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物理教学论文

2022-04-25

【摘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够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自主学习,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自主学习的人际生态环境;2.展现学科特点,激发兴趣,产生自主学习动力;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自主学习习惯;4.教会自主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学生自主学习物理教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学生自主学习物理教学论文 篇1:

让学生在物理探究性教学中自主学习

倡导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学习是当今新课改的显著特色。创设活动情境去发现物理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是探究式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尝试运用物理活动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物理知识,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期待学生创新思维的萌发,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使课堂教学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新的教学理念,使课堂教学更加切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认为:物理课堂教学应以活动情境为载体,激发学生思维,通过自主探究、亲身体验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自主学习。下面,笔者以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二章“动能、势能及机械能”一节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探索体验及具体做法。

一、创设活动情境,感悟物理概念

物理概念是在物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思维活动抽象概括而成,以反映物理事物的本质属性,掌握和运用物理概念是理性认识物理事实、获得物理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生要真正理解与掌握某个物理概念,建立物理表象是关键,而物理表象的建立离不开物理活动。

动能、势能及机械能这三个概念是本章的重要知识点,又是机械能守恒的知识基础。教材首先通过两幅插图引出问题:为什么要对机动车的行驶速度加以限制?而且在同样的道路上,不同车型的限速却各不相同?从而建立能量概念,并以此为桥梁,展开动能、势能及机械能的后续教学。对初中学生来讲,他们认识事物正在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思维活动还常需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在具体的物理活动中感悟事物的本质。能量作为一个较为抽象而难懂的物理概念,对某些学生而言,尽管在过去的学习中早有接触,但毕竟认识肤浅,教师若照搬教材,泛泛而谈,学生必然难以接受。所以,引导学生认识这个概念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之一。

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三只手臂向上托粉笔盒”的物理活动来引领学生自主探究、体验感悟能量这个概念。这三只手臂分别是我的手臂、一位同学的手臂以及生物实验室中的一只石膏模型手臂。上课一开始就开展物理活动,三只手臂同时伸展在讲台上,手里分别放上粉笔盒,只待同学们下令,看谁能先托起手中的粉笔盒?比赛的结果是:这位同学已将盒子高高托起,而我却与模型手臂一样未“能”托起。此情此境,同学们哑然失笑,都用诧异的目光审视着我,似乎在质问:难道你竟与那只模型手臂一样不能托起一只小小的粉笔盒?由此透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从功的角度去讨论、比较这“三手臂”有何不同。即该同学能对粉笔盒做功且还真做了功,而我能做功却未做功,可那只模型手臂没做功是因为真没做功的本领。可见,让学生获得丰富多彩的感性认识,从活动现象的特征出发,导出能量这个物理概念,能使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讨论活动现象和结果,让学生从生动活泼的讨论之中建立起新的物理概念。

这个物理活动的设计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的注意力已被完全吸引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之中,使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始就已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此设计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物理表象,形成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课堂。这样不仅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建立物理表象,从中概括抽象形成物理概念。

二、注重探究体验,凸现自主本质

何谓自主探究?就是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有目的地去探究、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构建物理概念或总结物理规律。学生自主探究与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有着质的区别。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常采用讲授的方法,把物理知识作为一堆“静态的结果”照本宣科,教师主要关注学生“知道了什么”。相反,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怎样才知道”的过程,通过探究体验促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动态构建”,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构起对知识的真正理解。自主探究作为一种课程教学理念,必须充分体现在以新教材为载体的物理课堂教学上,以探究为出发点,以实验活动为中心,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探究、体验探究,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学生通过上述活动,在理解与掌握能量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图片,在各种实例一一播出的同时,导出课题深入展开的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了解什么样的物体才具有能量。即运动的物体有动能,被举高或弹性形变的物体“储存”着一种势能—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然后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应用控制变量法去探究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充分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同时对实验现象展开互动讨论,分析、归纳得出实验结论,进而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动能、势能与机械能的概念以及相互转化的规律。如此将自主探究引入课堂,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有助于促使学生逐步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为了避免赘述,节省篇幅,可由“动能”的教学片断来窥视整个教学过程。

【片断1】动能的概念

(视频播放)一头温顺的耕牛带给我们的感受是:一片柔和的田园风光……但当它向你疾奔而来时,你的第一反应将是什么?海边微风轻拂,发丝飘舞……但当它怒不可遏呼啸着席卷大地时,会让你不寒而栗。这种能量来自哪里呢?—引入动能的概念。

【片断2】动能的探究

一只足球飞来用头去顶不觉得什么,但若是一只铅球飞来你还敢用头去顶吗?一颗气枪子弹抛给你,用手去抓不觉得什么,但若是从枪口飞出你还敢用手去抓吗?引导学生猜想: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通过猜想让学生讨论并设计方案,运用“控制变量”进行自主探究,分析得出实验结论:运动物体的质量相同,速度越大的物体动能也越大;运动物体的速度相同,质量越大的物体,动能也越大。

关于势能的教学类似于动能的教学过程。例如,一块大石头放在你的脚边,你一定不觉得什么,但若把它用绳子悬挂在你的头顶之上,而绳子又将断裂,那你一定会……生活中还有一些物体既没运动,也没一定的高度却同样让你感到恐惧。例如,用张紧如弓的细竹对着你,一旦松手弹性形变的竹棒会对你……我们之所以会害怕,是因为被举高的物体或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具有潜藏的能量—势能,尽管它们没有做功,但却蓄势待发,只要一有机会,就会通过做功把储存的能量释放给你(或别的物体)。

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结论几乎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感觉不到思维形成的生动过程。”虽然,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费了一定的“无用”时间,但学生却自主完成了探究活动的全过程,并从中感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正是物理课堂教学值得凸现的亮点,也是探究体验、自主学习的新课改理念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周家军,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江苏省无锡市物理学科教学能手,无锡市洛社初级中学副校长(现全面主持无锡市洛社新开河实验学校工作)。1993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洛社镇双庙初级中学教导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校长和无锡市洛社初级中学校长办公室主任、副校长等职。荣获三等功、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被评为江苏省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校长,多次获得江苏省物理知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有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级或省级核心刊物。

作者:周家军

学生自主学习物理教学论文 篇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够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自主学习,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自主学习的人际生态环境;2.展现学科特点,激发兴趣,产生自主学习动力;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自主学习习惯;4.教会自主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   自主学习   引导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同化和顺应是我们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心理思维方式,由此可见,学习过程中主体的能动作用的重要性。现代发展性教学和主体性发展理论,也让我们认识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剧”的主演,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进行充分独立的思维,发展自己的见解,张扬个性,大胆创新,才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渐进成长,所以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物理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是物理教学改革必然的发展趋势。那么怎样在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自主学习的人际生态环境

孔子《学记》言“亲其师,信其道”,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受情感取向影响的,更新旧的教育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平等、民主的关系,既使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和责任。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积极思维,则有赖于他们的心理平和与取向。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创造生动的学习情境,给出学习的“路线图”与“行动指南”,再辅以自由宽松的时空,他们才会积极参与认知过程,如果学习氛围过分紧张,精神压力大,学生思维就会迟钝,产生抵触情绪。在课堂活动评价中,时刻不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用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用寻求的思维对待回答,用正能量的语言去激励人,不居高凌下,不盛气凌人,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二、展现学科特点,激发兴趣,产生自主学习动力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足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需求。所以在物理教学中要多安排一些学生偏向和喜好的学习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一步强化学习,起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1.营造浓厚的物理学习氛围。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的实验基础,物理体系和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同时,物理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理知识。在物理教学中要经常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创设情境营造学习物理的氛围,根据学科特点, 设计一些直观、有效、生动有趣的实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习惯。

2.利用小制作、小实验展现学科魅力。在新教材中提供了许多“小实验”,这些小实验取材方便,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用品或废旧物品,而且制作简单,易作实用,它有助于破除学生对实验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引发大家探索物理的热情。还有一些妙趣横生的小实验,是不用障眼法的真正魔术,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小实验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一般需要学生独立设计创制仪器和设计实验程序,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充分展示了物理这一学科独特的魅力。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全面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另外,它可以排除外来干扰,多方面多角度让学生的视觉、听觉都能积极活动起来,构成一幅视听立体物理画面,营造出各种不同的情景,提高课堂效率。根据需要可以把一些演示实验过程制成动画。例如各种色光的合成、大气压的测定、电路的连接、触电的种类及雷电危害等等,当学生们看到这些鲜活的情景时便会怀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按照知识体系,逻辑关系拟好学案,罗列好问题链,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章可循,有案可依,不落于忙乱,不浮游于肤浅,不游离于重点。为了搭建更多的学生有一个发表自己见解的平台,寻求智力援助的机会,清除自主学习中的障碍,维持自主学习可持续发展,除了老师有限度的支援外,还需建立小组学习,学生在小组中尽情释放见解、碰撞智慧、对决真伪,产生极好的学习效果,留下极深的学习印痕。

1.小组的组建要有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提供智力支撑,活跃起来。对层次高的学生来说,提供智力援助是一种无声的“表扬”与“激励”,内心默默提醒自己:要刻苦认真地学习,捍卫自己“独占鳌头”的格局,对层次低的学生来说,寻求智慧就是一种提升,一段小小的进步,一个障碍的“跨越”,也是一次自主学习的成长。这样两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持续地自主学习,从一个学习层面推进更深的另一学习层面。

2.小组学习活动也是学习的监督活动和检查活动,学生在群体的自主学习感召下,学生会自觉地约束学习行为,不脱离自主学习的频道,积极自我调节,主动地学习,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四、教会自主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学生自主学习也贵在得法。学生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等于找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由“学会”过渡到“会学”,只要有了会学的自学能力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习方法应做到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学会拟定学习计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预习的方法,要求学生把不明白的问题做上记号,从而使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课。

3.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问、多思考、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教学主体。

4.引导学生把物理量及相关的物理概念,编成“儿歌”或“顺口溜”等形式便于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5.引导学生积累错误、找到症结、积极自我评价,培养攻坚的毅力和信心。

6.开展经验交流,让学生把各自的学习经验和体会、学习方法和技能进行介绍、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把学习方法教给了学生,学生才能更有效地主动学习,掌握了恰当的学习方法,学习上没有畏难情绪,自然会事半功倍,学习成绩也会不断提高。

总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让所有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主学习,才能全面提高物理学习效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陶书华

学生自主学习物理教学论文 篇3:

尊重学生自主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学生自主学习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自练、自得自悟、互相交流、自评自纠,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新课程的学生观认为,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和谐的发展,都能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都能终身学习、终身发展。这就是新课程价值的最高体现。

关键词:自主学习 指导 三维目标 尊重错误

学生自主学习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自练、自得自悟、互相交流、自评自纠,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新课程的学生观认为,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和谐的发展,都能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都能终身学习、终身发展。这就是新课程价值的最高体现。培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发现自己、学会肯定自己、学会展示自己、学会发展自己独特的个性优势、学会自主学习。时代的发展不仅需要成千上万具有健康人格、健全人格的学生,更加需要具有丰富个性的学生,有创新发展的学生,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

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是有两种内在需求决定的。一种是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努力刻苦学习,把学习当成樂趣、当成享受,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主动。一种是学习的志向追求、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要鼓励和尊重学生把自主学习与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发展的志向、祖国的需求有机的联系起来。

在物理教学中,尊重学生自主学习,就是保护好学生与生俱来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兴趣,克服其盲目性,培养其指向性、创新性,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在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实验课中,教师都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都得到适度发展。

在上新授课时,可以要求学生观看来自实验、教材、网络、课件的问题情境,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尝试解决自己提出的疑问。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讨论,适时适度参与学生的实验与研讨,从而使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比如有时学生在自学完“牛顿第一定律”后,依据生活中的经验,认为“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将会逐渐地停下来。”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逐渐停下来的物体是否不受力的作用。”然后引导学生重新进行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速度逐渐减小的实验。学生在学完“浮力”一节后(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一册),提出以下问题,浮力的定义中“一切”是否合适?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是否各个表面都受到液体的压力?这时可引导学生讨论,浮在水面的木块与打入水底的木桩受到的水的压力有何不同。在“光的折射”一节,可以先做光的折射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但由于光速很大,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几乎同时出现,学生无法观察到他们的先后关系与因果关系。这时,再用Flash 播放光的折射模拟实验,学生就可以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这样就可以避免传统教学中,教师刻意讲出“折射角在前”这种情况。有效弥补了单纯进行实验教学的不足,减小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有助于保护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兴趣。在“大气压强”一节,由于水银有毒,所以现在课堂上不做“托里拆利实验”,但可以用Flash进行模拟实验,并可以模拟玻璃管倾斜时,玻璃管中水银柱长度变化,高度不变,从而有效地突破了难点。在“惯性”一节,可以用Flash 模拟交通事故全过程,从而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模拟飞机投弹问题,从而有效突破难点,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这样,在新授课中尊重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难点,从而使教学的重点与学生学习的难点真正地统一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在上习题课时,首先由学生解题,然后,教师依据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稚化自己的思维,对学生进行诱导点拨,提供针对性互动服务。比如,有这样一道浮力题目:“质量为79千克的铁块放入足够多的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多大?(g=10牛/千克)”。有的学生解法如下:F浮=G排=mg=79千克×10牛/千克=790牛。针对学生这样的解法,教师不能对学生讽刺批评,而要让他们计算此时铁块受到的重力,并与浮力比较。这是学生就会发现,此时铁块受到的重力与铁块受到的浮力相等,与事实不符。再经学生讨论,就会找到错误的原因,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体验到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在上复习课时,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将本章节内容系统的归纳下来,以便于学生听课记录,并形成知识体系。“纸上得来均觉浅”,有经验的物理教师都有体会,部分学生不能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学生自主学习所致。对于没有经过学生自己思维加工的知识体系来说,学生是不能牢固掌握的,就更谈不上熟练运用了。在上复习课时,可以先让学生参照教材“学到了什么”归纳本章节主要内容,然后由学生讨论各知识点间有什么联系。教师根据学生归纳讨论的情况,再出示典型例题,由学生完成再经师生讨论后重新构建知识体系。在复习完“力和运动”后,出示题目:质量为5千克的A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5米/秒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做出A物体受到的力的图示。学生完成做图后,教师参与学生讨论,提出以下问题:①A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②A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哪两个力?③A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动力为多大?经过讨论后学生就能重新做出正确的图示,并重新构建知识体系,并能在大脑中沟通“力和运动”以及“力的图示”的关系。

在上实验课时,教师提出实验目的与需求后,可以由学生确定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并完成实验得出结论,写出实验报告。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始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与服务者。

在物理教学中,尊重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在自主学习中向教师全面地展示自己,教师才能及时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讨、诱导、点拨、答疑。可以说,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师生是否相互尊重,是学生自主学习成败的关键,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作者:樊秀萍

上一篇:企业研发支出盈余管理论文下一篇: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