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学批评研究论文

2022-04-19

[摘要]通过对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发展和主要内容的分析,阐明了美国在现代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关于环境伦理思想的变迁,这种思想反映在旅游活动中,形成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和行为,并取得了许多经验,这对我国的旅游活动和其他的经济行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态文学批评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态文学批评研究论文 篇1:

美国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研究

摘要:美国的生态文学批评理论起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九十年代才逐渐被欧美文学界所认可并接受。生态文学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背后有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基础。美国的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人类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加以思考,并探求这种危机产生的思想根源。

关键词:美国 生态文学 生态批评

引言

美国生态文学不同于其他种类的文学理论主张,当前的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属于文化研究范围中新的领域。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文学批评研究,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旨在对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进行反思和审视。具体说来,其是借由文学批评所囊括的各个层面的内涵来再造文学与生态之间的新型关系。

一、美国生态文学的概况

(一)美国生态文学的发展阶段

20世纪作为文学艺术大发展的时期,其间诞生了诸多文学理论、文学派别。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在持续加重,生态困境日益紧张,这就必然要求文学要走向现实,探索思考精神层面和环境层面的生态危机。

从上世纪后期至今,美国生态文学的发展划分为三段。第一个阶段主要研究文学作品中怎样表现自然与环境;而下一个阶段则着重总结和发扬美国描写自然生态的文学作品;第三个阶段是进行生态文学的理论建设,使生态系统的概念为人们熟知。

(二)美国生态文学的思想基础

美国生态文学的思想基础主要源于西方现代社会的一系列环境哲学思想,如生态中心论、社会生态学等。早期的动物解放运动是生态文学一大思想根源,生态哲学的基本精神就是将道德关怀的范围扩展开来,而动物则成了受益对象。再后来,逐渐发展成熟的生态观念指导着人们在判断行为的正确或错误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外在环境的“心情”。人们要平等对待自然环境中的生命主体,形成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伦理观。

我们虽然能够调节控制生态系统,但这并不能完全说明人类高于其他环境主体。人类应将自身的功利目的放弃,对现有自然秩序的有效维持,保持健康的整体环境才是最为关键的。

(三)美国生态文学面临的问题

对于生态文学面临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例如生态环境意识依靠文学形式能否很好地表达,当前生态文学研究和发展方向的规划,或者怎样确立自然与文化的关系等,我们也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思考与探究。

我们要把明确生态文学的基本前提放在首要位置。当前的普遍观点认为,人类文化与自然世界密切相关是生态文学存在的基本前提。自然世界与人类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态文学批评的根本任务和独特价值就是通过文学来审慎人类文化并进行文化批评,以此来探索人类思想文化以及社会发展模式。

未来的生态文学批评应该把关注领域扩大,从自然到人类社会、文化甚至人类精神领域都应该是未来生态文学批评关注的对象。生态文学批评试图把文学批评置于人类生态系统中来考察与肯定人类生存的整体性。与此同时,生态批评家们一致认为生态文学批评应尽可能地与其他学科进行视阈融合,因为真正具有活力的学术研究应是开放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全面地理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切问题。生态文学批评家洛尔斯顿的观点是,生态文学是一种“终极科学”。生态文学批评综合了各门学科,包括艺术与其他人文学科,尽管生态文学可以被视为一门科学,但是,它的智慧比其他科学更深,也是压倒其他科学的。

二、对美国生态批评的深入探讨

(一)美国生态批评的理论内涵

首先, 生态批评的关键是挖掘文学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倡回归自然。它分析文学作品中自然是如何被再现的,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重新阐释文学作品, 挖掘、理解和分析生态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批判工业化和科技文明造成的生态系统的紊乱和自然资源的枯竭,以实现唤起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和尊重的目的。

其次, 生态整体观是生态批评的主要思想。生态批评对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进行了批判,主张一种以生态整体观为本质内涵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人类不能单纯地以为自己为万物之长,只注重当前的利益,忽视自然的整体利益。这种简单、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应该被我们抛弃。人类要确保包括生态系统中自然万物的持续性发展,保护包括人类的长远利益在内的整个自然系统的长远利益。

最后, 生态责任感是生态批评所具备的。生态批评家们认为, 人类作为地球生物圈重要的成员,每个人有相应的自然责任或生态责任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生态文学家和生态批评家在生态忧虑和生态责任意识的促使下,希望通过文学唤醒人类对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总之,生态批评将文学研究与生态关注相结合,努力提升整个人类的生态责任。

(二)美国生态批评的基本特征

第一,生态批评主要是对文学作品中的生态问题进行研究,包括精神生态以及自然生态两方面。积极地在作品中表现人类和自然的种种联系。

第二,生态批评对传统的文学作品以新的生态视角重新理解并审阅,发现隐藏的生态文化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行为再次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第三,生态批评关于文学创作中人的主体性论述,应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也不能有绝对地自然中心主义立场,而是讲求人类与自然的和睦相处。人类与生态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是大地物种中的一员。

第四,生态批评将文学研究与生命科学相联系,从两个领域对文学与自然加以研究,注重从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角度进入文学层面。生态批评是人类面对生态灾难之后的文学反思,是文学艺术家对人类在地球的地位的重新定位。

第五,生态批评评价生态文化现象时,要牢牢把握文学批评的核心思想理念,对文学的本质精神以及文学的语言不能抛弃和叛离,要在文学领域内进行批评论述。

第六,生态批评的内容要求从生命本质和地球的双重视野中,考察人类的过去与未来存在状态。这一视角将已经流于形式主义的文学研究与危机重重的地球生存问题联系起来。

三、生态文化的意义

美国文学界在上世纪末开创了生态文学、生态批评的先河,在文学的理论研究、文艺批评范畴中,以外在的、自然的独特视角进行生态文学批评,这确实是人类文化领域发展史上的重要成就,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生态文学批评的思想根源在于依靠现代的生态思想资源反思环境危机。由此,在这种开创性探索过程中,西方生态批评界,尤其是美国,在理论研究方面积累起较为丰富的生态批评经验和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对各国文学研究领域立足于生态视角的文艺学研究来说是一种思想资源,对我国的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生态文学批评呼吁人类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出了人类与自然相处的新型模式,另外在文学作品中具有自然的审美以及独到的生态意义。从自然的角度,以生态观念看待人生,看待社会,将文学作品——不论是诗歌或是散文,使其成为人与自然沟通的媒介,这不得不说是生态文化为文学发展带来的一大突破。生态文学批评其实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文学创作,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准则与思想理念。

结语

生态文学批评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阐述,要求人们认识到人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因此,人的活动必须有利于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结构、功能和运演规律。我们在实践中就不能片面追求自然的价值,即仅用功利的经济眼光或艺术审美的眼光看待自然,而要视自然为一个有机统一的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王国元.环境伦理概要[J].山西大学出版社.2009(5).

[2]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J]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3]拉尔夫科恩.文学理论的未来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21.

作者:李秀芝

生态文学批评研究论文 篇2: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与生态旅游

[摘要] 通过对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发展和主要内容的分析,阐明了美国在现代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关于环境伦理思想的变迁,这种思想反映在旅游活动中,形成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和行为,并取得了许多经验,这对我国的旅游活动和其他的经济行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 发展 内容 生态旅游

一、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发展概述

生态文学批评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1972年,约瑟夫·米克在《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对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生物主题进行研究。

到目前为止,短短的十多年中,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研究自然与环境是怎样在文学作品中被表达的。生态批评家认为,许多作品中描写自然的一个陈旧模式是:自然要么被描绘成伊甸园般田园牧歌式的世外桃源和处女地,要么是瘴气弥漫的沼泽地或无情的荒野。生态文学批评的第二阶段把重点放在努力弘扬长期被忽视的描写自然的文学作品上,对美国描写自然的文学作品的历史、发展、成就,及其风格体裁等作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生态文学批评的第三阶段试图创建一种生态诗学,通过强调生态系统的概念,加强生态文学批评的理论建设。生态批评发展到今天,在创建理论体系方面,已取得了不少成就,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思想。例如,“环境伦理说”。

二、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探讨的主要内容

生态批评是个非常庞杂、开放的批评体系,兼有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的特征,它立足生态哲学整体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将文化与自然联系在一起,雄辩地揭示了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类文明的危机、人性的危机、想象力的危机。因此,要从根源上解决生态危机,仅靠自然科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人文社会科学积极广泛的参与、引导,必须突破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束缚,打破基于机械论、二元论、还原论的传统学科的界限,从跨学科、跨文化、甚至跨文明的视角去探寻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性对策。

生态文学批评尽管定义方法千差万别,但基本上都体现了这样的特征:一是运用生态视角进行文学研究的新兴的文学研究流派;二是关注文学如何思考人类与其他生物以及周围世界的关系,力图发现文学中涉及自然的思想观点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三是涉及文学、生物生态学、深层生态学等学科的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四是带有强烈的生态责任意识,以提升全人类的生态责任意识为己任;五是遵循生态整体观的生态中心主义原则。

三、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导,以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为取向所开展的一种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有许多特点。从需求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或人文资源为基础,回归大自然的旅游活动形式;从供给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其目标是实现旅游发展中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效益的统一和效益最大化。从旅游目的地看,生态旅游目的地是一些保护比较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从旅游的规模看,强调小型化,旅游活动限定在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从活动形式上看,旅游者亲自参与到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并在活动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这些特点使得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迅速兴起,大大推进了这些地区的旅游发展。

1992年,美国生态旅游学会将生态旅游限定为:“为了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的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由此,美国人提出了生态旅游的四条标准:一是对环境的最小影响,二是对自然与文化的最大尊重,三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四是为旅游者提供最大的娱乐满足。

四、美国生态文学批评与生态旅游

在美国生态文学批评思想的影响下,生态旅游获得了良好发展,并取得了许多经验,值得借鉴:

1.保护与创建相结合,积极营造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都把环境绿化和人文保护放在首位,因而大城小镇都基本保持了优美的绿化环境,保住了重要的文化遗存。

2.利用生态学原理对新景区、景点进行设计。综合考虑文化、人文、历史、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尽可能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体现当地风貌,强调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人与动植物的协调。

3.通过立法,保障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通过立法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1916年,美国就已通过了关于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法案,将国家公园的管理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近几年,美国的“清洁空气法”“清洁水体法”和“保护物种法”等国家法对生态旅游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结语

生态批评坚持生态学的信条——相互联系的观念,将自然、人类、文化联系在一起,跨越学科之间的界限,探寻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策略。生态旅游思想和行为正是这一信条的真实体现。作为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在借鉴这一生态文化思想的过程中,应结合我国文化传统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美国生态文学及生态批评述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5,(1)

[2]邓世彬: 二元对立自然观的悖论[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3)

[3]侯斌:人类的窘境[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2)

[4]袁晓红:浅谈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J].绥化学院学报,2007,(5)

作者:王秋媛

生态文学批评研究论文 篇3:

作为方法:中国当代生态小说研究的民族视角

已有的生态小说研究,“生态”和“民族”两个概念并不孤立。介绍少数民族作家的生态意识,或者论述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生态书写其实并不鲜见。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如杨海涛《民间口传文学中的人与自然—西南少数民族生态意识研究》[1]、雷鸣《危机寻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现代性反思—对少数民族作家生态小说的一种综观》[2]、王静《人与自然: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生态创作概述》[3]等。尽管如此,如果生态文学研究中的“民族”话题不再局限于作家的生态意识或者作品的生态书写,而是作为切入中国当代生态小说研究的特殊视角,甚至上升到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理论,那么则更有可能推进当前的生态小说研究。“作为方法”的“民族视角”给中国当代生态小说研究带来的持续拓展,其实已经被包括洪子诚《“作为方法”的“八十年代”》[4]、王尧《作为方法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料研究》[5]、徐岱《作为方法的文化批评》[6]等同类论述间接证实。这些论述直接促成了学术研究热点的形成和研究趋势的产生。正因为如此,本文从作品、作家、研究三个维度,探讨民族作为研究方法之于中国当代生态小说的特殊意义。

作品对区域生态环境和民族生态观念的刻画

大量生态小说作品以少数民族地区作为背景进行叙事,如孔捷生《大林莽》中的海南岛五指山区原始热带森林,张承志《黑骏马》中的内蒙古草原,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鄂温克人聚居区,郭雪波《狼孩》中的内蒙古科尔沁大草原,杨志军《藏獒》中的上阿妈草原和西结古草原,杜光辉《可可西里狼》中的可可西里无人区,阿来《空山》中名叫机村的藏族村庄,姜戎的《狼图腾》中的内蒙古草原牧民生活区等。生态小说作品以内蒙古草原、青藏高原、南方原始森林、民族聚居区或村庄作为叙事背景,这并不是出于偶然,而是与少数民族生态现实和生态观念密切关联的。

就生态现实而言,大量少数民族聚居区位于西部或边疆,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造成的交通不便,才得以较好地保存山区、林区、高原的自然状态。由于远离工业化大都市,这些区域以农耕或畜牧为主的生活方式,也避免了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分索取和掠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推进、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背景之下,少数民族聚居区呈现出相对和谐的生态环境状况,这是生态小说作品的重要书写内容之一。与此同时,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生态也极为脆弱,高原、山地、草原、森林、湖泊生态一旦遭到破坏就可能导致难以逆转的荒漠化、沙漠化、石漠化。“最后一块处女地”的生态破坏给人们敲响了环境保护的警钟,因而这些区域容易成为生态小说作家关注的对象。在小说《狼图腾》的结尾,作者描写消失的额仑狼群、因寻矿而被破坏的草原、干涸的千年古河,就是对生态破坏的关注。

就生态观念来说,许多少数民族持“万物有灵”的观念,对植物、动物、山川、河流等保持敬畏,存在禁止砍伐树木、破坏山川、污染水源等习俗,从而有效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研究者就认为,这种民族化的生态意识“包容在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图腾崇拜、创世神话中”的善待自然观念,“深刻体现了少数民族生存方式中的生态伦理智慧”[7]。在生态环境保护日益严峻的背景之下,生态小说从文学角度揭示并反省当代生态问题,其涉及的不仅是生态环境本身,而且包括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生态观念、生态意识、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等。少数民族通过传统习俗、宗教仪式、图腾禁忌等来维持生态平衡,通过不成文的“环境保护法”来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当代生态小说经常书写的重要内容之一。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叙述的鄂温克人,就认为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树木等都是有生命和值得敬重的,正是这种“万物有灵”决定了鄂温克人的诗意栖居。

作为方法的生态小说民族视角,并不是仅关注涉及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学作品,或者仅关注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生态文学作品,而是关注所有生态文学作品,将其纳入民族生态讨论的视域中来,最终在多民族和跨民族的生态现实与生态意识的比较当中深入探讨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态问题。无论生态小说作品是否由少数民族作家创作,也不管生态小说作品是否涉及少数民族生态话题,多民族和跨民族的生态视角,能够为生态小说作品解读提供多种可能,同时能够拓展生态小说作品的研究空间。

作家民族身份和生活经验与生态书写的关联

作家的少数民族身份和民族地区的生活经验与生态书写存在密切关联。当前生态文学研究重点阐释的作家,其中不少作家具有少数民族身份。在中国知网以“生态”和“小说”为题名,检索中国文学文献分类目录以下所有文献,按照文献被引频次排序,涉及的生态作家包括迟子建(汉族)、郭雪波(蒙古族)、姜戎(汉族)、阿来(藏族)、乌热尔图(蒙古族)、叶广芩(满族)等。除此之外,回族作家张承志、白族张长、仫佬族廖润伯等也都是生态文学论述经常提及的作家。少数民族作家不仅被研究者纳入生态文学研究视野,而且其作品阐释在整个生态文学研究中占据绝对优势。无论是就作家数量还是创作影响而言,少数民族作家超越汉族作家的创作之路仍然艰辛。但少数民族作家具有生态创作优势,成为中国当代生态小说创作与评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倒是不争的事实。这从宏观角度证实了作家民族身份与生态创作之间的关联。

从微观或作家个案角度来看,民族与生态创作之间的关联也极为明显,蒙古族作家郭雪波就是其中一例。自发表短篇小说《沙狐》登录文坛,郭雪波发表了一系列以草原沙漠为背景,以人与动物为主旨的生态文学作品,包括《沙狼》《银狐》《沙溪》《沙祭》《沙葬》《大漠魂》《大漠狼孩》《荒漠枪事》等。郭雪波的草原沙漠生态创作与其特殊民族身份密不可分。在其出版的作品集《大漠魂》的作家简介当中,郭雪波这样写道:“出生在野性蛮荒的科尔沁沙地的库伦旗;从小受喇嘛教文化、蒙古文化和汉文化的熏陶,而又醉心于蒙古族原始宗教—萨满教文化所崇尚的崇拜大自然的宗旨。”[8]小说《大漠魂》曾获台湾第十八届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奖,郭雪波在得奖感言中特别提及:“我的父老鄉亲们与沙漠、与大自然的生存斗争中,谱写过许多感人乐章”,作品获奖也是对“那些仍然生活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的父老乡亲们”的“一种安慰和勉励”。[9]这相当于郭雪波以夫子自道的方式解释出生地、民族宗教和文化对其创作产生的重要影响。与郭雪波类似的还有出生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藏族作家阿来,其创作的生态作品“山珍三部曲”《蘑菇圈》《三只虫草》《河上柏影》主要表现现代消费主义与藏族原生态文化的冲击与碰撞。民族自治州出生地及其藏族身份无疑对阿来创作“山珍三部曲”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从“山珍三部曲”的生态象征物就可以看得出来。虫草、松茸、岷江柏不仅是民族地区的特产,而且是民族自然崇拜的精神对象。例如《三只虫草》中,如果为人不实诚,山神就会不高兴,山民眼睛就会看不见虫草;又例如《蘑菇圈》一文中,蘑菇的子孙会四处散布,但蘑菇圈里的祖宗却不会动,年年如故;再例如《河上柏影》中,生命力旺盛的柏树竞相生长,最后变成一片森林,沐风栉雨,不分彼此,而年寿有尽的人却总是制造差异、建立区隔。与其说这是“山珍三部曲”,还不如说是“民族三部曲”,因为山珍不过是一个叙述对象,折射的却是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和生态观念。

如果视角不限于作家的民族身份,那么我们还可以发现,民族地区生活经验甚至对汉族作家的生态文学创作也构成了影响。几位具有重要影响的生态文学创作者,如迟子建、红柯等人其实都曾有过民族地区生活经验。迟子建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北极村,其童年生活的山镇与少数民族的居住地非常近。日后创作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则是以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口吻进行叙述。红柯在伊犁州技工学校当老师,在新疆生活了十年,其作品大多与新疆或者丝路相关,而红柯本人亦被誉为“丝路骑手”。迟子建和红柯的案例说明,民族生活经验和民族生态观念为生态文学创作提供了背景、素材、故事、思考,对少数民族作家是如此,对汉族作家亦是如此。

族别生态文学批评和跨民族比较的兴起

在生态学领域当中,民族生态学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研究分支。如崔明昆编著的《民族生态学理论方法与个案研究》就曾定义:“民族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民族或民族文化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民族学与生态学的一个交叉学科。”[10]与此类似的是,在生态文学批评领域,族别生态文学批评也逐渐发展成为生态文学研究的学术前沿。这方面的代表性著作有王静的《人与自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巴·苏和的《蒙古族生态文学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15年版)、丁燕的《西方现代文学对新时期蒙古族生态文学的影响》(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等;代表性论文有雷鸣《危机寻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现代性反思—对少数民族作家生态小说的一种综观》、刘大先《边缘的崛起—族裔批评、生态女性主义、口头诗学对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意义》[11]、王静《人与自然: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生态创作概述》等。族别生态文学也引起了后学的关注,如湖北民族学院张丽莉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论土家族文学的生态美学思想》、西北民族大学角巴才让(Jhopa Tsering)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藏族生态文学与民俗文化研究—以青海赤霞嘉姆圣湖崇拜为例》、西北民族大学乌云(Oyun)2005年硕士论文《当代鄂尔多斯蒙古族生态文学探析》等。相对生态文学和民族文学,族别生态文学从民族文学视角观察和审视生态文学,拓展了生态文学研究的学术空间,具有交叉和新兴学科研究性质。

与族别生态文学批评同时出现的,是跨民族生态文学比较的兴起,即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的视角之下,比较不同族裔或跨族裔生态文学创作之间的异同。如果说族别生态文学研究是生态文学和民族文学研究的交叉汇集,那么跨民族生态文学研究则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延伸拓展。由于跨民族生态文学研究是以族别生态文学研究作为基础,在族别生态文学研究仍然属于学术前沿的情况下,比较视域的跨民族生态文学研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至少暂时还不能期望跨民族生态文学研究热潮的兴起。尽管如此,跨区域生态文学比较研究和跨国别生态文学比较研究已经为跨民族生态文学比较研究指明了前景。比方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纪秀明《传播与本土书写:比较视域下的中国当代小说生态叙事研究》,虽然不是在跨民族生态文学比较研究之列,但该书在西方生态思潮传播与输入的视角下,审视中国本土生态书写的状态、成就、困境、趋势,探讨中国当代生态叙事的民族特色、史学价值、诗学意义,这样一种研究视角无疑正推动着当下和未来的跨民族生态文学比较研究。与此同时,不同国家的生态文学比较研究正吸引着新学的注意,如重庆师范大学施继业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梭罗与沈从文的生态共鸣》、内蒙古师范大学薛春静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艾特玛托夫与满都麦生态文学创作比较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周曼青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聊斋志异〉与〈变形记〉自然观及其生態意义比较研究》等。在并不遥远的将来,跨民族比较方法能够拓展已有的生态文学研究,从而推动汉蒙、汉藏、汉苗、蒙藏等跨民族生态文学比较。迄今为止,族别生态文学批评的学术热度远远胜过跨民族生态文学比较,但未来族别生态文学批评出现研究饱和,且到达转向的临界点之后,跨民族生态文学比较或许是其中的拓展趋势之一。

民族之于生态文学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生态文学作品对民族地区生态现实和少数民族生态观念的描述中,而且体现在生态书写同少数民族作家的民族身份或汉族作家的民族地区生活经验的密切关联中,体现在民族生态文学研究学术热点的兴起、族别生态文学批评和跨族生态文学比较成为学术研究前沿。正因为如此,“民族”作为切入生态文学作品、作家、研究的特殊视角,具有推进当前生态文学创作、批评、研究的特殊作用。当然,民族作为中国当代生态小说的研究方法,这并不意味着用民族研究取代生态文学研究本身,而是在民族、生态、文学交叉的视角之下,重新审视生态叙述、作家角色、学术研究问题,进而推进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创作、批评、研究。

注释:

[1]杨海涛:《民间口传文学中的人与自然—西南少数民族生态意识研究》,《民族艺术研究》2000年第6期。

[2]雷鸣:《危机寻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现代性反思—对少数民族作家生态小说的一种综观》,《前沿》2009年第9期。

[3]王静:《人与自然: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生态创作概述》,《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4]洪子诚:《“作为方法”的“八十年代”》,《文艺研究》2010年第2期。

[5]王尧:《作为方法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文艺争鸣》2018年第9期。

[6]徐岱:《作为方法的文化批评》,《文艺研究》2015年第7期。

[7]李本书:《善待自然:少数民族伦理的生态意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8]郭雪波:《大漠魂》,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第1页。

[9]郭雪波:《大漠魂》,第10页。

[10]崔明昆:《民族生态学理论方法与个案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年,第54页。

[11]刘大先:《边缘的崛起—族裔批评、生态女性主义、口头诗学对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意义》,《民族文学》2006年第4期。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本文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编纂基本理论问题研究(19BZW173)”阶段性成果]

作者:罗长青

上一篇:领海法律制度分析论文下一篇:水资源纠纷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