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政策金融危机论文

2022-04-24

摘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既是我国教育事业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在人口数量变化的关键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教育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作为高中阶段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等职业教育目前却在社会地位、生源数量与质量、办学定位、资源建设、区域发展水平等方面陷入了多重困境。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中职教师政策金融危机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职教师政策金融危机论文 篇1:

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职教育发展路径

[摘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核心,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把统筹兼顾作为推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根本方法,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人的价值作为衡量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准,唯此,才能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拓宽发展新领域、获得发展的新机遇,办出“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金融危机

[作者简介]顾华详(1967- ),男,江苏海安人,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客座教授,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副处长,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法学、经济学和教育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杨学志(1968- ),男,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美育。(新疆 石河子 832000)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都息息相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迫切需要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如何使高职教育发展与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是一个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核心

(一)坚持从改善民生的角度办好高职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要求更加深刻地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既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又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体现,而且是对教育系统提出的更高期望和要求,集中反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教育的现实需要。①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要害就是没有把人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美国政府和金融监管者没有把大众的利益放在首位②是最大的失误。因此,我国高职教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立足于“改善民生”来加快发展,要明确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这一事关发展的价值取向、终极目标和衡量标准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③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④高职教育的发展就是要坚持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目标定位,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人民的利益作为衡量发展成效的根本标准;努力吸取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遵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为改善民生服务。

(二)坚持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办好高职教育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要坚持以提高人的就业能力为核心,紧紧抓住技能培养、考核评价、竞赛选拔、表彰激励、合理流动等环节,进一步更新观念、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高技能人才资源开发和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和完善培养、选拔、使用、激励高技能人才的工作体系,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与社会氛围,带动技能型劳动者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壮大。为此,要大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教育。高职院校是我国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教育的全过程,把“立德树人”作为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必须在以技术研发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基础上,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与学生职业道德、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摆到同样重要的位置上来。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⑤因此,高职院校要更加重视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安心基层、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起社会责任感;要重视对学生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认真解决好由于人文教育薄弱,学生中“文化贫血”的问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实基础。重视人文修养的教育,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与人相处;培养学生的分析与判断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教学实践中,要重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如果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仅懂得理工技术,而缺乏人文素养,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也就只能成为“匠”,而难以成为“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除其本身的技术问题外,还要大量涉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学、美学、艺术、经济、法律、心理学和管理等人文社科领域的内容,并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与制约。⑥所以,高职教育既要着眼于通过理工和技能教育来提高学生的从业技能,又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到职业技术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努力发展高质量的高职教育,提高学生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能力、审美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

(三)坚持从提升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的角度办好高职教育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提高综合国力,必须把确立高职教育发展的长远目标作为稳步提升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础。稳步提升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必须依赖高职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高职教育必须坚持确立长远的发展目标。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发展历史、管理体制、师资队伍、科研能力、生源质量、社会影响力等各方面都与本科高校有较大差距,实现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有一定难度。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着眼长远,坚持产学研密切合作、跨学科合作、中外合作,突出特色,坚持高起点、高目标、高标准地推动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坚持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协调发展。既要稳定扩大招生规模、扩大生源范围、拓宽招生途径;又要进一步加快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增加教育教学、实验和实训设备,完善办学条件、优化办学环境,更要切实推进产学研的协调发展⑦;高职院校要在积极做好知识、技术传承型教学的基础上,尽快向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创造型教学、科研目标转变,积极探索大众化高职教育背景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重视与本科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园区、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实施高技能人才的精英教育。积极调整培养方案、修订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方法和实验手段、建立健全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发现与培养机制,努力营造健康的学术研究和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组建利于学科技术交叉、融合、渗透的综合研究与实训的平台,促进高技能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坚持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

(一)坚持立足于长远求发展

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是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诸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因素长期累积之下的一次总爆发。因此,我国高职教育必须要调整发展思路,由单纯追求数量扩张、提升办学层次向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即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高职教育在制定发展思路、规划、政策及措施时,必须要有长远、全面的考量;必须坚持立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全局去谋划高职教育的发展,不能仅就职业技术教育谈职业技术教育;必须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追求发展的公平性、永续性、平衡性和协调性;“必须努力优化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环境,在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上下工夫,在创新发展方式上下工夫,在建立科学考核评价体系上下工夫,在自主创新上下工夫”⑧。

(二)坚持立足于提高综合素质快速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归根到底要靠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去实践,而人才的培养和全社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则必须依靠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五个统筹”的要求,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等方面继续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此,我国高职教育必须加快改革,要在继续实现数量扩张,更加注重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办学要坚持改革开放,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要加强与社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密切联系,提高配置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的能力;要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努力建设有特色的学术中心、新技术研发中心、新技能实训中心,吸引更多的人才,充分发挥创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的作用。

(三)坚持立足于转变理念巧发展

高职教育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积极推进办学理念的转变,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必须自觉根据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积极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新技术研发、新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积极瞄准市场行情培养人才,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推动高职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主动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激活办学活力,高度关注实用技能培养,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要把发展高职教育作为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统筹协调,把高职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扶贫、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东部地区优质高职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进一步推进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高职院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

三、坚持把统筹兼顾作为推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根本方法

(一)不断增强“保就业”的能力

教育事业对产业格局、产品结构以及能源、材料、生产、运输、贸易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反过来,所有这些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环节和要素的运行又必然会影响到高职教育的发展。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我国面临着失业返乡的2000万农民工和滞留城市难以就业的农民工⑨;达到了近年来最高值的61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已经占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加之目前许多企业减少了新增的岗位,甚至放弃了每年例行的校园招聘,这一增一减,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空前加大⑩;再加上常年新增城乡就业人员等三路就业大军所形成的“叠加共振”效应,使得我国“保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因此,高职教育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必须要统筹兼顾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始终把“保就业”作为一个重点,这样才能使高职教育与经济保持平衡、有序、健康地发展。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下,高职教育既要统筹经济内部各产业、各领域、各部门、各环节的发展,又要统筹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方面的发展,真正做到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在有效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促进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才能够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保就业”的能力。特别是在目前经济增长与就业扩大并非完全同步的情况下,政府的投资方向和银行贷款过于偏向资本密集型的大项目、大企业,导致吸纳就业主力军的中小企业得不到需要的资金和政策,不能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更要重视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因素,积极担负起促进就业的职责。

(二)不断提高就业的竞争力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推进科学发展,努力保增长、保稳定、保就业,创新发展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而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职教育,则是保障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当前,正值我国就业目标的调整期。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新增就业岗位会有所减少,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比2008年年度目标减少100万,与2004~2007年的年度目标相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与2008年度目标持平,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00万,与2008年度目标持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左右,比2008年目标减少0.1个百分点。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虽然大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但总体来看,与普通本科生相比,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高职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其中,研究生就业率达到93%,本科生为84%,高职生仅为61%。” 2008年,虽然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克服了宏观就业形势严峻的不利影响,实现了毕业生离校时就业率水平较大幅度增长,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比2007年增长了近5个百分点,全国只有一半以上省份的高职就业率超过本科就业率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并没有实现根本扭转。同时,社会上“招人难”和“就业难”的问题依然并存。虽然导致这一对矛盾凸显的深层次问题较为复杂,但核心问题之一仍然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不科学所致。因此,高职教育要居安思危,历史辩证地看待当前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既要看到一些问题存在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又要增强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感,切实提高高职教育不断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高职院校要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主动适应经济加快转变增长方式、积极稳妥地适应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和体制机制转轨等方面下大力气、下真工夫。以科学发展的理念谋发展,统筹兼顾,坚持把就业作为优先目标,认真研究经济、产业发展变化对技能型人才的新需求,寻找其与高职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建立健全科学的技能型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争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办学的长效机制,推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职教育,增强高职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建立健全社会公共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及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为高职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积极开展引导学生自主创业的教育,培养高职毕业生的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提高其自我就业能力。

(三)不断提升自我发展的实力

从规模上看,我国高职教育基本上占有半壁江山,但从结构上看,其专业结构、类别结构、层次结构、体制结构都远没有形成。从质量和效益来看,50%高职院校是近10年来建立起来的,培养人才还处于摸索阶段,质量效益还有待评价。 但高职院校应当正确看待普通高校先发展与自己后发展的辩证关系,更好地把握客观规律,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攀比,立足实际,多做打基础、利长远、跨越式发展的事,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坚持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路子,主动与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劳动就业部门、经济主管部门、经济组织等加强沟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与他们共同进行教育管理与决策,不断探索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只要坚持正确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尊重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正确处理好优势与劣势的关系,实现扬长避短巧发展;正确处理好机遇与挑战的关系,抓住机遇快发展;正确处理好快与好的关系,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正确处理好先与后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缩小差距求平衡;正确处理好思路与出路的关系,坚持从实际出发求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深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坚持走群众路线,就一定能够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拓宽发展新领域、获得发展的新机遇,实现高职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

[注释]

①覃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A].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20.

②张国祚.国际金融危机彰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意义[N].人民日报,2009-02-20.

③④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3,19.

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6-06-12.

⑥顾华详.我国高职教育实现科学发展战略论[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53.

⑦顾华详.我国产学研实现科学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0):62.

⑧顾华详.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强法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8.

⑨宋振远,刘元旭.汲取民智,共克时艰——2009年两会热点前瞻[N].新疆日报,2009-02-25.

⑩本报评论员.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N].人民日报,2009-02-16.

左娅.就业目标较上年有所调整[N].人民日报,2009-02-23.

杜晓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6(1):21.

赵超,吴晶.教育部: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实现稳中有升[EB/OL].http://

learning.sohu.com/20081204/n261011109.shtml,2008-12-04.

吴岩.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中的几个问题[J].民办教育参考,2004(3):31.

作者:顾华详 杨学志

中职教师政策金融危机论文 篇2: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视域下中职教育发展的策略分析

摘 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既是我国教育事业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在人口数量变化的关键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教育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作为高中阶段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等职业教育目前却在社会地位、生源数量与质量、办学定位、资源建设、区域发展水平等方面陷入了多重困境。因此,从改变人才观念、改革评价制度、更新教育形式、施行分类指导等方面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多元发展策略。

关键词:普及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多元困境;多元策略

作者简介:吴长汉(1991-),男,广西昭平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与政策;曹晔(1963-),男,内蒙古丰镇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教师研究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经济。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党和国家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满足人民大众享受更优质教育的客观需求,结合现实国情而在教育事业上提出的又一重大发展战略。实际上,“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的目标早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已提出,而在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得以首次明确,并将其作为“十三五”期间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写入党的公报,2017年4月6日,《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攻坚计划》)文件正式发布,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具体任务做出全面部署。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子系统,在调整高中教育结构、提升人口素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产业转型升级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大背景下,有人建议取消中等职业教育,也有学者认为其基础地位决不可动摇。因而,中等职业教育究竟该如何定位、如何发展成为当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基础性和关键性问题。

一、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时代背景

高中教育作为联结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纽带,既承接着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成果的任务,又承担着为高等教育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肩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既是我国教育事业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在人口数量变化的关键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教育发展战略。

(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成效显著,先是全面普及了义务教育,而后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如今高等教育也迈入了大众化时期。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将“两基”作为新世纪教育的发展目标以来,国家连续出台文件,实施系列举措,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2011年“两基”任务全面完成。据统计,2016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4%,为实现从文盲大国、人口大国向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联结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重要纽带的高中教育近年来也得到了较大发展,2016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87.5%,已接近于《攻坚计划》所提出90%的总体目标,这既为满足广大适龄青年接受更高层次教育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战略奠定了基础。从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来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中后期,并预计在2018-2022年间将进入到普及化阶段[1],因此,为实现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对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进程也提出了新要求。此外,各阶段教育的普及程度亦是教育现代化的衡量标准,因而普及高中教育既是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曾令世界瞩目,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近年来受世界性金融危机和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全面放缓,进入了“新常态”的发展时期。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急速加快,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动力也发生急剧转变,社会用人单位对教育培养目标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由于产业结构和人才供给结构的不协调,当今人才市场上才出现了“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的矛盾悖象,据统计,目前我国制造业领域高素质高学历的技术工人比例明显偏低,超过70%的从业者只有初中及以下教育水平,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从业者仅占6.4%[2],而我国制造业领域的劳动生产率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中国逐渐失去了以往的人口红利优势,新增劳动力逐年减少,这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增长的进程。为此,迫切需要加大我国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具体而言就是进一步扩充教育资源,提升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和受教育年限,建立一支高层次、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所以,普及高中教育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客观需求。

(三)人口变化的关键契机

人口的变动也是影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学龄人口的进一步减少也为普及高中教育奠定了良好契机。第一次人口普查时,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2.3%,但自上世纪7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学龄人口数不断减少。据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已从2000年时的1.7%下降为2010年的0.57%。据统计,17岁以下年龄组的人口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三个时间点的人口总量分别为3.83亿、3.45亿和2.79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33.8%、27.8%和20.9%,呈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3]。而与这三个时间点相对应的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为33.6%、42.8%和82.5%,通过计算可以进一步证实,学龄人口的下降在近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其中也有教育规模扩展的因素。因而,人口数量变化和学龄人数的锐减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此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还是体现教育公平、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与高质量教育需求和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举措。

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视域下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发展困境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渐被提上国家日程,当前,在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基础上,在经济发展面临新常态的背景下,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的关键时期,国家正式发文明确“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总体目标与具体任务,从理论上说,这对于长期以来被人忽视的中等职业教育而言是一个难逢的发展良机,而就现实情况来看中等职业教育似乎又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一)地位之危

由于人们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政策在观念上存在理解的偏差,加之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当前的生存地位岌岌可危。从普通民众角度来看,一部分人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等同于实行“十二年免费义务教育”;而更多的民众则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理解為仅是普及普通高中教育。诸如此类的理解容易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引起误会,记得笔者小时候就听过有人抱怨当地“普九教育”收费的问题,但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只有部分地区施行了学费减免政策,全国性的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是在2008年才真正实现的。现今如果人们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理解成“普及普通高中教育”,那么本就被人遗忘、受人冷漠的中等职业教育将会更加无人问津,这也无疑会为《攻坚计划》的实施带来严重阻碍。从学界来看,亦有部分研究者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优先发展普通高中教育还是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争议。例如,有研究者认为随着产业转型和技术进步,通用性人力资本更能满足经济转型的需求,因此今后高中阶段教育应以发展培养通用性人才的普通高中为主[4],同时也有学者提出“未来职教重心应放在高职”,而将中职的教育对象定位在需要从小接受技能训练或者毕业后进入就业黄金期的少部分人群[5]。诸如此类的观点虽在固定角度上看有一定道理,但却不符合我国目前尚处在工业2.0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甚至其生存地位而言也是“致命”的威胁。

(二)生源之困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从理论上看本应会缓解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危机,但如果似前所述,人们在政策理解上就存在偏差,将会使得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更加捉襟见肘。一方面是生源数量之困。受人口与教育结构调整的双重挤压,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量连年下降,已从2010年的870.42万人下降到了2015年的601.25万人,整个“十二五”期间的下降幅度达到30.92%,年均下降速度为7.13%,职普招生比也从2010年时的1.04下降到了2015年的0.75[6]。由此可知,由于历史偏见,中等职业教育本就面临着生源数量危机,如果人们再对“普及”的对象理解不到位,其面临的形势将会更加严峻。另一方面是生源质量之困。毋庸讳言,由于传统招考制度带来的弊病,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或说整个职业教育的生源都是经普通教育筛选、淘汰后剩下来的“残次品”,导致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向来表现欠佳。有研究者发现,在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两年后,学生的标准化数学考试成绩比原先在刚入校时倒退了0.08个标准差,贫困学生甚至倒退了0.3个标准差,而有大约30%的学生因不能学到新技术而中途辍学[7]。因此,如果不改变以往的人才评价方式和升学考试制度,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后的中等职业教育生源质量更加难以得到保障,中等职业教育仍会沦为学生和家长无奈的选择,其办学质量的提高和吸引力的提升也将无从谈起。

(三)任务之惑

产业转型升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和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无不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背景下的中等职业教育也陷入了究竟是以升学为主还是以就业为主的两难境地。首先,产业转型、技术升级使得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而有学者认为未来要重点发展高职教育。其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了要“拓宽高等职业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通道,打开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空间,支持中职、专科、本科贯通培养。”[8]此外,在“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等理念的影响下,人们逐渐意识到仅仅掌握一项简单的操作技能便想一劳永逸的情况将不复存在,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加之当前社会“注重学历不看能力”的不良风尚,使得人们对完成中等职业教育后能够继续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愿望愈加强烈,上述规划当中也提出了“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要求。如此一来,究竟是普通高中还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更适合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成了新的议题。目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也分设了升学班和就业班,但升学班的教学与普通高中无异,主要开设语数外和升学考试的课程内容。因而有部分学者指出,“如果中职生主要凭借语数外成绩升学,在中职学校设置升学绿色通道,不如将中职升学班开设在普通高中更有效率,因为普通高中拥有更优秀的语数外师资和教学资源。”[9]因此,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后中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直接就业的技能型人才还是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优秀生源也成了今后发展面临的困惑之一。

(四)资源之乏

在基础能力建设和经费、师资的投入上,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也未能跟上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化的步伐,办学资源的分配与普通高中相比差距甚大。笔者根据2015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记录(不包括技工学校),按校均计算后发现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与普通高中相比,除了其计算机数量因专业教学需求比普通高中多了近20台之外,其他各项条件与之相比均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校均产权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只有普通高中的75.41%和69.15%;二者拥有的校均图书数量分别为38758册和63135册,普通高中是中职学校的1.5倍,总量上更是达到2.5倍;在固定资产总量方面,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校均值分别为3395.33万元和5127.87万元,后者是前者的1.45倍。从教育经费投入上看,与其办学规模不相匹配。以2014年的数据为例,当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906.52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1647.33亿元,二者与普通高中的投入比值分别为0.57和0.63,而该年中职与普高在校生人数的比值为0.73,即按生均投入来看要低于普通高中,资源配置不均衡。从师资方面看,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专任教师的比值尚不足0.5,中职与普高的生师比分别为20.47和14.01,可见中职学校的师资配备也还有待提升。因此,如果在各方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扩大、数量增加后资源会更显贫乏,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也更将难以得到保障。

(五)地域之殊

除上述情况外,省际差距过大,地区发展不平衡也是目前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下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资源配置状况也存在较大差距,因而教育的发展程度也不一。就中等职业学校数量来看(以下计算数据均含技工学校,不含成人高中),2015年全国拥有中职学校11202所,占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数的44.91%。各省份中数量最多的为河南省,共840所,而比重最高的是吉林省,达到59.08%,数量和比重最小的都是西藏,数据分别为9所和23.08%。从三大区域划分上看,中职学校比例最高的是中部(49.93%),其次是西部(44.11%)和东部(43.45%)。从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比例方面看,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数的43.01%,各省中超过50%的只有江苏和广西两地,而低于40%的有12个省份;按地域划分,最高的是东部45.00%,中、西部分别为40.60%和43.06%。师资方面各省之间也存在极大差距,2015年全国中职学校生师比为19.63。与前两个指标对比发现,中职学校数比重最高、招生数较少的吉林省生师比最低,只有8.48,而招生比达到50.16%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生师比反而最高,达到34.27,有14个省份的生师比超过20这一最低标准,整个西部地区总体水平也超标,达到22.63。另外,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各地也差距悬殊。2016年全国整体水平为12227.70元,较上年增长了11.56%,北京市最高已达到38661.36元,是河南省的6倍多,其中有14个省份低于全国水平[10]。可见,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在省际和地域之间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差距,这也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和有效突破口。

三、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视域下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基于种种因素,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陷入了重重困境,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人才观念来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通过改革原有的考试招生制度来提高生源数量与质量;探索多样化的发展方式以满足民众多元化的受教育需求;创建强有力的保障机制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分类型的发展策略来促进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中职学校的长远发展。

(一)树立多元化的人才类型观念

对人的认识与评价是教育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是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地位的前提。所谓“人才观念”是指对一个人是否“为才”或能否“成才”的基本评价与判断,我们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仅通过个人后天表现就得出武断的结论,没有追根溯源探求其背后的影响因素。事实上,由于人的智力类型不同,与其匹配并使之“成才”的目标、方式、途径也有差异[11],这也早已被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所证实。古语有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即为“行业、类型”,因此,必须树立多样化的人才类型观念,我们只有在同一类型中划分等级,在同一层次中比较类型才具有意义和价值,诚然,这需要广大家长、教师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子的身心特点,为他们选择适宜自己的教育成长环境和职业发展路径,只有最适恰的教育才是最好最公平的教育。其次,教师应以平等的目光审视每一个学生,不能因为成绩高低而对学生有所偏好。事实上,成绩不良的学生除了智力类型不同外,家庭状况、个人情感等都有可能成为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教师更应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个中缘由,从而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最后,全社会要提升对技术工人和技能型人才的认可度。光靠“喊口号”难以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必须采取切实的措施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岗位人员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努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探索更公平的招考评价制度

教育评价对于教育发展本就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创新招考评价制度是保障中等职业教育生源数量与质量的关键。正如前文所述,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人才的类型亦是多样的,早在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就充分肯定了人脑功能的多维性,认为人的智力内涵是多元的,它由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运动、音乐、人际、内省等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12],因而,不能采用相同的标准去评价分属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提出“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创新招考评价制度,一是要改变目前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唯分数论英雄”的传统评价方式。学习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卷面成绩仅仅是阶段性学习效果的表现形式之一,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评价方式容易使那些考试成绩不理想的群体因受到“漠视”而造成心理落差,最终产生自暴自弃的行为。对学生的评价应当结合他们不同的潜质给予公平、公正的判断,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在众人面前出彩的机会。二是继续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制度。实践证明,江苏、浙江等较早试点高职分类招生的地区,其中等职业教育也发展得如火如荼,对于提升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吸引更多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成才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逐步探索校企联合招生的教育制度。在这方面如德国、瑞士等“双元制”职业教育国家已有了较为成功的经验,通过校企联合招生、签订协议、合作培养,既解决了学校生源、场地、设备等问题,又打消了企业担心“为他人做嫁衣”的疑虑。

(三)发展多样化的高中教育形式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希望通过接受更多教育来丰富精神世界的愿望也愈加强烈,发展多样化的高中教育形式是满足民众教育需求的重要方式。我国目前实行的是高中階段教育分流制度,普通高中有完全高中、高级中学和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三种形式,中等职业学校又有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高中和技工学校四种类型。看似形式多样,实则“泾渭分明”,因为前者承担着为高等教育输送生源的任务,主要开展升学教育;后者为社会生产培养初级岗位从业者或开展短期培训。但是这种简单的分流难以顾全学生的发展,普通高中毕业未能升学和中职学校有升学能力与升学需求的群体容易被忽略。此种非职即普的教育形式已经难以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化背景下人们受教育的需求,并直接带来了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改革受“应试教育”之阻、学生片面发展等诸多教育问题[13]。因此,必须通过发展综合高中、特色高中等多种形式来满足不同潜质的学生健全发展的需要。在国家出台的政策文件中对发展不同形式的高中教育也多有提及,但行动层面一直没有落实,如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提出“普通高中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要多样化”;1995年出台的《关于大力办好普通高级中学的若干意见》也提到“要改革办学模式,逐步形成以升学预备教育为主、兼顾升学和就业预备教育和以就业预备教育为主的三类高中”;2010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更是明确指出,普通高中的定位要注意升学、就业、普及三者间的协调一致,注重普通高中学校的多样化发展[14]。从国际经验来看,除北美等国实行以课程融合为基础的“单轨制”,德国、瑞士、日本、芬兰等在高中甚至初中阶段就开始分流,为不同职业倾向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并通过学分或资格证书的形式实现不同教育成果间的互认与转化,取得良好效果,满足了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四)创建强有力的资源保障机制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源建设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保障,面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贫乏的现状,必须创建一套强有力的资源保障机制。一是要探索多渠道的经费筹措机制。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生产紧密相连、与地方产业密切对接的一种教育类型,并且具有全民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因此,可以通过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积极兴办中等职业教育,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和混合制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是创新投入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例如湖南省在2015年开始实行“对口帮扶”政策,让省级示范院校与薄弱的中等职业学校对口支援,通过助学就业帮扶和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等举措来实现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并以此作为职教系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广西“开展职业教育扶贫富民工程”实施“9+3”精准扶贫计划,组织院校定点定向招收贫困初中毕业生接受免费中高等职业教育。这些政策有效缓解了农村偏远地区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推动了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从国际上看,澳大利亚通过购买培训的方式来对职业教育投入,这也使得澳大利亚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机构在竞争中得到了良好发展[15]。三是建立起强有力的经费保障机制。坚持依法治教,保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确切落实,通过建立起督查和审计制度,建立公开透明的财政监督体系,确保下拨的资金落到正位、用到实处。

(五)实施分类型的中职发展策略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省份的具体发展情形和不同类型的中等职业学校,要充分考虑差异性,实施分类型的发展指导策略。一是针对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各地应出台适合本省情的教育政策。例如,针对中等职业学校较少但中职招生比例较高的省份,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支持地方兴建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创设良好的办学条件以巩固现有的生源;对于情况相反的省份则要从改革招考制度、调整招生比例入手,落实好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招生大致相当的政策,扩大招生规模从而充分利用现有的职教资源;而对于学校较多、中职招生比例高但生师比也高的地区,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则要在职教师资培养方面下功夫,通过提高待遇、创设条件来提升中职教师的职业吸引力,通过实施职业教育免费师范生等政策来扩充教师队伍规模。二是针对目前四类中等职业学校要分类发展、体现特色。尽管进入新世纪后,在教育部的统一规范下四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逐渐趋同,但由于历史原因,四类学校的办学基础和招生对象仍有所差异。普通中专的初衷是培养国家干部和技术工人,并轨后办学条件和发展势头较好;职业高中由县镇薄弱的普通高中转型而来,其办学对象多面向农村;成人中专主要承担成人中等学历教育;技工学校主要做培训,培养中级技术工人。因此,四类学校应在政策规范的基础上坚持特色发展,前两种学校可承担起为高职或应用技术型高校输送优质生源的任务,而后两种则可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将重点放在就业培训上,最终实现分类发展、协同并进,以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别敦荣.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基本逻辑[J].中国高教研究,2016(3):31-42.

[2]大国经济转型研究课题组.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7.

[3]苏丽锋,孙志军.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研究——基于人口变动、经济发展和国际比较的视角[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151-161.

[4]王娇娜.经济转型期中国高中普职教育路向何方[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5(1):130-134.

[5]欧阳河.未来职教重心应放在高职[N].中国青年报,2016-12-02(7).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7]柯进.中国需要怎样的高中阶段教育——访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斯高[N].中国教育报,2014-04-07(5).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0/201406/170737.html.

[9]李桂荣,许佳佳.转型期中职教育发展问题:辨析与改进[J].教育发展研究,2016(5):27-30.

[10]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教财〔2017〕6号)[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5/s3040/201710/t20171025_317429.html.

[11]姜大源.职业教育要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5.

[1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09.

[13]刘丽群,彭李.普职融通: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整体趋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5):64-68.

[14]何貝娜.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必要性与现状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7(15):31-34.

[15]李延平.政府主导下的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公平[J].外国教育研究,2009(7):37-40.

责任编辑 韩云鹏

作者:吴长汉 曹晔

中职教师政策金融危机论文 篇3:

当前我国中职教育改革与创新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编者按:

报载:由于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冲击,许多本科生“自降身价”应聘技能性岗位(蓝领)。编者认为这一现象并非如记者所渲染的因就业形势所迫,而应站在教育体制改革的高度来剖析。一方面,应用型人才紧缺;另一方面,学生、家长乃至众多高、中、初级职校的教师却仍对职业教育持轻视、歧视态度。在职业教育已占据我国教育体系半壁江山的现实面前,这种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心理的趋同性不能不说是一种怪现状。本文分析了中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就大至由学历社会向能力社会的体制转型、小至中职学校的文化课程设置等方面,大胆地进行了探讨,敢于立言,勇于创新,应予提倡。呼唤职业教育的春天,不仅需要政策导向的阳光普照和社会环境的细雨滋润,也需要如本文作者这样用求索与实践来辛勤耕耘。

[摘要]我国的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特别是这几年的迅猛发展,在规模和效益上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笔者试从几个方面对这些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中职教育 改革创新 主要问题 解决办法

我国的职业教育,在走过风风雨雨的几十年历程后。终于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顺应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需要,有了长足的发展。如今,不论是规模还是效益,都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可以说,目前全国的职业教育又迎来了春天。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客观地看待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冷静地分析存在的不足,理智地寻求解决的对策。这是每个中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中职教育改革与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审视目前我国中职教育的基本状况时,务必不能被表面的发展规模和惊人数字所陶醉,应该清醒地从宏观及微观的层面寻找和分析其改革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才能牢牢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纵观中职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和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冷静面对。

1 外部因素。

(1)社会观念有待改变、价值取向有待更新。一对于一个拥有全世界最多人口的大国来说,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必然是呈金字塔形的,即主要的、绝大多数的需求还是数以亿计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任何社会,精英都是少数,蓝领总是比白领多。然而,在我国,这种趋势却往往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视。由于长期受“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思想的影响,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总想通过努力、刻苦的学习,最终能成为“劳心”的“人上人”,而不愿意从事最基层、最基本的“劳力”的工作。几年前的“技工荒”,就是这种思想意识的典型体现。这种社会性的观念已成漫延之势,如不及时扭转,将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生源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定位、教改及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走向。

(2)布局不尽合理、发展不够平衡。笔者曾对过去依据各地区人口分布和行业的人才需求纷纷兴办职校有过疑问。如今,合并风刮起,“文教区”应运而生,许多中职校也“有幸”被刮进了“文教区”。办大学选校址或许可以不过多考虑人口的分布,但中职校的选址定位却不能不考虑各地区经济、社会、人口的实际状况。既然中职与普通高中同属高中阶段教育,中职生与高中生属于同龄人,那么普高都留在人口稠密的闹市区以方便学生上下学,而中职则要大部分搬迁到远离市区的郊区甚至乡下,显然是偏颇之举。表面上,中职的校址面积扩大了。规模增加了,但实际上给专业实习带来了更多的困难,更给社会带来了中等教育观念上的误区。有人戏称: “一等公民(高中生)留城里,二等公民(中职生)下乡去。”如果每一个城市把最好的地块都用于优质高中的扩充壮大,而把中职学校挤到偏远之乡,其严重后果不仅仅是生源的倾斜,更会导致整个国家教育体制与人力资源的错位。

至于职校发展的不平衡,几乎是众所周知的。宏观的有东、中、西部的发展不平衡、各省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微观的有公办校与民办校发展的不平衡、同一地区(城市)里国家级中职校与一般中职校发展的不平衡,等等。

(3)生源文化基础薄弱。前些年的高校扩张(招)引发了高消费文凭趋势,高中随之扩张,而中职生源的文化基础素质则随之普遍下降。既然考大学(高职)易如反掌,那么,普通高中就会吸引更多的生源。由于政府招生“普职比”的限定,绝大多数人报考中职校就只能是中考招生淘汰机制下的无奈选择。与普高相比,中职真正成了“盐碱地里种庄稼”,“地”差“苗”弱。由此可想而知,这种教育走向,会给中职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带来何等严峻的困难和压力,会给我国的就业市场良性循环带来何等严重的误导和后果?

(4)体系割裂,管理多头。中职校的管理体系至今还处于多元化状态,有属行业管理的,也有归教育系统管理的。中职校的学历教育虽与高校衔接的“立交桥”已经打通,但如“一边倒”转为以升学为目的,就无异于改变了举办中职校的初衷。同时,终身学习机制与学历教育终结、学校管理、证书发放、社会培训,等等,也都属于较无序的多头管理状态。

(5)社会理解有失偏颇,企业支持力度不够。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中职校办学好坏,教育教学的效果如何,都将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这一点,就连各地的公安、综治等部门都能理解。但是,更多的人看重的却是重点高中的名牌大学录取率,很少有人能体会到中职校面对文化基础知识水平逐年下降的学生所带来的困惑不解。此外,中职校要办出职业特色,离不开企业、行业的支持。然而遗憾的是,我国大多数企业教育与产业一体化的理念还未树立,把支持中职校办学作为自身长远发展战略的观点还不明确,当然因此而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就远远不够、实质性支持的力度就更难如愿了。必须清醒地看到,彻底改变这种状况为期尚早。

2 内部因素。中职校的专业千差万别,困难和问题也各不相同,但共性的、普遍性的问题有目共睹,主要有:

(1)认识错位、观念陈旧。偏颇的社会价值理念不可避免地会波及中职教育工作者。在学历社会转向理智的能力社会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职校和中职生的社会地位无法彻底改变。中职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必须扭转以学科知识(尤其是语、数、外)分数为主评价学生的趋势,必须考虑在整个社会都注意人的弱点并力图改变弱点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人的优势。

(2)生源素质带来的教学困难。前已述及,近几年的中职生源不仅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在行为习惯甚至组织纪律、道德品质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上课迟到、早退、课上讲话做小动作、打手机发短信玩游戏、听MP3看MP4、打瞌睡、偷抽烟、偷喝酒,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现象不时发生。面对这种素质层面的学生,中职教师的精力不得不暂时放弃探究如何把课上好,而是日思夜想如何设法把学生调动起来听课。

(3)经费短缺,更新缓慢。这类问题在中、西部及经济欠发达地区较为突出。校园校舍、设备设施、图书资料的建设与发达地区相比望尘莫及,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学、实训设备无法及时更新的直接后果,就是远远满足不了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要求,还直接影响到教师的福利和教师队伍的稳定。至于民办中职校出于办学唯求效益的考虑,暴露出来的问题则更多。经费短缺使学校难以为继,甚至有的中职校在国家对贫困学生的学费减免政策上违规操作,究其原因也就不足为奇了。

(4)模式单一,质量难保。我国的职业教育比较单一,多为以学校为主体的学科型,教学上则多以理论加实验(训)为主要模式,与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尤其是在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比例问题上,长期纠缠不清,难觅定论。现在,要求实行“2+1”模式,进一步缩短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中职校还是不管什么专业必开文化课,统一的文化课《大纲》照发,专业课的教学时间无法确保,更无从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动手实践,以掌握必备的、较为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术,实在令人无所适从。更为严重的是,最能体现职教特色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往往流于形式,校企脱离、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象随处可见。

(5)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有待进一步营造。 “以人为本”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追求和体现。积极、健康、向上、活跃、和谐的优秀学校文化,会令师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取得最大效率和教学收获。但现实中随处可见的却是约束着学生的“封闭式”、 “半军事化”手段、约束着教师的越来越严厉的管理考核制度。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小规模或民办的中职校则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师生管理放任自流,安全、卫生和正常的教学秩序都无法保证。

(6)学校管理体制的弊端。一所中职校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法人单位,校长则是这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校长人选甚为重要,而建立校长行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更为重要。不能等到出了大问题,上级主管部门才来具体介入。另一方面,目前的用人机制不利于淘汰不合格、不称职的教职工,不利于中职校之间、校企之间、校校之间的人才流动或人才共享。

二、解决中职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思路

笔者针对上述问题,在28年职教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路,以期与各位关心职教事业的人士商榷。

1 宏观方面的对策思路。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营造重视职业教育的社会大环境。当整个教育体制从学历社会转向能力社会时,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有更多的选择和追求,不能一味地挤在高考这一独木桥上。为此,关键在于政府的政策引导,计划生育政策就是极成功的范例。如果政府在用人机制、劳动报酬、社会福利、退休养老等方面,长期坚持缩小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坚持注重实际能力而不是学历,那么,由学历社会向能力社会的转型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2)政府转变职能,抓大放小。政府应从直接管理转向宏观引导和调控。多在政策环境的营造、社会观念的引导、投资渠道的多元、法律环境的健全等方面有所作为、多有作为。而宏观调控手段则主要应放在学校的创办审批(注意科学合理的区域布局、专业布局,避免造成重复建设甚至引发生源大战、恶性竞争)、新办专业审批(主要防止新专业一哄而起)等关键问题上,努力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政企校和社会一体化支持、良性循环的大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应制定强制性政策,规定企业对职业教育应负的责任与义务,促进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工学结合,并引导行业协会、企业、中介等社会力量对职教的专业建设与创新、职业资格证书准入制等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教育主管部门要率先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对学校的工作既要加以规范,也不应管死。针对目前中职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这一不争的普遍现实,笔者建议将语、数、英改为选修课(当然,各校可根据专业需求保留一些专业作为必修课),把学生彻底从语、数、英对他们的“折磨”中解放出来。这样做,于教师、于学生、于培养技能型人才有百利而无一害。职校就应突出“职业”两字。试想,因语、数、英拖后腿而“败”下来的学生,一进中职校,仍被语、数、英所难,专业水平是无法提高的。道理就这样简单明了,到了摒弃老观念、创立新思路以求因势利导、皆大欢喜的时候了。至于由此而富余下来的语、数、英等文化课教师,有条件的可以转为专业课教师,也可转为中学教师。

2 微观方面的对策思路。我国的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一定要注重质量的提高。对此,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很及时,很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认真贯彻执行,必定能有改观、有作为、有成效。笔者在微观方面只想针对“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及民主管理提出建议:学校有关重大事项(如涉及用人、教工福利、分配制度、重大工程、评职评优评先等),一律通过全体教职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决定。之所以如此建议,是因为中职校长期以来重大事项的决策一般都是校长办公会(党委会)或教代会决定。校长办公会范围小,基本谈不上民主决策’。而教代会范围略大,虽是目前法定的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的主要形式,但其代表的产生、代表的素质、代表能否真正了解民意以及代表民意在投票时的表达等问题,在各校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让所有的教职工都直接参与表达自己的意见,才是真正的民主。这与西方民主、资产阶级自由化是有本质区别的。学校管理的民主。既体现在满足人被尊重的需要上。更应彰显政治文明、政治民主的原则。“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行政村和居民社区已实行了直选,教师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当然更值得信任和尊重。这样做,与维护校长的威信和权威是一致的。校长是全校利益的代表,校长提出的重大事项的解决方案,从本质上讲应该是符合全校利益和广大教职工的根本利益的。如果校长的方案能为教职工所理解、所接受、所支持,那么实施起来必定顺民心、得民意,校长及校领导班子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风、人格魅力及集体智慧也会因此而深入人心。

当前,我国中职教育改革与创新面临着许多问题,有些宏观性的问题需要国家乃至各级政府才能解决,有的甚至需要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才能根治。但是,这也是一个很具体的课题,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在教书育人的点点滴滴中积聚和探索。

作者:李良辉

上一篇:财务管理教学创新分析论文下一篇:金融租赁公司风险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