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激趣策略分析论文

2022-04-30

【摘要】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高低关乎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探究新的有效教学模式,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实现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不仅仅要关注教师传授了多少知识,灌输了多少内容,更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并能考察学生能否利用习得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初中语文课堂激趣策略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初中语文课堂激趣策略分析论文 篇1: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

摘 要:课堂导入是教学环节的一部分,也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铺垫,注重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让学生更加重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地思考,为学好语文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多年语文课堂教学实际从教学实际出发,分析了课堂教学中知识导入的重要性。呼吁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导入中巧妙运用情境创设,进而丰富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认知共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同时,初中语文教学需和传统的教学导入相互衔接,保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方法

语文教学中,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俗话说好的开端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也是上好初中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课堂导入对语文教学的重要体现。课堂导入得好,学生的参与度高,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和语文学习的效率。所以,笔者从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方式的重要性出发,归纳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导入的方式方法,旨在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提供有用的资料来源,初中语文教师要花时间去探讨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利用好课堂导入,创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语文学习环境,保证语文素养的正常开展和熏陶。但是实际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在现有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部分老师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思想保守,没有真正发挥课堂导入的优势,发掘语文课堂导入的优势,没有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学方式单一,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起不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在阐述了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基础上,就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进行探究,具体表述如下:

一、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方式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基本养成,有了自我学习的意识,但受到心理发展的影响,大多时间学生只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有一定的投入,对于语文学习也是如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环节,要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从被学到自学的转变,把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价值作为重点激发的项目,从而保证学生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上更加积极主动,能够自我汲取相应的知识,而不是教师一味地灌输。所以教师要注重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的重要性,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关注认同度,为今后更高一级的语文学习提供保障。

很多时候,教师的引导对于语文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正确导入,学生很可能会停留在自己较为关注的部分,对其他内容重视不够,甚至沉浸在上一节课的语文教学内容中,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语文学习知识网络。所以初中语文教师需激活学生的教学方式,巩固课堂教学的质量,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导入的方法对于语文教学的质量,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更快速聚焦到知识内容中来,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帮助学生更加快速有效地掌握语文知识。

二、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策略探究

(一)创设合理情境,激趣导入课堂内容

情境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导入方式之一,也是最直接的课堂导入。在初中语文教学环节,通过创设符合学生心理认知需求的情境教学方式,联系学生的需求,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保证学生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有效思考和积极联想,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情境导入方式,为学生提供最接近学生心理的情境方式,转化传统教学模式的固化,以期尽可能真实地还原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效果,让学生从生硬的课本内容转化到语文教学的真实情境中来,感受语文知识的意境,使学生的视觉和感觉有一定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

(二)利用预习和复习相结合的方式导入

预习和复习环节做得好,可以直接体现在语文教学的效果上,也可以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好的教学方式是课堂质量的关键,也是语文教学正常开展的重要方法。语文知识之间的联系相对紧密,学习方法可以通用,如果可以借助预习和复习相结合的方式导入课堂教学,这样可以适当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传授给学生。而对于学生熟悉的范围可以捎带辅导,节省语文教学的时间,保证学生对没有接触到的内容多留时间。比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以父亲陪自己上学的情境,深刻表现了孩子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激之情,这样题材的文章之前也学过,可以将以前所学的古诗《游子吟》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还可以回顾旧知识,再结合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提到教学效果的正常开展,从古代文化的结晶出发,强化学生对父爱的理解,并且可以激发他们的认知共鸣,真正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导入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课堂教学的资源投入逐渐加大,各个班级都安装了白板教室,多媒体教学已经形成一种常态,成了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给教师的课堂导入带来了新的花样,并且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资源更好地呈现语文课堂的知识内容。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在上课方式、教学方法、课堂导入上做出了很多成绩,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把初中语文的课本内容以丰富多彩的课件展示出来,同时教学过程中提到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等等,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在学生面前,将书中的内容完全呈现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进学生的阅读体现,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語文教学中,课堂导入是教学环节的重点环节,如何更好地设计课堂导入的方式方法,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对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是每一个语文教师每日必修的内容。

编辑 鲁翠红

作者:郑玉华

初中语文课堂激趣策略分析论文 篇2:

优化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

【摘要】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高低关乎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探究新的有效教学模式,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实现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不仅仅要关注教师传授了多少知识,灌输了多少内容,更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并能考察学生能否利用习得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在整合学情、教情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探究了一些优化初中语文课堂过程,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希望能对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村学生 初中语文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一、提升语文课堂导入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行为习惯往往较差,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吸引他们的兴趣。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教师就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巧妙精彩的设计课堂的导入,让初中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得他们对课堂拥有浓厚的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的时候一定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情,整合相关的因素,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情不自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对于课堂导入在形式上要多种多样,在设计上要丰富多彩,在内容上要紧扣教材,主要是以激趣为主。由于教师良好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所以在探求知识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认真的聆听者老师的分析,所以一堂课下来学习效率异常的明显。

二、开展鼓励性教育,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教育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作用就是教师期望效应,也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它主要是指如果教师对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多加关怀与爱护,会对学生产生正面的积极影响,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尊重与信任,从而激发出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反之,如果教师对某个学生表现出厌恶或是失望,不重视与学生交流思想,师生之间关系逐渐冷漠、疏远,就会对学生产生负面的消极影响。因此,这就要求初中教师对待学生应该秉承公正的态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理应对每一个学生都建立积极的期望,不要总是消极地看到学生的缺点和不足,特别是对待那些上课爱捣乱、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更应该努力发掘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关注他们身上某些积极的变化,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初中语文老师对他们的期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语文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过程

教育的引导艺术来源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其核心在于将知识情境化、经验化、生动化、生活化、操作化、体验化、生命化的加工创造水平。我常常采用的导入方法有:以动漫笑话、歇后语、简笔画等形式,直观诙谐地表达所学的原理知识;用多媒体课件、录像、录音等情境展示,一下子把学生带进知识的殿堂;通过讲故事、演小品、朗诵诗歌、名言警句、新闻报道等形式引入课题。丰富多彩的引入既生动有趣,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使其在愉快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在知识增长中获得了学习成功的喜悦与乐趣。

四、给学生留足空间,开展课堂留白教学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应该突出教与学两个方面,特别是要实现课堂的回归,强语文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一定要突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体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再一味的开展知识的灌输,而是与学生进行全面的沟通与交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足思考与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凡是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解决的问题都留给学生自己去解决,以此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不了的难题,教师就要强化引导,给学生一定的指引,然后再解决问题,切记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否则学生就会容易形成一定的学习惰性,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与成长。当下,学习的目的不是简单的接受知识,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优化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提升学习效率。初中语文的学习就是初中生通过对文字的接触,结合自身的思考来诠释作者的意境。为了讓初中生准确的把握文章的主旨,那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取语言留白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文字的阅读了解作者真正的意境。初中生思维能力较弱,对于抽象的理论化的问题不感兴趣,所以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简化语言,该说的少说,不该说的不说。在语言的应用上强调语言的精准,让语言背后透漏出阅读者的情感和思想。在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不要把讲授的内容和盘托出,有时候可以根据课堂的需要,要讲究语言含蓄,通过设置悬念一步一步地将学生引入到问题之中;教学停顿也是教学所必不可少的语言变化方式,它所造成的暂时性的语言“留白”,目的是给学生以咀嚼、回味已讲内容的机会,便于进一步使“教”和“学”顺利进行。对于语言的留白,只有所留之“白”能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像,生出“实”来,才是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艺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尊重差异,实现作业设计层次性

我国开展的初中教育一般是放羊式的教育,对学生的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考虑的不多,在教学方法上没有实现针对性的教育。殊不知,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初中生有自身的特质,各有各的特点,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学习上,这种差异表现的更为明显,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反应快;有的同学可能属于慢热型,反应较慢,对学习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消语文习内容;有的或许记忆力强等,这些都造就了初中生之间的学习基础、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针对这种情况,如果语文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一概俱全,整体划一,那收到的效果会很糟糕。“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才是有效的教育理念,这种思想应用在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上就体现在作业设计的层级性和多元化上,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并且让作业产生应有的作用。学习属于下层的学生,对他们作业难度和作业量的设置都要相对降低一些,可以设计写基础的知识作业,如抄写生字、开展有趣味的作业,实现减负增效,让差生易学、乐学。对于中上层的学生,作业力求能力的培养,可以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扩展课外阅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满足他们求知的渴望,并提高他们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江华.提初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办法[J].新课程导学,2014(11)

[2]张冬梅.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探索[J].广西教育,2012(05)

作者:何鸿森

初中语文课堂激趣策略分析论文 篇3:

“万紫千红总是春”

摘 要:语文是初中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初中生学好语文,有助于发展自身的观察智能、沟通智能、空间智能、逻辑智能及语言智能等多元智能。初中生的思想个性化鲜明,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学习状态以兴趣学习为主。教师在教学时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特点与自我成长需要,还应激发兴趣,让其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与情感,在情感因素的驱动下主动学习知识,确保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文章研究了激趣法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策略,旨在深入贯彻实行素质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激趣法

一、利用留白想象激趣

留白是常用的艺术创作手法,语文课堂中的留白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点到为止,为学生留出赏析及玩味的时空,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挖掘自我潜能、认识自我价值,产生在留白处“涂鸦”的冲动与兴趣。在运用留白法激趣时应充分利用文本的空白处,激发学生通过想象与文本心神交汇,在心领神会中填补空白。首先,教师可以在讲述文本时适当留白,让学生遵循个性特征对文本情境或场景进行个性化解读,体会文本的言外之意与弦外之音,准确理解好词佳句,将文本转变为形象画面,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意境、氛围、情趣与旨意。例如,在对《沁园春·雪》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讲述文本中的冰雪世界,引导学生领会北国雪景的苍茫皑皑、雄浑壮丽之感,同时在关键处留白,让学生在课堂中闭目想象“红妆素裹”与“分外妖娆”所呈现的北国江山雪后美景,从而深入领会“妖娆”表达的含义。再如,教学《窗》时,可以让学生想象自私者看到墙后产生的心理活动,如极度后悔因嫉妒造成病友死亡,不能继续享受神龛,还可能产生病友向他索命的幻觉;有过一刹那的后悔,挪到窗口后虽然没看到病友描述的精彩场景,但比看不到强多了。学生在课堂中表达自己想象的内容,由教师分析哪种想象与人物性格较为相符。教师讲述文本时还可以利用标点符号进行留白激趣,引导学生想象标点符号后可能出现的千言万语,激发学生想象的思维火花,可以在课堂评价中留白,确保师生在课堂评价中实现充分互动,让学生在留白评价中体会快乐,将快乐转变为兴趣与动力。

二、通过思考与再创造激趣

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受到年龄与阅历的限制,在解读文本时容易停留在字面上,形成似是而非的理解。因而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发问或追问法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以拓展其思维空间,深入理解文本,营造生成性课堂,利用生成性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例如,《孔乙己》中设置了孔乙己的双腿被丁举人打折这一情节。而初中生解读这一情节的角度较为肤浅、平淡:丁举人是“杀人凶手”,杀人凶手十分狠毒,这一杀人凶手仅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往后发展的作用,无法从小说创作主题、写作目的角度来引发思考。因此學生会感到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对此,教师可以先告知学生作者喜欢在小说人物的名字上赋予深刻寓意,向学生简单介绍阿Q、祥林嫂等小说人物与故事,同时介绍作者其他笔名的寓意,如宴之熬者、嘎剑生等。学生被小说人物、故事吸引后就会产生思考兴趣,教师可以及时提问:“孔乙己这一名字是怎样来的?丁举人这一特殊称谓代表了什么?两个称呼与故事情节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科举失败者与科举胜利者的状态,进而深刻理解文本。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再创造文本实现激趣。对教材中的文本进行再创造可以唤起主体意识,有效激发阅读欲望,让学生主动研读教材中的文本,进而增强阅读兴趣与语文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学习《藤野先生》《台阶》时可以设计“我心中的她或他是怎样的人”这一话题,让学生在课堂中针对文本描述的人物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在整理自己独特想法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再创造。

三、运用课堂活动激趣

新课程提倡初中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为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教师可以运用课堂活动寓教于乐,有效调动语文学习兴趣,同时培养良好语感,有效提高初中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与实践能力,可以利用表演活动进行激趣。丰富多样的课堂游戏活动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脑力,增强学生对于文本材料与教学内容的兴趣。例如,在对《核舟记》进行教学时,教师让三位学生上讲台分别扮演鲁直、佛印、东坡。讲台下的同学可以边读课文边看三位演员摆姿势、排位置,并充当导演角色,指挥鲁直站位,让东坡将左手搭在鲁直背上及露出右足,让鲁直指画卷。在讲到佛印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佛印的神态、坐姿与五子罗汉相似,学生领会后便能够自然摆出矫首昂视的姿势。在开展表演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核舟上的人物动作、姿态及位置等呈现出来,进而让学生直观化理解古文化。再如,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及《晏子使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设计与表演课本剧。除了开展表演活动,还可以利用绘画活动进行激趣。画图能够加深文本印象,语文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与文本相关的挂图、图片,让学生亲自动手绘制图画,以便更好地理解文本,同时增强感悟文本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春》时,教师让学生根据文字描述的内容绘制风景图,将文字转变为画面。在绘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刻感悟文字含义,随后选取学生绘画的迎春图、春雨图、春风图、春花图及春草图等为学生解读文本。

四、运用信息技术激趣

整合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是基础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营造丰富多彩的情境,提供多种非文本素材,在视听并用、声情融会、动静结合中激起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兴趣,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注入新的活力,由此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利用背景音乐为学生营造学习情境,在融入情境的过程中有效激趣。例如,在教学《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时,教师可以先回顾《桃花源记》的内容,简单介绍陶渊明辞官归隐的背景,让学生感悟归隐思想境界,随后利用多媒体播放写意山水画与古筝曲目《高山流水》,在山水画与高雅音乐所营造的宁静安适、淡然飘远的氛围中,学生能够深层次理解诗人的思想与精神境界,并形成更强烈的学习欲望。再如,教学《春》时,教师可将名曲《蓝色多瑙河》作为背景音乐,在学生倾听音乐时,可进行适当点拨,将春的生机勃勃与变化万千、起伏不断的优美旋律联系在一起,感悟春天的馥郁花香、花朵绽放的声音、小溪潺潺流水声等;还可以在诗歌教学中播放配乐,让学生根据配乐朗诵诗歌,使教学过程有情有景、有声有色,充满诗情画意。

总之,教师应根据时代发展要求改革、创新初中语文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统一情感与认知,培养与增强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转变沉闷的课堂气氛,让初中生在课堂中散发激情。在运用激趣教学法时,语文教师应注重转变应试教育思想,提升教学能力与语文素养,构建开放化的教学体系,避免采用单一保守的教学方法,在激趣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形成纯真的情感、高尚的道德,使语文教学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邵建仁.论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4(29).

[2]钟 雯.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激趣”策略[J].新课程(中学版),2014(7).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北桥中学)

作者:董萍

上一篇:石油企业消防设施安全管理论文下一篇:对话教学用于高中历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