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力分析论文

2022-04-30

【摘要】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构建活力课堂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是我国新课程教学理念中的一个任务。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对这一教学任务保持高度的重视,并能够结合相关合理的教学方式开展课堂的构建。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力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力分析论文 篇1:

浅谈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摘 要】要使初中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有效地开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生活方式、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为了学生的发展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环节,并让语文课堂面向生活,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语文课堂中动起来。

【关键词】活力课堂;教学情境;兴趣;合作;开放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上好语文课,就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优势,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充满活力的重要前提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要搞好教学,教师就必须关注全体学生,把握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把学生带进教学佳境之中。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活跃状态,能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那么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都会大幅度提高。如在教学《奇妙的克隆》时,可以这样导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经常在紧要的关头从身上拔一把猴毛变成和他一模一样的猴子,这个绝活让我们羡慕不已,当然这一绝活是吴承恩想象出来的,但这一想象在今天变成了可能,这就是克隆。今天我们就到奇妙的克隆领域里探究一番吧!由孙悟空变猴毛很自然的导入新课,这样导入既生动有趣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学中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才能活起来。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课堂充满活力的关键因素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在他心理安全、自由、轻松的条件下创造力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想象才有可能丰富,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只有让学生置身于民主气氛浓郁的课堂,学生的智慧潜能才会得到极大的发挥,学生才会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只有在民主的讨论氛围中,学生才会没有心理负担,做到畅所欲言,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氛围越浓、越宽松、越和谐,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就越好。

三、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是课堂充满活力的重要体现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合作,形成学生读、学生说、学生议、学生写的局面,尽量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和讨论性练习,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参与,去品尝探索的乐趣,去感受与人合作的乐趣。合作是双向的,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或小组讨论,在回答问题后,教师应给予有效的反馈,而不是简单地判断学生回答问题的对与错,或简单地予以更正,这样“互动”才能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合作。

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可以安排正反两方辩论:愚公是移山好还是搬家好?并根据课文和现实情况说明理由,教师不失时机地交谈引导,学生现实观点与古人思想、古人精神与当代人的意识都辩清楚了,课文的理解就深了一层,整堂课学生的思维是兴奋的,是充满活力的。

四、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环节,是课堂充满活力的重要保障

课堂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实际上是教师对学生传播知识、情感体验和人格熏陶交织在一起的一种活动。要想在这一活动中提高效率,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切实领会和掌握教材,并结合本班学生的认知能力、生活方式和情感体验,为学生的发展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环节。如在教学朱自清《春》时,教师尊重学生个性特征和欣赏能力水平,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去欣赏自己喜欢的风景,用个人的生活体验去感知课文,去整理知识,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的才能得以发挥,保持了课堂的活力。这样日积月累的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五、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充满活力的源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中提高。⑴以往的语文教学,常常把学生禁锢在小小教室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其实,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应该摈弃传统的封闭教学,走向开放而生动的大语文世界。教师应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去发现,去运用,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真正把语文课堂与生活联接起来。如让学生找找身边的不规范字,为身边的实物写广告词……让学生在生活中用语文,积累语文。

六、多媒体,是课堂充满活力的必要手段

在课堂中,我们利用多媒体,将美妙的音乐、丰富的画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如临其境地聆听大自然的各种声响,尽情地欣赏各地风光;使纯语言文字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形式,使抽象的审美对象化为具体可感的动态画面……从而使课堂平添了无穷的趣味,刺激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科学,也是一门永远不会完美的艺术。生命,因为活力而更美丽;教学,因为活力而更动人。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激情,那么你的舞台将会变得光芒四射,甚至你的人生也将熠熠生辉。

(作者单位: 江苏省沛县张寨镇中学)

作者:王凤玲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力分析论文 篇2:

初中文言文活力课堂构建对策

【摘要】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构建活力课堂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提升整体的教学质   量,同时也是我国新课程教学理念中的一个任务。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对这一教学任务保持高度的重视,并能够结合相关合理的教学方式开展课堂的构建。此外,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此为基础任务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构建活力课堂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文言文教学;活力课堂;构建对策

在初中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是一个基础性的学科,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学科。其中的文言文教学一直都是学生认为难度较高的教学内容。一则其中涵盖大量的古代文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较远,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二则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背诵大量的文学知识,学习的压力较大。所以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通过构建活力课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形成,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质量。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活力课堂以及其构建的必要性

(一)文言文活力课堂的相关含义

所谓活力课堂,指的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一种课堂形式。在活力课堂上,学生会保持较高的学习情绪,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学习质量以及学习素养,促使自身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文言文活力课堂的相关特征

首先,活力课堂具有一定稳定高效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当教师能够构建出活力课堂后,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其也会主动地对教师形成配合,促进教学的稳定开展。其次,活力课堂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学生都会对学习产生较强的抵触心理。因为,在传统模式中,学生一直处于教学的被动地位,无法表达自己的看法,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懈怠心理。但是在活力课堂中,学生的地位发生转化,其成了教学的主体,对课堂有一定的分配权,从而其自身的自主能力也会得到提升。最后,活力课堂具有一定的激情性。在活力课堂的开展过程中,学生开始逐渐受到教师的关注以及重视,从而其自身的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都会得到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带着饱满的情绪开展学习任务,从而促使教学氛围激情提升。

(三)文言文活力课堂的重要意义

首先,在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活力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在此模式下,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会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也会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共同与教师进行文言文学习,提升自身的记忆能力,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其次,在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结合活力课堂开展教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如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构建活力课堂

(一)樹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摆正自身的教学态度以及教学理念,以此为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促使活力课堂的形成。首先,教师应该对自身的工作态度进行重新审视,提升对语文教学的热爱程度,同时,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应该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对教学内容形成一定的了解,并能够结合自己饱满的情绪开展文言文教学活动。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处理好自己的私人情绪。虽然说,一节语文课程只有短短的40分钟,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情绪会对学生造成直接的影响。倘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面无表情,十分严肃,那么学生也会产生较大的学习压力。因此,在教学之前,无论教师发生了什么事情,都应该尽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对学生形成负面影响。最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自身的行为语言,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解释,加强学生的参与兴趣,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质量。

第二,教师应该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重新审视,同时也需要注重开展合理的教学评价,以促进活力课堂的形成。首先,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如何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当前,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会选择师生授受的手段组织学生开展文言文学习。但是在这种教学手段下,学生经常会形成被动学习的习惯,不仅无法提升教学的活力,甚至会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形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注重对自身的教学手段进行合理的优化。其次,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如何开展教学评价,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以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质量的提升。

第三,教师若想要创建活力的课堂,还需要注重与学生之间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在教学之余,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关注,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习习惯以及行为兴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生活情况,然后结合具体的情况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以及理解,降低学生的抵触心理以及紧张情绪;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坚定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时多询问学生的意见以及看法,以此拉近师生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应用激励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活力课堂的形成。

(二)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以及教学水平

首先,语文教师自身应该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语文。当教师能够保持较高的教学素质时,其就会从心底里散发出一种饱满的意识,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感染,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氛围,促使学生能够以活跃的思维去开展文言文学习。因此,教师就应该注重对自身的教学情感进行调整,进而带动学生,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对文言文知识进行了解以及学习。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的文言文教学素养。在初中阶段,学生所接受的文言文知识难度并不高,但是其中仍旧会含有较多的内涵知识,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共同对其中的内涵进行挖掘。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自身要具备一定的文言文素养,能够感知到文言知识中的内在含义,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教学的稳定开展。比如,在教学之余,教师可以多多翻阅一些与之相关的文学素材,例如《说文解字》《汉典》等等。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网络的帮助,观看其他教师的教学视频,以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稳定提升。

第三,教师应该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知识教育,促使活力课堂的形成。俗话说,书海无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会有任何一名教师敢说我已经把所有的文言文书籍都阅读完毕了。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地进行学习,为学生进行合理的课堂延伸,促使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第四,教师还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心理知识。在课堂上,学生很容易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降低自身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一定要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及时注意到学生的问题,并能够对其实施有效的帮助,使得学生能够快速地形成正确的学习状态,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学习质量,促进活力课堂的稳定开展。

最后,在活力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完善自身的个人魅力。对于初中生来说,教师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个教师的印象会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当学生对一名教师产生较好的印象时,其就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但是倘若学生不喜欢一名教师,那么他就会对该门学科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注重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了解兴趣,从而促使活力课堂的形成。

(三)善于找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活力氛围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当学生能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其就会对教师形成主动的配合,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就需要注重这一教学任务的开展。通过调查分析显 示,当前我国初中大部分学生都会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因为他们认为,文言文知识晦涩难懂。此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利用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融合相关的视频资料,以此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其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与文言文知识相关的教学活动。比如,将文言文转化成现代文,并将其翻拍成小话剧,在话剧演练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相对应的发展。此外,在日常教学之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竞赛,凭借学生的竞争意识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能力的综合发展。

三、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情境的构建以及教学氛围的营造,使得学生能够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中接受知识,以此推动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有效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武林芝.浅析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N].发展导报,2018(17).

[2]方芳.“言”“文”共生  演绎精彩——提高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0).

[3]连晓冉.“文”“言”合一:初中文言文教学之突破[J].语文学刊,2018(5).

[4]户宇晴.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编选价值参照[J].大众文艺,2018(14).

[5]王波.新课程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练习系统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学,2018.

[6]郝爽.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河南师范大学,2018.

[7]王候毛.初中文言文学习方法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8]张小会.中学文言文课文的传统伦理文化建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8.

(编辑:郭恒)

作者:徐永杰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力分析论文 篇3: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活力激发

【摘要】初中语文思维活力,是关系到语文学习效能。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引导,发挥学生的自我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思维活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策略;思维活力

思维活力即思维的激活能力和创新活力,是指思维激活知识、信息和情绪进行创新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地调整教学流程,重新制定教学环节,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使得教师教导与学生学习的过程达到一个最佳的组合。

把孩子的活力挖掘并彰显出来,具体就是做到尊重天性、发展个性、激发灵性,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这就是我校的办学理念,更是活力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思维活力的激发就是践行活力教育的体现和落实。

一、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的背景分析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当代中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学生已经不再局限于在课堂上接受知识,课本内的知识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中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初中学生有其独特的一面,他们渴望得到知识,但其用于汲取知识的学习技巧尚不成熟甚至欠缺,语文学习思维活力不足,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初中生的生活方式与学习习惯。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形成具有新时代教学特色、高效的策略。对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以期能够抛砖引玉,为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正是朝向这一目标并为达成这一目标而进行初步的探索和实践。

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策略与实施

(一)开展全方位的语文综合性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现代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意识,他们希望受到其他同学的关注。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初中生搭建一个让其能够充分发挥语文才干的舞台,让其展示自己的语文能力,充分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其语文学习的思维活力,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笔者通过课前开展语文综合性训练活动,采用读、写、讲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感悟、思想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实践中,笔者采取的具体措施是根据年级的不同,将初中生划为七年级到九年级三个层次,根据初中生个人的阅历与语文水平的差异,笔者将综合性活动按从简单到复杂、由容易到困难分层划分。其中七年级主要安排:学生自我介绍、日常用语表达、名言名句摘录、讲解成语故事、经典美文朗诵、学习方法交流等;八年级主要安排:名家名句赏析、文学名著导读、一日新闻报道等;九年级主要安排:学习方法反思、经典演讲稿朗诵、哲学经典阅读、名片赏析评论、名人品行分析、社会热点评论等。

由于这项活动对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可以安排并指导两个或多个学生组成小组合作讨论、写作、演讲,然后教师和班上的其他学生都作为评委。每个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确定范畴,或者由其他组员推荐优秀的作品进行阅读,把自己的见解或感悟写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修改,然后推选出一篇最好的作品由一名同学进行演讲。同时,教师指导其他学生评委对作品和演讲表现进行评价。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读多写,以锻炼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同时,通过这样的锻炼,也逐步使他们做到从念稿到脱稿进行演讲。我们应指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演讲稿的实质内容,关注其写作的水平,提高其写作能力。后期的阶段更加注重演讲的形式,主要包含演讲者的肢体语言、动作神态、语言的顿挫、情感的流露、对文章主体的把握等,通过训练提高初中生的阅读水平、写作水平和朗诵水平,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台上同学演讲的同时,我们要求其他学生仔细地做好笔记,认真归纳演讲内容的主题、记录自己觉得精彩的地方,也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提高初中生提炼主题的能力,提升其阅读赏析水平。演讲后,还应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其他学生对演讲做出即兴的评论,教师适当加以点评,结合作文写作与阅读技巧给同学们上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二)重视师生教与学的主导与主体角色,确立学生学习的重要地位

目前初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在提高语文水平的同时,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从而激发其学习语文的热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采取轻师重生的方法,也即让学生担任学习中的重要角色进行学习,教师赋予其较大的学习自主权,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最大程度上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思维活力,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效率。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对课文的理解自由选择课文进行学习,教师只是适时适度进行指导,引导他们对课文主题与重点进行理解,其学习过程与方法由学生自己确定。学生小组内做好分工协作,做好查阅相关资料的准备工作,认真设计撰写学案,并根据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被最大地激发和调动,从而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课文,掌握技巧,而探讨的过程中又进行思想火花的碰撞,又让他们积累了较丰富的语文学习技巧。采取这种角色转换的教学策略,可以一举多得,它让学生有了较大的学习自由度,不必只是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语文学习水平。

(三)多途径拓展学生阅读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不仅局限于课内知识,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面反过来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活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推荐课外阅读读物时,要结合日常的学习内容,提倡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阅读,以增强阅读效果。教师可采取推荐与学生互荐相结合的办法,共同确定课外阅读书目,主要是围绕语文课本名著导读所涉及教育部推荐的中学生必读课外书来选择。为了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也可以制定相关的阅读书目,使盲目的阅读有序化。学生可从《读者》《青年文摘》上一些短小精粹的文章进行阅读,由一些名家的散文集,如冰心散文等逐渐过渡到名著简缩本,到大部头名著、研究性专著等。这样,阅览室书架上的杂志、名著逐渐成为学生的喜爱,语文阅读课成为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课堂。

教师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如开展名著推介会、介绍我最喜爱的人物、我的经典名句展示、读书心得交流会等,同时要求学生设立摘抄本,把美文好句字词、阅读感悟等记录下来,并在学期末进行交流与展评。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好书,还要让学生在读书中发现自己,获得真知,受到鼓舞,并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增强自己鉴别欣赏作品的能力。如读《致橡树》,则可以讨论爱情观;读《边城》,则可与《飘》对比女主人公性格及命运的不同,从而透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可以说,这样的讨论往往是智慧火花的碰撞,思维品质的深刻性、敏捷性、广泛性得到了锻炼。个人探索与集体合作相结合,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增强了,兴趣更加高涨。对积累整理好的同学还要进行奖励。如果这样坚持下去,学生内在求知探索的兴趣与外在成功的体验使阅读的兴趣更加高涨,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会很大的地提高了。

三、实施有效教学策略对增强语文学习思维活力的影响

通过实施以上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合理地改进课堂教学流程,开展综合性语文活动、重视师生教与学的主导与主体角色及拓展初中学生的阅读面等策略,处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理念,凸显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活力将会得到提高。只要有了较强的语文思维活力,学生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就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靳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7(7).

[2]钟启泉.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6).

[3]钟启泉.学科教学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10).

[4]周明星.教育创新途径与趋势[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编辑:龙贤东)

作者:吴炳权

上一篇: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风险投资论文下一篇:电信专业第二课堂教学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