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视角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网络文学的迅速崛起已经直接影响到我国21世纪文学发展的总体面貌和格局。为廓清网络文学发展现状,笔者对我国现有的文学网站、网上作品、网民阅读状况和网络文学的势态与走向等做了一次网上调查,以期了解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总结其经验教训,促进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学批评视角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学批评视角管理论文 篇1:

隧道的尽头便是光

陈思和是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优秀的人文学者。自1980年代初期他开始文学研究以来,一直活跃在学术前沿。在学术、出版、教育三大系统他不断开掘空间,提出具有开创性和生命力的观点,构建系统性的理论体系。作为批评家、文学史家和人文学者的陈思和通过自信的学术实践和卓越的学术成果,成为一代人文知识分子的重要代表。陈思和涉及的空间非常广泛:中国现当代文学、港台文学及海外华文文学、比较文学等等都是他研究和关注的对象,文学、戏剧、影视、绘画、书法、新媒体等各种艺术类型都是他关注和思考的范畴。笔者在协助陈思和编辑七卷本《陈思和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时,深刻认识到陈思和的文学批评,是新时期知识分子参与社会建设的一种有效方式,他的批判观、文本细读的批评实践和卓越的批评成果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批评观:独立与同构

陈思和认为文学批评“是一个独立的体系”①。文学的创作与文学的批评各成体系,彼此对应。文学批评“作为一种创作的对应物,作为一种创作信息的反馈,对创作起着感应的功能”。“文学批评的对象是文学、文学家以及文学作品,批评家是借助于文学来发议论,阐述自己的人生观、哲学观与审美观的。”②批评家和作家面对的都是当下实际的生存环境,都是当下生活的参与者。但是作家以形象思维,通过艺术形象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思考。而批评家则采取一种理性思维——这种思维不同于思想家、哲学家的理性思维,是一种介于形象和理论之间的思维——借助艺术形象来解释生活。批评不仅仅是为了诠释和阐发作家隐含在作品之中、文学之外的意义,也不仅仅是为唤醒或描述读者面对文本时的个人经验的联想。同时,也因为倡导文学批评的岗位意识,使得文学批评具有独立性。“既然观众失去了,那你就只有回到自己的岗位去,回到自己的学术里去,再也没有千百双眼睛盯着你看时,惟有一双眼睛会永远监视着你,那就是你自己的眼睛。当再也没有大众来关心你,议论你,批评您的时候,只有一种标准会永远制约着你,那就是你自己的良心。”③

1980年代前期,陈思和强调文学批评的独立地位显然有着时代的针对性。当时是国家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时代,但是,在文学批评上还有许多旧时代的滞后性,如关于“人道主义”的讨论,关于《苦恋》的批评、关于《芙蓉镇》的批评、“歌德”与“缺德”等。围绕这些批评总能看到政治意识形态桎梏的身影,人们不是从审美的、历史的视角进行分析,使得文学作品或作家蒙受不正当的待遇。陈思和等新时期成长起来的批评家将批判的矛头指向“极左”文论也就不难理解。

如果将陈思和对文学批评独立性的倡导仅仅理解为挣脱政治的牢笼,我们就会无视这一精准论断的前瞻性。1990年代以来经济资本席卷文化市场,媒体批评应运而生。资本成为控制媒体批评的重要力量。在看似热闹喧嚣的文化市场里,文学作品的审美性日渐成为资本的奴婢。当我们反思这种尴尬处境时,才发现文学批评独立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文学批评既不是政治的附庸,也不是资本的奴婢。它有着自己的独立性。文学批评的“根本职责是发现优秀作品及其价值”,要去认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可能性。④

文学批评的生命力就在于投入文学实践,介入社会进步。陈思和提出了“批评与创作同构”的理论主张⑤,认为批评与创作是一种同构关系,鼓励批评家“做同代人的批评家”⑥。陈思和从1980年代开始关注王安忆、张炜、张承志、莫言、赵本夫、余华、贾平凹、严歌苓、林白、阎连科等等。新时期文学四十年以来,这些作家和陈思和彼此陪伴,同步成长,逐渐成熟,成为中国当代文学重要的作家、批判家。2005年余华出版了《兄弟》,这部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创作风格迥然不同的长篇小说引起文坛的巨大非议。陈思和力排众议、高度评价《兄弟》的艺术价值,并且于2006年11月在复旦大学为《兄弟》举办作品研讨会。陈思和认为《兄弟》代表了新世纪“怪诞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这种判断源于批评家对当下现实生活通透的理解,源于对作家创作流变整体的把握。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时代的审美精神变化了,时代生活的表达方式和感受方式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文学批评不仅仅与创作同构,而且与时代同行。独立的文学批评同样承担着解释社会、批评社会的责任。
二、批评范式:史的批评与文本细读

陈思和有着强烈使命感,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真诚地希望为知识分子找到现实的出路,以一双真诚而又睿智的眼睛,发现文学作品的文学史价值和审美意蕴。陈思和主要从两个向度进行分析,“一是在中外文學史上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现象,通过比较研究来寻找文学史因素或者世界性因素,可以被我们今天引为借鉴,由此也考察当下作品在文学史的发展中有什么新的贡献;二是文本分析,通过文本细读来考察文本与当下社会生活的关系,揭示文本所隐含的丰富意义。”⑦这是陈思和进行文学批评实践的两种方法和手段,即史的批评与文本细读。

“史的批评——不是史的研究,而是一种批评方法。它要求把批评对象置于文学史的整体框架中来确认它的价值。这种方式的批判对象仍然是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而不是文学史本身。但批评家必须把文学史作为批评对象的参照系,在这两者之间寻求批评的意义:或在文学史的宏观研究中阐述具体理论问题,或以具体作品的价值来重新审视文学史中曾经存在的一些现象。”⑧陈思和这种“史的批评”以批评的立场,截取文学史长河中的某一截面,将这种截面纳入文学史框架,折射新文学发展的历史流变。这种“史的批评”的研究对象也许是某些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但沿着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的截面能够整体地把握新文学的精神。新文学整体观研究系列论文就是这种史的批评的学术实践。

最能表现陈思和文学批评观的是文本细读批判实践。文本细读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历时性的层面,要求批评家对研究的作家进行长期跟踪阅读,进而掌握作家的全部创作。另一个是共时性的层面,批评家面对具体的文本操作时,采取文本细读的方法。“细读是一种方法,通过细读,培养不讨巧、不趋时、实事求是、知难而上的治学态度,以及重感受、重艺术、重独立想象的读书技巧。”⑨《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当代小说阅读五种》等著作中所选的二十多篇论文都是陈思和文本细读理论实践的代表作。陈思和提倡的文本细读,“绝不是轻视理论,相反,它要求能够融会贯通各门类的专业知识,精通并打通中西文学的界限,综合起各种经验来阅读文本。”⑩这种文本细读的方法或许源于英美新批评,以作品的各种悖逆、含混、反常、疑难等现象作为突破口,寻找现象的意义、破译创作的意图,分析文本的文化内涵。陈思和文本细读式样文学批评沐浴着生命的感动和浓郁的人文关怀,以当下的立场发掘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审美性,从“细读文本出发,解读文学作品,提升艺术审美性,认识文学史的过程和意义,实现‘细读文本’作为主体心灵审美体验的交融与碰撞,回到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文学性上来”11。陈思和将“细读”的方法梳理概括为四种:直面作品、解读经典、寻找缝隙和关注原型。如陈思和在分析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时,通过解读“经典”,发现张爱玲在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时故意将第二句改成了“与子相悦”,“表达了她内心深处对爱情的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对人生的根深蒂固的虚无感。”12现在,许多学者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崇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试图在当下文学作品的评论实践中建构中国新文学史。而这种文本细读的批评范式显然源于陈思和倡导、实践以及理论化。

一个作家创作风格的形成和变化不可能在一部作品中全部呈现。这需要批评家长期跟踪阅读自己选定的作家进行研究、分析。最主要的是阅读、分析他的每一部作品,敏锐、及时地发现作家在创作道路上的些微变化。韦勒克说:“研究文学的人能够考察它的对象即作品本身,他必须理解作品,并对它最初解释和评价。”13作为文学批评的基础应该是阅读文本时的最初感受。这种最初的感受是文学批评的起点和依据。文学批评不仅仅要贴近生活,更要贴近文学创作。因为历史的机缘,陈思和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学批评就是关注卢新华的《伤痕》14。后来又为卢新华的《森林之梦》及时写有评论《对心灵世界的开掘与探索》15一文。复旦大学毕业后,卢新华先是在《文汇报》当记者,后辞职自己办公司,自费留学去美国,又在西部洛杉矶一家赌城发牌。卢新华在漂泊中度过了十八年,却一直没有放弃心中文学的梦想。新世纪回国以后又写有长篇小说《紫禁女》。陈思和写有《蓬门今始为君开——读卢新华的〈紫禁女〉》,密切关注卢新华的创作。2017年,卢新华的“三部书论”16成为浙江省高考作文的阅读材料而再次进入普通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正是因为长时间地追踪研究同代作家,陈思和才能以怀疑的精神,重新思考文学史已有的叙述或判断。有别于一般文学史将刘心武的《班主任》作为伤痕文学的起点,陈思和认为卢新华的《伤痕》才是伤痕文学的开端,而《班主任》则是反思文学的代表作。因为“反思文学需要有正面的理想人物(或者由作家自己来担任)表达主流信念,并用理性来思考当下社会的种种弊害。而‘伤痕’文学没有正面的理想人物,忏悔才是人物(或作家)的内心情结,以此表达出对历史的绝望”17。陈思和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跟踪作家创作,才使得他的文本细读具有史的意味。这使得他的文学批评与那些急功近利的、浮躁的媒體批评区别开来,也迥异于某些粗疏、肤浅的印象式批评。

在批评家看来,优秀的文本隐喻地表达了作家对世界的看法以及与世界的对抗。而文本的确定性与审美的模糊性决定了评论家无法穷尽对文本的解说。这就保证了文学批评的多样性和个性的自由呈现。文学批评的个性不是价值意义上判断,也不是修辞学上的言说,而是批评家个人的人文立场的传承与独特18。文学批评是一份精神上与作家谋求支持与理解的工作。特别应该指出的是,陈思和作为学术精神的“细读”,捍卫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伟大传统,即由鲁迅开始,经巴金、胡风、贾植芳等继承,陈思和等学者进一步发扬的五四文学传统。陈思和的文学批评是非常纯粹的学术实践活动。他一方面尊重文学的自身规律,凸显文学的审美性,另一方面继承、扬弃新文化传统,通过文本细读的学术实践回应了当下文化语境中的重大问题。

三、批评的特点:主体性、人文性、本土性

1990年代,“批评的缺席”的呼吁此起彼伏。其实,这种缺席是一个伪问题。1990年代以来,我们对历史的叙述、对西方的想象都发生了颠覆性变化。文学创作和批评一方面不得不承继历史,另一方面不得不遭遇现实。而现实却是一个无名的所在,人们很难像1980年代一样,从对立、对话、妥协中达成共识。立场的分歧、利益的不同,作家之间缺乏应有的信任。1990年代以来批评家“承传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传统,在形形色色的流行潮流面前坚持独立思考的立场,并在民间的工作岗位上养精蓄锐、培养和传播人文理想”19。批评家热忱地投入当代文学和文化建设,从不同的角度和切入点,关注当下繁荣无序的生活,展现文学批评的丰富。陈思和的文学批评实践表现出鲜明的特点:主体性、人文性和本土性。

“人性对作品而言,人格对作家而言,主体的投入是对批评家的阅读和批判而言,三者的结合是最理想的批评,既照顾到作品所反映的人性,也关注了作家的人格显现,更重要的是在批评中展示了批评家本身主体性。”20这种主体性表现在陈思和始终和中国的现实保持互动,他的人生经历和体验从没有离开中国当下现场,他的学术实践和批评实践一直围绕着中国问题进行。一方面,优秀作家以他们真挚的写作实践,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独立见解,以形象的创造深刻地反映当代中国的真实社会画面;另一方面,作为评论家见证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并努力用文字记录自己对这个时代的文学心得。“批评与生活同步发展,或者说,批评工作是为了创造当下文化的生态,支持文学创作,与创作一起来开创当前的文化事业,正常而健全的批判能够起到繁荣当下文学创作的功能。”21“社会意识、个人意识和审美意识,在当代批评学中各自都拥有生活的依据,共同成为不可忽视的批判内容。”221990年代初期,市场经济大潮席卷社会的每一个角度,人文知识分子普遍精神委顿、进退失据,找不到安身立命之所。很多文学期刊改弦易辙,作家批评家后悔选错了行业,有些下海经商,对文学失去了兴趣。因此,社会有识之士有了“人文精神失落之忧”。这种“失落”不仅仅指人文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中地位和价值的失落,更主要是指社会转型中,人文知识分子主体认同的失焦和价值取向的失落。为此,陈思和和王晓明等青年批评家发起“人文精神大讨论”。这场讨论源于文学界、继而渗透到其他各个思想文化领域,引起了人文知识分子广泛的关注,促使有思想的学者正视当下现实,思考知识分子的文化责任和历史出路。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陈思和提出著名的民间岗位理论,为无名时代的知识分子寻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出路。陈思和的文学批评实践自始至终都有着鲜明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也使得他文学批评风格上具有丰沛的激情,深沉的感情。

1985年文化领域出现了文化寻根思潮,文艺理论领域出现新方法热。陈思和开始撰写打通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系列论文,后结集为《中国新文学整体观》23。这种“新”不仅仅强调整体的宏观视野,扩张当代文学的研究范畴,突破人为地割裂文学发展历史空间的局限,更主要的是梳理近代、现代和当代文学打通之后现代性的文学意识、个体精神流变以及时代精神的脉象,通过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探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探询当下知识分子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寻找中国知识分子的出路。陈思和的文学批评总是当下的文学现象或者新作出发进行研究,这种文学批评的目的是指向当下的。如《新文学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及演变》24一文中,陈思和从阿城的《文化制约着人类》一文开始,描述五四反传统的背景及其价值;其次梳理新文学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总结五四时期的两种思维形态;后继者对五四新文化的反省。这种抽丝剥茧、条分缕析的梳理目的还是为分析当下的文学现象。下篇陈思和集中笔墨分析文化寻根意识的产生、归纳当代文化寻根的意义,以寻根小说的代表作《北方的河》和《棋王》为个案,分析寻根小说的审美追求。陈思和的其他著作如《巴金论稿》以及《笔走龙蛇》等编年集,都是这种批判的路径。有别于程光炜先生借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25,还原文学的本来面目,陈思和更立足当下文学现象,着眼未来。陈思和不是为了文学批评而批评,他孜孜以求的是在学术研究和文学批评的民间岗位上,透视文学现象,分析当下中国的问题,寻找当下中国的出路,自觉地承担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这种人文性的批判态度是当代文学研究者应该认真学习的。

陈思和的文学批评作为一种范式,成为当代知识分子的一种文学实践,续接了新文化传统。主体性的彰显、人文性的强化以及本土性的构建,表现了新时期以来第一代人文知识分子的学术勇气、历史担当和现实责任。
四、批评的意义:新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新文化传统是什么?陈思和曾经创造性地使用庙堂、广场以及民间文化空间理论来分析现代知识分子的传统。鲁迅、胡风等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履行现代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在自己的民间岗位上发挥主观战斗精神。新文化传统一方面是现代知识分子立足一个民间岗位,或创作,或批评,或出版,或教学等,另一方面则具有超越具体岗位的人文理想,使现代知识分子与一般的普通大众区别开来。1936年,胡风在他第一部文艺评论集《文艺笔谈》的序言中说,文艺批评是为了“追求人生,它在文艺作品的世界和现实人生的世界中间跋涉,探寻……没有人生没有文艺批评,离开了服务人生,文艺批评的存在价值也就失去了”26。胡风的文艺理论没有特意强调作家思想的进步性、政治的正确性,但是特别强调作家的能动性和主体性,能全身心地深入社会,在和社会艰苦的环境做斗争中,挖掘社会各阶层被政治钳制、思想禁锢和经济压迫的各种问题,以及各基层身体和精神上受到的奴役创伤。王瑶、贾植芳这一代学者无疑是受五四文化影响最深的一代,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这代学者命运坎坷、饱受创伤,身心疲惫,尽管新时期以来他们先后复出,但由于各自悲惨的人生经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术实践显得拘谨甚至保守。他们在学术史上的伟大作用主要是为五四文化精神保持火种,奠定了我们学科的基础。正是因为对新文化传统的继承使得这些学者能超越历史的局限,承传我们的历史文化。

1980年代是文学批判的黄金时代。批评家积极关注当下文学的发生、发展,介入文学现场,引领同时代文学的走向,塑造同时代文学的格局。陈思和在新时期文学批评的黄金时代进入文学现场。新时期文学初期他以文学批评的形式参与新时期文学的建设。如批评刘心武创作的《思考·生活·概念化》、推荐《重放的鲜花》的《捍卫诚实的权力》等,积极参加《上海文学》组织的青年批评家活动。同时,在文学批评的文体上,陈思和进行不断的创造,如通信体、对话体、论文体等等,试图通过这种形式的创新改变批评与作家的关系,使得批评成为一种平等的对话。

19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空间发生转移,当代文学批评的中心,已经从文化宣传部门的领导或管理者转移到高校文学学院的研究人员。而作为高校教师由于工作重心主要是培养学生等教学活动,或者忙于项目、科研等各种学术活动,无心无力去追踪文学新作。但是,具有强烈历史使命感的陈思和却逆流而上,加强了自己文学批评工作的力度。经过了“重写文学史”和“人文精神大讨论”两次讨论以后,陈思和渐渐明白自己所处的时代环境和新文化传统承传的责任,积极探索知识分子民间岗位在社会转型中的可能与范围。他将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与当下文学批评结合起来,在文学史研究领域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理论,在当下文学创作的批评实践和文本解读里尝试性地运用,并取得巨大的成功。作为一名批评家,陈思和见证了这四十年当下文学的发展与变化,并努力用文字记录自己对时代的理解,推动人文精神的重建。

同时,陈思和像鲁迅、胡风、巴金一样将年轻人培养、文学批评事业建设视为自己的责任。陈思和先后主持有“火凤凰批评文丛”“逼近世纪末批评文丛”,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批评家,如郜元宝、张新颖、谢有顺、金理等。2009年4月笔者曾经请教陈思和师,为什么他刊发在《文学评论》的文章不多,为什么他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不多。陈思和说,《文学评论》是学术的摇篮和旗帜,在关键时候给了他巨大的鼓励,决定了他一生的学术走向。《文学评论》刊发的文章都是优秀的论文,要求笔者认真研读、学习。他还说自己也常向《文学评论》投稿。但是,他的文章在《文学评论》刊发了,就占用了其他年轻学人的版面。年轻人因为在《文学评论》这样权威期刊上刊发论文,会树立学术信心,改变命运,如评上教授职称、博士生导师,或调动工作到更合适的平台。这样我们的学科就会有更多的学者参与进来。陈思和说自己的文章可以拿到《南方文坛》《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等专业刊物上发表,好的论文同样会被《新华文摘》等刊物转载。这样大家会注意这些优秀的刊物。我们学科的空间就会变得更为开阔。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也是同样的道理,他可以申报其他科研项目,把机会让给年轻人。可以这样说,文学批评实践作为民间岗位成为陈思和有意识继承新文化传统,承担现代知识分子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

陈思和的文学批评具有主体性、人文性、本土性的特点。他在现当代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实践过程中坚持着学术精神和学术立场,以当代的立场,介入文学现场、聚焦文学现象,做出独到的判断,构建具有本土性的文学理论体系。同时,他以文本细读为依据、以中国文学经验为基础,对五四以来新文化传统继承与发展,立足民间岗位观察、分析当代文学的发展,自觉承担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价值责任,在纷繁复杂的时代变化、眼花缭乱的文学现象中表现了优秀批评家的学术理想和实践精神,隧道的尽头便是“光”27。

【注释】

①②陈思和:《文学批评的位置》,载《当代作家评论》1985年第3期。

③陈思和、黄发有:《给知识以生命——陳思和教授访谈录》,载《学术月刊》2000年第11期。

④陈晓明:《批评的责任》,载《人民日报》2015年5月22日版。

⑤陈思和:《批评与创作的同构关系:兼谈新世纪文学的危机与挑战》,载《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3期。

⑥金理、陈思和:《做同代人的批评家》,载《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3期

⑦21陈思和:《学院批评在当下批评领域的意义和作用》,载《文艺报》2012年11月23日。

⑧陈思和:《批评的追求》,载《上海文学》1986年第2期。

⑨⑩陈思和:《文本细读与比较研究》(主持人语),载《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1期。

11陈思和:《文本細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载《河北学刊》2004年第2期。

12陈思和:《都市里的民间世界:倾城之恋》,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3[美]韦勒克:《批评的概念》,张金言译,11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14陈思和:《艺术地再现生活的真实——论〈伤痕〉》,《文汇报》1978年8月22日。

15陈思和:《对心灵世界的开掘与探索——读卢新华的〈森林之梦〉》,载《文汇报》1987年3月2日。

16卢新华:《“三本书主义”》,载《人民日报》2010年12月6日。

17陈思和:《三十年治学生活回顾》,见《脚步集》,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8陈思和:《时代·文学·个人》,载《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6期。

19陈思和:见《批评没有缺席——写在〈上海青年评论家巡礼〉之前》,《牛后文录》,202页,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

20陈思和:《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文学理论卷》导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22陈思和:《从批评的实践性看当代批评的发展趋向》,载《批评家》1987年第1期。

23《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不断再版分别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初版(收入“牛犊丛书”)责任编辑为林爱莲;台湾业强出版社1990年增订版(收入“新知丛刊”)主编为陈信元;韩国青年社1995年韩文版,译者为金顺珍等、校对为朴宰雨。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2版增订版,责任编辑为林爱莲。

24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207-247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5程光炜:《文学史研究的兴起》,15-16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6胡风:《文艺笔谈·序》,《胡风全集》第二卷,4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7陈思和曾经说:“我也许只能在许多灯里面挑选一种,作为一个批评家的装饰。但我终究希望能获得心中的灯,我想说,我就是灯。”见陈思和:《灯的故事》,载《青年批评家》1985年第18期。

(陈国和,北京大学中文系、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作者:陈国和

文学批评视角管理论文 篇2:

论网络文学与文学本质

[摘 要]网络文学的迅速崛起已经直接影响到我国2 1世纪文学发展的总体面貌和格局。为廓清网络文学发展现状,笔者对我国现有的文学网站、网上作品、网民阅读状况和网络文学的势态与走向等做了一次网上调查,以期了解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总结其经验教训,促进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文学 互联网 文学本质

1994年,国际互联网进入中国大陆,接着中国开始有了本土的文学网站,开始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文学蓬勃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网络文学批评也逐步开展起来。但网络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内容、形式极为丰富,网络文学批评大都以经验式评论为主,情绪色彩较重,很少对网络文学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学理分析与把握。本文将对网络文学与文学本质联系起来分析。

一、“网络文学”作为一个批评的范畴还没有正式进入文学词典,“网络文学”这一概念的所指还不确定。而且,在文学批评界,“网络文学”作为“文学”的合法性也一再受到质疑,对此,文学批评家李洁非在《Free与网络文学》一文中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认为,“网络文学”这个概念的提出事实上是“一种极其机会主义的权宜之计”。因为,作为一种写作方式,网络写作是非文学性的,对其评价也应该持非文学的态度。由此,他强烈地主张,要“撇开‘文学’一词来谈网络写作。网络写作根本不是为了‘文学’的目的而生的。”事实证明,网络文学作为当代文学的一个现实存在是毋庸置疑的。文学经由互联网这一特殊的传播媒介在短时间内已经影响了一部分人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网络文学的出现和兴盛,从一个全新的层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全面关照和认识文学的视角,即有的关于文学的本质、文学的功能、文学的标准以及文学的边界等等的知识,将会重新得到检省和反思。

二、历史地看,文学作为研究和关照的对象,自有文学以来就成为研究者们不断定义和规范的东西。但是,无论是中国古代的“言志”还是“缘情”观,无论是西方古典的模仿说、再现说,还是近代的表现说,抑或是20世纪开始的对“文学性(诗性)”的所谓客观研究,都能清晰地告诉我们文学所具有的某些特征和功能,但又都不能穷尽我们对文学的全面感受和理解。总体来说,所有这些对文学的规范,都有各自对文学的独特领悟和认识,并且在特定时代主宰了人们对文学的观念视阈。但是,迄今并没有哪一种理论观点可以成为人们定义和规范文学的唯一标准。事实证明,文学史对文学的认识和知识规范是一个不断地拓广并深入的过程。同时,也说明文学自身决不是一成不变的封闭体系,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开放系统。

三、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用互联网给人们建构起一个全新的活动空间,有人将其称为“赛伯空间”(Cyberspace的中译,出自威廉-吉普森的小说Neuromancer,意指由于计算机运用而造成的物理意义上的国家边界即将消失的世界),由此出现了一种可以不依靠书籍载体的文学书写和传播方式,这就是我们所讨论的网络文学。

就目前而言,网络文学给我们带来的并不是一种新的文学形态。事实上,它只是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承载、传播文学文本的新媒介质。但这种新的文学传播媒介所引发的网络文学文本形态的变化已初显端倪。尽管只有短短几年,网络文学的出现已开始使“文学”这个逐渐过滤到精致的能指面临自我的解构。解构的力量主要指向两个层面:文学管理系统和文学语言系统。

首先,网络文学的生存形式对文学管理系统构成冲击,它突破了现有文学文本得以面市的种种障碍——文学出版发行管理系统。

其次,网络文学的出现也对自足精致的文学语言造成某种程度的消解。

总之,文学作为人类关照自我的方式之一,源于一种人类对自我的存在状态的体验及呈现的本能冲动——希望重现或者创造自身。一个时代的人们选择什么样的文学方式来言说,决定于这个时代人的存在状态和生存方式。网络文学文本对现有文学形态的解构,以及网络文学所体现出的开放性和自由特性,不仅给了我们审视文学和反思自我的新角度,更重要的是,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结构的悄然变化,传统的等级社会结构模式逐渐松动,套在人们身上的外在枷锁逐渐褪去,人向本真的生存状态回归。而通过这条穿越“赛伯空间”的文学触角,我们似乎看到那亘古以来就牵引着人类心灵的梦想——自由、平等的人性理想将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互联网上的文学风景——我国网络文学现状调查与走势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

作者:薛俊武

文学批评视角管理论文 篇3:

学院派新媒介文学批评的现实困境及其破解

摘要:文学批评是沟通文本与读者、写作者甚至媒体人的中介,具有实现文本意义、提升公众鉴赏水平和规导创作等作用。新媒介创新了文学存在状态和文学批评形态,产生了网络文学与纸质文学、网络批评与纸媒批评相呼应的新景观。学院派批评立足学术圈内交流和学术评价体制,却忽略数字化时代网络文学线上交流的现实和交流对象的阅读期待,陷入了悬置受话人也被受话人悬置的困境。落后于新媒介语境的学术评价体制和根植于精英学者集体无意识中的话语塑型功能,是导致这一困境产生的深层根源。调整并创新学术评价体制,增强知识分子的使命意识,是带领学院派批评者走出这一困境的制度性保证和主体精神前提。

关键词:新媒介文学批评;学院派;困境;学术评价体制;使命意识

文学批评是文学阅读的理性延伸,承担着阐释和规导等功能。但作为话语交往行为,它深受传播媒介和交流场域的影响。网络新媒介不仅创新了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也吁求着深入文学现场的批评产生。新媒介文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不仅在理论上为一度被边缘化的网络文学争取了合法地位,也对其特征、优势、危机和前景进行了探讨。但学院化批评难以摆脱其发布平台受限、对象意识错位和学术概念泛滥等问题,使批评旁落在沟通对象的视野之外,从而与新媒介文学场域脱节,成为架设在学术殿堂之中的玻璃桥,难以落入当下写作的坚实大地,难以实现其沟通新媒介文本与网络写作者、阅读者的中介功能,在一场盛大而庄严的狂欢中陷入了沟通失效的交流困境。本文拟对学院派新媒介文学批评遭遇的困境进行描述、溯源并探索解决的路径。

一、困境表现:对话受阻与沟通失效

匈牙利学者阿诺德·豪泽尔认为,艺术是一种信息傳播,“只有达到沟通的效果,才能被看成是成功的”①,而鉴赏家和批评者“是铺平从艺术家到公众的道路的中介者”②。文学批评重理性阐发,是对文本的深度破译,也是批评者的话语表达,承载着个人性与公共性两个层面的对话功能。第一层是批评者与文本的对话,批评者作为阅读者将文本信息集结,形成与文本视野的融合、复现和更新,这是文本意义的个体化实现。但批评者还兼具发现者、阐述者、总结者和开启者等多重身份。朱立元在《从文学批评性质、功能的定位说开去》一文中,充分肯定了张江的观点:文学“批评的功能在于从文本和书写中找到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律,指导书写者增进书写能力,帮助阅读者提高鉴赏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经验研究而总结归纳具有共性意义的书写和阅读规范,推动文学成长”③。他们认可文学批评既沟通文本与阅读者,也沟通文本与写作者。这种沟通来自于个体审美体验却超越了经验阐释,成为具有社会交往性质的话语实践,承担着提升读者鉴赏水平和作者书写能力进而推动文学成长的社会功能,这是批评对话性的深层表现。

但这些功能的实现必须以对话关系建立和沟通

收稿日期:2017-02-23

*基金项目:湖南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现当代文学学科”(怀化学院,050106)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潘桂林,女,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怀化418000)。

成功为基础。话语活动必须具备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就文学批评而言,批评者是说话人,受话人则包括大众读者、其他批评者、文本作者和其他写作者,甚至文艺媒体人。批评因此成为多重对话行为,批评者通过一定的媒介将批评话语向文学场中不同位置的受话人传递,与之建立现实的关联,以确保交往和实践关系的形成。这种交往必须是主体间性的,“话语意义的理解者本身同时也是交往过程的参与者……每一个交往者都处在了与他人共同建立起来的符号化的主体间联系的网络中”④。因此,数字化时代的文学批评理应扎根文学现场,与作为生产者的网络写手、作为消费者的网络读者和作为传播者的新媒介相关联。

网络新媒介明显区别于传统媒介,这是一种更具开放性、包容性、平民化、狂欢化等特征的“草根传媒”。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草根传媒是网络和民间文化”⑤。沟通的便捷、反馈的自由和审核制度的宽容催生了大批草根媒介人,网络文学因此在较大程度上挣脱了中心话语和宏大叙事的束缚,成为自由、自我、自然的文学。网络平台的及时交互性使得读者也能随意登台成为批评主体,参与到文学的再生产循环。这类批评主体良莠不齐,有媒体人、网络作者、民间学者,有大众读者、“发烧友”“注水族”,也有学院派批评家。但无论批评主体是谁,必须确保一个前提,那就是说话人和受话人需在同一媒介搭建的交流空间。网络自媒体是网络文学阅读者和写作者的交流场域,只有网络信息才能进入其接受视野,而脱离网络的信息基本处于无效状态。

毋庸置疑,学院派批评者是当今新媒介文学批评的主导力量。早在1995年,王周生就指出:“多媒体的出现和全球信息网络的形成”,“为文学提供了比读物、广播、电影、电视更迅疾更大众化的传播形式”。⑥2000年,学术界形成第一个网络文学研究小高潮。黄鸣奋、王汶成、许苗苗、赵艳等人纷纷在《文艺报》上撰文,热议网络文学的动因、走向和存在的问题;陈定家、杨新敏等人在《文艺争鸣》《文学评论》等学术期刊发表重要论文,分析网络技术、媒介革新对文学阅读模式、文本形式、叙述模式等方面产生的深刻影响。次年,赵炎秋在《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组织“网络文学专论”,论及“网路文学的二律背反”、网络文学的“电子主体性、文学新样式与诗性自律”“超现实与网络文学的大众性”以及“网络文学的兴起与文学传播者的消解”等问题。2002年是网络文学研究的第一个高峰,相关论文突破300篇。《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4期发表一组笔谈,欧阳友权、黄鸣奋、陈定家、钟友循等人对网络文学的媒体突围与表征的悖论、创新机遇与存在的困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聂庆璞基于时代媒体变迁和网络的后现代文化特点,明确提出了“网络文学将成为未来文学主流”⑦的观点。之后,此类研究文章持续递增,到2011年突破1000篇/年的可观数据。欧阳友权带领科研团队相继成立了“湖南网络文学研究基地”和“湖南省网络文学研究会”(2012)。全国范围的“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新媒介文论分会”(2012)、“中国网络文学研究会”(2013)和更多的新媒介文学研究团体也纷纷成立,新媒介文学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学院派新媒介文学批评者用宏阔的理论视野和精准的语言表达为新媒介文学提供了合法性论证,但也暴露出广泛存在的沟通失效问题。

这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纸媒刊发的方式阻隔了批评者与网络读者及写手的沟通渠道。大量学院派批评成果虽然来源于对新媒介网络现场的观察、分析和反思,文字表达灵动而深刻,如陈定家的论文《“火焰战争”与“文化垃圾”——关于“网络文学”的几点不合时宜的想法》⑧,黄鸣奋的专著《比特挑战缪斯》⑨,中南大学研究团队的“网络文学100丛书”,等等,但因其发布平台与网络文学的作者及阅读者不在同一场域,很难对网络文学形成现实的影响。第二,高深玄妙、术语庞杂的批评话语为沟通大众读者设置了障碍。学术期刊虽为纸媒首发,但也紧跟互联网交流法则,通过不同渠道同步或稍后进入各种专业学术网络资源数据库,或在豆丁网、百度文库、道客巴巴甚至个人博客、微信公众平台转发,为网络读者提供阅读机会。但这只是对交流渠道即物质性障碍的克服,深层的隔膜却难以化解,即言说方式的学术化和圈子化难以突破,真正奏效的读写沟通难以实现。第三,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明显偏向于小说文体,在主题选择上侧重于全局式扫描和元理论探究,却忽略了诗歌、散文等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文体,使得新媒介文学生态场中的许多成员被忽略和遮蔽。

可见,学院派批评者认识到新媒介文学研究的丰富资源和广阔空间,在学理上洞悉和论证了媒介革新的整体性效果,却在现实操作层面忽视网络文学线上交流的现实和网络读者的审美期待,事实上是在新媒介场域之外观察、总结和评说新媒介文学。他们的批评悬置了现实受话人也被受话人悬置,陷入了沟通失效、对话受阻和自言自语的批评困境。新媒介文学批评的繁荣只是一场在圈内扩散的学理性幻梦,难以落到新媒介文学生产的现实场域并对文学自身产生现实影响。批评话语的传播与文学创作、阅读者分属于不同空间,这也是文学场中现实读者和写作者对学院派批评保持淡漠态度的根本原因。

二、困境根源:体制困扰与话语规制

造成新媒介文学批评困境产生的具体因素非常复杂,但追根溯源,主要在于现实层面的学术评价体制的困扰和精英话语结构的隐性规制。

第一,学院派批评者必须面对当下学术评价体制落后于新媒介文学生产语境的现实。虽然电子新媒介已经和传统纸媒平分秋色,甚至就创作数量和阅读途径而言,已经有超越纸媒成为主流媒介的趋势,但目前的学术评价只认可圈内纸媒学术出版物。传统学术期刊保持着主流学术媒体的中心地位,学术新媒体难以诞生。学术刊物需要形成自己新锐、前沿、开阔的批评风格,乐于采纳使用新理论、新方法的文章,并强化选题的新锐性、视野的广阔和开掘的深厚,以及行文的学理化、规范化。这些要求引领了当今批评求新、求变的方向和强化学理性的书写范式,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也是新媒介备受关注和西方新思维、新视角和新术语大量涌入的原因。

新媒介改变的不仅仅是文学传播路径,也包括受众群体、阅读语境以及与之相伴随的阅读心态和期待视野。这给批评家带来了很大挑战。与传统批评相比,网络批评在语言形态、文本立场、修辞表达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变,“借助大量富于创意的‘火星文’和网络流行用语,以日常生活化、口语化、通俗化和‘粗口秀’”等表达方式,全面更新了文學批评的审美视觉。⑩这种线上批评自由、自在、自适,充满活力和个性,洋溢着削平深度、瓦解神圣、拆解宏大的后现代激情,是个人审美表达的理想场所。但线上批评不能纳入学术评价体制,比较适合无科研压力的批评爱好者,却很难吸引体制内的学院派评论人。那些在学术评价体制中讨生活的学者深知媒介影响了文学生产,认识到批评转向的必要性,但其批评立场仍然“大致是基于理论化的‘学理’”,“他们很大程度上其实都承续着传统文学研究或大众传媒领域的批评范式,只不过是将批评的对象替换为网络文学”。B11几乎没有体制内学者能够真正走向线上批评。那些在个人博客、微信圈不断贴出点评的学人,大多是身兼纸媒学院化评论者和线上点评人双重身份。更多的情况则是将已经发表在纸媒上的论文贴于自媒体上扩散传播。譬如,诗人安琪的个人微信公众平台“极地之境”就于2016年年底以“中间代15年”为专题推送了大量学院派评论家的文章:王毅的《1960年代出生的诗人:命名与言说》B12、张德明的《代际指认与历史赋形——“中间代”出场的诗学意义》B13、张立群的《“世纪初诗歌”的历史构造与书写图景》B14等。这些评论只能算是学院派评论的新媒介推送,并非真正的线上批评。

明知网络文学批评必须在线上建立对话关系,却偏偏悬搁线上受话人,这是学院派新媒介文学批评的尴尬,其现实根源是学术评价体制的困扰。在现有学术评价体制中,科研成果是个人工作业绩评定的依据,与之联系的学术影响力则是个人在学术场域中获得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软实力。而科研成果的认定、计算和评价依据是一套可量化的、具有明显行政化管理色彩的制度。评价者只能依靠硬性的量化指标进行评价,成果发表、获奖、被引用、被转载的数量、级别、影响因子,以及课题与专利获得的数目、档次等,被转换为分值,成为科研工作者业绩评估、津贴发放和职称评定的核心甚至是唯一参考数据。学术课题是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经费来源,但课题的前期基础、中期成果和结题成果都是以学术论文的发表、学术专著的出版乃至学术影响力为依据。而这些被纳入评价体系中的成果基本依托于传统学术媒体,并且有明确的、森严的层级性。学者们为了论文能够被发表、出版和转载,只能在选题风格、视角切入和行文方式等各方面适应纸媒的要求,使得当今文学批评越来越脱离普通读者,尤其是网络读者的理解范围。

理想的文艺批评应该能够积极介入文艺现场,实现批评界与艺术界的直接沟通,弘扬优秀作品,鞭笞创作不足,推进艺术精进和繁荣。但现实和理想存在距离。唐果在《文学批评的评价制度建设》一文中分析了文艺运行、发展和评价制度、文艺规律之间的内在关联和矛盾:评价制度必须遵循文艺规律和规则,反之,文艺规律也必须获得评价制度的认同和保障,二者是交融统一的关系,但也是矛盾对立的,因为“评价制度有一整套制度化、体制化、模式化的人为规则、措施、手段以规范、制约、限定文学评论,会对文艺起到限制的反作用,要以牺牲评论主体的个性、自主性、自由性和独创性为代价”B15。文章指出了评论工作者的两难处境,而网络文艺评论者的困境更是难以克服。制度化的学术成果在传统媒介场中循环再生,即使学人能够借助互联网推介和扩大个人影响力,也难以让首发于网络媒介的“在线批评”成果得到学术体制评估的认可。当体制认定的成果再生产与现实艺术再生产被人为地、制度化地分隔在不同的媒介场域,就意味着将评论者送上了一个不能两全的单选境地。如果选择面对网络受话人,那么评价体制就会不认同相应成果;如果适应生存法则,接纳体制规训,那么就必须舍弃鲜活在场的线上批评。在信息时代,空间区隔已经不是问题,媒介场域的分隔才难以逾越与调和。因此,当学院派批评者大多只是选择新媒介文学作为一个新的研究对象加以关注和探讨,其思路、话语体系和信息发布空间仍然归属于传统学术体制之内时,沟通自然失效,独语自然难免。

第二,学院派新媒介文学批评的失效也受制于深层话语结构对言说范式选择的隐性规制。网络文学的民间性、草根性、消费性特质和良莠不齐的审美风貌使之带有天生的边缘文化印记。这种非精英化书写现象的疯狂提速一度使研究者左右为难。一方面,作为媒介革命和文化转型的必然产物,新媒介文学已经成为文学场中不容忽视的存在主体,为文学界提供了广阔的元理论生长点和鲜活的批评对象,是学术原创性成果产生的温床,召唤着批评家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这种在虚拟空间生产的草根文学还存在大量问题,譬如,“匿名写作对主体承担的卸落、网络作品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和读屏模式对诗性体验的拆解,形成了网络对文学的精神解构”B16。网络文学瓦解着精英文化竭力维护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这是对固有文学生产模式和文化心理结构的挑战,也是众多批评家最初质疑网络文学合法性的深层根源。这使得他们在面对这一新兴资源时,倾向于采用学理探究的言说策略,在获得新锐思想者身份的同时,保留了精英学者建构学术秩序和立足学术圈的话语表达者身份。

从现代语言哲学角度来看,这种注重元理论和宏大学术体系建构的学术话语表达方式,是生命存在状态和文化结构的符号化显现,受控于更深层的集体无意识。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语言是存在的家”B17,“语言的界限就是一个人世界的界限”B18,不是人在说语言,是语言在说人。意义、心智和社会世界最终被语言结构所塑造和规定。学院派的批评话语正是其哲学、美学和文学观念的自然流露,是其学养背景、生命体验、人生姿态的无意识投射,也是学院派批评者文化精英身份的隐性表达。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媒介是人的延伸,人生活在媒介后果之中。网络新媒介延伸了人,将平民化、碎片化、狂欢化等生活态度和参与方式带给了网民,也使得这类阅读者拒绝神圣而严谨的学院式批评。罗伯特·洛根延伸了麦克卢汉的思想,提出语言乃“心灵之延伸”和“人延伸了媒介”等新观点B19。这意味着个人前期自性的成熟能够选择性接纳新媒介携带的新信息,获得更加开阔的视野,却又能坚持个人化理解,让信息服务于自我,获得对新媒介的新认知。这也是为什么学院派批评者能够利用新媒介的便捷和浩瀚讯息,却仍然坚持严谨的学理化评论,引入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资源,深度剖析新媒介的内质、问题和前景。但这类批评并不能引起网络读者和写作者的阅读兴趣,说话人与受话人处于交流的两极,中间隔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三、解决路径:体制完善与自我调整

落后于新媒介文学生态的学术评价体制和根植于精英学者集体无意识中的话语塑型功能,使学院派批评者徘徊在学术的敏感与行动的迟缓、关注对象的新潮与言说方式的传统、研究成果的开放与发布渠道的守旧之间。这一窘境引起了学界注意,相關的学理性探讨已成为学术热点,局部性制度调整也于近期启动。

新媒介艺术并非传统艺术的物质性转换,而是数字化时代人类存在状态的审美镜像与表征,也必然吁求一种新的批评形态。白烨指出,现在的文坛已“演变为‘三分天下’的新格局:以文学期刊为阵地的传统型文学、以图书出版为依托的市场化文学、以网络传媒为平台的新媒体文学”;而批评也有了“以传统形态的批评家为主体的专业批评、以媒体从业者及媒体文章为主角的媒体批评、以网络作者尤其是博客文章为主干的网络批评”三分天下的趋势。B20张文东基于“媒文相生”的角度,分析了当下批评的失语症,提出了在新媒介语境中理解“互联网+”思维的笼罩性、世界“互联网化”的彻底性,以及“媒体融合”的全面性等,提倡适应现代传媒信息传播“快、准、全、易”和公共参与度“高”的“新批评”,并预测了文学批评载体的“网络化”未来。B21这些观点直指问题核心,痛陈当下批评远离现场或忽视现场反应的弊病,主张大力推进符合新媒介语境和社会文化现状并能促进当下文学发展的“新批评”。这只是学人们务实、严谨却又不乏浪漫情怀的学术构想。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现有学术评价体制,新媒介文艺生态场就很难真正获得学院派批评者的全力投入,也很难实现批评话语的深度转型。体制内学者终究无法摆脱与学术评价的紧密关联,难以摆脱生存和发展危机对学术理想的侵蚀。

近年来,审视和重建学术评价体制的声音越来越响。张曙光、许红珍等人从宏观角度思考了学术评价乱象的表征、诱因和治理问题,指出其评价方式机械化、单一化、行政干扰严重等缺陷,并提出了“由外在表征向内在实质评价回归”“关照学术原创、科学意义、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用”等治理方案。B22姜春林则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与党和政府的领导结合起来,呼吁由各级政府主导,“并协同大学、社科院等学术机构做好顶层设计”,“形成由学术共同体的专家学者、普通学术从业者、学术期刊杂志社、出版社、数据库、社会公众等构成的多主体参与的网络,各主体做到各有其位,各有所为,共同促进评价机制的不断完善,维护体系的良性运行”。B23这些观点直接呼吁政府和制度的支持,强调政府与学术机构、学术主体共同参与。

国家领导人体察文艺生态变化,并且做出切入文艺现场的反应。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B24对于网络文艺的引导,一靠政策、法规,二靠能够真正与网络写作者、阅读者产生沟通的文艺批评,但如果批评的主流——学院派批评者始终游离在现场之外,网络文艺的学术性、审美性甚至意识形态规导作用,还是难以实现。如果说习总书记的讲话表达了国家领导人对网络文艺的重视,那么《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则直接提供了政策上的扶持。《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中直接提出“推动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审、评奖评优条件”B25。这无疑给学院派评论家送了一枚定心丸,使他们能够坦然进入新媒介文学现场,不仅研究网络文学,还能充分利用更便捷和更具影响力的自媒体平台推送更具血肉感的批评成果,与数字媒介时代的作者、读者建立更加亲近的互动关系。

国家政府部门的相关举措表明,数字化时代的批评失效问题已经引起政府领导阶层和文化、教育管理部门的警惕。但是,传统学术评价体制有其根深蒂固的制度、习俗和文化心理结构的惯性,新的学术评价体制的建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摸索和调整。在学术评价体制不断改革与完善的过程中,仍然会存在一些缺陷。这需要批评者强化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做一个在场者、观察者、思考者和言说者,而这正是当前大部分体制内学人所缺乏的。陈国雄指出,面对物质诱惑和体制转轨,一些“中國当代批评家呈现出精神迷茫、身份迷失和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多重困境,因而难以完全胜任批判者和代言人的社会角色。为了重塑这种社会角色,专业批评家必须重建社会责任意识与参与意识”B26。白烨也有相似看法,并从精神层面倡导批评家要“以知识分子的良知、审美高端的感知,观察现状,洞悉走势,仗义执言,激浊扬清”;又从操作层面强调观念、方法、语言和传播媒介更新的必要性,认为批评家需“利用电视、视频等有关现象、话题进行座谈、对话与讨论,利用网络阅读跟帖点评网络文学作品,运用微博、微信发布文讯、书讯或短评、点评,等等”,以“增强其弹性,焕发其活力,并争取话语权,实现有效性”。B27

学术研究是批评者的责任,是现代知识分子参与世界的方式,也是个人学养提升的途径。世界生活和文学现场已经转型,数字化与交往型社会中的当代学者需要面对新语境中的新课题,需要与学生、学人、普通读者和文学创作者进行一种现实的、在场的沟通与对话。沟通是批评效能产生的前提,也是话语权获取的前提。新媒介文学批评家要在文学场中获取和夯实自己的话语权,既有赖于国家政策与权力部门洞悉语境现实,制定并推行契合生产现状的相关政策与具体方案,提供有力的现实性和制度性支撑;也有赖于批评主体做好自我心态和话语方式调整,深入新媒介现场,以在场者的身份观照在场的对象,用可以被在场读者、作者接纳和理解的话语方式表现数字化时代的新体验和新精神,并确保交流之桥不被媒介切断。这样,学院派批评者就能真正走入新媒介文化场域,从而走出学术自语的怪圈,参与到社会文化实践的过程中,与民间和媒体人网络批评共同搭建公共批评空间,在良好的多向沟通中实现批评的多重效能。

2017年伊始,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已经开始有效对接,开启了改革学术评价体制的新篇章,有序、有效、有生机的新媒介批评生态有望形成,这必将对新媒介文学生产和批评产生深远的现实影响。

注释

①②[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学林出版社,1987年,第133、153页。

③朱立元:《从文学批评性质、功能的定位说开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④盛晓明:《话语规则与知识基础》,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31页。

⑤周宪:《当代中国传媒文化的景观变迁》,《文艺研究》2010年第7期。

⑥王周生:《信息时代与文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年第4期。

⑦聂庆璞:《网络文学:未来文学的主流形态》,《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4期。

⑧陈定家:《“火焰战争”与“文化垃圾”——关于“网络文学”的几点不合时宜的想法》,《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4期。

⑨黄鸣奋:《比特挑战缪斯》,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⑩吴英文:《网络文学批评的修辞术》,《小说评论》2016年第5期。

B11曾繁亭:《网络文学批评主体的衍变》,《小说评论》2016年第5期。

B12王毅:《1960年代出生的诗人:命名与言说》,《江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B13张德明:《代际指认与历史赋形——“中间代”出场的诗学意义》,《诗歌月刊》2006年10/11月“中间代理论特大号合刊”。

B14张立群:《“世纪初诗歌”的历史构造与书写图景》,《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B15唐果:《文学批评的评价制度建设》,《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B16欧阳友权:《论网络文学的精神取向》,《文艺研究》2002年第5期。

B17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组编译:《存在主义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87页。

B18[奥]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85页。

B19[加]罗伯特·洛根:《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何道宽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

B20白烨:《文学批评的新境遇与新挑战》,《文艺研究》2009年第9期。

B21张文东:《新媒体与新批评:网络文学批评的“诗性”理解》,《当代文坛》2015年第6期。

B22张曙光:《学术评价乱象:表征、诱因与治理——基于量化评价的视角》,《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B23姜春林:《学术评价:研究成效、问题与治理体系建设》,《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B2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5-10/14/c_1116825558.htm。

B2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7-02/21/content_5169817.htm。

B26陈国雄:《数字媒介时代的文学批评对策》,《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B27白烨:《文学批评遇到的难点和面临的挑战》,《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年第5期。

责任编辑:采薇

作者:潘桂林

上一篇:应用电子技术研究论文下一篇:电机电磁设计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