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群体政治论文

2022-04-16

摘要:现代高职班级群体因生源、地域、家境、心理等差异呈现的班级群体“异质化”现象易使之趋于“乌合之众”。基于“共同体”的班集体建设可使班级成员具有“在场”感、共同目标和集体归属感,从而形成高职大学生对班集体的角色认同、共同愿景和班级凝聚力。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班级群体政治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班级群体政治论文 篇1:

新时期大学生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摘要]文章从当今青年大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世情、国情发生的变化入手,探析新时期大学生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对策构建,期望对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班级群体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作者简介]徐彦(1976- ),男,重庆人,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改革。(重庆  410031)

伴随着高校学分制教学改革的推进,原来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秩序被打破,大学生群体班级意识弱化,这种情况极大地冲击着“学校重引导,院系重特色,班级重普及”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文章根据目前当今在校大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心理特点和世情、国情发生的变化来探析新时期大学生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对策构建,以期对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新时期大学生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自主管理与统一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当今在校的大学生多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处于优越的生长环境,以自我为中心,其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的成熟度不匹配。针对这种实际状况,如何使大学生在学校统一管理的引导下,加强自身的自主管理能力,就成为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坚持突出重点与关注例外相结合的原则

坚定不移地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需要抓住主旋律教育,又要量体裁衣,落实好班级民主教育管理的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班级的职责和每个专业学生情况各不相同,要从班级自身实际出发,确定具体的教育主题,设计富有特色的活动,因时、因地、因人采取有针对性且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避免陷入教条主义,使班级的民主教育管理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三)坚持注重培育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原则

培育大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务必认识到大学生自主能力的培育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养成教育,让学生在日常的大学生教育实践中日臻提高。

(四)坚持服从大局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班级作为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一个基层单元,有其特殊的责任和标准,要求所有班级成员必须牢固树立班集体意识、坚持团队标准、有大局意识。同时提倡自主创新,丰富班级管理角色,为更多的学生在班集体中担当责任、服务集体创造条件,增强大学生的集体意识,提高其管理创新能力,在较为繁琐的班级事务管理中创新管理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服务大局,使其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优秀大学生。

二、大学生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班级管理要凸显政治辅导员的教育引导功能

班级管理是辅导员工作的中心任务,富有成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细致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来完成。

首先,重视班级党员干部队伍的培养。充分依托班级的骨干精英分子,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地开展集爱国主义教育和时代创新精神教育为一体的班级集体活动,使大学生思想教育实践手段多样化、内容充实,使班级管理效果卓有成效。

其次,辅导员亲自深入到班级各类实践活动中,强化政治辅导员对班级管理和引导的实效,确保各项班级教育管理实践活动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最大限度地释放正能量,使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班级管理中。通过组织班级朗诵比赛、中华文化知识竞赛、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积极健康、艺术素养浓厚的班级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大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取长补短,让大学生在参加班级教育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身同感受,让辅导员和大学生在高度融合的班级教育管理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再次,掌握青年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辅导员要在实际的班级实务管理工作中,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做学生的知心人;在网络信息时代下,充分利用短信、邮件、QQ、微博等各种媒介平台,建立畅通的师生沟通渠道,与学生沟通、分享工作学习感想、分享学生工作经验,力求成为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和人生导师。

最后,辅导员要勤于学习,善于总结提高。强化自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定信念,拓展学习渠道,多向富有经验的专家请教,提高处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在工作中多观察、勤思考,全面把握学生动态,及时进行阶段性的工作总结,思考分析哪些地方可以继续发扬,哪些方面需要改正、完善,进而积累经验,提高自身工作素质。

(二)培养学生干部管理班级日常事务的能力

改革班级管理体制,把辅导员从繁琐的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抽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开展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高,就必须培养一批敢管、能管、且要管得住的班干部作为辅导员的左膀右臂,让他们在辅导员的引导之下成长起来。培养一批能力强,会管理的班干部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公开竞选班干部。对刚进入大学校门的青年学生来说,根据班级日常管理实务需要设置职位,明确每个职位的工作责任和权利。竞选成为班干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人生经历,建议每个学年都进行学生干部的换届竞选,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加竞选,竞选者登台演讲,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全班同学无记名投票,公开唱票,公布结果。(2)要科学地进行班级自我管理。实行以班长全面负责,以班干部为核心的自主管理制度。全班同学轮流值班,每周由3名同学值周,一名班干部监督,形成一个协同负责班级一切日常事务的坚强有力团队,并每周公布考核结果、总结班级情况。同时,要多渠道地调动每位大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建设一支动机端正、组织严密、能力突出、职责明确的班干部队伍。(3)交流思想,增强凝聚力。班干部的团结决定着班级的团结,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辅导员的教育管理指导下,所有班级干部都必须从班级团结大局出发,以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为核心,让班级每位大学生学有所获,付出就能得到认可,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管理规定,如《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条例》《班级国家奖助学金评选办法》和《班级等级考试激励办法》,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有效加强班级管理的力度。(4)加强培训,提高工作效率。班干部的培养及其工作效率的提高与辅导员的加强培训是分不开的,辅导员应根据班级和班干部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长期有效的机制,对班干部采取系统性、阶段性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和实践工作能力,使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成为引领班级风化的践行者,在构建良好班风的过程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此外,还要给予班干部有足够的自主管理权限参与班级管理,落实班级管理责任目标,比如:每个星期开一次班委会,介绍全国各地的一些优秀辅导员、优秀学生干部的班级管理经验,根据班级情况,分析班级存在的问题,教会他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引导他们做好同学的思想工作。

(三)加强班级建设,确立以建设优良班风为主题的各种班级活动

加强班级建设,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1)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以学生党建为龙头抓好班级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班级培养发展对象为成员,成立班级马列精学小组,进一步推进班级全体成员的党章学习活动。由团支书负责组织每两周一次的学习活动,比如指导班级认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纲要”的学习活动。(2)加强班级学风建设,务求实效,形成特色。每学期开展一次“学风建设月活动”、班级推广“十佳学子”、举办“优秀学长风采展”“学习经验交流会”“考研经验介绍”、优秀校友的“成才之路”报告会等,引导班级学生刻苦求知,立志成才。(3)加强班级组织建设。辅导员根据所带班级的专业特色和班级学生结构情况,和班干部讨论制定班级的班会制度、班委会制度、班务公开制度,并举办新生干部培训班,对大一新生试行“党员学长制”,举办班级优良班风建设的答辩会等活动。(4)班级会议制度化,强化日常管理及团学活动的成效。每学期两次班级大会,由辅导员主持,主要工作内容是班级工作总结与布置或开展班级的学业规划辅导。班级每周1次的班干部例会,及时做好上下沟通和工作落实,发挥班干部的管理职能,加强对大一新生早晚自习的检查以及对班级学生的行为举止的文明督察,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团学活动并争创佳绩,力求让大学生在健康、阳光、积极、拼搏的优良班风的浸润下成人成才。

(四)运用网络新载体,建立班级事务管理评价的平台

在个体网络化的时代,因微博、微信、飞信、QQ等网络载体的即时性、便捷性、原创性、互动性等特点成为时代新宠,更是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微博、微信、飞信、QQ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一个新途径,增加一个新载体,提供一个新平台。高效运用微博、微信、飞信、QQ并开展健康阳光的以网络为载体的实践活动,对拓展和延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发散式控制方式,下放班级管理权力,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经过对班级微博、微信、飞信、QQ平台版面的精心设计和内容的统一规划,融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元素,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大学生班级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应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要求,履行大学生应尽的义务,为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成为一代合格的建设者为出发点。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应把自主管理与统一管理结合、突出重点与关注例外结合、注重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服从大局和自主创新结合,展开多途径、多渠道、多平台的教育管理方式和方法,提高大学生班级群体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利民.大学生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J].医学与社会,2010(3).

[2]李慧敏.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2010(12).

[3]石霞香.大学生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机遇与挑战[J].青年与社会,2012(2).

[4]苏玉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与探索[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

[5]夏学花.试析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9).

[6]谢婧.浅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青年与社会,2012(2).

[7]张晋.“90后”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研究与对策分析[J].青年与社会,2012(2).

[8]张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2(2).

[9]钟蕾.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与保障体系论析[J].高校辅导员,2011(4).

作者:徐彦

班级群体政治论文 篇2:

由“乌合之众”向“共同体”转变的高职班集体建设

摘要:现代高职班级群体因生源、地域、家境、心理等差异呈现的班级群体“异质化”现象易使之趋于“乌合之众”。基于“共同体”的班集体建设可使班级成员具有“在场”感、共同目标和集体归属感,从而形成高职大学生对班集体的角色认同、共同愿景和班级凝聚力。对于“班级共同体”的建设,高职班主任起着“共同体领袖”的作用,应摒弃传统的“缄默式”管理而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功能,做到由“管理型”向“建设型”转变、由“独奏型”向“伴奏型”转变、由“日常型”向“导师型”转变。

关键词:乌合之众;共同体;高职班集体;建设;转变

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深刻剖析了大众群体的诸种特点及其成因,被誉为大众心理学的开山之作,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对各个领域开展集体活动起到了指导和防范作用。在教育机构,一个常见的群体组织单位是班级,大多数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形式展开,将班级成员凝聚成团结一致的班集体既有利于学校学生管理活动的展开,也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班主任的积极引导作用异常关键。作为新时期的高职院校班主任,应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时代要求及高职大学生身心特征与班级管理工作结合起来,灵活调整工作思路与策略,重新审视高职班主任的角色与功能,从而促进高职班集体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一、“异质化”:现代高职班级群体

“乌合之众”归因分析

“异质”含有不同成分、不同特征之意,“异质群体”乃以思想、行为、水平不同的个体组成,使本该保持一致性的群体出现“异化”现象。目前高职班级因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种因素引起争议与冲突而日渐呈现“异质群体”的特征,如不加以良性引导,势必会使班级群体走向懒散、无组织性、无团体精神的“乌合之众”。尤其是近年来高职院校校园安全事件的有增无减,虽是个体性事件,却无处不有高职班级“异质化”迹象。据调查,现代高职班级呈现的“异质群体”特征主要源自现代高职生所体现出的差异特征,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生源差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的高职教育彰显灵活、开放的体制机制,招生渠道自然顺应国家教育政策而呈现多样化局面,除了普通高考外的对口单招、注册入学、校长推荐等多种渠道入学高职院校,可谓是“条条大路通高职”。然而,在高职生源“景象大好”的背后,对高职班级组建带来了一个问题,即同专业同班级的学生中,他们的学历背景、教育背景、知识背景等很有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极易使不同生源背景的学生汇聚于各个趋同点而“拉帮结派”,致使本应团结一致的班级大群体分裂成规模不一的小群体。

(二)地域差异。从高职大学生籍贯看,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带着各自具有地域特色的语言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需要在同一环境下共同学习、共同生活,这就难免出现差异、产生矛盾甚至引起冲突。于是,那些在争议过程中发现彼此“志同道合”(即家乡在同一地域或相近地域的各方面习惯趋于一致,并亲切地相互称作“老乡”)的学生会形成独立的小群体,而且在这基础上渐渐形成大同小异的认知取向,并呈现相互认同的行为表现,久而久之,这类群体会排斥与其异质的成员,哪怕同班级、同宿舍同学。

(三)家境差异。据调查,目前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与家庭环境相关度较高,同班级学生中家庭环境的差异除了表现在家庭环境本身的知识性、亲密度、娱乐性等因素外,也从以下几个层面得以体现:第一,城乡差异,根深蒂固的城乡观念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依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同城或同乡更易结群;第二,贫富差异,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直接决定了学生生活消费档次,而同一贫富档次的学生容易结群;第三,是否独生子女也是当今大学生不同心理倾向和不同行为表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心理差异。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高职生心理健康总均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水平,心理健康各因子呈现出极其显著的差异,高职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也比较低”。[1]除了上述提及生源、地域、家境等差异很有可能直接导致他们的心理差异外,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专业差异等都会对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千差万别的影响。

如果说以上差异乃高职大学生客观存在又无法避免,且这些差异若任其发展必会使班级成员松散、随意、缺乏理性。那么,为避免或减轻此类差异带来的“异质化”趋势而使高职班级群体趋于“乌合之众”,有必要加强教育的功能,逐渐消除以上差异。“班集体不仅仅是班级个体学生的综合,而且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2],区分于“群体”,“集体”成员间有着共同目标、共同活动等密切联系,班集体亦是如此,对高职班级的管理首先应致力于将班级群体朝着班级集体转变。

二、“共同体”:高职班集体建设目标

“共同体”源自一个基本的社会学概念,如今在教育学语境和话语体系下也得到了极大扩展,共同目标、身份认同和归属感是共同体的基本特征。[2]学术界对“共同体”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对“班级共同体”尤其是高职教育领域的“班级共同体”的关注还较少,因此笔者尝试汲取“共同体”的思想精髓探索高职班集体建设的要素。

首先,使班级成员具有“在场”感,形成角色认同。班集体建设首先要让建设对象即班级成员成为集体中的成员,班集体就是一种“场”,使其明确自己与班级中的谁一起参加有关班级的什么活动,并体现主体自觉性,这种熟悉感、存在感即每个集体成员都应具备的“在场”感。[3]班级成员的“在场”感会促使其逐步形成角色认同(简单来说是对自我身份的一种追问和确认,往往是把自己认作属于哪个群体或持有哪种文化价值观的人。[4]),而这恰恰是将个体与集团紧密联结的的第一步,也是组建班集体建设的重要环节。尤其是高职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段,学生需适应并认同生源差异、地域差异、家境差异等的存在,使每位班级成员尽快具有“在场”感,从而形成班集体的角色认同。

其次,使班级成员具有共同目标,形成共同愿景。“共同体”的英文单词“Community”是由拉丁文前缀“Com”(“一起”、“共同”之意)和伊特鲁亚语单词“Munis”(“承担”之意)组成,[5]“共同体”也被社会学家赋予了“为了特定目的而聚合在一起生活的群体、组织或团队”[6]的含义。班级共同体是建立在以班级为组织单位形成的共同目标,这在班级成员形成角色认同的同时就在隐性生成。现代高职教育秉持终身教育理念,其重要的支柱之一乃是“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而此处的“共同”、“一起”首先应建立在共同目标基础之上,且此处共同生活范围指的是大社会。对于高职大学生踏入社会前的班级小范围而言,有着共同愿景、实现班集体共同目标,是学会在大环境下共同生活的前提和铺垫。

再次,使班级成员具有集体归属感,形成班级凝聚力。归属感是一种情感寄托、体验和心灵归宿。班集体成员之间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包括态度、情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相似性高就更易被接纳,就会产生集体归属感。[7]集体归属感的生成意味着“班级共同体”的境界提升和班级凝聚力的升华,其功能如同葡萄藤,可以使散落的部分“团结”在一起。[8]据对高职大学生进行的是否具有集体荣誉感的调查结果发现,具有集体荣誉感的学生仅占调查学生总数的42.3%。[9]班级集体荣誉感与集体归属感是相通的,只有使班级成员具有较强的集体归属感,才能发挥个体参加集体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班级凝聚力。而且,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就会融进职场、融进社会,在高职教育阶段形成的集体归属感也会将其放大、深化为职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

三、“共同体领袖”:高职班主任角色定位

“一定数量的活物(不管是动物还是人)一旦聚集在一起,马上就会本能地把自己置身于一位首领的权威之下。……一群乌合之众就像一群温顺的绵羊,如果没有主人就什么事也做不成。”[10]任何一个或大或小的组织都缺少不了一个起统领作用的“领袖”,高职教育中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组织能否真正形成一个“共同体”,也需要一个“共同体领袖”,那么这个“领袖”一般认为是班主任。相较于其他教育机构,高职院校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应根据社会需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大学生的身心特征、本班专业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方式、方法,摒弃传统的“缄默式”管理(纯粹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艺术性地做好班主任工作。。

如果说高职院校任课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使学生“学会认知”的话,那么班主任的角色更多地定位于使其“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最终使其“学会生存”,高职班主任的这个角色若能充分扮演好,将能使学生学到除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外的职业核心能力,且这些能力能够受用终身,同时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终身教育理念。基于此,笔者认为高职班主任可以从以下三个“转变”来定位班集体建设“共同体领袖”角色。

(一)由“管理型”向“建设型”转变

“管理者”与“建设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有领导、上层、权威之意,后者是作为其中一员的平等、民主之意,“共同体领袖”属于“共同体”中的高级成员,与“共同体”成员保持一致的共同目标,只需起到统领、引导的作用而不一定要“居高临下”地“施权”。正如目前众多高职院校班主任所抱怨的“如今的高职生难管”、“如今的高职生素质太低”等,不难看出大多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都建立在“管理”的理念上,要求全体学生全盘接受他们的要求、命令以及各类劝说,而不去了解学生的心声和想法。“建设者”理念下的班主任则是一种与学生不进行“俯视”的“平视”对话,将自己看作“班级共同体”中的普通一员、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分析与解决问题,有着与学生一样的共同愿景,共同建设班集体的辉煌。如此,高职班主任角色由“管理型”向“建设型”转变,以平等的身份融入“共同体”建设,会使学生的“在场”感更强,亦使学生对班主任“共同体领袖”角色的认同程度更深。

(二)由“独奏型”向“伴奏型”转变

这里用“独奏”与“伴奏”来比喻高职班主任建设班集体的方式:“总揽型”与“放手型”。“总揽型”班主任扮演着“独奏者”的角色,将班级大大小小的事务总揽于一身,“学习、生活、课外活动,样样操心,亲力亲为”,不仅班主任自身感觉身心俱疲,而且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各方面的积极主动性不够强;“放手型”班主任扮演着“伴奏者”的配角角色,放手将班级交由学生自己经营,采取灵活多变的技术、策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无为中为”。诸如:充分发挥“兵教兵”的功能,即发挥好班干部的功能与作用,以小部分主动型学生带动大部分被动型学生,增强班级凝聚力,共同促进班级进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高职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上从传统的“独奏型”角色转变为“伴奏型”角色,是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高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三)由“日常型”向“导师型”转变

从目前高职院校班主任队伍来看,主要是由专业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组成,班主任工作只是他们的“副职”,其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各类安全教育、学习动态督促、宿舍生活管理以及履行学校布置的其他班级日常管理事务等,所做的工作大多是完成日常型班主任工作任务。然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下的高职教育承载着比以往更多更重的任务,不仅要将学生培养成技术技能型人才,也要基于终身教育理念使学生具备“学技终身”的能力、与他人共处的能力、共同生活的能力等;不仅使无业者有业,也应使有业者持续学习,实现自身的“升级换代”。高职大学生这些能力的获得需要高职班主任扭转其“日常型”班主任角色为“导师型”班主任,即基于终身教育理念,从人道主义出发,集知识关怀、技能关怀、道德关怀、生活关怀、职业关怀于一体,贯穿于学生大学生活的始终,渗透“全人”教育,从理性层面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

四、结语

高职班级共同体建设对于高职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高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预防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对高职班主任的角色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值得一提的是,对高职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并非教条,并不意味着“放之四海而皆准”,高职班主任在建设班集体的过程中应做到“因时制宜”(即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年级阶段采取不同策略)、“因地制宜”(即根据学生在课堂、课外发生的不同事情作不同方式的处置)、“因人制宜”(即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和心理特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等,灵活变换技术策略。另外,作为高职班级共同体的“领袖”,班主任虽起着引领、导向作用,但也要联动任课教师、辅导员、宿管员、家长等多方人员通力配合、共同努力,将班集体建设的各种举措、各种意识、各种习惯等形成一种文化,将班级共同体中所闪耀的“共同体”光辉扩散至学生今后要面临的职场大环境、社会大环境。

参考文献:

[1]边文颖.关于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

[2]盖东芳.班集体建设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2(2).

[3]张志旻,等.共同体的界定、内涵及其生成——共同体研究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0).

[4]徐金海.对班级共同体的理性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3).

[5]【美】入江昭.全球共同体:国际组织在当代世界形成中的角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周濂.政治社会、多元共同体与幸福生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5).

[7]邹明.孤独与人的社会性需要[J].心理与健康,2007(8).

[8]包万平,李金波.社会需要有文化归属感的大学[N].科学时报,2010-01-12(B4).

[9]胡结强.班集体建设中团队合作意识的养成[D].苏州:苏州大学,2010.

[10]【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秦传安,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陈向阳)

Key words: rabble; community; the group of higher vocational classes; construction; transformation

作者:胡彩霞

班级群体政治论文 篇3:

大学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探讨

摘 要:班级非正式群体现象在高校中是普遍存在的,他们往往会给班级的教育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因而对班级的非正式群体加以认识和正确引导就显得非常必要。文章主要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了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并进而阐述了如何使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非正式群体 核心人物 积极作用

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单位,它更直接地承载着培养教育学生的功能。由于大学本身对学生的要求是比较自主和自由的,这样学生就更容易因为兴趣爱好相同,思想观念一致等原因而组成各种群体,这些群体有些会对班级管理带来积极的作用,而有些则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大学作为培养人的教育机构,应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而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探讨则是不可缺的一环。

一、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内涵

非正式群体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E.梅奥提出来的。他认为,在企业中,除了正式的组织外,实际上还存在着各种形式的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反映了组织成员之间的职能或职务关系,而非正式组织是指企业成员之间由于共同的价值标准而自然形成的无固定形式的社会组织。总的来说,非正式群体是指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这种群体没有固定的条文规范,没有固定的形式。非正式群体在工厂、学校等这些单位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主要是相对于班委会、团支部等这一类正式群体而言的。班级中的正式群体是师生认可的、为完成班级所赋予的任务而产生的、有明确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的群体。而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又称自然群体,是指班级中存在着的一种以情感成分为主要调节机制、以满足成员的心理需求为主要功能、由学生自发而形成的小群体,这种群体是完全以个人的好感、喜恶、兴趣、爱好等形成的,群体成员之间有比较固定的相互关系及成员共同自发遵守的行为规范,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核心人物,成为群体中的领头人,对群体成员具有较强的感召力。

二、大学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非正式群体是学生自发而形成的,它是同学之间通过密切的接触和了解,彼此互相选择的成员组成的。心理因素的相似性是其产生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这个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正是由于观点态度的一致性、兴趣爱好的共同性、交往需要的相辅性和性格气质的相容性,他们往往很容易聚集在一起。人是具有社会性和群体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班级中出现非正式群体是学生正常的心理需求,是同学之间交往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人又有各种各样的需求,而正式群体的活动不可能全部满足这些需要,于是,情趣、性格相似的人,经过彼此选择逐步组织在一起,这是个体主观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同乡关系、同学关系、家庭情况相似等客观情况使得他们频繁接触,久而久之便产生了一定的感情。这种主观的需要与客观的条件相结合就使得非正式群体必然产生,这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现象。总之,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尽管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但其形成往往以某一事件为契机,在某一思想上有着共同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找到越来越多的共同语言,逐渐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团体。具体来说,大学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一)形成的自发性

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学生个人之间通过接触和交往自然形成起来的群体,它主要是以成员间相似的性格、经历、兴趣爱好和追求即情感方面的需要自发形成的,成员之间没有契约关系,互不承担责任,这个群体主要依靠情感和共同需要来维持。成员在情况发生变化的时候可以自由退出,其他同学在认可这一群体的时候也可以自由加入。

(二)行动的协调性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是以成员间相似的心理特征和共同的心理需求为基础的,以相互之间的情感为纽带,不具有政治功利的色彩,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因此在态度和行为上具有一致性和协调性,表现出共同的倾向。在这些非正式群体中,虽然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规范,但各种不成文的、大家默认的规范和约定对其成员具有很强的约束力,从而使成员的行为出现标准化倾向,甚至有时高度一致到模式化的程度,大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意味。

(三)成员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一旦形成,其成员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由于这种群体的内在凝聚力来自成员的心理而非具体的条文,他们的行为规范主要是一种心理上的默契,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认识能力,心理也比较成熟,因而大学生中的这种非正式群体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四)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

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其发展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核心人物,这种非正式群体的“领袖”在成员中享有较高的威望,有着较强的威慑力与协调成员关系的能力。他们有的是因为能力和品格的出众而被公认,有的是因为身体强壮,爱打抱不平而被推崇,也有的是因为爱出坏主意做坏事而被一些学生追捧。总之,他们都在其所属的群体中享有发号施令的权威,是其成员膜拜的对象。

三、如何发挥大学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

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它虽然会给班级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班集体功能的不足,因此,教育工作者不能无视它的存在,更不能想方设法地变相取缔。单就人的个体需要而言,人的需求千差万别,班集体并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于是学生自发组成各种非正式群体,这是符合人性的需求的。

要充分发挥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首先要对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一般说来,学生非正式群体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四类: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和破坏型。积极型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学校和班级的教育目标一致,它有利于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这类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应该得到大力支持和倡导,它主要是一些学习小组;中间型的非正式群体与学校和班级的教育管理目标不完全一致,有时在某些问题上会对班级的管理带来消极的影响,对这类非正式群体要因势利导,使其确立积极的目标,与班级的管理教育尽量不要发生冲突;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学校和班级的目标基本不一致,它对班级教育和管理的实现有很大的消极影响;破坏型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班级利益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其活动具有严重的破坏性。。因此,发挥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的关键在于对中间型、消极型和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加以管理和引导,具体来讲,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全面掌握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情况

要想充分发挥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来了解这些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家庭、感情等,在平时还应该对他们多观察和多了解,从而掌握班级中有哪些非正式群体,它们的主要活动是什麽,对班级有何影响。只有这样,做到知己知彼,教师的工作才能百战不殆。

(二)坚持正面教育,增强班级凝聚力

首先,教师应加强与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的交流与沟通,分析和掌握不同学生的心理情感需要,引导学生确立积极的自我观念,增强其自信心和价值感,坚持正面教育,从而使成员对班级产生归属感,这样,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其次,要加强群体交流与合作,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非正式群体形成之后,学生之间的交流一般仅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内,尤其是消极型和破坏型的非正式团体,他们的活动通常会妨碍班集体的利益。因此,一方面应多鼓励亲班级型群体的成立,使学生有机会发展其有益的兴趣和爱好,发挥特长,增强其成就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在各群体间架设桥梁,多进行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群体互助,纠正某些局部性错误,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这样,就巧妙地将小群体的目标纳入了班级的目标,使这些非正式群体的活动产生了正面的作用和效果,从而推动了班级的建设。

(三)做好核心人物的转化工作

非正式群体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会自然形成核心人物,他们往往有一定的权威和强大的影响力,其言行受到其他成员响应。如果能做好核心人物的思想转化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那麽班级工作的展开就会相对比较容易,如果还可转变这些核心人物的角色,使其成为正式群体的首领,融非正式群体为正式群体之中,那麽他们就可能成为班级的骨干力量,带动和引导全体学生为实现班级总体目标而努力。

(四)加强管理,多方配合

首先,可以在班级中形成自我管理为主的、包括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全员参与管理的民主管理新体制。这种民主管理的体制给每个学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易给学生某种成就感。这样,特别是非正式群体成员可以通过自我管理,增强自我的约束力。

其次,消极型和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成员往往由于家庭关心不够,所以要促其转化,必须和其家庭主动联系,密切配合管理,从而使其脱离那些不利的非正式群体,达到转化目的。在这一过程中也须注意方法,要以理说服人,以情打动人,否则,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苏俊枝.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4):21-23.

[2]孙鹏举.浅探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J].怀化学院学报,2007,(5):15-18.

[3]潘从义.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特征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7,(6):57-60.

[4]王济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21):38-41.

[5]余辉.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与班级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06,(5):77-79.

作者:熊 焰

上一篇:报告文学写作论文下一篇:国有中小企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