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社会保险论文

2022-04-29

随着我国医保覆盖面逐步扩大,筹资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医保在解决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任务上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管理体制是医保制度体系得以良性运行的关键,这是深化医改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对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出具体要求。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社会保险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社会保险论文 篇1:

美国政府介入养老金制度的实践

美国的社会保障只是社会保险项目中的一个特殊项目。也就是说,美国的社会保险含义要大于社会保障的内容,除社会保障之外,它还包括就业保障、失业保险和健康保障。社会保障只是社会保险的一种。作为社会保障来说,它特指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险(Old Age Insurance),孤寡人的社会保险(Survivors Insurance),残疾人的社会保险(Disability Insurance),统称为OASDI,是美国联邦政府最大的社会保险福利支出项目。

老年人的社会保险也称养老金制度或老年保险(OAI),是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和最受关注的部分。它是在雇员退休前,由个人和雇主各按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障工薪税的形式,退休后领取养老金。只要有工作,就可以享受这种养老金。

政府介入养老金制度的价值取向

任何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同它所坚持的社会制度是分不开的。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基本价值取向理所当然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美国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养老金制度的价值取向也是有所不同的。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时期。应该说这一制度的建立是对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积极回应。因为这场危机对美国经济、政治各方面的破坏性影响极大。大危机造成了空前严重的灾难,”萧条年月所引起的人们的消沉、不满和怀疑是广泛的“①,对于美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深远的。罗斯福受命于危难之中,为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而实施新政,养老保险制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起来的。虽然建立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就业者退休后老有所养,并且带有一定的福利性质。养老金制度建立伊始就由联邦政府统筹负责。随着凯恩斯“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思想在政府施政理念中得到强化,这种政府本位主义价值取向也表现得更加突出。从杜鲁门到肯尼迪,再到约翰逊,这几届民主党政府竞相提高福利待遇,扩大社会保障范围。

政府介入养老金制度的实践

自罗斯福总统上任以来,美国历届政府介入养老金制度的实践经历和政策选择都有所不同。政府介入养老金制度的实践,经历了从建立制度到发展制度、再到改革制度等几个不同的阶段。政府的介入方式则是从不介入直接转换到主导型介入,而没有像很多欧洲福利国家一样先经历“政府包办”式的介入。

完全基金化(Full Funded)时期。1935年美国开始建立养老金制度。当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主要是保证向65岁以上退休者每月支付养老金,实行老年保险,即OAI。其运行机制与私人保险公司的保费运作十分相似。个人在一生的劳动过程中,将薪金的一部分存入基金,退休后,本金和利息用于支付养老金。这一种办法称作”完全基金化“(Full Funded),但很快就被取消了。

现收现付(Pay-as-you-go)时期。从1939年起,美国的养老金制度的运行机制改为”现收现付“,即现期退休者的养老金来自同期在职人员缴纳的社会保障工薪税。由”完全基金化”机制改为“现收现付“机制的主要原因是旧办法积累下来的资金在经济”大萧条“期间入不敷出,只好被迫改用”现收现付“的新办法。因此,美国最初的受益者有的得到了超高的回报。

部分基金化(Partially Funded)时期。由于”现收现付“机制受到了美国二次大战后的"人口出生高峰"的巨大影响,1983年,美国国会通过法律专门建立了社会保障信托基金。该项信托基金的宗旨是预先积累资金,以资助出生高峰期那一代人退休后的养老金,而又不提高后代人的社会保障工薪税税率。美国目前实行的就是这种"部分基金化"(Partially Funded)。

虽然经历了制度模式的变化以及相关政策的不断调整,但是这些变化充其量只是形式上的变化,因为从内容上看,养老金制度并没有发生实质上的转变。无论是“完全基金制”、“现收现付制”还是“部分基金制”,社会保障税都是由雇员和雇主共同缴纳。从制度建立之初开始,虽然税率不断调整,但社会保障税一直都是由雇主和雇员各自缴纳50%,这是雇主和雇员的法定责任。对于各种形式的自雇佣人员,则由其个人承担雇主和雇员的共同责任,从某种程度上讲,自雇佣人员既是雇主也是雇员。无论采取何种制度模式,养老金制度的缴费主体中都没有政府,即便是组织与经办体系的管理费用,也是来自该体系的税收收入而不是国家财政。另外,美国养老金制度模式的变化始终是在联邦政府统一组织和管理的框架以内进行的,具体的管理部门也是由联邦政府所指定和设立的政府部门,并没有在制度转换过程中引入社会力量。例如从现收现付制过渡到部分基金制下,建立了社会保障信托基金。但是政府并没有因此而引入私人部门对基金进行市场化运作,而是由政府部门将所积累的资金投资于政府债券。一言以蔽之,在介入养老金制度几十年的实践历程中,政府的介入方式始终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转变,政府的职能也一直被定位为“管理型”政府。

政府介入养老金制度的政策选择

从政府介入养老金制度价值取向的变化以及实践经历来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政府的政策选择都有几个内含的前提:第一,政策的选择是为了保持退休者的基本生活,而不是提高给付水平;第二,政策的选择不能让政府成为牺牲品,政府没有义务为养老金计划缴费;第三,政策的选择是在政府管理基本养老金计划的框架内进行。在这些前提条件的制约下,政府介入养老金计划的政策选择就相对地缺乏一些大的动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制度赡养率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政府没有选择另辟筹资渠道,而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增收节支”上。随着老年人口的持续增加和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现职人员与退休人员的比例不断提高。1940年,159.1名就业人员负担1名退休的福利金支领人,1960年的比例是5.1∶1,1995年是3.3∶1,到2030年生育高峰期诞生的最后一代人退休时,这一比例将达到2∶1。这一状况让美国的历届政府感到了极大的压力,解决问题的相关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一方面,政府通过提高工薪税率和缴费基数,而不是另辟筹资渠道来达到增加养老保险财政收入的目的①;另一方面,政府尽可能地减少养老金的支出。主要的途径有:首先,推迟法定退休年龄(美国法律规定,从2000年开始,领取全额福利金的退休年龄将逐步提高,2022年将为67岁),并且鼓励退休之后仍有劳动能力的职工继续工作,他们的基本保险金(PIA)也会相应地提高(见表1),而对于提前退休的职工则要削减退休金,例如美国法律规定的现行正常退休年龄是65岁,但最早可在62岁退休,只是要相应扣减20%的福利金。其次,加大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美国的社会保障不仅运作透明度很高,而且运作效率也很高,关键就是其先进的信息系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人们的经济交住中,现金交易被杜绝并被认为是违法行为,电子结算系统很普及,每个人的收入与支付情况都能在银行唯一的账户中得到体现,有关信息都能实现共享,政府有关部门可随时抽查了解。信息化建设的加快,一方面可以减少养老保险经办人员的投入,缩减经办费用和人员工资的支付;另一方面能够杜绝工作人员挪用养老基金,防止基金的流失。第三,养老保险的运作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美国的养老金基金实行全国统收统支,由联邦政府来负责统一管理这笔基金。这样的结果是,该国所有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不受跨地区流动的影响,既省去了诸如我国流动的就业人员要办理各种社保关系接续手续的麻烦,也避免了各地区社会保障水平的攀比。这无形之中节省了一大笔管理费用的支出,同时也免除了各地因攀比而带来的额外养老金支出。

2、在退休人员提高退休待遇的呼声中,政府没有一味地提高税率,而是支持职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的发展。尽管政府对社会保障工薪税率进行不断地调整,并且整体上呈上升的趋势。但是近5年,社会保障工薪税率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并且很多学者和公众都希望在以后也不要提高税率。1999年,Zogby International做了一项关于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民意调查,调查显示,58.1%的公众支持提高缴税工资的上限,31.9%的公众支持提高退休年龄,而只有19.1%的公众支持提高税率。①而且,客观地讲,即使是美国历史上工薪税率的提高,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应付日后的老龄化危机而不是为了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例如,1983年里根政府提高了工薪税率,把节余部分存入社会保障信托基金,明确指出此举是为了资助出生高峰期那一代人退休后的养老金。

如何才能真正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呢?政府选择了支持职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的发展。在职业年金(包括DB型计划和DC型计划)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提供税收方面的优惠以外,还提供法律上的支持,对基金管理者、投资者以及参保人员等行为都有严格的约束政策。特别在DB型计划中,政府对其基本组织方式也做了相关的规定,并且针对可能出现的投资失败情况,建立了担保(再保险)机构PBGC,防止个别基金投资失败使雇主和雇员利益严重受损。在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方面,政府规定所有70岁以下且有收入者都可以开设个人退休账户(IRA),而且不论其是否参加了其他养老金计划。同时政府也提供税收优惠,目前的税收优惠方式有两种:一是普通IRA税收优惠,基本方式是税收延迟,即向账户注入资金时不计入个人所得税计费基数,只是到提款时才根据税法征收个人所得税。二是对特殊形式个人退休账户(Roth IRA)的税收优惠,基本方式是在注入资金时不免所得税,但对本金最后获得的投资收益(包括投资分红、利息)免税。政府的积极政策促进了个人退休账户的迅猛发展(见表2),到2003年,基金积累已达30070亿美元。

尽管我们不能否认美国政府的政策选择在养老保险领域中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可以看到,在现有制度框架以内所进行的种种改革与创新同样面临着很多的局限。其中工薪税率的提高是不受大众欢迎的。而且,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税率的变化对整个宏观经济运行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要提高税率也不能“随心所欲”。至于“节支”,同样有一个限度问题,在各方面制度完善的情况下,“节支”的状况从根本上取决于收入的多寡。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对现有的政策投以怀疑的眼光。希望通过改革来拓宽筹资渠道。从2010年开始,将财产税纳入到社会保障税当中;将社会保障信托基金的一部分用来进行市场化运作等等,出发点是在不改变制度模式的情况下拓宽筹资渠道。而布什政府却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他还是希望在他的任期内,“私有化”改革的意图能够最终在社会保障政策中得到体现。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作者:陈伟诚

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社会保险论文 篇2:

关于加快城乡基本医保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随着我国医保覆盖面逐步扩大,筹资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医保在解决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任务上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管理体制是医保制度体系得以良性运行的关键,这是深化医改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对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出具体要求。当前,尽快统筹城乡基本医保制度,加快适应国情和规则的医保管理体制改革,成为民生建设的焦点之一。

一、当前我国基本医保管理体制现状

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主要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四部分构成,分别对应着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农民和大病经济困难群体。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职工医保参保人数2.52亿人,城镇居民参保人数2.21亿人,新农合参合人口达8.32亿人,基本医保覆盖率超过95%。从医保基金规模看,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基金收入4821.14亿元,三项居民医保基金收入2676.25亿元(其中新农合基金收入1974.97亿元)。

现阶段,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属于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多轨制、碎片化。按照职能分工划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行业主管部门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所属社会保险机构经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行业主管部门为卫生部,所属新农合管理办公室经办;医疗救助的行业主管部门为民政部。财政部、审计署对各类医疗保障资金的管理与使用负有监管责任。

二、各地在基本医保管理体制改革上的探索与突破

(一)基本医保城乡统筹探索出多种模式

一是全民医保统一模式,即全体社会公众适用于同一个医保制度。二是医保机构统一模式,即将所有医保管理业务由一个机构来承担。三是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模式,即将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整合并由卫生部门管理。四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模式,即将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整合并由人社部门管理。

除上述四种主要模式外,还有少数地方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整合起来后,交给第三方机构管理。总体而言,医保管理体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统筹型,包括大统筹、中统筹、小统筹三类;二是分散型,大统筹是全民医保统一模式,中统筹是医保机构统一模式,小统筹是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模式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模式,分散型就是改革前各行业主管部门分管的格局。

(二)各地医保管理体制改革呈现出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是改革已由个体行为转变为整体行为。改革初期,医保管理体制改革仅仅是部分地区的个别行为,当前,全国很多地区在积极推动医保管理体制改革,改革正在成为一个整体行为。二是改革已由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向相对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延伸。东部地区地方政府财力较好,领导敢于决策和作为,医改在东部地区先行探索。随着新医改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中西部地区也在进行医保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三是改革已由分步探索向总体改革转变。部分地方在初期改革时,只是对缴费标准、补偿机制、经办主体等部分领域、部分环节进行局部调整,而较少涉及到医保管理体制整体,这可以理解为地方政府主导的试探性改革。近年来,仅靠修补式改革不足以解决医保领域的各种问题,很多地方政府开始对医保管理体制进行整体设计、整体改革,从而避免了分步探索的局限性,但也需要地方政府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四是改革已由制度分立向相对统一转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整合起来,广东东莞等少数地方将城镇职工医保也统筹进来,从而逐步实现医保制度的相对统一。

(三)在经办资源整合上,基本是经办机构简单合并或维持原状

整合经办资源是城乡统筹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统筹的难点。各地的普遍做法是将新农合经办业务整体移交人社部门,或者维持原有两套人马不变。即使经办机构进行了整合,在目前情况下,试点地区既没有增加新的编制,也没有减少原有人员队伍。采取合并的地区,也仅仅是机构人员的简单相加。目前各地医保经办机构人员基本为人社(或卫生)部门下属事业编制,广州等少数地区为政府公务员编制。由于增加编制困难,湖南长沙、郴州等地区采取事业编制和聘用人员双轨运行。

(四)在基金运行整合上,基本医保基金账户统一与分设管理并存

在统筹比较彻底的地区,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整合成一个基金账户,实现统一管理,统一使用。但目前各地通常把制度合在一起,两个基金账户仍分别运行。

三、现行基本医保管理体制亟待解决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迫切需要顶层设计,地方再试的障碍已经越来越多

对于居民基本医保制度的城乡统筹问题,中央政府尚未制定出台统一的顶层制度设计,导致城乡医保制度统筹工作成为一种局部的小范围的攻坚与突破,阻力大、困难多。改革试点只在部分地区推行,一些政策衔接不协调。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城乡基本医保统筹意见,各地城乡统筹的方式、政策设计等不统一、不规范,下一步即使在全国实现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统筹,还需要对各地的制度设计和政策进行统一,增加了部门协调的难度,不利于推进改革。

(二)不同部门主导试点产生不少政策协调困难和重复工作,制度整合过程中的部门利益干扰突出

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并轨整合并不是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全局整体推进的一项改革,而是个别地方的试点行为,中央、省级的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还是分别由卫生部门和人社部门分别管理经办,导致试点地区统筹后的管理体制不顺畅。在居民医疗保险城乡统筹后,既要遵照人社部门的统一部署,又要执行卫生部门的有关政策,难以协调和统筹。尤其是有关数据的统计和上报,仍然需要人为地拆分为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上报给不同主管部门,既增加了基层的工作量,又增加了工作难度。

(三)现行基本医保管理机构重叠,职能雷同,政事不分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人社部门下属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事业管理局监管,新农合则由卫生部门下属新农合管理办公室监管。上述两个机构职能基本相同,各自独立运行,都存在政事不分的根本性问题。新农合还存在医保与医疗服务统于一家,管办不分的问题。

(四)各自利益下的管理信息平台缺乏实质性整合

当前,无论城镇居民还是新农合,信息系统都实现了实时联网结算。但在大部分地方,不同信息系统的兼容整合推进极为缓慢,参保信息分割,缺乏共享机制,多个信息平台并行运转造成诸多资源浪费,极不利于准确把握各类人员参保信息及医疗费用报销情况。到2011年底,全国尚有336个县新农合未实现信息化管理,三项居民医保(新农合、城镇居民、城乡居民)间重复参保达547.64万人。人社部门大力推进医疗保险系统(社保卡),卫生部门大力推进居民健康卡等系统。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同时安装多套系统,并通过不同渠道向主管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报送数据信息。多系统运行的主要原因是不同信息系统有各自的开发、维护体系,信息系统整合就要牵涉利益的调整,谁也不愿拱手相让。

(五)事业单位体制和垄断经办格局导致效率低下

无论经办机构隶属于哪个部门,目前医保经办机构基本上属于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财政全额拨款,而且一个行政区域内只有一家机构,形成事实上的垄断经办格局。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医保经办机构与政府部门被直接划上等号。这种管理格局下,医保经办机构带有很多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弊病,生存发展没有压力,业务创新没有动力,服务公众没有活力,工作效率比较低。需要明确的是,医保经办只是一项具体业务,不具有必然由事业单位承担的内在要求,更没有必要实行垄断管理,适度竞争是提高医保经办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六)医保监管难到位,监管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

随着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迅速扩大、筹资水平逐步提高,其日常监管要求越来越高,城镇居民和新农合都面临人员紧缺、专业化程度低等突出问题。地方新农合管理机构基本是从县乡卫生系统抽调人员组成,急缺保险和财务专业人员。城镇居民医保管理机构急缺懂医疗服务的专业人才。同时,目前专业机构、参保人参与基本医保监管的机制基本还是空白或形同虚设,亟待加强。

四、尽快理顺基本医保管理体制对深化医改的重要影响

(一)基本医保城乡统筹的社会共识已基本成熟,这为管理体制改革和经办运行机制整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地方试点的情况看到,无论是管理新农合的卫生部门,还是管理城镇居民基本医保的人社部门,以及地方财政和发改(医改)部门,都一致认同很有必要实现居民基本医保城乡统筹。

(二)以十八大和医改“十二五”规划为契机,管理体制改革的时间窗口已到关键时期,要抓住机遇及时自上而下推进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做好各项制度间的衔接,整合经办资源”。“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要求:“加快建立统筹城乡的基本医保管理体制,探索整合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管理职能和经办资源。”在整合大趋势下,部门利益涌现。人社部门以《社会保险法》为理由,要求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统一到人社部门管理。卫生部门以“一手托两家”为理由,据理力争到卫生部门管理。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13年即将部署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此时正是提出基本医保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要按照政事分开的要求,加快体制机制和经办管理机构改革。

(三)地方在部分环节选择性试点有趋利避害的倾向,应尽快结束修补式改革以利于医保体系的整体设计

医保管理体制涉及多方利益,比较复杂,部分地方在初期改革时,只是对缴费标准、补偿机制、经办主体等部分领域、部分环节进行局部调整,而较少涉及到医保管理体制整体,这可以理解为地方政府主导的试探性改革。近年来,医保领域的深层次矛盾日渐凸显,仅靠修补式改革不足以解决医保领域的各种问题。

(四)要通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作用,防止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避免“不好的管理”吞噬了新医改的成果

扩大医改成果必须进一步增加政府投入,但现有的医保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合理容易导致监管不力、工作效率不高,进而导致医保基金的大量浪费和流失,医疗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要通过理顺管理体制,来提高政府资源的效益,减少基本医保体系的重复建设,减少不合理的财政补贴,减少信息平台和经办资源的浪费。

(五)在社会建设领域加快“引资”、“引制”,打破经办垄断,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新机制,为深化医改提供新动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领域招商引资成就显著。当前,在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在民生建设更加重要的新阶段,要突出并加快在医疗保障等社会建设领域“引资”和“引制”,如学习借鉴德国等先进经验。通过转变医保部门政府职能,实行政事分开,打破经办垄断,建立竞争有序的医保经办新格局,为医疗费用管控创造体制机制保障。医疗卫生要管办分开,医疗保险也要政事分开。引入新的经办机制和参保机制,会进一步调动经办机构和参保人的积极性,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和待遇水平提高。

五、医保经办管理体制的优劣势比较

(一)人社部门管理医保的优劣势

人社部门与医院之间不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能够有效避免卫生部门存在的“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现象,能够与医院进行高效谈判,并较好地发挥出对医院的监管职能。同时,人社部门在筹资上具有一定优势,尤其是城市居民筹资。然而,人社部门在对医疗服务的监管和医疗资金使用约束上具有劣势。已有实践证明,各种单一的结算办法都难以对付复杂的医保费用支出的综合管理,任何医保结算方法都有弱点,医院会采取相应对策。特别是在医疗服务市场竞争不够充分的背景下,仅仅依靠人社部门的经济手段难以形成对医疗机构的有效制约。已有实证研究表明,当医疗供给方具有垄断定价能力,且以盈利为目标时,医疗保险的引入会导致医疗价格的上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冲销医疗保险的效果。

(二)卫生部门管理医保的优劣势

卫生部门可以“一手托两家”,即一手管医疗服务,一手管医疗保险,能够使二者有机结合,统筹发展。卫生行政部门除依法对医疗机构进行管理外,还可以加强对医疗业务的管理,这是其他部门所无法比拟的。同时,卫生部门通过新农合管理已经探索出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别是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卫生部门熟悉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在约束医疗机构方面有优势,不仅有经济手段,还有行政手段。但卫生部门管医保,存在医保基金使用管理的道德风险,目前对人社部门的道德风险担忧相对较小,而对卫生部门的道德风险担忧相对较大。况且用人事等行政手段管医保,也与卫生部门作为医疗卫生宏观管理和医疗卫生行业监管人的身份不符,我们不能据此来强化卫生部门不应有的行政管理手段,而应履行其行业监管职能。

(三)今后发展趋势

医保管理一体化是发展趋势,但制度整合不是简单地制度合并,也不是简单地将相关管理权责从一个部门划转到另一个部门。尤其是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不同的医保制度是因不同目的、在不同历史阶段、针对不同群体相继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国仍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情况就更加复杂。无论从业务类型的归并,或者从信息资源的共享,还是从医疗管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来看,建立起独立、有序、高效的经办机制至关重要,经办主体相对统一是大势所趋。关键问题在于,整合的经办业务由哪个机构来承担,目前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医疗救助分别由人社部门、卫生部门、民政部门的下属机构经办,经办主体统一后无论移交给现有哪个机构运行,还是移交给第三方机构,都将面临着经办主体与行业管理部门不一致的尴尬,这在制度整合之初就必须慎重考虑。

六、推进基本医保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医保制度的衔接与整合力度,并首先将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合二为一

医保管理体制不顺是表象,其根源在于医保的制度分割和群体分立。选择什么样的医保制度,如何解决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制度性差异,这是医保制度建立之初就必须认真考虑并妥善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好,就会严重影响到医保制度的良性运行。当前我国医保管理体制不顺的根本原因在于,由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国家福利型医保模式向当前的福利保险兼顾型医保模式转变时,没有明确的制度目标方向,也没有形成稳定的改革预期,边摸索边调整的改革思路也将很多问题加以扩大化。从这个角度来说,医保管理体制改革除整合经办机构、完善经办体制外,从根本上还应加强医保制度的整合与衔接,减少制度分割和群体分立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要构建清晰的制度理念,明确改革目标方向,合理界定职能,才能彻底解决医保管理体制的难题。

(二)建议组建统一管理的国家社会保障部

鉴于医保管理的复杂性,理顺医保管理体制需要对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进行整合,无论是人社部门管理,还是卫生部门管理,都免不了争议。从我国统筹社会保障公共管理,乃至建立和管理适合国情的福利制度长远目标,都有必要设立一个统筹诸多社会保障项目的国家社会保障部。在操作上,把现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民政部等社会保障职能进行整合,统一管理各项社会保障项目。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应将统筹社会保障的机构改革提到议事日程。在机构改革有难度的情况下,短期看,也应组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局(或管理中心),并将城镇居民和新农合统一移交管理。

(三)打破医保经办机构“大锅饭”机制,引入竞争机制,逐步扩大参保人自由选择权,并将医保经办机构改造为非营利法定机构

医疗保险要政事分开。借鉴德国等经验,将目前按事业单位管理的医保经办机构改造为非营利法定机构,建立基于服务绩效和制度化的管理成本分摊机制。打破一个行政区域医保经办机构垄断的格局,允许一定数量的多家经办机构同时竞争,允许参保人自由选择自认为服务质量好的医保经办机构参保,允许参保人用政府补贴自愿选择其需要的医疗保险项目。

(四)破除部门利益,整合医保经办管理信息平台

目前,国家应加强各级各类信息平台的数据共享与互通。现阶段,首先实现硬件资源共享,城镇居民医保信息系统要与新农合信息系统对接,逐步过渡到统一的信息平台。医院在实现电子病历的基础上,应将病案数据库与财务报销数据库有效对接,为未来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费用控制的实施做好准备。下级部门信息平台要与上级部门信息平台有效对接,避免信息交流不畅。如果顺利组建统一管理的国家社会保障部门,这些问题应能迎刃而解。

(五)尽快健全医保经办多方监管机制,组建基本医疗保险监管委员会,普遍建立医疗保险独立监督人制度和经办机构绩效披露制度

监管机制是医保经办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监管机制本质上属于风险控制机制。监管机制应主要着眼于风险因素的防范,而非风险后果的治理。当前对医保基金拥有监管权的政府部门主要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财政部、审计署,主要监督医保基金的使用和管理,以此为基础,建立基本医疗监管委员会。与此同时,普遍建立独立监督人制度。当医保经办业务交给第三方机构后,应加强非政府部门和个人的监督,其中非政府部门保持独立性,可以考虑聘请拥有良好信誉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担任独立监督人。建立经办机构年度绩效披露制度,发布医保管理报告,参保者个人作为医保基金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应该获得更多的监督权和知情权。

作者:孙长学

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社会保险论文 篇3:

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

社会保障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民生措施之一。完善的管理服务信息系统是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运转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推进迅速,覆盖人群不断增加,加快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我国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是连接参保者、经办机构、管理部门三者之间的桥梁。其主要功能为:业务办理、信息查询、基金管理、财务监督、监测分析和决策支持,从而实现“跟踪一生、记录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的目标。

我国社会保障信息化系统的主体架构包括两部分内容: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和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其中,社会保险信息系统(“金保工程”一期)由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规划和实施,2003年开始建设,建设周期为5年;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由民政部负责规划和实施,2004年开始建设,建设周期为2年。此外,各地方根据当地社会保障工作需要和财政支撑能力,也自主开展了一些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信息化系统,以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和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为支撑,在中央、省、市、县四级建设了网络基础设施、经办服务平台、资源数据库和统计数据库。有力促进了各地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办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业务开展,也支持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等新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可以说,我国的社会保障信息化系统在建立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在不断加强和完善。在制度建设不断推进的同时,也暴露出了相关信息化建设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信息系统缺乏整体设计、框架结构不合理、信息处理能力和决策支持能力不足等诸多困难和问题。

二、加强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十二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将进一步完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将实现全覆盖,城镇养老保障将朝着覆盖所有从业人员和部分无保障居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将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方向发展,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继续稳步运行。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加快、覆盖范围扩大,对相关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十分迫切的要求。

(一)加快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是制度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自20世纪90年代建立以来,覆盖人群逐步扩大,从城镇职工扩展到城镇就业人员,从正规就业人员扩大到全体从业人员(包括部分农民工),从城镇居民扩展到城乡居民。在此过程中,社会保障的覆盖人数迅速增加。在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初期(2005年),参加城镇养老和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为1.75亿人和1.38亿人,被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分别为2234万人和825万人。到2009年底,参加城镇养老和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为2.34亿人和4亿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为8.33亿人,被纳入全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分别达到2347万人和4759万人。2009年国务院在全国320个县(市、区、旗)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20年前新农保将实现全覆盖,部分省份到“十二五”末有可能提前实现全覆盖的目标。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要求,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纳入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金保工程”)建设,并与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二)加快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是经办管理的需要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各地社会保障服务需求大量增加。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集、就业集中,参加各类社会保险的人多量大,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压力较大;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参加城乡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较多,也需要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同时,越是基层的社会保障经办机构,服务量越大,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越迫切。此外,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总额逐年加大。2005年,全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为6975亿元,基金支出为5401亿元,累计结余6074亿元;2009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为16116亿元,基金支出为12303亿元,累计结余18942亿元。在就业渠道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的今天,对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提高统筹层次、多险合并管理等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原有的管理方式需要调整,业务流程需要重新梳理和设计。因此,社会保障信息化平台需要加快建设,并进一步优化和规范社会保障业务处理、管理和服务模式,实现对社会保障经办业务全过程管理。

(三)加快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是宏观决策的需要

现有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还无法满足政府监管和调控的需要。自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以来,中央财政的补助力度不断加大。2009年起,又增加了对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补贴。对中央政府补助资金的管理和运作迫切需要信息化平台支撑。此外,社会保障水平与国家经济发展、财政支撑能力密切相关,宏观调控和资金监管的需求,使得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迫切性也在逐步增加。

三、加快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加强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信息化建设要与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相适应。新的信息化平台,应该立足宽口径、全覆盖。要涵盖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等主要制度,覆盖到制度设计中的所有人员。要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能解决城乡、地区之间社会保障关系转移、接续等现实问题。同时,信息化建设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为今后社会保障的其他制度建设预留接口。

二是信息化建设要与社会保障管理模式相适应。要根据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特点、统筹层次,分清中央、省、市、县各级的职能和业务重点,根据各级政府管理和服务的不同需要,分层次、有侧重、分步骤地进行建设。

三是信息化建设要体现社会保障经办和管理并重。社会保障信息化平台,不仅要重视业务经办系统,为各项业务经办提供支持,同时还要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对宏观管理和决策的信息支撑。业务经办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二者既要有所区分,又要同时并重。

四是信息化建设要充分整合资源并注重可持续发展。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应充分整合已有资源,提高公共资源利用效率。考虑到信息化建设具有一次性投入大、后期运行维护费用高的特点,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当前业务工作的需要,也要统筹兼顾系统未来的运行维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十二五”时期加快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的重要时期,信息化建设工作是社会保障制度推进的有力支撑。应当统筹考虑当前业务实际和未来制度发展需要,稳步推进“十二五”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

(一)加大中央支持力度,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针对目前各级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投入不足的现状,坚持“国家指导、地方负责、中央适当补助”的原则,各级政府应切实承担起本级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主体责任,加大建设投入力度,中央对中西部地区给予适当投资补助,合力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同时,加快“金保工程”一期总结验收,适时启动“金保工程”二期和民政系统社会救助(包括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在内)信息化建设。

(二)以需求分析为先导,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庞大而复杂,关系众多人群,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和上下不同层级。“十二五”期间推进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应当树立“业务主导”理念,以需求分析为先导,完善和优化业务流程,达到实现业务、支撑业务和提升业务的目标,提高经办业务的服务水平。一方面必须从实际业务出发,搭建好符合实际需求的系统框架,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服务需求和未来不断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正确处理好过渡性系统(如当前的新农保系统)和总体社会保障系统建设的关系。另一方面要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改进服务手段,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业务需求为先导,推动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进一步促进业务流程不断优化。

(三)分层次、有侧重,明确各级信息化建设目标和重点

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开发涉及中央、省、市、县四个层级,服务延伸到了街道、乡镇。“十二五”期间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要进一步分清各个不同层次社会保障信息平台的定位和主体需求,明确建设目标和建设重点,处理好决策支持、资金监管和经办服务的关系,有侧重地推动各级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央、省级信息系统应当着眼于监测分析、决策支持、关系转移接续和基金管理等功能。市、县级基层信息系统,则需要强化业务办理、信息查询等经办功能,提升服务效率。在明确各级平台定位的基础上,新的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在县、乡级基层应当实现以信息采集为主导,中央、省级则偏重数据集中、分析。这样一方面减少数据集中层次,明确各级的分工和职责,提高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也避免出现多个层级进行综合功能的信息化重复建设,从而降低建设和后期运行维护成本。

(四)推动资源整合,提高信息利用效率

社会保障信息是公民服务最重要的信息之一,甚至可作为身份标识。因此,未来我国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应当向整合资源、推动信息集中、提升管理决策功能的方向发展。“十二五”期间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一是要加快推动目前比较薄弱的县级信息化建设,填补部分地区的空白;二是要对现有分散的人力资源、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等各类经办系统,进行梳理和整合,实现业务互通互联,信息共享;三是要加强与其他部门信息系统的协调和配合,如公安、计生、金融等业务密切相关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作,逐步实现与业务相关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和关键信息同步更新。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对宏观管理的支撑能力,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五)探索多种模式,确保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可持续运转

调动多种社会资源,以各种方式参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按照有利于管理和服务、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投资为原则,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成果,实现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一是要综合利用多种技术手段,逐步引入手机终端、远程传输等信息手段,实现信息传送和查询方式的灵活多样。可以考虑“十二五”期间在部分地方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试点,开展新技术的探索和尝试;二是加强与各地电信部门、电信运营商的合作。推动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可以积极鼓励电信部门和运营商的参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部门负责业务需求和管理,电信部门和运营商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

作者:唐 玲 胡 成

上一篇: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会计监督论文下一篇:财务战略创新管理企业财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