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社会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移动互联时代崛起中的虚拟社会管理机制建构,是适应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需要的应然选择。其中,既要从现代舆情视角出发,对虚拟社会管理机制的概念与内涵进行阐释,亦应厘清管理主体、管理服务对象、工作规章和操作方法等要素;同时,还需对组织合作机制、汇集分析机制、沟通互动机制及管控引导机制等四大子机制进行系统分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络文化社会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网络文化社会管理论文 篇1:

社会转型期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机制创新

摘要:伴随信息化浪潮的兴起,网络文化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日益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网络文化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双刃剑”,它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面对今天社会的急剧转型,认真分析网络文化的特点以及发展变化规律,普及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对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绿色校园文化长廊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转型 高校 网络文化建设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说过:“在21世纪初期,影响世界最大的两件事,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总人数已达5.38亿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网民占比已经基本饱和,而高等院校学生无疑是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也难免会呈现出人被网络异化的问题,进而引发诸种社会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面向社会转型期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创新校园网络文化管理机制,建设“绿色”校园文化。

一、高校网络文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高校网络文化,特指高校师生在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平台上,由于长期交流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特点,行为方式和精神风貌等。其基本特征有三点:

(一)高校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网络不仅是一个沟通的平台,而且是一个虚拟社会。网络行为具有鲜明的隐匿性,学生网民通过和他人的虚拟交流,从而形成自己的网络虚拟交往空间。尼葛洛庞帝对此曾说过:“(网络的 )虚拟性能使人造事物像真实事物一样逼真,甚至比真实事物还要逼真。”

(二)高校网络文化具有交互性。对此,曼纽尔·卡斯特指出:“真正的沟通过程不是单向的,而是信息解读过程中传送者与接受者的互动。”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互联网为民众提供了自由发表个人观点的虚拟社区,通过共同交流观点,实现双向或多向互动,“星星之火”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燎原之势”。

(三)高校网络文化具有超时空性。在网络文化中,每个人都是平等关系,现实社会中的身份因素受到限制。高校网民地位不分高低贵贱,内容无所不包而且不受时空限制,只要能上网就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这种极大的宽容与自由形成了在网络文化形式与内容上的超时空性特征。

二、高校网络文化的基本功能

(一)高校网络文化具有舆论引领功能。在当前自媒体时代,舆论生态环境的巨变也冲击了传统舆论引导机制。网络空间里的传播对象即“受众”,不再是单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影响甚至左右媒体传播与舆论走向。诸如自媒体时代的微博等形式,其即时性使它成为舆论热点的重要推手。

(二)高校网络文化具有文化创造功能。网络可以全方位覆盖的保存与传递文化,实现文化传承。高校校园网络文化高度自主的创造性特征及其创造主体的精英倾向,使其较之普遍意义的网络文化选择功能更为突出,更具促进先进文化创造的功能。

(三)高校网络文化具有信息渗透功能。高校网络文化的价值体系是多元一体的,大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多方面的文化价值信息,放纵或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通过信息的交互渗透,既丰富了高校网络文化的内容,也进一步强化了网络参与者的趋同性,从而扩大校园网络文化的渗透力。

三、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网络语言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的,在虚拟空间中交流使用的媒介语言形式,诸如“给力”、“高富帅”、“屌丝”等一些热门网络词。伴随着社会转型和价值多元的影响,此类网络“亚文化”其凸显出多变而且日益庸俗化的特点。

(二)多元文化良莠并存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复旦大学张涛甫教授曾指出:公共生活中,很多公共话题,由实体社会点燃,却在网络爆发,网络空间与现实生活交互影响,甚至存在虚拟世界引领、倒逼现实社会的现象。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会通过网民带到网上,极易形成舆论热点,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网络放纵导致的大学生学业荒废和信仰迷失。江西某高校一份信息显示:有些在读学生因为“网瘾”出现成绩下降,退学的学生80%是因为沉溺于网络导致学分修不满。我国的社会转型不完全同于西方国家,它还伴随着全球化和网络化发展的步伐,更易使学生陷入价值迷失危机,使其暂时处于“灵魂断奶期”,造成道德困惑。

四、针对社会转型 加强网络文化监管

(一)全面加强高校思想舆论引导,唱响高校网络文化旋律。高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导权,积极运用网络新技术,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同时,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责任意识,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自觉遵守网络道德,从而掌握高校舆论主导权。

(二)创新网络文化互动机制,实现虚拟网络与现实社会的有效接轨。学校党团部门要积极通过论坛、新闻评论等网络渠道,利用微博等新兴网络服务,促成校园积极向上舆论的形成。同时,必须探寻师生网络协商互动机制,防止和化解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三)加强高校网络管理监控,建设校园网络的“绿色”文化长廊。高校网络管理应该强调“监控”与“引导”相结合,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除了依靠技术手段,学校开展网络舆情监控,引导网络走向,放大网络“正能量”。实行网络舆情日报制度,及时有效掌握校園网络态势,建设绿色校园网络文化长廊。

(本作品系河北师大2012年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2]陈卫星.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M].北京:北京广播学业出版社,2001.

作者:邱晓成 顾成林

网络文化社会管理论文 篇2:

移动互联时代的虚拟社会管理机制的建构

摘 要:移动互联时代崛起中的虚拟社会管理机制建构,是适应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需要的应然选择。其中,既要从现代舆情视角出发,对虚拟社会管理机制的概念与内涵进行阐释,亦应厘清管理主体、管理服务对象、工作规章和操作方法等要素;同时,还需对组织合作机制、汇集分析机制、沟通互动机制及管控引导机制等四大子机制进行系统分析。

关键词:虚拟社会管理机制; 概念; 要素; 子机制

综观当今现实,移动互联时代崛起导致了相关舆情表达博兴。亟待虚拟社会管理工作迅速跟进,建立和完善与之匹配的,各种要素相互配合、互补和制约的,相对确定和稳定的工作方式。特别需要强调,界定虚拟社会管理机制的概念与内涵,找到并明确虚拟社会管理机制中的各种要素,发现并遵循虚拟社会管理工作的客观运行规律,既有助于从舆情基础理论建构目标出发,科学分析、系统把握和完善改进机制的活动类型,也有助于我们根据实践应用需要,更好地促进机制的良性运转和功能发挥。

一、虚拟社会管理机制的概念与内涵

(一)虚拟社会管理机制的概念

虚拟社会管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其良性运行和协调畅通,需要通过大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和谐有序、密切配合,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具有内在联动结构和产生持久效力的管理机制。在一般情形下,管理机制就是在人类从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服务、监督、管控与引导等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层次和各种互动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相对明确稳定的工作形式。但是,针对“身体不在场”的超时空的电子网络空间所形成的管理机制,则有着特殊的层次和关系,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连续化工作方式也应适合这一特殊场域的需要。

从现代舆情研究视角出发,尝试给出虚拟社会管理机制的概念。它是指在电子网络空间中,以一定的心理认同(舆情认同)为基础,以一定的网络社会规范为依据,以一定的网络技术为支撑,由政府、社会组织和网民等多元化主体参与的,对网络社会系统的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连续化过程,具体表现为通过相关工作环节、链条与流程形成相对稳定的工作方式。

再进一步考量移动互联时代,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下的虚拟社会管理机制,是根据虚拟社会管理在党和政府管理工作中的任务、地位和作用,依据移动互联化诉求表达发生、发展、结束或积淀等变动规律,通过多元化、多层次管理机构及人员设置,利用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移动运营商工作平台、媒体微博、微信,以及参与管理的民间移动互联用户等,采取科学适用的统计方法,通过相关制度规范进行保障,对移动互联社会系统进行协调、服务、监督、控制和引导的连续化工作方式。

(二)虚拟社会管理机制的内涵

第一,建立并完善虚拟社会管理机制,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执政水平,促进党和政府决策工作科学化、民主化的迫切需要,也是当前信息社会迅猛发展,社会分化仍在加剧,社会利益格局深度调整,社会思想深刻变化,人民群众政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网络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出的更高要求。

第二,虚拟社会管理机制的建构是建立在运用科学理性的方法,对网络社会舆情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运行规律的了解掌握的基础之上。同时,虚拟社会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又可以帮助我们透过网络社会,更进一步深刻地认识和把握社会心态的变动规律,克服管理决策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第三,建立与健全虚拟社会管理机制,能进一步克服对事物认识的片面性和孤立性,自觉地把事物看做一个整体性系统;也能进一步克服对事物认识上的表面性和直观性,深入内部把握事物的各个层次与各种联系。[1]正是基于对开放的虚拟社会管理大系统的整体性、复杂性和联系性的认识,在机制建设过程中需要群策群力,建立起以党和政府为主导,以移动运营商和媒体为辅助,以普通移动互联用户为补充,多层级协同配合的虚拟社会管理组织结构。

第四,虚拟社会管理机制中囊括了各种人和物,其有序运行和相互配合需要遵照一定的规范来进行。因此,相关制度、法律、规章的逐步建立和真正执行就成为必需,此外,通过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等进行思想文化软约束,也是虚拟社会管理机制良性运行的重要保证。

第五,作为社会治理大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虚拟社会管理机制的运行离不开与社会治理大系统的联动与协调,更是在了解和掌握虚拟社会空间中特殊管理对象变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服务、监督、控制和引导等步骤,经由一系列按照一定秩序和规范进行的,相对明确和稳定的管理活动和工作方式,来达到虚拟社会管理机制的长期、稳定、高效运转的目标。

二、虚拟社会管理机制中的四大要素

(一)管理主体

当前,面对6.18亿网民中5亿为手机上网用户的客观发展态势,为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皆自媒体”的特殊挑战,已不可能仅由党和政府充当虚拟社会管理主体,而是要动员各方力量,形成多元主体有序参与的虚拟社会管理新格局。具体来看,党和政府作为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承担着虚拟社会管理主导者的角色。同时,还要让移动互联运营商、以移动媒体为主的各类新闻媒体等社会经济组织,承担虚拟社会管理辅助者的角色,发挥在虚拟社会管理中的有效管控和舆论监督功能。此外,也要促进民间微博使用者承担“自律型”和“参与型”管理者的特殊角色,充分发挥他们作为诉求表达主体所承担的,虚拟社会管理补充者和自我监督者的积极作用。

(二)管理服务对象

分析移动互联时代的虚拟社会管理工作,其管理服务对象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个体化的普通移动互联用户,另一类是机构化的移动互联空间中的社会经济组织。还有两点需进一步阐明,其一,基于本研究视角,作为虚拟社会管理服务对象的普通移动互联用户,将其范围限制在进行诉求表达的那部分普通移动互联用户,即利用移动互联网主要表露自身社会态度的普通使用者。这样具有鲜明政治指向性的界定和阐释,对应的人群有所窄化,但突出了被管理人群的特定性,有利于今后专项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与侧重性。其二,无论是普通移动互联用户还是各类社会经济组织,它们的成分均非常复杂,两者之中都包含了虚拟社会管理的建构力量,像前者中自发形成的自律力量,后者中的移动互联运营商及媒体机构等。因此,普通移动互联用户及移动互联网中社会经济组织中的某些组成部分,实际上具有管理主体和管理服务对象的双重身份。

(三)工作规章

加强以移动互联网络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建设,对协调和规范这项复杂艰巨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需要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规章,来保证该项管理工作各个流程与环节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具体来看,应在建立基本的目标管理制度、工作绩效评估制度、考核评比奖励制度等的基础上,适应新的需要,进一步建立起移动互联网管理工作总规章、移动互联网管理日常工作守则、信息汇集、分析和报送制度、移动互联网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重大相关舆情分析会议制度、突发相关舆情应急处置制度、管理工作情况交流反馈制度、管理人员培训制度等一整套科学完备的工作制度,并以此为基础,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做出调整、完善和补充。

(四)操作方法

虚拟社会管理是一项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管理工作,离不开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具体来看,无论民意搜集、信息分析还是舆情预警、处置工作评估等,都需要定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的科学结合。一般来讲,定量研究方法与实证主义认识论相联,常被称为对数字、数值与统计数据进行汇集和分析的方法;而定性研究方法则基于解释主义认识论,所使用的是依靠理解和解释,强调“意义”等描述性数据的汇集和分析方法。以上两种方法,借鉴了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经常应用的问卷调查、参与观察、访谈等研究方法,例如,属于定性研究的焦点群体方法,属于定量研究的社会态度量表法等。[2]进行相关管理工作时,可同时采用两种方法来及时捕捉网民的情绪变动和舆情走向。包括了网络问卷调查,移动互联网参与观察,通过微博自媒体、微信朋友圈或微群、公众平台发起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

三、虚拟社会管理机制中的四大子机制

按照虚拟社会管理大系统中子机制的协作性和相关性,虚拟社会管理机制主要包括虚拟社会管理的组织合作机制、汇集分析机制、沟通互动机制以及管控引导机制这四大子机制。

(一)虚拟社会管理的组织合作机制

所谓组织,就是人们遵循一定的目标、任务,按照或严密、或松散的形式,相互结合协作形成的集体或团体。从整体上看,要完成虚拟社会管理的庞杂目标和艰巨任务,首先需要在各个层次、各级部门、不同群体间形成比较明晰的组织合作机制。

从组织合作机制的结构上看,应该形成一种以“坚持系统治理”观念为指导的,虚拟社会管理大目标下的多层级管理组织结构。其中,党和政府各级相关部门及人员成为该机制中的核心主导力量。需要在制度安排、人员调配、流程设计、组织实施、效果评估、奖励激励及队伍补充建设上承担主导职责和发挥主要功效。移动互联运营商作为网商,可从技术上为网络通畅运行提供支持,同时,也可以利用信息管理优势,为营造健康的网络诉求表达环境提供基础性服务;移动互联网中的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和过滤者,可以利用职业化和专业化优长进行观点阐释和思想引领,从而起到舆论监督和舆情疏导的正向作用。其积极介入和辅助参与到组织架构中,可以从观念上和思想上为虚拟社会管理保驾护航;普通移动互联用户作为网络政治参与的亲历者和实施者,通过健康向上、理性自律的网络诉求表达实践,也成为虚拟社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力量。

从组织合作样式分析,包括了纵向联动形式、横向合作形式、机构与个人互补形式、官方与民间结合形式等。具体来看,分属不同层级、部门、行业或以民间身份出现的虚拟社会管理主体,其通过组织合作机制结合在一起,有的可能形成上述四种之一的比较固定的组织合作机制,像针对微博、微信突发事件应对形成的公安、宣传、文化、出版、广电、教育、通信等同级职能部门的横向合作形式。再比如,某些政务微博与民间意见领袖围绕虚拟社会管理形成的官方与民间的结合形式等。但实际上,为应对复杂形势,更多的虚拟社会管理组织合作呈现出混合型样式,以便形成管理合力。最典型的实例,就是由上至下推动,以“××发布”命名,形成了多层次、多部门、多行业、组织与个人兼容联通的各地政务微博群;而综观组织合作机制建设中通过自下而上推动形成的经典案例,就是通过微博发起的免费午餐计划,其运作囊括了纵向、横向、机构、个人、官方及民间各种类型的联动形式,从而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微博组织合作管理体系。

(二)虚拟社会管理的汇集分析机制

虚拟社会管理,关键在于对移动互联空间中的舆情和舆论进行有效管控引导。其前提是通过网络舆情信息工作,了解、分析和研判此类舆情信息变动规律。正因此,建立虚拟社会管理的汇集分析机制,成为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服务于网络社会建设实践的重要举措。

其一,建立相关舆情的汇集分析工作机制。也就是针对虚拟社会空间特别是移动互联空间中舆情信息的汇集分析要求,组织相关机构、人员,制定汇集和分析标准,采用科学方法,进行信息汇集、整理、鉴别、加工、归纳和处理的相对稳定的工作方式。在工作过程中,要重点把握人才队伍要求、汇集分析要求、科学方法运用,以及制度规范保障等几方面。具体从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整合多层次、多行业、跨学科、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管理力量,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业务出众、头脑敏锐、团结协作的汇集分析队伍;从工作要求看,应及时汇集和精准分析带有全局性、大事性、大势性、思想性、热点性、矛盾性、突发性、民族性和全球性的舆情信息;从方法运用上,应本着科学精神和求实态度,在信息汇集、处理和分析过程中,根据工作目标,分别采取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描述与分析、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研究分析方法。从制度建设上看,应针对相关舆情汇集分析工作的日常处理和应急处置要求,制定出包括移动互联舆情日常汇集分析管理制度、专题舆情汇集分析制度、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信息汇集分析处理制度、相关舆情的汇集分析联动机制等在内的各项规章制度。

其二,建立专项舆情的监测预警工作机制。以微博和微信舆情为代表的移动互联舆情,是网络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建立并完善相关舆情的汇集分析机制代表了虚拟社会管理的常态化和信息化能力,那么当前建立专项舆情的监测预警机制,则标志着虚拟社会管理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因此,强化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和仿真演练机制建设理应作为重点。在操作层面,需通过确立包括“突发灾害型社会事项”、“突发集体型社会事项”、“政治型社会事项”、“经济型社会事项”、“社会型社会事项”、“思想文化型社会事项”等在内的刺激移动互联舆情的社会事项来源,建立起包含“变动初始的移动互联舆情监测指标”、“变动过程中的移动互联舆情监测指标”、“变动尾声的移动互联舆情监测指标”在内的舆情变动监测指标体系,并通过“舆情信息采集”、“舆情信息抽取”、“舆情信息组织处理”等方式自动、高效获取移动互联舆情数据,再通过“话题追踪”、“趋势研判”、“先兆预警”等步骤,力求通过做好热点问题、突发事件中的专项舆情动态监测预警和仿真演练,努力将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中。[3]

其三,建立相关舆情的报送反馈工作机制。通过汇集分析和监测预警采集到的相关舆情信息,还应经一定方式,及时整理送达上一级部门和领导,让其全面掌握该类舆情信息动态,以便服务于决策。同时,也应经由一定渠道,将相关舆情信息的处理情况、决策建议、下一步工作要求等,及时和明确地传回报送机构和人员。应该说,相关舆情的报送和反馈是虚拟社会管理工作中相互连带、彼此衔接的两个重要环节,报送与反馈工作的联动,有助于整个虚拟社会管理中汇集分析工作的连续性、时效性、实效性和完整性。

针对专项舆情报送,相关管理机构和人员需做到,第一,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信息敏感度,明确专项信息报送的特殊要求,做到把好内容关、掌握程序关、严守保密关;第二,根据舆情信息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对口报送与转报、逐级报送与直报、定期报送与随报、专题报送与连报等报送方式;第三,根据需要,采取书面报送、电子报送、口头报送等报送手段。

针对专项舆情反馈,管理机构和人员应做到,第一,在沟通反馈过程中掌握及时原则、准确原则、对口原则、连续原则等;第二,不但在同系统内建立相对完善的逐层级沟通反馈工作网络,而且要建立本系统内同层级信息反馈工作网络,同时,也要建立起多元化的不同管理主体的交叉反馈工作网络;第三,在舆情信息循环反馈的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根据要求分别采用由上至下反馈、由下至上反馈、同层级反馈, [4]及多元管理主体间反馈等不同的反馈形式。

(三)虚拟社会管理的沟通互动机制

做好相关管理工作,不仅要建立合理的组织合作架构,完善信息汇集分析流程,还要深入移动互联平台,以信息传播为主要载体,采取信息公开、主动关注、及时评论、互动交流、发起话题、线上与线下活动等形式,通过与普通移动互联用户的沟通互动来实现管理目标。

从沟通互动机制中的人员构成看,党和政府各级机构和个人组成的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群体成为推动机制有效运行的中坚,没有其自上而下的倡导和推动,虚拟社会管理的互动沟通机制将难以真正有效运行,管理目标的实现也就无从谈起。当然,机制畅行也需移动互联运营商、移动互联新闻媒体及普通网民的辅助和参与。因此,从人员整体结构看,适应网络社会发展变动的更高要求,实现党和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管理主体的全方位参与成为了一个显著特点。

从载体类型看,它主要包含了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各种载体类型。其中,正因为网络社会的身体不在场的虚拟化交流特点,文字就成为了该空间中信息的最主要载体,而真实社会中通常使用的语言、面对面的行动、表情等载体形式则被音视频、图片、动漫、超链等多媒体载体样式所替代,并且,这些多媒体载体样式因为新鲜、有趣、形象、似真、容量大而被越来越普遍使用。

从工作环节看,主要包含了日常信息发布、信息内容管理、培养粉丝团队、主动关注服务等。首先,重视日常信息发布。该工作具体而微观。大至国家大事,小到温馨提示,每一条通过移动互联平台及时主动发布的方针政策、办事指南、规划公告、新闻动态、实时资讯等信息,因其传输快、覆盖广、成本低,互动强,均可成为管理机构与普通民众进行民意沟通的最短桥梁之一。其次,加强对传播内容的管理。从经典句式使用,到流行体再造,从原创性博文的发布,到深度分析的推出,都应纳入信息内容管理中。再次,在培养粉丝团队上下功夫。粉丝的数量和忠诚度能很好地反映出沟通互动机制的运行状况,而粉丝经营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权威的发布平台、友善平和的文风、对粉丝关心问题的即时回复反馈等,都可能逐步提升粉丝的忠诚度和活跃度。最后,提升主动关注服务水平。作为机制建构者,不但需要积极使用关注、转发、评论、私信等功能,而且要主动发起线上讨论和线下活动,使这一平台真正成为体察舆情,倾听呼声,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

(四)虚拟社会管理的管控引导机制

当前,实现虚拟社会管理的目标和任务,还需要以党和政府为主导的管理主体,通过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手段,形成虚拟社会管理的管控引导机制,来有效保障信息安全,比较顺畅地实现舆情掌控和舆论引导。在整个虚拟社会管理的机制中,管控引导机制作为管理活动的较高级形式存在,其下具体又包括了法律保障机制、道德自律机制、快速反应机制、疏导引导机制。

其一,健全完善管控引导机制中的法律保障机制。移动互联时代博兴,促进了信息传播的迅捷和舆情表达的高涨,但信息过载、谣言扩散、隐私泄露等问题频发,也暴露出相关法律保障机制的缺失。因此,在支持技术创新要求和满足新诉求渠道建设需要的前提下,应充分研究当前移动互联网络在我国的运行特点和变化规律,特别要针对管理中遇到的难点、重点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出符合社会规范和移动互联网应用规律的法律法规。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就是为了解决移动互联技术博兴后,虚拟社会管理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更好地保护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5]所制定的法律法规。

同时,亦可学习国外互联网管理的先进经验,为我国的相关治理提供有益借鉴。以网络立法起步最早、数量最多的美国为例,仅在1996年至2001年的互联网飞速发展期,就先后通过了《禁止电子盗窃法》、《反域名抢注消费者保护法》、《互联网税务自由法》、《美国商标电子盗窃保护法》、《儿童互联网保护法》、《全球及国内商务电子签名法》、《同一电脑信息传送法》等一大批相关法律法规。且数十年来,美国国会及政府各部门已通过130多项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涉及国家安全、知识产权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等四大领域。目前,政府干预和互联网管理也应用在twitter(推特)、facebook(脸谱)等新兴社交网络平台上。[6]其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加以反思和镜鉴。

其二,强化其中的道德自律机制。依靠法律法规等强制力固然可以对网络社会环境产生外在的约束与控制,但是,内化的个体理性和社会道德,作为精神力量,确也可通过自律、自发与自觉,有效维护网络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这在身体不在场的虚拟社会空间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7]这无疑为弘扬网络道德,加强虚拟社会管理的道德自律机制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具体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强化管理者的道德意识,也要强化媒体和移动互联运营商的自律意识,同时,亦要提升使用者的道德水平。对媒体来说,应强化其职业自律意识和新闻把关人作用,充分发挥其作为网络监督者的重要功能,把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7](33)作为重要工作。对移动互联运营商来讲,要通过帮助和引导,使其始终坚持企业运营中的道德化决策,摆正利义关系,增强自律行为和责任意识,同时也要依靠他们,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倡导网络文明新风、抵制和遏制不良网络信息传播的工作。从普通用户来看,一方面要通过道德教育,倡导文明上网,培养其和谐、平等、公正、诚信、友善的自律意识,另一方面,要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开展文明用网竞赛活动,推进网络文明教育大众化、通俗化,推动网络道德建设逐步内化为自愿认同、个人自律和高度自觉。

其三,健全其中的快速反应机制。传播快、覆盖广、影响大是移动互联传播的突出特点。正因此,这里常常成为网络舆情聚集地和网络舆论扩散场,导致各类热点频频燃爆。也使得因应突发事件,建立健全针对有关舆情的快速反应机制,通过综合性应急处置,抢占网上舆论高地,成为虚拟社会管理的一项重任。

从组织结构上看,应包含建立具有领导权力和处置职责的指挥中心;拥有一支以党和政府相关部门为核心的作风过硬、训练有素、专业性强的执行队伍;建设完善的后勤保障系统;培养形成广泛的社会支持、辅助和补充力量等。

从主要工作环节看,包括了制定快速反应预案、配备相关人员、明确职责与分工、强化部门间的协作联动与舆情会商、提供先进技术支持、保证经费来源、完善相关培训、通过专项立法提供制度保障等。

其四,完善虚拟社会管理的疏导引导机制。虚拟社会管理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并非“堵”而是“疏”。核心是以党和政府为主导力量,通过主动设置议程,加强互动交流,引导网民积极诉求、理性发声,营造健康、向上、和谐、有序、自律、有为的网络舆论环境。具体包括以下六点:

要健全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抢占网上舆论先机。由于移动互联平台的超传播力,因此要于第一时间(一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落实事件处置主体,第一时间发布准确、真实、有针对性的信息,第一时间回复网民质疑,以赢得互动交流和舆论引导的最佳时机。

要提高各级管理者的应对能力。应强化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和专业化水平,加强传播学、新闻学、舆情理论、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的学习,将新媒体操作和相关应急处置纳入工作安排,通过专题讲座、实例讲解和相关研讨等形式,促进危机管理素质的提高。

要加快自身意见领袖群的培养步伐。近些年,“电子政务”与“网络问政”逐步推进,尤其是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的大量开通,架设了官民沟通新桥梁。不过,网络技术的疾速发展,移动互联平台的高开放性,使得传统传播格局面对强力冲击,也使网络舆论环境日趋交叉混杂,需要管理者更加尊重和把握舆情变动和新闻传播规律,在识别民间意见领袖的基础上,着力培养一批自身的意见领袖与之交往、交流、交心。通过用百姓的语言、百姓的方式和百姓的习惯与之长期平等互动,力求在舆论场中自然胜出。

要彰显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主流媒体应利用专业经验、传播优势和集团协作力,以投入新媒体建设为契机,主动增加与移动互联媒体的互动度,打通官方与民间两个舆论场,积极回应网民关切的问题,引领网民理性发声。[3]

要发挥移动互联运营商的行业自律和信息监管作用。通过制定自律行规和主动监督管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正确导向,加强网络内容建设,自觉抵制见利忘义和失范越轨的网络运营行为,有效遏制各类不良信息的传播蔓延,为广大网民提供健康向上、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网络文化产品。

要调动网民的“超我”潜能,组建“自律博主”队伍。激发网民“超我”潜能,发挥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与自我发展功能,也是动员和启发民间力量,健全相关疏导引导机制的好方法。可通过大数据挖掘,及时发现其中的建设力量,汇聚加入“微圈群”,并选拔组建“自律博主”队伍,鼓励他们制定网络社区规范,实行网络内部自我监督,举报不良运营商和微博、微信上的虚假、不安全信息,促进网络和谐有序,传播网上正能量。

参考文献:

[1]周路.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论[M] .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4.

[2]毕宏音.试论构建和谐社会对舆情信息工作特性的把握[J] .社科纵横,2006,(7).

[3]毕宏音.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新媒体传播[J] .重庆社会科学,2013,(4).

[4]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舆情信息汇集分析机制研究[M] .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94-108.

[5]宋伟,毛磊.保护公民信息安全是立法重点[N] .人民日报,2012-12-29 .

[6]余晓葵. 美国:网络立法起步最早、数量最多[N] .光明日报,2012-12-21.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2.

Construction of Virtual Social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the Mobile Internet Era

Bi Hongyin

责任编辑:宋 奇

作者:毕宏音

网络文化社会管理论文 篇3:

网络信息化建设与社会管理发展

社会管理的创新关系到政府、社会和个人,发展社会管理,需要创新集成政策措施,需要不断的团结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并需要不断的投资和强化社会资本,要充分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的推动社会管理的精细化管理,推进社会的责任化,信息化和社会化,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网络信息化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如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提高社会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网络信息化克服了空间距离、经济发展差距等障碍,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可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是民众参与管理的重要形式,与此同时,网络信息化也带来了一些消极挑战。如政府的权威受到挑战。互联网的兴起打破了政府对信息的垄断。在网络社会,民众不只是简单地接受信息,而且还在不断地制造信息、发布信息。网络信息化建设需要正视这些问题,通过信息化网络发展作为载体,推动社会管理的创新。网络信息化对创新社会管理的相关影响

1.网络信息化对创新社会管理的积极影响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目标就是为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创新社会管理能够缓解社会矛盾和平衡利益,服务社会及群众,这个创新的过程依托社会政策的有效性措施为基础,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责权明确、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社会管理体制。随着改革开放后的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当前国情显示,尽管社会组织的发展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当前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管理模式并未改变,转变这种主导模式就是未来社会管理创新重点,整个过程的有效进行,必须依靠网络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供强大的技术和动力支持。

1.1 网络信息化有助于梳理社会关系,降低沟通成本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社会管理关系复杂情况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推动下,能够获得较好的梳理,社会矛盾的疏导更便捷,有助于提升政府行政效率,社会管理涉及的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公布,建立决策层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渠道,也有助于政府获得来自社会更加真实的信息。网络信息化有助于消除信息与决策层之间存在的沟通不畅通或人为阻碍等问题,能够加速传递信息,降低信息失真的概率,更好地避免信息延迟或拖延导致的决策失误或滞后等问题,有助于降低决策成本和提升行政效率,实现社会各方与政府之间的全面交流与沟通,提高社会管理体制服务群众的功能。

1.2 网络信息化有助于提升服务水平,促进创新服务管理

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政府服务质量提升,并转变政府服务的手段和功能。传统的政府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差,服务的手段单一,服务的形式简单而非主动,社会公众必须自主寻找服务部门来解决问题,政府传统中服务都是被动处理,服务水平差。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应用于政府,形成电子化办公服务平台,服务手段和内容均可丰富,也有助于加强各个服务部门之间的信息互动,综合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技术和手段增加,优化服务质量。

1.3 网络信息化有助于实现精细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降低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成本,信息传递便捷和有效率,增强公众对政府服务的信心。政府服务的内容和管理模式转变,精细化管理更好地将公众参与和服务公众相互结合,实现服务平台的高质量服务水平,社会公众认可程度更高。如此,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服务会抱有更大的信心,对政府的服务满意度提升,有助于解决社会矛盾。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服务平台,缩小与公众的期望差距,提供优质服务。

2.网络信息化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消极效应

信息技术应用于社会管理服务,作为新事物的存在,无法避免双重性的发生,首先肯定新型社会管理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便捷,其次,需要面对信息技术运用差异情况下的负面作用,积极消除不利影响。

2.1 网络信息化带来的“过度参与”,使政府面临无政府主义的挑战

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信息共享带来的优势在于为公众提供自由言论并且不受时空限制的平台,公众参与其中的自由权力也在监管不完善的情况下引发“过度参与”,政府面对公众信息过度膨胀下的无政府主义挑战,影响社会的有关政策的决定和社会稳定。信息自由流动在团结人心上能产生积极效果,但也能够分化国家,全球网络化带来的信息泛滥,政府面对社会因为“过度参与”导致的无序状态,在前期无监管措施应对下,很容易影响社会、政治和经济健康发展。据此,网络信息化带来自由参与权利的同时,也面临着“过度参与”下政府管理上的风险,制约了社会管理的创新发展进程。

2.2 网络信息化引起国际国内社会发展的不均衡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不同的国家所处的阶段不一致,不均衡的情况明显存在,而且将是一个较长时期的存在状态。20世纪末,全球互联网用户中OECD(世界经合组织)地区就拥有95.6%的份额,94%的网页是英语;部分的发达国家依然是当今世界信息发展潮流的主角,英语占主导存在于互联网络中。这显示信息通信技术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均衡差异情况严重,一方面少数国家和地区网络信息化程度高、信息化的应用基础强。另一方面大部分的国家与地区利用信息技术水平很低。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信息技术的强弱现实,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信息讹诈”和“信息安全威胁”,并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外衣,从中获取大量的利益,而被信息技术限制的发展中国家没有竞争力,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对国家产生的影响明显。

2.3 网络信息化引发政治参与的程序化

随着网络信息全球化发展,政务公开已经不是时代的难题,而公众的要求也很高,政务公开所带来的影响是双面的,首先,可以进一步提高政务廉洁和高效运行,公开的信息方便公众,其次,公开的程度大小直接关系到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及信息技术水平,巨大压力也随之产生。同时,政府主导的网络信息平台,很容易因为政府当局考虑自身或有关团体利益而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来实现目的,甚至通过虚假信息来迷惑公众来达到目的。因此,如何有效遏制和区分真实虚假信息,也成为公众参与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如果存在严重的流于形式的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状态,很容易降低公众参与的热情,直接导致政治体系发展与社会管理科学发展相悖,民众对社会管理失去信心,不利于政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最终将会走向政治停滞和政治混乱。

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对社会管理发展的综合措施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思想理念和社会管理模式均带来转变,制度创新应运而生,改变现有的社会管理模式,优化服务水平,有利于推动社会管理发展。

1.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监管互联网

法制建设对互联网的发展起到监督和保障网民权益的作用,依法管理互联网是全球发展的趋势所在。自1978年来,美国政府有关部门针对互联网已经出台超过130多项法律法规,该国作为互联网法律制度最多的国家,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应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西方国家均通过网络安全法律健全,对网络自由言论给予监督,上网行为监控,网络监管覆盖整个国家。为进一步促进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政府应根据互联网发展的两面性特点和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国情,完善法律法规,针对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给予法律支持,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消除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社会管理的消极作用。

2.通过制度化建设应对网络舆论

政府构建社会管理体制因为网络公共舆论的发展而面临巨大压力。公务员的言行将暴露在网络环境下,很容易出现网络舆论扭曲或放大情况,网络攻击的方式虽然有效起到监督作用,但是部分廉政的公务员也很容易受到攻击,难以解释。统计资料显示,网络舆论监督类信息统计中,占85%的信息是针对政府及有关人员开展的负面信息。当前,在应对网络舆论攻击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制度化的应对机制,比如,网络舆论造成网络事件后,政府往往是被动处理,处理过程、结果等有关环节的处理也很容易受到网络舆论的讨论。当前政府在网络舆论教育方面还存在严重的不足,并未形成一套完成的体系来应对舆论压力或舆论事件。政府应采用积极的态度来改变被动局面,通过构建网络舆情的信息监控体系。当前政府也在积极努力,进展程度也有待加强,网络监控体系的构建,有利于纠正网络舆论过于偏激,对网络事件的前、中、后过程都形成信息快速筛选、甄别及处理的全过程处理体系。网络监控体系必须建立在取证清晰有效的基础上来开展有关行为活动,及时通过权威媒体来公布事件或信息的真是情况,避免谣言或虚假信息的传播或者被不法分子利用。

3.引导网络舆论,打击网络犯罪

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导致信息泛滥,政府必须承担社会管理的职责,主动引导网络舆论,加强教育和宣传,有意识地引导网络舆论的发展方向,避免被动受攻击。政府应对众多网络事件,需要有专业和快速的事件处理能力,并及时在权威网络媒体来公布事件原委,避免谣言或虚假信息误导大众,使民众的知情权得到保障。政府部门通过舆论引导,将整个网络环境的舆论信息传播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管,通过多种渠道来构建舆论传播体系,强化网络文化健康发展,通过良好的价值观来促进网络文化的发展,加强网络舆论的道德提升,在宣传教育下构建良好的网络氛围,建立政府与民众互动的机制,政府积极为民众服务,民众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形成良好的网络社团发展局面。为加强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政府必须加强网络监督,有效地应对网络犯罪,严惩不贷,避免网络犯罪危及广大民众的利益。

4.创新网络舆情监管制度

首先,要掌握社会舆情,疏导社会情绪,防范于未然。其次,要第一时间快速反应,保持信息公开透明,掌握主动权。第一,信息透明是缓解危机的重要前提。第二,让事实真相始终走在谣言的前面。第三,以坦诚的姿态回应议题,主动回应而不回击。再次,要善于举起正义大旗,运用“切割”战术,抢占制高点。最后,善于同媒体打交道,同群众打交道,增强应对力。

5.强化对新生社会业态的政策引导和财政扶持

对于潜在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的新生业态,比如远程医疗、医疗保健档案交换平台和网络教育等,国家可从政策和投资两方面提供扶持。这样的新兴业态攸关未来国计民生的基础,不适合太多商业气息。由于各机构出于对自身利益和风险的考虑,往往不热心开展相关工作,甚至有抵制情绪。国家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以立法的形式来推进相关工作,并加强宣传,让国民对此形成正确认识。同时必须加强监管,以防服务机构的短视行为带来的负面效应。政府及相关协会可以组织举办网络文化节,评选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树立和完善网络文化的积极形象。IT实训可以市场化操作,教育部门要对其服务质量,物价部门对其服务价格给予指导和监督。

6.增强网络信息促进社会就业的综合效益

在劳动就业领域,网络信息技术对业态的影响首先体现在“网络招聘”行业,其次体现在新增职业类型方面。网络招聘行业促进了求职招聘信息的传播,提升了求职和招聘的效率。目前中国的网站招聘模式主要有5种基本模式:基金运作模式、上市模式(前程无忧)、合资模式(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等)、区域性模式(南方人才网等)。应依据不同的模式分类予以引导和管理,加强对收费标准、虚假信息甄别以及网络招聘各个程序的规范化管理。

7.完善社会保障事业的网络信息平台

加强社保信息化建设,政府通过制定明确的社会保障工作管理体系和制度,明确政府之间的职责和权利,利用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服务民众,构建信息全面、服务全面、功能全面的社保信息化管理体系,对社会矛盾等问题的处理更加有效和快速。同时,建设过程可以考虑引进多种渠道资金的参与,提高建设效益,整个过程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监督和管理体制之中。

8.提高社区管理的网络信息化水平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随着城市化发展不断流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管理问题突出,人口流动管理的压力显现,社区管理的网络信息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的不足导致政府服务质量不高。根据现阶段的发展情况,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重视社区信息化建设,通过政策法规的制定,将社区信息化建设作为政府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权责明晰。二是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社区信息化工作需要建立在规划标准范围内实施,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三是采用政府投资为主,市场参与为辅的投资方式,利用社区信息系统和广告功能,创造收益来对参建主体进行回报支持,有利于减轻政府的压力,这种投融资的模式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监督之下完成。

作者:林嘉

上一篇:管理体系林业资源论文下一篇:暴雨资料选样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