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词视角下网络文化论文

2022-04-29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网络逐渐发展成为汉语言文化的新载体,特别是不断涌现的汉语网络新词新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研究“互联网+”背景下汉语网络新词新语的形成及意义建构有利于指导网络言语生成和理解、揭示其认知规律,并为“互联网+”时代颇具特色的虚拟交际语言体系的构建提供相应的支持。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网络新词视角下网络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网络新词视角下网络文化论文 篇1: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看网络英语新词的构词特征和发展趋势

[收稿日期]2014-04-23

[作者简介]孟京颐(1969—),女,河南省许昌市人,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摘 要]网络英语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反映了网络文化与网络生活的变化,因而以某种形式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网络英语新词的生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语言现象。英语新词从产生到逐渐传播,再到被普遍应用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词汇单位,是大脑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谐音、转喻等修辞手法对新事物进行思维的结果,其生成过程既随意、简单,又抽象、复杂。由此产生的多数新词已经固化成凝固词,在句法上具有独立性,在语义上具有完整性,在语用上具有经济性。网络英语新词构词的突出特征就是灵活多变:一是构词方式灵活多变,主要有缩略法、词链类推法、同音借用法;二是语义变化灵活多变,主要有扩大旧词含义、缩小旧词含义、引申旧词含义、改变旧词词性等。网络英语新词的发展呈现出不断增加、求简、趋繁、多语化和重应用化的趋势。

[关键词]网络英语新词;认知语言学;隐喻;转喻

互联网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对网络语言的影响。目前,互联网上使用最多的语言是英语,网络英语新词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衍生品,这些新词被认为是网民进入虚拟空间的身份符号,网络语言的使用是虚拟社区特有的标志。网络新词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方法与一般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是一致的。语言学包括认知语言学、生成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类型语言学等。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人们对网络英语新词的整个认知过程,揭示英语词汇在语境、社会心理等作用下发生的语义转移,同时对网络英语新词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期为网民更好地认识和利用网络英语语言提供理论支撑。

一、网络英语新词的构词特征

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1]认为,新词是以一定的语音形式与一个全新概念或意义相结合的在语言运用中具有稳定性和复杂性的语言单位。网络英语新词构词除了符合索绪尔对新词的界定之外,其突出的特征就是灵活多变。这种特殊的语言变体不拘泥于语法限制,拼写简单随意,构词方法和语义灵活多变。

1.构词方式灵活多变

网络英语新词构词方式的多样性充分说明了网络语言灵活多变的特征。从词汇学的角度看,网络英语新词多用缩短式或组合式构成法,意在简洁明了、经济方便,这既符合语言经济的原则,又可以满足网络用户的心理需求。

(1)缩略法。缩略法就是把词的音节加以省略或简化,是语言的一种简化用词现象[2],具有字数少,结构紧凑,易读、易写、易懂等特点,符合语言学家Zipf[3]的省力原则与Mantinet[4]的经济原则。缩略法的认知理论基础是:大脑的认识活动是在记忆知识的基础上以最节约的方式进行,遇到繁杂冗长的短语或者词汇,大脑便潜意识地去繁就简,用简单具体的概念取代复杂抽象的概念。换言之,缩略语具备人们认知事物的2个特点:一是容易引起并保持人们的注意;二是便于记忆和使用。语言的省力原则在形式上即是语词的缩减。英语是表音文字,词汇是系列字母的组合,其经济原则主要体现在字母的缩写,缩减字母的原则取决于使用是否便利。缩略构词法主要有以下5种。其一,首字母缩略法,如EEC——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市场),A/S/L——age/sex/locati(年龄、性别、地址),FYI——for your information(供你参考)。其二,音节省略法,如pgup——page up(网页上翻);pgdn——page down(网页下翻),nat——nationalist(民族主义者),mod——modern(时髦的)。其三,词素改变法,如biz——business,plz——please,wot——what。其四,成分省略法,即用1个成分来替代复合词,如server(服务器)代替client serve。其五,单词截短法,如con 来自convention,decaf 来自decaffeinated,vert来自vertical,sig 来自signiture。总之,英语新词简化形式之多、简化程度之大使我们目不暇接。这些词从无到有,逐渐固化为网络语言中的词汇单位。

(2)词链类推法。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新事物新现象促使许多具有同一特征的词汇以系列化的形式出现,而已有的词汇已不能准确地表达它们,短时间内创造新词也并非易事,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旧词的再加工创造,词链类推便是其中一种。词链类推法属于认知语言学理论范畴,符合人们认知事物的思维模式。大脑认知新事物时首先会把具有同一特征的系列关联词汇归类形成词链,例如把词汇归为电脑类、家庭类、教育类、经济类等,然后再在每类词链范畴中找出反映此类词汇共性的一个基本词,这样基本词汇范畴下便可以容纳较多的相关词汇,最后以基本词为核心词再与其他附属词结合便可发散性地形成许多系列“家族词汇”,即词链。大脑一旦形成词链思维模式,就可以进行类推,自创新词。例如,与电子相关的词汇可以仿照以下的模式类推自创:eservice(电子服务),ecash(电子现金),erevenue(电子商务收入),等等。显然这一系列新词的基本词是e(electronic),其他与之组合的词称作附属词,只要在意思上能够入列的任何词都可以和e搭配,生成“家族成员”。再如,与污染相关的词有environmental pollution(环境污染),thermal pollution(热污染),internal pollution(体内污染),visual pollution(视觉污染),antipollutionist(反污染者)等;与隔阂相关的词汇有generation gap(代沟),credibility gap(信誉隔阂),culture gap(文化隔阂),communication gap(通信隔阂)等。这些词形成之时,也许是出于语用和表达便捷的需要,而一旦被接受,就会凝固成一个整体意义。词链类推法造词功能强大,人们以此可自创大量形态类似的系列英语新词。

(3)同音借用法,也称谐音法。谐音法构词的2个基本要素是主项和随激项,其构词过程可以从以下2个角度来进行分析:第一,从话语者的角度分析。话语者之所以能借用同音造词,是因为大脑对于语言符号所产生的第一本能反应就是语言符号的声音形式,即语音。主项(目标词汇或者句子)通过语音刺激大脑进行联想,使大脑本能地搜寻所储存的另外同音或者近音却不同义的词汇,借谐音建立音联关系,然后以此为基础生成音相似而义不同的新的义项新词,即随激项,用之取代繁杂的句子或者音节长的单词。网络中以谐音修辞法联想的随激项往往简短、实用,缩短了网络输入时间,其形式多以单个的字母、数字或者字母的组合出现,简称谐音“字母词”或“数字词”。如IC——I See(我明白了);good 9——good night(晚安);It’s up 2 u——It’s up to you(这由你来决定)等。第二,从听话者的角度分析。

当听话者看到随激项新词时,会本能地将之与熟悉的旧词(谐音主项)建立音联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经验、逻辑推理、语境联想、背景知识等手段识别并找出与新词最为相融的对应表达,从而实现对同音联接的理解。在诸多网络英语新词中,同音借用语占据流行语相当大的比例,通过谐音修辞后的字母词或数字词,具有简约、生动等特点,符合网民社交方便快捷的主观需要,以及实现自我价值和宣泄情感的表达需要。正因为如此,很多同音借用词被广泛应用,并且逐渐成为固定词项。

2.语义变化灵活多变

语义变化不是人们的任意行为,有其语言学上的理论依据。张永言[5]指出,词义从历时的角度可分基本意义和引申意义、词源意义和现行意义。基本意义就是原词义项,也就是我们最早习得的旧词的含义,原词义项又通过人们认知机制以发散性的方式向外扩张,从而获得引申意义。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会造成词汇空缺,这时大脑会寻找已经存在的概念,对新旧事物的性质、功能、作用等特征进行联系、比对和归类,然后借助熟悉的、具体的概念通过隐喻、转喻、引申等工具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认知,即由简单域向复杂域映射,其结果是将基本语义范畴进一步延伸,以形成新的语义辐射范畴。正如语言学家F.Ungerer等[6]所指出的,隐喻和转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它们的认知基础是意象模式,它们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基本经验,在概念域的映射中起重要作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原有英语词汇资源,有效发掘其表达潜力。语义变化途径通常有以下4种。

(1)扩大旧词含义。旧词通过认知转喻机制在新的语境下又有了新的词义,词义范畴得到扩充,换言之,旧词被赋予1个新义就是在词汇中增加了1个新词位。转喻手法的思维模式是以生活中不同认知类型事物之间的邻近联想为基础,提取事物之间的关联性特性,在同一认知域内用具体的、易感知的、易记忆的1个词汇泛指更广的、较为抽象的含义,换句话说,就是用部分指代整体。陈建生[7]指出,新义通常是在本义的基础上通过转喻的方式产生的。例如英语head由原义“头”扩展引申出一切事物的顶部,再引申出身居高位的人,由此义扩展开去,泛指各种各样的带头人。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例如,cherrypick原指摘樱桃,借用转喻,现泛指挑选最好的东西;hot potato原指热土豆,现泛指所有棘手的事情;plastic原指塑料,现指欺诈的、虚伪的。转喻的方法能使原词词义范畴扩大。由此可见,转喻是旧词意义转移的工具,人们借此可以更好地理解新事物并形成新概念。同时,新词不仅有了诙谐的含义,而且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2)缩小旧词含义。还有一些网络英语新词词义比原词义范畴小,这种方法也可以归类于转喻。转喻认知思维侧重建立2个不同认知类型事物之间的邻近关系,将一种事物的概念由此及彼地转移指代新事物而创造出新的意义。与扩大旧词含义相反,此类方法是用整体指代部分。例如,bounce原指弹跳,通过转喻指退回无法投递的邮件;garbage从生活垃圾变为垃圾邮件或错误的数据;administrator原指管理人,新义为法庭指定的破产公司管理人;plastic原指塑料,现在的新义是(塑料制成的)信用卡。转喻的认知功能是通过跨域映射实现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3)引申旧词含义。王文斌[8]认为,大多数多义词是隐喻认知的产物。网络英语新词也是如此。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是基本意思在一定的语义范畴之内通过隐喻认知对抽象范畴概念化的结果。隐喻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是依赖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在不同概念域的映射。当新事物很难找出与之匹配的词汇时,人们便会以相似联想为心理基础,将主观经验与感觉体验相互匹配,进行概念融合,即通过用事物A来理解事物B,用已经存在的概念A来表达概念B,引申词义范畴,最终形成对新事物形象、生动的描述。例如,hit原指打击,现映射到电脑行业,新的义项是点击;cookie原指小甜品、饼干,现隐喻为电脑术语,指服务器暂存放在你计算机上的一笔资料;host原指主人,现指电脑主机;caption原指标题、插图的说明、电影的字幕,现普遍指电视屏幕补边的字幕。引申思维模式不仅提供了新的语用意义,为我们定义新事物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而且反映了人们习惯用熟悉、稳定的词汇表达新义的认知规律。由此途径达到的语义,是集形象、贴切、实用、经济于一体的思维表达方式。

(4)改变旧词词性。词性的互变是网络英语新词产生的途径之一。词性发生变化时,词的原义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词性的转化是英语构词的一种特殊现象。词性转化也是通过隐喻认知来实现的。[6]词性转化是需要前提条件的:首先,不同词性的语义应该是相互关联、相互包含的;其次,形态结构应具有相似性,以容易使人产生联想。同时,隐喻修辞现象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会产生,孤单的1个词是无法产生任何意义上的联想。例如,text(课本),只有当事人处在要发信息这个语境时,才可以隐喻为发信息;google本意是搜索引擎,动词为搜索;blingbling动词为珠宝的响声,名词指代穿名牌衣服与戴璀璨珠宝;bingo本意指宾戈游戏,动词泛指赢了,还可以在你答对问题时或者做对事情时说bingo表示对了。以上这些词汇就是利用隐喻效应而使词性改变,产生语义变化,而且新的语义逐渐被固定为新的词项。改变词性生成新词不仅有效地填补了词汇空缺,还能够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形象性,可谓一举两得。

网络英语新词的生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语言现象。新词从产生到逐渐传播、再到被普遍应用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词汇单位,是大脑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谐音、转喻等修辞手段对新事物进行思维的结果,其生成过程既随意、简单,又抽象、复杂。由此产生的多数新词已经固化成凝固词,在句法上具有独立性,在语义上具有完整性,在语用上具有经济性。

二、网络英语新词的发展趋势

1.网络英语新词将会继续增加

由于语言具有社会性,所以,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国际间的合作、不同文化的融合等,都会促使网络英语新词层出不穷。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网络英语新词是真实折射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媒介。新词生成形式趋向多样化:全新词汇增多,更多的旧词将会被赋予更广的含义,合成词、派生词将会以更快的速度生成系列化的组合新词以适应人们的需要。

2.网络英语新词向求简方向发展

语言反映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求简是各种语言发展的一个共同规律。网络英语是以交际为目的的工具,交际过程更是凸显了其求简的特点。以最简洁的字符传递最大容量的语义信息,符合网络社交快速、经济的需要。此外,缩略语与旧词虽然意义上对等,表达上相互切换,但旧词听起来严肃、正式,而缩略语则比较随意、简单,二者表达效果截然不同。现在,许多缩略语的认可度高,使用频率高,甚至有些缩略词已经取代原词语成为一个凝固词。今后,英语词汇的简化不仅指短词取代长词,更多简化体现在用法的灵活性上,即一词具有多种词性、多种意义和多种功能。

3.网络英语新词向趋繁方向发展

趋繁是英语语言发展的另一个趋势。社会进步使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借助互联网交流平台,网络文化不断渗透到我们的生活,所以,新事物往往会以辐射发散的形式产生系列的衍生品,为了短时间概括、反映客观存在的事物,重新定义人们对新事物、新现象抽象的思维活动,语言势必会在原来词汇的形态和含义的基础上通过加工创造来弥补语用方面的需要。未来更多的旧词会以一定的语言规律叠加、组合生成新词,而新词会表现出形态加长、语义延伸等趋于繁琐的特点。

4.网络英语新词向多语化方向发展

语言学家认为,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孤立的,人们要交际、交流,就需要从其他语言中吸取养料,吸收新的东西,英语也不例外。在网络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的碰撞、商务的合作、交流的频繁等会使不同的英语表达形式和用语产生,并且相互融合。许多新词会被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所吸收而被广泛应用,其吸收形式多体现在借用外来词和赋予词汇以新义。如mao tai(茅台酒),sushi(寿司),而且这些词汇已经编篡到字典和词典中。如今,网络交际加速了英语的本土化,促成了许多英语变体的形成:中式英语、日式英语、韩式英语等纷纷出现。这些带有本土化色彩的语体,从发音、词义、语法、拼写等方面都结合母语做了改变。例如,blur原意为污迹、模糊不清的事,在新加坡英语中变为困惑的、缓慢的;skinship本意皮肤友情,在韩式英语中意为握手、抚摸和爱抚;中式英语表达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见),drink tea(喝茶)已成为标准英文词组,No Noising,Welcome to take my taxi,Welcome to use ATM service 等中式表达也已经大行其道。跨文化交际的频繁势必使网络英语语言更具包容性。

5.网络英语新词向重应用方向发展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虚拟的交际平台,相对宽松的空间使得网络新词一开始便呈现出不同于传统语言的特殊性。它不受传统书面语规范的束缚,追求经济、实用。只要方便应用,任何形式的表达都可以为我所用,因此,网络英语新词会表现出很强的随意性:弱化语法概念、精简单词拼写、缩略繁杂句式等。此外,语体交叉使用也是网络英语新词的另外一个特征:口语与书面语交叉,数字词、字母词、缩略语的交叉,词性的交叉,不同领域词汇的交叉等。社会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对信息传播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交流力求言简意赅、表意精确。因此,网络英语新词向重应用化方向发展必然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三、结语

信息时代,体现个性、随意的特殊语言形式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网络英语语言,但是很多人对网络英语新词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通过上文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多数网络英语新词都是基于语用的需要通过修辞手段而产生的。因此,语言认知理论在构词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语言工作者,只有从认知语言理论的角度剖析语言现象的语用根源,研究词的形成、发展和现状,才能深刻地理解语言现象和语义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对网络英语新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参 考 文 献]

[1] [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袁树厚.英汉缩略语的语义及语用比较[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4.

[3] Zipf G K.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Ieasefort:An Introductien to Humnan Ecology[M].NewYork:Hafner,1949.

[4] Mantinet A.A Functional View of Language[M].Oxford:Clarendon Press,1962.

[5] 张永言.词汇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

[6] Ungerer F,Schmid H J.认知语言学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7] 陈建生.认知词汇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8] 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9] 白云.语言与隐喻思维[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4):44.

作者:孟京颐

网络新词视角下网络文化论文 篇2:

“互联网+”背景下汉语网络新词新语认知研究

【摘要】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逐渐发展成为汉语言文化的新载体,特别是不断涌现的汉语网络新词新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研究“互联网+”背景下汉语网络新词新语的形成及意义建构有利于指导网络言语生成和理解、揭示其认知规律,并为“互联网+”时代颇具特色的虚拟交际语言体系的构建提供相应的支持。

【关键词】    “互联网+”    汉语网络新词新语    认知

引言: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虚拟社交成为人们社交的主要模式。日益盛行的网络虚拟平台催生出丰富多样的汉语网络新词新语。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对汉语网络新词新语进行认知研究,有利于语言接收者更好地理解其意义、促进汉语网络新词新语优势的发挥,以便更好地助力互联网时代特色虚拟交际语言体系的构建。

一、汉语网络新词新语的定义

新词新语是新创造代表新概念、旧词产生新义或者从其他语言中借用过来表意的词或短语。汉语网络新词新语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在网络虚拟社会得到普遍应用的,能代表新事物、新理念、新概念的新词新语。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网络社交活动愈加频繁,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汉语网络新词新语的形成和广泛应用并跻身汉语言体系。

通过对汉语网络新词新语的构成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其主要包含三种类别,即与网络技术密切相关的专业术语,即“病毒”、“防火墙”、“登陆”等;与网络生活相关的词汇,如“电子商务”、“网民”、“键盘侠”等;与网民社交存在联系的词汇,如“碳粉”、“绝绝子”、“神兽”等。汉语网络新词新语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为网民的沟通和交流带来了便利,也极大丰富了体现网络文化的语言风格,极易形成主题化和主流化趋势,对现代汉语言体系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二、汉语网络新词新语的特点

针对汉语网络新词新语进行分析,发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汉语网络新词新语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了较为丰富完善的语言体系的同时,也表现出鲜明的语言特征。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经济性

汉语网络新词新语形成于人们的網络交流和沟通中,多数网络语言的应用都能缩短交际双方的交际时间,提高交际效率,因此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如“佛系”就是在网络语中对语言进行简化后形成的,主要指不争不抢、不可求、不计较、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在交流中使用“佛系”表达观点,能体现出经济性的特点,可以有效提高交际效率。

2.2形象性

汉语网络新词新语的发展与网络社会的影响相关,一般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在交际活动中实现对个人情感的有效表达,这一特点在“囧”网络语言的形成和应用方面能得到集中地体现。

2.3创新性

通过网民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网络语言在结构、语音和语义方面都表现出变异性和创新性,能实现对语言的多元化应用,如“真香”网络语言就受到故事背景的变化被赋予新的内涵,表明一个人下决心不做某事或者不相信某事后,最后行为和心态却截然相反。

三、汉语网络新词新语认知基础

概念隐喻和转喻是网络新词新语概念化的重要认知机制。

3.1概念隐喻与汉语网络新词新语的形成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在根本上具有隐喻性,隐喻界定概念系统并赋予其结构。 [1]概念隐喻是以源域理解目标域的过程。

如 “土豪”一词原义是旧社会中有钱有势的恶霸或者地主,政治色彩相对较强。网络词义则一般指具有较强经济实力,但是文化品位较低,缺乏理性消费意识,喜欢炫耀的人群;也可以指较之于自身经济实力强、消费额度大的人。“土豪”一词的意义在人的隐喻认知心理中源域中的部分意义映射到目标域中,出现了意义转移更新,并结合网络语境的语言习惯形成新义。

又如“凡尔赛”一词原指巴黎著名的宫殿建筑,而网络语言中“凡尔赛”则指“刻意炫耀高档、奢华生活的做派”,“凡尔赛”人的隐喻认知心理中源域中的部分意义映射到目标域中,形成了意义转换和更新的效果,一般用于调侃。

汉语中网络新词新语的意义通过概念隐喻之际解读,从而形成新的心理认知机制,掌握汉语网络新词新语的意义和应用技巧,能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新词新语的应用产生深入理解。

3.2概念转喻与汉语网络新词新语的形成

“互联网+”时代,汉语网络新词新语概念的形成与转喻存在一定的联系。转喻是一种认知机制:以一个事物去指代另一个与之相关的事物。概念转喻是也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基于相关性或邻近性在同一个概念域和概念域矩阵中,通过凸显一个概念或一个概念域,为进入另一个概念或另一个概念域提供心理入口; 如在“她喜欢喝喜茶”中“喜茶”转指“喜茶商店的奶茶”,用商店名称转指具体的商品。

网络新词新语的意义建构一般是基于邻近性,经历的是范畴以及特征转喻的构造;又如网络新词“高富帅”特指受到人们青睐的理想男性形象。此新词的形成就是语言使用者用形容男性较为重要的三个特征构筑新词,用范畴特征指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形成转喻的语言形式,并且“高富帅”成为人们认知焦点后,表现出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类推/仿拟的机制作用下催生了“白富美”“矮穷矬”等词语的形成和应用。此外在转喻认知中,缩略语的转喻、事件转喻也是较为明显的方式,在汉语网络新词新语认知中应以此为基础进行更为全面的探索。

3.3范畴化和非范畴化与网络新词新语的形成

在互联网时代对汉语网络新词新语的生成理解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通过采用范畴化和非范畴化的手段,能提高认知效果,使人们对网络语言的应用形成全新的认识。所谓范畴化就是人类对事物进行分类的心智过程,是构建范畴的认知基础。非范畴化是范畴化理论内容的重要补充,是范畴中某些成员逐渐失去范畴特征的过程。[2]

范畴化对汉语网络新词新语的范畴化认知一般从词的分类、句式等变化形成合乎规范的语法形式,而非范畴化就是对词语进行创新应用、非规范化的应用,以新的语法形式出现。一般在互联网时代汉语网络新词新语的形成属于旧词被赋予新的使用意义和使用方法,从原有的范畴脱离出来,形成非范畴化的模式,最终在意义固定和使用规则固定的情况下,达到重新范畴化的状态。具体来说,在网络时代旧词被赋予新的使用意义和方法从原来范畴脱离开始非范畴化后;在长时间使用后固定下来的意义和用法则成为重新范畴化的基础。

以“互联网+”时代汉语网络新词新语体系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姐”为例进行分析,“姐”的原意为“亲戚之中相同辈分并且年龄比自己大的女子”。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姐”语言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语言范畴出现了变化,呈现出非范畴化的发展状态,不仅仅代表传统语言体系中的亲属称谓范畴,而是进入到非亲属称谓范畴中,但是其非范畴化的状态仍然没有结束,还被赋予新的内涵,现在网络语言体系中“姐”词的范畴已经转变为一般女性的通常称谓,并且形成了固定的表达格式,即“×姐”,还衍生出其他类型的词汇,如“一姐”“空姐”“房姐”等等,被称之为词语模,借助词语模人们能从更多的角度认知新词新语。

在汉语网络新词新语认知体系中,词语模是新词重新范畴化的直观体现,其本身能表现出新造词功能的多种框架,并且可以分解为模标以及模槽两个组成部分,新词的模标就是在词语模中不会发生变化的成分,模槽则是词语模中可以发生任意变化的部分,模槽的变化会促进新词语的形成。[3]

在汉语网络新词新语“×姐”词语模中,“姐”就是模标,不會出现变化,而“×”则属于模槽,是能填入其他形式形成新词的部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汉语网络新词新语大量涌现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模槽能产性存在一定的联系。在规范化的现代汉语中,“被××”仅仅可以与及物动词搭配,形成“被杀、被捕”等词语,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受到“被××”新词语模出现的影响。网络上为了嘲讽和调侃,从最初“被自杀”出现开始,“被××”经历了非范畴化到重新范畴化的转变,使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借助“被××”的词语模形式能传达出语言使用者对相关事件的无奈、讽刺、悲哀、气愤情感。如“被就业”“被增长”等词汇本身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民主”“就业”“增长”“幸福”“繁荣”“ 辞职”等本身没有情感色彩或者带有褒义情感色彩的词汇,在形成“被××”的结构后就形成了新的意思,转变为否定、消极的情感表达模式,多表非自愿、非常态的意思。

可见,大多数新产生的词语,都有一个现成的框架背景,这一框架就像是造词模子就简称“词语模”) 一样,能批量生产新词语,并使其所生产的新词语形成词语簇。词语模能更加清晰明了的反映人们认知汉语网络新词新语过程中认知范畴的变化,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认知汉语网络新词新语的过程中,要把握词语模的应用,从范畴化和非范畴化的角度进行解析,充分了解网络新词形成过程中不断探索新范畴化的过程,对汉语网络新词新语的认知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汉语网络新词新语出现并且对人们的语言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深入研究解读汉语网络新词新语概念的基础上发现汉语网络新词新语具有经济性、形象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同时得出从概念转喻、概念隐喻以及范畴化和非范畴化的角度探索汉语网络新词新语语义的形成能深化对汉语网络新词新语的认识,提升理论高度,为人们在网络交际中更好的使用汉语网络新词新语提供相应的参考。

参  考  文  献

[1] Lakoff, G &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刘正光,莫婷.有定性范畴的认知属性[J].中国外语,2018,15(06):23-32.

[3]赵艳梅,杨文全.当代汉语新词语表人词语模主观性解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6(01):139-144.

[4]徐佩.网络新词新语的汉维互译研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15(04):159-160.

作者:黎辉燕

网络新词视角下网络文化论文 篇3:

网络语言生态位视角下现代汉语规范化研究

【摘要】在信息技术的促进下,网络功能获得了充分的发挥,越来越被广泛使用在不同产业和领域,以及整个人类的生活中。人类在利用互联网实现信息沟通的过程中,已经有效冲破了地理的限制。这就要求在现代汉语与网上的个性话语之间进行冲突与融合。网上词汇更加富有生活情趣,在含义上也更加生动,有的词汇虽然在语言形态上和现代汉语一样,但意思上却和一般人们生活中所用的现代汉语相反,而且句子结构也比较简单,再加上这些网络词汇在出现和过时的过程中都没有用的很长,所以,人们就需要更加冷静和客观地理解和运用这种新型的网络词汇,认识它们,并规范它们,是现代汉语中对语言做出规定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网络文化;现代汉语;规范化

现代汉语词汇是对古代汉语的传承与对近现代汉语的延续。黄伯荣、廖序东在《现代汉语》中提道:词语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其主要的变化就是新词的大量形成,有部分老词语已被闲置;同时,新词的语义内涵和词汇的语言形态也在不断地变化[1]。而其中,网络用语作为新词的代表,是社交软件广泛使用以来网络空间新出现的语言载体,其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功能的扩张。

网络词汇范围广阔,涵盖英语、外来词、方言、行业用语等,通过对网络语言生态位视角下现代汉语规范化的研究,可探寻现代汉语新词的产生与发展,同时能进一步认识此类新词与其使用形式,是对现代汉语中对网络语言加以规范的主要内容[2]。

一、网络语言分析

(一)网络语言概述

互联网语言,是以网络文化为基础而产生的一个新兴语言形态,在其结构成分上包含着标点字符、英文字母、中文拼音、汉字和标图等,在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媒体和情景下都表达了各种各样的含义[3]。

到20世纪末期,网民们为了增强在网上交流的效果和情感表达,将语言做出了大量简化和特殊的标记,而后又逐步走向了特定化。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形态和媒介信息传递形式等也进行了不断地发展与进步,网上话语也通过自己特有的情感表达形式在网络媒体中得以迅速发展,也就逐渐成了网民们在网上沟通中所必备的话语工具[4]。

(二)网络语言的特征

1.符号化。在计算机上传递字符时,人类往往会发出具有字符标记的字符语句。如::-)(笑笑的模样);:-D(大笑的模样);==(等等的含义)等。

2.数字化。人们为更好地沟通和交谈,往往会使用数字和谐音来艺术地表意的眉目传情。比如55(音同呜呜,代表哭泣)、88(英文词组Bye-Bye的谐音)、666(网络游戏中赞扬网络游戏玩家技能高,玩得很溜的含义,含有佩服之意)等。

3.和数字的意义一样,字母也常常被人用作网络口语中。比如:FT(晕倒,是单词faint的简称)、GG(哥哥,常用于交友软件)、+U(加油的意思)。

4.图形化。这一类语言大多都是用图像来给人一个十分直观的印象,并使人借助对图像进行联系和想象来了解其意思。比如:<( ̄︶ ̄)〉(得意的意思)、(⊙?⊙)(惊讶的意思)。

二、在网络文化背景下,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

词语变化是“存在着的一个社会发展现状,没有了词语的变化就没有了语言的发展”。所谓网络词语变体,指的是网友们在虚拟沟通环境中,为了达到特殊交流效果所采用的有别于常规话语标准的表达形式[5]。

(一)词义变異

1.翻转了原来词汇的含义。比如,“很可怜”一词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的含义为讨人欢心,而在互联网中所表示的含义却变为了可怜没人爱的含义[6]。“厌恶”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是让人生厌、不喜爱的含义,但在互联网中则成了讨人喜欢、百看不厌。该类型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中词的含义恰恰相反。

2.以原有词汇的含义和形式为基点加以扩展。比如,“青蛙”,原来是一个哺乳动物的名字,后因其外形特征,被网友利用到互联网中,特指长相不好的男性。相似的尚有“恐龙”“奶妈”等。

3.以原来字词的含义为基准,可以在应用中修改原来词性。比如,“秒”原来是时限单元,是一种量词,但在现代互联网话语中,人类将“秒”和“杀”结合运用,“秒杀”是一种名词,此处的“秒”成了修饰性的状语。有的时候“秒”还能代替“秒杀”直接作为名词应用。这种网络语言诞生后,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普及,后来变成社区普遍流行的或在部分人群中流传的通用语,有的也已被录入到现代汉语中。这种词汇有效地反映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与需要,是发展的“风向标”。

(二)词形变异

在没有语音的情形下,网友们大多都是用打字的方法进行沟通交流。而为了更有效提高交流效果,通常都会使用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意思[6]。

除了前文所说到的音符、数字等,网上语言中还引入了英文的某些表现形式。比如,可以在汉语后加入英文字缀:做饭ing(代表开始做饭)、学业ed(代表学业结束);干脆用英语表意:这件服装很in(代表十分时髦、潮流);到时call我(call:打来电)。另外,还有人用“ZZZ”代表睡觉,用“X”代表有些脏话,用乱码代表不明所云(*%&#@*#$&), “+U”则是以“加油”为基础进行改编的,“稀饭”一直以来都是代表着“粥一类食物”,但是在网络用语中,就已经转变成“喜欢”的含义。这种形象的名词在表意上生动而形象,很容易传播,故在互联网中传播的速度特别快[7]。

(三)语法变异

一般大家在上网中进行沟通交流时,对现代汉语中正常的语言顺序并不会予以较高关注,而比较重视的是人类怎样准确快捷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人类往往会在上网中产生脱离了现代汉语中正常语序的胡乱搭配的词汇和句式。

因此,在互联网中“酱紫”写成“这个样子”的演变形式,基本背离了现代汉语准确的语言,但是在互联网中使用却能被人民所了解和接纳,乃至有相当区域的流传。“996”则表示每日早上九点到岗,晚上九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而“白骨精”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游记》中,通常用来形容类似于妖怪一样的女人,属于贬义词,但是在互联网中,“白骨精”一词便被拆分解读,用来形容“白领+骨干+精英”这一类人才,有比较鲜明的褒义成分。这种词通过把字词加以缩略或重复搭配,而形成了新的含义。在互联网中应用时有着使用方便、表意明确的优点,但是由于该类词属生造词,不建议在互联网之外的区域应用或仿造新词[8]。

(四)语音变异

网络词汇是原有语言创新的体现,由于网络空间的自由性较强,且没有必须规范的交流形式,网民们常常容易在社交软件中创造性组合出变异且易于理解的词组,形式主要分为谐音与单音节化两种[9]。汉语谐音词,斑竹(版主),指论坛管理员;单音节变异词,如白富美(肤白、钱多、貌美),指择偶方面较有优势的女生。汉语谐音词的出现体现了网络用语的表意功能,而单音节的变异则是网络新词简约化表达的新形式。

(五)形态变异

网络词汇形式多样,多以英汉组合、缩略语、谐音等形式呈现。英汉组合的网络词汇构成上主要由英语加汉语形式构成,如你有freestyle(即兴说唱)吗?缩略语构词法充斥在各社交软件中,构词法多样,如截短单词中的部分,bro=brother;首字母组合如YYDS(永远的神);拼音缩略如FB(腐败)等。谐音形式的网络词汇是通过发音相似的汉字替代原有词意的新词,如英语谐音词3Q=Thank you等。网络词汇的变异极大丰富了人们原有词汇系统,营造现有语言在网络交际中的活跃氛围。

三、网络语言生态位视角下现代汉语规范举措

从这些分析中能够看到,现代汉语在互联网话语的冲击下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有很好的一面,就是提高了新词汇量。

近几年,现代汉语中的新词术语也大多来自互联网词语[10]。比如“秒杀”“宅”“给力”等等。这些词汇都经过了标准化,已进入到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当中,给人类的生活和沟通都带来了方便。

不过,也有很大一些网上话语是不标准的,其中出现了乱造滥用、破坏了现代汉语语法等社会现实问题,而且部分词汇中还表现出色情、家庭暴力等情况,这都不利于现代汉语的进一步发展与标准,所以人们应该采用保护措施对这种不标准化的网上话语加以抑制。

(一)正确应用新媒体,传播现代汉语知识

网络汉语最初流传都是在各种手机APP、游戏或论坛上,最常用的传播方法就是用视频、动画等来抓住人们的眼睛。而视频、动畫等的主要优点就是内容精短简单、生动形象、绘声绘色,而且可以引发广大听众的高度兴趣。所以人们在宣传现代汉语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利用这种方法和技术手段[11]。

比如,在百度中的“百度百科”“秒dong百科”等,就是通过视频、动画的方法,来讲述关于现代汉语的相关知识。同时人们还可以把汉语言文化爱好者们组织起来,建立有关汉语言文化的学习群,共同学习现代汉语,从而提高汉语运用的精准度。

(二)在各个层面推广普通话和《汉语拼音方案》

网络口语中的很大部分词汇都来自方言词汇。比如,“偶”(我)、母鸡(不知)、虾米(什么)等。人们也可透过从不同层次强力推广普通话,来规范这些网络语言。因为普通话是我国政府为了破除各种方言文化壁障,保持国家稳定、民族统一,增进全国人民沟通而大力推广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我国的大力推进下,从社会各个层次上全力推行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校园、社区、企业各个单位之间沟通交流的共同话语语言,才可以维护汉语发展的正确性[12]。《汉语拼音方案》是为了教授普通话而编写的普通话拼音方法,使用拉丁字母,来标示汉字的拼音。目前的许多中文输入法,在键盘上都是以拉丁字母为基准,再通过录入拉丁字母产生适当的汉语拼音,然后再转换为需要的汉字。所以只要掌握好拼音输入环节,就能够防止“蓝瘦香菇”(难受想哭)这类网络语言的产生。

因此,通过大力推广普通话和《中文拼音实施方案》,可有效遏制网络语言的乱造问题。

(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使用网络词汇

针对网络语言飞速发展的现状,对于网络语言的使用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吸取网络语言中的可取之处,正确地使用网络词汇,才能够达到网络语言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由于现在网络普及化程度比较高,很多年龄较小的孩子都能够自主上网,而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有很多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东西充斥在网络上,尤其是一些不好的网络词汇,很有可能对孩子产生不利的影响。

所以,人们既要意识到互联网词汇可以更加充实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充实人们的表达方式,同时又要意识到互联网语言留给人们的弊端,要取其精髓,去其糟粕,对网络语言进行筛选,最后确定使用的范围以及使用的地点,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运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语言的普及化,进一步加强对于网络语言的规范,建立一定的规范体系,才能进一步促进网络语言的良性发展。

(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网络语言体系

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对于网络语言的规范控制,就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一定的规范体系,这样网民们才能在规则的约束下进行正确的网络语言使用。

由于网络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比较强,再加上网民的素质参差不齐,其中有很多对于社会和国家的不良信息以及不良网络词汇的存在,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加强对网络语言使用的监管力度,对于有着不良影响的网络词汇进行坚决抵制和禁止。采取问责制度,对于传播和创造不良信息和不良词汇的个体或者单位进行处罚,从根本上净化网络环境,促使广大网民能够正确地使用网络语言,从而推动网络语言的进一步发展。

只有从上到下地去打造和建设良好的网络语言使用环境,才能使得网络语言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也推动人们能在互联网时代下对网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思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之下,现代汉语也产生了一系列异化现状。在政府积极处理这些新的社会现象之际,对现代汉语也应该拿出最合理的处理手段:积极引导和规范有正面意义的网络语言,严厉监管和抵制有消极意义的网络语言,为现代汉语的发展提供一种风清气正的社会发展环境。而在校期间,大学生们不只是网络语言的最重要用户,同时也是网络语言的最大创作者,所以,做好现代汉语课程的教育管理工作,严格规范学生的话语观念,是保证现代汉语规范化发展的最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Leech,G.N.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M].London:Longman,1969.

[2]陈松岑.语言变异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3]陈一民.语言学层面的网络流行语解读[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94-97.

[4]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陈原.语言与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李艳华.网络流行语的构词方式和文化内涵[J].语文建设,2013,(30):23-24.

[7]王丹.从热门网络流行语看网络语言变异[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4):129-131.

[8]王仕勇.近十年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7-12.

[9]王仕勇,陈聪.事件类网络流行语的成因探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105-109.

[10]王仕勇.網络流行语概念及特征辨析[J].探索,2014,(4):186-192.

[11]徐大明.语言变异与变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2]张薇,王红旗.网络语言是一种社会方言[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25-28.

作者:程尹乔

上一篇:高校应对机制下网络文化论文下一篇:教学使用实验室管理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