小,可以留给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根据统计方法在各专业的应用方向,有选择性地在课程教学时以推断统计、回归分析、因素分析、抽样技术和试验设计等重难点内容为主。同时还应加强统计软件操作的学习,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和处理都离不开统计软件,因此本科学生应至少熟练掌握1到2个统计软件,并形成对新软件快速上手的能力。

3.2 重视案例教学与讨论

实际案例教学与讨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培养本科学生统计思维的手段。在进行统计教学时应适当地引入案例分析与讨论环节。在选择案例时应以专业方向的实际案例为主,以大量的数据为分析对象,令学生学会使用统计工具解决专业方向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同时,在案例分析和讨论过程中还可以锻炼到学生调查方案撰写能力、问卷设计能力、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论文或报告撰写能力和团队沟通能力等。

3.3 增强实践与比赛教学

在统计类课程教学中加强本科学生统计应用能力的另一个方法是增强实践与比赛教学。

实践教学有很多种形式,如上机实践、课外课题实践等。其中,上机实践可以安排在统计软件实际操作课程中,根据各专业用来处理数据的软件不同,安排不同的软件操作课,在课堂上以学生自己操作练习为主,老师讲授为辅,学生自主使用软件完成各数据分析的任务,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课外课题实践主要为在课下布置现实中的课题任务给学生,课题内容与学生的专业方向有关,让学生在社会中进行调查,通过运用统计方法调查、处理、分析数据并撰写调查报告,切身地体会利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强化统计思维。

比赛教学就是以赛代练。目前,我国有非常多的适合本科学生参加的比赛,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这些比赛中都需要学生应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调研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对湖北大学的统计类课程教学情况的调查中发现,本科期间大学生的实践比赛参赛率较低,43.29%的统计类课程老师几乎未在教学中宣传过实践比赛。为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加大比赛宣传力度或将适当地将实践比赛成绩按百分比计入期末总评中。

3.4 搭建学生线上学习互助平台

大数据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孕育出了各式各样的学生互助交流平台。学生不仅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学习课程、参加考核、获取成绩,还可以在各个平台上进行提问和交流。因此,高校可以通过网络课程专栏划分、开设新的实践比赛交流网站等方式,搭建起本科学生线上学习互助的平台,便于学生共享学习资源、交流学习经验。在相互交流中,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專业领域需要重点掌握的统计知识,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统计学习方法。同时,该平台可设定教师在线为学生解疑答惑,实现本科统计类课程网络化教学。

3.5 重视教师的知识自我革新

在大数据时代,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多且结构越来越复杂,一些传统的处理数据与分析数据的方法将不再适用,新的方法与手段不断涌现。由于在大学本科期间,学生摄取统计学知识的主要来源就是课堂教学,因此从学生和学科的长远发展来看,大学教师应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完善知识结构,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汲取前沿的统计理论与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教师也应积极参与项目实践,将实践经验与课堂教学融合,为学生明确统计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高书丽,王宝花.大数据背景下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1):144-146.

[2] 赵斌.生物数学简史.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09).

[3] 李一婧,马伟超.简明生物统计学原理及软件应用教程.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04).

[4] 赵小军,石常秀,尹化敏,张子龙,吴莉莉.“心理统计学”课程改革调查——以能力和职业要求为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01):107-108,117.q

作者:刘松 林曾媛 金美玲

心理统计学教学改革论文 篇2:

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问题解决研究

摘 要:从小学到中学9年的教育现状、就业压力加大以及教师没有时间细致分析引领,让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问题无法从本质上得到解决。面对此种形势,从心理学角度探索课堂上学生的需要和动机是解决学习倦怠的办法之一。其中,学生在课堂上不容忽视的两种需要为竞争的需要和成功的需要,同时关注需要如何转化为动机以及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关系,是解决此问题的心理学路径。最后,通过“心理统计及软件应用”课程改革把理论路径变为现实演练。

关键词:学习倦怠;需要;动机;教学改革

一、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

每年莘莘学子闯过了高考之门来到了大学校园。但由于三点重要原因,大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时有发生。

原因之一是小学到中学9年的教育现状。在这9年里,能考上大学的学生很大一部分都经历了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尤其是中学阶段。好的中学的教育方式是期中考试前完成全部教学计划,期中考试之后进行大量的练习。每晚做不完的卷子,写得快的学生也要晚上十点睡觉,写得慢的学生要写到晚上十一二点钟。如果完不成作业教师会找家长,加上周末还要光顾各种补习班。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导致个别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经掉队,患有各种心理疾病,根本无法完成学业。同时更严重的是会导致部分学生对学习极其厌恶,到了大学完全自主学习的时期,一点也不想学习。

原因之二是就业压力加大。随着大批青年人进入就业市场,而就业市场用人数量有限,导致就业市场处于饱和状态,这种饱和状态导致只有少数学得好的本科生毕业可以实现按照自己的专业就业,大多数毕业生只能从事了和所学专业关系不大、不需要太多书本知识含量的相对低一层次的工作。这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上课积极性:相比较上課而言,部分大学生认为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更有利于提升自己的能力,考取各种证书更能提高就业的砝码。所以部分学生的心态是保证自己不挂科就够了,不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把时间用来做其他事情。

原因之三则是教师方面。教师所从事的应该是一个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工作,尤其是当我们面对的学生有大量的厌学现象的时候。教师应当不厌其烦一个一个帮助指导学生,因为他们年龄还小,理解问题看待世界的角度可能不全、观念可能偏颇,对他们进行纠正引领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然而,现实的困境却是大学教师也很忙,一方面科研压力大,同时在物价飞涨的今天还要解决生存问题,因此能静下心来奉献自己、引领学生的教师也越来越少了。

二、学习倦怠的解决

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学习倦怠问题,从心理学角度关注学生,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需要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

(一)需要

马斯洛提出的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强调人有两种需要即缺失性需要和生长需要,其中前者包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后者包括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按照由低到高的次序排列,低层次的需要要求先被满足,然后是高层次需要的满足。这一需要层次理论被不假思索地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仔细想想,很多领域不涉及全部的需要层次,比如教育领域,我们应该探寻对学生来说,他有哪些重要的需要,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寻求解决课堂问题低效的答案。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如何驾驭学生在这个小社会上的表现,须体察学生的需要。学生在课堂上不容忽视的两种需要为竞争的需要和成功的需要。

1.竞争的需要。儿童从上幼儿园开始就有了竞争的需要。对竞争需要的考察需要关注和什么人竞争,在哪些领域竞争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竞争。首先,竞争并不只是发生在每学期结束对期末考试成绩的比较,竞争也不是去和看不见的剑桥、哈佛等名牌学子的比较,竞争就是和身边看得见的旗鼓相当的人的比较。其次,课堂上的竞争领域是由教师创设的。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机会创设竞争情境,因此教学不仅是单纯讲授,考核也不只是期末卷面考试成绩;我们要在课堂教学整个过程中贯穿绩效考核,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考察多种能力,让学生寻求自己的优势。最后,关于竞争方式,尽量不去采取单兵作战,单兵作战的激励效果不好且培养的能力相对较少。因此,采取分小组方式竞争,一荣俱荣,让学生不仅在竞争中掌握课堂知识,同时能够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如何承担责任,如何为集体争取荣誉等。

2.成功的需要。成功的需要或者说荣誉感的需要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我们每个人都有被赞赏的需要,教育理念中也不断强调赏识教育。如何进行赏识教育,教育者首先应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满足他成功的需要,这样,不用外在的赏识,他自己也能赏识自己,增加自信。被赞赏的需要得到满足,学生会发展成为自信乐观的人;一旦被赞赏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总是被忽视,学生就会压抑这种愿望。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满足学生成功的需要,进而达到学生自我赏识。

(二)动机

动机是一种由需要推动的,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着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1]。

1.需要和动机的关系。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是客观需求的反映。动机就是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原因。需要是行为的原动力,动机是推动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当人的需要具有某种特定的目标时,需要才转化为动机。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起行为,行为使人产生客观现实的效果,但有时动机和效果之间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可见,让学生的需要转化为动机还有待教师在目标上花一番工夫。要想学生的需要化为指导学生行动的动机,教师至少应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设置难度适中的目标,目标过难令人望而生畏,打消学生的积极性,目标过易难以满足深层次需要,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第二,活动设置应该新颖多变,在倍感愉悦中完成学习目标。

2.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转化。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指学习本身对学生的吸引所产生的学习动机,所学内容以外因素对学生的吸引产生的动机则是外部动机。对一般的学习活动而言,有外部动机也有内部动机,教师在强化的时候注意不要过分强调外部动机,这是一些学生家长及教师经常犯的错误。过分强化外部动机会导致本身已有的内部动机弱化甚至消失。作为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内部动机的激发和保护。

三、“心理统计及软件应用”课程改革

随着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原来两门课程“心理统计学”与“SPSS原理及应用”被合并为一门课程,并且学时缩减很多,同时学生人数增加了不少。为了克服困难,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尝试进行课程改革。例如,“心理统计学”课程原来是在黑板上进行运算,课堂上会请学生参与运算,下课进行作业批改并在第二次课堂上给予反馈讲解。改革之后因为受条件限制,以上内容都无法实现。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授课,并达到较好的授课效果,结合心理学需要动机理论,教师作了以下尝试。

1.过度讲授。过度讲授是指学生的接受能力、记忆等不可能100%复制教师的内容,如果教师教的内容的含量是“1”,学生可能当堂课掌握的仅是40%。因此,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切不可把重点难点一次性完整准确表述完就期待学生能够掌握,学习是需要反复磨炼的过程。这是因为第一次讲授的时候,学生可能因为多种原因没有集中精力听讲,他注意听的时候一些内容可能已经讲过去,因此需要教师重复;同时,即使学生注意听讲,如果是全新又较难的问题,他很可能听不懂,所以需要重复讲授;此外,即使当时听懂了未必有能力完全复述出来,知识并不是听懂了就算掌握,真正的掌握是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时依然需要重复。

2.考试制度改革。为了能让学生多学习“心理统计学知识”,教师在课程中进行了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确定学生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

平时成绩,共10分。因为课时有限,人员较多,没有办法点名,同时考虑到学生自觉学习的程度不一,因

此采用平时成绩的10分,分10次课堂回答问题,每次1分的方式。其中,每次都会在3个班各抽取一名学生。首轮进行时让学生自己主动或学生推荐本班代表。第二次则由教师点名,由于是大一课程,教师并不掌握学生的学习成绩,满足随机取样的原则。同时,每次不记录被抽取同学名单,因此第一次被抽取学生可能第二次还会被抽取到,满足放回抽样原则。教师每次抽查,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学生所在班级全班计1分;回答错误,则不计分;未到,则所在班级全班减1分。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出勤,免去点名占用授课时间。

期中考试100分折合成30分。期中考试采取对课后题进行考查。目的有二:第一,督促学生对课后习题进行练习,避免到期末考试之前才开始复习;第二,让学生熟悉考试题型和过程。针对平时的课后习题不发送标准答案,避免学生只背诵答案而不做练习的情况(如果学生做过练习带给教师,教师会进行批阅)。实践证明,在期中考试之前很多学生开始积极复习。

期末考试试卷100分,折合成60分。最后,总分100分由平时成绩10分+期中考试30分+期末考试60分组成。总分最后的评定,采取客观与主观评定相结合,这样其机动性大些,避免一些学生客观上的确拿不到高分挫伤积极性,不利于其继续学习。具体的做法是期中考试成绩利用统计学课程本身的原理计算平均分和标准差,3个班级比较,如果平均分相同,则比较标准差,平均分大或者标准差小的班级总体在平时成绩上加2分,期末考试成绩处理办法类似,如果某班依然领先,在其平时成绩上加2分,但最高分不會超过每分项目的总分。所有操作过程由学生完成,让他们体会到统计知识的学以致用。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新媒体条件下,学生作为年轻人对新兴的科技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可以综合利用多种媒体手段解决教学设备的不足。例如,针对教室大黑板小,两边学生看不到黑板的情况,采用了手机拍照和家用微型投影机并用的技术。先用手机把黑板拍下,再用微型投影机把照片打到墙上。设备线事先连好,即拍即得,可以实时完成。同时,还配合使用翻页笔,移动麦克,电子教鞭等。

教师这一职业无论社会如何变迁,终究有奉献的成分在里边。教师应本着一颗爱学生的心,苦苦思索适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多掌握一点知识,多对一门功课感兴趣。让学生在成长的路上感受到爱,学生未来也能挥洒知识,播撒爱。

参考文献:

[1]孙煜明.动机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3.

作者:马春玲

心理统计学教学改革论文 篇3:

师范类文科生教育统计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摘 要]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迫切要求教师提升其教育科研能力,尤其是定量研究能力。教育统计学在高师院校是一门培养师范类文科生定量研究能力的核心课程。该研究基于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视角,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培养等方面对教育统计学的课程教学进行思考。

[关键词]师范类文科生;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统计学;課程改革

专业化、标准化日渐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趋势。要胜任教师角色,传统的教学能力只是其一,教育科研素养越发成为教师的核心素养。教师角色应逐渐由教书匠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的新角色转换,这对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提出了更明确、更高的要求。教师职业发展的诸多研究表明,教育科研能力是制约师范生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长期以来师范院校却在不同程度忽视了对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致使其成为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短板。

从宏观层面,教育科研能力包含侧重于文本分析的定性研究能力和针对数据分析的定量研究能力。作为培养定量研究能力的核心课程教育统计学,一直以来都处于不受重视的尴尬位置,甚至在很多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缺失,这无疑对师范生的教育科研能力造成直接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在师范类文科生群体中尤其明显。相关调查表明,师范类文科生无论是职前参与社会调研、课题研究或撰写毕业论文,还是职后开展教育研究工作,定量研究能力往往成为制约其科研工作顺利进展的主要因素。针对此现象,本文基于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视角,对高师院校的师范类文科生教育统计学的课程改革进行思考,以提升师范类文科生的教育科研能力。

一、师范类文科生统计分析能力之现状

(一)师范类文科生普遍害怕数据分析

面对与统计相关的数据分析任务,大多数师范类文科生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属于理工科学生学习的课程知识,与自己无关。文科生数学功底相对薄弱,当打开教材,面对繁杂的内容体系、复杂的数学公式、陌生的专业术语,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畏难情绪。[1]数据分析让很多文科生望而却步,从而产生不主动、不乐意学习的心理,并且容易陷入“低自我效能感—学习投入减少—学习成绩差—自我效能感更低”的恶性循环中。[2]

(二)师范类文科生需要统计分析

但是师范类文科生却无法回避统计分析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现实需求,无论是大学期间开展社会调研、课程设计或毕业论文撰写,还是毕业之后作为教育工作者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搜集、整理、统计、分析数据等都离不开统计分析素养的支撑。很多时候如果缺失了统计分析的思维,就会直接对研究设计、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造成潜在影响。面对现实的需求,师范类文科生又迫切希望提升自身统计分析能力。可以说,师范类文科生对统计分析普遍持既需要又害怕的矛盾心理。

(三)师范类文科生统计分析能力相对欠缺

从师范类文科生撰写的社会调研报告、课题论证、课程设计或毕业论文中不难发现,大多倾向于空洞的理论说教,缺乏实证资料的论证。其具体表现为:其一,有意回避或放弃对数据的分析。很多时候面对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资料,本应信手拈来作为佐证论点的有力证据,却因为害怕数据统计或不会统计而选择回避或放弃,造成一些宝贵数据资料的丢失,同时也影响了论文观点论证的力度。即便出现作为观点论证的数据资料,也通常停留在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简单层面,面对一些需要运用相对复杂的统计方法进行处理的数据资料,只能束手无策、忍痛割爱。其二,误用、滥用统计方法。由于统计意识、统计思维的相对欠缺,统计技术不熟悉,很多师范类文科生无法真正理解数据统计的方法,实际运用中只知机械模仿与照搬,误用、滥用统计方法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就对研究的科学性造成不良的影响。这些问题说明在校师范类文科生的统计分析能力比较薄弱甚至欠缺。

二、师范类文科生统计分析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

师范类文科生统计分析能力欠缺,导致其教育定量研究能力不足,进而对其教育科研能力造成直接影响。教育统计学课程具有数理性、逻辑性等特点,需要通过系统地学习方能掌握其原理、方法及应用,而且统计分析能力很难通过职后培训获得。从某种程度来说,本科阶段是师范类文科生系统、有效学习统计学知识,为定量研究能力奠定坚实基础的黄金时期。错失了职前的系统学习,职后培训难以有效弥补。因此,教育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影响师范类文科生统计分析能力的主要因素。目前,高师院校教育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普遍不受重视

一些高师院校专门针对文科生开设了教育统计学课程,但是其课程地位普遍不高,比如学时偏少,将课程定位为选修性质。还有一些高师院校并未独立开课,而是以专题讲解的方式纳入其他课程中,比如在教育研究方法课程中开设定量分析专题,对统计学知识进行泛泛介绍。更为糟糕的是,一些高师院校压根就没将教育统计学纳入文科师范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很多中文、英语、历史等专业的文科生大学阶段根本没有机会学习教育统计学课程。这门课程不受重视,导致师范类文科生定量研究能力薄弱甚至缺失。

(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课程设置不合理的主要表现在于学时偏少。作为应用统计学的学习要求,虽不要求学生掌握具体原理与方法的具体推理与证明,但对统计原理或方法的理解、应用却是必要的。实际上,教育统计学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个课程体系,具体包括简单统计学、多元统计学、统计软件操作技术等系列课程。大多数高师院校在课程设计上都不同程度存在压缩学时的现象,统计学的内容多、课时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3]36学时或54学时的课程安排显然无法对统计学哪怕是基本知识和软件操作进行完整的讲授。不合理的课程设置导致课程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逻辑性、操作性、实践性大打折扣。课程学时的压缩,使学生学习的深度无法拓展,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培养学生对统计软件的操作和实践运用能力,统计学学习仅仅停留于初级阶段,离“学以致用”还有较大的距离。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沿袭数理统计学的模式

教育统计学属于应用统计学范畴,其特点是研究方法属于统计学,而研究内容则限定在教育科学领域中[4],与数理统计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有较大差异。前者侧重于统计方法的实践应用,后者强调统计原理与统计方法的数理推理与证明。因此,授课教师无论是选择教学内容还是设计教学方法,都应体现“应用性”,淡化“数理性”。但是,一些教育统计学教師授课时却一味地照搬数理统计学的知识脉络,数理性过强而应用性不足;强调公式,忽略案例;侧重解题,淡化实训。一方面对课程性质与定位把握不当,另一方面忽视了文科生的数学基础,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课程性质、学情不符。此外,授课内容与方法无法很好地体现教育研究与统计学之间的实际关联,使课程教学陷入纯数理讲授的模式,偏离了教育统计学的“教育”特质。

(四)师资力量及配套资源严重不足

教育统计学专业师资不足,这是很多高师院校一直以来面临的老大难问题。统计能力是师范生职业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对师范生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其相应的教学地位却没有得到很好体现,师资匮乏是最主要原因。教育统计学教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的数理统计基础,还应具备较好的教育研究素养,二者缺一不可。事实上,这类人才在目前高师院校还是相对紧缺的,他们要么懂统计要么懂教育,二者都精通的跨学科人才不多。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统计学教材普遍呈现出专业性和应用性不足[4],这从某种程度反映了教育统计学专业师资力量的薄弱,进而对统计学课程教学质量造成直接影响。

三、教育统计学课程改革的反思与建议

(一)将教育统计学课程纳入师范类文科生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社会对教师素质专业化、标准化的要求,使得传统的“老三门”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课程改革成为必然趋势。很多高师院校在原有“老三门”的基础上增加教育科研方法课程,并且拓展教师教育选修系列课程。然而,纵观国内师范院校,真正将教育统计学课程纳入师范类文科生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少之又少。即便开设了该门课程,但课时少、师资投入不足等原因能够体现该门课程在文科生师范教育中的应有地位与价值。教育统计学要培养的统计分析能力,是师范生形成定量研究能力的基础,是其开展教育科研的核心能力之一,其他课程显然无法越俎代庖。因此,基于培养与提升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这一根本目的,理应将教育统计学纳入师范类文科生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之中,并且其地位应与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技能等主干课程旗鼓相当。教师资格考试也应将教育统计学的知识、方法、思维纳入其中。

(二)整合、贯通教师教育系列课程,多角度、多层面渗透教育科研能力内容

开设了教育统计学课程后,该课程应该和其他教师教育系列课程互相渗透,不能因为其内容偏向理科的课程性质而使其孤立,应该意识到其是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的合力之一。定量研究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教育统计学课程所传授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只是其一,对教育问题的思考、研究问题的设计、研究结果的分析等不是任何一门课程所能单独传授的,需要多门课程知识的相互渗透方能形成研究的意识与素养。比如定量化研究问题的来源需要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的支撑,统计分析技能的使用需要与相应科研方法配套使用,对统计结果的分析依据来源于教育原理和规律。教育统计学课程只有与教师教育系列课程互相渗透、补充,才能真正体现课程的价值,才能使师范生领悟到该门课程的知识在整个教师专业知识中的意义所在。

(三)统计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应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除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变革,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应配套进行。一些师范院校面向文科生开设教育统计学课程时,由于数理统计师资的匮乏,往往从数学系抽调数学专业教师讲授该门课程。这些数学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擅长讲解深奥的数理统计知识,却疏于讲解相关统计知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其优点是把教育统计学课程的数理知识讲解得非常深透,缺点是没有拓展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导致学生学完之后感觉所学知识无用武之地,只是又纯粹地多学了一门关乎数学的课程。久而久之,该门课程甚至因为学生质疑其实用价值而被淘汰。教育统计学其实不属于数理统计学,而属于应用统计学范畴,如果一味地强调其数理原理而忽视其学科的“应用”性质,显然会偏离课程开设的初衷。因此,其教学方法应该秉持数理统计学的理论性和教育学的实践性有机结合的原则。注意做到不仅要抛弃保守的“数学证明+手工计算”的教学模式,同时也要防止走向“软件应用模式”,争取做到以应用为中心的“数据收集+统计学基本原理和思路+数据处理的统计分析软件”的教学模式。[5]以教育问题为导向,以统计方法为主线,以案例分析为载体,以软件操作为辅助,从理论到实践系统地将统计思维、统计方法、统计技术等渗透到教育研究中,使学生体验到自己不是单纯地学习数学,而是运用数学的思维和方法思考和解决教育领域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统计能力与教师职业发展息息相关。

(四)培养专业的教育统计学师资

教育统计学教师应该是数学专业和教育学专业的跨学科人才。在培养方式上,可优选教育学专业师资作为教育统计学教师的后备力量,但是需要通过访学或进修、深造的方式接受高等数学的专业学习;也可优选数学专业师资填充到教育统计学师资队伍中,并通过访学、进修、深造的方式接受教育学的专业学习。还有就是将具有理工科学历背景的教育类研究生和博士生纳入到教育统计学专业师资队伍中。此外,教育经济学、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专业教师也可支持教育统计学的课程教学。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充实师资力量,教育统计学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教育统计学课程建设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综上,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师范类文科生而言,其定量研究能力是制约科研能力的短板,这无疑对培养定量研究能力的教育统计学课程提出新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将其真正纳入到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提倡与其他教师教育系列课程的多元渗透与融合;在教学方法上,应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而既有坚实统计学数理专业知识又兼具综合教育研究素养的师资队伍成为教育统计学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影响因素。

[ 参 考 文 献 ]

[1] 聂辉.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课堂教学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173-174.

[2] 刘丽琼.教育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11(8):41-43.

[3] 张晖.公共管理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以案例教学为例[J].大学教育,2013(7):98-100.

[4] 任训学.论教育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兼谈教育统计学教学与发展的若干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80-83.

[5] 赵娟.关于经济系《统计学》本科教学的几点思考[J].大学教育,2012(11):126-127.

[责任编辑:庞丹丹]

作者:秦娟

上一篇:术后感染手术室护理论文下一篇:安全防护的网络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