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文学批评论文

2022-04-19

摘要:目前,不少有意义的共同关心的话语成为中西方思想界几乎同步思考的问题。文章从女性艺术的精神生态、中西方文化的话语资源和生态女性文化批评的文化理念建构三个方面切入问题的实质,强调在21世纪的全球化时代,人类应该重新思考自己的文化命运,在生态意识和生态文化逐渐被人们认可的今天,大力倡导和建构生态女性文化批评。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生态文化文学批评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态文化文学批评论文 篇1:

生态美学的文化建设之维

[摘要] 生态建设,关乎人类的物质生存与精神审美,关乎世界上的一切有机体的和谐相处,生态建设已然成为我国当前重点关注的一个战略性问题,成为新世纪国家的建设目标,温州商业文明与温州生态建设的冲突和重构、温州城市人居环境与温州生态文化的营构与建设及以温州女人的视角解读温州生态文化等方面,作为国家集体中的一员——地方政府温州负有不可推卸的生态建设责任。

[关键词] 温州 生态文化 文化生态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1.046

生态建设,关乎人类的物质生存与精神审美,关乎世界上的一切有机体的和谐相处,它作为当前人类普遍面临的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的一种普世价值观。当然,生态建设已然成为我国当前重点关注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党的十七大已经把当代生态建设写入历史,成为新世纪国家的建设目标,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中国的行动即是明证。同样,作为国家集体中的一员——地方政府温州也负有不可推卸的生态建设责任。

一、温州商业文明与温州生态建设的冲突和重构

在当代视野下,温州的商业文明以人的技术审美观为研究对象,立足在现代人文的基点上研究人、技术和自然之间的审美关系即追求技术美本体,它关注人类实践活动中对技术非人性的遏制,着重于关注更为根本的人类技术活动的审美化即人类生存状态的审美化。而温州生态建设则是以人的生态审美观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对人类传统的生态审美观念进行反思,它的关注不仅仅是停留在环境污染、土地沙化等具体层面上,而是关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状态以及人类社会存在的生态化问题,让人们重新回到人类栖居的“诗意的大地上”,因而温州商业文明与温州生态建设实际并非冲突。

温州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历来浓厚的重商传统,这也是今天的温州在工商业、企业上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同样,当代生态问题的凸显,也往往是由于工业文明的不合理发展造成的,那么只注重眼前利益的工业几乎就是生态环境破坏的罪魁祸首。在金融危机的大风暴下,温州市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温州地域生态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的重要地位,并积极制定措施,开展行动。如果当前的温州企业一味地盲目扩大生产,盲目征地,势必对温州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如何确保温州经济与温州生态的可持续性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实际上,温州商业文明与温州生态建设可以重构。两者以“人”为支点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温州生态是以人的生态审美观为研究对象,而商业文明所含射的技术美学也同样是以人的技术审美观为研究对象,二者以人作为参照形式的研究对象是一致的。同时二者以构建了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的审美观念,达到了一种人性化的诗意的栖居,其目的是一致的。最后二者以人类、自然以及人类社会关系存在的状态问题为关注对象即研究对象是一致的。温州生态美学关注关于自然美的存在状态、人与自然关系的状态以及人类社会存在的生态化问题,而温州商业文明即技术美学也同样关注的是人、技术与自然之间社会存在的审美关系问题,可以说在是否以“人”为支点的这方面而言,它们彼此是深刻相关的。

温州商业文明与温州生态发展二者以“人”为桥梁架构了生态美学与技术美学的相互沟通。生态观念与技术观念发展是否谐和平衡集中反映在人所继承的生态圈与人所创造的技术圈二者之间是否得到和谐调节的矛盾之上,而温洲人恰好是生活在生态圈和技术圈两者合一的系统之中,人如何调节技术问题与生态问题,这就使得技术美学与生态美学产生了内在的联系。同样,技术观念与生态观念二者关系的谐和在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也起着最为根本性的作用:当它们二者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表现为对抗和分离时,则表现为技术的生态异化;当它们二者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表现为平衡和谐时,则表现为一种优化的完满的协调发展,从中便能体现出人与自然及与社会交流和融合共处中的生命价值。

二、温州城市人居环境与温州生态文化的营构与建设

由于当代社会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是,城市将成为人类的一个重要聚居区,如何建设和营构一个宜居的温州城市环境,如城市雕塑、建筑、公园等公共景观,使之给市民带来多感官的审美享受尤为重要。而温州市作为一个多自然山水的城市,如何使自然环境与人居实现完美融合,促现温州生态文化的营构与建设也是地方政府需要考虑的重要的城市生态文化建设问题。

温州的文化生态应包括哲学、科学教育等对人文关系的认识,道德、法制等对人类行为的规范,制度、机构等社会经济组织,人类的生产、消费行为,建筑景观、文学、美术等物态生态产品,信仰等社会精神面貌,体育、健身等生态保健行为等多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人居环境也往往是以自然的对象化、风景化为前提的,人们注重的只是其形式美和艺术美,而对于自然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则不予考虑。殊不知,自然环境尤其是人居环境, 固然需要形式美和艺术美, 如温州市的城市雕塑、公园以及山水等公共休闲场所,需要从总体上对温州市的城市环境美学未来建设进行设想和营构,这将对温州城市环境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相对于温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温州的文化生态发展却严重失衡和滞后,尽管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已经有所起色,但与全国同级别或同性质城市相比,温州的文化发展还是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例如《深圳商报》的“文化广场”文化周刊和《温州日报》的文化副刊、佛山的《佛山文艺》和温州的《温州文学》、深圳的书展和温州的书展、深圳大学和温州大学等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在这样的差距中也可发现温州文化建设的缺失和差距,为此,不得不引起反思:温州和佛山同为打工者较多的城市,为什么广东深圳、佛山一带兴起了当前风头正劲的“打工文学”,而温州却几乎没有 “打工文学”,另外,以优秀的国内外生态电影如当下火爆的《海云台》、《后天》、《2012》和《阿凡达》等,而温州作为多发台风的沿海城市,以台风灾害为题材的电影极为缺少,为此,建议温州政府投拍和摄制关乎温州生态的优秀电影,塑造强力的城市生态名片,以发挥温州生态电影巨大的宣传力和震慑力。

温州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正在进行的文明生态城市建设都离不开生态文化。正确领会温州生态文化的内涵与关系,才会使人的思想观念影响消费行为,从而引导企业的生产,将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相结合,使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融合,树立正确的生态文化观和文化生态观,普及文化生态知识,协调好社会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关系,制定健全的生态产品标准,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文化,引导健康消费,才能促进温州生态经济的发展,推动温州生态文化的研究,从而使温州的天更蓝,地更绿。

三、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温州女人

当前生态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生态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双重视界融合,即生态女性主义。它注重把女性与自然放在同等的位置,以此来反思女性的地位,认为保护自然环境就是意味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它反对对女性形象进行片面的刻板想象,如要么是强壮如牛的母夜叉,要么是温柔漂亮但却是男性的附属品。生态女性主义主张,一方面要提升女性的地位,但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女人的自然本色。据所周知,温州女人向来是既精明能干,又温柔贤惠,因此,对温州女人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进行解读,这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我们对温州女性的认识,而且可以拓宽温州文化生态研究的视野。

温州女性身体自然的同构性与自然天然具有相似性。例如女性怀孕、生产、 哺育的生理过程,也与为人类提供阳光、空气、水等生命之源的自然大地在创造生命、孕育生命上存在相似性。此外,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习惯于把大地比作母亲, 把春天比作少女,甚至于当自然遭受人类暴力侵害时,也往往用强暴自然、开垦处女地等与女性身体有关的话语描述,因而在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温州女人的精明能干与自然温柔本色,它将“女性”摆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来建构生态美学的学科体系,而温州女性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需要人性与物性的谐和,需要温州生态观念与商业技术观念的融汇,需要有的精神世界和作为安身立命的家园。温州生态文化所具有的内涵正是确立在对女性的思考与女性的价值之上的,自然权利与妇女权利应同时实现的理想生态社会构想, 并寻求解构男性/女性、文化/自然、理智/情感等二元对立思维方式。

温州生态文化是温州人对自然生态系统本质规律的认识和反应,从温州女人这个新颖视角出发也是生态文化规律需要与可能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最优化解决了温州人与自然生态关系所反映出的思想、观念、意识等问题。对于女性的形成、女性的素质和品格的培养,以及不同民族性格与精神的造就,对文化生态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意义、社会意义、文化意义和科技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基金项目

温州文化研究工程第五批立项课题(Wyk10045)研究成果,温州大学瓯江学院2010年教师科研项目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银建军.中国生态美学研究述论[J].社会科学辑刊,2005(4) .

[2]徐恒醇.生态美学 [M].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王诺.生态危机语境中的生态意识.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理查德•舒斯特曼,曾繁仁等.身体美学:研究进展及其问题——美国学者与中国学者的对话与论辩[J].学术月刊,2007(8).

[6]张再林.走向 “身体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研究范式的变革[J].江苏社会科学,2008 (3).

作者简介

邢娟妮(1980—),女,陕西合阳人,温州大学建工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文艺美学、教育管理学。

刘坛茹( 1980 ) ,男, 河北沙河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文艺学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文艺理论和生态美学研究。

作者:邢娟妮 刘坛茹

生态文化文学批评论文 篇2:

论生态女性文化批评的建构和指向

摘要:目前,不少有意义的共同关心的话语成为中西方思想界几乎同步思考的问题。文章从女性艺术的精神生态、中西方文化的话语资源和生态女性文化批评的文化理念建构三个方面切入问题的实质,强调在21世纪的全球化时代,人类应该重新思考自己的文化命运,在生态意识和生态文化逐渐被人们认可的今天,大力倡导和建构生态女性文化批评。

关键词:全球化;女性艺术;生态文化;女性主义;批评话语

对西方现代性的反省,使得全球化时代的生态文化批评成为当代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在这一文化现象中人们不仅关注自然生态的失衡,而且更关注精神生态的失衡。“处于被人类弄得百孔千疮而又危及人类生存的大自然中,文学批评怎么能够无动于衷?眼见在跨国霸权横行之下越来越多的弱势人群濒临绝境,文学批评怎么能够麻木不仁?面对一个个被物质欲望折磨得烦恼、沉沦、异化、孤独而无家可归的性灵,文学批评怎么能够视若罔闻?”近年来,一批男性批评家不辱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接连发表绿色宣言和生态文学评论,显露出持续发展的声势。一直在争夺话语权的女性艺术家和女性批评家,应该怎么办?还能够躲进“小楼”,置之世外而无动于衷吗?

因此,面对当前人类急需解决的严重问题,面对当前女性艺术的现状,不得不探讨中国女性艺术的未来走向以及女性批评的价值担当,不得不思考这些问题:中国女性艺术怎样才能在张扬女性意识的同时,又不偏颇走向另一个极端,走向小女人的世界;如何在女权主义浪潮之后,重新清理女性艺术家和批评家薄弱的“生态意识”,对艺术家的“精神生态”加以更多的关注;如何即能体现女性意识,又能担当社会责任;以及在新的世纪,如何整合中西方文化发出东方女性的声音。这些问题值得学界深思。

一、顺应时代潮流建构生态女性文化批评

当时代的脚步跨入21世纪,当我们回顾新时期以来女性艺术发展的历程时,不难发现,女性艺术取得了不可忽略的成绩。在文学领域中,张洁的“方舟”意识,张辛欣的“站在同一地平线上”的呼声,刘西鸿的“你不可改变我”的强音,张欣的“爱又如何”的叹息,林白的“个人化”的写作姿态,都为女性文学留下了历史的脚印。但当我们着眼于发展,在首肯女性艺术实绩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20世纪中国女性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知不觉已陷入误区。书法沦落为一种“画的艺术”,文学沦落为“写的艺术”,而舞蹈也沦落为“跳的艺术”。“行为书法”、“下半身写作”、“裸舞”等也都堂而皇之地出现了。

大体上说,女性艺术创作出现了一些文化症候和误区。

误区一:女性艺术与男性话语形成尖锐的对立。在女性艺术创作中,总是放逐男性,拒绝男性在场,即使在场,所塑造的两性形象也是趋于对立的两极,且体现着“女尊男卑”的女权意识。但是如果女性主义只是将男女两性在男权文化秩序中角色进行置换,将女性置于中心地位,同样也会导致另一种“强权话语”。这种狭隘的女性立场无助于对人性的超性别思考。 误区二:女性艺术似乎成为展示女性隐私的平台。过分展示和描绘女性的生理隐私和性隐私,把女性解放等同于身体解放,实际上是将女性解放和性解放混同,这也是有悖于女性所追求的“平等”和“解放”理念的。也正如阎纯德所说:“我认为那种淡化和疏离‘政治’、‘拒绝崇高’、‘私人化写作’和‘身体写作’而独尊的倡导是一个死胡同,有害于女性文学的发展与繁荣”。

在探讨女性艺术的出路时,如果女性批评家不能跳出女性视野来反思女性艺术,如果仍然只是过分地关注女性作为性别差异的本体感,诸如身体特征、生命感性、肉身存在等,就逃逸不了自我身份丧失的境地,这既得不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又不能在一个新平台上引起深刻的对话,更解决不了女性艺术精神出路问题。因此,如何摆脱局限,如何在更宏大的文化视野下进行深刻的文化反思,从而提升女性艺术的价值和意义,是女性文化批评工作者应该远视的前景。

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人类要建设和谐社会,而“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即生态和谐、人态和谐及心态和谐”。回归和谐应该成为当下女性艺术主题嬗变的主流,成为女性文学中两性关系描写的主旋律。女性批评者应使女性艺术家们在进行个体生命言说时多一些理性思考,使女性艺术家们在创作时解除男女两性彼此之间的对立与对抗,使男女两性走向平等共存、和谐发展,并在女性作品中留下表达爱意、温暖、悲悯和希望的人类情怀,从而创作出有精神重量与高贵灵魂的生态女性作品,这是女性批评者和创作者共同担当的价值重建任务。而要完成这一重要的任务,女性批评者就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树立生态文化意识,建构新的文学批评模式——生态女性文化批评。

二、生态女性文化批评建构的思想资源

新世纪中国生态女性文化批评,其学派建构的条件基本具备——既有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论资源可以引进,又有中国博大精深的本土思想资源可以挖掘,从而形成学派建立的重要的思想资源。

(一)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话语资源

哲学生态女性主义从观念层次上分析妇女和自然双重统治的内在联系,认为人的行为受观念支配,对女性的控制和对自然的控制是由一种共同的观念结构决定的,要解放妇女和自然,最重要的是打破这种“观念结构”。生态女性主义哲学家凯伦·沃伦在其《生态女性哲学》(2000)一书中归结出“统治的逻辑”:“即这样一种……思维,它解释并维护了‘劣势’群体对‘优势’群体的服从,它还为这种现象争辩,以证明它是合理的。”她相信只有把“关联主义、整体论和多元论原则”作为本体论的生态女性主义,才能动摇“由二元思维、价值等级观念和统治逻辑三个支点搭建的父权制堡垒”,才能实现自然和女性的真正自由。

文化生态女性主义强调妇女和自然所遭受压迫的精神文化根源,把文化精神的改变视为妇女和自然双重解放的根本途径。麦钱特在《自然之死:女人、生态学和科技革命》中指出,在理性主义者看来,“象征着自然界暴力的女巫唤来风暴,……这混乱无序的女人,就象混沌的自然,必须被征服。”文中进一步指出,理性时代以前将自然视为一个有机生命体,一个养育万物的母亲的想法,使得人类认为挖掘大地的行为就如同谋杀自己的母亲,因而不愿任意破坏自然。但到了理性时代,因科学家证明大地不是一个有机生命体,人们便开始肆意侵占破坏。文化生态女性主义强调社会的生态危机和道德危机,都是理性时代文化试图超越女性化的企图造成的。

社会生态女性主义着重妇女和自然所遭受双重压迫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根源,把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改变视为实现妇女和自然双重解放的根本途径。在《生态女性主义》(1993)一书中,范达娜·希瓦和德国学者迈斯反思了资本主义父权制对生态环境和妇女的剥削,对生物技术、遗传工程和生殖技术的

发展提出了批评,“认为这实际上是对妇女和自然的生殖能力的剥夺,其本质都是父权制的。”并进一步指出“生态女性主义需要一种新的宇宙观和一种新的人类学,这种宇宙观和人类学承认在自然界中的生命是合作、相互照料和用爱来维护的”。社会生态女性主义反对人类视自己为世界万物的主宰者。

在某种程度上说,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是一种对传统哲学具有巨大冲击力的新哲学,它志在改变人们看世界的方式,并以本体论哲学的姿态批判传统哲学的父权制世界观,而它所包含和体现的关联主义、整体论和多元论原则的价值体系,为女性艺术家和批评家们认知、表现和关照社会生活、世俗人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尺度和准则。

(二)博大精深的本土生态话语资源

其一,生态哲学思想。古代中国很早就对天、地和人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产生了朴素的辩证自然观,这就是“阴阳”和谐的有机自然观。这种有机自然观在《周易》中得到集中表述。《周易·系辞上传》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以天、地、人一体观为指导,《周易》强调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不可违背自然规律。这种天、地、人一体的有机自然观渗透到了后世各种哲学思想当中。道家崇尚自然,超越世俗功利,主张返朴归真,向往人与动植物和谐共处的生态境界,是一种自然生态观。儒家思想也是重要的生态资源,儒家学说是一种伦理世界观,是一种重视现世,积极人世,强调社会有序性的学说。

其二,生态文化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很早就有生态意识,中国文化重生、贵和富有诗意。所谓重生,就是指以生命为重,不仅注重人生,也珍惜自然界的生命。《荀子·礼论》曰:“礼有三本:大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这就是说,既然天人合一,人我一体,人要珍视自己的生命,亦应推己及人,珍视他人、他物及天地间的一切生命。贵和,以和为贵,不仅注重人伦和谐,也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这里的“和”,也就是中国古代哲人自然观与社会观的生命化成为的“和合”文化。管子、墨子、荀子等人则直接提出了“和合”的概念。这种“和合”思想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始终。

其三,生态经济思想。在“天一地一人”一体的有机自然观的指导下,中国古代学者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生态经济思想。春秋时候,《管子·八观》提出:“山泽虽广,草木毋禁;壤地虽肥,桑麻毋数;荐草虽多,六畜有征”,结果将“闭货之门”。《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说:“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明清之际的学者孙兰甚至提出了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思想。他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如果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破坏了万物的协和,则“鲜不为患”。

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话语资源,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中的瑰宝,有待于我们去发掘、整理和辨析。在当前生态女性文化批评构建之时,不失时机地开发本土资源激活中国生态话语显然具有重要意义。

三、生态女性文化批评的理念建构

进入后现代社会或者后工业社会以后,西方的现代话语中心之一和男权中心已经受到了中西思想家的质疑批评,一个更为健康和平等,更富有人性和对精神生活拓展更有兴趣的生活模式正在形成。从这意义上可以说,21世纪是生态文化和生态批评兴起的世纪,更是人类对自己文化身份和灵肉关系更为清醒地加以区分和重塑身份认同的时代。然而,中国女性艺术家、女性批评家的“生态意识”却还很薄弱。一些女性主义的批评家仍在倡导属于女性的个人化创作。这种“私人化”创作,其思维模式仍是男权制二元思维的模式,不过是试图用“女权”代替“男权”而已。因此,在新的世纪,女性艺术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摆脱男权制的统治原则,建立一种新的文化观,“一种不是基于统治原则而是基于互惠和负责原则的生态道德伦理观”,提倡一种女性的组织原则,这种原则不仅将改变生产和再生产关系,而且也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

(一)重新建立女性原则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从终极的意义上说,对女性和自然的双重统治都是由一种共同的观念结构决定的。在沃伦看来,二元论和价值等级制本身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这两者之所以成为对自然和女性统治的重要原因,乃是由于它们被纳入了某种压迫性的观念构架之中。这种统治逻辑是一种用来证明统治和征服关系的合理性的论据结构,沃伦认为,正是这样一种统治的逻辑构架,证明了男人对女人、人类对自然、“文明的”西方对“未开化的”落后民族的征服、统治和掠夺的合理性。所以,女性文化批评要改变女性现在的生存状态,改变自然界的生态危机,就必须打破这种压迫性的“观念结构”,用有生命力的女性的有机论世界观代替理性的男性的机械论的世界观,重新发现女性价值,重新肯定以尊重、同情、关爱等为主导原则的“阴性”文化,重新建构女性原则。

(二)重新发现女性价值

要重新建构女性的原则,就必须重新发现女性价值,重新恢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敬重,重新树立对大地女神盖娅的信仰,重新构造“母亲的形象”。在《与盖亚的对话》一书中,普鲁姆伍德实际上是利用父权制文化中大地女神的概念,为她赋予一种新的、女性主义的解释,使其能够在生态女性主义伦理文化的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大地之母”的理论可以制止人们侵害自然,新时代的女性艺术家,应该在作品中对女性身上蕴含的母性关怀精神进行渲染,赞美自然的生命力,赞美女性,母性的生育、抚慰与爱好和平的特质,重构“母亲形象”。

(三)大力倡导“生态精神”

生态精神是一种批判反思精神。它是对西方现代性利弊得失的批判反思,它是对当前女性艺术创作现状的反思,它是对以前经典文本的反思,它是对艺术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尤其是对“他性”的艺术创作模式的反思。自人文主义传统以来,艺术的中心是人,而且主要是男人。男人占据着支配世界的权力宝座,并且在那些以建立历史功业为题材的史诗里担任主角,而女性不过是个配角,自然似乎只是人类活动的一个场所和背景。自然和女人在这里都已经被“他者”化。女性艺术要恢复女人和自然的地位,改变这种不平等的状况,就必须反思把女人和自然“他性”化的创作模式。

生态精神是一种忧患意识。它是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前景的深切忧患。贝特在《大地之歌》里富于感召力地指出:“公元第三个千年刚刚开始,大自然却早已进入危机四伏的时代。……全球变暖……冰川和永久冻土融化,海平面上升,降雨模式改变……沙漠迅猛扩展,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农业已经离不开化肥和农药……文学批评怎么能够不直面这样的世界!怎么能够不发出这样的质问:我们究竟从哪里开始走错了路?”贝特不仅揭示了生态批评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而且,他向批评家发出了呼吁,批评家一定要有忧患意识,一定要直面人类和整个地球的生存危机。

生态精神是一种家园意识。它是对于人类精神家园和终极关怀的真诚眷恋和祈愿。女性艺术如果在面对爱情失落、婚姻变异、家庭解体这类问题时,只能随俗浮沉地去作各种角色的转换,而没有超越个人的感伤为女性生存困境寻求解脱做出努力。那么,就有可能形成女性艺术的精神危机。女性艺术家完全有责任在揭示出这困境和无奈的同时,也构建出走出无奈的路径,这路径就是去创造一个生机盎然的安放灵魂的精神百花园,一种诗意的家园。其实,以纵深的眼光来看,不管社会形态如何改变,历史怎样运行,人们总还是需要一个精神家园来安放灵魂,放飞梦想,总还是离不开对于诗性生活的体悟和追求的。

责任编辑 谭 焰

作者:陈凤珍

生态文化文学批评论文 篇3:

论生态批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摘 要: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生态批评理论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快速的发展与广泛的传播,它把文学批评放到地球生物圈这一背景之下,形成一种全新的文学评论视角。本文阐述了西方生态批评理论的译介和传播、中国生态批评理论的发展与实践以及国内生态批评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的生态批评理论和生态思想进行挖掘、分析和评论,达到缓解和消除生态危机的目的。

关键词:生态危机;文学研究;生态批评

20世纪90年代发端于英美的生态批评是在全球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新兴文学批评理论。生态批评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它以生态哲学为批评的理论起点和依据,对人类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旨在探寻、揭露和批判导致产生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提高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20世纪90年代生态批评传播到中国。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危机日益严峻:我国的森林覆盖率约为9%,人均0.1公顷,是世界人均森林面积的不到1/10,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土地增加;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在农产品和水产品的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严重污染产品,对农林鱼牧业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由此可见,生态批评兴起的现实因素是国内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生态批评研究的跨学科、跨文化特性和国内生态文学研究的勃发为生态批评的兴起提供可能。生态批评注重从其他学科及其他批评模式中吸取经验,它与生态学、生态哲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神学、生态社会学等学科的思想观点相结合,把生态哲学最基本的概念引入文学批评,它不仅是文学艺术的批评,也涉及整个人类的文化批评。“提倡文化变革,考察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界的种种狭隘假设如何限制了我们想像一个生态的、可持续的人类社会的能力”。①生态文学及其研究的繁荣,是人类减轻和防止生态灾难的迫切需要在文学领域里的必然表现,也是中国作家和学者对地球以及所有地球生命之命运的深深忧虑在创作和研究领域里的必然反映。这些理论和实践都为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兴起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机会。

一、西方生态批评理论的译介与传播

20世纪90年代,我国一些文学批评学者致力于把西方生态批评理论引入国内,系统研究和介绍西方生态批评理论和成果,把西方生态批评的发展过程以及理论成果传播到我国学术界,从而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范围和视角。2001年,清华大学王宁教授编译《新文学史》时首次将ecocriticism翻译为“生态批评”,并在《新文学史》专栏刊载了两篇英美生态批评文论:《生态批评、文学理论与生态学的真实性》、《文化与环境:从奥斯汀到哈代》。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欧美生态文学的专著是王诺教授的《欧美生态文学》一书,它系统梳理了欧美生态文学的定义、特征、思想资源和内涵,总结西方生态思想和生态文学的发展进程及其主要成就,使国内学术界更好地了解西方生态文学研究的进程。他在《欧美生态批评》中提出:“生态批评是在生态主义、特别是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指导下探讨文学与自然之关系的文学批评。它要揭示文学作品所蕴涵的生态思想,揭示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生态危机之思想文化根源,同时也要探索文学的生态审美及其艺术表现。”②韦清琦翻译美国生态批评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斯洛维克的《走出去思考:入世、出世及生态批评的职责》一书,这是国内翻译出版的第一部美国生态批评专著,对于拓展生态批评的视野和批评的实用价值具有切实的示范意义。韦清琦的《打开中美生态批评的对话窗口》一文主要阐述生态批评形成的源起、生态批评的含义和发展原因、生态批评的方法论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对促进中西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他认为:“生态批评正是以对人与自然的联系的关注使批评家进一步突破文本的社会历史语境,站在地球生物圈的高度上考察传统文学经典的构成、现存文学理论的得失,从而能够再现缺席已久的自然在文本乃至文化中的地位。”③胡志红等翻译的《实用生态批评——文学、生物学及环境》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生态批评研究的视野。胡志红在《西方生态批评研究》一书中提出:“生态批评是一种文化批评,但与其他文化批评类型相比,又超越了性别、种族、阶级、大地等单一的视角局限。”④李晓明的《美国生态批评研究》一文详细梳理和评析了美国生态批评的特点,探查其发展的社会背景、文化土壤和思想渊源,为中国生态批评的发展提供了典型个案的理论框架和资源。刘蓓翻译了美国生态批评领域的领军人物劳伦斯·布依尔的《环境批评的未来——环境危机与文学想象》。王晓华的《另一种全球化与中国文艺学的生态主义走向》和《中国的生态主义运动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从官方和民间两个层面上向国外介绍我国生态主义的现状与学者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从理论研究方法和具体的批评性实践两个方面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生态批评研究的视野,对我国的文学研究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也使国内从事生态批评理论研究的学者能够及时了解国外最新的理论动向和研究成果。

二、中国生态批评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的生态批评研究开始起步,出版了一些研究著作。在《生态文化的理论阐述》一书中,余谋昌从历史、政治、经济三个角度分析了生态文化的内涵,提出建设生态文化的理论,并具体阐述了从精神、制度、物质等层面建设生态文化的策略。鲁枢元在他的著作《生态文艺学》中提出“生态学的人文转向”观点,倡导建设生态文艺学学科和关注精神生态的批评,从对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关注进一步发展到对人类精神生态的关注。曾永成《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则主张“以人为本”的生态观,以生态的世界观来看文艺。这些著作丰富了我国文学批评的研究视野,促进了我国生态批评理论和生态文学的发展,对强化人们的生态意识,建构正确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以便缓解人类面临的不断加重的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批评理论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批评理论的研究逐步深入。王先霈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绿色”观念》中认为,古代文论中存在的许多思想观念和审美传统是主张人类要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互惠互利。张皓的《中国文艺生态思想研究》剖析中国古代文论中丰富的生态思想,包括亲近自然、善待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等理念。何怀宏在著作《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思想》中提出了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思想,剖析了儒家、道家、古代文学艺术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他认为,“支持儒家生态伦理的精神主要是一种‘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而道家生态伦理思想则主要体现在“万物平等自化”、“道法自然”、“节制物欲”。⑤在《汉字“风”的语义场与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精神》一文中,鲁枢元从字源学和古代哲学的角度阐述了“‘风’的语义场,认为它实际上是一个流动的、循环的、多层面的生态系统,一个浓缩了中华民族生存大智慧的生态系统”。⑥国内学者对于古代生态资源的挖掘、阐释,对寻找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促进人类文化转型,解决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生态文学的实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而来的环境破坏问题,迅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生态纪实报告文学兴起,出现了《北京失去平衡》、《伐木者,醒来!》、《淮河的警告》等比较有影响力的作品。这类纪实报告呼吁人们重视生态环境,揭露局部的生态问题,但对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缺乏深入研究,没有形成整体的生态观照。90年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在物质利益的驱逐下对自然进行疯狂的掠夺和摧残,生存的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大自然已经危机四伏,生态危机遂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的生态文学作家开始将环境投放在世界的、科学的视野中去观照,揭露现实中的环境问题,分析环境遭到破坏的根源。这一时期生态文学的体裁和题材趋向多样化,包括小说、散文、诗歌和电影。小说有张炜的《柏慧》、张抗抗的《沙暴》、铁凝的《秀色》、阿成的《小酒馆》等。特别是鄂温克族作家乌尔热图的小说具有较高的生态批评研究价值,他的小说《七岔犄角的公鹿》、《一个猎人的恳求》、《丛林幽幽》等都具有深沉的生态思索和文化忧患。

新世纪以来,生态危机的严重局面仍在日益加剧,而且蔓延到文化领域、道德领域和精神领域。生态小说研究不再停留在揭示人对自然的破坏、自然环境的污染这样的表层,而是深入到文化层面探询和揭示造成生态灾难的社会根源,许多作家对人类中心主义、征服和统治自然观、科技发达下的工具理性、发展至上论、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等思想观念进行文化批判,并从生态整体利益的角度审视人和自然的关系。国内生态小说以自然为主题,阐释自身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真实体验,抒发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与热爱,揭示当代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以及人类的精神危机,表达了人类面临的精神失衡和价值崩溃的忧虑。

三、目前生态批评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体系不够完整

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研究流派正在蓬勃发展,它对世界各国的文学研究领域都产生了影响。我国生态批评的理论的基础是西方的生态批评理论体系,目前虽然已经产生部分理论成果,但由于缺乏实践的操作,尚未形成体系,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跨学科、跨文化资源薄弱。中国的生态批评在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批判人类文明中的反生态因素时,常常不能从一个较为宽阔的多学科的视角进行观照,往往难以从更广阔的文化视野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仅囿于对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简单关注。其次,批评视角和方法单一、狭窄。中国很多所谓生态视野下的文学批评文章,常常把古代天人合一理念、道法自然等都当做生态思想的“元概念”,有些作品描写的自然、田园等意象虽然显示了生态意识,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顺从,但并不能说明这些作品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古代文学家的创作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真正的生态自觉,他们赞美自然、留恋田园生活多数是缘于士人审美趣味和理想,创作的出发点还是人,自然和田园依旧附属于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代文学家并没有进行有意识自觉的生态思考和生态文学创作。

(二)理论先行,创作后劲不足

我国生态批评缺乏经典文本。我国的生态文学创作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大量的作品,但多数作品的主题流于浅层问题,关注的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生态危机的不断加剧,没有进行深层次的生态学的思考和探索;大多数作品描写仅限于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没有去探寻其存在的思想性。因此,在生态文学的创作实践中依旧缺乏既具有思想性又具有审美性和批判性的经典生态文学作品。

总之,中国生态批评理论自引入起就表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并显现出极大的潜力。在今后的发展中,中国生态批评一方面需跨越学科、文化的藩篱,加强学科整合,扩大研究的文化视野;另一方面可立足本土化的生态资源和生态智慧,消除抵触情绪,主动借鉴吸收西方生态批评的理论成果。相信随着中西交流和对话的不断加强,我国的生态批评理论将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Branch,Johnson,Patterson and Slovic(ed.):Reading the Earth;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University of Idaho Press,1998.xiii.

〔2〕王诺.欧美生态批评[M].学林出版社,2008.

〔3〕劳伦斯.布依尔,韦清琦.打开中美生态批评的对话窗口-访劳伦斯.布依尔[J].文艺研究,2004,(1):64-70.

〔4〕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思想[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6〕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纪秀明.近三十年中国生态文学研究综述—兼论生态文学与批评在中国的演进[J].辽宁大学学报,2009,(1).

〔8〕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1〕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2〕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J].文艺研究,2002,(3).

(责任编辑 孙国军)

作者:吕娟霞

上一篇:阅读试题发展趋势论文下一篇:口腔专科护理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