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弱势群体分析论文

2022-04-20

摘要:城市弱势群体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突出问题。从南京市白下区弱势群体的调查来看,当前城市弱势群体生活水平还很低,一些贫困现象还相当严重,其基本特征表现为收入水平低、身体健康状况差、住房条件低劣;精神失落,埋怨情绪多等。对城市弱势群体展开救助必须实施再就业服务、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补助、社会服务与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相结合的保障形式。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城市弱势群体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城市弱势群体分析论文 篇1:

导致城市弱势群体住房困难的政策因素分析

在住房不仅仅满足人们居住需要,甚至成为财富重要象征的今天,那些买不起和租不起房子的城市弱势群体,当属缺乏财富获取和积累能力的群体,或者说正是由于这种能力的缺乏才导致他们的低收入,因而才不具有住房的可支付能力。但是也不能不看到,与住房密切相关的某些政策的偏差、不到位乃至缺失,也是导致城市弱势群体住房困难的重要因素。

一、产业发展政策

房地产业的发展政策是从产业性质出发确立的保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战略方针及措施。但是由于近些年来对于房地产业的性质及其定位缺乏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并存在着一定的摇摆性,因此房地产业的发展政策也始终处于“鼓励”与“限制”之间的摇摆不定态势,从而直接影响了房地产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房地产业发展政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而我国房地产业在政策层面上存在的最大问题和缺憾,就是忽视房地产业的民生性质,缺少促进社会和谐与公平正义的政策导向。国外许多国家的政府为了解决弱势群体住房困难,都制定了相应政策来约束乃至鼓励房地产企业为弱势群体提供住房。例如在美国,政府不仅通过税赋减免、信贷优惠等政策,鼓励房地产企业开发弱势群体能够买得起的普通商品房,而且还通过一系列政策鼓励房地产企业或私人机构为弱势群体提供他们能够付得起房租的出租房。但在我国,不但缺少这种为弱势群体提供住房的产业发展政策,相反某些政策本身所伤害的恰恰又都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让他们愈加陷入住房困难的窘境。例如,许多城市为了促进商品房的销售,出台了买房送户口的政策:再如,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房屋滞销,有些城市出台了对购房者实行政府送补贴的政策。购房送户口的政策增加了住房的含金量,房价自然没有不涨的道理:购房送补贴的政策实际上是变相地“托市”,为的是不让房价跌下来。推动房价上涨、阻止房价下跌,这两项政策所起到的作用横竖都不利于弱势群体。其实仔细分析起来,这样的产业发展政策不但不利于解决弱势群体的住房问题。而且也不利于房地产业自身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因为推动房价上涨势必会助长房地产泡沫,而在危机当中阻止房价下跌又将延缓产业调整和泡沫释放。这些政策作用的结果必然会让房地产泡沫越积越大。而一旦泡沫破灭,风险集中释放,一场由房地产引发的危机也就在所难免。远的不说,1998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都与房地产泡沫有着直接关系。

近些年来,社会对于房地产业的指责,例如“嫌贫爱富”、“暴利掠夺”、“纳税侏儒”、“挟持国民经济”、“圈钱圈地”等等,尽管与房地产企业本身的不成熟和社会责任缺失有关,但是决不应将其归结为产业之“恶”,从根本上说还是产业发展政策残缺不全,产业定位不清、政策不明,以及房地产业发展战略迷失所致。所以,弄清房地产业的基本定位,在此基础上形成包括企业规模起点、工艺设备提高、房屋节能标准、外资进入限制,以及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居住需求等一系列相关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已成为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解决群众住房问题的迫切需要。

二、财政金融政策

在以货币交换为基础的经济形态中,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资金。房地产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尤其需要资金支持。而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金融政策都可以从资金层面对房地产业施加影响,使其朝着既定的目标或方向发展。然而。由于政策取向的偏差以及政策本身的缺位,目前在我国与百姓住房密切相关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并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反而让房地产业的发展偏离了民生轨迹,并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差距。

在2009年的全国两会上,一份由“全国工商联”署名的《我国房价何以居高不下》的发言,引起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这份发言稿是由“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于2008年7月至10月用了3个月时间,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西安、成都、苏州和呼和浩特9个城市,选取62个不同规模和不同所有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81个项目,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研究后撰写成的。它对于莫衷一是的房地产成本给出了四个方面的数据:一是开发企业直接成本主要为土地成本,占52.8%:二是开发项目总费用支出中,流向政府(土地成本+税收)的占49.2%:三是开发项目总销售收入中流向政府的份额占37.36%四是除土地成本支出外,房地产企业税收占总成本的26.06%,除此之外还要缴纳20多种收费。这组数据表明,现行财政政策使得政府成为房地产开发中最大的受益方。诚然,降低税费未必会让高企的房价降下来,但是过高的税费必然会推高房价则不言而喻,因为这些税费最终都要加到房价中去。我国现行税收政策不仅将房价定格在一个较高的价位上,而且税收政策在某些方面的缺失又造成了房屋资源的浪费。近年来全国空置商品房呈逐年增加态势,到2009年第一季度已达2亿平方米,几乎在所有的城市都会看到这样一幅景象,一边是大量的住宅被闲置,而另一边却是弱势群体的住房困难。如果能够通过开征不动产闲置税和物业税等财税政策来调节,不但可以逼迫开发商降价促销,也可以抑制过热的房地产投资需求,从而为弱势群体住房困难的解决提供条件。

金融政策对于房地产业的发展来说更是举足轻重。不仅从事房地产开发必需用银行贷款,因为这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犹如一道防火墙,一旦开发的房子卖不出去,就可以用这些房子冲抵贷款而脱身。而对购房者来说,动辄几十万元乃至上百万元一套的房子,如果没有金融支持,几乎所有普通家庭都是力所难及的。然而,我国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一直是对房地产开发关注的多,对于帮助百姓解决住房问题,尤其是对于帮助弱势群体解决住房困难关注的少。例如,经济适用房目前在许多城市不具有完全产权,因此有些城市的弱势群体在购买经济适用房时便无法得到贷款,即使已经取得了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资格,也因为拿不出钱来而只好放弃。再如,住房公积金本属一种合作性质的住房金融政策,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中弱势群体的住房困难,然而这项政策对于那些弱势群体来说却于事无补,尤其是对那些下岗失业人员来说,他们不可能申请公积金贷款,而且按照现行政策规定,他们的公积金账户只能封存不能提取。截至2007年底,全国累计向830.04万人发放了住房公积金贷款,仅占建立住房公积金职工总数7187.91万人的11.5%。不仅如此,由于住房公积金享受免税政策,所以它又成了某些单位给职工多发报酬的避税工具。这不仅违背了公积金政策的初衷,也人为地带来了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不

利于社会和谐。难怪有人对目前躺在账户上睡大觉的1.2万亿住房公积金发出质疑,并提出应当将其返还给个人。

三、住房保障政策

市场机制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存在着将人群中的资源占有差距拉大的弊端,即经济学中所说的“社会发展目标异化”的现象。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就需要建立起相应的公共政策体系来保障基本人权,并通过资源的再分配维护社会公平、实现社会稳定。住房保障政策就是公共政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为维护社会整体和长远利益,社会必须通过住房保障政策帮助那些依靠自身能力无法解决住房的弱势群体,让他们也能住有所居。

但在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和住房分配制度改革的进程中,与之相适应的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和保障体系的建设却相对滞后。1998年的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尽管对解决城市弱势群体的住房问题作了相应的要求和部署,但由于在此后的时间里地方政府纷纷将主要精力倾注于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许多地方又都奉行只售不租的改革取向,使得住房保障不可能提到应有议程,从而出现了住房市场化改革与住房保障建设不同步的现象。随着住房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二者之间的不同步现象越来越明显,弱势群体的住房困难也越来越突出。于是,2005年5月9日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即国办发[2005137号文),明确提出要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完善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国家建设部还进一步要求,到年底所有地级以上城市都要建立起廉租住房制度。但截至2005年底,全国291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仍有70个还未建立廉租房制度,即使那些已经建立了廉租房制度的城市有许多是象征性的,与实际需要相距甚远。截至2007年10月底,全国累计只解决了68.1万户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按建设部的测算全国有1000万户住房困难家庭的话,这样的解决速度需要将近30年才能完成。2007年是我国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后房价最为突飞猛进的一年,这一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7.6%,涨幅比2006年高出2.1个百分点,其中普通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了8.6%。房价的“大跃进”让决策层意识到,房地产业发展的另一条腿一住房保障的短缺正在加剧着市场失衡。因此,2007年8月7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即国发[2007]24号文件),在这个文件中,住房保障被明确定性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这一年也被舆论称之为“民生地产元年”。当2008年遭遇国际金融危机之际,为应对危机中央启动的10项措施中第一项就是安居工程,并计划到2010年投资9000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以此可解决750万个家庭的住房困难。从1998年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算起至今已经10年,住房保障才算真正提到了日程,并有了落实的时间表。2009年4月,胡锦涛在山东视察时叮嘱当地干部:“保障性住房建设既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

不过也必须看到,建设好这项民生工程乃至民心工程仍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就我国目前的住房保障政策来说还存在不少差距。一是住房保障政策体系还不健全,保障覆盖面太小:二是保障主体及政策界限不清晰,住房保障方式不规范:三是住房保障政策的落实还缺少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大多数城市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资金来源缺乏制度化。住房保障政策的滞后,已经给一部分弱势群体带来住房困难,并延缓了社会的民生改善,所以在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不仅要加快住房保障政策的完善和落实,还要加快住房保障制度体系的建设。以完善的制度体系泽被苍生,才能实现民生的可持续发展并赢得民心。

作者:张道航

城市弱势群体分析论文 篇2:

城市弱势群体生存现状与救助机制研究

摘 要:城市弱势群体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突出问题。从南京市白下区弱势群体的调查来看,当前城市弱势群体生活水平还很低,一些贫困现象还相当严重,其基本特征表现为收入水平低、身体健康状况差、住房条件低劣;精神失落,埋怨情绪多等。对城市弱势群体展开救助必须实施再就业服务、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补助、社会服务与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相结合的保障形式。

关键词:弱势群体;生存现状;救助机制

本文以南京市白下区为例,就城市弱势群体生存现状与救助机制做一个案研究。

一、弱势群体的概念认定及其分析

所谓城市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经济的、政治的和社会的等外部原因,以及技能的、文化的、观念的和身体的等自身原因,在生活上处于十分贫困的城镇人口。目前,我国城市贫困人口大概在2200万至2300万左右,[1]以贫困人口为主体的城市弱势群体,是社会各界必须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

城市弱势群体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自身生存能力十分脆弱,无论是劳动技能、克服困难的能力以及自身的体能,都难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经不住外来的冲击,在竞争中处于弱势。二是生活极度贫困。弱势群体人均月收入一般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对于就医、子女上学等费用支出,绝大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家庭往往没有能力承担。无钱看病,无力供子女上学的现象比较常见。三是地位比较低下。城市弱势群体一般属于救济和援助对象,处于社会底层,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很难融合进社会主流;四是处于松散状态。他们大多失去工作,没有固定单位和岗位,组织化程度较低,相对自由散漫,对集体和他人的事情关注不够。

我们将城市弱势群体主体限定为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及低保人员,同时,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可操作性的认定:离开工作岗位,三个月以上没有收入者;短暂性工作断断续续者,即所从事的收入性工作短暂,需要经常重新寻找工作和频繁地变换工作,而寻找和变换工作又较为困难者;因失去工作没有收入来源者,因病、因老或因其他原因导致生活极端贫困无法自救者;虽有收入,但家庭人均收入仍然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者。构成上述四条之一者,我们即认定为城市弱势群体。

我们的研究以南京市白下区内的下岗失业和低保人员这一主要弱势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座谈会、实地观察、入户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较为详尽地了解了城镇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并就其救助运作方式做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和研究。

二、城市弱势群体的现状

1.城市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

从白下区的调查情况看,城市弱势群体生活水平低下,有些贫困现象还相当严重,其基本特征表现为收入水平低、生活极端困难、身体健康状况堪忧、住房条件低劣。

在对白下区某社区弱势群体的问卷调查中,下岗失业及低保人员人均月收入统计为:

收入       不足300元  300-599元  600元以上

人数       173     24      3

所占百分比(%)  86.5    12.0     1.5

这表明,下岗失业及低保人员收入明显偏低。其收入来源主要包括低保补助、自己摆摊或打零工、下岗补助和借债,其主要支出包括基本吃饭和水电气费、子女教育和看病,其比重占到总支出的46.0%、22.4%和16.9%。此外,在有关伙食、衣着状况的调查中,“只能吃青菜或咸菜”的比率为47.0%。有高达90.5%的居民衣服主要来源于亲友的馈赠或自己的旧衣服。

大部分弱势群体身体欠佳,或多或少有这样那样的疾病,有的甚至夫妇二人全都有病。因经济条件所限,他们基本是小病拖,大病熬,无法支付昂贵的诊疗费用或手术费用。在问卷调查的200户居民中,身体状况很差和较差的人数达到13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5%。家庭中有残疾或重大疾病的比率也高达42%。这一数字不仅说明了当前疾病是导致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普遍存在的医疗费用过高、医疗保障缺失的问题还十分严重。

住房的拥挤和狭小也是下岗失业人员和低保人员面对的另一个较大问题。在我们的访谈中,许多居民反映,下岗失业家庭的住房面积普遍狭小,通风、采光、卫生条件等都很差。有些贫困者甚至没有“住房”,只是临时搭建的小窝棚;有的只能寄居在父母那边;有的干脆到郊区的农村去租赁廉价的出租房。更让许多人忧虑的是,由于他们的房子大多是违规房屋,面临拆迁,而拆迁补偿收入往往不够他们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费用,这意味着一旦拆迁下来,他们就将面临居无住所之最基本的生存问题。

2.弱势群体的心理状况:

下岗失业者大多数为经历过“文革”期间下放、“文革”结束后返城、社会转型时期下岗失业的过程,因此,他们的心态十分复杂。他们曾经作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但是却没有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进步而与其他社会成员共享改革成果,因而在经济上有较为强烈的被剥夺感,政治上有失落感,生活上有窘迫感,对社会有一定的不满。同时,艰难的再就业过程也助长了他们精神失落与埋怨情绪。由于这个群体具有利益趋同性,聚合性又很强,往往容易引发群体事件和犯罪事件。

不过,也有部分被调查者对政府和社区服务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认为基层政府对低保政策的落实情况较好,整个社会对下岗失业及低保人员也非常关心。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政府对弱势群体是很重视的,政府在基层的社区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3.弱势群体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调查显示,一些40、50人员招聘会往往流于形式,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用人单位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用人、用工歧视现象,没有充分顾及到弱势群体的就业实际。此外,政府鼓励低保人员的自主创业政策效果也不明显,小额贷款不仅不容易创业,同时也对下岗失业及低保人员意味着很大的风险,他们普遍创业能力较差,再加上贷款有各种条件限制,可行性并不高。

其次,弱势群体普遍缺乏“两险”。调查显示,社区中交纳两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比率仅为14.3%,交纳其中任一保险的最高比率也仅为24.2%,同时除两险之外的失业保险、工伤意外保险、生育保险等,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竟无一人交纳。一些参加“两险”的人员也由于下岗导致的生活困难,出现了无力继续支付保险金等困难,甚至出现“借债交保”的现象。

再次,低保金偏低,无法解决低保户维持基本生活、看病、子女上学等问题。调查中,有64.7%的低保户认为存在“低保金偏低,不能维持最基本生活”,也根本余不出额外的钱来看病,然而令人忧虑的是,恰恰这些下岗失业及低保人员的健康状况最差。许多人生病从不敢去医院就医,实在不行就向邻居借点药。另外,子女上学负担也是一个大问题,特别是进入高中及以上学历阶段,学习费用就成了弱势群体家庭面对的难题。

弱势群体令人堪忧的生存状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大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影响改革的深入、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因此,救助与保护弱势群体是政府乃至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城市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机制对策分析

解决城市弱势群体问题,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构建以政府救助为主导,以社会救助为支撑,以社区民众救助网络为补充的社会保障机制,必须贯彻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网络构建、总体协调、分类实施的原则,形成制度健全、高效畅通、保障有力的救助体系。根据白下区的调查情况,我们认为,构建城市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机制,需要采取如下对策:

1.设定城市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基本框架

解决城市弱势群体的生活与工作问题,最为直接的手法就是实施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设立包括岗位开发和再就业服务、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补助、社会服务、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等在内的多方面相结合的基本框架。

做好针对城市中下岗职工的岗位开发和再就业服务,就要积极开发再就业岗位,加强劳动力培训的针对性,完善就业市场,推动大量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第三产业就业。首先,考虑到我国城市中一些基层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文化偏低等特点,建议注重扶持和发展一些餐饮、服务等商业网点以及维修等便民服务,扩大下岗失业群体的就业面;同时,政府的培训工作可由“基层社区下岗失业和低保人员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协调小组”负责从宏观上把握,这样可以从更大的空间掌握信息,调动资源,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效果。政府应该做到规范劳动力市场,建立职业信息数据库,让所有的用工单位、所有的求职者进入市场,并使所有信息一体化、公开化,从而达到信息的最广泛传播、最有效的利用。

对城市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进行救助,是社会救助与保障最为直接的内容和工作。要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一项制度化的社会政策,长期坚持,做到“应保尽保”;要加大政府的“送温暖工程”的投入力度,扩大救助的对象范围,提高救助标准,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政府救助的温暖。同时,以街道为单位,系统地构建社会救助网络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针对低收入家庭中多有患病者,而目前医疗保险还不普遍、保障水平还不高的情况,要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第一层次:政府的基本医疗保障,即以广大下岗失业和低保人员为保障对象,由市级政府和区级政府按一定比例从财政支出保障资金,继续扶持“惠民医院”,为生活贫困者提供低廉的医疗和医药;同时专门为社区中由于重大疾病而不能自救者提供临时救急援助。第二层次: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市、区有关部门,如劳动与社会保障、卫生以及民政等部门,要和企业单位通力合作,努力在下岗失业和低保人员中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层次:社区救助。主要动员街道和社区各方面的力量,通过社会互助、社会服务、发展社会福利团体和慈善机构等形式,拓宽医疗救助的范围。

针对弱势群体子女教育费用的压力,建议一方面政府要设立专项资金,对贫困家庭的子女进行教育救助,由区民政、教育部门及街道共同实施,经费由区与街道两级解决;另一方面,要支持民间教育救助活动,培育和发展民间救助团体,发动社区的力量,通过经济支持、义务辅导助学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家庭的学生。同时,建议把教育救助机制和低保救助机制结合起来,把教育救助作为低保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2.理顺城市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实行政事分离的社会救助工作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当前社会救助过程中出现的重复、遗漏和虚假现象,财力资源得不到最佳配置等问题,无疑与社会救助的行政管理与社会服务“管办合一”、“政事不分”有很大关系。为此,必须把行政管理(政策)和社会服务(操作)分开,政策与资金分开,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分开,管理和监督分开。探索社会救助操作的社会化、事业化、专业化的运作方式,由相应的社会救助事务机构来承担。

各部门统一协调机构,明确部门分工。市、区两级在社会救助工作中要明确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会、教育、妇联、共青团、街道等组织在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实施过程中的责任和任务。只有明确分工,才能确保各项救助政策和措施落实到实处,只有在分工的基础上协调配合,才能不致使社会救助工作处于各自为政、孤立分散、整合不够的状态。

强化街道的综合救助功能,规范社会救助管理与监督机制。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城市街道的综合运作功能还不能适应救助和保障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在救助经费和救助物资的筹集、调配发放,保障对象的了解和掌握,救助金和救助物资的发放标准,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还存在着条块分割、街道自主权和主动权不大等问题。建议在市、区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协调小组的指导下,建立相应的救助工作站,专门开展救助的综合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群众团体和专业人士以及社会知名人士的作用,听取其对救助工作的意见,并强化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绩效评估。

3.城市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之运作组织构架

设立社区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协调小组。城市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的具体工作,可以以城市区级政府为单位,成立社区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协调小组。由分管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的副区长负责,成立“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协调小组”,采取矩阵型结构,[2]分管副区长任协调小组组长,组员由各有关职能部门及相关街道负责人组成。小组内部成员就各项救助内容采取分工负责制。协调小组办公室可兼设在区政府办公室,负责救助工作的联系和信息沟通与传递。

建立街道专业社会工作站。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城区街道都设有社区工作站,但是,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业性和职业化的社会工作。建议借鉴上海市的做法:在区设立社会工作站,街道设立社会工作组,负责专门化的、专业性的社会工作事务;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人员与机构经费及培训经费由市政府和区政府两级财政解决;加强对社会工作人员的选配和培训工作。针对一些城市没有足够财政实力来解决经费和人员问题,可以通过考虑和区“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协调小组”重叠,设立“社会工作站”的方法代替实施。二者的功能分别是,前者着重工作协调,后者着重业务和专业的指导。

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网络应该包括人员、资金、物资、信息、关系、专业手法等多方面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为了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网络的作用,要设立“网络中心”来负责整合工作。以区和街道为单位,分别建立包括信息网络数据采集、资源数据收集、各项救助项目与社会互助信息分析,以及社会团体等在内的“社会支持网络中心”。该“网络中心”要与现有的一些部门的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如就业信息、低保人员数据等等)区分开来,其关键点应该凸现在社会支持网络上,集中体现其综合性和整体性。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05年4月22日。

[2]在江苏华西村追踪调研资料。

责任编辑:黄 杰

作者:周 沛

城市弱势群体分析论文 篇3:

武汉市城市弱势群体心理调查与救助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城市弱势群体的数量在不断上升。关注城市弱势群体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对武汉市城市弱势群体开展心理调查,结合当代心理救助发展进程和我国目前的实际水平,对城市弱势群体的心理救助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城市弱势群体心理健康心理救助

2008年武汉市社科联课题

经历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关注弱势群体的心理状态,切实保证弱势群体心理的健康发展,被提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话题。根据卫生部2005年公布的数据,武汉市各种精神、心理障碍患者超过12万,这些患者中大部分都分布于各个社区的“弱势家庭”之中,而且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心理疾病伴发躯体疾病发生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城市弱势群体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比例,其心理状态已经构成了对改革、发展与稳定的严重威胁,迫切需要重视和研究。2008年6至9月,我们对武汉市三个社区的城市弱势群体进行了心理调查和访谈。

一、调查研究对象与主要方法

本次调查方法主要是问卷法、访谈法。在武汉市的三个社区展开了问卷调查。分别进行了四种测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问卷(EPQ)、Olson婚姻质量问卷( ENRICH )、“心理健康调查”自编问卷。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症状自评量表(SCL—90)

本文运用SCL—90对弱势家庭的117人进行了调查,有效问卷100份,其中心理正常的66人,占66%;阳性症状的34人,占34%。这是从整体的角度来分析弱势群体的心理状况虽然样本人数不大,但却能代表武汉市城市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即可以认为大约有34%的人出现心理亚健康和心理疾病的问题。通过各因子分数,接下来我们对这个人群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 我们发现,以有效问卷100人为基数,以SCL—90中9个因子为9个维度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出了中度及重度人数的结论,见下图 :

SCL—90调查小结: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弱势群体具有的心理症状是多种多样的。在统计中弱势群体中尤其是强迫、偏执、抑郁、人际关系等心理问题所占的比例都很高,虽要考虑“SCL—90量表”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动态性,但这种心理疾病是否与被测弱势群体人格基础有关?

因为偏执、强迫、人际关系等要作为长期表现考虑,即可能存在人格问题,我们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一旦是涉及人格问题,那将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更大的影响。如何能够为这些心理问题的人提供心理救助,便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事情,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举措。

(二)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

通过对56人进行Olson婚姻质量问卷测验,得到有效问卷53份。因为过分理想化,角色平等性,信仰一致性这三方面没有满意与不满意之分,所以我们只采用其它9项作为划分点,以53人为基数,统计结果见表2和图2

Olson婚姻质量问卷调查小结: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婚姻质量的9个因子中不满意的人数都超过了50% ,其中与子女和婚姻达到了86.8%的不满意,其次是经济安排、夫妻交流、亲友的关系、解决冲突的方式、婚姻满意度人数都超过了70%,说明武汉市大多数弱势家庭的婚姻是不幸福的。因为我们的样本在所调研的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也能够折射出其他社区的弱势家庭也可能具有这样的心理问题。

(三)艾森克问卷(EPQ)

通过对76人进行的艾森克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61份),通过心理健康测评工具的分析,各种气质类型的人所占的比例如图3所示。

由上图的气质类型分布可以看出:在气质类型分布上,弱势家庭中外向稳定性的人和内向稳定性的人分别占47%、11%,这两种人发生心理疾病的概率是小的。具有外向不稳定性和内向不稳定性的人所占的百分比共是42%,而通常具有这两种气质类型的人,在面对外在的压力与挑战时,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外向不稳定性(胆汁质)的人好斗、情绪容易失控、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和情绪低落;内向不稳定性(抑郁质)的人容易出现焦虑不安,对事情很敏感,容易情绪不稳定,也很孤僻,人际关系很差,自我伤害可能性很大,极其容易出现重型心理症状。

(四)自编社区心理调查问卷

根据对社区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自编了一套心理调查问卷,问卷共有20个题目,涉及到了目前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状况、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程度、以及常见的一些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运用该问卷从四个维度对83人进行了调查,其中有效问卷76份,占91.6%,测试结果可以反映一定的心理现状。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1)56%以上的社区居民对社区心理健康有一定的了解。其中,60%左右的人通过电视和报纸获得心理健康知识,他们认为心理健康是一件重要的事,会影响身体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

(2)67%以上的被调查者希望加强社区心理服务的建设,其中以希望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最多,占到了三分之一。

(3)只有26%的人认为心理咨询是解决心理问题的首选方式,而有33%的人因为担心心理咨询不能解决问题而不选择心理咨询的方式。

(4)54%的人认为社区心理方面的问题来源于家庭和社会,其中以子女教育问题和经济上的压力为主要的原因;31%的被调查者在面对心理困惑时会选择向他人(包括咨询师)倾诉或者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三、结论与对策

通过以上这三个量表和一个问卷涉及到了武汉市城市弱势群体的各个方面:① 精神症状、生活习惯;② 婚姻质量;③人的气质类型;④ 社区心理健康意识以及服务状况。

我们发现,武汉市城市弱势群体存在着许多特殊的心理问题,这些都是不和谐的音符。同时也能凸现出弱势群体的现状,弱势人群中存在着很大的心理问题。

因此,现代的城市区弱势群体已经成为了构建和谐武汉的一个不利因素,加强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的现状已迫在眉睫。

(一)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由于经济困难问题造成的。因此,要解决弱势群体心理问题,首先要解决其经济问题。针对弱势群体的经济问题,应大力发展经济,广开就业门路,提供特殊就业援助解决贫困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援助弱势人群。同时加大改革力度作力度,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保证弱势群体在发展中真正受益。

(二)增强自身的能力

关心和支持弱势群体,不仅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努力,更加需要弱势群体自身的努力去争取,只有弱势群体自身才知道自己的真正需要。因此,弱势群体首先需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自身的弱势地位,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应该认识到改变弱势关键,要改变择业观念,树立自尊、自强、自救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向上;要树立积极参与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意识,培养主动参与市场的竞争欲望,改变因经济生活水平较差而形成的郁闷、自我封闭的心理状况。弱势群体的自身能力建设要求一方面形成对新知识、新科技、新产品的强烈求知和学习欲望,另一方面确立自身的发展目标,提升其变弱为强的能力,为其提供变弱为强的机会。

(三)成立社区心理救助机构

通过城市弱势群体访谈活动,我们也看到了在武汉市之中仍然有大量的弱势群体,他们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急切地需要心理救助。如果有一个社区心理救助机构,解决民生心理问题指日可待。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系统、完备的心理机构为社区居民服务。

成立社区救助机构有利于开展社区心理救工作,把心理健康服务开进社区,对心理疾病进行治疗,对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更方便的向居民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素质、塑造城市形象;有助于培养居民科学的自控心态,抵制迷信、邪教等力量;优化基层对弱势群体的救助。

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训练、辅导活动,在社区居民中确立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精神生活导向,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个性,使居民心理上产生舒适愉悦感,创造健康心理平衡环境氛围,营造出温馨、健康、文明祥和、和谐的社区氛围,从而使社区成为人际情感交流、邻里互助、疾病相扶、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共同体,从而减少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培养专职和志愿心理从业人员队伍是必不可少的

已有的实践表明,专业心理咨询师在社区心理救助中起着主导地位的作用,他们是从事社区心理救助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心理咨询的顺利进行,各种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以及心理救助的整体规划等都离不开专业的心理从业人员。心理健康服务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涉及到市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仅仅依靠有限的专业人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通过配备一定数量的心理志愿者,来协助专业咨询人员的工作,比如心理知识的宣传、心理活动的组织等工作。志愿者人员可以是来自各条战线上的心理素质高、责任心强的热心群众,包括机关干部、律师、教师、白领以及社区工作干部等。

参考文献:

[1] 张艳萍. 我国城市弱势群体的形成及救助对策[J]. 学术交流, 2003.

[2] 李林.法治社会与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J].前线,2001.

[3] 刘素珍,张丽.社区部分“问题家庭”家庭环境质量测评及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8.

[4] 姜英华.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社会救助制度研究[D]. 山东大学,2008.

[5] 王瑶.城市弱势群体的心理疾病及其疏导[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6] 杨团. 弱势群体及其保护性的社会政策[J]前线,2001.

(唐定:武汉体育学院。敖德江:武汉科技大学。程敬新:湖北省民政厅。)

作者:唐 定 敖德江 程敬新

上一篇:动漫艺术素质教育论文下一篇:语文教学情景创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