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危机发展论文

2022-04-19

全球金融危机有进一步恶化成金融海啸的趋势,虚拟经济的危机逐步涌向实体经济,掉入所谓的“下坠漩涡”。面对全球性的衰退和紧缩,中国自然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非常智慧的在创意产业领域做出了及时的规划和调整,2008’北京国际广告创意趋势论坛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召开,有着不同凡响的价值和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世界金融危机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金融危机发展论文 篇1:

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发展低碳技术的机遇与政策建议

摘要:文章以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试点城市之一却具有全国最高CO2排放密度的上海为例,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上海发展低碳技术的机遇,并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背景下,发展(研发与引进)低碳技术是上海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而此次金融危机为上海发展低碳技术提供了机遇;利用这一契机,上海应积极调整与创新技术成果供应、创新产品需求以及制度环境方面的政策,积极发展低碳技术。

关键词:世界金融危机;上海;低碳技术;发展机遇

一、世界金融危机的本质与影响

最近这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源于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华尔街上演了贝尔斯登投资银行猝死、两房危机、雷曼破产、美林兼并,等等,愈演愈烈,进而波及全球,演变成一场世界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表面上,此次金融危机是美国住宅市场的泡沫破灭引起的,但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经济、社会、政治因素。经济方面,美国的过度消费和新兴经济体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矛盾,造成了全球经济失衡,以石油—美元为支撑的生产—消费模式的不可持续经济模式发展到极端,其链条突然断裂,导致了矛盾的总爆发(管清友等,2008)。其深层次经济因素可以从消费与生产两个方面来分析:(1)消费方面,在以美元为核心的全球货币体系下,美国长期过度消费,国内储蓄水平长期偏低,占GDP总额6%的年均贸易逆差主要靠印刷美元来“买单”;(2)生产方面,以化石能源为核心的能源体系下,经济增长一直依赖于煤炭、石油等能源的大量消耗,此种经济模式使化石能源丰富的国家,例如中国、俄罗斯及中东地区的产油国,积累了大量的美元外汇。大量的美元储备需要保值升值,这就需要进行投资,从而为美国金融衍生品的创造和资产价格的泡沫化提供了基础。因此,金融危机在本质上可以被看做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经济模式的结果,该经济模式以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的大量消耗为基础,以提前消费的政策为动力,以美元的世界霸权为主导。其实质是不可持续型经济系统在高速运行过程中触发了经济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的负反馈机制,从而以金融危机的形式发生总爆发,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出现经济危机。

这场世界性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美国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影响了美国民众的经济安全感以及投资理财、消费习惯等,而且波及全球,引起全球金融市场急剧动荡,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全球能源、经济格局面临调整。应对这一形势,各国的产业发展、技术革新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和消费模式都需要进行调整。因而,此次危机为人类摒弃传统的高碳经济增长模式,转而通过发展低碳经济逐步迈向生态文明提供了契机。

在传统矿石能源存量有限并且产生大量CO2造成温室效应的约束下,向以高效、洁净、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各国目前提出的救市措施都不约而同地含有“绿色因子”,将低碳经济作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中国应对危机的“十项措施”中也包括诸多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在危机中抓住契机,作为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试点城市之一却具有全国最高CO2排放密度的城市,上海应加快推进节能、降耗、减排,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力度和国际合作;同时,借此东风,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模式向低碳经济的转变,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发展低碳技术

低碳经济的发展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那些外生性因子例如人口和经济增长等构成了低碳发展的外部条件,那些可调控的经济系统内部因子例如能源和经济结构构成了低碳发展的调控因子和策略选择,而那些对低碳发展的外部条件和调控因子形成制约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的状态因子构成了低碳发展的约束因子(潘家华,2004)。基于世界形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技术水平与资源禀赋的差异,各地区在不同时期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选择存在差异。《斯特恩报告》中指出,发展中国家能否在2050年实现碳排放增幅在1990年水平上不超过25%的目标,取决于资金和技术。就上海而言,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碳排放的核心是低碳技术创新。具体而言,包括四个领域的低碳技术创新:改造现有能源技术;太阳能、风力、水力、生物质能、海洋温差、潮汐、海浪、燃料电池等可再生的新能源技术及其电力转换技术;提高能效的技术以及碳捕获技术。因此,发展(研发与引进)低碳技术是上海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

(一)低碳技术是降低碳排放的关键可控性驱动因子

人口、经济与技术因子是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排放情景分析中考察的主要驱动因子(IPCC,2000)。其中,人口、经济因子具有外生性和既定的特点;而技术因子则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一定程度的自发性,是减少碳排放的关键可控性驱动因子。

从人口因子看,资源环境的压力和产品的需求增长来自于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对上海而言,由于严格奉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其人口自1995年来就实现了负增长,自然增长率由1981年的10.34‰下降到2006年的-1.24‰,因此,人口数量因素并不是推动上海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导致上海人均CO2排放高居全国第三的人口因素主要在于人们改善生活质量的要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例如,2006年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年末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比1990年增长了248.57%,见表1),带来了上海电力消耗量的逐年攀升(2006年城市居民生活用电量比1990年增长了647.44%,见表1)。因此,尽管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单位产值能耗大幅下降(从2003年的1.003吨标煤/万元下降到2005年的0.486吨标煤/万元,产值能耗降耗51.55%),但碳排放量却有大幅增长。所以,从人口因子看,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只有通过调控和牺牲人们的消费水平才能实现,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从经济因子看,在传统经济模式和现有技术条件下,经济规模的维持和扩张必然伴随着碳排放量的增加。以工业为例,尽管由于2000~2005年产值能耗持续下降,上海2006年工业综合能耗增长率(34.45%)远远低于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139.73%)。但随着工业的持续发展,其综合能耗仍维持持续上升趋势(见表2)。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是各国家、企业和劳动者所追求的目标,寄希望于采取收缩经济规模的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显然也是不现实的。因此,要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向低碳经济转型,其可能的现实选择是优化能源与产业结构或技术进步。不过,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方面,相比于优化能源与产业结构,技术进步所起的作用往往更加直接和明显。

(二)低碳技术是减少碳排放的核心调控因子

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能源结构、经济结构、能源效率与碳汇是当前在减少碳排放中社会可以加以调控的重要因子。若用水电或核能替代煤炭,煤炭消费每降低1%,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能减少1.14%(潘家华,2004)。调整能源结构、提高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提高能源效率、通过调整土地利用和增加森林覆盖等固定CO2等措施都是上海减少碳排放的可能途径。目前,上海已经加大了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力度,通过集约化(如宝钢与上钢的合并)等措施对行业结构有所调整。同时,城市的绿化覆盖率也在逐年上升。不过,这四个因子中,能源结构调整受功能、成本、资源禀赋等因素约束,经济结构调整受经济与战略方面的约束,发展森林碳汇的时间跨度长且存在一定的极限。于是,提高能源效率便成为上海目前降低碳排放的主要调控手段。

提高能源效率,其核心动因是技术进步。不过,技术进步会带来节能和增产两方面的效应,其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碳排放的效果可能被增产和使用率增加带来的碳排放增加所抵消。因此,在低碳技术的引进与研发中,要注重发展不存在抵消效应的节能技术(如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

(三)低碳技术是突破低碳发展约束的重要影响因子

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资源禀赋、资金与技术能力、社会基础设施等各种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从现实情况看,上海人口密集,资源不足,环境容量小,但海洋能、风能丰富,卫生、环境、通讯、交通、电力等社会基础设施已相对完善,具有强大融资能力,并且有一个创新性的科技团队和充足的科技人才储备。在资源禀赋成为上海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约束的这种情况下,加强对风能、海洋能等的开发利用成为上海突破资源约束的重要策略。但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核心技术的匮乏导致本土能源企业尚未形成价格优势,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商业化任重道远。不过,作为中国科技力量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上海在能源技术以及相关领域拥有健全的学科体系和雄厚的技术力量。因此,利用其科技优势,加强低碳技术研发便成为上海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上海低碳技术发展现状

在国家采取能源发展目标和规划、能源法律法规、能源科技发展计划等政策促进清洁能源利用与技术研发的基础上,上海进一步采取了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替代性清洁能源、促进碳排放的市场交易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使低碳技术在近几年有了较快的发展。技术引进方面,2006年上海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的技术进口合同额(18119.64万美元)已在各行业中跃居第三。技术研发方面,上海不仅在工业、建筑、交通领域和新能源开发利用领域开发了一批清洁能源新技术和新产品,而且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开发出了集成技术和通用性清洁能源技术,建立了典型用户及区域能源利用示范,并通过加强基地建设使清洁能源共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服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上海雄厚的科学技术力量的潜力在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等方面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低碳技术研发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机制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的、有利于清洁能源技术推广应用的政策环境,体制性障碍明显;(2)能源基础数据不全面、不可靠,影响能源决策及能源战略的制定与实施;(3)前沿科学的研究较少,特别对技术系统集成与应用以及CO2排放等方面的研究较少;(4)研究力量分散,分属于各个大学、研究所和少数企业,缺乏统筹协调,受所从事的专业与技术局限,很难从战略角度来进行政策设计(任奔,2008);(5)研发主体错位,其低碳技术创新主体仍在科研院所,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不高,研发投入力度不够,企业没有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6)服务水平尚待提升,技术交易服务的网络化尚未形成,研发成果的投资评估、转移与授权、保护与侵权鉴定等专业性研发服务也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低碳技术引进方面也存在着技术重复引进、消化吸收能力差,技术改造缓慢、引进技术层次不高等问题。

四、金融危机背景下上海发展低碳技术的机遇

虽然上海在低碳技术研发与引进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但就总体环境而言,此次经济危机对上海发展低碳技术提供了机遇。

(一)提供了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

此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实质上体现了以化石能源高消耗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减少对矿石能源的依赖,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渐被各国政府认可和接受。不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成为2008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达沃斯论坛)、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和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等国际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而且“低碳经济”概念也成为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低碳经济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各国政府陆续推出了包括不少绿色、能源政策的经济刺激计划,并重视通过技术创新抢占未来经济的制高点。中国应对经济危机的策略措施中,不仅4万亿投资计划弥补了不少环保领域的历史欠债,而且“十项措施”中还包括了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等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举措。这些都为上海发展低碳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此次经济危机从侧面反映出: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产业结构形态已经不能持续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以能值(而不是以货币)来衡量的财富。因此,有必要利用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来提高资源的能值转换效率和附加值。在世界经济危机背景下,上海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契机主要体现在受其影响的国际贸易、金融、科技、商品市场等方面。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冲击,增速放缓,为上海降低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了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热钱向中国的大量涌入,使上海拥有了进行产业升级的更大外汇优势。在这一实现产业升级的最好时机下,上海可以利用其充足的外汇储备、稳定的经济形势和良好的比较优势,加大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速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使产业结构从过去片面注重生产环节向“研发”与“生产”相结合的战略转变,从产业链的生产环节向上游高附加值、低能耗的研发和服务转移。在积极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推动下,以新能源技术、能源效率技术和碳捕获技术等为核心的低碳技术必然在上海得到更多重视和更快发展。

(三)形成更充裕的潜在资本投入

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需要充足的先期资本投入,此次金融危机为增加资本投入创造了机遇。这主要表现在:(1)由于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前景不明朗、面临衰退风险等因素,国际资本可能撤离美国等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家,流向相对安全和拥有巨大潜力的中国市场;(2)由于以清洁、高科技和高质量为特色的产业具有较高回报(英国碳基金研究表明,该行业总价值超过7万亿美元的公司中,良好定位、积极主动且意识超前的企业的公司价值增加八成),国际长线资本很可能在相对安全的中国市场对这一领域进行更多投资;(3)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举措对上海增加资本投入发展低碳技术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不仅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提供了直接的资金支撑,金融领域内所采取的调增全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重启非金融企业中期票据发行等一系列措施,也有利于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流动资金短缺等问题,能间接地为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及低碳技术研发提供更多资金融通上的便利。

(四)有利于新能源技术的引进和国际技术合作

从上海2001~2006年技术进口情况看,美国、德国和日本是主要的技术来源地。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为上海新能源技术引进和国际技术合作提供了更宽松的国际环境。(1)在低迷的经济形势下,为了帮助实体经济摆脱困境,欧洲国家的企业现在一改常态,放松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限制,许多大公司、中小企业都愿意以低价出售核电、提高能效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甚至贱卖公司资产或控股权,这于中国、于上海来说都是个难得的历史性机会;(2)督促发达国家切实消除各种障碍、建立基于优惠和减让条件的技术转让机制、加强国际技术合作成为目前国际社会的强大呼声和有力行动。在这一形势下,中国有足够的能力在此次危机中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新一轮调整,在国际社会中谋求更高地位和更大话语权,提升国家竞争力。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可以凭借其强大的融资能力、充足的外汇储备和财政实力在国外购买高效节能技术、产品、设备,甚至并购公司,并寻求更多国际技术合作。

五、上海发展低碳技术的战略选择与政策建议

利用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带来的契机,结合其在低碳技术引进与研发中存在的问题,上海应凭借其优良的基础设施与科技实力,制定与实施积极有效的战略和政策,推动低碳技术的迅速发展。

(一)积极发展低碳技术的战略抉择

能源资源匮乏的现实决定了上海必须采取发展低碳技术和产业的战略。世界经济危机背景下,在低碳技术发展方面,上海要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立足自身实际,鼓励多元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坚持提高能效与节约优先,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推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国家计委等,1994;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2007)。适应当前形势,上海发展低碳经济,应当一手抓节能技术,一手抓新能源技术。

1.全面推进节能减排。与先进国家相比,上海1999年吨钢综合能耗高于国外27%左右,原油加工综合能耗高于国外58%左右,能耗每吨标准煤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842美元)仅为发达国家的40%左右(江上舟,2009)。因此,上海节能降耗潜力很大。节约能源,是上海缓解资源约束的必然选择。上海应加强低碳技术自主研发与引进,在节能潜力大的工业、建筑和交通等主要耗能领域集成大规模推广应用现有成熟的、先进的节能技术,并解决其推广中的技术问题,提高经济性、可靠性。由于建筑节能成本低,节约空间巨大(见表3),其节能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尤其值得重视。

2.积极推进煤的清洁高效利用。一方面,利用上海在高参数锅炉、汽轮机及电站辅机等方面的制造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国家的超临界燃煤发电、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等重大技术的攻关;另一方面,加强在烟气净化技术、煤炭液化转换技术等领域以及CO2减排、资源化利用等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任奔,2008)。

3.大力发展可再生替代能源。根据上海的实际,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和燃料电池,重视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利用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制氢、风力机叶片制造关键技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技术的研发、引进与应用推广。

(二)推进低碳技术引进方面的政策调整

通过实行《上海市鼓励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规定》、推行有利于技术引进的税收政策和下放技术引进合同初审权等措施,上海近年来技术引进规模持续增长,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技术进口规模的增长尤其明显。在经济危机形成历史性契机的形势下,上海应调整相关政策以适应新的形势,推进低碳技术引进的进程。

1.在进行相关政策调整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引进具体规划。在世界经济危机和上海成为中国低碳城市展项目试点城市的背景下,上海应对包括技术引进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国别政策、消化与吸收创新等专项政策等进行调整。同时,根据经济发展战略、产业与科技政策、外汇储备、产业技术水平和消化吸收能力合理确定技术引进的战略目标、重点,使具体规划不仅具有战略性、导向性和科学性,而且能实现协调一致,取得最大效益。

2.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低碳技术引进体系。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是技术引进的主体。政府应将其角色定位为服务者,建立健全技术引进法律法规制度、技术引进工作交流与培训制度和技术引进综合统计制度,建立和完善国际技术贸易公众信息服务系统,协调国内外投资者的技术行为,促进国内外多双边技术合作,使当地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

3.综合运用经济手段进行激励。在经济危机背景下,企业引进低碳技术面临更大的资金约束与风险,政府应利用外贸发展基金对低碳技术引进企业和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的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和外汇政策支持,对这些企业和国外在沪的低碳技术研发机构给予贷款、税收、价格等政策优惠,积极推进引进技术开发基地的建设。同时,突出重点地抓好关键技术,扶持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的引进。

4.推进技术引进的多元化。政府应推进和鼓励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引进低碳技术。一方面,通过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出口信贷等渠道广泛筹集资金;另一方面,在核心技术领域加强与技术含量高、资本规模大和着眼于长期合作的跨国公司的合作,在重要低碳技术设备生产、仪器、装备方面加强合资合作,并鼓励企业采取技术援助(包括人员培训、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援助合同、管理咨询服务、补偿贸易等)、技术服务、作股投资等多种形式的技术引进方式。

(三)鼓励低碳技术研发方面的政策创新

国际上推进科技研发与创新的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技术成果供应方面的政策,包括金融政策、人力和技术上的帮扶,完善基础设施等;二是创新产品需求方面的政策,包括政府采购、合同等;三是制度环境方面的政策,如税收政策、专利政策和规制等(魏蔚、乔为国,2006)。结合其在低碳技术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经济危机所提供的契机,上海应加强这三个方面的政策创新,调整税收减免、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方面的措施推进低碳技术创新。

1.完善创新激励机制与支撑体系。其策略主要有三个方面:(1)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应完善技术入股的法律规范,建立无形资产评估制度、科技人员持股经营制度、技术开发奖励制度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的重要作用,形成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分配制度和经营制度。(2)吸引国外长线投资,加大经费投入。上海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比例在近年来持续上升,并且具有较高的R&D经费占GDP的比例(见表1,2003年R&D经费占GDP的比例美国为2.6%,日本为3.15%,德国为2.55%,法国为2.19%,英国为1.89%)。不过,在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的技术研发水平的情况下,上海要抢占低碳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必须有更多的资金投入作保障。利用经济危机给资本投入带来的机遇,上海应出台新政策吸引国外长线投资,并有效利用热钱,加大低碳技术研发投入。(3)支持建立中外合作研发机构,加快人才培养,建立起适应低碳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专家、管理人才和企业家队伍,探索多种形式的低碳技术人才国际培养与交流模式。

2.培育技术吸收和创新的主体及中介组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1)加强指导、服务、支持和协调,使企业成为低碳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一方面,依托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现有的生产科研联合、专业化配套体系,推进产业性的主导技术、关键技术、基础技术和高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推进其技术向中小企业扩散;另一方面,鼓励中小企业联合建立开发机构,加速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2)支持和鼓励跨行业、跨系统、跨地区的各类科技合作,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姻嫁接,开展低碳技术吸收与创新的联合研究开发,并通过技术入股、技术参股、校企联合、所企联营等形式形成技术开发创新的良好机制。(3)从政策、法规方面着手扶持一批高素质的技术中介服务组织,通过加强中介组织的管理、建立规范的中介服务程序、增加技术转移投资等加快技术转移速度。

3.整合技术资源,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加强技术研发与能源信息网络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要建立全市科技研发与能源利用、碳排放的信息收集、扩散及各种数据库的信息中心,开展对这些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发布和交流,为技术研发等科学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

4.调整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激励与约束政策。这是推动低碳技术发展的政策创新的关键。这些激励与约束手段不仅包括提高化石能源价格、征收碳税等价格与税收政策,还包括建立碳交易市场、加快培育持续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对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规定强制性市场份额目标)和技术转让市场等市场创建措施。

上海拥有成为世界低碳技术研发转化基地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有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位于前列的高密度高校为研发主体,有配套完善的产业为转化主体,有长三角乃至辐射到全国的市场为支撑。上海如果能抓住此次世界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带来的技术、资金与产业升级机遇,进行科学的长期规划,采取有效政策与措施,一定能够成为最有活力的低碳技术研发转化基地,进而通过其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管清友,刘德伟.金融危机与全球能源新秩序.价值中国网,2008.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11/

13/144393.html.

[2]潘家华.低碳发展的社会经济与技术分析[C].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制度与政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IPCC.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 Scenario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4]国家计委,等.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5]《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2007.

[6]江上舟.加大节能技改力度,推进技术进步和节约增效[J].上海节能,2000,(9).

[7]任奔.健全上海清洁能源技术创新体系的若干建议[J].上海节能,2008,(3).

[8]魏蔚,乔为国.国外促进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措施[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11-05.

[9]上海市经委,发展改革委,统计局.上海产业能效指南,2006.

[10]上海统计局.上海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陈秋红,女,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资源与环境经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王书柏,男,《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期刊社社长。

作者:陈秋红 王书柏

世界金融危机发展论文 篇2:

全球金融危机状态下世界广告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全球金融危机有进一步恶化成金融海啸的趋势,虚拟经济的危机逐步涌向实体经济,掉入所谓的“下坠漩涡”。面对全球性的衰退和紧缩,中国自然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非常智慧的在创意产业领域做出了及时的规划和调整,2008’北京国际广告创意趋势论坛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召开,有着不同凡响的价值和意义。

2008年11月15日,由北京广告协会、北京广告管理服务中心、北京国安广告总公司主办,《21世纪广告》双周刊承办的2008’北京国际广告创意趋势论坛在举世瞩目的国家体育场隆重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广告创意精英汇聚一堂以“后奥运 新媒体 大创意”为主题展开讨论。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刘凡为本次论坛的召开发来了贺信,北京市工商局副局长王英偶、中国广告协会会长李东生、中国广告协会副秘书长张霞、北京广告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福和、中信国安集团常务副董事长鄢钢等领导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广告协会秘书长时学志先生出席论坛闭幕晚宴,并对论坛的圆满闭幕表示祝贺。

2008’北京国际广告创意趋势论坛围绕全球金融危机状态下世界广告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意传播、创新媒体的广告创意表现等方面进行探讨。

来自阳狮集团中国区CEO郑以萍、互通国际广告公司总裁邓超明、中国台湾伟太集团总裁孙大伟,就法国、中国以及中国台湾在全球金融危机状态下区域广告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发表了精彩而独到的演讲,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CTR市场研究机构智讯总经理赵梅也针对全球经济危机状态下中国广告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走势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来自蓝道广告公司ECD江绍雄、JWT北京ECD朱伟幸、电通亚太区创意指导林俊明、杰威国际董事长贺玉强、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院长刘瑞武等都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灵智精实创意合伙人吴天赋、国安DDB CD熊超、台湾达彼思ECD游明仁、盛世长城ECD吴凡等创意中坚力量也加入了讨论,活跃了现场气氛,为整个论坛增色不少。

据2008’北京国际广告创意趋势论坛组委会秘书长任长春介绍,承办本次论坛的《21世纪广告》双周刊颁发了2007—2008年度中国十大创意总监、十大文案和十大美术指导奖,论坛其间还举行了《见证-中国广告三十年》图书首发仪式。

在全球金融环境瞬息万变的今天,2008’北京国际广告创意趋势论坛将承载起振兴世界广告业健康发展的重任,同时对促进区域经济的产业升级和结构变化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者:简红明 吴 楠

世界金融危机发展论文 篇3:

新时代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历史方位及其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世界社会主义和人类进步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我们要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关系,准确把握新时代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方位、地位及其意义,从而全面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方向道路,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

历史方位能够标识自身所处的位置,搞清来时的路,辨明前进的方向,它是人们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时空坐标。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来说,要避免迷失方向,少走弯路,不走回头路,就必须准确把握自身所处的位置。既要搞清楚在自身发展历程中的方位,也要搞清楚在人类历史和世界发展中的方位,努力寻找自身发展与人类和世界发展的交汇点,把握时代脉搏,抓住历史机遇,从而推动自身又快又好地发展,既造福国家和民族又造福世界和人类。

马克思主义政党十分重视研究历史方位问题,把科学把握历史方位、认清所处时代的本质和要求,作为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基本前提。列宁就是在科学分析世界资本主义和整个人类发展根本趋势的基础上,科学把握俄国社会发展历史方位和俄国革命根本趋向,根据帝国主义时代的特点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机遇,并结合俄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与要求,适时发动了十月革命并取得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根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社会发展特点与要求,认识并准确把握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毛泽东判定,中国革命处在新民主主义阶段,对这一历史方位的准确判断,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和道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指出,中国社会发展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从而拉开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序幕。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科学分析国情,强调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历史进程。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从世界社会主义的大视野,全面系统考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完整科学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对世界社会主义历史过程的分析,理清了世界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及其演进,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目的是要说明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是怎样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國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是怎样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其重大意义在于,科学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由来、理论渊源与发展脉络,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及其光明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同任何一种科学的理论、现实的制度一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杰出人物臆想推动的结果,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遵循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进步潮流,植根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经过长期奋斗、创造与积累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所处历史方位的阐述深刻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为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九大在科学把握时代趋势和国际局势重大变化、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和历史交汇期的特点,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这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成就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变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新作为、新拓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

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与世界社会主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长壮大于汹涌澎湃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有利形势,各国革命人民的声援与帮助,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经验,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支持和借鉴。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变革和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极大地推动着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在彼此交织、相互激励的进程中,推动着人类进步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始于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融汇于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一个拥有世界近1/4人口的东方大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并和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一起形成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远弱于西方资本主义力量的20世纪中叶,对国际共产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具有十分巨大的影响。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胜利、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的伟大胜利,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还沉重打击并彻底瓦解了帝国主义及其殖民体系,有力促进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大大增强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深刻改变着国际格局和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极大鼓舞了世界人民和革命力量反抗黑暗、追求光明的信心和决心。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共产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既有凯歌行进的大发展时期,也有遭遇严重曲折和挫折的低潮时期。一方面,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需要借鉴苏联经验进行本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另一方面,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照搬苏联经验、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情况。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总结自身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变化和人民的期待,吹响社会主义改革的号角,党和国家的发展迈入新的征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也相继掀起改革的浪潮。遗憾的是,这些国家选择了错误的改革路线,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很快发生执政党垮台、社会制度演变、一些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

世界社会主义由此陷入新的低潮。社会主义国家由原先的15国锐减为5国,幸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也遭遇严峻挑战。西方国家的共产党有的解散,有的改名换姓,亚非拉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严重挫折。国际上马克思主义“失败论”、社会主义“终结论”甚嚣尘上,许多人动摇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世界的目光不约而同聚焦中国,关注这个现存最大社会主义国家能否抵挡住苏东剧变的冲击。在此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仅成功抵御了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巨大威胁与挑战,坚守住了社会主义阵地,而且稳步推进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稳住了世界社会主义的阵脚,而且极大增强并坚定了世界众多人士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美、英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抓住社会主义遭受重挫、陷入低潮的有利时机,大肆推行新自由主义理念和政策,不仅在本土全面推进私有化,削减福利开支,打击工会等民众力量,而且在国际上以“普世价值”名义,鼓动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给拉美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严重灾难。这些举措也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使生产过剩和积累过剩的矛盾激化,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加剧,社会不平等日趋严重,加上政府监管不力等因素的推波助澜,最终在2008年触发了西方世界的金融危机,同时引发了西方世界严重的政治与社会问题。2011年发生了席卷美国、后蔓延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占领华尔街”运动;2016年,法国和美国接连爆发“黑夜站立”“民主之春”抗议示威活动;最近一段时间,法国各地又爆发了“黄马甲”抗议运动,且已向欧洲其他国家蔓延。在这些抗议示威运动中,成千上万的底层民众涌向街头,向政府和社会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痛斥资本主义的弊端和本国社会的问题。近年来,在西方社会舆论中,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受到广泛批判,自由、民主、平等、宪政等资产阶级标榜的“普世价值”遭到普遍质疑,西方资本主义遭遇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乘风破浪,经过40年的奋斗,成功开辟了一条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宽广道路。中国人民彻底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正是在这个宏大复杂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指出:中国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那才是大变化。到那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3、225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重大成就并胜利迈入新时代,不仅以鲜活的实践和创新的理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而且在全世界树起一面令人向往的旗帜,将更加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更加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更加扩大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影响,有力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全面系统回答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为世界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更加充分地展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用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共产主义是人类的前途和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下,中国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社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在新时代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全方位展示自己的活力和成就,用事实让人们在两种社会制度的比较中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越来越远离世界绝大多数人民所憧憬的富裕、民主、文明、公正、和谐、美丽的美好社会;而新时代的中国逐步实現的宏伟目标和伟大进程充分说明,建设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新世界是完全可能和必需的。

近年来,西方世界保守主义和单边主义势力抬头,“逆全球化”“反全球化”等逆流涌动,从西方发轫的经济全球化遭遇严重波折。中国在继续推进改革、办好自己的事情的同时,越来越重视自身发展对世界和人类的贡献。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全面对外开放,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国强必霸”“零和博弈”的旧思维,反对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强调自己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以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作为,为全球秩序的构建与治理,为人类共同性问题的处理,为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不断贡献中国力量。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主题,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而且也回答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基本问题,为其他国家或政党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有益的参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择;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体系,回答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等重大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人民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是治党治国治军的思想宝库,为国情相似、目标相近国家的执政党实现自我革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一支强大军队,积累了宝贵经验。

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当今时代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特点,全面系统提出了中国应对世界变局、引领时代潮流的理念和方案,既深刻把握了时代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又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彰显了其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品质。

第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新胜利,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价值,将极大鼓舞世界上赞同和向往社会主义的人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在抗争中前进。进入21世纪,由于力量弱小、加上缺乏足够的理论与组织准备,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没能把握发展机遇,整体力量虽然有所复苏但没有发展强大起来,仍处于本国政坛的边缘地带,对本国和世界的发展认识迷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进入新时代,犹如一盏明灯,增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和赞同马克思主义的人士对社会主义前景的信心,照亮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前行之路。

正如2017年11月俄罗斯联邦共产党领导人久加诺夫在第 19 次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上指出的:现今人类面临着抉择。世界将何去何从,取决于我们今天共同参与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坚持社会主义选择的国家——中国、古巴、越南鼓舞着我们。这些国家正在挑战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取得进展。

可以预见,有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榜样、经验、物质实力和精神引领,必将有力促进科学社会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发展,极大改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比,凝聚感召世界上一切正义和进步力量,推动实现世界社会主义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挂职副院长,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马建辉 刘玉成

作者:汪亭友

上一篇:份额分析产业结构论文下一篇:我国农业循环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