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教育中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与策略论文

2024-05-25

高职体育教育中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与策略论文(共8篇)

篇1:高职体育教育中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与策略论文

高职体育教育中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与策略论文

高职体育教育是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当前社会上出现了学生就业和企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高职体育教育中没有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仅仅掌握专业学科知识技术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上对综合人才的需求。因此,探究高职体育教育中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对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体育教育中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

高职体育教育的内容除了要教会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以外,还要让学生对相关的工作岗位有一定的认知和关注,职业素质是高职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素质,也是社会对高职教育提出的重要要求。当前高职体育教育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职体育教师对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不够重视,体育教育的重点是专业理论知识和体能训练,忽略或者是淡化了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流于形式,不论是教育管理还是教育监督的力度都不够。其次,面对越来越困难的就业压力,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将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学工作作为重点,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方面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都有所降低。最后,高职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有待提高,无法在教育活动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认为职业素质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得体育教育工作中职业素质教育工作难以落实。

二、高职体育教育中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策略和方法

(一)高职体育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当前社会发展对高职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体育教育要培养的是既能够掌握扎实理论专业技术能力又能够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人才。高职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活动的主体,在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体育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教育。首先,高职体育教师要对职业素质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要在相关方面做出积极努力,不断丰富自身的职业经验和素养,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培训的时候传授更多的职业技能和经验。其次,教师要将体育理论教学、体育技能训练教学与体育职业素质教学进行有机的融合,要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渗透,让学生认识到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为以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高职体育教师也要看到高职体育教学的特殊性,由于体育教育大部分是在户外开展,并且教师与学生之间会进行密切的互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特殊性通过自身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改变和创新体育教学手段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模式和方法仍然比较落后,没有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体育教学方面的他要求。为了提高高职体育教育中的职业素质,必须对传统陈旧的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和创新。首先,要对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最主要的是要适当的增加学生课外训练和锻炼的环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习和训练,让学生对职业环境进行提前感知,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其次,由于不同的学生在性格、成长环境、学习能力水平等方面存在差距,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不能一刀切,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这样能够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有效地培养。教师要重视体育教学中的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从整体上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提高。

(三)调整职业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比重

根据当前社会上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高职体育教育应当适当的调整职业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比重。首先,体育教师要对体育理论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对教材进行合理处理,简单易懂的内容留给学生进行课前自学,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适当的增加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其次,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接触社会的机会,例如去各种大会中担当志愿者、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比赛等等,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需求进行试探结合。另外,学校内部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开展各种体育活动,通过校内实训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培养。

(四)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

高职体育教师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教学的中坚力量,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综合素质能力高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首先,学校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清楚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其次,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明确现代社会上对体育职业素质的要求,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结语

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既是新课程改革对高职体育教育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满足社会对高素质综合人才的重要内容。高职体育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积极转变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加强和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张配 . 高职体育教育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和提高研究 [J].家教世界 ,2013,(18):184.

[2] 张春桃 , 张鹏 . 论高职体育教育如何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11):213.

[3] 张平波 . 高职体育教育提高职业素质的思考 [J]. 中外企业家 ,2011,(8):139-140.

篇2:高职体育教育中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与策略论文

内容摘要:高职学院培养为社会与经济建设第一线作出贡献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把培养学生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需的能力为重点。职业道德是一个人在从事某一职业活动中所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该职业所规定的道德品德、道德准则与道德情操的综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一起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着力点。所以,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应更加关注职业品德的教育。特别是,对于未来目标是一线岗位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加强是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

高校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培训基地,他们的身份将由一名学生转变职业工作者。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不仅要在办学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而且要开展学校人才培养的“订单式”模式,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避免企业人才的“两次培训”。因为企业的“订单”不仅仅是一张“用人需求的预定单”,更是一份“人才质量明细表”。成功的职业道德教育为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提供了理论、知识、情感基础,为学生将来从业打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

一、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其他教学内容的融合

开展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把课堂教学、实验教育活动、校内实习工厂教学、校外企业基地教学、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等作为突破口;把社会实践、诚信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与职业道德教育融合,与政治课程教学相融合,与专业技能课堂教学活动相融合,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渗透职业道德教学。

(一)重点关注思想品德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建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是成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教学一定要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再深化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革新,依据各年级学生的思想及心理特征的不同来调整课程的安排。

(二)充分发挥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可以从负责就业工作的辅导员中挑选。以教育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服务大众、奉献社会、公私分明的精神与严谨求实的行事作风作为方向,以职业道德教育课为中心,提升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三)强化专业课与职业教育课程教师的合作,使职业道德课和专业课相呼应。让学生在专业课的课程中,将这类道德认知和情感进化为道德行为,促进其培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二、注重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性

职业道德的培养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只有在职业道德培训与职业道德的实践后才能展现。在实践过程中对职业道德的领悟、感受和体会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因此,要尽可能让学校的实践基地、学校工厂的实习内容得到充分使用,让学生以实践的角度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与培训。

(一)高职院校可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持续增加给开展职业道德的实践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学中的各式实践、实习机会要充分利用,用心设计,统筹安排,分工合作聘请实践、实习基地的专业管理人员或者行业劳动模范讲解该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定和要求。指导学生去实践操作的现场体会和感受从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意义。学生必须完成例如:“什么样的毕业生才是受用人单位欢迎的”等为主题的职业道德实践感想,让学生从实践中体会职业道德和从业态度的教育内涵。

(二)职业道德品德的养成需要社会职业实践。社会职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增强大学生乐业、敬业、守业、诚实守信的职业品德起到了良好作用,协助大学生了解其所学专业与未来从事职业所需要的道德规范,按照职业的`要求进行自己的形象塑造,履行自己的角色义务,让职业道德渐渐转化为学生的精神力量与职业规范。例如:寒暑假岗位职业实践等,通过深入企业、社区、公共事业岗位的实践活动,亲身感受、经历岗位生产的各项要求与规范,加快学生的社会化。

三、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整合学校、企业、社会三方力量

校企合作为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可以改进现有教学理念,引入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全面考虑大学生将来就业中对企业环境的适应力和竞争的适应力,从而了解到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是职业道德教育,加速学生身份转变为职业者身份的认同。

(一)高职学院应该向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设计辅导,结合学生特点设计并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对大学生个人职业前景的各个阶段开展指导。职业生涯设计辅导要与新生入学的教育相融合,让新生了解专业知识、发展导向、就业前景,增强大学生学习乐趣与职业感情。另外要与课堂主渠道融合,还要与技能训练相融合,增强技能训练,发现自己的差距,让学生明白未来职业发展的努力方向。

(二)在实践的方面对学生开展职业道德的养成培训,要进一步推进高职学生的下厂实习实践,并在校园营造企业氛围。积极开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衔接,可以在高校、教室、楼道的墙壁上、实习基地布置优秀毕业生图片、灯箱、全球知名企业家寄语等,强调先进的企业理念、行业质量标准、管理模范、专业的特色等主题的宣传,让学生的职业道德品德在学校进行耳濡目染地升华。

(三)高职学院可以结合并发掘学校周边各方面的资源

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与社区、企业等设立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可以共享的资源,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相关专业挂职锻炼的机会,同时也会邀请基地工作人员进入学校为相关专业学生开讲座、作报告。这样,不仅有效促进了学生专业与社会需要的对接,还可以让学生在职业实践中看到市场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的需求,促进他们坚定自己的未来职业方向,勤业、乐业和敬业开展工作。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增强职业道德建设,一是要考虑市场经济的特点,建设适合各行各业特点的讲信誉、守法纪、讲公道的新型道德规范,还要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中定义正确的位置,学会辨别善恶。因此,在职业道德建设中,还要着重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高职学院的德育工作,应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结合心理健康辅导,突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重视职业道德教育,让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更受企业欢迎。

参考文献:

[1]刘美艳,张华民.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问题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5

[2]梁辉.职业道德教育的价值[J].社会科学家,,6

[3]郑春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其培养[J].职教论坛,,29

[4]王小红.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18

篇3:高职体育教育中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与策略论文

一、高职学生职业人格的涵义和特征

所谓职业人格, 是个体通过教育和生活经验而形成的, 以适应一定职业活动要求为特征的, 作为职业的权利和义务主体所具备的基本人品和资格以及心理面貌。职业人格是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职业情感、职业态度、职业兴趣等因素的综合体, 它蕴含着一定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 也是个体健康人格发展在职业领域中的自然要求和具体表现。

高职学生职业人格是指高职学生基于自身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 为适应未来职业生涯需要而不断生成和发展的作为职业的权利和义务主体所应具备的积极的心理品质或个性特质。它是高职学生成为合格“职业人”的主体性品质, 能够保障并促使高职学生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渐趋稳定的行为方式和整体精神面貌。

成年人的职业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动力性等基本特征, 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格还处于成长期, 具有不明确、不稳定等特质。但大学生和高职生的知识学习、技能掌握、社会态度塑造和职业准备完成等等, 最终都将表现为职业人格的形成。因此, 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系统的人格养成教育对其形成完整稳定的职业人格至关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 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格区别于一般成年人的职业人格, 也区别于同龄的本科院校学生的职业人格。一般来说, 本科生更注重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一般人格的养成, 而高职学生更注重自身职业人格的培养。当本科院校的学生在象牙塔里研读着艰深的理论、专心学术, 或在考研和就业路上踌躇选择时;高职学生却只有单一选项:如何快速掌握就业技能、如何对接社会找到理想的工作。正因为这种显著差别, 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下意识地培养锻炼自身的职业人格。在此过程中, 学院给予适当及时的引导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工艺美院的学生在入校之初, 就会通过新生入学专业教育了解自己的专业、今后的学习任务以及就业面向的岗位;在学习过程中, 在教师的指导下多数学生会为自己制订学习规划、职业生涯规划, 作为自己学习的指向标。有很多学生在大二、大三就开始进入行业企业进行实习, 或者进入教师工作室学做业务, 学习课本以外的专业知识等等。通过与专业相关的学习实践, 逐步养成自身稳定的职业人格。这些都是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人格特点分不开的。

二、高职学生职业人格养成教育的价值

众所周知, 高职院校学生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极为注重, 但存在重能力、轻素质的惯性思维。高职学生往往给人留下专业技能扎实, 但综合素质稍差、人格魅力不足的印象。这样的职业人一旦踏入社会, 在个人行为处世方面、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时, 往往会出现偏差。而要改变这种现状, 不仅仅为社会输送专才, 而是输送完整的社会人、素质和技能兼备的人, 就成为了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 这也是高职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而要实现这种价值, 结合高职学生能力教育培养其良好的职业人格, 是可行之路。

(一) 高职学生职业人格养成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工艺美院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 注重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教师从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能力和个体教育需求出发实施教学, 在关心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 也时刻关注学生职业人格的培养。如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时, 教师通常会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将学生分为预算组、效果图组、手绘组等, 让学生在项目中承担自己擅长的任务。引导学生发挥特长, 为其将来从事具体的岗位提供专门训练。在这种训练中,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参与意识, 使他们获得表现自己的机会和自由发展的空间, 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职业人格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二) 高职学生职业人格养成教育有利于职业院校持续健康发展

高职院校想要持续健康地发展, 就必须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适应时代的需求。工艺美院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教学中始终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创业创新精神、团结协作意识等良好的职业人格, 向省内外用人单位输送了大量的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过硬的人才, 得到了行业企业的认可, 大大提高了我院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在周边地区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我院也获得了越来越好的发展空间:一步步由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学院、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到全国100所国家骨干高职学院建设院校之一。所以,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人格培养是对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内涵的提升和深化, 是职业院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劲动力。

(三) 高职学生职业人格养成教育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是其终级目标。因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人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而人自身的和谐要有健全的人格, 职业人格是健全人格的重中之重, 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先决条件。工艺美院多年来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人才, 有不少校友已经成为知名的企业家, 如我院1999届室内设计毕业生杨鼎怡创办的深圳市云鹏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曾多次荣获“深圳市诚信家装企业”“深圳市绿色环保企业”称号, 2004年获深圳家装行业最高奖项“金鹏奖”, 成为当地有影响力的行业领袖。这些校友在实现自我职业发展的同时, 为和谐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高职学生职业人格的养成策略

(一) 引进积极心理学理论, 保证职业人格养成的心理条件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人格培养必须遵循人格形成的心理规律, 符合高职院校学生成长特点。我院鼓励教师采用积极心理学进行人格教育, 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 引导学生摆脱把自身看成高考落榜生、混日子、混文凭等的消极印象, 用积极的心理看待自己的处境, 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学院主张教师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积极之处, 挖掘他们身上的可贵品质, 在教学和管理中以欣赏的眼光看待高职学生, 并对其表现出来的积极行为及时给予肯定和强化, 为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职业人格提供有利的心理条件支持。

(二) 增强文化课程系统的引导作用, 提供职业人格养成的理论支撑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等思政课程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在校园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们通过典型案例、模范人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让学生们在就业择业过程中恰当地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关系, 从而把个人的职业理想与社会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

工艺美院还开设了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 使大学生不仅能关注就业压力, 还能根据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调整自己的职业定位、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这一对策为职业人格的养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使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格发展与社会发展要求和需求相一致, 避免其职业选择和定位的盲目性。

(三) 加强校企合作办学力度, 提供职业人格养成的过程支持

工艺美院自建院之初, 始终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 不但成立了专门的校企合作委员会, 定期召开校企合作洽谈会, 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 还要求校企联合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我院还注重师资队伍的结构建设, 培养引进“双师型”人才, 通过邀请行业企业骨干来校讲课或开设讲座;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培训进修等途径提高我院教学质量, 增加企业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度。在教学方法上, 专业课多采用项目导向法、工学结合任务教学法, 将社会项目引入教学, 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掌握未来岗位所需的技能。

另外, 为实现学生就业的零对接, 我院与校企合作企业共同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生毕业前均需到实训基地或企业参加毕业顶岗实习, 通过实践全面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形成良好的职业人格。企业也可从顶岗实习的学生中招募企业员工。校企合作办学双赢制度为职业人格养成提供了过程支持。

(四) 建立完善大学生创业机制, 为职业人格养成提供制度保障

工艺美院为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近几年逐渐完善学院的大学生创业机制, 为培养学生的职业人格提供制度保障。学院将特定区域划定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于2014年5月由益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益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肖立平亲自授牌, 并正式投入运营。学院还制定了大量的优惠政策, 为在校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不仅可以将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转化为经济效益, 还可以培养学生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 使学生在创业的艰辛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人格。

另外, 学院还定期开设大学生GYB (Generate Your Business) 创业培训班, 邀请人社部SYB (Start Your Business) 创业导师、相关行业企业的老总、创业孵化基地较为成功的学生担任主讲, 用成功人士的现身说法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 坚定学生的创业信心, 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为以后自主创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也为学生职业人格的养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人格的养成问题对当今教育具有重大的价值, 是高职院校进行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职业人必须解决的问题。工艺美院目前在学生职业人格的养成问题上虽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还处于不断摸索期, 希望在给予兄弟院校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经验的同时, 大家一起探讨, 提出更多切实有效的解决策略。这需要无数高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深化, 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人格的养成教育推上更高的台阶。

摘要:当今社会提倡“以人为本”, 高校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大学生的人格养成。高职院校现阶段也正逐步实现教育使命的转变:由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转为注重学生职业人格的培养。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其方法策略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人格的养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人格,综合素质,积极心理学,课程系统,校企合作,大学生创业机制

参考文献

[1]袁小利.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意识现状与教育优化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

[2]雷小波.高职学生职业人格刍议[J].职业教育研究, 2014 (8) .

[3]崔月娟.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人格现状及完善途径[J].教育与职业, 2013 (23) .

[4]白世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人格培养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2 (6) .

篇4:高职体育教育中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与策略论文

【关键词】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教育

温家宝总理在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明确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任务。如今,高职教育的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定向教育,一方面为社会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对受教育者而言,是为其从事某一职业而实施的教育。在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潮下,如何使高职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价值取向,使其对职业角色定位更加明确,即如何开展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分析

1.缺乏对生命成长的教育。所谓“生涯”就是人的生命成长的历程。人的生涯发展,既是一个自然生命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设计与创造的奋斗过程。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就业过于关注,存在着将职业教育流于“职前”培训的倾向。从“教育”的本质来看,忽视了对学生自身生命成长历程的关注;忽视了对生命个体发展的引导;忽视了对学生自身生命质量展望和把握的教育。

2.忽视对职业能力发展的教育。从高职学校实施的职业指导情况来看,学校职业指导的重点放在为学生寻找就业的“门路”上,局限于就业前应试技巧的训练上,关注短时的就业,而忽视了学生整体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忽视对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的教育;忽视对学生职业发展的设计与规划的教育,总之,忽视学生自身职业能力发展的系统性教育。

3.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存在不科学性。(1)以自我需求为中心的完美主义倾向。许多大学生在进行生涯规划时往往只关注自己的感性需要,很少考虑自身特质、社会现实和客观需求。如有的高职生在进行规划时就根本不考虑自己的个性特征、专业特点、素质能力等因素,盲目地将生涯路线锁定在行政方向。(2)应急性。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不认真分析、理性思考,即使有学习如何进行生涯规划的机会也不珍惜,到临近毕业或毕业后求职不顺利时才临时抱佛脚,找本生涯规划书看看或找个人问问,一旦找到工作就又将生涯规划和管理抛之脑后,从而使职业生涯规划失去了实际意义。(3)急功近利性。主要表现为有的学生在规划时,往往只考虑哪个职业热门、什么职业工资待遇好、什么职业社会地位高或者什么职业最容易得到岗位等,至于是否适合自己、社会是否需要、是否有利于长远的发展等等则很少顾及。

二、如何对高职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1.提高认识,重视职业生涯教育。(1)新辟课程。学校要把《职业生涯教育》辟为课程,安排专门课时和专职教师实施教学,每二周开设一节课。将《职业生涯教育》的课统一贯穿安排在三年的课程中。(2)召开主题班会。主题班会成为很多学校用以展示学生未来理想的平台,每学期要求召开“职业生涯教育”主题班会,让学生人人参与活动,规划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并相互交流,相互展示。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3)举行专题报告。每个学期应有专职教师作职业生涯教育的专题报告,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介绍当前就业的最新情况、特点,本地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以及优秀毕业生的创业事迹,鼓励学生奋发向上,激发他们的学习热忱。(4)学科渗透。学科适度渗透是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方式。将职业生涯教育的理念分别在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等学科内渗透,特别是在机械、电子等专业课中加以全面渗透。同时把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与职业道德课程结合起来。

2.提高综合素质,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要求。综合素质是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有机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补充。它向学生展示了职业生涯发展形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身条件和发展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涯道路,确定生涯目标和规划人生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生涯发展所需的各种素质和条件并及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和弥补,它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在无形中就增强了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另外,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是促进个人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关键性因素。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了,综合素质也就相应的提高了。

3.善借外力,拓展职业生涯教育。(1)参观考察。新生入学后应到企业参观考察,了解相关企业、产业、行业的情况,增强就业、创业的意识。(2)社会实践。让学生利用星期天或假期,进行专题调查,返校后再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撰写调查报告。每个寒暑假学校应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并进行评比表彰。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地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精神和创业精神。(3)企业实习。二年级或三年级应安排学生一个学期的实习。学生在企业通过跟线实习,参观访谈,跟师学艺,动手操作,专题研修,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实习活动,充分了解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运营流程、企业对毕业生能力素质的要求,结合专业对口的实际动手训练,强化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企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找到了方向。(4)社区服务。挖掘多方资源,充分调动家庭、社区等方面的力量,形成学校与社区的良性互动。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5)优秀学子报告会。榜样式启发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成功榜样激励学生。这样的榜样最好是本校的毕业生,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进而形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榜样式启发可以发挥那些职业生涯成功者的激励作用,帮助学生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成功案例的启发,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榜样式启发时要注意,选取的榜样必须是正面的、成功的例子;另外,榜样应具有可模仿性,并适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6)聘请企事业单位领导来校讲课。聘请专业方面的专家进行专业知识的辅导,邀请企业技术专家讲授关于相关专业技术的专业知识。

4.因校制宜,统筹职业生涯教育。(1)专题宣传。利用学校电视台、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形式,及时向学生宣传有关职业生涯方面的信息,加强职业生涯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学生了解社会各种职业的发展趋势,了解从事有关职业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并把个人兴趣、爱好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从而为他们今后的职业选择奠定了基础。(2)作品展示。二年级应开设综合实践课。各专业的学生,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要自己设计、自己制作相关产品。经过一段时间后,教师组织学生优秀作品展示。学生自己登台展示并介绍其作品,并邀请不同专业不同专业的同学鉴赏。(3)参加比赛。学校每年应举办高职“文明风采”比赛。活动的内容有:“我爱我的专业”、“创业之星”、“我身边的诚信”、“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活”等比赛,先在校内进行评比,选出优秀的作品,参加全国高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4)汇报演出。到了三年级,学校应组织各专业的学生分别举行毕业作品的汇报演出。届时邀请有关企业的老总前来观看。所有的作品都出自学生之手,所有的展示也应全是该专业的学生。

篇5:高职体育教育中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与策略论文

一、研究的目的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创建于1999年,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办学目标的全日制民办高职院校。

怎样才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是全院上下一直在思考、在探索、在研究的课题。高职院校不同于一般高等学校,不同于一般专科院校之处就在‚职‛字上,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而且要具有较高的素质。这里所讲的‚高素质‛无疑应该包括‚职业素养‛。

为了切实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培养学生敬重职业劳动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掌握职业素养的理论知识以及提高自身职业素养的途径与方法,以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正是本教学成果当初的研究目的。

二、研究的内容及成果

为达到上述研究目的,本教学成果的完成人从2005年2月起即开始进行研究,并于2006年申报‚《职业素养基础》课程计划与实施研究‛院级教改课题并获准立项。

本教学成果研究的内容及成果主要有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两个层面: 第一,理论研究层面。

在理论层面上,本项教学成果立足高职院校实际,主要研究了:职业素养的含义,研究与学习职业素养对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意义,以及研究与学习职业素养的方法。并对职业、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尊严、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等有关职业素养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理论研究层面的成果主要是:《职业素养基础》一书。该书于2007年2月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后来经修订,于2009年8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课规划教材‛。南京大学出版社对于这本书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并且建议积极向其他高职院校推广。

第二,教学实践层面。

本项教学成果不仅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有关问题从理论上进行研究,而且将研究成果成功地运用于教学实践。

从2007年开始,在全院学生中开设《职业素养基础》这门课,而且是作为一门必修课来开设的。32学时,2学分。使用的教材就是前面提及的《职业素养基础》一书。

通过开设这一门必修课,向学生讲授有关职业素养的基本理论知识,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沟通、人际交往、求职等技能,以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具有非常积极地意义。

教学实践层面的成果主要是:制定了《职业素养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初步建立了《职业素养基础》课程的试卷库(10套试卷);从2007年起至今,已持续4年在全院学生中实施了这一门课程的教学,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今年4月中旬,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认为《职业素养基础》这门课程的开设有意义的学生占参加问卷调查学生总数的82.49%。

三、成果的应用情况

如前所述,本教学成果的理论研究已经从2007年开始在学院内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并受到学生的欢迎。相信该成果在其他高职院校同样具有较强的应用推广价值。本教学成果也是江海学院‚坚持‘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四职教育一体化,把人文教育渗透到技能型人才培养之中‛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而该办学特色在2007年江海学院接受教育部评估时,得到了评估专家的一致好评,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本教学成果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另外南京大学出版社对于《职业素养基础》教材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并且建议向其他高职院校推广,这反映了本教学成果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四、今后研究的努力方向

今后本教学成果将在以下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1、吸收近期国内外职业教育研究成果,补充新鲜的内容,进一步修订《职业素养基础》教材。

2、进一步深化《职业素养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第二课堂‛的开辟。

篇6:高职体育教育中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与策略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的进一步深化,在广大农村职业教育中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学生”。由于他们长期远离父母,因此不同程度地出现情绪、交往和人格上的偏常现象,成为“缺爱学生”。【关健词】缺爱学生

学校家庭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所谓“缺爱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环境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偏常现象的学生。“缺爱学生”的问题首要表现在品德方面,主要表现在学习、行为、心理方面。在农村职业教育中,留守学生则是这些缺爱学生的主体。

一、“缺爱学生”的家庭教育模式分析 “缺爱学生”大多来源于“留守学生”。他们因父母双方不在身边,学习、生活主要他人监护。他人监护是这些留守学生成为“缺爱学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归类,其管教模式可分为三类:一是交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称作隔代管理教育;二是单亲家庭或交亲朋好友监护,,称作任务型管理教育;第三类是兄弟姐妹互相照顾,称作自我管理约束。

(1)隔代型管理教育:老人们养了儿女辈,又要伺候孙子辈。如果孙子辈稍有闪失,他们无法向自己的儿女辈交代,所以处处让着孙子孙女,尽量在物质上、生活上全方位满足孙子孙女,而老人们绝大多数又是文盲,根本无法在精神上、道德上、学业上进行引导和管束。于是,孩子们在这种无原则的纵容和过分的溺爱中形成了放任、自私的性格,,形成了享乐主义价值观和功利主义价值观。

(2)任务型管理教育:在他们心里,留守学生毕竟不是自己亲生的,对其总不是那么体贴入微,只认为给他们吃饱不饿着就行,根本不会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更谈不上关心其学业。人本质的特性是社会性,留守学生正处于成长期,更需要情感的沟通。长期的感情空白,使他们形成亲情缺乏、内心自闭的性格。

(3)自我管理约束:这一类较前两类要好。他们长期以来生活上与兄弟姐妹相依为命、互相照顾,但钱物绝对掌握在哥哥或者姐姐手中。在生活上他们有主动权,但他们对生活的整体观念缺失——喜欢吃零食,正餐无规律,对自己生命健康成长的呵护不力,造成营养不良;他们喜欢独立自主,总认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是正确的,但缺乏社会经验,见识不广,很难与周围人相处,从而造成“唯我独尊”的性格。

二、“缺爱学生”的问题特点与个案表象

留守学生由于在上述三类人的监护下,缺乏家庭亲情,父母沟通,因此逐渐演变为“缺爱学生”。这些缺爱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胆大妄为,目空一切。这种学生什么事都敢干,天不怕地不怕,一旦玩起来,什么校规班纪,什么家长老师、班干部,他统统忘了或者统统不在乎。等到事情闹大了,他也许还满不在乎,老师的教育左耳进右耳出,过后仍然我行我素。如去年九月从温州回来的黄某同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同学是跟随在温州打工的父母入学,由于父母工作较忙,全托在私立学校,受不良习气影响,自幼养成胆大妄为的坏习气。今年黄某同学转来我班读职高一年级,不仅在家不服爷爷奶奶管教,在学校也是目空一切,我行我素,有时还喜欢欺负同学,随意拿同学的东西。

2、自由散漫,自控力差。这类“缺爱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极差,也许有时也想好好做人,但只有五分钟的热度。这类学生身上的恶习使他缺乏意志,想睡觉,不管什么课,照睡不误;想出去逛,只要有机可乘,就出去逛。只要没别人看住,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如家住水阁村的李某,该学生聪明灵活,因祖父母疼爱有加,从小就是散漫成习惯,在校不仅好说、好动,书写极差,而且常常不交作业。用其奶奶的话说是患有“多动症”,自己已无法管教,要求学校严加管教。

3、粗鲁无理,自私自利。这类“缺爱学生”的头脑中很少有“尊重他人”这个概念。他们一般只想到自己,不考虑别人。父母亲情、师生友情、同学之情他都很少考虑。在同学中,什么粗俗难听的话都敢说,只要别人稍有冒犯,就大打出手,说得不客气一点是流氓地痞的雏形,什么“文明友好”、“理解谦让”,他一概不屑一顾,只考虑怎么让自己痛快,使自己有利可图。例如职高二年级住宿学生叶某同学。该同学虽不是“留守学生”,但因祖父辈二代单传,到他又是独生子女,父辈、祖辈视若掌上明珠,从小就宠着他,护着他,叫他打爸爸或爷爷,一家人还呵呵大笑,久而久之,从小养成的恶习难改了,变成现在的“小混混”,不仅不搞学习,还时常打骂同学,和科任老师顶撞,尤其是当其宿舍下水道堵塞后,我早上当着他们寝室的所有学生用手将道掏通,叫他们再不要把垃圾扫入下水道,中午叶某就又专门跑到寝室将床下垃圾扫到下水道,导致下水道堵塞。

4、交际广泛,呼朋引众。这类“缺爱学生”的交际对象决不满足于本班同学,他们多以跨班跨校交往,甚至和社会上的小混混儿常有往来,就是所谓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放学后、节假日是他们交流来往的最佳时间,也是他们联手创造“业绩”的黄金时间。如现读职高二的涂某,不仅呼唤差使着本校同年级的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还与其他中学和社会上的一些小混混纠合在一起,干出一此诸如偷鸡摸狗,酗酒擂肥的小勾当。

5、叛逆反抗,濒走极端。家长老师越限制的事情,他越想干。你不让我做,我就偷偷的去做,你不让我买地摊上的书吗?我就买来看看上面写些什么;你不让我独自外出吗?我就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精彩;你不让我谈恋爱吗?我就谈,写情书、约会;你不让我上网吗?我就去上上网,甚至上它个天昏地暗„„你们能怎样?他们就是天生一 副叛逆性,有意跟班干部作对,有意气家长,气老师。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极其偏激,诸如“游戏人生”,“弱肉强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甚至就打着“我青春,我叛逆”的旗帜,叛逆到底。例如职高一电子(1)班的张某就是一个典型的叛逆者,由于怨恨母亲离家出走,父亲长年在外打工,在家不服年迈的奶奶管教,当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为报复父母和奶奶,竞发展到个把月不与父母说话。

当然除了以上五点,还有其他的如胸无大志、怕苦畏难,好吃懒做等,以上仅是最明显也最让教师头疼的毛病。

三、对“缺爱学生”的转化教育应学校家庭和社会联动

学生出现的问题是可以改正的。因为学生正处于学习教育最佳期,只要学校、家庭和社会适时伸出援救之手,具有针对性地加以正确引导,他们是会及时改正已出现的问题的。因此,我们在对缺爱学生进行教育和转化时,采取的策略应涵盖学校、家庭和社会诸元素。

(一)学校教育方面:

1、多点爱心。即教师要.多与学生接触,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例如,我在对黄某和张某等胆大妄为,目无组织纪律的这两类学生的教育转化中,就是多与他们接触,用制度与纪律加以约束,规定他们哪些可以为,哪些不能为。如果违反了,就要受到相应的纪律约束。同时,老师还要具有包容的态度,要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如发现这类学生对打扫清洁很积极,给老师送本子也抢着干等情况,也及时给予表扬,即使犯了错,也要肯定他们错中有对的地方,从正面加以鼓励和引导。这样比一味责备有效得多,要相信爱能创造一切。

2、多点信心。一是老师本身要具有信心,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帮助他们,千万不能放弃他们。二是要对出现偏常现象的“缺爱学生”要有信心,要执著“相信他们也会成功”的理念,只要他们尚有一丝积极向上、健康蓬勃的发展迹象,就要视为进步的体现,视为成功的希望。在对待杨某、涂某这两类缺爱学生的转化教育过程中,我就是在对自己始终充满自信,并坚信他们一定会成功的信心去工作的。

3、多点耐心。学生的成长需要等待,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甚至有些已经解决过的问题还会出现反弹。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育转化缺爱学生的过程中,要持之以恒,要多点耐心,不要轻言放弃。如在对涂某同学的教育转化过程中,从职高一到职高二,我用了一年的时间配合他父母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工作:一是经常家访,及时向在家监护的奶奶反馈涂某在校的学习情况,教育涂某要学会感恩,要体会年迈的奶奶在家在家照顾自己已是不易;二是经常与其父母交流,劝他们要看在自己聪明可爱的儿子的份上,消除夫妻之间的隔阂,重新合好,给涂某一个完整的家,弥补涂某缺失的父情母爱;三是定时提供电话让涂某与父母交流,增强父子、母子之间的联系与感情;四是动员其父母利用暑假时回家带涂某到打工的地方生活了一段时间,让其在获得父母的亲情关爱的情况下,感受到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与不易,由原先的怨恨与报复之心渐渐蒙生尊敬与感恩之情;五是我和其父母、奶奶经常用赞赏的目光去迎接他、肯定他、鼓励他,最终达到影响他、塑造他的目的。

4、多点个别辅导。即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两头,要因人而异、因才施教。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要适当提高学习难度,让他们吃得饱,而且能消化,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可适当降低教学要求,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这两类学生即使是进行分层要求,分层教学,也应加强个别辅导。不仅在课堂上要多关注他们,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要求他们要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改掉拖拉的习惯,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多点辅导,多点帮助,多开点小锅小灶,多给他们解疑释惑,特别是专业课,花时间,很容易改变学生学习兴趣„„

(二)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监护人)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对父母而言,抚养孩子是自己应尽的职责,教育孩子、管理孩子也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候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家长要经常与子女交流,密切关注孩子在家里的表现。特别是外出务工的父母要经常与留守在家的子女电话联系,交流沟通,多同学校教师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孩子在学校的的表现及学习情况,督促孩子的监护人在家里多和孩子交心谈心,坚持每天作业的辅导。对不懂的要进行耐心引导,切忌过分溺爱。

(三)社会教育方面

一是在要全社会营造关心和爱护留守学生,特别是要营造关心和帮助这些“缺爱学生”的浓郁氛围,让他们从中感受社会的温暖,在他们犯错或失足之时,人人都能对其伸出友谊之手拉他们一把。

二是要净化社会风气,尤其是要净化学校周边社会风气,还学校和学生安静、文明、祥和的学习和生活场景,让网吧、游戏机室远离学校和学生。

三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禁社会无业人员和游手好闲的社会“小混混”游荡于学校周围,进出学校校园,威胁、引诱青少年。

篇7: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现状与应对策略

据统计,每年我国中小学非正常死亡人数达1.6万人,相当于平均每一天就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安全教育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国家和社会各层非常重视,采取了不同方式的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并将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定为全国“安全教育日”。孩子失去了安全,家长也就失去了一切,抽样调查表明,95%的学生家长对天孩子的关心排序第一位的就是安全,第二是健康,第三才是成绩。结合我们二十多年的安全管理经验,和73所中小学的实际调研,现将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现状与应对措施分析如下:

一、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从时间,内容、资源、形式、效果、教师的安全知识技能等6个方面;针对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当前中小学安全教育不仅时间不足,资源匮乏,而且实际演练较少,并且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

1、中小学安全教育时间不足。有59.1%的教师表示每学期对学生开展主题安全教育活动的时间累计在10课时以下。随着学段的增高,安全教育的时间呈递减趋势,就是说年级越高,安全教育的时间越少。另外,农村和县城学校开展安全教育的时间要明显少于城市学校,一半以上的教师希望学校每学期开展主题安全教育活动的时间该在10课时以上。

2、灾害预防演习的安排较少,38.1%教师表示学校从未开展过预防灾害的演习,活动有看法的学生达到了55.6%,从各个学段来看,初中学校开展预防灾害演习活动的次数最少,从城乡来看,农村次数少于城市学校。安全预案的存在三个误区A、预案不是事故后的应急反应,而是事前的主动防范;B、预案不是放在办公桌上的空头文件,而应该藏于每个学生头脑之中;C、预案不是空洞的理论性文件,而是实际的,可操作的自救自护的技能。

3、安全教育内容相对广泛。59%以上的教师经常开展的安全教育内容为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法制教育和运动安全。安全教育内容存在着城乡差异。除了交通教育是城乡教育都最经常开展的安全教育内容外,大中城市教育比较重视学生的消防、法制、心理和网络教育,而农村教师比较重视饮食、防溺水等教育,这一点体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和社会生活背景差异。

4、许多学校仍然缺乏安全教育资源。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教师最想得到的资源是有关安全教育的影视或录像上,其次为宣传画或者有关挂图、安全知识读本,安全教育教师读本与活动方案。

5、目前教师最常用的安全教育形式或为指导学生阅读安全规则和读本,联系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安全问题等等。这就反映出安全教育的形式以说教、听读为主,实际演练较少的特点。这种教育形式使学生对安全技能的掌握情况明显低于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安全教育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在县镇和农村学校

中这各情况更为普遍。

6、教师本身比较缺乏安全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缺乏应对迷恋网络心理辅导和自然灾害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调查显示,目前对老师的安全培训主要由学校自行组织和承担,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有关组织的相对较少,教师们认为对教师安全教育培训时间累计为每学期3天到一周比较合适。应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安全培训,特别是对科任老师要加强要求。

二、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有重要影响,安全教育的滞后已经带了诸多教育和社会后果,是当前社会发展与深化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研究提出,转变教育观念,建设以体育课程为依据的中小学安全教育体系;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安全教育网络;注重机关法规和落实监督等发展对策。通过多73所中小学安全教育善调查,在了解现实善的基础上探索与当前教育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中小学安全教育模式,为解决我国其他地区的中小学安全教育问题提供借鉴,同时,提出依据学校体育的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将安全教育融合于中小学体育课程之中,并从师资、教材、课程目标等方面和学校体育进行结合。这对快速建立和发惬有中国特色的安全教育,学校体育一体化是一种有益探索。

1、我国中小学学生安全教育状况

(1)学生安全相关知识来源途径

学校与安全教育相关的课程仍然是学生获取安全知识的首要途径,而同时“自己看过这方面的书,报刊”和“同学之间了解”两个选择也分别达到了60.9%和39.1%,说明学生从自我途径了解仍然占较大比例。这从反面说明了学校安全教育相关课程在传授安全教育知识方面远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安全、健康成长,不但关系千家万户的欢乐和幸福,也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振兴。以学校安全教育课程为主,与家庭等其他途径相配合,形成多元互为补充的安全知识来源途径,无疑将能取得更好的安全教育成效。

(2)学生的安全知识技能基本情况

调查发现,有3457名学生不知道如何使用公共场所的简单灭火装置,缺乏基本的安全自救知识技能,占调查学生的51.6%,只有29.4%的学生进行正确的选择。火灾现场的有毒烟雾以及火灾伤害特点迅速,“用潮湿织物捂住口鼻”,避免吸入有毒气体为逃生和救援赢得时间成为首先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这些并不复杂的知识技能一经掌握就能使学生在万一出现的意外事故中能降低甚至避免本可避免的人身伤害。

三、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应对措施与方法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要教育学生有序上下楼,文明把路行。要

主动与有关部门合作,结合当地实际和事故发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和紧急疏散演练活动。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坚决避免侥幸心理,坚持利用升旗、课间操、上下学等时间开展演练,寄宿制学校还要开展针对宿舍区的突发演练,并确保演练时学生安全。

1、加强中小学学校安全预案制定与演练

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教育行政等部门和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预案,配备相应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这是我国首次关于学校安全预案的立法。

2、切实加强中小学安全教育。

从中小学学生身心特点来看,安全教育应该与其身心特点相结合。小学阶段努力增强对各种危险的辩别能力,了解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的危害,知道吸毒违法行为,学习预防和处理溺水、烫烧伤、动物咬伤的基本常识和方法,初步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掌握突发灾害预警信号级别含义及相应的采取的防范措施,形成在遇到危及自身安全时及时求助的意识等。认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积极参加青少年自救教育,掌握自我保护的常识与技能。

(1)、基本要求:小学生不得玩火。一是不得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二是不随意点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处用火;三是不得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在火灾现场,小学生未成年人要支持先逃生的原则。

(2)、火灾的处理办法

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使锅内的油烟缺氧而熄灭,不可用水扑救;房内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用土、沙泥、干粉灭火器灭火;若火势已大,必须立即报警,被火围困时,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脱离险境,如俯下身体,用湿布捂鼻。

(3)、发生火灾应如何报警

如果发现火灾发生,最重要的是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救,控制火势,减轻火灾造成损失,火警电话的号码是119。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根据这个号码,每年的11月9日,被确定为消防安全日,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应大声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

(4)、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

遭遇火灾,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减少人身伤亡损失。一旦身受火灾危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3、积极落实极端天气安全防范措施。

针对出现的大雾、大雨等极端天气,不断完善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认真开展对本行政区内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舍、厕所、围墙以及消防、避雷、用水、用电、锅炉等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及时整改,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4、校园踩踏事件屡禁不止,据有关人士不完全统计,从2002年至今已见极端的踩踏事件52起,教育部曾多次发出要求加强学校安全工作,防止类似事件发生。为什么事件屡禁不止?有人建议增加学生安全防护课程,有人提出加宽学校楼道等硬件设施,有人倡议加强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安全的责任意识……。我们先从几件踩踏事件发生的时间上分析“屡禁不止”的深层原因。2009年12月7日晚9点多,湖南育才中学发生踩踏事件,8人死亡,26人受伤。2006年11月18日晚8时30分左右,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土塘镇中学发生学生拥挤踩踏作伤亡事件,6名学生死亡,39名学生受伤,其中重伤11人。2005年10月25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小学晚8时许发生学生拥挤造成楼梯护栏坍塌事故,事故中21名学生死亡,47名学生受伤。教育部早有规定:每个班的学生人数不能超过45人,很多学校严重超标。应做到:

(1)、中小学校要尽快健全校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工作的各项职责层层进行分解,落实到人,每一个班主任、任课教师都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责任。

(2)、要专门针对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建立制度,提出要求,采取措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上下楼,并安排教职工在楼梯间负责维持秩序,管理学生。

(3)、要定期检查楼道、楼梯的各项设施和照明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校舍楼梯、通道的设置要符合安全要求和国家有关规范。

(4)、要制定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预案,加强演练,做好防范,避免发生此类事故。

(5)、全面提高校长和教师的安全责任意识,要针对这些学校普遍存在大班超员的现实和安全隐患较多的现状,提出有效的事故防范要求,这些学校要尽可能将大班超员、低年级学生安排在底楼或较低楼层。

(6)、学生晚间自习,必须有教师值班,出现停电或楼梯间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设备,同时学校领导与值班教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

5、学校当然应该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安全教育活动不一定必须开设专门的课程才可以,学校可以通过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安全教育内容。对无法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的安全教育内容,可以利用地方课程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技能,可以充分利用班、团、教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演习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安全教育。目前,大多数学校都开展了安全教育活动,但是重知识技能的现象还双较普遍,这也是造成当前安全教育专课欠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议广大的中小学校在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时,让学生多演练、多参与,切实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为了深入研讨新形势下我国中小学安全实践工作需要应对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进一步总结基层学校安全工作的经验和创新,加强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分享,促进各诣校园建设,保证青少年的健康、快速成长。例如沧州市新华小学3000多名师生,每年多次应急演练,每次演习3分多就能撤离到安全地带,他们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篇8: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思考

道德是一种社会公认的关于善的标准, 是一种标准, 是一种行为准则, 具体地说, 也就是哪些是社会提倡做的, 哪些是社会反对做的。职业道德通常是指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是一定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 即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和职业作风等方面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 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其主要内容: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办事公道, 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

企业已经把职业道德水平作为衡量员工素质高低的核心要素, 职业道德是支撑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和核心。因此, 企业不仅在企业内部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 而且把职业道德作为招聘员工的先决条件和辞退员工的重要依据。“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 直到最后一分钟”, 这是职业赋予人的使命所在, 忠于职守、认真履行本职工作是人类共同拥有的一种崇高精神。社会学家戴维斯说:“自己放弃了对集体的责任, 就意味着放弃了自己在这个集体中更好生存的机会。”放弃承担责任, 或者蔑视自身的责任, 这就等于在事业可以自由通行的道路上自己给自己设置了一个障碍, 摔跤倒地的也只能是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我们未来成功的素质航船, 而敬业精神和诚信品质则是这艘素质航船的两个强大的动力。

二、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 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教师不仅重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和培养, 而且还要重视对学生将来从事岗位需要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专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二者相互依存, 缺一不可, 有机统一在学生的职业教育中。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 明确将来的社会角色, 深刻感受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 进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决定和制约着德育的内容、性质和发展水平, 职业道德教育应该主动适应和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高职院校德育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规律。职业化是社会生产劳动的普遍形式和社会个体生活的根本, 人们正是通过分门别类的职业劳动和社会分工创造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职业劳动的有效性, 不仅取决于劳动者的专业能力, 还取决于劳动者的职业道德水平。

三、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现状与分析

1. 目前高职学院职业道德教育所取得的成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整个社会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 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目前, 学院领导、老师、学生都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了较大提高。

2. 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仍然存在的问题

职业道德本身具有明显的时代性, 高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也必将紧扣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脉搏。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带来的严峻挑战, 积极探索, 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总体来说, 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仍然存在许多有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21世纪初, 美国将“职业技术教育”更名为“生涯与技术教育”, 这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理念的转变, 并着重强调了学术课程与技术教育的统一, 也突出强调了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同时, 在教学内容上, 生涯与技术教育强调学术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在同一课程中的相互结合。

1. 应组建“学校、社会、家庭”合力式的教育网

当前, 德育教育中,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互不配合的现状比较严重, 出现了学校教育孤立, 家庭教育随意, 社会教育无力的局面。职业道德课是显性课程, 而整个职业道德教育则更多地属于隐性课程的范畴。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不能脱离社会, 忽视家庭、企业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 父母对子女的启示和引导、社会对职业道德评价和认同, 都会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形成和能力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职业道德是学生个人道德修养的成熟化, 在这一过程中, 家庭、企业和社会的推动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构建“校企双驱”的职业素质教育机制, 以提升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 以学校与企业为双重力, 创新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建立校企共育机制。职业院校只是职业道德教育的主体之一, 家庭、企业、社会也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实施主体。

2. 学习优秀企业, 引入企业文化, 促进校企文化的融合

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和积淀起来的价值观念、精神力量、经营境界以及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更多地体现的是对员工群体的规范、整合、凝聚和激励功能, 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凝结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 引导员工为企业和社会发展而努力。

高校校园文化, 是指依托高校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 是高校师生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积淀形成有个性的意识如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精神信念、审美情趣等, 高校校园文化其内在的特点是以学术文化和道德文化为主线, 通过制度、规则、礼仪、管理、社团、体育、艺术及教学、科研、校园环境等形成特有的学术传统、价值观念和校园文化氛围。

职业道德本身具有明显的时代性, 职业道德教育也必须紧扣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脉搏。坚持“课程对准技术, 把课堂搬到车间;职业对准市场, 把实训搬到岗位”的办学理念;坚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 继续加强行业调研, 突出高职特色的办学思路;遵循“理论够用、技术管用、特长好用、吃苦耐用”的社会需求原则;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第一线需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实践技能强、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育人准则。只有这样, 高职教育才能真正进入到“招得进、留得住、推得出”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宁.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郭建怀, 陈然.职业院校学生德育现状调查研究.徐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 .

上一篇:心态的正能量句子下一篇:XX县妇联人口和计划生育创国优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