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肯斯坦》中的生态批评分析论文

2024-04-10

《弗兰肯斯坦》中的生态批评分析论文(精选8篇)

篇1:《弗兰肯斯坦》中的生态批评分析论文

《弗兰肯斯坦》中的生态批评分析论文

1 概述

19 至 20 世纪期间,科学的迅速发展满足了人类的需求,却带来了生态灾难,这也让人类开始思考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西方生态文学在 19 世纪上半叶处于蓬勃时期, 年 Glotfel-ty 和 Fromm 编写了了 The Ecocriticism Reader。玛丽雪莱(MaryShelley)受当时生态文学思潮影响,创造了《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

《弗兰肯斯坦》讲述的是科学家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着迷并利用科学,从停尸房等地找到不同器官和组织,创造了一个人造人。人造人渴望感情,但因面目丑陋,被视为怪物。他因为外貌被弗嫌弃最终抛弃,提出的要一个女性配偶的要求也被拒绝。怪物疯狂复仇,杀死弗的未婚妻等数个亲人。弗打算毁掉自己的作品,追寻怪物到北极,受尽折磨后病逝,而怪物也死了。

玛丽描绘的是一个悲剧,人类试图利用科学技术发明统治自然,但反而被自己创作的技术怪物所束缚。她揭示了问题的根源: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的失衡。因为维克多违反自然法则造出怪物,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平衡,毁掉了人类社会当时的和谐,受尽折磨,最终走向精神疏离。

2 自然生态的失衡

2.1 违背自然法则而生的怪物

维克多受当时人类本位说影响,认为自然可统治也可控制。他对科技的狂热驱使他违背自然法则创造处人造人这个怪物。

自然界一切生物都来自母体。但是维克多打破自然法则,利用死尸,屠宰场的鲜肉甚至无辜的动物来创造一个新物种,对这些生物无尊敬可言。在他看来,所有物体的存在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

2.2 抛弃怪物

弗抛弃自己创造的怪物,违背自然规律。怪物象征着人类欺压自然,但是他却又能威胁和毁灭人类。怪物失去了对人类的信心,开始复仇。他将怨怒倾泻在弗的无辜朋友和家人身上。弗的哥哥,仆人,最好的朋友,和未婚妻伊丽莎白以及父亲都死了。弗发誓要猎杀毁掉怪物,一路追到北极。但由于身心备受煎熬,疾病袭来,他死在北极。

正如社会心理学家 Erich Fromm 说过,人类的悲剧在于“他们本是自然的一部分却试图超越自然”。所以维克多最终的结局是自我毁灭。也反映了玛丽关注自然,强烈谴责技术发展对自然造成的危害。

3 社会生态的失衡

3.1 弗兰肯斯坦因为沉迷科学与世界疏离

弗在狂热追求自然之迷时与世界疏离,忽略了家人和朋友,也对世俗戒律和禁忌嗤之以鼻。他将自己锁在实验室,从停尸房取材埋头实验,拒绝家人和社会的干预,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

他将自己的要求放在第一位,忽略与社会的联系。人本是社会的一部分,但是对科学的.狂热却让他与社会隔绝,失去了本来原有社会和谐关系。

3.2 与社会疏离带来的折磨

原有的和谐关系不复存在,弗失去了最亲爱的人。在制造新物种的过程中,弗每晚都精神高度紧张,长期做噩梦。违反社会禁忌的心理压力让他把伙伴当成罪犯一般抛弃。即便实验完成后,他的紧张依然持续了数月。

后来他逐渐恢复健康,却最终还是因为他与人造怪物之间的“父母子女关系”而彻底崩溃。作为怪物的创造者,他是父亲,但是怪物的诞生并不能像人类出生能继承血缘。他们之间缺乏必要的血缘关系去维护“父母子女关系”。他担当了创造者的角色,却意识不到父亲的角色。在怪物一系列复仇之后,他才开始思考自己行为的后果。他不为过往的发生承担责任,急切的想要忘记一切,但怪物的存在让他无法忘记。

4 社会生态的失衡

4.1 弗兰肯斯坦沉迷技术的孤独和痛苦

弗因为对自然的好奇和轻蔑,醉心于科技,却导致与社会疏离。他远离社会,失去了与别人的社会纽带,孤独,精神饱受折磨。人造人的诞生本就是维克多心灵生态失衡的产物。他利用科学理论实验创造生物,却每晚又经受着精神上的折磨。他抛弃人造人也是舒缓自己违背社会禁忌造成的心理压力。

怪物复仇的行为让他精神上的疏离更加严重。他看着亲爱的人一个个死去,只能怪自己。他害怕别人知道他创造了这个可怕的怪物,害怕人们认为他心理扭曲,因此他只能藏于心中,无法倾吐。

4.2 怪物加重了弗兰肯斯坦的精神疏离

维克多在隐藏真相时,每一分钟都十分后悔,“内心的折磨让我深思我这受了诅咒的双手带来的深深无声的痛苦”(Shelly 1994.:161)。在他的好朋友死后,他的情况愈加严重。他认为自己是杀死这些无辜的人的凶手。但他没有勇气讲出真相。他不停的重复“But I,the true murderer,felt the never-dying worm alive in my bosom,which allowed of no hope or consolation.”(Ibid.:159)他的内心充满了痛苦悲伤。他全面武装自己试图杀死怪物复仇。他的妻子遇害后他的疯狂达到了顶峰,将一切归结于怪物。但事实确是他内心的恶魔才是罪魁祸首。

5 结论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析了玛丽在《弗兰肯斯坦》中的生态思维。科技的跨素发展导致了自然生态的失衡以及社会和精神生态失衡,扭曲了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终导致了精神疏离,失去自我。

篇2:《弗兰肯斯坦》中的生态批评分析论文

摘要:玛丽雪莱是英国哥特小说的代表作家。她的小说《弗兰肯斯坦》被公认为哥特小说的代表作品,本文从精神分析法的角度对这部经典作品的悲剧予以解读和阐释,并分析作品给予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弗兰肯斯坦》;哥特;精神分析;悲剧

《弗兰肯斯坦》的作者玛丽雪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英国著名诗人波西比希雪莱的第二任妻子。其作品以哥特小说《弗兰肯斯坦》(又译《科学怪人》)最为知名。小说讲述了科学家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热衷于生命起源的研究,他试图征服死亡,创造一种新的生命。通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发现了创造生命的秘诀。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生命再创造之旅。但是,在创造出怪物的之后,弗兰肯斯坦因无法容忍其丑陋的相貌,而将自己的创造物抛弃。怪物在人世间备受欺辱,于是开始反抗,疯狂报复人类,在制造了一系列的悲剧后,终于同其造物主弗兰肯斯坦同归于尽。

精神分析法在20世纪文学研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为文学著作的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使文学研究在人类精神、心理这一视角上开拓出一片天地。本文解读的是哥特名著《弗兰肯斯坦》。

小说是一部悲剧,“造物主”和“被创造者”最终都归于灭亡。以往研究者对这部作品的阐释已经很多。传记研究,女权主义分析,后殖民主义分析,生态主义批评,异化理论分析等等。而弗洛伊德后期的“死亡本能”说,同样可以作为阐释这部小说的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说

弗洛伊德提出了三重人格理论,即“本我”、“自我”、“超我”。“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经常相互矛盾、斗争,特别是“超我”和“本我”经常处于不可调和的对抗状态。而到了晚年,弗洛伊德将“本我”修正为两类,“性本能”和“攻击本能”,也即“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生存本能”是最广义的性本能,与个体生存和种族绵延息息相关,追求自我满足,不顾社会和他人。“死亡本能”以破坏为目的。弗洛伊德说:“假定远在远古,生命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起源于无生物,那么据我们的假设,那时便已有一种本能要以毁灭生命而重复返于无机状态为目的。有假定我们所称的自我破坏的冲突起源于这种本能,那么这个冲动便可被视为任何生命历程所不能缺少的一种死亡本能(death instinct)的表现。”[1]因此,死亡本能“要将生命的物质重复返于无机的状态。”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和战争。而转向生命体内部时,又表现为自责,甚至是自杀。

二、从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说看《弗兰肯斯坦》的悲剧

上文已经提到,《弗兰肯斯坦》是一部哥特小说,简单说,哥特小说就是一种恐怖和鬼怪小说。《弗兰肯斯坦》虽不是最典型的哥特小说,但这部作品将科学幻想与哥特恐怖有机地融为一体,内容充斥着死亡、怪诞的叙述。比如科学家弗兰肯斯坦的造人行为。

弗兰肯斯坦日夜赶造自己梦想的生命,但这个被创造的生命存在就其相貌而言,真的是一个不择不扣的怪物,正如文中所描述的“他那黄皮肤勉强覆盖住皮下的肌肉和血管,一头软飘飘的黑发油光发亮,一口牙齿白如珍珠。这乌发皓齿尽管漂亮,可配上他的眼睛、脸色和嘴唇那可真吓人!那两只眼睛湿漉漉的,与它们容身的眼窝颜色几乎一样,黄里泛白;他脸色枯黄,两片嘴唇直僵僵的,黑不溜秋。”[2]这是一个外表酷似人类却形象极其恐怖的特殊生命存在,是人类难以接受的生命存在。怪物在被创造出来,是怪物的悲哀,也是弗兰肯斯坦的悲哀。小说对怪物的描写为全书的叙述奠定了基调,烘托出浓郁的死亡氛围。而小说的死亡情节也是比比皆是。这主要表现为怪物被创制后由于不被人类接受而带来的疯狂报复。怪物先是将路边遇到的幼童,也是弗兰肯斯坦的弟弟残害致死,而后,弗兰肯斯坦家内的女佣贾斯婷、表弟克莱尔、最挚爱的妻子伊丽莎白都相继被怪物直接或间接的杀死。

那么怪物为何要进行疯狂的报复,致使作品最终成为一部悲剧?除了通常认为的是作者对现代科学过度发展而产生的忧虑外,我们也可以运用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冲动来解释。怪物在起初也是试图接触人类,试图同化于人,但无论是在他的造物主眼里,在他认为善良美好的法国受难贵族家庭那里,还是在一个无知的儿童眼里,怪物都只是怪物,而不是其他,人们更难以接受将它纳入自己的世界。怪物希望造物主为他制造一个同类的伴侣,但被遭到拒绝,怪物已经越来越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价值,当他的造物主丧身北极之后,他选择了死亡,在这里,怪人表现了强烈的.死亡冲动而不能自拔,怪物在此时不是欲死而不能,从文本中我们可以发现怪物的生存能力是顽强的,怪物虽然不被接受,但可以继续存在下去,可是他不愿意如此。怪物是一个比较原始的生命体,在他这里,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和生存本能会表现的更加明显,而他又恰恰是一个必然不被接受的“人”。怪物的各种本能需求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怪物不会被这个文明的人类世界所接受,他的出生就意味着他必然面对人的各种攻击和不解,死亡本能在这里将会因此而表现得更加带有攻击性。死亡是怪物的终结,当死亡本能转向外部世界时,怪物将死亡本能投射向他的创造者以及造物者的家庭。而当死亡本能投射到怪物自身时,怪物自责自怨,以致最终走向了自杀。

三、《弗兰肯斯坦》带给我们的启示

弗洛伊德的“本我”理论的提出是他对现代文明不满的表现之一,之所以会有不满,是因为他认为现代文明对人的限制会给人带来不快乐的结果,在现代文明社会里,不论是性或攻击的冲动,都会受到压制。弗洛伊德的理论自然有他的合理之处,但也有失偏颇。不过,他的理论确实为人类认识自己以及自己所创造的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就如《弗兰肯斯坦》所塑造的怪物,他的出现如一面镜子,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社会的不公正一面。弗洛伊德将人的生理欲望极度夸大,这是不恰当的,不过,人的原始冲动确实隐约出现,怪物的自杀以及他造成的悲剧让人们看到了生存者的艰难,人的本能冲动在重压下爆发,悲剧由此而生。我们不禁会问在这个已经异化的世界,如何才能让我们在理性与感性的天平之间找到那个平衡点。显然,伦理与法律是其中一条道路,但这条道路的实施是通过规范与限制人的行为得以实现的。在这条道路以外,我们发现艺术也是解决问题的道路之一,在弗洛伊德看来,艺术创造就是人的本能欲望的无意识的化妆过程,而艺术的价值就是使人的欲望得到合理的宣泄,不至于危害到社会。艺术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新的世界,为我们思考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平台,在这个世界里,任何不合理的情况都不会造成现实的惨剧。弗洛伊德的思考是具有很大价值的,但他思考的出发点是个人,其实,扩大到社会层面,也是如此。艺术将现实世界以另一种方式展现出来,为我们解决我们现实世界里的棘手问题提供新的途径,而《弗兰肯斯坦》为我们提供的悲剧恰恰是我们在现实中应得以重视的,那便是通过塑造怪物这一艺术形象,通过其悲剧的命运,警示人何以更好的生存,提醒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84.

篇3:《弗兰肯斯坦》中的生态批评分析论文

精神分析法是由是奥地利医学家西格蒙·弗洛伊德开创的, 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虽是一套医学理论, 但对整个心理科学和西方文学思潮均具有深远的影响。精神分析和文学都在从事探索人类心灵」的工作, 精神分析学家和文学家可以说是黑暗中的兄弟。因而, 精神分析的开辟为文学批评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并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批评之一。本文试图从潜意识理论出发分析人物在孩童时代形成的被抛弃的恐惧心理及这种心理对日后生活造成的影响。

一.潜意识理论

潜意识 (无意识) 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 弗洛伊德说:“我们发现我们有两种潜意识:一种是潜伏的但能成为有意识的;另一种是被压抑的是不能成为有意识的。这种对心理动力学的洞察也影响到了我们的术语和描述, 我们称之为前意识, 而把潜意识一词留给那种被压抑的动力学上的潜意识。我们有了三个术语, 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弗洛伊德, 1987) 意识是同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结构, 服从现实原则。潜意识系统是人的心理结构的深层, 它是人的生物本能, 欲望的储藏室, 服从愉快原则。前意识系统是意识系统和潜意识系统的边缘部分, 包括良心和个人理想, 起检查者的作用。如果将其比喻成冰山, 意识部分就像冰山露在海面之上的那一部分;前意识相当于海平面的那一部分, 它随着海水的波动时而露出水面, 时而没入水面;而潜意识则是没于海水中的巨大无比的主体部分。可见, 无意识是一个庞大的领域, 是意识不到的部分, 却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董建新, 1995)

弗洛伊德认为, 潜意识是真正地精神现实, 人的梦是潜意识的反映, 也是错综的精神活动的体现。所以通过梦的解析, 我们可以更好地的洞察人的心理活动。弗洛伊德指出, 潜意识主要来源于个体早期特别是童年生活中的心理内容, 一般是指被压抑了的、破坏性的、创伤性的心理经验。个体早期还没有健全的心理, 对各种强烈的刺激、恐惧、喜悦、哀伤、惊吓、暴力、压抑、屈辱等经历不能完全理解, 只能极不情愿地被迫接受, 这些往事深埋于心底的潜意识中, 影响他日后的言行。

二.《弗兰肯斯坦》的精神分析解读

虽然精神分析直到二十世纪才成为文学批判的, 但没有哪一部文学作品不能通过精神分析进行解读的。本篇论文仅就被抛弃的恐惧对主人公弗兰肯斯坦、怪物以及作者玛丽·雪莱进行心理解读。

1.弗兰肯斯坦被抛弃心理分析

弗兰肯斯坦被抛弃。自从五岁那年母亲领养了伊丽莎白之后, 所有的人将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她身上, 新成员的加入一下子夺去了他头上的皇冠, 任何一个正常的孩子对此都会产生被抛弃的心理, 虽然这种受到压抑的心理未必能在童年得到体现, 但是是确实存在的, 并成为潜意识的一部分。

这种被抛弃的心理我们可以通过他的梦境来解读, 在造成一个新生命后, 他在睡梦中梦见了伊丽莎白, 并将她拥入怀中, 继而又觉得搂着的是自己死去的母亲。根据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理论, 我们知道梦是经过改装的, 梦中的死亡预兆了伊丽莎白的遭遇。对表妹的爱和他潜意识中被抛弃的心理之间的矛盾一直充斥着他的生活, 并通过一系列无意识的行为表现出来。在新婚的夜晚, 他的意识告诉他怪物要加害于他, 豪无意识地忽略了怪物对自己未婚妻的安危可能造成的威胁。人无意识的行为和想法都受到潜意识的引导。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读为他幼年时由于父母收养伊丽莎白而给他的心灵带来被抛弃心理的积郁。

2.怪物的被抛弃心理分析

弗兰克斯坦赋予了怪物新生命, 可以说就是他的父亲。怪物其实就是被放大了的弗兰肯斯坦, 犹如一面镜子, 映射出藏在他心中最深层的感受。

怪物从一出生便遭到“父亲”的遗弃, 他本性仁慈善良, 但因生的丑陋无比而不被人类接受;他坚持行善, 但得到的却是无情的毒打与驱逐;他渴望融入社会, 但却屡屡被拒之门外。所有这些不幸———被“父亲”遗弃, 被人类唾弃, 被朋友抛弃的遭遇给他带来巨大的痛苦, 这才使他万念俱灰, 萌生了报复“父亲”的念头。

从一出生便遭到其创造者的遗弃, 孤零零地生存在世间, 由此产生的恐惧成为他的心理活动的核心。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默默地守护德拉西一家但最终也没有得到他们的接纳的经历。在来到德拉西的住所之前, 怪物只要出现在人的面前便会受到各种攻击, 被打得遍体鳞伤。后偶然地躲到了德拉西住所旁的小棚里, 这个简陋的小棚变成了他的栖身之地, 由于之前的遭遇, 造成了怪物深深的被抛弃的恐惧感, 他不敢再出现人的面前, 默默地帮助这家人, 并渐渐地对他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但是心中积压的被抛弃的恐惧感使他只能以默默无闻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爱, 默默地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在夜间为菲利克斯砍柴, 在雪天为他们扫除积雪等等。后来在菲利克斯为萨菲上课的同时, 怪物也获取了知识, 但是知识的增加却给他带来了极大的苦楚。“知识的增长只能是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 我这个被人遗弃的可怜虫是多么不幸。”可见, 怪物时时刻刻都在被遗弃的痛苦感受中煎熬。

他极其真切地渴望和这家可爱的人相识, 虽然他很真挚地诉说对他们的爱, 见到的依旧是冷酷的收场。就在他怀着最后一线希望希望能够再做出解释时, 德拉西一家已经彻底地离开了他的世界。一次又有一次地遭受抛弃最终促使怪物做出一系列极端的行动。

3.玛丽·雪莱被抛弃心理分析

仔细品读玛丽·雪莱, 我们也会发现她的人生同样是被悲剧色彩所笼罩。小玛丽在出生后不久, 母亲便与世长辞, 继而父亲再婚, 然而作为政界名人的父亲不能给予她过多的关照, 继母又偏心与自己的亲生孩子。玛丽的家中常常会有诗人、作家和思想登门造访, 和父亲进行交谈, 而她的继母想尽办法不让她见到这些人, 当大诗人柯勒律治来到她家朗诵诗作《古舟子咏》时, 玛丽只得藏在一个沙发背后偷听 (钟世文, 1980) 。被抛弃的心理便潜进一颗幼小的心灵。十六岁时, 邂逅浪漫主义诗人雪莱, 深受自由恋爱思想熏陶的玛丽在父亲的反对下和雪莱私奔。在她发现自己怀孕时, 请求父亲的帮助, 但其父亲却拒绝伸出援助之手。玛丽的第一个孩子夭折, 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后生下第二个孩子, 取名威廉。小说中第一个遭到怪物杀害的人物也叫威廉, 从中可以看出玛丽·雪莱是如何将被抛弃的感受寄托到小说中的。《弗兰肯斯坦》创作于1818年, 当时的玛丽仅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女, 暂且不说其后丈夫溺水身亡, 三个孩子相继夭折的遭遇, 单就这十八年间的生活经历, 我们便可以发现她被抛弃心理的丰富来源。

三.结语

综上所述, 要探究人物的心灵世界, 精神分析不失为最佳选择。此篇论文通过深入人物的早期经历, 探究了被抛弃心理的形成, 以及如何被写进潜意识从而影响其一生。但这影响也因人而异, 在弗兰肯斯坦身上体现为隐性的报复心理, 在怪物身上是显性的报复心理, 而在伊丽莎白身上则是感恩, 儿时的被抛弃经历使她万分感激养父母对她的抚养与关爱, 将家庭的责任独揽一身。此外, 怪物的被抛弃心理是弗兰肯斯坦心理的写照, 小说中呈现的被抛弃心理又是作者玛丽·雪莱心理的写照, 通过这种环环相扣的心理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

参考文献

[1]董建新.潜意识的形成和作用[J].现代哲学, 1995 (4) .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

[3]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青闰译,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1.

[4]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M].刘新民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篇4:《弗兰肯斯坦》中的生态批评分析论文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分析《弗兰肯斯坦》,发现在法国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背景下,这部作品的思想意识形态处于矛盾状态。

激进的民主意识的觉醒

18世纪法国部分地区资本主义已经很发达,资产阶级成为富有的阶级但是政治上仍无实权,与农民和城市平民一样处于被统治地位。与此同时,由一批思想先进的学者引导的思想启蒙运动也在不断酝酿和发展。启蒙运动倡导者主张科学和理性,批评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而在法国大革命中这些启蒙思想被革命者盲目过度的扩大化而导致了像雅各宾专政这样的恐怖暴政。

《弗》的作者玛丽·雪莱自幼受其父亲——自由主义者、哲学家、信奉无政府主义的记者、及信奉无神论的异见人士威廉·戈德温——的影响,在其早年也具有激进的民主思想。书中的沃尔顿和维克特·弗兰肯斯坦也是这批具有民主意识觉醒的代表。

沃尔顿的梦想是探索那人迹罕至的极地的奥秘,想要把“上千项天体研究中遇到的扑朔迷离、永远无法揭开的谜团理出个头绪来”(《弗》 “圣彼得堡的第一封信”);而弗兰肯斯坦则是要探求生命的奥秘。两人都被激情驱使着,投入自己的探索,甚至失去了理智。这无不体现了激进的民主思想所倡导的“科学”,以及当时过度崇拜科学造成的一种盲目甚至混乱的社会状况。

另外,弗兰肯斯坦的追求——要创造一个人,自己成为造物主——无疑是向当时的宗教发出的最大的挑战,因为基督教和天主教相信唯有上帝是唯一的造物主。这与激进的民主思想对宗教的批判和打击殊途同归。

新旧意识的冲击——迷茫混乱中的伤感

当一种新的思想出现要打破旧意识形态的束缚、去拯救受压迫的人们的时候,是否人们都会拍手称快呢?并非如此。人们面对新的思想意识冲击时,会有期待,然而更会有恐慌、疑虑、迷茫甚至反感。

小说的第四封信描述道,“他如此温和、睿智,有非常好的教养”,“出口成章、旁征博引、非常雄辩,简直无人能比”。

确实,作为激进的民主意识的代表,他们的见识和胆魄受到人们的敬佩。然而他们还是孤独的。沃尔顿在写给他姐姐的第二封信中诉苦自己没有朋友。而弗兰肯斯坦在进行他的“伟大”的创造生命的实验过程中,也欺瞒着他的亲朋好友,因为他明白他们不会支持他做这项研究。这反映出当时广大的人民群众中极少人能够真正理解这种新的激进思想并全力以赴的给予支持。

弗兰肯斯坦本人也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为即将取得的伟大成果兴奋不已,“我对我的重大发现....欣喜若狂”(《弗》第四章)。另一方面,他隐隐的又充满着负罪感。“我不顾亵渎神明......干着这等见不得人的秘密勾当”(《弗》第四章)。可见,这些拥有新思想的人虽然为着自己新的思想而狂热,但是另一方面统治者以往灌输给他们的旧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依旧根深蒂固,令他们潜意识里感到不安和罪恶。这犹如法国大革命期间,君主立宪派制定了宪法,维护君主立宪制,反对革命继续发展,而此时大资产阶级妥协了。当他们热衷的革命带给他们的是动乱的生活、幸福的远离时,他们犹豫了,妥协了。

从作者的角度来看,玛丽·雪莱安排小说悲剧性的结局也流露出作者对激进的民主思想造成的血腥革命风暴的不满。然而作者对大革命也并非纯粹的反感。小说第十章和第十一章中怪物和弗兰肯斯坦的对话流露出作者对怪物深深的同情。现实中作者后来放弃了她激进的民主思想,正是这种迷茫、矛盾和挣扎之后做出的最终选择。

新思想令人充满激情,然而旧的意识形态那潜移默化的影响根深蒂固,新意识形态取代旧意识形态的路往往困难重重。分析发现,《弗》这部作品并非统治阶级的工具,也不是为被统治阶级服务。小说处处流露出作者面对新旧意识形态冲击时充满了矛盾、迷惘和伤感。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篇5:弗兰肯斯坦读后感

巨人诞生之初没有任何思想,像原始人一样在森林中生活,后来他躲在人类的大棚中,观察他们的生活,学习他们的语言,接受到人类的教育,也企图用人类的道德体系来要求自己,但他并不可能融入人类的社会。我们能否把这个造物看作人类呢?首先,我们需要思考人类的定义。进化学教科书上说:“人具有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双重性质。”生物学上,人属于人科、人属、智人种,且智人种是目前人科和人属的现存的唯一种。由此来看,进化过程中出现的其他分支以及时间种,目前都不能被称作真正的人。而复杂的社会性也是人类的特点之一,但人类并不是唯一具有社会性的生物。再来看弗兰肯斯坦的造物,从小说中的描述来看,我们姑且可以认为它具有人的生物学性质。另外我们不得不惊叹于他超强的学习能力,在短短几个月之中掌握人类的语言,甚至还获得了许多其他知识,然而它并不能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份子而被接纳,因而不能认为它完全具有人的社会学性质。由此来看,这个造物,不能被看作一个真正的“人”。

那么,造物与人类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又是如何造成的呢?

首先,是因为造物的外貌丑陋,异于常人。可是假想,若这个新生命体有着美丽的容貌,事情的发展就会因此而改变吗?答案是不确定的。它的生理结构与人类相同,可以向人类一样进行复杂的思考,因而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事态的发展就不再受人类控制。况且,他的力量,敏捷性也都超出常人。而且,最为关键的是,我们无法用自己的道德标准要求造物,也无法决定这些独立个体的命运。对于人类社会的成员,我们可以用法律用道德约束他人的行为,但是造物并不属于人类社会,他的能力也不受常人控制,因而难以限制他们的行为。不难想见为何弗兰肯斯坦在再造一个雌性巨人的过程中,有着重重疑虑并最终决定违背诺言了。因为再创造一个新的生命体,带来的未知性更多了一重。因为弗兰肯斯坦和巨人都无法强迫新的雌性巨人遵循他们之间的诺言。

弗兰肯斯坦的后半生都在忏悔与不安中度过,这一切都来源于最初的盲目的好奇心以及对成就的过分渴望。弗拉肯斯坦生性敏感而内向,又有些偏执,他常常足不出户,将自己埋在自己的学术中,交际圈也仅仅限于自己的亲人与少数朋友,因而他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在他制造这一复杂生命体的时候并未考虑后果,只是一味地凭着疯狂的对名誉的追求努力工作。巨人并非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任何福利,而是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另外,作为故事线索的探险家最初由于探索未知的一腔热血决定北上探秘北极,最终却在一次次的遇险后颓然返航。探险家与弗兰肯斯坦的故事其实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都对自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名利有着强烈的渴望,却在探索的过程中低估了自然的力量。

今天的社会,走在先端的研究者们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与此同时,人类是否需要停下来思考道路的方向?是否应该明确自己在自然中的地位?切尔诺贝利事件中,无数人成了核科技的直接受害者。而人机大战引发了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转基因的利弊是当下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我们不能因为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少数问题就武断地否定它,但是这些事件无一不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科研工作者从事某一项研究是否有意义,不是一个人,一个组织能说清楚的。甚至将它放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不能完全讲明它的利与弊。但可以肯定的是,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能单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让整个社会承担后果。

其实,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造物”已经不仅仅是幻想,它已经有了从小说中走入现实的可能性。一方面,人狗大战又把人工智能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另一方面,生物学的研究领域中,基因改造、克隆等技术层出不穷。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人类科技发展的标志,也是人类智慧的成果,然而人狗大战中人类棋手出于明显的劣势,这不仅让旁观者感到恐慌——人工智能真的会超过人类吗?这不仅关乎科技发展,更关乎社会伦理。而基因改造技术已经日趋成熟,生物学家已经成功通过改造多种生物的基因而获得了理想的性状。然而如果我们将这项技术应用于人类自身,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届时,超能力,特异功能都将成为可能,这些新的造物,也将逐步脱离人类的属性,造成一系列后果。因此,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受到伦理道德的制约。

篇6:弗兰肯斯坦读后感800字

看了个订阅号,里面主要提到了《弗兰肯斯坦》又名《科学怪人》,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可能是对‘弗兰肯斯坦创造了怪人,又因怪人的丑陋被吓跑’的相关叙述、也可能是将其喻为现代的普罗米修斯、也可你能是文中所言的此部小说带来的启示、也可能是这部科幻作品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总之,兴趣很足,很快就找到了这部小说,并且一口气看完,用时不足两个半小时。

研究古代炼金术的弗兰肯斯坦,制造出了一个怪物,却因怪物丑陋心中恐惧,便弃置不顾。却从不曾想到,初生的怪物不仅有饥饿和寒冷的本能,还有高于人的体能、身手和智慧,以及与人相同的情感需要。怪物离开了出生地,走进了森林,走近了人群,他用超出常人的智慧和忍受力,在探索中快速成长,并且逐渐成为比人更为智能的怪物。人们的惊吓追打和唾弃,和目击到的一家人的温馨生活,激发了智能怪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刺激了恨意的滋生。当智能怪物决定寻找他的“父亲”,以享天伦之时,却发现了弗兰肯斯坦的笔记,那是整整四个月厌恶,是造物者对怪物的厌恶、是“父亲”对“怪物儿子”的厌恶,这时候的智能怪物是怎样的呢?心痛、难受,并开始了远行的寻找之路。这时候的智能怪物,不过是一个善良又愤怒孩子,我甚至还能想到他躲在棚里等天黑的样子,那时候的他,为贫苦的人家打柴、扫雪是多么的幸福!不该追求更多的,真的不该的。罪恶的转机出现了,怪物没找到“父亲”,却偶遇了“父亲的弟弟”——一个天真懵懂的小孩,此时,小孩大叫着怪物的声音,彻底打破了“找一个天真的小孩做朋友”的心思。终于,小孩死了,怪物在内心不安的同时也获得了报复的快感,之后的嫁祸、谋杀、威胁,和杀死弗兰肯斯坦妻子,这一系列的犯罪引起了弗兰肯斯坦彻底毁灭怪物的决心和行动……弗兰肯斯坦死了,怪物痛哭……此时的我,为什么没有产生科学危机,却产生了有关教育的思考?而且,似乎一直在为怪物的各种狠辣手段开脱,也许 以后会成为一个专业的教育者,这个开脱的过程,不就是自我批评与自我反思的过程?

篇7:弗兰肯斯坦读后感800字

“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想象出科学的诱人之处。”

如果只看这句话,如果小说里的维克多一直有这样的心态,那这个小说真的就是单纯的科幻小说了,或者说可以成为在人物塑造方面很有特点的科普科学之美的学生课外读物。

但它偏偏不是这样的一本小说啊 !

创造出了人的科学家嫌自己创造的人丑,而且因为丑所以自然而然觉得世界上所有罪恶的事情都是这个丑陋的魔鬼所做,甚至把自己接连遭遇的不幸都怪罪于这个自己捏出来的人工少年。然后这个人工少年向维克多讲述了自己因为貌丑遭遇到的各种不公平待遇,并恳求维克多为他捏出一个同类姑娘,这样他就不用孤独终老啦!于是维克多在纠结和害怕中答应了这样的要求,并且推迟了与骨科表妹结婚的日子,更重要的是还能抽出时间在欧洲顺便游山玩水一番,一边思考着怎么捏小人,一边嫌弃自己的工作——恕我直言,你捏的时候就不能下个MOD给对方一张好脸吗?更重要的是,到最后眼看着成品就要捏出来了居然又因为人工少年的一个眼神就变得宁死不屈,硬生生读出了一种为了保护地球、保护人类的大义凛然。所以,丑陋的魔鬼决定要将魔鬼贯彻到底,接下来,维克多所有的幸福都被这个魔鬼扼杀,包括基友、包括童养媳。原因无他,因为爱啊!

篇8:《弗兰肯斯坦》中的母亲身份研究

一、母亲身份研究

西蒙·德·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到,女人并不是天生就是女人的,而是通过不断按照社会对其性别的期望来塑造自己而逐渐成长为现在这个样子的。

亚德里安·里奇在《生于女性:经历与制度化的母性》一书的开篇说道,“地球上所有的人类生命都由女性孕育”,这就奠定了女性母亲身份的独特性。她认为母性是对女性发出的神圣召唤,然而制度化的母性束缚了女性的发展潜力,母性经历被男性利用为父权制度服务。

玛丽·雪莱在《弗兰肯斯坦》中首先描绘了传统的母亲身份,后又运用大胆的想象对母亲身份进行解构,表现出对父权制度的反抗的同时也使人深思应如何合理地对待母性和母亲身份,因此这个哥特式的科幻小说无疑是一本用以研究母亲身份的佳作。

二、母性的家庭化

亚德里安·里奇在《生于女性:经历与制度化的母性》中指出,在父权社会里,男人使妻子怀孕并使其生下孩子成为母亲,而后母亲逐渐受限于家庭之中,从而受男人的掌控;也就是说,母性逐渐家庭化了。

在玛丽·雪莱生活的维多利亚时代,文学作品和大众文化中经常塑造并凸显“家中天使”的女性形象:美丽温柔,以家庭为生活重心,顺从丈夫的意愿,待人热情,富有同情心。《弗兰肯斯坦》中,维克多的母亲卡罗琳娜·波佛特·弗兰肯斯坦,就是一个典型的“家中天使”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在其父亲生病垂危之际尽心尽力地照顾他;她是一个完美妻子,居家贤良,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疼爱自己的每一个孩子,为人温和慈爱,富有爱心;她具有自我牺牲精神,为了孩子愿意付出一切。充满了母性包容和慈爱的卡罗琳娜,一心一意投身于家庭之中。毫无疑问,她的家中天使形象很好地体现了母性的家庭化。

三、母亲身份的解构

1、天使母亲卡罗琳娜的早亡

《弗兰肯斯坦》中,完美的“家中天使”卡罗琳娜因寸步不离地照顾染有猩红热的伊丽莎白不幸感染身亡。卡罗琳娜温柔贤淑与慈爱体现出了父权社会所推崇的传统的女性品质,而她所代表的母亲身份也完全是父权社会的产物。作为一名女性主义者,玛丽·雪莱特意安排卡罗琳娜早亡的命运,意味着家中天使的死亡,暗含了对传统母亲身份的解构。通过这一情节设定,玛丽表达了她对父权社会中传统母亲身份的批判和颠覆。

2、怪物无母亲的非自然诞生

《弗兰肯斯坦》中,科学技术的力量被夸张化,并被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用来造出了一个没有生理意义上的母亲却有生命的怪物。维克多对科技十分痴迷,可以说已经到了一种狂热的地步,企图绕过女性创造出一个新的生命。他希望自己创造的这个新生命崇拜他、爱慕他而且受他掌控。然而当他看到自己亲手创造的活物奇丑无比时,他无法接受这样难看的怪物,心里充满了恐惧和厌恶。于是他冲出了房间,头也不回地抛弃了这个怪物。

这个新生命没有姓名也没有生理意义上的母亲。维克多是它的创造者,赋予了它生命,因此可以称作是这个怪物抽象意义上的“母亲”。而一位母亲通常应该承担爱护、照顾以及养育孩子的责任,但是维克多在它刚出生的时候就决绝地抛弃了它。这种抛弃“孩子”的行为暗含着另一种对传统母亲身份的颠覆和解构。

显而易见,维克多科学实验是反人类的,是不尊重生命的,他蔑视自然规律,违背伦理道德,单凭科技创造了一个新生命,又不对其负责。他试图利用科技来操作自然并控制女性与生俱来的生育能力。维克多作为男权社会的男性代表,不仅企图获得改变生死循环规律的力量,而且贬低了女性生殖繁衍的自然力量。在西方神话和传统文化中,生殖和养育是女性基本的生理特征,同时也是女性生命中的一件神圣的经历。子宫是女性独有且男性无法剥夺的。但是维克多却企图“偷走”女性的子宫并篡夺女性的母亲角色。他认为,女性的生殖模式与科技上的复制模式相同,他可以使用科技来获得女性的生育能力。维克多的这种大胆的想法和实验表明他对揭开女性生殖的神秘之处的欲望,他最终通过科技造出了一个怪物的事实无疑是对传统母亲身份的解构。

作为一名女性主义作家,玛丽·雪莱在《弗兰肯斯坦》中自然地流露出她反对男性霸权的女性主义意识。这篇哥特式科幻小说通过再现当时社会中传统的母亲身份而后颠覆解构传统的母亲身份,清晰地反映了当时父权社会中女性低下的地位并表达出玛丽对被压抑的女性意识的宣泄。

摘要:《弗兰肯斯坦》是玛丽·雪莱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它是女性哥特式小说的代表,同时也体现了玛丽·雪莱的女性主义观。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弗兰肯斯坦》中母亲身份的家庭化以及母亲身份的解构来体现出玛丽·雪莱的女性主义意识。

关键词:《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女性主义意识,母亲身份

参考文献

[1]Adrienne Rich,Of Woman Born:Motherhood as Experience and Institution,New York:W.W.Norton&Company Inc.,1976.

[2]刘岩编著:《母亲身份研究读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3]玛丽·雪莱原著:《弗兰肯斯坦》,王勋,纪飞等编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4]南英,郭冬勇.《弗兰肯斯坦》的女性主义阐释.焦作大学学报,2010(2).

上一篇:产业发展的趋势下一篇:三年级作文:请善待书籍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