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会计监督论文

2022-04-29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科学事业单位更加重视会计核算工作在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需要不断对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更新优化,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会计监督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会计监督论文 篇1:

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企业要在当今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健全内控制度和加强会计监督职能是企业必须要过的一道门槛。会计在企业和社会中的地位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会越来越高,对于现如今复杂的社会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会计监督职能的重要意义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因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规范会计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 会计监督职能 现状 对策 会计秩序

一、会计监督职能的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会计监督职能伴随着会计的产生进而被逐步重视起来。20多年的改革开放深入,随着经济生活趋向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会计监督体系也日益补充完善,虽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现阶段仍存在着很多不足。

1.会计监督职能的概念。会计监督是指依照国家法律和各种财经政策、规章制度对会计工作实行监督,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地协调、控制、监督、督促,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

(1)马克思曾说“簿记”即指现代社会的“会计”是“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也许多同志认为这是对会计职能的最全面概括,其中提到的“控制”本质就是监督的意思。本文认为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应根据当代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及当时会计的发展水平来理解。19世纪中叶,会计以会计、审计、财务、计划于一身,会计扮演着多种角色,因此,认为会计有监督职能是合情合理的。而在会计、审计、财务等学科已经独立的今天,会计的监督职能却在逐步削弱。

(2)所谓职能是指人、事物或机构应有的作用。所谓会计的职能就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监督职能"要求会计人员担负代理国家行使行政监督权,这不是会计所固有的职能,而外部强加的责任。

(3)说起会计监督,我们可以将之简单分为自我监督(对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行为监督)和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监督。前者应当理解为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时应当以行为准则或职业道德规范自我约束(自律),即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正如从事任何职业都应有其职业道德一样,做事应该有道德观念,自立自强,合法获利,稳定会计秩序。对于后者,会计人员应紧跟时代步伐,根据职位设身处地分析情况。

(4)会计监督是会计对企业经济行为的监督,它与会计人员按准则、制度要求进行规范的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后者则是以会计工作的性质为根本,前者是以相应职权地位为基础。若会计人员按会计工作规范提供信息,根据会计资料进行分析、预测、参与决策也视同监督,未免把监督的含义扩大化。以往下去,在公司里面处处存在监督了。

(5)有意地放大会计职能,反会导致会计对其财务、审计、计划等工作互侵互阻,这种“侵权”行为使得职能界线不明确而发生的边界争议,增加管理难度,以此使利变为了弊。

2.会计监督现状分析。(1)会计人员由于我国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全不能有效地行使其监督职能,使企业会计监督不力。如今还有很多企业无法依据新的财务制度来监督和管理,仍用传统的做法来看待新制度,因而出现“新制度、老观念、老办法”的现象。其次,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与会计管理混乱新的《会计法》不同步。

(2)没有建立健全的企业管理体制,内部控制制度失调。在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企业配备会计工作人员,从属于企业管理人员,甚至被企业经营者所同化,造成会计监督机构的形式化。曾经闻名全国的郑州亚细亚集团,它曾有过几个“全国第一”:全国商场中第一设立迎宾小姐、电梯小姐;全国商场中第一设立琴台;第一个创立自己的仪仗队;第一个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辉煌一时。而它的倒闭,内部控制的缺失和缺陷难逃其咎。

(3)会计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一些会计人员法律意识低下,缺乏实事求是、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的基本职业道德素质,欺瞒做假账、随意挪用公款。

(4)会计监督权利的作用发挥不够。在一些工作职责中,会计人员缺乏对监督权利的意识,在按照会计法的规定进行分析财务会计的执行情况,会计核算等工作中,会计人员不能有效行使会计监督权利。

(5)会计人员定位不清。扮演角色较多。会计人员肩负着双层任务,既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完成本企业的经济工作,进行核算、簿记、核数、年结、账目及成本分析报告除外,又为政府监督的一个基本环节,需要依据党和国家的路线、政策、方针、法律、制度、法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合法性进行监督检查,站在国家的立场上来监督所在企业的经济活动,还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或财政、税务、审计机关报告企业违反规定的行为。

二、完善会计监督的对策

1.加快法律体系建设,是会计监督的法律保障。我国已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新《会计法》,应尽快明确审计监督、会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从而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赔偿和处罚力度,对违规违纪和不遵守法律的企业及其连带负责人予以严重处罚;同时更应该强化一些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如《证券法》、《经济法》等,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依赖于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和国家的重视以及相关人员的自觉遵守。

2.明确会计责任主体,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重中之重。作为会计责任主体的企业负责人理应要知管理、明财务、懂业务、晓会计,熟悉有关经济法律法规,做到对自己负责,对企业负责,对法律负责,这不单是为自己负责,更是为员工为社会尽责。

3.加强外部监督(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的作用。以建立健全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为基础,规定企业外部监督层次,将群众监督和专业监督结合起来,利于内外部监督的配合协调一致,利于创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了会计监督的有效性,为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4.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参与经济业务事项的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明确财产期限、清查范围和组织程序;定期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要明确;要明确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加强内部监督的措施防备内部相互制衡、监督机制的无效和约束措施的松懈,防止专横独断、滥用职权和越权行为,平等地对待中小股东的法定股权,保护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二是作为会计主管部门的财政部门,应加大对企业管理层和会计等相关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让他们认识到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此利于建立起良好的内部控制实施环境。

5.严厉制裁,建立对会计违法行为的约束机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市场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规范约束会计主体的行为,加快会计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会计信用环境。一方面要积极建立会计诚信的激励约束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建立严格的会计失信惩罚机制。

6.实行会计委派制。会计委派制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凭借管理职能对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主管会计进行委派的一种制度。其实施对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保障会计队伍的纯洁性和可持续性。有利于消除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才能真正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实现真正的公正性。

7.培养高素质遵法律的会计人才,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认识。(1) 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朱铬基总理给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词时写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这十六个字,是当今会计人员的行为指南。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经济越发达,职业越社会化,道德信誉就越重要。会计工作仅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敢于顶住各方面的压力,才能够更好地完善会计监督机制。

(2) 会计人员应不断地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其思想意识。会计人员继续参加教育,深化思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成熟的价值观。真正做到“诚信、真实、公正、可靠”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完善会计监督的有利途径。

(3)会计人员还要有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人员面临的经济事项会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能够保持职业的谨慎性和规范性的同时,从全局出发,善用科学分析方法,发挥理解力和判断力,找到解决方法。会计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时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首先要主动的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业务操作能力,同时国家、也要提供相关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对这些会计人员进行培养,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全面性,使得会计监督能够有效的得以执行。

三、 结束语

事实证明,没有监督的权力才是真正的“腐败祸水”。丧失监督、制约的绝对权力下,权力无所不用,无所不能。因此,会计监督是企业经营管理成功关键所在,利于防止企业走歧路。从更高更全的角度来认识会计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利于加强我国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开展的有效性。因此,会计人员要学习和掌握新会计准则、会计法、经济法等法律法规的内容和相关应用,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身体力行,遇到事情就会迎刃而解。利于改善会计监督现状,规范会计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洪涛.中国会计领军人才战略的模式和效应分析.财务与会计,2006年第8期

[2]邓毛生.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经济师,2006年第10期

[3]闫燕.试探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中的缺失问题[J].财会月刊(会计),2006(9)

作者:许訢

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会计监督论文 篇2:

科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建设之思考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科学事业单位更加重视会计核算工作在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需要不断对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更新优化,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因此,文章主要通过对科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从面向业务流程控制原则、面向全面预算管理原则、面向经营业绩考核原则、面向内控风险管理原则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对科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建设实践过程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科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建设;财务管理

一、引言

随着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这一重大改革举措的提出,我国财政部自2015年以来,逐步出台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置、政府储备物资等6项政府会计具体准则,同时在2019年正式实施之前,对科学事业单位、医院、中小学校等单位制定了一系列的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在制度层面确保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为各级政府事业单位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会计信息需求主体对会计核算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完整、准确编制单位决算,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实施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防止资产流失;加强对单位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的、完善的、适合科学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的会计核算制度至关重要。

二、科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重要作用

会计核算制度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一、及时计量、记录经济业务数据。科学事业单位作为经济环境中一个重要的经济实体,其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经济业务,会计核算制度为计量、记录这些经济业务提供规范和原则。第二、为其他经营管理工作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是管理工作的晴雨表,因此,经营管理工作需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来揭示经营业务的成果和问题。第三、为分析预测提供基本方向。未来业务的发展前景通常与现在的经营状况相关,通过对现阶段的会计信息的分析可以对未来的业务发展进行预测,使分析预测更科学、更准确。第四、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管理决策离不开会计数据的支持,会计核算制度的优劣直接决定着会计核算数据的质量,高质量的会计核算数据又会促进业务的发展和决策的制定。

三、科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的建设脱离业务实际,难以揭示业务实质

科学事业单位主要任务是科学研究,容易忽视管理工作,尤其是对会计核算管理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造成部分会计核算制度缺失。此外,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常常脱离业务实际,善于“拿来主义”,会计核算制度不能够正确指导会计核算工作,从而导致会计核算数据杂乱无序,难以揭示单位科研业务的实质情况。

(二)科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缺乏对象化管理思维

任何一项企业管理制度都是面向管理工作而存在的——为需求者提供服务以达到解决某项问题的目的。会计核算制度也是同样的存在自身的有用性。会计核算制度的有用性是针对一定的核算对象而存在的。在缺乏对象化管理思维时,会计核算制度不能够清晰定义会计信息需求的形式与内容,更难以完成一系列复杂的核算规则的制定,导致会计制度制定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进一步导致会计核算数据质量低下,陷入恶性循环,不能发挥会计核算制度的重要作用。

(三)缺乏全员参与,制度执行效果不理想

会计核算制度在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完全由会计核算部门负责执行,业务部门参与度较差。之所以造成这样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会计核算制度过于专业化、专门化,使业务部门难以理解和接受会计核算制度中的各项规定,使业务部门错误的认为这是一个专门用于指导会计核算工作的制度,因此,会计核算部门制定的会计核算制度成为了企业管理过程中非专业人员模糊不清的管理禁地,最终导致执行效果不理想。

四、科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建设的改进建议

(一)面向业务流程控制原则的会计核算制度建设

会计的一般定义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对某经济实体发生的一定时期内的经济业务进行计量、记录的过程。因此,当制定会计核算制度时,应当是面向业务进行的,对于科学事业单位来说也不例外。面向业务流程控制原则要求在制定相关核算制度之前充分了解本单位的各项业务实际情况,并从会计核算的专业角度详细分析业务的流程及控制过程,有针对性的对业务的核算制定合适的会计核算制度。例如科学事业单位的科研技术服务业务中收入核算条件的制定,在新收入准则框架下,科研技术服务业务属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其收入确认提供了产出法和投入法两种处理方法,科学事业单位应当充分了解本单位的业务实质,科学合理的选择和制定符合本单位的收入确认方法,并将相应的方法作为会计核算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面向全面预算管理原则的会计核算制度建设

全面预算管理是管理会计中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管理工具,预算实际数的统计与分析过程是利用好这一管理工具的关键。面向全面预算管理原则要求在设计、制定、执行各项会计核算制度时充分考虑全面预算体系的经纬度及颗粒度,建立有条理、有层次的会计核算制度。例如全面预算中销售费用预算部分,当发生销售费用的实际数小于预测的数据时,在单独分析销售费用时,我们通常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这是费用控制管理工作起到了一定作用。在后续工作中,我们通常会继续实施费用控制管理,达到进一步压缩销售费用的目的。然而,在全局层面分析时,我们如果发现同期收入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萎缩,那么之前进一步压缩销售费用的决策就可能是錯误的,因为参考历史会计数据,销售收入增长与销售费用增长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基于上述线性关系管理层应当有针对性的加大销售费用支出,以应对销售收入的下降。这就是面向全面预算管理进行核算的典型优点。

(三)面向经营业绩考核原则的会计核算制度建设

经营业绩考核是对各部门一定时期的工作进行评价的过程。无论是投资管理中心、利润中心、还是费用中心,财务结果通常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财务结果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成果,如果会计核算部门在考核的最终阶段拿出各部门的考核数据,虽然能够完成相关考核工作,但已经失去了经营业绩考核的根本作用——经营业绩考核用以提升经营者的主观能动性,用以提升各部门的管理水平。面向经营业绩考核原则要求在考核的过程中,区分内部业务与外部业务,形成内部考核数据与外部业务核算数据两份数据资料。这两份数据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一般而言,外部业务核算数据是统计经营业绩考核数据的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依据内部结算调整、不相关业务数据调整和内外部核算规则差异调整等原则对内部考核数据进行有效的调整、归集、分配,最终形成经营业绩考核的数据。例如在实施“事业部”制组织架构的企业中,其内部业务往来是按照业务需要实时发生的,会计核算工作应当区分内部業务与外部业务的差别,定期出具经营业务考核的数据,对各事业部的考核工作、管理提升工作都将起到关键作用。

(四)面向内控风险管理原则的会计核算制度建设

经济环境的千变万化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风险。会计核算工作应当顺应业务发展需要,抓住机遇带来的业绩提升的机会,也应当清晰的认识到风险是无处不在的这一事实。面向内控风险管理原则要求,在制定会计核算制度时充分考虑到风险这一要素在经营过程中的负面影响,制定详细的风险应对措施,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会计核算制度建设。例如在质量成本管理过程中,质量成本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预防成本、检验成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当预防成本投入增加时,势必会带来检验成本与质量成本的降低;反之,当不重视预防成本、检验成本投入时,大量残次品损失及售后维修成本将造成质量成本急剧上升。因此,在会计核算制度建设过程中需要将三者有机进行统一,在不同的核算阶段依据相同的核算维度对成本费用进行核算;在质量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当对各类产品涉及的预防成本、检验成本、质量成本区别不同的成本性质分别进行核算,进而为完善质量成本的内控管理与风险控制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五、结语

科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企业管理制度,通过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可以对各项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的计量、记录,形成有用的会计信息,并完整的反映出一定时期内科学事业单位的资产状况与经营成果。因此,会计核算制度的建设应当充分结合本单位的业务流程、全面预算、业绩考核、内控风险等方面的要求,深入挖掘业务间的关联性,只有会计核算制度的执行与业务活动的展开充分融合,才能使其易于被业务部门所认可,才能更好的形成有利于支撑决策的数据核算体系。

参考文献:

[1]于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弊端及改进措施[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11).

[2]张晓航.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制度的措施探讨[J].纳税,2017(36).

[3]陈瑶.论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创新及应用实践[J].国际商务财会,2017(12).

作者:蒋波

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会计监督论文 篇3:

建立与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探讨

摘要:事业单位的工作关系到国家的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进行,在新形势下更需要加强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工作,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本文对当前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就如何健全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机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监督机制 健全措施

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对于事业单位的工作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国家政策的调整,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也面临着众多挑战。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不仅仅需要管理日常的财务工作,还需要监督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保障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因此,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机制至关重要。

一、当前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会计监督机制重视不够

近年来,为了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国家对事业单位人事、财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受到改革进程的影响,会计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并没有意识到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要性,会计监督机制只是停留在形式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会计监督制度还不够完善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工作还没有完全适应会计工作的变化,因此需要对会计工作制度进行及时的调整,并进一步加以完善。二是针对新形势下的会计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缺乏应对措施,给会计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三)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待于提高

一方面,由于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不健全导致财务账目出现造假的行为,这给事业单位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工作缺少监督,一些单位为了谋取私利将单位的资金进行转移,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会计信息失真导致会计账面混乱,影响了事业单位工作的正常进行,滋生了腐败,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廉政建设。

(四)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待于提高

一方面,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不高;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能适应会计工作的新变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也正在进行改革,会计工作的方式也逐渐向网络化过渡,但是会计人员对于网络化技术的掌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会计工作需要会计人员有相对丰富的工作经验,然而一些新员工还不能适应会计工作的变化,这也给会计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健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监督机制的建议

(一)提高对会计监督工作的认识

近年来国家的经济发展逐渐加快,国家对事业单位的发展也更加重视,迫切需要加强会计工作的监督。但是事业单位对于会计工作的监督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导致会计工作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提高事业单位对于会计监督工作的认识是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首要任务。一方面,要加强宣传会计监督工作的作用。加强会计工作监督可以有效地杜绝会计工作中的造假行为,减少腐败现象的产生。同时会计监督还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意识,保障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事业单位领导者对于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视。作为事业单位的领导者需要对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负责,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管理者需要认识到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同时重视会计监督工作的实施,使会计监督工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会计监督工作的法律建设

为了更好地促进会计监督工作的进行,加强会计监督工作的法律建设是很有必要的。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工作需要有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这样才可以保障会计监督工作有法可依,同时也可以保障会计监督工作的实施。一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法律制度。会计监督工作不仅仅需要监督会计工作的运行,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还需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另一方面加强会计监督中的法制观念建设。有了法律制度的保障还需要提高法治观念,保障会计人员能够遵循法律制度,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对于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需要强化会计人员的监督意识。作为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需要提高对会计监督工作的认识,了解监督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会计工作关系着整个事业单位的财务运行情况,如果财务信息出现问题将会影响事业单位的整个工作。加强监督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增强会计人员的责任感,使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更加负责;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对于会计人员本身是一种约束,减少会计工作中的违法现象的产生;需要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杜绝由于员工缺少职业道德而导致的腐败现象和工作失误。

(四)加强会计工作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对会计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加强会计工作的内部监督需要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促使各个岗位相互监督。对于会计人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方面需要明确责任分工;另一方面实行业绩考核制度。对会计工作进行考核,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还可以有效的规范会计工作,保障会计工作的有效进行。另外还可以实行会计工作问责制,这样既可以与责任分工结合,增强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样也可以有效地减少会计工作中的失误和腐败现象的产生。

加强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方面事业单位可以建立一个有效的网络系统对会计工作进行统一管理,使会计信息公开、透明,使员工和管理者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会计工作的动向和明细的会计信息;另一方面建立预算机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事业单位的财政支出情况进行核对,有效地减少一些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会计舞弊,维护事业单位的利益。

三、结语

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不仅仅关系着事业单位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也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利益。随着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改革和事业单位工作的调整,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监督机制是当前会计工作的主要任务。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机制需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和会计人员重视监督机制的重要作用,会计人员不仅仅需要在思想上重视监督机制的作用,还需要在工作中真正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强会计的监督工作可以有效地杜绝事业单位的腐败现象,维护事业单位的利益和国家的经济利益。J

参考文献:

1.丁云姣.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西部会计,2010,(05).

2.何玉进.建立与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J].会计之友,2009,(24).

3.郭述梅,刘放.治理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弱化问题思考[J].现代审计,2010,(01).

4.章君霞.如何建立和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J].丽水学院学报,2008,(6).

作者:王玉宝

上一篇:企业技术与核心能力形成论文下一篇: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社会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