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改视角下植物保护学论文

2022-04-27

摘要:探索在欠发达地区建设一流大学是破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题的战略选择。欠发达地区建设一流大学应准确把握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和中国特色,突出优势,切合区域发展需求,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林改视角下植物保护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林改视角下植物保护学论文 篇1:

农业生态学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及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应用性科学。该课程内容丰富,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课程知识具有较快的更新速度和较强的专业性。经过数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对农业生态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制度和实践环节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以期达到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绿色发展意识和提高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目的,并且已在实际的本科教学工作中取得初步成效。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 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

1.研究背景

农业生态学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学专业本科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建立在生态学的原理和系统论的方法等基础上,将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探究农业生物与农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及其作用機理和变化规律的应用性科学,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一个分支[1]。运用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农业领域中的生态问题,探讨协调农业生态系统组分结构及其功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生态学的根本任务。农业生态学不仅要进行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更要为发展农业生产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学习农业生态学一方面要了解有关生态学的一般知识及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要运用农业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资源生态问题与系统优化途径,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知识,开展农学专业相关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农业生态学在我国高校植物保护专业和农学专业课程中的受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掌握农业生态学的理论知识,学会分析农业方面的生态问题和协调农业生态系统组分结构及其功能,是农业生态学教学的目标。同时,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如何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授课老师在改革教学中的首要任务。笔者结合农业生态学的教学改革经验,浅谈一些感悟。

2.基于授课对象的实际基础和专业特点,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框架

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中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农业生态学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当前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学转型的教育背景下。《农业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因此农业生态学的教学过程必须充分体现出“应用”和“技术”的鲜明特征,将理论讲授与专业教学相结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农业生态学在我国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是探讨农业方面的生态问题和协调农业生态系统组分结构及其功能的一门学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各大农林类高校对农业生态学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我校针对农学专业学生开设农业生态学课程,根据授课对象现有掌握的基础知识,针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剖析,尽量避免其他课程中的重复知识点,适当补充农业生态学教材外的重点知识,如分子生物学中微观机制方面的讲授,激发学生更深层次探究的兴趣和意识。

该课程最早采用2009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骆世明主编的《农业生态学第二版》,该本教材内容较为系统,基本知识较为完备,但出版时间较为久远,该教材未重点阐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绿色发展的重要理念,缺少近年来发现的新理论和新现象,无法与前沿学科知识接轨。为更新教学内容,课程选用内容更为详实的2017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骆世明主编的《农业生态学第三版》。

针对植物保护专业和农学专业学生所需重点关注的知识点不同,授课中需要明确授课目标,调整知识框架,突出重点章节,舍弃部分讲授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教学内容更加合理、系统。例如了解生态学与农业生态学的关系,了解农业生态学在生产中的作用,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农业生态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等,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从点到面逐步接受信息,并在限定的课时内,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充实和拓展教学内容、增加课堂信息量,建立课后研讨群,开设课后线上网络课程会议,摆脱已有教材框架的束缚,讨论学习农业生态学的重点、热点,拓展知识面,使学生充分理解课程的核心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科研讨能力。

3.改变教课方式,提高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被动学的教学方式。由于农业生态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时代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参与性与互动式教学。例如在学期初期阶段,教师首先要讲解章节内容,让学生们对这门课程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抛出问题,让学生们自由发挥,也可以将全班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以不同章节内容为核心,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讨与交流。教师就学生们对问题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以章节为核心进行案例组织。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掌握章节中的核心内容,并能够组织出高质量的农业生态学案例,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既能够增添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2]。

基于课程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增添案例,有助于增加教学中的生机与活力,对于教学过程有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而课堂讨论就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辅助环节,可使学生进一步的理解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知识空间,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立题,查阅资料,综合论述,结合课堂讨论,使其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放宽视野,将课内的教学内容与课外的科技前沿信息、本专业的实际发展现状等结合起来。以教学内容为主,课外信息为补充,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进行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促进知识的强化理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3]。此外,改进原本仅以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考核模式,增加学生参与的小组性专题成绩,实践环节应更多的考查学生对实验实践内容的理解及体验过程,得分也计入总成绩。

4.挖掘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确立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农业生态学作为农学类专业性极强的课程,如何在内容上设计、结合和融入课程思政,是授课老师应思考和重视的问题。根据教育部、中宣部等部门2012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的要求,强调要实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课上与课下,授课老师需以身作则,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并确立科学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农业及农业生态学领域的发展大势,培养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建立远大抱负并脚踏实的信念,做到明确“四个正确认识”、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工作仍急需更多的专业人才投入到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同时再次强调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线。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4-7]。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前提是绿色发展理念,核心是绿色产业和产业链,基础是新型人才[9]。

农业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农学领域的重要学科,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顺应目前社会对专业型、创新型人才需求的趋势,而多元化教学模式则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绿色发展的意识,树立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服务的思想旗帜,不仅教授专业知识,更要培养社会责任感。作为教师要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学习党的指导思想,利用职业特点,为国家输送专业知识过硬、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农业领域新型人才。

当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创新,教育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所以农业生态学具有时代化特色与需求,需要院校也应当不断的探索,培育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与创新精神的专业化人才。在实际的本科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授课内容、教学结构、考核机制等的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农业生态学学”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还使学生掌握了生态学和系统论的研究方法,养成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随着农业生态学的快速发展,会有新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出现,其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也将日趋完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不断更新学科前沿理论和思想,不断完善本课程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努力让课程与学科发展并进。以学科理论知识为基础,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寻求合适的授课方法,以达到为国家培养农业领域新型人才的目的。

基金项目: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0年薪制人员科研启项目 (KA200540846)

参考文献:

[1]骆世明.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与我国农业生态学的发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29(02):340-344

[2]王艳芳,刘领.注重课堂互动和过程考核的《农业生态学》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17):83-85

[3]劉彬,武建林.《农业生态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5,(04):89-91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EB/OL](2017-09-30)

[5]韩长赋.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EB/OL](2017-05-09)

[6]王飞,石祖梁,王久臣,等.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8):17-22

[7]孙炜琳,王瑞波,姜茜,等.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与评价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4):14-21

作者:李春梅 万小荣 陈青春 张姿丽 兰霞 刘凯

林改视角下植物保护学论文 篇2:

在欠发达地区建设一流大学的战略思考

摘要:探索在欠发达地区建设一流大学是破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题的战略选择。欠发达地区建设一流大学应准确把握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和中国特色,突出优势,切合区域发展需求,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要始终坚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坚持以农为本做好旱区大文章,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道路,坚持大力实施升级版“人才强校”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一流大学;高校建设;发展战略

收稿日期:20181028DOI:10.13968/j.cnki.1009-9107.2019.01.01

作者简介:吴普特(1963-),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高效用水与高等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1]。探索在欠发达地区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对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在欠发达地区加快建设一流大学的必要性

(一)是破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高校的差距越来越大,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加突出,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主要短板。例如,京沪苏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约占全国的46%,而陕甘青宁新等西北5省(区)仅占全国的9.5%;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京津冀沪苏浙鲁闽粤等东部9省(市),A+档学科约占全国的77%、A档学科约占全国的72%、A-档学科约占62%,远超其他地区之和[2]。因此,国家在欠发达地区加快布局建设一批一流大学,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对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实现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

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整体性落后,是中西部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建设领域实现追赶超越的主要瓶颈。实现欠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可以从美国的西进运动中得到启示。美国西部开发就是以科技教育为动力,建设和发展了一批高水平大学,奠定了美国西部高等教育的基础,促成了技术革命和知识革命,完成了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对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发挥了巨大作用[3]。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必须在欠发达地区加快建设一批一流大学,引领支撑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是满足欠发达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保障

享受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方面。当前,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人民对自身发展的要求日益迫切,精神追求不断提升,而这些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仍然很不充分,其规模、水平和质量还不能满足人民的普遍需求。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往往是农业人口占比较高、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发展优质高等教育对提升区域整体人口素质、文化水平、文明程度、法制意识等具有重大意义,对促进区域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有利于充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正确把握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和中国特色

(一)关于一流大学基本特征的认识

关于一流大学的特征,目前阐述较多,不同学者有不同的侧重,本文从学科、类型、区域、经费、标准等方面谈几点认识。

1.一流大学的学科特征。一流大学的学科应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优势学科方向能够服务人类共同需求。例如食品、营养健康、医疗、制造、信息等领域。(2)能够及时跟进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对未知领域进行开创性探索。例如,MIT就是在服务美国军事装备研发中获得大量国防研发投入而迅速成长起来的[4]。(3)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首位,科技与社会服务并向合力培养杰出人才。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曾说过“你们只管写或者改写美国宪章,我只要能写大学一年级本科生的教科书就可以了”。(4)在国内以及国际上都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誉。

2.一流大学的类型特征。纵观世界高等教育,一流大学的类型具有多样性。一般来说,在US.NEWS、THE、QS、ARWU等国际著名大学评价体系中排位靠前的大学,往往具有举世公认的水平、地位和卓越成就,基本都被大家认为是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大学既有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大学,也有特色鲜明的行业性大学。例如,有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等学科比较齐全的综合型大学,还有以小而精著称的普林斯顿大学、法国巴黎高师,理工优势突出的加州理工学院,农业特色鲜明的瓦赫宁根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

3.一流大学的区域特征。一流大学的发展与地区经济水平密切相关。无论是从大学发展的历史轨迹看,还是从不同区域高水平大学的分布来看,一流大学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一方面,一流大学通常诞生在经济发达地区。例如世界经济中心先由意大利转移到英国后来又转移至美国,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也随之转移[5]。美国一流大学就首先诞生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我国的一流大学也大都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另一方面,高水平大学的兴起与发展,不仅对整个国家意义重大,而且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进步、实现区域全面协调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4.一流大学的经费特征。引进一流的师资、创造一流的条件、做强一流的学科、取得一流的成果,都必须有充足的经费保障。没有持续大量的经费投入,很难建成一流大学。例如,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官网公布的2018年经费预算中,清华大学269.5亿元、浙江大学154.7亿元,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均超过了100亿元。一流大学经费来源呈现多元化,除政府拨款外,科技经费、社会捐赠、服务性收入一般占比较大。例如,在教育部公布的2016年高校科研经费中,清华大学50.79亿元,浙江大学41.23亿元,上海交通大学33.47亿元[6]。

5.一流大学的内涵标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判:(1)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和文化软实力,能够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科学精神和崇高使命感的一流人才;(2)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并且在历史上有标志性人物,未来也能吸引优秀人才加盟;(3)拥有若干优势明显的一流学科或学科群,能够对本校、本领域、本区域发展发挥引领带动作用;(4)能够聚焦科学前沿和重大战略需求,产出一流的成果,作出卓著贡献;(5)享有一流的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力,能够得到国内外学术同行及社会各界普遍认可。

(二)关于一流大学中国特色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因此,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既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符合国际认可的一流标准和特征,又要具备鲜明的中国特色,包括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底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属性。(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2)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始终处于国家战略前沿,立足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3)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79]。

三、欠发达地区一流大学建设的路径选择

受资源、环境、人才、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在欠发达地区建设一流大学面临着非同寻常的艰巨性、复杂性,不能走经济发达地区依靠巨额投资外延扩张的路子,也不能走传统一流大学缓慢发展的老路子,必须寻找一条符合自身特色和国家“双一流”建设进程要求的新路子。

(一)突出优势特色进行重点建设

世界上没有一所大学的所有学科都是一流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也不例外。受区域经济限制和资源硬约束影响,在欠发达地区建设一流大学更需要突出优势特色、加强重点建设。学科布局切忌贪大求全,要精准投入、精准突破,将优势特色学科建成高峰学科。

(二)切实与区域发展需求紧密结合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进程,直接决定着能否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战略全局。国家在欠发达地区布局建设一流大学,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必须树立“有为才有位”的思想,明确发展定位和服务面向,找准与国家区域战略需求的契合点,做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三)精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是大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就没有学科。制约欠发达地区建设一流大学的根本瓶颈是人才短缺,根本原因是引进和稳定人才困难。这既有区位方面的因素,更有经费不足的问题。因此,欠发达地区高校要探索一条经济有效的人才队伍建设之路。要做到按需引進、精准引进,用有限资源引进学科建设最为紧缺的人才;要做到引育结合、以育为主,精准培养用好现有人才;要政策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扎实做好聚心、暖心、稳心工作。

(四)注重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

优良的大学精神和先进的大学文化,是一流大学最鲜明的特色和最深刻的内涵,也是最为持久的发展软实力。欠发达地区建设一流大学,可能无法与发达地区高校拼硬实力,但完全可以在精气神上下功夫,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上下功夫。因此,要厚植家国情怀,树立“在贡献中发展”的思想;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坚定建设一流的信念;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冒尖、宽容失败的氛围;要弘扬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学术品格。

(五)争取国家强有力的倾斜支持

没有国家的政策支持,欠发达地区很难建成一流大学。要积极争取国家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支持:(1)在人事制度创新、学科专业设置、招生选拔机制改革等方面给予更多的自主权;(2)在国家人才队伍建设计划、重大科技计划等方面给予划块支持、重点投入;(3)在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建设上,充分考虑欠发达地区的特殊因素,提高生均拨款定额标准;(4)设立欠发达地区一流大学建设特别专项,促进改善办学条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5)在绩效拨款和其他资源配置中,避免使用“一把尺子”进行核算,给予欠发达地区高校更大的倾斜支持力度。

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再思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建于1934年,开辟了西北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先河。1999年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通过科教体制统筹改革开启了有特色、高水平新型农业大学建设的重要实践。2010年确立了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远大目标,开始了在欠发达地区建设一流大学的伟大实践。2017年在“双一流”建设重大部署中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序列,迈向了全面推进改革发展的新阶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如何乘势而上,扎根西部大地实现一流目标,有以下思考和认识:

(一)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要位置

基于国家赋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西部旱区可持续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持和高水平科技成果支撑的历史使命,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要率先建成一流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经过80多年的积淀特别是2005年和2017年两次本科教学评估的洗礼,虽然已经形成了旱区农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但要达到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标准、满足未来农业发展的需求,还必须在一些关键领域、重要环节实现新的突破。(1)按照“四个服务”的要求,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通过全方位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实现“思政课”和“课程思政”两手抓两手硬,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培养的学生卓越而有灵魂。(2)根据学科基础,分层次分步骤推进专业建设,促进25个传统优势专业率先实现一流。譬如,依托“双一流”学科群建设的植物保护、农业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等优势特色专业要率先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农林经济管理、园艺、林学、动物医学、农学、生物技术等传统优势专业要率先进入国内一流前列,以此带动学校人才培养整体水平的提升。(3)把一流课程建设作为一流专业建设的根本抓手,从教师配置、教学内容、教材编著、方法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多措并举加强建设。特别要将教材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科研成果同评价、同奖励;要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4)充分挖掘学科资源,建立跨学科、跨学院的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农林高校普遍存在的课程开设数量不足问题。特别要围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与农林高校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建设一批高质量通识课程。(5)针对研究生生源主要来自本校的实际,积极推进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一体化设计,切实做到课程资源的有效衔接。(6)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紧密结合育人机制改革,特别要发挥学校在国内外建立的众多试验示范站(基地)优势,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7)根据“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需求,把培养学生国际胜任力作为重要目标,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善于处理涉外事务的高素质农林人才。

(二)坚持以农为本做好旱区大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西部,推进旱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既是国家赋予的使命,也是学校的传统所在、优势所在和特色所在。合校以来,学校面向旱区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主战场,构筑了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体系,建成了3个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以及62个省部级科研基地,推动了由应用研究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战略转变,做出了卓著贡献。在新时代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要抓住3个关键:(1)要站在国家战略的最前沿,做“顶天立地”大文章。未来五年要重点建设好旱区作物与逆境生物学、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农业高效用水与区域水安全、动物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5个“双一流”学科群,通过科研组织模式创新,充分发挥首席科学家、方向科学家和PI团队的作用,力争在旱区农业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前沿引领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使10个左右的研究领域达到世界一流、10个左右的研究领域达到国内领先国际知名。(2)要围绕学校未来学科发展战略布局,建设一批新型交叉学科平台,力争将生物信息、生物医学、生物药学、人类营养健康、农业大数据、智慧农业、资源流动与调控等新兴交叉方向培育成为新的学科增长点,使部分方向成长为学校未来5~10年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要积极推进科研评价机制创新,切实打破唯帽子、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在科研立项上选择最具胜任力的人、在学科资源配置上突出承担重要任务的人、在科研评价上注重绩效贡献和学术影响,大力推行按团队评价、按标志性代表作评价,引导和激励教师专注学术、潜心钻研、求真务实、做出贡献。

(三)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道路

产学研结合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以贯之的办学传统。学校合并组建后,将推动区域主导产业发展作为重要战略,探索构建了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找到了有效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新路子,相關经验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推动教育部、科技部在高校建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也为国家完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供了重要借鉴。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新征程上,必须紧密围绕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升级版”社会服务新模式。要在服务面向上实现“三个拓展”:由服务产中向服务产前产后拓展;由服务第一产业向服务第二第三产业拓展;由服务区域主导产业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拓展[10]。要着力推进4个方面的工作创新:(1)打通校内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校外试验示范站(基地)的链接通道,加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科技推广的互促互动,以高质量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科技推广,以高水平科技推广回馈高质量科学研究。(2)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要求,集成学校多学科优势,与地方政府、科技型企业联合建设整县域或整乡域综合试验示范区,为全国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标杆性示范样板。(3)创新科技推广队伍建设机制,依托学校10个核心试验示范站建设乡村振兴专业硕士学位创新基地班,使专业硕士研究生成为科技推广的生力军。(4)改革教师评价考核机制,将服务乡村振兴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标准,引导和激励教师积极投身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四)大力实施升级版“人才强校”战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期在远离大中城市的西部小镇办学,受区域和行业的双重限制,改革开放初期曾出现大面积人才流失,进入21世纪后人才补充也极为困难。为此,学校2004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基本解决了教师数量不足、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要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战略目标,汇聚和建设一支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仍然是学校当前的头等大事,迫切需要对“人才强校”战略进行全面升级。(1)紧密围绕国家赋予学校的使命和“双一流”建设目标,进一步明确各学科的重点建设方向以及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坚持精准引进、精准培养,打造结构合理、梯队完善、充满活力、学风优良的高水平团队。(2)将“双一流”学科群作为人才工作创新的先行区,探索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发现、使用和支持机制,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纽带、以任务为驱动,充分发挥首席科学家、方向科学家、PI科学家引领发展的作用,将优秀人才推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前沿。(3)加大力度实施青年人才海外提升工程,支持优秀人才在国际组织、学术机构、学术期刊任职,构建国际合作培养高素质人才机制。(4)健全党管人才工作格局,落实学院和学科支持人才、服务人才的主体责任,建立符合学校学科特征和人才成长成才规律的评价机制,将师德师风作为人才评价的第一标准,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成才和成就事业的优良环境。

(五)大力实施升级版国际化战略

进入21世纪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2005年提出实施“以外促内”战略,积极借助国际优质科教资源和办学理念提升自身办学水平;2011年出台了《关于实施国际化战略 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意见》,推动国际合作交流向纵深拓展,目前与159所国际著名大学或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成了13个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和3个创新引智基地,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有效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区域声誉度。但对照“双一流”建设的要求,学校国际化办学的深度还不够、水平还不高、实质性合作还需加强,迫切需要实施升级版的国际化战略,开展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具实效的国际合作交流,促进学校卓越发展。(1)进一步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通过联合办学、师生访学交流、科研合作攻关、共建联合实验室等,形成一批联系密切、务实合作的国际伙伴。(2)建立一批学科国际标杆,实行对标发展,以世界公认的一流标准衡量和推动学科建设。(3)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科教机构合作,以建设国际科技示范园、国别研究中心、援外培训为抓手,做实做强“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和引领作用,推动丝路沿线各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人文交流、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密切合作。(4)创新留学生招生机制,扩大留学生规模,打造一批全英文精品课程,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提升学校国际教育的影响力。(5)全面构建营造与国际化办学相适应的制度体系、规范标准和环境氛围,切实将国际化战略贯穿于教学、科研、推广和管理服务全过程。

(六)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国家科教体制统筹改革的践行者,也是受益者,更是推动者、探路者。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校更加需要用好国家赋予的改革政策,争取国家部委更大的支持;更加需要以创新的精神推进综合改革,加快破解制约内涵式发展的体制障碍和机制难题,实现由注重数量积累向注重质量提升转变、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重行政权力向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并重转变、由重物质激励向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转变。要充分发挥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著力增强在“双一流”建设中把方向、谋全局、抓大事的能力。要全面落实学校《章程》,强化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有力推动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要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改革人事制度,优化学科资源配置,构建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促进办学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效。要进一步深化教育部与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国家林业与草原局、中国科学院、陕西省共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制,积极争取其给予学校更加持续有效的资源投入、政策支持和工作指导。要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的批复》精神,积极与杨凌示范区深度融合、共同发展,协力将杨凌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要大力弘扬“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深入践行“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文化,把解放思想、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融入大学文化,把尊重人才、宽容失败的人文情怀融入大学文化,把开放办学、合作共赢的国际化理念融入大学文化,为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持续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7.

[2]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J].中国研究生,2018,157(增刊):2094.

[3]姚艳梅.美国西进运动与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对比及启示[J].河北学刊,2011(1):245247.

[4]别敦荣,李晓婷.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及其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1(2):5260.

[5]付八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探寻——欠发达地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46.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2016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94.

[7]人民网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EB/OL].[20161209].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6/1209/c1003-28936107.html.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引领教育战线新思考新作为[EB/OL].[20180912].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8n/2018_zt18/zt1818_bd/201809/t20180912_348464.html.

[9]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Z].20180808.

[10] 吴普特.高校须做好引领未来农业发展“大文章”[N].中国科学报,20181016(07).

作者:吴普特

林改视角下植物保护学论文 篇3: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及其园艺学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

摘 要:京津冀一体化现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与综合改革试验区也已启动,笔者比较区域内4所农业院校以及园艺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情况,分析园艺学科研究生招生及培养方案的差异性。提出地方院校在研究生教育上的不足,最后针对区域内园艺学研究生教育合作交流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园艺学科;研究生教育

京津冀地区合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由北京首次提出“首都圈”的概念,之后原国家计委牵头进行京津唐地区国土规划,内容包括交通、产业规划、环保等方面的合作和统一规划,但是合作效果并不明显,直至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起并达成“廊坊共识”,进一步推动京津冀三地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等方面开展合作[1]。2010年河北提出环首都经济圈的“13县1圈4区6基地”战略,2014年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3月“京津冀一体化”这一战略首次被写进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央正试图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京津冀一体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强力推动[2]。在京津冀三省市功能定位中,北京定位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创新中心等,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教育产业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天津作为为北方经济中心则要着力聚集国家级主导企业集团,承接物流货运的职能,定位于现代制造业、研发转化基地、物流航运和外向型经济的职能中心。河北则利用其广阔的地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承担着专业化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外包、劳动力供给以及生态等职能[3-4]。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与综合改革试验区于2009年正式启动,对于提高高等教育凝聚力和竞争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高教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5]。京津冀地域相连,文化相通,但是由于政治和经济地位不同,京津冀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北京、天津、河北三地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依次呈递减趋势。笔者通过对京津冀地区农业高等教育特别是园艺学科研究生教育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各农业院校的园艺学科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其特点和优势,为学校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结合京津冀一体化中的省市功能定位,主动调整自己的培养方案,明确自己的培养特色,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在京津冀三地中,我们选择了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天津农学院以及河北农业大学四所农业高等院校及其园艺专业进行比较(表1),位于北京的中国农业大学,为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具有110多年的建校历史,占据着首都北京的地理优势以及教育部直属院校的出身优势,中国农业大学定位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3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171个,专业硕士学位领域为37个,硕士生导师有1 199人,硕士生达到4 470人,占在校生人数的37.2%左右。而同位于北京的北京农学院建校时间较短(组建于1956年),属于北京市属的唯一一所农业高等学校,规模较小,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21个,专业硕士学位领域为12个,硕士生导师有310多人,硕士生530多人,占在校生人数的6.6%左右。河北农业大学为河北省与教育部共同组建的省级高校,建校时间在四所大学里是最早的,已建校113年,具有悠久醇厚的历史和沉淀,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多所院校与其都有渊源。主校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另外还有秦皇岛、定州校区、渤海校区,占据了河北广阔的地理和丰富的人才优势,在校生达44 000人,其中研究生约1 440人,占总学生数的32.7%,硕士生导师有592人,硕士学位授權一级学科有2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77个,专业硕士学位领域为7个。位于天津的天津农学院虽是天津唯一一所农业学院,但是由于学校建校最晚(于1976年组建),在4所高校中发展较慢。在校生约13 000人,从2007年开始,批准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9个,2014年批准专业硕士学位领域为3个,目前在校研究生208人。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京津冀三地的高等农业教育水平存在差异。从研究生比例来看,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比例最高,该校本科生升学率超过50%,说明该校以培养高层次农业人才为主,定位为一所研究型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本科生的升学率为23.95%,该校规模最大,历史最为悠久,但是由于受到地区差异的影响,研究氛围低于中国农业大学。而年轻的北京农学院和天津农学院本科生的继续深造的升学率不足10%,可能是由于学校建校时间较短,在科学研究方面没有厚实的基础,学校立足提高本科生教育水平,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迎合地方农业生产需求,培养服务于都市型现代农业应用型专业人才。

作为传统农业的一级学科,园艺学在所调查的学校均在建校初期就已建立,并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不断加强和创新。2014年四所大学园艺学招收园艺学相关学科(果树/蔬菜/观赏园艺)学术研究生数量分别为中国农业大学(60)>河北农业大学(36)>北京农学院(29)>天津农学院(15)(表2),每所大学5年间的招收数量基本保持稳定。从专业设置来看四所大学有所差异,中国农业大学设置传统的果树、蔬菜和观赏园艺专业,河北农业大学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设施园艺与观赏园艺和园艺产品质量与安全两个专业,突出其服务现代都市农业的特色专业,增强了优势学科的竞争力。四所学校虽然专业设置有所差异,但是果树学均为其重点专业,其中中国农业大学和河北农业大学的果树学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农学院和天津农学院的果树学均为市级重点学科。天津农学院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天津市政府以及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从2012年开始扩大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学校通过提高各级奖助学金,增加助研、助教、助管等职位补助,基本实现研究生“免费上学”的目标,减轻研究生经济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积极性。北京农学院为了保证研究生招生数量也采取了提高奖助学金等经济补助手段,并且与多个国家的大学进行“1+1”联合培养和研究生交流学习计划,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近几年通过不断的努力基本保证了生源,特别是北京农学院随着学校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位于北京首都的地理优势,研究生录取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极大地提高,2014年和2013年两年平均第一录取率分布为74.51%和66.95%,较2012年和2011年有大幅度的提高。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教育部自2009年起,着力推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6]。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和北京农学院2009年开始招收园艺专业学位研究生,天津农学院于2014年获批招生,招生人数以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天津农学院的顺序排列(表2),并有逐年提高的趋势。

从园艺研究生培养方案设定来看,从表3可以看出,各个高校在课程设置体系中根据课程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行如下几种分类:(公共)学位课、方向必修课和选修课。一般分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公共学位课主要为外语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专业学位课是基础性和综合性的课程,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和严谨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既具有坚实的基础,又能在基础上得到提高。方向必修课为专业基础课必要性的拓展和提升,选修课则更多是由学生兴趣和研究需求主导选择,各单位在课程设置和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弹性[7]。选修课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探索性,是专业知识基础上很好的补充和深入,在选择上比较灵活,因而选修课要体现前沿性和探索性,在量上要足够。从表3可以看出,中国农业大学选修课开设数目达28门,其他学校普遍15门左右。在课程组合方面,中国农业大学降低了必修课的学分,增加了选修课,为研究生提供更多更广泛的选择。在必修课中增加了科技论文写作,同时加强了实践教育和文献书目阅读两个内容,可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阅读以及写作能力,并增加其科研动手能力,体现出其以研究为主的教学目的。此外,中国农业大学还设置了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等特殊课程,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道德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素质的培养。而河北农业大学所要求的学分最高为35~40学分,在必修课中设置了两门研究技术课程,此外在选修课中设置了特色课程为科技影像技术,在实践教学方面该校做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实践教学不少于20个学时。天津农学院园艺学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师资力量较弱,但是基本建立了完善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特别设立了教学和社会实践、学术道德宣讲等特色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术道德修养,此外由于天津地处滨海,地下水位较浅,盐渍土面积占土壤面积比例较大,土地盐渍化是农业生产上主要制约因素之一[8],本校园艺学科研究生课程增加了植物抗逆性方面的课程。

与中国农业大学相比,地方性院校存在着以下不足:(1)公共学位课比例高。在相对固定的研究生学习年限中,公共课比例太大,势必影响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利于研究生专业基础的建立以及知识面的拓展。要求总学分偏高,占用了研究生的精力和时间,不利于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2)由于师资力量和教学能力的限制,选修课中交叉课程设置比例较低,不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了解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一些学科的最新进展。(3)在设置学术讨论课方面重视不够,基本上以上高校都设置了用于了解学科前沿知识的专题讨论课程,但是地方院校该课程的质量不高,多数情况下学生进行读书报告或研究进展报告,少有机会邀请到权威专家或国外优秀学者进行报告和交流,课程效果不明显。(4)在外语课程或英语授课方面,虽然都设置了专业英语,但是多数与本科课程中的专业英语差异不大,甚至是简单的重复,专业教师的外语水平差异较大且普遍不高,专业课纯英语教学基本实现不了。

要把握住京津冀一体化的历史发展机遇,提倡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科交叉,共同提高”的理念,以政府或高校为主导,在教学、科研方面开展设施共享、学生交流、教师培训等多方面的合作[9],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找准自己的定位,打造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同时又具备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针对以上比较分析,针对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园艺学科研究生培养提出一些建议:(1)鼓励由政府签署的合作章程规定各方政府必须每年从财政预算中拨出专门项目经费成立共同基金支持高校开展合作,并使之制度化,设立不同合作项目,使区域合作具有法律和制度保障。(2)鼓励高校在一定框架下开展多元合作,包括科研与研究生教育合作,教师、学生互派互访,资源数据网上方面共享等,增加高校间教师科研和教学上的交流与合作。例如2014年11月天津农学院园艺园林学院首次发起了京津冀地区园艺及植物保护学术交流会,大会汇聚了京津冀地区15个相关单位80多名植物保护工作者,组织了23个研究报告,天津农学院园艺相关专业1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全程参与,与会人员共同探讨了植物保护在都市型现代农业中的作用以及现代园艺和绿色植保的科学前沿问题。大会征求多方意见和建议,决定第二届京津冀地区植物保护学术交流会将于2016年由河北农业大学举办。此次会议加深了与会代表相互间的感情,增进了友谊,为开展下一步的合作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3)在政府建立的合作制度保障下建立专门的区域合作研究计划,在校际教师交流与学生交叉培养、区域性课程与学科建设、产学研合作、图书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做了更多尝试和探索。可借鉴国内长江三角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以及国外最具影响力的欧盟“苏格拉底计划”中的伊拉斯谟(ERASMUS)计划[10]展开研究和制订发展战略。北京、天津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吸引了大量高素质的农业人才,包括农业高等教育人才,这种“虹吸效应”使得河北省缺乏高端的农业科技人才[11],但是可以充分挖掘和发挥各院校的优势,例如中国农业大学悠久的历史沉淀、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丰富的课题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河北农业大学在地方人才资源和自然资源方面的优势,北京农学院地处北京的地理优势以及北京市政府的强力支持,天津农学院地处津沽沿海占据区位交通优势,打破行政区划带来的政策壁垒和限制,优化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制订教师有效交流计划,实现京津冀高等教育及园艺学科研究生教育区域合作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匡贞胜,林晓言.边界视角下中国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的壁垒与破解[J].技术经济,2015(2):68-76.

[2] 作者不详.习近平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七点要求[EB/OL].(2014-02-27)[2014-09-11].http://news.sohu.com/20140227/n395778686.shtml.

[3] 刘书瀚.走京津冀协同发展之路[N].天津日报,2014-03-24(1).

[4] 黄武俊,陈漓高.滨海新区在京津冀经济圈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31(3):69-73.

[5] 吴岩,王晓燕,王新凤,等.探索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8):1-7.

[6] 刘爱荣,陈双臣,陈根强.园艺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12):118-119,123.

[7] 罗飞雄,李新国,李绍鹏,等.我国果树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1(8):166-169.

[8] 王艳,廉晓娟,张余良,等.天津滨海盐渍土水盐运动规律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2):95-97,101.

[9] 李汉邦,李少华,黃侃.论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合作[J].北京教育:高教,2012(6):13-15.

[10] 覃丽君.伊拉斯谟教师流动项目的概况、特色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3(4):95-100.

[11] 杨春河,刘爱秋,白兰,等.京津冀农业协调发展的历史沿革[J].天津农业科学,2014,20(8):72-74.

作者:陈招荣 阎国荣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管理论文下一篇:社会对足球运动的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