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结局论文

2022-04-16

2008年发轫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最终扩散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引发多国经济衰退。认真探讨本次金融危机的成因,对于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增强我国应对危机的能力极具意义。一、应该理性地看待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的发生对于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许多人谈虎色变,唯恐我国避之而不及。笔者觉得,这样的理解过于负面。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金融危机结局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金融危机结局论文 篇1:

论企业环境战略的观念强化与战略要求

一、问题的提出

从我个人体会来看,过去我们讲企业经营与管理,较多地重视并研究了企业的经营战略、企业的目标市场战略、企业的人才战略,但对企业的环境战略讲得不够,认识的高度也不够。而前不久的金融危机恰恰说明,成熟的环境意识与战略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有的企业来说,甚至是致命的。

从前期金融危机下企业受影响差异化来看,也与企业成熟的环境意识与战略密切相关。如同样受当时全球金融危机大环境影响,不同企业却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如有的企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甚至不能“自拔”,有的企业面对金融危机却能“从容应对”,甚至当作一种“机遇”;又如同处金融危机肆虐的“风口浪尖”企业,有的企业对经营困境悲观承受、责任归咎于金融危机“一推了之”,使企业陷入极被动的地位,而有的企业却能主动应对、及早防御、积极转化,使企业“死里逃生”、“转危为安”。从金融危机对企业影响程度与后果来看,其影响程度与其带来的不同后果,不仅与企业所处行业、规模、产品性质相关,而且与企业对环境变化早期的先知先觉意识、中期的有效防御意识、后期的积极转化意识也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与企业的环境应变能力密切相关。

二、企业环境战略的含义与特征

企业环境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必须依赖的外部条件。从理论上说,企业环境包括政治和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和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等。但从前期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看,主要影响表现为:产品价格下降,效益下滑;资金紧张,融资难;生产产品积压,现金流问题严重。可见金融危机下企业经济被“卡”主要是经济层面上的。因此所谓企业环境战略就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对上述相关联的经济环境及其变化表现出一种辨证思维、超前反应、能攻善守、化危为机的总体思想与应对规划。

企业的环境战略具有总体性或观念性、防御性、预见性特征。第一,企业环境战略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始终树立的总体性或观念性战略。企业搞一项投资、做一个项目,首先就是咨询。所谓咨询就主要包括做投资或项目环境分析与研究,形成投资或项目的环境机会与威胁报告以及应采取的战略与策略。研究表明,著名的跨国大公司在任何一个国家做投资做项目首要的就是做该国的投资环境机会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如正是把环境作为企业行为的首要战略目标来研究,香港、美国都把国际工程项目运作程序仅概括为三个阶段即机会研究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实施阶段。这表明他们对环境与机会、环境与风险的研究予以多么重视,是作为一种观念性意识在强化。第二,企业环境战略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付复杂环境变化的一种防御性战略。它要求企业干部与职工树立高度的防御意识,在类似金融危机的不利环境之前早作准备、之中积极应对。第三,企业环境战略是企业对不利环境早预见、对有利环境早准备抓先机的“预环境”经营战略。这既是企业环境战略的特点,也是制定与实施企业环境战略的要求。这一特点就是要求企业做到对类似金融危机的不利環境早预见早准备;对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与新一轮经济高涨早预测、要行动不能坐等。

三、企业环境战略观念强化的必要性

企业需要树立环境战略意识、强化环境战略观念,这是由危机的规律性、经济的周期性、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主体性特点决定的。

第一,危机的规律性或实质性。首先,金融危机是企业环境范畴的危机。金融危机直接表现的是银行部门或金融市场不能正常运转的危机,它包括支付(挤兑)危机、货币(贬值)危机、债务(外债)危机。然而对实体企业的影响却是间接的,或者说带有环境条件上的影响性。因此金融危机从实质上说是企业面临环境变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实企业要生存与发展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环境变化,正象人一样,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幸运”与“坎坷”,况且人吃的是五谷杂粮,哪有个不遇到风寒感冒的?企业经营中,有时可能处于“有利”环境,有时又可能处于“不利”环境,这“两种环境”是企业必须长期应对的两种环境“常态”,金融危机正是企业处于“不利环境”的典型表现形式。我们既要学会和类似前几年“有利”的环境打交道,又要学会和前期金融危机“不利”的环境打交道。因此必须要有成熟的环境战略。同时,金融危机是“欺软怕硬”的危机。如果把金融危机比作一只苍蝇,它是专叮有缝或破损的蛋。如果一个企业肌体强壮、免疫力强,或是象我调查的那些企业一样,能实施未雨绸缪,提前应对;面对时艰,练好“内功”;化危为机,再次腾飞的全过程、全方位环境战略,金融危机就只能是“路过”,而不会侵入“家门”。这正是金融危机下企业受影响差异化重要原因所在。

第二,经济的周期性。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必然要受经济周期性的影响。首先,由于经济周期表现为一个过程,运动轨迹呈现出阶段性,因此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企业的景气度是不同的,这是企业的大环境。其次,企业所处行业也具有周期性,如果一个企业处于朝阳行业,往往光明一片,就会感到规模不大,钱不够用。如果一个企业处于夕阳行业,总感到市场已饱和,需求在下降,就会感到规模太大,钱花不出去。再次,受经济周期影响,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对环境的感应是不同的,企业需要随经济周期变化对企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可能带来的外部环境影响实施应变性管理。最后,经济周期性的矛盾往往与各种危机如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搅和在一起。一般来说,如一个国家、一个行业、甚至一个企业如果处于经济周期“顶部”,表现出如经济过热、产能过剩、资产价格泡沫化、需求创造不出来、对外依存度极高等经济周期的“顶部”特征,遇到突发的金融危机,破坏性更大,解决起来更难。也正是因所处经济周期阶段不同,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存在着根本的区别。这也正是我国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受当前金融危机影响差异化的根本原因所在。可见经济周期性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因此,实施企业环境战略就必须遵循经济周期规律,把握好企业经济上下的“幅度”或“界”,对企业一切经济行为实施最大值或最小值约束与管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第三,企业经济活动的主体性。在企业实际中,一方面,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产品、产值、市场等客体运动的,都有适应客观环境的一定之规。另一方面,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根据自身的决策、计划、与客体发生经济关系,表现出“主体”的运动轨迹。主要原因是:一是逐利性。从企业本性讲,哪个企业不想多赚钱?为了获取更大利润,容易逆环境而为或是在顺境中“忘乎所以”。二是独占性。企业一般对市场具有天然的独占心态,市场只有一个,而窥视者千千万万个,竞争天生具有“排它”性、“独占性”。这种唯一的竞争取向使不少企业为了独占市场孤注一掷,在顺境中得到超常规发展,在不利环境下终于“来得也快去得也快”。三是企业家人本性。如有的企业主要领导者在企业个人威信极高,胆子很大,摊子铺得大,融资成本天高,在金融危机下处于极被动境地。职工反映“这个人胆真大”。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四、企业环境战略实施的战略要求

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优秀企业在当时金融危机下适时制定与实施了自己的“经济冬考”战略。有些政府部门也提出了抵御经济危机、改善企业环境的“口号”与措施,这些战略、口号、措施虽各有所见,但归结起来是从金融危机环境的事前、事中、事后,且是针对企业所受危机环境重大影响的宏观经济政策变化、金融环境变化、市场环境变化提出的战略设想。把各种设想综合起来,且从总结经验与教训的角度,笔者认为,实施企业环境战略应注意突出以下战略取向。

第一,培养企业决策者“辨证思维”的头脑。基于企业本性的逐利性、独占性及企业家的人本性分析,企业应付复杂环境的弱点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如何使主观符合客观、激情与理性相辅,关键在于培养企业决策者在复杂环境与企业行为过程中树立“辨证思维”的头脑。从当时金融危机背景下发生的企业案例来说,平安的巨亏、东航的陷阱、房地产的泡沫、钢铁业的产能过剩,就是在经济过热或经济顺境下实施“走向国际”、“套期保值”、“超额利润”、“全球规模第一”等企业经营战略的后果。就单线条思维而言,如竞争、机遇、利润、产能、国际化,这些在过热或有利经济环境下的企业行为与企业家胆识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徒然的经济危机下,这些企业都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与考验,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误”。这些企业的后果虽然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或多或少暴露出了企业在竞争与防御、机遇与威胁、利润与风险、产能与档次、有利环境与不利环境等战略思维上存在的“弱点”。因此我认为,培养企业决策者“辩正思维”的战略头脑,是企业环境战略管理的首要任务。

第二,实施“能攻善守”战略与策略。基于企业经营环境是复杂的、暂时的、变动的,且环境变化是永衡的、绝对的分析,这就要求企业经济行为无论在有利环境下还是在不利环境下都保持一个“平衡”状态,并随环境变化提早预防、从容应对,与环境保持和谐状态,采取顺势而为的企业行为。因此,企业应对环境的变化不定性,必须实施“能攻善守”环境战略。如果说在当前金融危机不利的环境下实施“能攻善守”战略是顺势而为,那么在有利环境下能实施“能攻善守”战略却是有难能可贵的“先见之明”。某电工企业借国家电网分家、电力建设加快的有利环境,企业发展为一个大的集团。然而企业决策者根据行业经济周期规律与国家经济“太热”环境,较早意识并提出了可能下降或“变局”,在有利条件下就提出了带防御性的环境应对战略——“未雨绸缪、提前应对”。从2006年开始就做了相关应对措施,如抢先一步采取了“向高端产品转型;发展有竞争优势的客户;抬高技术门槛;压缩应收款;搶先一步“融资”等应对措施,使企业安然无恙,企业负责人理直气壮反映“未受大的影响”。

第三,克服盲目蛮干,强化企业“限值”管理。任何企业及其所处行业都具有经济周期性特点,往往在景气度“顶峰”时会忘乎所以,在回落时会悔之当初。这种经济大戏仍在循环往复地重演。如去年所表现的煤碳、石化、有色金属企业分享行业盛宴时,所出现的大量在决策、投资、经营、管理、甚至分配上的超“限值”经济行为;而今年钢铁企业从顶峰回落,盲目投资已结苦果,化纤企业也深受产能增长过快之苦。恰恰都是当初盲目投资、产能失控铸定了今天的结局。真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我认为,应对经济周期性变化规律,防止“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迫切需要企业在所面临客观环境的复杂关系中把握自己的运动幅度,使自己在一定“限值”内稳定运动。因此,这里我提出强化企业限值管理问题。任何企业经济行为都有一定的运动轨迹,有自己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都有一个幅度或界。把企业经济活动纳入限值范围内,切实实施“值”的规约、防御、警告、制止等的管理行为,就是企业的限值管理。其管理运行要点是:第一,对企业经济活动周期及各个运动阶段即投入、营运、产出,在宏观上根据预测对其上限下限进行界定或规约;第二,对企业重要要素如产品、设备、资金等及企业重要经济指标如产值、利润等,根据上述上下限要求建立由单个值集合成的企业系统限值体系,在企业管理中根据标明的限值信息进行调控,实施最大值或最小值“栏杆”设防;第三,当企业经济活动某个环节某个要素及指标出现“临界”或“越界”时,无论何种原因,也无论经办责任人有何许诺,都要运用各种手段(包括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坚决制止。这在当前金融危机下,较有现实意义:一是使一切企业经济活动适度进行。无论企业处于何种经济周期阶段,也无论环境如何有利、效益如何好、竞争力如何强,都要保留一个蓄量,有一个退的回旋余地;二是从根本上约束主体。既包括企业经济的决策者,也包括企业经济的执行者;三是明确值限管理的中心是值限或界,界是管理中的秩序规则,一旦某一经济行为临界或越界,无论何种原因都要坚决终止。从而避免企业错误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第四,寻求恶化环境下的各种保护。一是行政保护。即让上级主管部门与领导多了解企业的困难,主动建立与政府、行业协会与本企业的信息沟通网络,让政府及各部门对本企业的困难“心中有数“,以便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因上下“一条龙”实施“帮扶”时处于有利地位。二是经济保护。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家为了保增长、调结构、拉内需,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各级政府也出台了许多优惠经济政策,企业可在银行贷款、项目发展、技术改造、税收政策、社会保障等方面寻求支持。三是法律保护。在危机时期,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极易受到不法伤害,对于可能出现的加大企业困境的“断供、”“毁约”、“侵权”、“无理退货”等行为,企业要运用《公司法》、《经济法》、《合同法》及专利权、商标权、特许经营权等有关法规来保护自己,使企业安然度过经济“寒冬”。

作者单位:湖北宜昌市葛洲坝集团党校经济与管理教研室

作者:李一翔

金融危机结局论文 篇2:

虚拟经济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

2008年发轫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最终扩散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引发多国经济衰退。认真探讨本次金融危机的成因,对于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增强我国应对危机的能力极具意义。

一、应该理性地看待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的发生

对于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许多人谈虎色变,唯恐我国避之而不及。笔者觉得,这样的理解过于负面。首先,谁也不能保证国民经济永远不出现大问题。历史地看,根本不存在从未出现过大问题、从未经历过大波澜的经济体。就此而言,长时段地看,无论哪一个经济体,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的发生不可避免。因此,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尽量降低危机发生的概率,尽量减弱危机对经济、社会的破坏力。其次,经济危机也好,金融危机也罢,本质上均为经济系统自我修复的过程,是对既往病态、非理性繁荣的国民经济的自发修正,其最终结局是促使国民经济回归长期均衡的趋向。因此,危机不会没有极限。危机过后一定又是新一轮的经济复苏与繁荣。我们大可不必心惊胆战、惊慌失措,尽可保持乐观的心态。实际上,在危机爆发的时候,最令人头痛的是由此而来的社会动荡和政治风暴,而不是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本身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经济问题。

为什么说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均为经济系统自我修复的过程呢?

经济危机是一个用来描述实体经济的运行状况已经严重恶化的概念。具体地说,所谓经济危机,指的是实体经济需求低迷、库存积压、开工不足、失业骤增,整个国民经济非常态地螺旋下滑的状态。在经济危机时期,人们对经济前景极度悲观,消费者不敢消费,投资者不愿投资,企业的订单持续减少,生产停顿,失业率骤增。这几个方面的因素互为因果地交互作用,使得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经济总量趋于萎缩,社会矛盾激化,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乃至崩溃的边缘。

一般认为,从长期看,国民经济总会呈现出正增长的趋势,不同经济体的区别仅在于增长率的相对高低。但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由于供求的相互作用,国民经济不可能呈线性增长,而总是以增长、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几个阶段周而复始地循环来实现长期增长的总趋势。其中,前两个阶段是对国民经济长期均衡趋势的正偏离;后三个阶段是对国民经济长期均衡趋势的负偏离。而由这五个阶段构成的国民经济的一个中期扩张和收缩的完整过程,就叫做一个经济周期。

在一个经济周期的增长阶段,国民经济的增长率大致与其长期均衡增长率相当;而繁荣阶段的增长率则明显高于常态。繁荣阶段增长率的最高点称为顶峰。自此,国民经济将由盛转衰,进入经济增长率逐步下滑的阶段,此即衰退阶段。衰退阶段可理解为经济增长率向其常态回归,而严重的经济衰退就叫做萧条。在萧条阶段,经济增长率比经济衰退时期的增长率还要低。经济增长率的最低点称为谷底,这也是经济由衰转盛的转折点,此后经济便进入了下一个循环的上升阶段。在转折点的前后,经济下滑的速度明显减缓,并逐步转正,此即所谓的复苏阶段。

一般地说,社会总供求的相对变化是造成经济波动的直接原因。若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就会拉动经济扩张;反之,若总需求不足以消化现有的总供给,则会引发经济增长率的下滑乃至出现经济收缩。由于总供求之间不可能总是维持单向的相对变化,交相消长乃其自然规律,所以整个国民经济也就呈现出周期性波动。如此说来,在市场经济中,极度的经济繁荣往往就预示着大幅度的经济衰退。因此,说“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倒也未尝不可,只是危机的程度不同而已。

金融危机是一个用来描述虚拟经济(或者说金融市场)的运行状况严重恶化的概念。具体地说,所谓金融危机,指的是虚拟经济领域的关键性指标出现了急剧、超常态的恶化。例如金融资产价格(股价、债券价格、本币汇率等)暴跌、金融机构的资信等级普遍降低乃至出现破产潮、信贷严重萎缩、流动性枯竭、资金链断裂等现象。金融危机的爆发通常源于人们心理预期的变化,实际上也是金融资产的供求严重失衡的结果。根据危机肇始点的不同,金融危机又可划分为货币(汇率)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房地产或股市泡沫破裂而引发的危机等类型。

由于债权债务的纠葛、资金链的断裂、信贷的枯竭,虚拟经济领域的金融危机很快就会波及实业领域,引发工商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收入水平降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委靡,国民经济陷入萧条,从而呈现出经济危机的局面。

实际上,由于商业银行作为整个国民经济资金周转中枢的特点以及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对实业经济前景的预期性,在经济危机爆发的初期,总是首先体现为金融危机的症状:金融市场剧烈动荡、金融机构大规模倒闭。例如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就是首先由华尔街的金融危机拉开了序幕。

不过,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尚未完全进入信用货币时代(即纸币时代),货币发行较为稳健,各国政府对金融领域的控制较为严格,所以尽管经济危机的爆发通常以金融危机的面目开场,但引致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仍需在实业领域里寻找。一般不会出现主要由于金融领域的问题而引致经济危机的现象。例如20世纪70年代,海湾国家和发达国家间爆发石油危机,进而引发波及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

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完全进入纸币时代,各国政府相继放松了对金融领域的管制,再加上电子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当中的比重急剧上升,西方各国的虚拟经济规模很快都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的规模。现如今,虚拟经济收入流量自我循环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虚拟经济波动与实业经济波动之间的关联度愈来愈低。

伴随着金融资产在社会各阶层的持有面越来越广、高风险金融资产的持有率越来越高、杠杆融资方式越来越常见,社会各个阶层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或股权投资关系日益紧密,这使得金融市场的动荡,会对实业经济产生更强劲的冲击力,它可能重创工商企业的运营,扯断工商企业间的资金链,引发工商企业的倒闭潮,最终促成更为严重的经济危机。由此自20世纪70年代后,原发性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大增,经济危机反倒是金融危机的继发产物。例如,1996年东南亚国家由于放松金融管制、仓促实施资本项目的自由化,再加上银行体系不完善、金融监管缺失等原因引发亚洲金融危机,并造成相关国家的经济危机。2007年越南由于外资政策失误、金融体系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等原因造成金融危机,并累及实体经济。2008年,由于房贷政策失误、监管失控以及金融市场高杠杆融资的泛滥,美国出现次贷危机,引发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并最终使得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先后陷入战后最严重的經济危机。

二、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虚拟经济的支撑

所谓实体经济,乃实物商品或服务的生产、销售以及与之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从事实体经济活动的主体主要涉及农业、工业、能源、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活动的产业部门,以及商业、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等提供精神产品生产、服务的事业产业部门。

虚拟经济的概念由虚拟资本演变而来。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的虚拟资本,指的是同实物资产相分离的、本身无价值却被当做商品来交易的各种资本或货币凭证。因此,所谓虚拟经济,就是那些与虚拟资本的交易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主要涉及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以及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交易活动等。

有人会问,既然当今的经济危机大多源于金融危机,那么是否应该限制金融创新、抑制虚拟经济的发展呢?

笔者认为,的确应该限制乃至禁止那些与实体经济无关的虚拟资产的创新,因为这些资产的交易与赌博无异。但对于那些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则应秉持鼓励、扶持的态度;不过,这部分虚拟经济的发展速度及其发展规模,也应以监管能力之所及为限。

历史地看,由虚拟资本的产生到虚拟经济的形成、再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节,其中存在一个由量变到质量的过程。在三百年前,伴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工业革命的展开以及生产的社会化,欧洲发达国家先后发生闲置货幣的资本化以及生息资本社会化的过程。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中介机构大量涌现。人们开始习惯于把闲置货币存入银行,由银行转贷生息;或者经由其他中介机构购买各种有价证券。

在早期,流动性差是虚拟资本的主要缺陷。这妨碍了闲置货币向生息资本转化的规模,显然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对融资的需要,于是有价证券的转让或流通(亦即所谓的二级市场)逐步发展起来。二级金融市场的出现,使得虚拟资本的持有者不仅可以获得证券的持有期间收益,而且还可以获得证券的转让收益。证券的持有期间收益来自于实体经济利润的再分配,是虚拟资本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报酬。但源于证券转让过程的资本利得收入,则与实体经济不存在直接的关系。

伴随着金融市场的繁荣,资本利得收入逐步成为虚拟资本持有者最为关注的收入,于是金融市场的投资者逐渐忘却虚拟资本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专心关注金融资产本身价格的波动。再加上金融资产的价格完全取决于人们对实体经济未来状况的判断,而与实体经济的当前状况毫无关系。这就造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进一步地脱节。

可见,一方面,实体经济需要凭借虚拟经济来筹措资金;另一方面,实体经济需要凭借虚拟经济来转嫁或分散市场风险。这都需要一个交易规模巨大、收入流量自循环特征明显的金融市场为前提。因此,虚拟资本的出现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结果;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不可避免;并且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适度分离对实体经济有利。

三、加强监管,坚持虚拟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理念不动摇

造成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是许多金融创新过于高深,不仅对实体经济的裨益不大、形同赌博,且难于操作与监管;二是在金融投资领域,杠杆融资方式过于泛滥,财务风险聚集;三是金融监管缺失。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运行仍处于相对稳定、可控的状态。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自满。实际上,我国之所以没有发生类似的金融危机,并不在于我们的虚拟经济及其监管手段多么完善、先进,而在相当的程度上是由于我国的虚拟经济仍然比较初级、薄弱,我们的监管制度及其手段仍然相对简单、生硬。

就经济发展的程度而言,西方发达国家是我们的先行者,西方发达国家金融领域的许多问题属于发达病。他们的现在可以预示着我们的未来。因此我们应该及时、全面、准确地总结其经验教训,以避免重蹈覆辙,并力争获得后发的优势。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的调整不能仅限于实体经济结构的调整,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金融业的大发展及其结构的优化,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经验表明,金融产业的优化和发展不仅可以更多地创造财富,而且还能改善实体经济领域投资、消费和储蓄的结构,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增强实体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目前,我国的虚拟经济规模仍然偏小,金融创新总体上仍落后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工具的种类仍显单调,金融制度和组织结构创新的力度不足,金融企业同质竞争的现象比较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虚拟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理念不动摇,一方面继续发展虚拟经济的规模,另一方面努力优化金融体系结构,鼓励与实体经济相协调的金融创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引导社会资金向优质中小企业聚集。

在大力发展、优化虚拟经济的同时,我们还要积极探索加强金融市场监管的有效途径,建立完善高效的风险管理制度。我们应该切实坚持每一项金融创新的推出都要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都要配套以完善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的原则。同时,我们还要高度关注风险在各个金融市场以及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传导和反馈,以便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蔓延、失控。

作者:山东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责编/赵哲)

作者:李德荃

金融危机结局论文 篇3:

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几个思考

摘 要:通过国际金融危机演变过程的描述,揭示危机起因、三波典型标志、12(步)阶段、传导链、与三种核心思想的因果关系、现处实体经济危机阶段。通过揭示美国资本操控世界经济秘诀,明白是美国金融危机发生,才演变成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危机。揭示“次贷”是骗局,明白多少年的全世界几十亿人辛苦劳作被掠去,少数亿万富翁产生之时,世界得到的是全球性危机。赞扬积极上进的社会主流意识,痛斥消极可怕的危害人类精神的社会畸形意思。揭示国际金融危机的本质是文化危机、价值危机、哲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自由”的资本主义金融及其衍生产品全球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关键词:危机演变 操控秘诀 “次贷”骗局 精神危害 综合性危机 危机根源

一、国际金融危机演变过程

2000年下半年,美国为了防止“网络泡沫”破灭后出现周期性经济衰退,采取了极端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美联储连续14次降低再贴现利率和13次调低利率,2003年6月利率低至近50年的最低水平。低利率和美元流动性过剩,推动美国房价攀升。银行对房价预期过于乐观,放松放款条件:没有任何信用记录或信用记录很差的居民也可以申请房贷,或者贷款金额和利率明显脱离贷款人的还款条件。于是形成大量的“次级抵押贷款”。即使贷款现金流不足以偿贷,通过房产增值获得再贷款填补资金缺口。成百上千抵押公司、商业银行把“次贷”卖给“两房”,获得重新放贷的资金;“两房”以“次债”形式卖给华尔街的投行、各国央行、商业银行等;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对“次债”再次衍生。“次债”信用衍生品,通过证券市场将风险转移给投资者,占用的资本得到释放,回收的资金继续扩大贷款。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在投资的个人和机构中分担与转移。无论是MBC、ABS,还是CDO、CDS,其对应的基础资产都是贷款。房地产市场、信贷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形成相互依存的风险链条。金融创新工具被过度滥用,监管缺乏,贪婪无度,为危机埋下伏笔。抵押贷款的设计理念是房价上涨和利率较低。2004年6月起,美联储连续17次升息,2007年房价下跌,“次贷”风险迅速向以其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的投资者扩散转移,金融机构出现巨额损失,次贷危机爆发,拉开美国金融危机的序幕。

美国金融海啸的第一波发生在2007年3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贝尔斯登投资银行破产。第二波发生在2008年6月房利美、房地美公司频临破产。第三波发生在2008年9月至10月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政府援救美国国际公司;高盛、摩根斯坦利变身为商业银行控股公司;美国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全球股市暴跌。这一危机的严重性由第一线的投资者最早意识到。截止2009年7月3日已有52家美国银行倒闭。第四波冲击会不会发生?面对对冲基金、商业银行、房地产次优贷款、债权偿付的困境,引爆金融市场第四波冲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不能说没有。

2006年9月7日,纽约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鲁里埃尔·洛比尼(Nouyiel Roubini)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表演讲。他预言,一场危机正在酝酿中。在未来几个月和几年里,美国将最终陷入一场严重的危机中。危机12步已经走到10步。这12步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房地产衰退;次级抵押贷款进一步亏损,超出当前估计的2500亿美元到3000亿美元;无担保消费贷款出现巨额亏损,其中包括信用卡、汽车贷款、学生贷款等;债券保险公司评级被下调,他们没有资格获得其业务所依赖的AAA等级;商业地产市场崩溃;大型区域性或全国性银行破产;草率的杠杆收购出现巨额亏损;一波C浪潮;“影子金融体系”金融衍生品的垮台;股价进一步下挫;金融流动性抽干;实体经济崩溃。

本次金融危机的传导链是:住房次级按揭贷款→房地产按揭贷款债券(MBS、ABS)→担保债务凭证(CDO)→信用违约掉期(CDS)→投资银行→股市→信贷市场流动性→信用体系→实体经济。

当前的金融危机可溯源到里根—撒切尔时代的三种核心思想:提倡拥有住房、放宽金融监管和强烈信奉市场。近30年来,这三种思想发挥了作用,增进了繁荣和自由。但这些思想走过了头,三种思想共同作用下,虚拟经济的发展规模超过了实体经济,衍生品的过度开发使金融从储蓄与投资的中介变成了赌博工具,引爆了一场灾难。

世界银行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在2009年6月26日说,世界经济危机已质变。金融危机已经演变为实体经济危机,产能过剩、消费投资减少、失业率攀升。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避开这场风暴带来的负面冲击,也无法独自从这场金融海啸中走出来。“全球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二、美国资本操控世界经济的秘诀

建国才200多年的美国,在100年左右的时间内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秘诀何在?难道是其政治制度?美国的政治制度从其他西方国家引进,而其他西方国家受控于美国,看来不是秘诀所在。难道是美国有强大的军队?强大的军队需要天文数字的军费,直接表现为要有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处于殖民扩张时,抢劫掠夺他国财富而有钱;其他国家靠矿产资源、股权股份、工农业产品、辛苦的劳动力等等价物交换而有钱。美联储靠货币政策而有“钱”,即向全世界实行强势美元扩张主义政策。美国因造钱而有钱,造钱比赚钱快,造钱比其他产业致富更快更有效。世上再贵重的资源、再伟大的科学技术、再高端的科研机构,可以用钱买到。美联储的钱可以无限造出来,满足现代人类需要。美联储造钱未必要印刷,有时只要和美国银行等做个数字确认就可以了。需要多少美元,造多少美元。以美国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还是全球第一大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这就是美国资本操控世界经济的秘诀:在全世界制造对美元的需求,美元扩张到全世界,美元操控世界各国的货币和货币政策,从而操控了世界经济。

虚拟资本的价值最终要由实体资本的价值来决定,实体资本是虚拟资本扩张和发展的基础。虚拟资本的正常发展强有力促进实体资本的发展。虚拟资本超过实体资本给定的发展空间,虚拟资本将产生泡沫、产生崩溃。实体资本和虚拟资本只有协调发展才能相互得益。20多年的美国新经济革命有力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但美国资本没有巩固和充实美国的实体经济,却利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机会,加速美元印刷和美元债券发行。近10年美联储印制的美元和发行的美元债券总数超过前60年的总和。美国为了实现美元操控世界经济,疯狂而无度印制和发行美元,造成美元泛滥、贬值。信用过分扩大导致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双重性复合型危机。“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潜在金融隐患还没有消除,部分新兴市场国家仍然面临较大的金融风险,发达国家实体经济下滑尚未触底”。世界经济陷入一次时间较长的衰退。

三、疯狂的“次贷”原是一场骗局

马克思曾写道:“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大胆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的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马克思对资本贪婪的警惕和对人性险恶的剖析入木三分。

在美国金融市场上,金融家们假借金融创新之名,名正言顺地溢出盖缝的罐子,翻手为云,复手为雨,兴风作浪,胡作非为,被国内放松控制的美国“次贷”引爆国际金融危机。

原来几千亿美元的次级抵押贷款,经过金融创新包装,高杠杆化提升原值几十倍、高达十几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产品,金融市场上惊涛骇浪、天昏地暗,演变成贪婪吞食成批成批机构的庞大骗局。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基本制度设计是“以小博大”:用很小资本做很大交易。千分之几或万分之几的输赢均会产生惊心动魄的结局:破产的、跳楼的;发财的、暴富的。金融衍生品的创新者们视存贷为过时、蝇头小利;视为实体经济服务为呆板、愚不可及,只要把“次贷”反复包装、复杂交易,便可将世上的财富滚滚流入华尔街金库。全世界几十亿人的辛苦劳作一年,其GDP总值是几十万亿美元。金融衍生品的规模不透明,一说是400万亿美元,一说是500万亿美元,一说是600万亿美元。金融衍生品的规模是全世界几十亿人辛苦劳作一年的GDP总值的10倍左右。通过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掠去了多少年的全世界几十亿人辛苦劳作?少数亿万富翁产生之时,世界得到的是全球性经济危机。

世人明白,只有通过辛苦劳作才有可能增长世界总财富,而那些通过反复包装的“次贷”和电脑复杂的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只是财富转移、搬运的游戏,原是一场骗局。

四、国际金融危机对人类精神危害的思考

标榜“自由”的美国是资本主义社会,“自由资本主义”让资本更加“自由”为所欲为,更加“自由”进入全球的每个角落,更加“自由”方便获得越来越多的世界财富。美国获得世界财富的方法大致有五种。第一,军火买卖,虽赚钱,但还得等世界各地天天打仗。第二,高科技含量的知识产权,虽飞机、卫星、网络、电脑优势还有,但其他国家日新月异地追赶。第三,电影文化产品,虽划算且还附美国意识形态,但贸易总值有限。第四,巨量印制美元纸币,换其他国家的财富。以上四种方法,还没达到美国人能过上富得冒油的日子。于是乎,华尔街的金融精英天才们设计出搬运世界财富的游戏。第五种,靠“智慧“赚钱,或者说靠“骗局”赚钱。由华尔街出面,假金融创新之名,把“次级贷款”之类垃圾债券,反复包装成金融衍生品抛出,让全世界购买。在“自由资本主义”的温床上,金融衍生品如雨后春笋,横行天下。世人会问,美国有关部门没发现国际性骗局?其实,这是国内决策立意正在放松控制!而国际监管缺失!“自由资本主义”认为:市场中的人是理性的,市场具备纠错能力,政府监管少,市场效率高。这样的国家战略下,美联储装聋作哑,地球人全拉进金融风暴。

社会主义主张劳动是分配的基础,应让多数人相对公平地获得财富,劳动创造财富,靠劳动获得人生存的必需品,智慧有增加劳动创造财富的能力,蔑视靠侵占、掠夺、盗窃、赌博、欺诈获得财富。这是社会主流意识,是积极的、上进的。资本主义主张资本是分配的决定因素,不应用公平限制社会贫富的差距,应用“智慧”设计转移财富的游戏,设计“次贷”骗局,规避法律制裁,引导年轻一代关注焦点转向如何投机,个人如何追求超额财富,且演变为疯狂。其社会作用是消极的、可怕的。

美国的金融危机演变成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危机,世界为其支付的经济代价是高昂的,为其支付的精神代价难以估量。“次贷”金融衍生品投机骗局对人类精神的伤害是巨大的,且高于对人类经济的伤害。它不仅使金融业从社会实体经济服务者演变为社会财富的掠夺者,危害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而且引导年轻人轻视勤劳致富、渴望一夜暴富,腐蚀人类的精神,造成人类精神的畸形。反对、防止其腐蚀人类精神就像我们打击赌博和贩毒一样,目的是为了保护人类精神的健康。

五、国际金融危机的本质是综合性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在表层上显示了“经济危机”,而在本质上显示了“综合性危机”。美国金融政策的制造者、少数决策者、理论家是掀不起全球性金融海啸。金融政策的“次贷”、信用卡、透支、分期付款等措施,只有普遍地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同以及采取相应的消费模式和消费行为,才有可能最终产生全球性的金融海啸。在国际金融危机前,为什么这些政策迎合了人们普遍的心理需求?为什么人们对美国的金融政策采取普遍赞扬的态度?广告构造“虚拟实在”(virtualreality)对民众的消费行为产生决定性影响。而这些政策当时极大地刺激、提升民众的消费欲望,推动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生活的繁荣。

三种哲学观参与了刺激人们潜在消费欲望的共谋:一是虚无主义。当代消费者向往的是“举债度日”、“恶意透支”和“报复性的消费”。虚无主义哲学观在经济生活中的表现是:把当代社会理解为“消费社会”,进而把消费理解为全部当代生活的本质。二是倚重身体和欲望。对身体和欲望的倚重的哲学观点,为当代人潜在消费欲望的开启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三是感觉主义。在当代生活中,“跟着感觉走”成了一个时尚的口号,感觉主义最容易转化为当前生活中的消费主义了。只有正确理解国际金融危机的本质——文化危机、价值危机、哲学危机,才能找出相应的有效的对策。

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发生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决定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自由”的资本主义金融及其衍生产品全球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参考文献:

1.汤闯新.美国秘密.文汇出版社,2009

2.孙颙.丧钟为疯狂而鸣.文汇报,2009.4.21

3.孙颙.金融危机与文化陷阱.文汇报2009.6.22

4.俞吾金.反思金融危机背后的文化病症.文汇报,2009.6.23

5.林毅夫.世界经济危机已质变.文汇报,2009.6.26

6.金融危机未见底,经济现积极迹象.文汇报,2009.7.4

(作者单位: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 200051)

(责编:贾伟)

作者:周炬魁

上一篇:财政产业投资论文下一篇:经济问题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