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感悟分析论文

2022-04-16

摘要: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会感悟的三要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语文教学目标。关键词:语文课堂;学会感悟在全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成为焦点的环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课堂感悟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课堂感悟分析论文 篇1: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巧妙创设散文情境进行感悟生活教育

摘 要:对于生活的不断思考和体会应当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生活的体会和感悟需要后天的培养和熏陶逐渐形成。因此对青少年的感悟生活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初中语文课堂无疑是对学生进行感悟生活教育非常重要的途径,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创设散文相关情境,让学生在阅读和思考当中增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继而为学生今后的综合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对此,本文就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创设散文情境帮助学生感悟生活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散文情境;感悟生活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2.093

对于生活的感悟,不仅仅是每个人所具备的基本素养,同时它也是一门艺术。感悟生活需要我们从青少年阶段逐渐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感悟力。因此对于每一个初中生而言,感悟生活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现阶段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当中,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低头沉迷于手机游戏,越来越疏离了对于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和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对初中生感悟生活的教育,合理巧妙地通过创设相关阅读情境,激发并培养初中生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一、巧妙创设散文情境与感悟生活教育的密切联系

众所周知,每一篇散文都是由该篇文章作者以对生活的理解为基础,通过或深或浅、或大或小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写作手法,表达自己独特的对于生活的感受和感悟。散文的内涵是丰富抽象的而且会让人们充满无限向往的,是值得每一篇读者去探索和体会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青少年在各方面尚未成熟的原因,导致其对于散文的直接理解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需要语文教师通过巧妙创设相关情境,帮助他们更加容易地探索并更好地感悟生活。毋庸置疑,相关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重视情境的合理创设,采用有趣的、多元化的创设模式吸引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性,进而加强教师的感悟生活教育。

例如,在讲解《秋天的怀念》时,教师可以先进行课文导入,文章是以秋天为背景有助于学生产生某种怀念的情绪,从而营造出相对较为低沉严肃的氛围。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自主探索散文当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比如,“你们认为文中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形象?而现在作者对于母亲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呢?”通过学生自由讨论并且结合文章内容得出答案,即母亲对“我”有着无限深沉无私的、关爱的伟大形象,而“我”深深地对母亲在世时自己的无理取闹等不理智行为感到懊悔,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沉的怀念。与此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使学生联想到自己今后要好好孝敬父母。

散文的艺术性在于看似远离生活但实际源于生活,而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建立理解散文感悟生活的桥梁,让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散文化作实在的生活感悟,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生活的理解。由此可见,巧妙地创设散文情境与感悟生活教育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尤其在语文课堂当中,相关教师要以充分了解课程内容为基础,严格把控每篇散文的中心思想和内涵,利用散文当中與生活当中相结合的巧妙之处进行引入和指导,充分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以生活为主,将散文中的抽象内涵运用到能让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当中去,让学生真正地明白散文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只要我们都有探索精神,那么其中的内涵便是对我们生活感悟的启示。因此,相关教师应当巧妙创设散文情境与感悟生活教育的密切联系。

二、巧妙创设散文情境进行感悟生活教育

(一)激发思维的情景导入,配合适当的教学方法

要想在语文课堂上真正达到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语文教师应当首先在思维导入上高度重视。尤其是现当代青少年意志力相对薄弱、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因此需要教师先对学生做好思想导入工作,为学生营造相对来说较为轻松、自由、公平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让学生真真正正感受到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发言权的待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课堂中所展示出来的魅力和价值,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生活的欲望。在讲解散文的时候,不同的文章所涉及的具体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有所不同的,因此需要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适应学生的要求和时代的要求。

例如在讲解《背影》时,如果教师单纯按照顺序介绍作者讲解散文,那么这样会大大降低语文的魅力和乐趣,也很难自然地流露出这篇文章表达的是作者对于父亲的怀念和爱。而且,文章内容本身是存在很多细致的故事情节的,例如在文章当中讲到“我”临上车之前,父亲急忙地替“我”去买橘子的故事情节时,那攀爬月台的背影突出了父爱如山河般的厚重温暖,因此是非常容易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感悟。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联系实际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思考,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生活中的爱与美好。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等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感悟生活的能力,让学生积极回答以提高效率。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在讲每一篇散文的过程当中,方法手段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但同时也要高度重视情感的输入与传递。因为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青少年更是如此,初中阶段的学生情感表达的非常明显而且纯粹,如果相关教师能够利用某篇文章当中能够触动到学生的点进行深入解读和共享,那么其将会对学生的今后发展以及价值观、人生观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教师解读的散文当中,倘若能够有那么一两处感人的地方,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感悟都会变得无比深刻而且温暖。可见从激发学生思维的情景导入,再加上配合适当的教学方法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二)合理引用古诗词结合散文情境,激发学生感悟情怀

在讲解散文的时候,合理的引用之前所学过的古诗词加以解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和效果。对学生而言,一篇陌生的散文接受和理解起来可能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若能够流畅而且明确表达该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思想,那么就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在语文工具和别样的表达形式。例如引用古典诗词,在讲解所表达的某一个特定的情境或内容,或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情况下,就可以选择与它相一致的古典诗词加以引用,帮助学生加以理解和体会。

例如,鲁迅先生的《故乡》,该篇文章主要体现了作者对于家乡的无限怀念和漂泊他乡的游子情怀,此时教师便可以引用古诗词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如之前所学过关于思乡的古诗词是非常多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现了诗人孤苦飘零、思念家乡的孤独情怀;“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道出了诗人对于家乡的喜爱和留恋。这样不但可以根据文章的故事情节帮助学生重温之前所学过的古诗词,而且能够通过古诗词帮助学生了解散文的真正内涵,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通过诗文结合,让学生真切地意识到散文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所以,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巧妙地创设散文情景并适当引用古典诗词激发学生感悟生活的情怀。

(三)详细解读散文细节,帮助学生感悟生活

文章细节的解读和故事情节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散文的精华之处往往在于细节的衬托和表现,情境的巧妙创设往往在于细节。因此,相关教师应当注重散文细节的突破,利用细节帮助学生感悟生活。可以说,一篇优秀的散文往往是通过细节来表现出的,在细节当中,我们能够体会到无论是人物还是事物,甚至是周围环境的变化,通过一句不经意间的谈话或者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都可能传达出人物的形象,而在人物形象的细微变化间,我们能够发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和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而就在这一切细微的变化之间,学生可以深刻了解到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我们生活当中的一举一动、言谈举止都反映出了人物的特征,而如何在表面探究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则是通过细微之处、关键之处,而通过散文的阅读,便是告诉我们在生活当中要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察言观色。而针对以散文而言,通过细致的解读和赏析可以再次激起学生的感受和感想。教师应帮助学生再次深刻体会到散文即生活的真谛,感悟到散文中的内涵和细节其实都是源于生活的,都需要我们认真体会和思考,并静下心来去体会散文当中的生活。

(四)适当结合课文朗诵和背景音乐带领学生感悟生活

为了能够增强语文散文讲解的趣味性和韵律性,教师可以适当搭配文章朗诵和相关背景音乐。这对于文章的朗诵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文章朗诵可以对文章内容和文章基本节奏氛围有大致的掌握,有利于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氛围当中,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在朗读课过程中产生一些相关思考和感悟。另外,相关背景音乐的代入也是很有必要的,如相对比较低沉凄凉的散文可以配以较为低沉的纯音乐,其能够很好渲染气氛,从而有利于达到课堂想要的效果,有利于中心思想的输入和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感悟感想。而对于较为欢快的文章,则可以配以相对轻松的音乐加以渲染。总之,无论是课文朗诵还是音乐背景的代入都應该是现当代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其有利于带动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气氛中,有利于教师的讲解,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而准确地体会到散文的内涵,继而引发其对生活的感悟。

三、结语

初中语文课堂中巧妙创设散文情境进行感悟生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要求相关教师应当充分掌握文章的具体内容和思想感情,同时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方式,能够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创设相应的散文情境,以帮助学生能够深刻地明白散文的内涵和真正意义,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文献:

[1]王淑梅.初中语文散文教学方式及教学情境巧妙创设分析[J].科技资讯,2020(7).

[2]唐明英.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巧妙创设散文情境进行感悟生活教育[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8).

[3]刘孟石.初中语文记叙性散文情境教学研究[J].才智,2020(5).

[4]刘凤敏.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情境的巧妙创设分析及研究[J].新课程(中学版),2018(2).

作者:胡春霞

语文课堂感悟分析论文 篇2:

语文课堂中学会感悟

摘要: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会感悟的三要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语文教学目标。

关键词:语文课堂;学会感悟

在全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成为焦点的环节。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以“以感悟为导向,以写作为目标”引导学生的学习,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重复“教师津津有味地讲,学生百无聊赖地听”的灌入式教学,尽可能地解放学生的思维。

《课程标准》中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阅读角度,个人不同的生活经验,从各自的内心出发,得到独特的审美愉悦,这就是我个人在多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点感悟:调动学生对文本从不同角度开拓广度挖掘深度,使学生全面感悟文本的魅力和内涵,而且授之以渔,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

1学会感悟首先要使学生对文本的“悟读”

语言的韵律节奏与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豪放激昂的情调,往往采用明快紧凑的节奏,所用词语也清脆响亮;抒发深沉婉转的感情,节奏就平和舒缓,音韵柔和。对于一些精要的好文章就应该反复朗读,熟读成诵。读多了,读熟了,文章流畅的韵律感,生动的形象感,深厚的意韵感,就都能体会到。对于这一点,许多国学大师都做过精辟的论述。美学老人朱光潜曾说:“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含义,还要推敲出全篇文章的气势脉络和音声节奏,使它沉浸在自己的心胸与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行文时,于无意间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巴金老人也说过:“如能烂熟几百篇文章在胸中,不但知道文章是怎么回事,也能知道文章是怎么写的了。”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通过诵读,使学生读出文章中蕴含的志愿军对朝鲜人民那种亲人离别的伤痛之情,读出志愿军和朝鲜人民那种并肩作战的英雄之情,含着深情,沉浸其中,自懂其义。

2学生能够深刻地体会各个文本的的写作背景与文本之间的联系,有效揭示使学生入情入境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揭示环节感兴趣,是学好文本的良好开端。因此,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必须从文本的揭示环节入手。那么,怎样揭示文本,激发学生学

习语文兴趣,有效引起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在教学中,我善于根据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和文本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变换揭示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时,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让学生懂得课题关键字眼是“飞夺”,明白课文的中心背景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为粉碎敌人前后夹击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为学生深入学好课文架设起总体框架,深入了解文本背景,了解时代特征,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求知欲望。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借助插图、幻灯、录音、录像、努力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情景,可以达到“动情”、“感知”、“晓理”的目的。

3根据小学阶段不同文本特点掌握个感悟的思路与方法,知其重点,才能得其要义

我从几类文本的特点作如下归纳:

教学写景的文章,比如《桂林山水》、《索溪峪的野》等,在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创设情境的同时,使课堂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以“感悟”为基调引导学生,每个学生对景色的兴奋点各有不同,从而使学生在感悟、朗读各自眼中的美景时,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叙事的文章,比如《晏子使楚》、《草船借箭》等,在使学生充分了解文章背景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感情色彩,或激昂或睿智,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独具匠心的布局,巧妙的语言,丰富的内涵,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去感悟自己感悟的地方,表达出自己的见解,而不是教师逐段地分析讲解。

教学写人的文章,比如《小英雄雨来》、《倔强的小红军》等,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通过具体事例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人物的性格特点,或喜欢或敬佩或同情,从学生的眼里去看去理解,用学生的语言去表达,摒弃参考书式的标准答案,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

教学散文时,尤其是借物喻人,借物言志的文章,如《白杨》、《墨竹》、《石灰吟》等,通过学生“感悟”作者优美的语言,“感悟”物的精神,进而感悟人精神,理的精辟,通过主动感悟去体会文章的精髓。

感悟,是学生主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而不是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强迫性地理解课文,是教师课堂态度的一种转变,是真正走进美文,具有人文精神的体现,彻底地解放教师和学生的头脑,真正的实现语文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the Academic Society Feeling Becomes Aware

Guo Caichun

Key words: language classroom; learns the feeling to become aware

作者:郭彩春

语文课堂感悟分析论文 篇3:

罗树庚:在思考中前行

“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用刘欢这首《在路上》总结罗树庚25年的教育生涯,是再合适不过了。他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行者”,“在路上”是每个人的生命状态。多年来,无论是当一名普通教师还是做一校之长,他始终用思考丈量前行的路,勾勒着浙江省宁波市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宁波高新实验学校)的“幸福蓝图”。

行于思:

治学的“系统观”

1990年,罗树庚师范毕业,初出茅庐的他有一股向上的劲儿,勤于学习,热衷写作,每年都有十多篇文章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那时,他对此颇有些沾沾自喜。2006年,他把自己的文章汇编成册送给著名特级教师林良富。林良富老师仔细阅读后,给他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你的文章数量多、面广,但多为应景之文,对问题的研究浅尝辄止,看不到你的教学主张,看不到你的思考。”

这盆“冷水”刺激了罗树庚,他开始冷静下来,对自己进行了“否定和重构”。他说:“林老师的那番话,如醍醐灌顶。我重新看了一遍那些文章,把应景之文扔掉,选择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系统研究。”

系统观,就是那时在罗树庚心中悄然滋生的。何为“系统观”?他认为,无论什么事物都处在一个系统中,看问题首先应从全局把握,然后进行局部剖析,再从局部到整体,从而获得正确认知。

2006年,新课程改革已推行了五六年,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一种普遍倾向: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罗树庚认为,三维目标体系中,知识与技能应该是基础,夯实这一基础,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才有根基,教语文首先要解决“语言习得”的问题。于是,他开始了“立足语言习得,用课文教语文”的研究。系统研究相关论著后,他把切入点放在“读写结合,当堂进行随文练笔”上,然后和全校语文教师一起,梳理人教版十二册教材的内容,形成每篇课文的“知识与能力细目表”,并设计了“小练笔”。很快,宁波高新实验学校的语文课堂发生了新变:感悟分析少了,实践运用多了,学生兴致高了。

尝到“系统观”的甜头后,罗树庚又开始了“情趣作文”的探索实践。他认真研读了已有研究成果后发现,尽管相关成果很多,却始终没有形成一套“情趣作文”的训练体系。于是,他带领团队进行了长达5年的摸索,从课堂教学生活化、“第二课堂”课程化两方面入手,解决了学生“没材料、怕写作”的问题,并形成专著《玩出名堂 写出精彩——小学情趣作文的教学》。

“围绕一个点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我们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系统思考就好比吸铁石,它能让研究在核心目标的引领下深度挖掘问题的内涵。倘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治学就会浮于表面,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罗树庚这样总结道。

悟于思:

解读课文需更进一步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桥》,是一篇颇受争议的选文。有批评者认为,该文章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过分拔高,文章内容假、大、空。对此,罗树庚有不同看法:“这是一种误读。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误读?关键是教者缺乏‘进一步’的耐心和勇气。”

《桥》是一篇微型小说,被选入教材,罗树庚认为有“三大优势”:首先是小说的语言简洁,环境渲染非常成功;其次是小说构思精巧,巧设悬念,在悬念即将解开之际又戛然而止,很有震撼力;第三是这篇小说通过正面细节刻画和侧面衬托描写,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手法非常纯熟。“编者选择它是为了让小学生认识微型小说这一文体,这与选编《杨氏之子》让小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选编《为人民服务》让小学生初步认知议论文道理是一样的。”罗树庚说。

教学中,罗树庚把教学重点放在对《桥》的文体分析上。他首先让学生通过读物对比,初步认识微型小说这一文体;然后与学生一起通读全文,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初步了解;紧接着,他将大篇幅落在了对文章主人公“老汉”和文中环境描写的梳理和分析上,从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剖析“老汉”,让学生从“咆哮”“狞笑”“放肆”“发抖”“呻吟”等拟人化词语中体会洪水的猖獗、事态的严峻。

罗树庚对该课的教学淡化了情感分析,强化了语言和文体的解读,让学生在自然而然中生成了对老汉形象的情感体认。就像著名特级教师励汾水所评析的:“在多种形式的交流教学中,老汉的形象丰满起来了,学生的感情和语言丰富起来了,小说的教育价值也体现出来了。”

“无论是哪一个版本教材的编写,编者都会有一定的标准和目标。在使用相关教材时,老师既不应全盘照搬,也不应一概批判,而应运用辩证思维对教材内容做进一步分析,这样才能有更深的启悟和更独到的教学见解。对于某些文章,老师应该淡化课文的人文性、思想性,更多地关注语言表达和文体特色,并善于利用选文的不足,生成更多精彩的课堂。”罗树庚说。

成于思:

学校管理的“课程观”

勤思、善思的品质,不仅让罗树庚在教学上有了新的感悟,还让他在学校管理上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他曾在《中国教育报》上发文指出:“在学校发展的不同时期,校长应有不同的定位。初创时期,办学校犹如带兵打仗,校长要冲在前面;提升时期,犹如带兵跑步,校长要侧居中部;稳步发展,犹如部队行军,校长要甘于殿后。”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的走红,让罗树庚联想到了学校管理。他说:“学校不就像一家饭店吗?一家饭店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靠什么吸引顾客?答案是招牌菜。对于学校而言,学生、家长凭什么喜欢这所学校?答案是特色课程。为此,他提出了“用课程引领师生发展”的办学理念。

如今,“研发课程”成了宁波高新实验学校教师们追赶的“时髦”。陈书玉老师喜欢手工制作,便组建了学校的手工作坊社团。后来,她听说国际上有一项头脑奥林匹克竞赛,于是又向罗树庚校长申请开设一门“OM头脑奥林匹克”选修课。出乎意料,该课程开设不到一年,她就率队拿到了赴美国参加国际比赛的入场券。2014年5月,她带领的7名学生作为中国代表队之一,在比赛中获得第七名的好成绩。现在这门课程不仅编制出了校本教材,还成了宁波市教育规划重点课题。

采访中,罗树庚出示了《高新区实验学校2015学年缤纷课程指南》,令记者吃惊的是,该校仅有73名教师,却为学生开设了92门个性选修课。这些课程均是基于教师的特长和学生的个性需求研发出来的。因为专注于课程建设,该校在创办至今短短五年时间里,就荣获了市级、省级各类集体荣誉130多项,剪纸、书法、科创、经典诵读等特色课程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如果说教育是一个宝藏,那么,“思考”就是罗树庚挖掘宝藏的“挖掘机”。他说:“思考是成功的秘诀。教育尤其如是,邯郸学步只会裹足不前,只有不断思考总结,才会超越前人。在教育之路上,我愿做一名躬身前行的探索者,一路思索,一路前行。”

人物小档案:罗树庚,宁波高新实验学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浙派名师名校长工程”首批培养对象、浙江省“名师成长”导师库学科类导师、宁波市小学语文学科教育家高级培训班学员,曾获全国科研先进工作者、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全国青年教师教学艺术大赛一等奖等荣誉,主持参与多项市级、省级课题,主持的全国“十五”重点课题(子课题)成果获全国一等奖,主持的《小学语文单元细目表的制订与实施研究》成果获浙江省一等奖,撰写的140多篇论文、案例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上发表,编著有《玩出名堂 写出精彩

——小学情趣作文教学》等论著。

(责编 欧金昌)

作者:蒙秀溪

上一篇:医疗机构药学服务论文下一篇:微生物实验室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