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危机发展金融论文

2022-04-19

摘要: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和本次金融危机是近年来两次主要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从金融机构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经营原则来分析两次危机的风险形成机制,可以得出对我国金融改革有益的启示:即必须全面看待创新的效益和影响,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机构过度追求盈利性带来的系统风险。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防范危机发展金融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防范危机发展金融论文 篇1:

当今世界经济棋盘上的“三国演义”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棋盘上正在上演“三国演义”,美国、欧洲和新兴经济体为主角,其他集团为配角。美国次贷危机引燃金融危机祸及全球,美国屡败屡战,目前呈现复苏趋势,但存在高度不确定性。金融危机引爆欧债危机火药桶,欧元区屡战屡败,如果没有“特殊疗效”,欧债危机无解。对此,笔者提出要全面考虑政治、社会和自然等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并从哲学角度再看世界。最后,讨论了当今世界经济金融形势下中国怎么办的问题。

〔关键词〕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欧债危机

一、“三国演义”中的主角和配角

当今世界经济棋盘上正在上演“三国演义”,美国、欧洲和新兴经济体为主角,其他集团为配角。

1美国

美国的历史如果用美国地标来表示,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独立战争“落基山奠基阶段”,先贤奠基,奠定了符合美国国情的体制基础。这一阶段落基山还属于墨西哥,美国只是阿巴拉契亚山东边的13个州。美国体制的核心为“一法、两院、三权和四制”。“一法”是宪法;“两院”是参众两院;“三权”是立法、司法和行政,现在有专家提出“三权”实际上是华尔街金权影响控制下的“三权分立”;“四制”是联邦制、多党制、总统制和任期制,由此形成国家利益与风险防范的制约平衡机制。

(2)从建国到一战“尼亚加拉瀑布式的前进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有五件大事:以南北战争为标志的国家统一、西部开发、领土扩张、工业革命和海外侵略。美国的领土扩张可以概括为:“抢”、“买”和“连抢带买”。一是“抢”,通过墨西哥战争,抢占现在的加利福尼亚、内华达、科罗拉多、亚利桑那、犹他和新墨西哥等大片土地。二是“买”,利用拿破仑和英国开战之际,用1500万美元买下路易斯安那2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美国国务卿西沃德用700万美元买下阿拉斯加。三是“连抢带买”。例如佛罗里达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美国趁西属美洲独立战争之际,把佛罗里达“连抢带买”归为己有。通过“抢”、“买”和“连抢带买”,美国领土扩张到今天的940多万平方公里`。

(3)从一战到二战“密西西比河式的前进阶段”。这一时期出现经济大萧条,进入曲折发展阶段。经济大萧条造成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价平均由250美元跌到60美元,5000多家银行破产,1/3的工人失业。经济大萧条是如何解决的呢?一是罗斯福首先采取应急措施,稳定人心,然后推出罗斯福新政,包括整顿银行业、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等。二是借用外力,即通过二战渔利,,当时美国的工业占西方发达国家的60%,外贸占世界的33%,黄金储备占世界的70%,钢产量是苏联和英国的5倍,石油产量是英国的15倍、苏联的75倍。实际上经济大萧条的根本解决办法是二战。

(4)从朝鲜战争到金融危机“两大洋(太平洋和大西洋)波浪式的涨潮阶段”。这一阶段总的趋势是涨,但前30年以退为主,主要有三件大事: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30年也有三件大事:里根主义、苏联解体和资讯革命。从近30年看,美国经济有五个作用力:利用广场协议压制日本;利用亚洲金融危机打垮“四小龙”、“四小虎”;发动科索沃战争动摇欧元;兴起资讯革命领先全球;实行宽松政策刺激经济。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即“911事件”、安然事件和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

从历史的大背景看,经济大萧条是美国历史的第一个反向转折点,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第二个反向转折点,金融危机是第三个反向转折点。

2欧洲

(1)地理的欧洲。欧洲有1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7亿多人口,45个国家。从地理构成看,即二个腹地东欧、西欧。三个岛屿,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和冰岛。四个半岛,北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主要包括芬兰、挪威和瑞典;南边巴尔干半岛,主要包括希腊、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和前南斯拉夫;往西是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再往西是伊比利亚半岛,主要包括西班牙和葡萄牙。

(2)历史的欧洲。史学界对此有不同看法,可以将其划分为古代欧洲、近代欧洲、现代欧洲和当代欧洲。古代欧洲从古希腊到中世纪,这期间可以划分为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三个阶段。近代欧洲从文艺复兴开始,也有学者从生产力的角度认为从地理大发现开始。现代欧洲从一战开始,也有学者认为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或从法国大革命开始。当代欧洲从二战结束开始,也有学者认为从苏联解体开始。

(3)政治和经济的欧洲。欧洲联盟(简称欧盟)现有27个成员国,总部设在布鲁塞尔。欧盟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除俄罗斯外,主要欧洲国家都包括在内。此外,1985年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五国在卢森堡边境小镇申根签署《申根协定》,目的是取消欧洲国家相互之间的边境检查,并协调对申根区之外的边境控制,现有26个成员国。

(4)军事的欧洲。1949年美国与英国、法国等12国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目的主要是防范苏联。1956年苏联牵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华约已解散,北约也就没有实质存在的必要。北约现有28个成员国,成员国不局限于欧洲,美国、加拿大和亚洲的土耳其等都是其成员国。

(5)货币的欧洲。欧元区现有17个成员国,其成立的出发点是希望通过欧元把欧洲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欧元区大体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是德国和法国两大发达国家,紧密层是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和北欧等较发达国家,边缘层、外围层是希腊、塞浦路斯、马尔他、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等小国。2011年欧元区GDP总额13万亿美元,占世界的20%,贸易总额11万亿美元,占世界的29%。

3新兴经济体

新兴经济体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主要是指“四小龙”、“四小虎”,现在广义上是指“金砖五国”、东南亚、韩国、海湾六国、土耳其和墨西哥等,而狭义上是指“金砖五国”。2011年“金砖五国”GDP总额13万亿美元,占世界的19%,贸易总额6万亿美元,占世界的15%。其中,中国GDP总额世界第二,出口总额世界第一,进口总额世界第二,贸易总额世界第二,外汇储备总额世界第一。

新兴经济体即GDP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其发展阶段一定意义上介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其主要特征:一是利用人口优势或资源优势实现赶超,例如中国、印度主要利用人口优势,巴西、俄罗斯利用资源优势。二是经济硬实力快速发展。三是经济软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新兴经济体发展中面临一些共同问题:一是发展的持续性问题。二是通货膨胀的压力。三是结构调整问题。四是经济软实力不足。

二、美国次贷危机引燃金融危机祸及全球

1金融危机祸及全球

美国从格林斯潘时代开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了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但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泡沫集聚膨胀,种下次贷危机的种子。泡沫破裂导致新世纪公司率先破产,2007年4月次贷危机开始,2008年9月进一步演变成金融危机。统计数据显示,金融危机导致2008年全球股市蒸发35万亿美元,全球不动产损失30万亿美元,银行呆坏账损失数额巨大,主要经济体对银行注入的救市资金多达26万亿美元,全球破产企业不计其数,失业人数2000多万人。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测算,金融危机后世界总失业人数多达2亿人。

2美国屡败屡战

2007年4月新世纪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次贷危机正式拉开帷幕。2007年8月美国被迫放弃实施两年之久的货币紧缩政策,进入“降息”周期。2007年12月起,美联储与欧洲央行开展国际联合援助行动。2008年2月布什签署1680亿美元经济刺激法案。2008年3月美国联合西方九国向市场注资2000亿美元救助贝尔斯登。2008年7月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宣布救助“两房”措施,2008年9月政府接管“两房”。2008年9月救助美国国际集团(AIG)。2008年10月推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7000亿美元金融救援计划。2009年2月实施“金融稳定计划”,规模为15万亿至2万亿美元。2009年2月实施“2009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减税增支7870亿美元。2010年11月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购买6000亿美元中长期国债。2011年9月推出“扭转操作”政策(QE25),美联储将4000亿美元短期债券置换为长期债券以压低长期利率。

3经济呈复苏趋势,但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现在美国经济复苏正处于正反方博弈的过程中。从正方看,主要是就业。失业率由最高时的100%降到2012年4月的81%。但5月又反弹到82%。从反方看,主要是房地产、消费、出口和债务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问题。所以,目前美国经济呈复苏趋势,但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三、金融危机引爆欧债危机火药桶

欧债危机爆发后,欧元区屡战屡败。如果没有“特殊疗效”,欧债危机无解。欧债危机火药桶爆炸再祸全球,影响全球经济复苏。

1欧债危机是如何点燃的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二战后欧洲实行高福利政策,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产业外流到劳动力便宜的新兴市场,造成欧洲产业空心化,税收收入减少,税收收入低且要实行长期形成的高福利政策,只能发行债券。因此,债务雪球越滚越大,超过了“两条红线”:一是债务余额/GDP超过60%。二是财政赤字/GDP超过3%。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金融危机引发欧洲银行业出现问题,为解决银行业的问题,便增加债务。欧元区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差异化的财政政策,在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下,各国不能自主选择各自的货币政策,但又各自实行差异化的财政政策,各国债务没有硬约束。2009年12月评级机构下调希腊债务评级,引爆欧债危机火药桶,并且一发不可收拾,欧债危机发展到今天愈演愈烈。

2金融危机引爆欧债危机的十道冲击波

第一波,2008年11月冰岛和爱尔兰等国银行系统率先显露风险苗头,冰岛一度面临国家破产,这是欧债危机的前兆。第二波,2009年12月评级机构接连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2010年4月希腊负债高达3000亿欧元,正式向欧盟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申请救助,欧债危机正式爆发。第三波,2010年11月爱尔兰正式申请救助。第四波,2010年12月评级机构下调西班牙等多个欧洲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欧债危机再掀高潮。作为欧元区的第四大经济体,西班牙的影响程度比希腊大很多。第五波,2011年4月葡萄牙向欧盟请求救助。第六波,2011年5月评级机构下调意大利、比利时主权信用评级展望,欧债危机全面恶化。意大利是仅次于德国和法国的第三大经济体。第七波,2011年9月评级机构下调法国部分银行的信用评级,法国是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危机开始向核心国家蔓延,并且越来越严重。第八波,2011年11月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38%,创下欧元问世以来最高纪录,欧债危机进一步向欧元区核心国家深度蔓延。第九波,2011年12月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将包括德国和法国在内的15个欧元区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列入“信用观察名单”,最核心的德国也被卷入其中;2012年初标准普尔公司又宣布下调欧元区9个国家的信用评级。2012年欧元区需要偿还的公共债务规模已高达15万亿欧元。第十波,2012年5月以来,法国大选奥朗德上台,德国默克尔地区首选失败,民众支持率跌至近50年来最低。希腊三大政党组阁失败,民众开始挤提,局势恶化。法国陷入停滞,意大利和西班牙陷入衰退。

3欧元区屡战屡败

面对十道冲击波,欧元区被迫应战,但十次大规模的救助都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可谓是屡战屡败。第一战,自2009年12月欧元区各国纷纷出台增税、财政紧缩等措施。第二战,2010年4月欧盟与IMF商定7500亿欧元救助计划。第三战,2010年5月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M)和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第四战,2011年11月欧盟成员国财长会议通过850亿欧元爱尔兰救助方案。第五战,2011年12月和2012年3月欧洲央行两次动用欧洲版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长期再融资操作”,分别为欧洲金融机构提供两个5000亿欧元左右的流动性。第六战,2012年3月欧盟峰会决定建立永久性的援助机制“欧洲稳定机制(ESM)”。第七战,2012年3月欧盟二十五国签署“财政契约”,要求约束财政。第八战,2012年3月30日欧元区17国财长会议达成协议,决定将欧洲稳定机制(ESM)规模从现有的5000亿欧元扩大至8000亿欧元。第九战,2012年5月欧盟召开特别峰会,但对解决希腊债务及欧元债券等问题无果而终。第十战,2012年5月28日向希腊四大银行注资180亿欧元;2012年6月9日向西班牙提供1000亿欧元银行救助贷款。但欧元区危机应对机制实质上仍在加重成员国债务负担。目前,欧元区成员国平均债务总额与政府财政收入之比已超过150%,处于近10年来最高水平,希腊和意大利更是高达350%和250%。冰岛、拉脱维亚、捷克、希腊、葡萄牙、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荷兰和罗马尼亚等国家政府先后倒台。

4欧债危机无解

欧洲人口老龄化问题导致产业空心化,进而税收收入下降,财政增支困难,在长期形成的高福利政策下,只能发行债券,债务雪球越滚越大。此外,由于财政政策差异性和货币政策统一性的矛盾,各国财政赤字难以通过债务货币化的方式解决[1]。“欧洲之解”在体制上或进,即成立“欧罗巴国”,或退,即解体。但欧盟各国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政治地位,因此很难升格为“欧罗巴国”;同时,退的可能性也很小。在技术上唯有发生“新技术革命”或有一解,但这对解决欧债危机都不是一日之功,可谓远水不解近渴。

目前欧债危机尚处于主权债务危机的第一阶段,接下来将进入银行业危机的第二阶段。主权债务危机发生后,银行减记,例如希腊减记50%,贷10000亿只还5000亿,银行资产受损,融资能力下降,然后必然惜贷,不敢轻易贷款。银行不能贷款,实体经济必然受到冲击,银行业危机进一步发展就是实体经济危机。所以欧债危机不但无解,而且还刚刚开始。

四、全面考虑政治、社会和自然等因素对经济的影响

1大选年的变数

2012年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大选,5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的4个要发生首脑更替,这是二战以来最大的一次变动。例如法国奥朗德上台,提出要改变原来萨科奇和默克尔达成的协议,这意味着要重新调整原来的救助政策,必然会对经济带来新的影响。美国大选,共和党罗姆尼作为候选人已成定局,将和奥巴马竞争总统,竞争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复苏。美国历史上,如果大选年失业率高于8%,总统还没有能实现连任的。2012年一季度美国失业率为82%,为降低失业率必须刺激经济,刺激经济的办法是推出“量化宽松”政策(QE3)。因此,大选年的影响不仅是政治本身,也会给经济带来很多变数。

2社会动乱的变数

老的乱局:巴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问题;伊拉克问题;阿富汗的塔利班和巴基斯坦的塔利班;虽然本·拉登已死,但基地组织还存在;印巴克什米尔争端;前南斯拉夫战争后遗症;俄罗斯车臣问题,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问题;英阿的马岛(阿根廷称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争端;日俄(日本和俄罗斯)北方四岛争端;西班牙埃塔组织;英国、爱尔兰北爱问题等。

新的乱局:叙利亚和西亚北非局势;朝鲜局势;伊核和海湾局势;菲律宾及黄岩岛问题;索马里海盗;颜色革命;南北苏丹问题;欧美游行示威;马里、几内亚比绍政变;西非绑架事件等。此外,在菲律宾及黄岩岛问题上,《环球时报》社论指出,中国应该给菲律宾一个明确的教训[2]。南海是中国的,这没有什么争议。对此,中国应采取强硬外交政策,打退菲律宾,保卫黄岩岛。

3自然灾害的变数

近年来,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洪水、台风、飓风、沙漠化、石漠化、沙尘暴、冰冻、雹灾、高温干旱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表明人与自然的矛盾已经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此外,我们不能否认外星文明的存在。外星对地球冲击的严重性,人类还没有完全认识到,这个问题未来可能是人类最大的问题。大国政治家要负起责任,考虑全人类的安全与生存问题,共同面对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宇宙文明与地球和谐发展。

4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调整包含政治、经济双重目的

一方面,在政治上、军事上制衡中国。最近希拉里和帕内塔都提出美国的战略重心将转移到亚太地区,其60%的军舰部署在亚太地区,2012年以来已经在中国周边搞了七次军事演习。作为苏东解体后美国近20年来的第三次战略调整,其重返亚太的目的是遏制中国崛起。其他国家对美国已不构成主要威胁,而面对越来越强大的中国,美国要加固其三大岛链。对此,美国准备在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新加坡等地建立新军事基地,并在印度和越南等地积极活动,以形成针对南海的更大的岛链。另一方面,美国在经济上并不看好欧洲。美国本来对欧洲一体化就不看好,对欧元也不买账,发动科索沃战争就包含动摇欧元的因素。金融危机引爆欧债危机火药桶,目前欧债危机比金融危机更严重,所以美国在经济上并不看好欧洲,提出重返亚太战略。

五、从哲学角度再看世界

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70亿人口,其中80%的人有宗教信仰。宗教不管其世界观是唯物还是唯心,但其抑恶扬善,这对社会稳定有好处。人之所以为人就是有信仰。人没信仰,就如同动物。人可以有不同的信仰,但不能没信仰。所以,我主张建立一门“信仰学”,同时要研究学习哲学。

哲学不解决任何具体问题,但学好哲学可以帮助你解决所有问题[3]。关于哲学,教科书上有很多定义,例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方法论”。毛主席对哲学做出如下概括,“自从有阶级社会以来,一共有两门科学,一门是自然科学,一门是社会科学,哲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但把“自从有阶级社会以来”改为“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则更为准确。下面我们跳出现实社会这些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从哲学角度再看世界。

第一,从矛盾依存角度看,矛盾双方无不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条件。现在前苏联、华约解体,一方不存在,另一方北约虽然表面还存在,但实际已没有多大意义,所以美国要重返亚太。第二,从主要矛盾角度看,如果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矛盾,必有一个是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性质。现在世界经济错综复杂,但美国、欧洲和新兴经济体是世界经济棋盘上的主要矛盾。第三,从矛盾转化角度看,矛盾双方无不依据一定的条件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虽然美国、欧洲软实力、科技实力还很强,但总体上在走下坡路,而新兴经济体开始走上坡路。第四,从量变质变角度看,全球危机先是量变,新兴经济体在与美国、欧洲的经济较量中,每一次危机双方都要互相上下一个台阶。从长远看,必然发生质变,改变世界秩序。第五,从波浪式变化角度看,这种变化不是直线型的,变化中将不断出现反复。第六,从相互联系角度看,应该从经济、政治、社会、自然和宇宙等方面看问题,要全面联系辩证观察,不能就事论事。第七,人类要理性选择,谁也不能独善其身,需要“道”的大智慧。因此,在金融危机、欧债危机问题上,需要“道”的大智慧,认识到“地球村”是安危与共,一损俱损,要谋求全球共赢,特别要防止矛盾转移。

六、中国怎么办

1大处谋势,小处谋子

前些年有个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讲的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9个国家交替成为世界大国的过程。这其中,有幅员辽阔的泱泱大国,也有巴掌大的蕞尔小国,例如荷兰、葡萄牙,何以能在500年间交替成为世界大国值得我们深思。这9个国家的共同点是:以国家强盛为目标;以变革体制为前提;以对外开放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国民教育为基础;以精神文化为支撑;以精英人物为骨干;以有为领袖为表率。不同点是:政体上既有君主立宪制,也有共和制,英国、荷兰、西班牙和日本是君主立宪制,其他国家是共和制;经济体制上既有市场经济,也有计划经济,例如前苏联;对外开放上既有照搬他人,例如彼得大帝,也有立足自身;推行手段上既有温和方式,例如英国“光荣革命”,也有强硬方式,例如法国大革命;国家统一上既有以经济手段为主的,例如德国取消关税,建立关税同盟,也有以武力手段为主的,例如美国南北战争。这9个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抓住历史机遇;立足本国国情;学习他人之长;培育人才为本;精神物质并举;坚持变革创新;政策刚柔有度[4]。同时,也有一些落伍失败的教训。有的昙花一现,丧失机遇,例如葡萄牙、西班牙;有的一味恃强,激化矛盾,例如彼得一世;有的体制僵化,不思改革,例如前苏联;有的诉诸武力,对外扩张,例如拿破仑、希特勒。

在国际舞台上,大处谋势,小处谋子,重在安内,兼顾攘外,既要韬光养晦,也要积极有所作为。在世界大格局里,最重要的是处理好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国家间关系上的典型反映,中美关系的常态是既和又斗[5-6]。

2中国的金融定位

金融硬实力的平面扩张是金融大国的标志,金融软实力的立体提升是金融强国的标志。衡量金融硬实力的十个指标:金融资产规模、经济货币化程度、经济金融化程度、股票市值、资本实力、金融机构数量、金融从业人数、外汇储备、市场规模和金融业增加值。例如2011年底中国金融资产规模156万亿元,如果不考虑物价因素,相比1978年的1100亿元,增长1400多倍。英国《银行家》杂志对世界1000家大银行进行排名,其中,中国有101家。经济货币化程度,也就是M2/GDP,1978年为16%,1993年为100%,2011年为180%,高于世界大多数国家。中国股票市场从无到有,2010年底沪深两地股票市值215万亿元,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值位居世界第六、亚太第二[7]。2011年底全国城镇银行业金融法人机构近3800家,城乡营业网点突破20万个,是30年前的10倍。1978年中国外汇储备只有十几亿美元,现在外汇储备32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金融业增加值,目前是1978年的350倍,年均增长10%。上述指标体现了中国的金融硬实力,所以中国现在是金融大国。但中国金融软实力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金融创新适应不了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二是金融市场的深度不够。三是金融企业的治理机制不完善。四是法律环境和社会信用环境等金融发展环境有待改善。五是金融监管机制需要不断改进。六是金融国际化程度不高。七是金融人才配置不平衡,高级金融人才缺乏。八是金融文化建设滞后。九是金融理论建设滞后。十是金融国际环境有待改善。目前在国际事务中,一些对中国不利的规则、惯例总体上还没有改变,中国的金融话语权不高,金融软实力明显不足[8]。因此,中国要实现由金融硬实力平面扩张的金融大国向金融软实力立体提升的金融强国转变。

3中国金融问题的简要评述

目前中国面临十大金融问题。一是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问题。二是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特别是最近的温州金融改革实验区问题。三是体制内的金融风险问题,例如银行、证券和保险体制内的风险问题。四是体制外的金融风险问题,例如准金融、担保公司和非法集资等。五是外汇储备问题。六是银行利润、收费问题。七是股市问题。八是监管问题,例如巴塞尔协议Ⅲ还有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九是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例如农村金融、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十是利率市场化问题。下面重点围绕五个问题展开讨论。

(1)温州金融改革实验区问题。温州金融改革实验区共确定12项任务,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一是规范发展民间融资。二是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三是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四是创新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改革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温州有可能迎来金融改革发展的新波峰。中国金融改革30年一直是波浪式前进,这30年有波峰也有波谷。中国30年的波浪式前进中隐藏着三组博弈:中央金融安全性和地方金融冲动性的博弈;整体金融安全性与单体金融冲动性的博弈;国家金融安全性和国际金融冲击性的博弈。温州金融改革起步后,必定有一大批省市会跟随效仿,倒逼中央。面对这种形势,一定要采取审慎的态度,改革发展和监管一定要同步,防止波峰后出现大的波谷。

(2)银行利润问题。从正方观点看:第一,银行盈利从根本上说是好事,银行盈利财政才能增收,才能补充资本。第二,银行盈利是改革的成果。一方面,银行盈利是企业改革的成果,企业效益好,银行才能盈利。另一方面,银行盈利是银行改革的成果,银行经营管理效率提高,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才能增加利润。第三,银行盈利是资产质量改善的结果。过去不良贷款率高,利润大都用于冲销不良资产。不良贷款率高的原因非常复杂,首先是融资结构不合理。间接融资占主导,直接融资所占比例很低,间接融资曾经占90%多,现在占80%多。此外,还有很多政策性因素,例如,工商银行受企业破产倒闭、纺织业限产压锭和煤炭业限产压井的影响,出现很多不良贷款;中国银行受外贸体制改革影响,农业银行受供销体制改革影响,建设银行受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影响,再加上以及自身管理的问题。第四,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业的利差与国际水平相比并不高,甚至还要低。中国银行业的利差大约为27%,美国为35%,德国为28%,印度为35%,巴西为80%,俄罗斯为70%,OECD国家为25%。第五,银行中间业务的收费总体合理。有明确规定的,总体上是按照规定收费。市场议价部分是按照市场规则办事,如果买卖双方不同意,收费也无法实行。从反方观点看:第一,银行利润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社会平均利润率大约为10%,银行利润大约为20%。第二,中国收入差距大,低收入群体占多数。也就是说,从收费方来看,中国的银行利润已同国际“接轨”,但从付费方来看,在物质上和心理上难以接受如此高的银行利润。对此,可以参考累进税的办法,采用差异化收费方式解决这一问题。第三,中小企业贷款难、贷款贵。这其中不乏“倒手加价问题”,即银行贷给大企业,大企业的财务公司再倒手,社会上的资金“掮客”再倒手,倒来倒去层层加码。第四,收费不合理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目前,部分银行仍存在贷款搭配收费、收费不透明和加价收费等现象,客户容易将其和银行高利润相联系,认为银行靠多收费赚取利润。第五,银行案件和铺张浪费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银行内控不力,频繁发生案件,以及存在高额消费等铺张浪费现象,极易引起社会大众不满。

(3)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问题。所谓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实质就是民营资本准入问题,具体包括三个方面:资本准入、机构准入和高级管理人员准入。从资本准入角度看,几乎所有上市银行都有民营资本,大约为50%。从机构准入角度看,民生银行就是由民营资本发起设立的。中国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性质上也属于民营。从高级管理人员准入角度看,因为金融业专业性比较强,金融机构实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是国际惯例,高级管理人员必须符合经验、能力等一系列硬性条件。

(4)利率市场化问题。目前中国已经准市场化了,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外币存贷款利率早已放开,已经市场化。二是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已经放开(信用社除外)。三是人民币存款利率下限已经放开,仍管制上限。管制上限的目的是防止乱拉存款以及存款大战。目前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还不能放开,至少不能完全放开,需要逐步进行。四是同业拆借利率、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企业债利率已经完全市场化。

(5)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问题。即“外倚内练,夯基定向,吸精固本,稳中求进”。“外倚”即明确指导思想,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形势取决于宏观经济形势,取决于国际金融形势。“内练”即练好内功。“夯基”,通过金融危机汲取教训,夯实自身的基础。“定向”,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既不能抱残守缺,又不能盲目照搬,要确保中国金融业健康发展。“吸精固本”,吸取国际金融的精华,但要根植于中国,为我所用,根植于实体经济,为经济社会服务。“稳中求进”,“稳”是前提,加强监管,确保安全;“进”是目的,通过金融改革创新,发展中国金融硬实力,提升中国金融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唐双宁欧债危机将演变为经济危机[N]第一财经日报,2012-06-11(A11)

[2]环球时报社中国应继续保持对菲律宾严厉[N]环球时报,2012-05-18(15)

[3]唐双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上下求索”[J]中国金融家,2010,(10):21-26

[4]唐双宁60年:中国的借鉴、机遇与选择[J]银行家,2009,(10):30-32

[5]唐双宁中美关系既和又斗[J]英才,2012,(1):81

[6]唐双宁与高手美国玩,才能成高手[N]国防时报,2011-12-12(19)

[7]唐双宁如何转变中国金融增长方式[N]金融时报,2011-04-13(5)

[8]唐双宁硬化中国金融“软实力”[N]中国财经报,2009-03-10(8)

[9]环球时报社中朝须快速解决我船员被绑案[N]环球时报,2012-05-18(14)

[10]唐双宁欧洲将陷入“十二种争斗”[N]金融时报,2012-05-28(2)

作者:唐双宁

防范危机发展金融论文 篇2:

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与本次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

摘要: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和本次金融危机是近年来两次主要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从金融机构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经营原则来分析两次危机的风险形成机制,可以得出对我国金融改革有益的启示:即必须全面看待创新的效益和影响,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机构过度追求盈利性带来的系统风险。

关键词: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经营原则;监管

2007年夏,在基准利率上调和房地产价格下跌的双重压力下,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迅速波及到了抵押贷款公司、投资银行、商业银行、投资基金、养老基金等诸多金融市场主体,并且将风险传递到国外,引起全球金融体系的动荡。这不禁让我们想起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是由于亚洲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片面追求高速度、过度金融自由化和引进外资,而忽视了对于经济结构的必要监管和及时调整,导致本国经济发展出现强弩之末的态势,当国际游资对其发起攻击时,经济基础的脆弱性便突然凸现,从而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两次金融危机既存在一些差异,又有其共同点。爆发的根源都是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目标设置中本末倒置,忽视了经营管理中的首要原则——安全性原则,过度追求盈利性,导致金融机构资本金严重不足。一旦外部宏观环境变化,或者宏观政策调整,金融危机随之爆发。本文试从金融机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大经营原则的矛盾入手,分析两次危机的风险形成机制。得出其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两次危机与金融机构的经营原则

引发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是相同的:即金融机构忽视了经营管理的最主要原则——安全性原则,而过度追求盈利性。

(一)过度金融创新埋下了风险隐患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原动力,其发展的最初目标是提供风险分散或对冲的手段,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以确保利润。

金融衍生品和证券化是近几十年金融业发展最快的创新产品。它们具有三个方面的特性:一是高杠杆性。高杠杆化的结果具有双重性:盈利快速增长,损失也成倍放大。就个别机构而言,高杠杆化使得大型金融机构可能因其中某部门或业务陷入困境而导致整个机构倒闭。就金融市场而言,市场动荡很容易使得这种具有高杠杆特性的金融机构发生流动性短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二是不透明性。金融创新种类繁多,在基础产品之上经过多种组合、衍生而产生的金融产品具有结构复杂、风险不确定等特点,为风险潜伏埋下隐患。三是传递性和分散性。金融创新的目标的是为了获利和规避风险,而不能消灭风险,在经营过程中将风险向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分散。这可能会使得单个的机构金融风险下降,但却导致金融市场整体系统性风险上升。由于以上三个特征,新金融工具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增大了不稳定性,成为多次危机的导火索。

亚洲金融危机与金融衍生品市场密切相关。对冲基金是一种新型的投资工具,即基于最新的投资理论和极其复杂的金融市场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用,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模式。1997年,国际市场游荡的对冲基金利用金融衍生产品及现货市场,实买空卖、风险对冲,对泰铢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在衍生品的杠杠效益和风险的传递特性下,泰国的货币危机迅速由外汇市场传递到资本市场,引起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并存,然后将危机传到国外,横扫整个东南亚。

本次金融危机可以说是美国金融机构金融过度创新的产物。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房地产放贷机构大力开发次级抵押贷款产品。次级贷款收益高,但其缺乏流动性,而且有较高的信用风险。抵押贷款公司便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进行资产证券化,发行低级别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将其出售投资银行等风险偏好机构。投资银行再以这些低级别的MBS为基础,发行担保债务权证。经过多层次证券化,产品的风险变得很难识别和追踪。由于这些证券化的金融资产是建立在最初的贷款基础资产之上,当基础资产和交易对手出现问题后,大量的信用风险就会沿着金融创新的链条将风险逐级传导下去,必然危机金融市场整体。

(二)道德风险引起金融创新异化,危及金融体系

亚洲金融危机前,东南亚各国普遍依靠房地产带动经济的高速发展。政府过度干预企业和金融系统的贷款投向,使这些企业依赖政府取得贷款,并不愿承担贷款风险。这种运行机制促使企业的道德风险滋生,过度投资,资源配置不当。由于贷款中的很大部分被投放到房地产业,造成了国内房地产市场泡沫经济,银行呆账、坏账居高不下,国内流动性不足,经济发展放缓。

在这次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美国次贷危机中,从次级抵押贷款到次级抵押证券化各个环节都存在道德风险,主要表现在:1、次级抵押贷款人的道德风险。次级抵押贷款人自有资本有限,首付为零或者很低,破产成本很小。在这种情况下,次级贷款人纷纷倾向于借款买房。2、抵押贷款公司、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由于房屋抵押贷款公司、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将风险转移给风险偏好者或者不了解风险的投资者,因此各市场主体不再去关注资产的质量,而是考虑在购买了产品之后,如何通过打包、分拆和证券化处理,将衍生出来的新产品卖给下家。通过这些操作,使得各金融机构自身承受的风险非常低,利润却很高。结果,抵押贷款公司大力发展次级抵押贷款,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机构纷纷介入次级债,高杠杆率、复杂的证券化产品、衍生产品充斥了市场。3、信用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由于信用评级机构的收入是基于所评级证券的金额,而不是信用评级能否真实地反映相关信用风险。在利润的驱使下,评级机构丧失了中立性,和被评级企业相互配合,使用各种手段提高衍生产品的评级结果。证券化产品偏高的信用评级引起机构投资者的非理性追捧,导致信用风险的累积。

(三)市场非理性与羊群效应助推了危机的蔓延

无论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目前的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市场非理性导致过度投机和羊群效应而更广泛地蔓延的。1、非理性会导致市场泡沫。危机发生前的高增长、高回报下掩盖了风险。在亚洲金融危机前。经济形势良好时,股市常常以高于经济增长率的速度发展,结果形成程度不同的泡沫经济;经济形势恶化时,股市又以更快速度下滑,使经济形势更加恶化。增长速度越高,股市膨胀越厉害的国家,危机征兆出现后,股市降幅一般也越大。2、羊群效应一般表现在投资前投资方向的选择和投资后的撤退过程中。在选择投资方向时,一方面,经过多层次证券化,各市场参与者之间已经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夸大收益,掩盖风险,各投资者已经无法判别投资品的质量;另一方面,金融创新后的投资工具越来越复杂,市场参与者对这些新产品市场活动真实特征有限,无法通过专业分析得出

结论。因此往往无法抉择资产,容易引发“羊群效应”。

在投资以后,人们对资产价格的预期往往也会引发“羊群效应”。由于人们无法依靠常识来推测预期资产价格的涨落,便开始寄希望于对未来价格趋势的预期。这种预期常受到各种消息的影响。危机初现端倪时,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变化造成信心危机,引发金融恐慌。政府和公众都缺乏应急准备,往往易陷于束手无策的状态。预期实现。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东南亚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外资,1997年开始,东南亚各国经济金融体制的弊端开始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市场预言东南亚金融市场将出现危机,外资纷纷撤离,造成东南亚各国流动资金短缺,危机一触即发。

(四)金融监管不到位为风险的滋生和蔓延大开方便之门

一直以来,金融监管都扮演着金融体系“守夜人”的角色。纵观历史上的几次大的金融危机,金融监管不完善都是危机爆发的内在因素。

东南亚各国在经济发展中,由于基础薄弱,金融监管体系跟不上过快发展和开放的市场、风险防范薄弱,从而无法应对本国资本的大规模逃逸与外国资本的冲击,最终酿成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恶果。主要表现在:一是东南亚各国普遍存在开放过早、过多和金融监管力度减弱的矛盾。二是在本国监管体系还不健全的条件下,过早实现资本账户自由化,允许非居民参与本地金融市场的交易活动,造成对外国银行的离岸业务及金融衍生工具监管不力,给国际游资留下了投机的空间。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是多头监管、重复监管和空白监管同时并存。正是这样的监管体系加速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一是监管体系庞杂,监管部门权责混乱。如银行的监管:联邦注册银行或者跨州银行,如果是会员银行则由美联储监管,不是会员银行则由美国货币监理署(OCC)监管。州一级注册的银行由各州银行监管局监管。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不直接监管,但有义务和权力对银行资产负债进行管理。二是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金融创新链条出现了监管的大片空白地带,对创新产品和投资银行的监管程度更是严重缺乏。各种复杂的,高杠杆性的金融衍生品和证券化产品没有被监管部门纳入系统监控范围,出现风险后,也就没有针对性的应急手段。传统的投资银行由于从事的是赚取佣金的经纪类业务,基本没有纳入到巴塞尔监管框架中,也没有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次贷危机爆发时,投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平均仅3%,而国际银行业资本统一协议一巴塞尔协议要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当投资银行大量从事高财务杠杆产品时,监管当局仍然沿袭以往的模式,导致次贷危机中投资银行因为资本充足率的不足,抗风性能力弱,大量倒闭。三是1999年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允许恢复混业经营,金融机构多种业务交叉,证券化将银行信贷、证券、保险、投资银行等多个业务领域联系在一起。但是金融分业监管体制没有进行调整,单一领域的监管往往使交叉领域出现监管真空或者是重复监管,特别是对于涉及系统性、全局性的问题缺乏有效监管和协调,导致监管缺失和错位。

二、两次危机的启示

(一)全面看待创新的效益和影响

从亚洲金融危机到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各国都进行了一些结构性变革来防范金融风险,金融工具的发展也从金融衍生产品发展到了债务衍生工具。从理论上讲,衍生工具和资产证券化等制度设计可以使风险转移给市场投资者,但不能消除系统性风险。风险只是分散,不可能消除。只要金融机构仍以盈利性作为日常经营的首要目标,危机就会产生。因此我们必须对金融创新进行重新审视,既要看到其对金融发展推进器的作用,又要对其传递风险的特性有清醒的认识,处理好创新和规范、发展的关系,把金融创新的风险置于可控范围内。

当前,我国金融企业在开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不断创新的金融产品,如银证通、离岸银行业务、网上银行业务等,一是要规范创新规则,完善金融创新的市场准入机制。金融创新不是无序创新,而是在一定的规则内运行。监管机构必须通过立法或管理条例规定各种创新的程序和市场进入标准。二是完善金融创新业务顺利运作的框架。推进创新和发展新业务时,金融机构应按照严格监管标准,确定金融机构的整体风险承受水平,据此确定业务发展规模。并打好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架构、信息资源和人员基础。三是加强创新产品的市场监测与预警,完善市场退出机制。这不仅有利于及早防范和处置因金融创新失败引致的风险苗头和风险隐患,而且还可以增强社会公众对金融创新的信心。

(二)监管部门要防范金融机构过度追求盈利性引起的非理性和市场信息结构扭曲

盈利性容易引发非理性行为、造成市场信息结构扭曲。亚洲金融危机前。政府过度干预资源配置,引起产业结构不协调,房地产、股市非理性繁荣。高风险必然伴随着高收益。次贷危机中,为了追求高收益,贷款机构积极地发放风险贷款;借款人倾向于冒险,过度投资。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引起金融市场失效,风险在逐步积累。这就要求监管机构完善制度建设,设定金融机构的业务标准,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理念,抑制道德风险。对我国来说,首先,政府必须对经济金融活动给予直接的适度干预和监管。这种监管既有防范性的,也有保护性的。防范性的法规主要是:限制金融机构之间的不良竞争;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加大流动性要求,以有效控制创新产品规模的非理性扩张,减弱银行和金融机构利用监管漏洞获利的刺激;为银行活动确定标准并加以限制。保护性规定有: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保费费率以银行的风险状况来确定;完善“最后贷款人”制度,为银行提供必要的后备支援。其次,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提高投资者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正确判断自身的风险承担能力,理性选择投资的产品。

(三)加强金融自由化和审慎监管要同步进行

金融自由化进程中常伴随着金融脆弱性的增强,更需要强化金融监管,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保障金融体系平稳运行。亚洲金融危机中某些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系不完善,金融基础薄弱,缺乏健全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在此条件下盲目、匆忙地全面实行金融自由化,为投机者“创造”了机会。这次的次级贷款也带有明显的监管宽容性。金融自由化程度越高、危机蔓延的速度越快,监管部门职责就愈大。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利率自由化和汇率自由化改革,金融创新和金融集团化不断涌现,分业经营的限制逐渐模糊。在金融活动交叉化的趋势下,金融体系的稳定需要监管的系统性考虑和迅速应对。而我国实行的是“一行三会”金融监管体制,“三会”之间的联席会议机制没有达到及时协调的目标,这种监管体系对于金融体系的系统性、全局性风险往往难以迅速有效,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成本巨大,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时机开始成熟。首先可以开始做一些局部调整、框架设计等前期的准备工作,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其次应该迅速地推进金融监管机构的“大部制”改革,建立一个机构,统管金融监管,以适应金融混业经营和全球化趋势对统一监管的需要。

责任编辑:晓 立

作者:谭燕芝

防范危机发展金融论文 篇3: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金融生态视角分析与思考

摘 要: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减缓了全球经济的增长,给当前的全球经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欧债危机作为此次金融危机的新一阶段,从市场与企业层面蔓延到政府层面,消极影响持续至今。从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金融生态视角对当代国际金融危机进行分析和解释,主要运用金融生态系的静态结构和动态系统探究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机制关系,并提出构建生态化的国际金融体系的理念。

关键词:金融生态;金融危机;国际金融体系

一、金融生态与金融危机

(一)金融生态系统结构

金融生态是一个新兴的仿生学概念,它借鉴生态学在社会经济中运用的研究方法,为我们探讨金融主体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彼此影响的动态关系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目前,学术界对“金融生态”内涵的界定目前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金融生态环境观和金融生态系统观。本文则以系统观的角度对金融生态加以界定,认为金融生态应是指各类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活动体与其外部金融环境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

一个完整的金融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金融生态的静态结构和动态系统。金融生态的静态结构包括金融生态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的动态系统指金融生态的调节机制,可划分为外在调节与内在调节两种,内在调节又包括价格机制和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外在调节则包括金融决策机制和金融监管机制。

(二)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演变

金融危机是指金融体系出现严重困难乃至崩溃,对实物经济的运行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表现为绝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各种金融资产价格暴跌、金融机构陷入困难并大量破产。20世纪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爆发了多次金融危机,涉及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的工业国家,金融市场经常动荡。如,1929—1933年金融危机、1994年的拉美国家金融危机、1997—1998年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的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危机的扩散和深化以及金融危机的恶化与全球化。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因其经营的次级债坏账问题而被迫申请破产保护,由此揭开了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序幕。2007年6月次贷危机开始在美国金融体系扩散,金融市场做出剧烈的反应。8月初,美国之外的法国、德国、日本等国金融机构开始披露次贷相关损失,危机开始向全球金融体系扩散,2008年9月华尔街一系列投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破产及倒闭,全球性金融海啸的特征日益明显,并传导至西欧银行体系,并进一步波及实体经济且引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随着各国救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国家债务的比重随之大幅度增加,以致超出了本国的清还能力,进而导致了债务危机。

2009年11月,希腊债务危机显现,揭开了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新阶段,2010年4月希腊政府正式向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援助,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全面爆发。紧随其后,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的主权债务问题趋向恶化,此轮国际金融危机已从私营部门的危机推进到了公共部门的财政危机。2012年,法国的改革进程停滞不前,意大利和塞浦路斯改革仍充满了大量了不确定性,尤其是意大利的大选给该国经济改革带来了诸多疑问。2013年初,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在宣布该央行2012年财报时表示,虽然欧债危机因欧洲央行的融资承诺而有所减缓,但危机“并未结束”。

根据上文对金融生态的定义,金融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平衡系统,具有完整性。当金融生态系统的金融生态的静态结构发生变化,例如金融生态主体的行为不符合整个系统的发展、金融生态环境恶化等,或者金融生态的动态系统无法继续发挥其职能,例如价格机制失效,金融决策和金融监管机构政策机制不健全,破坏了金融生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时整个系统便会失去平衡,金融体系就会发生动荡。金融危机正是当金融机构陷入困难,金融资产价格暴跌,金融指标急剧恶化时,整个金融体系被破坏,出现严重困难的现象乃至整个金融体系崩溃。由此可以看出,金融生态和金融危机之间具有理论联系,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金融生态的各种要素之间像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具有相互依存性。金融生态静态因素的依存性首先表现在金融机构之间的依存性,资金供求者与金融中介机构之间的紧密联系及其相互交易,维持着金融系统的日常运转。其次,静态结构因素中的金融活动主体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依存性,这种依存性直接影响着金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况。如没有一个适宜的金融生态环境,就必然会阻碍金融主体的金融活动和金融系统的良性运行与发展,致使金融生态失衡,金融体系崩溃。金融生态的发展同自然生态一样,呈现为不断演进的动态过程,同样具有自我调节机能和调节边界,当金融生态的变化超过这个边界时候,或者自我调节机能失去了其机制效力时,就会破坏金融生态平衡,此时,金融危机就会爆发。

二、金融危机的金融生态结构视角解释

(一)金融生态主体方面

在金融生态系统中,金融机构是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不断地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和根据自身需要去作用环境的行为主体组织、单位,如银行、证券、保险、民间借贷等。美国经济呈现衰退危险时,政府采取了降息减税等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房产价格一路飙升,从提供资金的银行到面向终端客户的抵押贷款商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和利润,就放宽条件,允许那些不具备贷款条件和还款能力、信用等级较差的人参与住房抵押贷款,使得大量低信用、低收入的人获得了大量的贷款,形成了巨大信贷风险。

在金融生态系统中贷款者在改变经济基础的同时也会产生不良贷款和债务,当超越了调节机制的能力范围,就会打破金融生态平衡,引发金融危机。在此次危机中,大量低信用者为获取房产,争相申请次级贷款。在房地产泡沫破灭的过程中,由于购房者收入减少,付不起房贷利息导致房贷违约率上升,造成了大量的次贷风险,引发了次贷危机。

(二)宏观经济环境方面

在金融生态系统中,金融服务于经济发展,金融发展的动力也主要来自于所依存的经济基础,因此,经济基础同样发挥着类似于土壤的生态作用,是构成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在次贷风暴席卷美国并向全球扩展的前夕,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为金融危机的蔓延提供了温床。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美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国家债务迅速增长,而以中国为首的亚洲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则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其次,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加剧了金融生态的不平衡。全球金融生态环境之所以不断恶化,美国的高消费之所以能在巨额贸易逆差的背景下得以维持,美国虚拟经济之所以能够在这些年持续膨胀,是与当前以美元为主导的单级国际货币体系是分不开的。最后,国际评级机构对欧盟五国的主权信用评级的连续下调对欧债危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国际投资者有国家破产的担忧,恐慌情绪蔓延,同时也使得这些国家借债成本增加,负担更重。

(三)政府政策环境方面

适当的政策环境有助于改善金融生态系统的结构,增强金融生态的功能和效率。反之,不良的的政策环境就会影响到金融生态的内部结构变化,并产生弱化金融功能,破坏金融生态平衡,引发金融危机。美国在过去几十年一直采取税收支持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使得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另外,美国赤字政策导致贸易逆差与日俱增,为解决财政和贸易双赤字,美国在全球发行美元、国债、股票及金融衍生品,通过这种虚拟渠道使全世界的实体资源流入美国,为全球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金融危机爆发后,欧元区各国为了抑制经济的下滑,普遍采取了经济刺激政策,例如对处于困境的银行注资。这些计划的本质是将私人部门债务转换成政府部门债务,通过政府部门资产负债表的膨胀和杠杆化支持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的盖上和去杠杆化。虽然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欧元区金融的稳定,但导致了各国的政府资产负债表的严重恶化,危机开始从市场与企业层面蔓延到政府层面。

(四)信用文化环境方面

正如自然生态系统,不同的环境影响着生物的性态,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环境下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不同的生活行为方式,进而影响了该国各种体制的形式。在超前消费盛行的西方社会里,流行一种借贷消费的“信用文化”,个人靠借贷消费,团体靠借贷运行,银行靠借贷填账,国家靠借贷维持,政府和家庭都债台高筑,个人储蓄率下跌至接近零,无节制的负债最终必然会导致金融危机的暴发。

三、金融危机的金融生态动态系统视角解释

(一)价格机制调节

首先,价格机制调节失效。调节金融生态的价格机制主要包括利率与金融服务的费用标准。此次金融危机中,次级贷款被包装成各种衍生金融产品大肆操作,金融创新产品的高杠杆率增加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在金融危机之前,金融创新产品的杠杆特性是泡沫膨胀的加速器,成为银行过度借贷和资产泡沫快速膨胀的直接原因,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它又加速了金融机构的倒闭和全球流动性的蒸发,成为危机进一步恶化的加速器。

另外,由于金融衍生品的评级费用由债券承销商支付,评级越高越利于销售,评级费用也越高,因此评级机构无法保证评级的公正性和独立性。在金融生态系统中,有效的价格能反映金融市场的资金与产品的供求状况以及金融服务的质量。而在这场金融危机爆发前,价格自身已经失去了有效性,无法发挥作为一个检验金融组织生存能力的根本标准的作用,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调节作用使金融生态系统自动趋于平衡,最终导致平衡被打破,金融危机爆发。

(二)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

正如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命体一样,在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下,适者生存,金融生态系统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是在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下产生的。从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来分析本次金融危机,可以发现过度的金融创新,泛滥的金融衍生产品是导致危机发生的原因之一。金融创新及衍生产品市场对于其基础市场而言,既有平衡对冲基础市场风险的正效应,也可能有放大整个金融市场风险的负效应。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由于过度的金融创新,金融创新过度,房地产金融机构以次级抵押贷款为支持衍生出一系列复杂的金融产品,极度烦琐和复杂的信用创造程序,导致潜在的危机。由于价格机制的失效,这些过度的金融创新产品和衍生品在导致危机出现时无法自我反应退出市场,导致市场退出机制也失效。没有完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就无法维持金融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整个金融运行的内在机制就失去了调解功能。

(三)金融决策机制

在金融生态系统中,货币供求平衡既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也是经济金融稳定的重要条件。消除或防范货币危机是消除或防范银行业危机的关键,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在其中又是关键中的关键。此次金融危机与美联储所实施的不当的货币政策是分不开的。

美联储在“反衰退”思想指导下,从2001年开始连续13次降息,支持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任意发展,造成美元持续走弱和通胀压力增大。经济回暖后,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利率的急升加重了購房者的还贷负担,使美国的房地产市场降温,房屋贷款公司受到了沉重打击,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相继关门,随后危机的影响范围逐步扩大。

蔓延到欧盟的债务危机则充分暴露出欧元区体系深层次的制度性缺陷,即在欧元区内部货币政策由欧洲央行统一行使,而财政政策却由主权国家分而治之。当某些成员国遇到外部冲击时,它们难以根据自身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等特点,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比如,当希腊遇到问题时,对外不能通过货币贬值来刺激出口,对内不能通过货币扩张来削减政府债务。只能借助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复苏,结果就是公共支出过度膨胀,财政赤字大幅上升,进而出现债务累计和主权信用问题。

(四)金融监管机制

如同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需要有适当的规则来维系,金融监管对维护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与有效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在事件发生之前对交易进行控制,或者在经济过程中对其进行引导和纠正。金融监管缺失会使金融生态系统运行的环境恶化,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此次金融危机暴发前,美国采取的是“双重多头”的金融监管体制。这样的监管体制从前是美国金融业繁荣发展的基础,但是随着金融的全球化和金融机构业务的综合化,“双重多头”的监管体制开始出现“空白”,存在监管盲点。此外,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主要目标是将金融风险移出银行,防范银行风险,这就导致了金融监管当局对银行之外的金融风险漠而视之,又因为资产证券化表面上的良好表现,更使监管当局忽视了对它的监管。同时,美联储放松对美国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拆借的监管,放大信用的杠杆比例,引发了“经济泡沫”。因此,美国监管体制的缺陷和监管不力成为危机暴发的主导因素。

另外,国际性金融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职能缺失也使得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扩大为国际金融危机。IMF不仅没有预测到危机的爆发,而且在危机爆发后仍然严重低估危机的破坏性,对美国这一危机始发国也没能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在危机的救助过程中也受制于资源短缺而无所作为。

四、思考与启示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和演变过程反映了国际金融体系面临的矛盾与问题,构建生态化的国际金融体系理念是促进金融和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从金融生态的视角来说,就是要形成生态化的国际金融体系发展理念,这是是金融生态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一种和谐金融、可持续发展金融,即指金融生态主体在金融生态环境中通过其相互作用的机制处于动态均衡状态的结果。具体措施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要优化金融生态静态结构体系,包括完善国际金融机构组织和构造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就是要完善金融生态动态系统机制,包括完善国际金融机构的决策协调机制和构造新型国际金融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 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J].经济学50人论坛,2004.

[2] 徐诺金.论中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3):4.

[3] 姜玲玲.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和启示[D].长春:吉林大学,2010.

[4] 吴晓求.金融危机引发对重大理论问题的再认识[J].中国金融,2008,(9):19.

[5] 王蔚.金融危机背景下再论金融生态建设[J].经济研究,2010,(2):15.

[6] 陈柳钦.金融危机下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思考[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6):20.

[责任编辑 陈丹丹]

作者:周炯 王蕾

上一篇:管理模式循环经济论文下一篇:行政赔偿责任构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