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形势下扩大浙江旅游消费的政策研究

2022-12-14

培育消费热点作为一项主要措施, 在中国历次应对危机、扩大消费、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过程中, 都发挥了重要先导带动作用。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的新形势下, 扩大旅游消费, 培育旅游消费热点, 是拓展浙江旅游市场发展空间、保持居民消费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 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切入点, 是搞活市场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有效手段。

1 金融危机形势下扩大旅游消费的独特作用

众所周知, 当前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在于扩大内需。而旅游消费由于其固有的特征, 天然地有助于拉动内需。具体来讲, 旅游消费在扩大内需中的独特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作为最终消费, 旅游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直接

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 为扩大内需, 促进消费需求是重中之重。而金融危机造成国内本来就存在的消费不足问题更加严重。旅游消费主要是对服务的需求, 服务的一个基本特点是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 对经济的作用更为直接。在各种服务业中, 像商业、运输、金融多数是为生产、销售、投资服务的, 是最终产品的“中间投入品”;而旅游业和文化、体育、娱乐、餐饮、家政等则主要属于服务业中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最终产品”, 其对需求的作用较之“中间投入品”更为明显。从这个意义上讲, 发展旅游业对于扩大内需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1.2 作为综合性消费, 旅游消费对扩大内需的影响更广泛

在各种消费需求中, 许多产业对扩大内需的作用相对比较单一。旅游活动由“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组成, 其对内需的拉动作用更为全面。在组成旅游业的特征产业中, 旅游饭店、餐馆、各种交通里面的客运业、旅行社、娱乐业等都是直接为最终消费服务的。旅游业“一业兴”, 带动“百业兴”, 进而可以推动内需的成倍扩大。

1.3 作为多层次消费, 旅游消费对促进各阶层的消费更为有效

旅游需求是多层次的需求, 发展旅游有助于扩大消费面。旅游消费对中高端人群有很强的吸引力, 同时, 相对于其他消费活动, 旅游消费门槛很低, 旅游很容易走入寻常百姓家。所以说旅游活动不仅仅是高收入者的专利, 同样也可以成为多数市民和富裕农民能够负担得起的休闲活动。促进高端人群的消费对扩大内需有事半功倍的作用。较之耐用品, 旅游是一种可重复的消费, 因此有很大潜力吸引中高收入者在上面更多的花费。

1.4 作为有弹性的消费, 旅游消费的增长空间更广阔

从现实层面看, 多数旅游需求是非常富于弹性的需求, 只要措施得力, 其需求增长的空间非常之大。较之生活必需品, 旅游需求更富于弹性。收入的增加, 闲暇时间的增多, 旅游产品的多样化、旅游市场的规范, 都会极大地激发城乡居民的旅游热情。比如, 以黄金周为代表的假日旅游, 旅游需求就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如果带薪休假的制度能进一步得到落实, 旅游带动的需求还将大大增加。只要能够针对市场的不同特点, 进行措施得力的开发, 旅游需求就能能够得到充分的释放, 同样也就促进了整个消费的增加。

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作用, 旅游消费才能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总体战略中“独树一帜”。也正因为如此, 旅游消费对于扩大内需的作用才应该受到更大的重视。

2 金融危机形势下扩大浙江旅游消费的特殊意义

在当前金融危机日益加深的情况下, 扩大浙江旅游消费, 对应对金融危机, 实现浙江省“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的工作主线, 有着特殊的意义。

2.1 旅游业在浙江总体经济中占有特殊意义

旅游业在浙江总体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扩大旅游消费对浙江应对金融危机具有特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2004年浙江省全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以来, 依托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区位条件, 紧紧抓住经济结构大调整、公共交通大发展、假日经济和国家消费政策调整等机遇, 按照“发展大旅游, 开拓大市场, 形成大产业”的要求, 加大工作力度, 大力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 全省旅游经济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旅游经济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旅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旅游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旅游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旅游产业功能有效发挥, 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2008年, 浙江省全省旅游总收入2250亿元, 相当于GDP的10.5%,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2004年以来, 旅游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9%, 快于商贸、物流、文化、商务等服务业的增速;旅游外汇收入占全省服务贸易出口额的43%。旅游业在浙江省总体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应对金融危机中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2.2 旅游消费在浙江省“保增长”中作用重大

当前, 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 而且, 必须要做好长期应对困难的准备。2009年年初中央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主线中, “保增长”是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也是保稳定、保民生的基础。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第三产业的龙头, 可以并能够在保增长中挑大梁。凭着在浙江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旅游业只要紧扣“保增长”的主线, 就可为全省“保增长”作出应有的贡献。

2009年第一季度, 在严重的经济危机情势下, 浙江省旅游经济总体运行平稳。特别是国内旅游, 由于多项旅游产业刺激措施的出台及宏观经济的回暖, 浙江省国内旅游市场稳中有升。据浙江省旅游局的初步统计, 2009年第一季度全省接待国内旅游者6080万人次, 同比增长23.3%, 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15.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6.6%。这些数据都远远高于其他产业。事实雄辩地证明了旅游消费在“保增长”中的突出作用。

2.3 旅游消费是浙江省“抓转型”的先导

浙江省经济结构中以中小企业、加工业、出口业为主, 经济外向度和市场化程度较高,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更加明显。金融危机中, 浙江省经济发展速度下滑来得早, 幅度大。浙江经济下行加快, 是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国内经济周期性调整与浙江省经济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叠加作用的结果。

应对金融危机, 推动浙江经济持续发展, 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努力提高三产在国民经济的比重。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 又是朝阳产业, 发展势头迅猛, 带动作用明显。金融危机中, 旅游业可以发挥产业优势, 当好产业转型升级的先导。与此同时, 旅游业也可以加快自身转型升级, 以旅游大项目建设为重点, 通过推动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推动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新型业态旅游发展。

2.4 旅游消费在浙江省“惠民生”中大有作为

2008年, 浙江省人均GDP已经超过6000美元, 正介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临界点。这一阶段, 旅游消费成为时尚, 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大力发展旅游业, 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既是实现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途径, 也是提高百姓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从这层意义上讲, 旅游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 还具有社会功能、民生功能, 可以在改善民生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当然, 旅游消费在“惠民生”中的作用, 还集中体现在它对经济的综合拉动作用、对消费的连锁驱动作用、对就业的巨大吸纳能力。在2009年年初的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 省委省政府就提出“要让浙江的旅游业成为最早走出金融危机冲击的行业之一”。这就是要求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先导作用、带动作用, 在金融危机中能够更充分的发挥“惠民生”的作用。

3 金融危机形势下扩大浙江旅游消费的政策选择

要想发挥旅游消费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作用, 就必须以政府为主导, 引领旅游消费市场, 撬动旅游消费市场, 扩大浙江旅游消费。

3.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引领旅游消费市场

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任何时候都无法替代。金融危机形势下, 政府扩大旅游消费的主导作用, 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引领浙江旅游的宣传促销。旅游宣传与促销工作, 从全局出发, 由省相关部门对浙江旅游进行整体宣传与促销, 提升浙江旅游知名度、吸引力与竞争力。比如, 可以政府大型活动为市场推广的重要手段, 以形象宣传为核心引领, 搭建好各种交流、传播平台, 形成全省旅游市场宣传的最佳合力。

其次, 引领旅游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近年来, 旅游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旅游市场的秩序失常以及旅游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等问题, 造成了旅游者在旅游消费前的顾忌心理、旅游消费中的警惕心理和旅游消费后的抱怨行为。在全国旅游市场中, 浙江旅游市场的发展比较健康有序。金融危机形势下, 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浙江省旅游主管部门应以新《旅行社条例》的实施为契机, 着力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 切实保护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树立旅游经营的新形象, 让旅游者建立对旅游消费的新印象。

最后, 引领旅游企业的经营发展。金融危机形势下, 旅游部门应采取切实措施, 了解旅游企业了解经营状况, 帮助旅游企业克服困难。浙江旅游部门更应深入做好金融危机形势下的旅游经济运行分析, 发布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引导旅游产业有序发展。

3.2 根据浙江旅游省情, 调整市场发展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特殊的国情, 中国旅游业采取了优先发展入境游的跨越式超前旅游发展战略。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国家旅游局提出“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战略方针。浙江地处东南沿海, 依托上海的桥头堡作用, 一直以来, 更是以发展入境游为主。金融危机形势下, 浙江必须根据旅游省情变化, 变优先发展入境游为优先发展国内游。

浙江变优先发展入境游为优先发展国内游也是由金融危机形势下客观形势变化所决定的。首先, 金融危机对欧美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影响最大, 其居民长距离出境旅游大大减少。而浙江旅游市场中欧美客源占据着重要的份额。其次, 浙江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受金融危机影响, 外向型经济活动大大减少, 来浙江的国外商务客人、商务旅游者锐减。最后, 当前肆虐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也不适宜入境旅游的发展。

浙江省优先发展国内游, 一是要做好国内远程市场宣传促销, 可以由政府牵头, 远赴国内远程市场促销浙江旅游。二是要做好周边近程市场的不间断营销, 可以由旅游部门牵头, 在长三角进行旅游宣传促销。三是大力发展和推广乡村旅游, 把乡村旅游作为拉动内需, 提高农民收入和丰富人们生活的重要手段。四是以建国六十周年为契机, 提振国民旅游消费信心。

3.3 培育旅游消费热点, 撬动旅游消费市场

金融危机形势下, 培育浙江旅游消费热点,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 加强小长假旅游市场的培养。小长假旅游对浙江旅游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但是, 旅游部门应加强小长假旅游市场的培养, 联合其他部门加强对小长假旅游市场的研究与开发。浙江地方经济发达, 居民消费水平高, 小长假的可以拉动省内中短途旅游的发展。比如, 与文化部门合作, 加强对传统文化、习俗的宣传, 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节日文化, 通过小长假旅游加深对节日文化意义的理解, 营造小长假出游市场气氛。

其次, 启动浙江省国民休闲旅游计划。2008年11月, 国家旅游局为拉动国内旅游市场, 推行“国民休闲旅游计划”并在广东率先推行国民休闲旅游计划。但目前来看, 国民休闲旅游计划“雷声大, 雨点小”。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居全国前列, 应该大力尝试推行国民休闲旅游计划, 以培育旅游消费热点。“国民休闲旅游计划”不仅是政府主管部门为扩大内需、营造游客出游良好社会氛围做的一件实事, 也是为游客增加实惠, 更是为旅游企业搭建一个共同策划、共同行动、共同赢得市场的有效平台。只要思想统一, 方法科学, 行动一致, 就一定能够撬动旅游消费市场, 取得实效。

最后, 推出“浙江人游浙江”优惠活动。2003年“非典”过后, 浙江省曾经启动了“浙江人游浙江”的活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 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履行公共财政的惠民职责, 采取各种优惠措施, 推行“浙江人游浙江”活动。具体操作上, 以“浙江人游浙江”为主题, 在全省范围内推荐系列旅游线路, 推出系列活动, 真正让利于民, 惠民以利, 撬动省内旅游消费市场。

3.4 加强旅游消费券的规范引导, 真正惠民便民

旅游惠民就是要使居民能真正节约和降低出游成本。但是现在, 有的旅游券其实是促销打折券, 而不是等价券, 而且力度也不大。还有的在使用方式和范围上限制太多, 如使用者的身份限制、时间限制等等, 优惠力度不大和限制太多, 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百姓的消费热情。旅游便民就是要让真正想出门旅游的居民, 能够便捷地领取到旅游消费券, 举手之劳就可享受到这一惠民措施。

但从目前情况看, 还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 政府部门应加强旅游消费券的规范引导, 使旅游消费券真正惠民便民, 以达到真正拉动市场消费、扩大旅游消费的作用。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 浙江省旅游的综合实力、市场竞争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 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积累了应对困难和抗击风险的办法和经验, 更有能力来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只要充分认识到旅游消费在扩大消费、刺激内需中的独特作用, 并采取相应的举措, 旅游消费就一定能够在应对金融危机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摘要:扩大旅游消费在金融危机中具有独特作用, 金融危机形势下扩大浙江旅游消费的特殊意义。在金融危机日益加深、尚未见底的严峻形势下, 探讨扩大浙江旅游消费的政策策略, 为浙江地区应对金融危机, 实现“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的工作主线目标, 意义重大。

关键词:金融危机,浙江,旅游消费,政策研究

参考文献

[1] 曾博伟.对旅游业在扩大内需中独特作用的思考[J].旅游调研, 2007 (2) .

[2] 白津夫.旅游消费拉动内需大有可为[J].中国经济周刊, 2007 (17) .

[3] 谢兆元.国内旅游消费市场分析及发展对策[J].价格月刊, 2007 (3) .

[4] 刘文彬.影响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若干因素分析[J].消费导刊, 2009 (3) .

[5] 李一玮, 夏林根.国内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结构分析[J].旅游科学, 2004 (2) .

[6] 王大悟.论小康社会的旅游转型[J].旅游科学, 2004 (2) .

上一篇: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下一篇:简议化工机械与环境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