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大学生的性教育论文

2022-04-28

高职高专大学生的性教育论文 篇1:

高职高专学生德行教育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企业更加重视高职高专大学生的道德行为素质,如何加强高职高专学生德行教育,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论述高职高专学生德行教育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初步探讨高职高专学生德行教育模式。

关键词:高职;德行;教育模式

高职高专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然而随着近几年高职高专院校生源的萎缩,生源质量的不断下降,给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如何做好高职高专学生的德行教育工作,增强德行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是摆在以保持对用人单位——企业需求“零距离”为追求的高职高专院校面前的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高职高专学生德行现状

为了进一步掌握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德行现状,笔者在石家庄市几所高职高专院校抽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800名,在校大学生发放“高职高专学生德行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82份,问卷回收率97.75%,有效问卷782份,问卷有效率为100%。笔者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归纳出当前高职高专学生德行现状。

1.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困惑

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化、多元化、网络化背景下,各种腐败落后的思想,文化言行充斥其中,出现了重实惠,轻道德;以权谋私,以追求享乐为唯一目的的问题和现象。受这种不良环境的影响,许多学生的人生观产生困惑,价值取向歪曲,在调查中,对“人最大的快乐”,44%认为应“享受生活”,56%的学生认为应“对他人和社会有用”。对“德行”与“知识”相比,有50%的大学生认为“德行更重要”,5.0%的人认为“知识更重要”,35%的人认为“同等重要”。

2.道德、文明礼仪观念发生错位

现今的高职高专学生多数学生存在“个人主义”、“功力主义”“目标短期化”思想,社会公德丧失现象严重,我们在调查中设置了“你是否破坏过公共设施,如在课桌上乱刻,校园内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问题,在接受的782名学生中,有106人表示经常破坏公共设施,314名同学偶尔有破坏公物的现象,362人几乎没有过破坏公共设施的经历。同时,大多数学生不尊重他人,缺乏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主要表现在:进办公室不敲门,公交车上不让座等等。

3.诚信意识有所偏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高职生的诚信意识。然而,高职学生诚信意识上表现出言不一致,言而无信。在诚信习惯方面,在校生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现象盛行,恶意拖欠学费事件时有发生;就业求职期间,制作虚假简历、修改成绩单现象普遍;就业过程中不遵守与就业单位的协议,单方擅自违约的事件也屡有发生等等。

4.学习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性

学习本是学生的天职,然而高职生表现出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学习独立性、主动性和钻研的精神。例如,学习基础差,没有明确的目标,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浓,纪律散漫。主要表现为上课迟到、旷课、早退,课堂上说话、玩手机、吃东西, 课下因玩游戏上瘾导致作业不做或抄袭等等。

5.缺乏责任感,自制、自理能力差

高职生表现出行为自制力差,做事缺乏思考,易冲动,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较弱,校园内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同时,高职生生活自理能力也不强,宿舍一片狼藉,不叠被子,衣服鞋袜乱扔乱丢,吸烟、酗酒现象严重。调查的400名男生中,有356名学生有吸烟或喝酒的经历,经常吸烟或喝酒者占到76.5%,不吸烟或喝酒者仅有44人。

二、影响高职高专德行教育的因素分析

1、社会因素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学校德行教育不能空泛而谈,它脱离不了社会这个大环境。现今高职高专院校德行教育的对象是跨世纪的一代青年,大家把他们成为“新新一代”,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思想意识,同时也受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对他们的身心产生了极大地危害。市场经济下,受功利性的诱惑,使得一些人在一些领域道德败坏,诚信缺失、假冒伪劣行为有所蔓延;一些成年人的价值取向发生极大地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权谋私现象屡禁不止;聚赌、斗殴、黄色书刊、网络游戏等,这些因素给高职高专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2、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环境的恶劣,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思想品质的形成。因此,家庭教育环境的好坏,对整个德行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不良的思想品德、文化修为和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发展。因独生子女的问题,导致家长产生过度保护的心理病态,使得孩子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缺乏基本的责任感;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不完全家庭不断增多,“问题孩子”随之增加,失业人员的增加,父母心态失衡,使得许多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呈负向发展,如此等等,都严重影响学校的德行教育。

3、学校因素

受中国国情的影响,从我国深化改革的情况看,仍以分数定高低。社会需要,就业压力,高收人的回报,家长的期望等原因,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使得学校德育工作受到巨大的牵制。多數高职高专院校仍多注重知识传授,技能的培养,而不育人的现象仍然客观存在,使得德行教育工作常常流于形式。加之教师德行修为不高,缺乏形式多样的教育手段,使得大学生不关心政治时事,不参加集体活动、公益劳动,对自身品德修为重视的不够,对社会公德的漠视缺乏社会责任感等。这些因素的影响使高职高专院校德行教育工作的整体性、完整性及渗透性都不能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得到充分地贯彻落实和体现。

三、高职高专学生德行教育模式研究

1.树立德育为先的思想

(1)发挥教师的德行模范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应时刻牢记“德行定终身”。教师的德行不仅仅在于对个人的修养和职业道德的认同,更在于对学生的爱护、帮助、转化和激励。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有魅力的教师就好比一本活的教科书,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

(2)做好新生入学教育,树立德育为先的思想

德行教育之关键期就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抓住了关键期进行德行教育,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召开新生入学教育大会,帮助他们了解专业,明确目标,找准定位;定期开展适应性教育、理想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让他们感到归属感和安全感,适应新环境;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做到持之以恒,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2.创设德行教育大环境

(1)优化硬环境——教育设施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学校的教育离不开教育的载体,多媒体、教学场地、实习实训场地、实训设备与设施等直接影响到德行教育的效果。完善教育设施、优化硬环境,是实施教育的前提,更是提高德行教育效果的必要条件。例如:只有良好的多媒体设施,思想政治教师才能够利用红色网络,为学生进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足够的训练场地,就很难实施素质拓展训练。

(2)优化软环境——校园文化

一个学校的发展靠得是学校的文化内涵,良好的文化建设能够给人带来强大的人文精神。而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点、切入点是德行教育。利用校训,使广大学生明确教育的目标;以主题式走廊作为环境建设的主体,在其间用传统文化熏陶来丰富学生的道德认知。像书法长廊、优秀毕业生文化墙等。力争做到,学生目之所及,处处有教育,真正达到以事、物熏陶人的效果。同进引导学生将教室、寝室的环境布置提高一个层次,展现人文、科技等辉煌成果,用这些激励学生形成人生追求的目标。

3.优化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渠道

(1)增加教育课程,优化教育内容

深刻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做事方法和做人的态度,注重专业技能培养,是高职高专院校德行教育的根本目的。现阶段许多大学生受网络毒害,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出现种种问题,而仅仅依靠思想政治课堂进行德行教育远远不够。尝试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弟子规》、《孝经》、《常礼举要》等中国文化经典,从而加强大学生孝道礼仪教育;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等。

(2)探索教育路径,拓展教育渠道

高职高专院校德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然而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重单项的教育,如出现重技术教育轻道德教育、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轻人文精神的培养,教育中缺乏情感教育、人性教育。通过班会、团会、素质拓展活动等不同的教育形式,加强高职高专学生的感恩教育、责任感教育、诚信教育。同时可以开展感恩教育专题、利用节假日组织各种比赛,开展慰问、捐助活动等,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4.注重践行,追求多元化的学习形式

4.1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践行德行教育

众所周知,德行形成过程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主体内化行为规范并将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的过程,是主体在教师指导下塑造自我和改造自我的过程。

利用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行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具有极强地渗透性和感染性。使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和负责态度,培养他们的意志、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实践活动一定要注意把握时代性、注重现实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在自我体验的过程中实现德行教育。

4.2创新多元化学习形式,生活是永恒的课堂,德行教育又不同于其他教育,它以生活为依托。让德行教育走进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创新多元化的学习形式是德行教育的新方向。

传统的德行教育过于教条,过于文字化,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我们应该把抽象的德行内容附着在现实的情境中。通过创设情境,让课堂贴近生活,让学生去现实生活的经验中对教育内容产生共鸣,如爱国主义教育大可以将课堂转移到红色景区。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学习,如感恩教育可以采用家长联系会形式,安全出行教育可以在篮球场进行模拟十字路口进行现场教育。 (作者单位: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天桥.大学生德行教育的内容、实现途径与方法探讨[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4).

[2]林凯.论儒学经典对大学生德性德行培养的实践价值[J].莆田学院学报,2010(6)

[3]李逦.高职大学生德行素养的缺失与养成[J].科技信息,2010

[4]刘红.高职生道德素质培养环境的优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9)

作者:张艳红 田洁 杨立红

高职高专大学生的性教育论文 篇2:

高职通识教育与生活教育融通的课程教材开发探讨

摘 要 新时期高职通识教育教材的开发和出版,要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岗位实际原则,发挥高职院校智力集结、政府部门顺势引导、企业行业实践认证、出版部门主导联合等优势,大胆突破传统通识教材编写制式和束缚,打破以课堂教学实现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范式,开创性地融入“职业认知+生活教育”内容,增设项目化实践教育环节,引进行业企业专家能手传帮带的经验,以及开辟行业企业职业认知实践课堂等创新元素。

关键词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生活教育;教材开发

一、高职通识教育与生活教育

(一)高职通识教育兼顾教育生活化

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帕卡德教授提出了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概念,并将其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通识”即“融通博识”,《中庸》认为,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衡》中提出:“博览古今为通人”。可见,通识教育即为融通博识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人文素养、思想深度、适应能力以及人文和社会关怀精神,实现高职通识教育的生活化,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高职通识教育是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呈现出来的一种教育思想与实践。既是高职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性教育形式,也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高职通识教育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职业教育面向实际和生活,开展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知识技能和人格态度等生活化教育。

(二)生活教育呼唤高职通识教育回归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1]陶行知继承了美国教育家杜威对传统教育的批判精神,并将其思想理论发扬光大,提出了生活教育就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简言之,生活即教育。

当前,高职院校不但要延续传统精神,增强学生的知识与智慧,拓展学科认知,更应呼唤教育回归本源,重新确立生活教育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的生存状况,体悟生命意义,珍爱生命价值,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积累职业认知与专业技能,增强社会理解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从而实现大学生活的完整性。

因此,生活教育与高职通识教育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生活教育是通识教育的补充与纠正,即学生在接受通识教育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生活教育,不能忽略生活提供给我们的任何教育机会,二者是并列概念;另一方面,生活教育是通识教育的延伸与深化,即通识教育生活化,将相对狭窄的通识教育予以拓宽,在这里,生活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上位概念。

二、高职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及其教材编写和出版的现状

(一)高职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很多高职院校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称呼还没有统一起来,常常被“两课”、“公共基础课”或“公共选修课”等片面称谓所取代。同时高职教育普遍存在着“重工轻文”“重专业轻德育”现象,通识教育课程往往流于形式,成为“无课程体系规划、无教授愿意去教、无学生愿意花精力去听”的“三无”课程。究其原因:一是高职通识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不健全。学分制、主辅修制等教学制度限制了学习积极性和通识教育教学的有效实施;第二课堂主导的隐性教育课程评价体系远未形成;高职通识教育也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缺少经费支持,往往会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窘境。二是高职通识教育内容与生活联系不够。很多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基本都是贯穿在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人文素质和道德讲堂等形式中;高职院校碎片化的通识教育形式往往脱离生活、脱离实际。三是高职通识教育师资力量专业化不够。很多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师资匮乏,相关专业高级职称教师非常少,更谈不上规范教学和教学团队建设,严重影响了通识教育教学成效。

(二)高职通识教育教材编写和出版现状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成立时间短,高职教材建设与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近几年,市场上高职教材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但普遍存在着高职特色不明显、规划和标准不统一、内容陈旧、体系不清以及缺乏创新思路和先进技术等问题。同时教材选用和出版也存在随意性和趋利性等问题。

1.高职偏重专业教育阻碍了通识教育教材的编写开发和出版

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组建之初,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增人数、扩规模、强专业等工作上,而对高职教育如何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有所忽略,导致高职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近几年的内涵式发展才逐渐回归教育的本质,但却大大影响了高职通识教育良性发展的土壤和空间,“通识教育被过度专精化的专业教育所切割而支离破碎,今天的大学毕业生可能有某一技术的或专门的训练,也许专精,但同时也狭窄,而很少能得到如何做一个完整的人、一个称职的父母、一个健全的公民的教育。”[2]同时,这种“精神本能退化”式的教育发展,不但“把人变成了机器”,严重限制了高职通识教育的发展,致使通识教育师资匮乏;通识教育课程排得少、效果差、学生不重视;通识教育教材的编写、开发和出版更为滞后。

2.高职通识教育教材杂乱无序束缚了通识教育的发展

2000年初,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牵头组织编写的大型多学科普及读物——《名家通识讲座书系》陆续出版,中国人民大学也编写出版了一套《大学生文化读本》的通识丛书。近几年,高职院校也开始联合起来,自行组织编写和出版了“21世纪高职高专通识教育规划系列教材”,包括《演讲与口才》《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等。这些教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课堂教育回归人本身,有效推动了高校通识教育和全人教育的发展,但是本科院校通用的通识教育教材,不一定适合高职学生。另外,当前市场上常见标识为“21世纪高职高专通识教育规划教材”字样的丛书,一般为省级项目或省级规划教材,或为个别作者和出版社出于功利因素自行加注的。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逐步调整课程设置,推行学分制,增加选修课和公选课学分比例,以促进文理交融,拓展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还是难题不断,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缺乏足够的面向职业岗位的、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高质量的通识教育教材。高职通识教育教材编写越来越脱离生活实际。市面上五花八门的通识教育教材,绝大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无视生活的变迁,而过分热衷于各种理想主义的说教,忽略了教育在生活中的意义基础,营造的往往是一个冰冷的世界,而不是鲜活的世界[3]。

三、高职通识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趋势和模式

(一)突显高职特色

其一,高职通识教材内容要与行业企业道德、行为规范、生活教育等相衔接。高职通识教材既要突出全面育人,又要考虑与职业岗位、就业单位、创业所需要的专业行业道德、企业文化、岗位职业素质等内容相衔接。其二,高职通识教育形式要强化与实践教育环节相结合。当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所采用的通识教材是一致的。事实上,高职人才与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是有差异的,这不仅体现在专业上,更体现在职业道德、人文素质等各个方面。同时鉴于高职学生来源不同、基础参差不齐,因此高职通识教材编写和出版要结合生活实际,重点从实践教育和案例教育环节突破,这样既可以减轻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训练。其三,高职通识教材要实现“高职化”。要与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充分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特色。

(二)融合生活教育内容

高职通识教育与生活教育所涵盖的内容互有交叉和融合。生活教育内容是动态的、全面的,是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乃运用教育的力量,追求学生五育均衡发展,藉以获致个体生活与群体生活不断的革新与进步。”高职通识教育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基础性的语言、历史、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职业规范的认识,行业道德的敬畏等;用一种适应时代的文化内容来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生活的意义及价值变得丰富起来。

因此,高职通识教材的编写和开发,一方面,要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大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出发,将生活教育内容有机融合到教材中,这是有效推进高职通识教育的关键,也是高职育人目标实现的基础;另一方面,要突出精神品格和价值诉求,关注每件事背后的动机、价值和意义,还要思考专业知识层面之上的超越性问题和事关安身立命的终极性问题,同时要对伦理失落、精神颓废、生活浮华和自私自利保持起码的警觉和反省能力,更要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时弊,庸俗、媚俗等丑恶现象,保持清醒的认知和足够的张力,自觉抵制百无聊赖的市侩生活[4]。

(三)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新常态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积极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传承民族工艺文化中以德为先、追求技艺、重视传承的优良传统。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将生态环保、绿色节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理念融入到实际教育生活中[5]。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常态要求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尤其是适应职业教育发展新常态且具有高职特色的通识教育。为此,地方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教材出版发行部门以及校企教师团队要密切配合、分层立项、逐级推进,通力合作开发、编写和出版旨在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具有现代职业理念和良好职业操守的高素质人才的通识教育教材。

四、基于“通识教育+职业认知+生活教育”融通模式的高职通识教材开发和出版

高职通识教材开发和出版必须在了解市场供求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以“通识教育+职业认知+生活教育”为主要课程内容模块的“三位一体”融通模式。这有助于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因事制宜地开发和出版高职通识教材,有助于政府、校企、教材出版发行等部门上下联动,产生协同效应。

(一)坚持以教材出版发行部门为先导,建立教材联合开发机制

教材出版与发行部门要主动出击,调研教材市场,研究高职通识教育特点,主导图书市场联合编撰、使用和推介的运行规律,发挥拥有大量图书资料信息、熟悉知识产权和出版发行运作等优势来协调各方、形成合力[6]。发挥高职院校智力集结优势,政府部门引导优势,企业行业实践认证优势,以“三位一体”课程模块为基础,确保高职通识教材的职业化认知、项目化运作和生活化实践。

(二)坚持以职业认知和道德实践为主线,融生活教育于通识教育

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职业道德教程》为例,该教材从职业道德概念、职业化发展趋势、职业道德修养、敬业、诚信、公道、纪律、节约、合作、奉献等十个方面阐述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明确了职业道德素质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中的突出地位,为高职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提供了必要的职业认知储备[7]。该教材不仅从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素质出发,而且还把诚信公道、纪律规范、勤俭节约、协同合作等生活教育层面的内容融入到了通识教育课程中。其实质就是在强化高职通识教育的基础地位,强调高职教育在大力推进专业教育的同时更要加强学生的职业认知和职业道德培育。

(三)坚持以项目化通识实践教育为主导,贴近生活开发出版教材

项目化通识实践教育着眼于学生在通识教育中主体作用的发挥,以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为基本出发点,鼓励学生在思想道德实践、文体娱乐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公益服务实践、职业道德实践等环节中按照自身特点和成长需要,参与适合自身实际的项目化实践教育活动,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自主学习中通过“自求”至“自得”进而成为“自由的人”。项目化通识实践教育是通识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实践教育环节,而项目化的操作形式更易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职院校采取项目化通识实践教育,其实质就在于强化生活实践中的体验、感悟与能力的培养,强调要在实践中习德、育德、养德。

高职通识教材要在充分体现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岗位实际的原则下,积极探索基于项目化课程内容的设计、开发、编写和出版。一是要以高职院校的学习和生活为背景,以广大师生和行业企业专家能手为教材开发的主体,根据学校通识教育实际、学生的实际需求、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坚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念开发和出版通识教材。二是通识教材开发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但高职通识教材开发要集中体现高职特色,可适当取舍,重点从健康人格、职业道德、职业化人格、诚信敬业、法律规范、合作奉献等角度进行开发,更加强调生活化教育环节。三是广泛邀请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专家和能手与高职院校教师团队一起联合进行通识教材开发编写。这样既有效发挥了高职院校专业师资集结优势,也保证了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社会用人需求。可见,只有加强学校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能手、学生以及出版发行单位的联合,共同针对学校第一、二课堂教学和实践,针对岗位职业道德、行业企业行为规范、职业化人格培育等环节进行工作任务解析,同时明确教材开发方向和目标,融合生活教育内容,才能真正编写出一套适合高职学生水平、与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具有高职特色的通识教育教材。

教材是知识学习、品德养成和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对教学活动和教育质量可产生决定性、根本性、实质性的影响。高职通识教育教材的开发,要突破传统通识教材编写制式和束缚,打破以课堂教学实现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范式,适时融入“职业认知+生活教育”内容,增设项目化实践教育环节,引进行业企业专家能手传帮带经验,开辟行业企业职业认知实践课堂。教育管理者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增强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深入合作,配合国家教材出版发行部门积极引导、合理纠偏、强化监督。

参 考 文 献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52.

[2]周艳琳.高职院校“通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以 S 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21.

[3]胡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7:30.

[4]徐飞.通识教育再认识[N].文汇报,2010-11-20(6).

[5]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教发[2014]6号)[Z]. 2015-04-23.

[6]刘青春.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材开发和出版趋势研究及模式探讨[J].中国出版,2010(14):56-59.

[7]邱吉.高职高专职业道德教程[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1.

作者:刘青春

高职高专大学生的性教育论文 篇3:

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内涵、特征、功能及其内容构建

摘 要: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是本科教育的重要基地。面对日趋激烈而又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高校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大培育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力度,精心构建并设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内容,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信得过、干得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和影响力。文章对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与功能进行了诠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特征与功能;构建内容

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是本科教育的重要阵地。面对日趋激烈而又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高校应该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就业为导向,以用人单位为依托,瞄准市场需求,并紧紧围绕大学生在毕业就业时所需要的核心竞争能力,构建具有地方高校自身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更加卓有成效地加大培育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力度,这是当前地方高校亟待研究并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将对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功能、体系构建等作一些初浅的梳理与探讨,为地方高校实践提供一点有益的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地方高校不同于国家重点高校,在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上,主要是以地方性和行业性为主导,并根据地方经济建设需求调整学科结构,分设专业,以培养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为主,重在地方性;在性质上,以专业为主线,突出强调专门性;在类型上,以应用型为主体,突出强调实践性;在层次上,以本科为主流,强调并突出针对性;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以实践性为主载,突出强调创造性。而地方高校的大学生也不同于国家重点高校的大学生。首先是生源质量起点不同。考进重点高校的大学生分数都很高,由于基础知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意志力、勤奋程度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学生获取知识能力上的差距。二是学习环境不同。重点高校大都有着优越独特的物质文化、清新幽雅的环境文化、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等,这对大学生素质的提升均有着潜移默化的激励与促进作用,而地方高校则逊色不少。三是所占经费不同。国家对重点高校的经费投入大,而地方高校则远远赶不上。经费对于高校质量提升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四是实际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不同。重点高校的大学生实际影响力要比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大,社会对重点高校的大学生认可度要高。五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同。[1]

惟其如此,笔者认为,从广义上讲,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指大学生在学校设置实施具有自身鲜明地方特色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条件下,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通过学校有的放矢地培养和自身顽强拼搏努力,所获得并具有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且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财富或为用人单位创造价值并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特指在四年学习期间,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并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人格力、修养力、语言表达力、社会交际力、知识力、智慧力、实践力、创造力”等特殊能力。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彰显的是大学生个体鲜明而又独特的个性,是大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最醒目的标志。因此,地方高校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培育除了具有非地方高校大学生的“独特性、实践性、发展性”特征外,应该着力突出以下三个特征。

1. 具有服务面向的“地方性”。从地方高校管理体制上看,地方高校隶属于所在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地级市;从地方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看,绝大多数地方高校分布在省会和地级市;从招生范围看,地方高校的招生大都以省内招收为主,学生多数出生于小城镇或农村,在生源争夺战中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而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将在本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就业或留在本地区的政府部门工作;从地方高校的本质属性看,地方高校的主要职能是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信得过、干得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2]基于此,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应突出“地方性”特征,并坚持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根据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建设学科、设置专业,成为地方的人才培养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应该坚定不移地坚持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在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的价值选择和使命取向上突出“地方性”,并始终围绕具有鲜明“地方性”核心竞争力人才的培育做文章。同时,做到“四个对接”:一是坚持把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与学科建设和发展、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创新进行对接;二是坚持把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与企事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进行对接,始终把握“地方性”导向,积极与地方企事业单位、与地方政府部门等进行广泛的合作,着力培育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三是坚持把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或人才市场需求进行对接,密切把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或人才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动向,即人才数量、人才规格上的需求情况;四是把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与影响力进行对接。要精心描绘并不断完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规划与蓝图,不断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强劲核心竞争力优势的“地方性”高级专门人才。[3]

2. 具有服务区域或行业的“应用性”。当前,一部分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不准,过分重视学术型人才,而轻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种重学术轻应用、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价值取向,不利于我国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和多样化人才的培养。地方高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其人才培养应既有别于传统本科院校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又有别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显著特点就是本区域的“应用性”。这种应用性:一是体现在地方高校培养的一定是适应本区域经济建设或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方面均具有鲜明的特点,即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与推广、开发与转换能力等。[4]二是体现在理论知识与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实践能力的最佳结合上,不过分要求学生知识的深厚,而是能够熟练运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三是体现在应用性的开发研究人才的层面上,而不是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其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是围绕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展开的,同时也是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主要基于对高深学问的追求。因此,地方高校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大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动手习惯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力度,坚持“应用性”,突出“应用性”,把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学科和专业知识变成大学生的技能和技术特长,把所学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特长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最终形成大学生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优势。

3. 具有学科专业的“专长性”。笔者认为,学科专业的“专长性”是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本质特点。潘懋元先生在讨论高等教育性质时指出:“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目标。”由此可见,地方高校应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方面进行突破,形成特色和品牌,不盲目追求高、大、全,及时增设市场急需的应用性专业,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应密切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设置多学科复合型专业,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5]地方高校不同于研究型的大学,更不同于一般的职业技术学院,其本质规定性就在于它必须结合学科和地方经济建设或行业发展设立专业,面向地方经济建设或行业发展一线培养具有“专长性”特点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地方高校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并在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实践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突出强调“专长性”:在面向上坚持“以行业专长型”为主导;在性质上坚持“以专业专长性”为主线;在类型上坚持“以应用专长性”为主体;在模式上坚持“以实践专长性”为主载。在人才济济的今天, 如果地方高校的大学生不把专业变成业务和技术上的专长是很难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6]

4. 具有不可分割的“综合性”。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不仅指大学生通过四年大学的培养以及自身努力而获得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而且还包括大学生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求真务实的作风,勇于改革、敢于创新、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为困难所挫、不为时尚所惑、有耐心、不浮躁、百折不挠的高尚品质和能在失败面前敢于东山再起的乐观精神的综合。因此可见,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不能分割的整体,任何一个核心竞争力要素,无论多么重要,都很难形成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将这些核心要素紧密整合在一起,相互配合,才有可能既彰显独异而又彼此映衬,才有希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具有强劲核心竞争力优势的并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功能

1. 认知功能。认知功能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的关系、发展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它是人们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包括语言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等方面。笔者认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认知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帮助大学生进行科学的认知定位,促使大学生认识自身在大学四年里的学习职能和职责,即学会说话、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创新。应该学会了解自己,并能确切地知道自己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应该知道自己肩上到底能够挑多重的担子,并能走多远,甚至能够预见未来将成为一个什么人,更重要的则是接受这一切。二是帮助大学生进行准确的情感定位。可以促使大学生情感专一,抵挡各种诱惑,即在其校,谋其学,干其事,卖其力,流其汗,呕其心,沥其血,甚至踏破铁鞋,鞠躬尽瘁,集中精力精心培育自身强劲的核心竞争力优势。三是价值观定位。可以促使大学生把有限的精力和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最有价值的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上。

2. 导向功能。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不仅校准了大学生个人发展方向,而且也制约着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个人独特的、稳定的品质和风貌,是大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实践过程中不断自觉培养、积累并形成的,有利于指导并促进大学生个人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地方高校在确定自身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过程中,应紧紧围绕突出大学生的专长、彰显大学生的个性、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优势等做文章。大学生没有核心竞争力就没有个性,就没有特色。做人没有个性和特色就会随波逐流,就会“赶时髦、跟风跑、市场流行什么就迎合什么”。大学生没有核心竞争力将会在毕业就业时,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因此,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作为高校校园独特的、稳定的品质和风貌文化现象,一旦形成,被人们所认同,必然会对大学生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导向作用,形成一种强大的校园氛围,引导教育大学生实现成人、成才、走向成功的理想目标,开拓进取,努力奋斗,从而使其具有某种特有的精神动力,并形成一种重要的、个性鲜明的文化特征。

高校担负着构建特色文化、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优势的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这些任务的完成必须借助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内部心态环境。因此,地方高校应当把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作为特色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来建设,营造并形成一种良好的内部氛围和心态环境。这样,作为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形成新的思想、新的文化,将会给大学生们以强烈的感染力。它既能够潜移默化地教育人,熏陶人,规范人,又可以使受到约束的大学生个体的心灵得到心甘情愿的净化,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效果,从而促使大学生又快又好的成长、成才,并走向成功。

3. 塑造功能。从广义上讲,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塑造功能一方面体现在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体现在改变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从狭义上讲,可以塑造、张扬大学生的个性美——即内在美和外在美。因为个性是一种独立的品格,它既不趋同,也不媚俗,它拥有挑战的血型,叛逆的气质,奇异的风采;大学生有了它,将会拥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敏锐的视角,超凡的见识,无论得失,无论宠辱,都会波澜不惊,一如既往。个性是一种精神,大学生有了它,就有了自我尊严,有了生命价值;有了它就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个性是一种力量,它能使大学生在羁绊中自拔,从无奈中奋起;它能使大学生放飞思想,冲出樊篱,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个性是一种魅力,有了它,大学生将会以独特的方式展现自己,夺人耳目,昭示于人。个性是一种财富,它既不能被岁月带走,又不能因斗转星移而磨损其棱角,更不能因晨钟暮鼓而剥蚀其光泽,也不会被时髦或潮流卷走,更不能被名利诱走。总之,个性塑造是大学生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原动力。

四、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容构建

当前,绝大部分地方高校在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内容选择上含糊不具体,或缺乏科学的培育体系,尤其是在培育类型上的定位不够准确,过分重视学术型而轻视应用型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甚至出现了与名校强校大学生进行“同质化”竞争的严重现象。这种重学术型轻应用型的人才核心竞争力培育的价值取向,使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陷入“怪圈”,甚至走向了“真空”地带。一是盲目追求高、大、全的发展目标,使得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脱离,出现了“夹层饼干”现象;二是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能恰到好处的对接,从而导致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缺失;三是实践环节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内容脱节,文科专业的学生表现更甚,只局限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一知半解的层面上;四是大学生个性发展失衡,出现了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动口能力与动手能力趋同或普遍低下现象,从而导致自身培养的大学生在毕业就业时的核心竞争力不突出或不明显,甚至造成一部分学生毕业就业时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针对上述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容构建,绝不能脱离自身学校的办学实际或学生的生源实际去选择“高、精、尖”的培养目标体系,更不要去追求“研究型大学、国内一流大学”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类型定位和水平定位。比如,位于湖南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山区的吉首大学和坐落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口的风光秀丽的三峡大学,在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上,充分考虑到学校在面临特殊的地域环境导致的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与市场对接困难等实际情况,尤其是顾及到学校自身生源群体弱势、区位劣势环境等诸多因素,非常明智地诀别了与名校强校的“同质化”竞争,并始终坚持走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他们把自身学校全部的存在逻辑、全部特色的内涵、全部的功能与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服务湘西民族地区与贫困山区和湖北区域与水电行业的“不可替代性”的层面上——即为地方经济建设与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不可替代性”、为地方经济建设与行业资源开发提供科技支撑的“不可替代性”、为地方经济与行业发展提供先进思想与文化支撑的“不可替代性”,去着力培育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有一定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高度责任感的且能在本地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鉴于此,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应该以“人格力、修养力、语言表达力、社会交际力、专长力”为主导能力,以“知识力、智慧力”为主体能力,以“实践力、适应力、创造力”为核心能力,构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内容,并加大培育力度,从而形成具有强劲优势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体系。

笔者相信,内容诸要素之间只有共同作用后才会形成大学生的一种强劲而持续的核心竞争力。这种强劲而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将有别于非地方大学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它既可以实现地方高校总体的就业理想目标,又能使地方大学生毕业时找到适合自己才智发挥的理想工作岗位——即大学生个人充分就业、满意就业、顺利就业的理想目标,甚而至于能促使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能为地方企业或用人单位的发展创造财富和价值,并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地方高校应该紧紧围绕以下内容着力培育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1. 坚持“人格力”与“修养力”相结合进行培养,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夯实心智基础并提供高尚的精神(或道德)保障。人格力与修养力包括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政治方向、远大的理想抱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坚韧不拔的抗挫意志力、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闪光的德性、坚定而绝不旁骛的信念、健康的审美情感、正直诚信积极向上的睿智性格和激情洋溢的乐观精神等。人格修养力既是形成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心智基础,又是形成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能力基础。它既能随时为大学生传递一种精神,一种感召,一种信念,一种力量,又能为大学生提供最强势的精神资源与发展原动力。总之,它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诸多力中的本源,是大学生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之本,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核心元素。如果把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不合格和身体不健康比喻成一个次品和废品的话,那么,大学生的人格倘若不健全,精神不健康,就是一个危险品。而人格修养作为一个人相对稳定的心理模式,持续表现出创新意愿和创新倾向的习惯性,坚定的自信、坚韧的毅力、开放的思维、自制的意志等都是形成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心智要素。离开自信与进取,离开独立思考与自制自控,缺乏一种积极、向上、进取的学习和创造心态,个人持续竞争能力就不可能形成, 也就无所谓竞争优势了。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由资源的整合力、学习力、创新力、人际交往力、环境适应力等方面综合体现的,而这些综合能力的体现恰恰是人格修养的外化,为大学生最终形成核心竞争力提供了较好的能力的基础。因此,一个大学生要想在毕业就业时和参加工作后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胜竞争对手,并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有所造诣,有所创新,取得成功,对社会有所贡献,笔者认为,仅有发达的智力恐怕是远远不够的,还须有健全的人格魅力、良好的道德修养、坚定而绝不旁骛的信念、旺盛而充沛的情感等为其成功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2. 坚持“语言表达力”与“社会交际力”相结合进行培养,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雄厚的基础保障。语言表达与交际力是指大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并形成的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语言表达与交际风格,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诸要素中的名片,是大学生毕业就业时以及走向工作岗位建功立业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当今时代,大学生们无时无刻不在表达心意,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情感,并越来越注重语言的交际性和时效性,甚至把语言表达与交际当做展示自身才华、获得成功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语言表达与交际的重要性。惟其如此,地方高校应该坚持以促进大学生的发展为原则,扎扎实实地对大学生进行语言表达与交际能力的培养训练,尽快改变当前大学生在与人交流时的语言表达上存在的基本上“言之有物”但缺乏“言之有序”、“言之无力”、“言之乏味”等状况,将提升大学生语言表达与交际能力作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能力去精心培养。首先教会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用太阳神阿波罗的阳光语言照亮人间,照亮他人;用文化神雅典娜的智慧语言传播真理,宣传知识;用爱情神维纳斯的爱美语言美化自身,美化环境,美化生活,美化社会”。二是将他们培养成为一个能够“出口成章”、“出语成论”、“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的优秀交际型人才。三是在语言交流表达上要做到具有深邃的思想,真挚的感情,生动的表述,力求交际语言表达效果好,方法正确,并具有启人心智的冲击力和穿透力,具有润泽庸常鄙俗之心的感召力,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人格风范和语言风采。

总之,地方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精心营造能够全面展示大学生人格风范与语言风采的良好的内部人际交往环境,让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会与人交流,掌握交流方法,即能紧紧扣住对方或听众的心弦,激励对方或听众去爱,去恨,去奋斗,去行动,从而更好地发挥语言表达的交流与交往作用;在与人交流中学会解读品味人生的成功,追求真善美;在解读品味人生成功的欣喜与反思中提高自身修养,实现人生的价值。

3. 坚持“知识力”与“智慧力”相结合进行培养,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丰富的资本或资源保障。知识力与智慧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中的最核心的两个要素,两者密不可分,互为映衬,相得益彰。知识力是提升大学生智慧力的主要资本,而智慧力则是大学生获取提升知识力的重要保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无止境》报告中指出,人类的学习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继承性或维持性学习模式。这种模式就是通过学习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观点、方法和原则,以提高解决当前已发生的问题的能力,即学会。另一种就是创新性学习或自主创新性学习模式,其特点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和处理未来社会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即会学。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有雄厚的基础知识作为基本保证。而智慧力则是大学生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能力。它既有先天的遗传因素,又有后天的学习所得与培养,是大学生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的必要条件。智慧力的强弱给每个大学生提供了不同的人生创新状态和人生创新走势,智慧力的形式也决定了大学生人生的发展方向。大学生个人倘若没有这种必要条件,就不可能获得创新成功,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没有智慧力就没有创造力,没有智慧力就等于一只小鸟没有飞翔的翅膀一样。这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中的主导能力之一。

4. 坚持“实践力”与“创新力”相结合进行培养,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关键保障。实践力与创新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实践力指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即为企事业用人单位解决技术难题的基本能力。实践力是创新力的基础。大学生不但要有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把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恰到好处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又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创新力则是大学生输入、存储提取、加工输出信息的能力,既创造性地提出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形成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优势的关键资源, 其关键是以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赢得竞争优势。它主要是指包括大学生主动创新学习、独立创新思考、自觉创新探求、主动创新应变等多种智力因素的结合和多种心理机制参与的综合能力。[7]当前,一些大学生创新能力较为薄弱,往往只会求同思维,不会求异思维;只会收敛性思维,不会发散性思维;只会被动性思维,不会自主性思维等。究其原因,影响大学生创新力作用发挥的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思维定势;二是从众心理;三是崇尚权威;四是过于刻板。因此,地方高校要注重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要在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善于运用归纳、演绎、推理等多种逻辑思维方式,注意培养大学生的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重视直觉和灵感作用的发挥,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8]

参考文献:

[1][5]课题组.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与调整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16,17.

[2][4]朱科蓉.应用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策略[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10.

[3]杜才平.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现状问题及结构调整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64.

[6]王玉敏.刍议大学生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J].现代教育科学,2003(2):111.

[7]杨其滨.高校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0):35,36.

[8]田建国.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8(2):31.

(责任编辑 刘第红)

作者:王德广 罗筱端

上一篇:人防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论文下一篇:高校法制教育大学生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