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教学信息技术论文

2022-04-25

摘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开始出现并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中,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也不例外。信息技术能将抽象化的高中数学知识具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数学学科教学信息技术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学科教学信息技术论文 篇1:

数学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标准中“把信息技术全面引入教学领域”的指导性倡议,给教师的教学打开了另一扇窗,教师的关注点也逐渐从传统的PPT转向功能更强大的FLASH,甚至是电子白板领域,它在课堂上所体现的形象性、交互性、趣味性、研究性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思维的动作”与“动作的思维”之间不断碰撞思维、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提高素养、锻炼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呢?本文就结合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一课的几个教学片段,对数学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作一理性思考与实践研究。

一、让信息技术架构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桥梁

【教学片断一】认识三角形的概念

师: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三角形。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动态展示从具体生活情境中提炼出的三角形。

师:课前,你们已经试着自己做了一个三角形,老师从你们的作品里选了几幅,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动态展示)这是用钉子板做的,这是用纸折的,这是吸管做的。这么多的三角形,形状、大小各不相同,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1:它们都有三条线段。

师:如果请你画一个三角形,你准备怎么画?

生2:画三条线、边、线段。

师在白板上画,故意三边不相连,生急着要纠正。

生3:连在一起。

师:那我接着画。

生3:又过了。

师:那应该怎么改?谁听懂他的意思了?请用手势比划一个三角形(板书:完整三角形)

师:现在我们来看(白板上重点演示点对点首尾相连的情况)三角形的三条线段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像这样的几条线段首尾相连,在数学上我们就称之为“围成”。(板书:围成)现在你能说说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吗?(完善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学生对三角形概念中“围成”一词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这是一个动态的词,“围成”在这里指的是三条线段必须首尾相连,但是在多次试教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认为只要有三条线段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三角形了。为了纠正学生这种认知上的偏差,我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整合,利用多媒体动态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学生课前所做的三角形等具体的认知素材,让学生关注到三角形是这些物体的边线所围成的形状,让学生初步构建“围成”的表象,然后再通过电子白板的现场演示,让学生理解“围成”指的是三条线段点对点首尾相连的情况。在这样形象、直观而又不着痕迹的演示下,学生顺理成章地构建了三角形几何意义上的认知,自己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就水到渠成,形象又生动。

二、让信息技术搭建学生探究“抽象定理”的舞台

【教学片断二】讨论三角形三边关系

在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操作后,学生对4厘米、6厘米、10厘米能否围成三角形产生了争执。

师:有争执才会有思考。请认为能围成的同学围给我们看一看。

请学生到前面实物投影上操作。

生1努力调整各种角度想要围成三角形,但总是失败。

师:看来线段的端点太粗了,影响了我们的判断,那这三条线段到底能不能围成呢?让我们一起看电脑演示。我把这两条线段轻轻往下压,围成没有?再往下压,现在呢?想一想,再往下压会怎样?(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展示:用白板中的放大镜功能聚焦两条线段的连接点,这时学生能清晰地看到这两条线段连接成了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正好与10厘米重合,这三条线段组成了两条重合的线段,因为4厘米+6厘米=10厘米,所以并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抽象的定理。我们知道,儿童的学习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因为操作活动更能引起和促进学生把动作的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思维的动作”与“动作的思维”。所以本节课上,我给学生提供了四条不同的线段,让他们摆一摆,看是否能围成三角形,进而归纳得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但是操作得到的结论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如何让学生的思维在操作的基础上积极生长?经过试教,我发现多媒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在操作的四组线段中,有一组是与学生的认知是有冲突的。在操作活动后,我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及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及时利用白板的放大镜功能,让学生认识到,原来4厘米、6厘米、10厘米真的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只是连成了一条直线,这样一来这个结论就更具说服力,从而纠正认知上的偏差,有效突破学生认知的难点,为后面有效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打下基础。在学生发现规律、探究验证的过程中,电子白板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能,在白板上的围一围、白板的动态演示、白板上的现场书写无不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在不断的生生之间、师生与白板之间交互的 “动”的过程中,学生逐步视探索研究为一种乐趣与享受,进而使自己的学习经常处在主动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之中,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让信息技术引领学生的练习向深度思维方向发展

【教学片断三】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的练习

师:现在你会判断下面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了吗?

(1)6,4,2;(2)6,4,x。

师:x取几厘米时肯定能围成三角形?先给我最小的数值。

生1:3厘米。最长边是6厘米,4+3>6,所以最小值是3厘米。

师(结合学生回答,将线段延长至3厘米,动态围成三角形):说得真清楚,还有吗?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用电脑动态展示围成的三角形的形状,直至结果出现10厘米):到10厘米的时候还可以吗?说说为什么?

生2:可以,因为4+14>6。(大部分学生激动地举手,并开始反对)

生3:是不可以围成三角形的。我们只要看两条短的边就可以了。6+4=10,而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每两条边相加的和都要大于第三条边。所以这三条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4:我的方法更简单。只要看两条短边相加的和是否大于最长边就可以判断了。如果能围成三角形,两条短边的和要大于第三条边,所以这里6+4=10,不可以围成三角形。

师:大家的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动态展示围不成的情况)

练习环节最能检测一堂课的学习效果,也最能体现教师对于整节课的思考。新课标指出: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在练习环节,在体现一个“趣”的同时,我主要体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是整合。我精心设计的每一道习题都有检测的侧重点,层层递进。为了让习题检测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视觉冲击,更加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空间观念,我让每道习题都“动”了起来,让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围绕着课堂,促进课堂教学的达成度。二是巧变。我的习题都是从最基本的习题变化引申的。以学定教的课堂追求灵活多变,追求知识之间的生发点。这两道题让学生的思维层层引爆,最后在交流中不仅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也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与批判性学习的能力。同时,电脑动画的及时“围一围”,使这三条线段具有生命,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在线段的变与不变中灵活掌握了三角形三边和的关系,并且利用多媒体,还适时渗透了数学的学科价值,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的美、数学的趣。

在新课程的改革中,一些新观念、新思想、新教材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契机,只要我们带着创新的精神与探究态度,在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中进行大胆实践,我想,打开信息技术那扇窗,也许改变的并不仅仅是我们的课堂。

(责编金铃)

作者:倪冬燕

数学学科教学信息技术论文 篇2:

关于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思考

摘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开始出现并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中,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也不例外。信息技术能将抽象化的高中数学知识具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以信息技术为出发点,探究了将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运用现状及路径思考,以期能为广大高中数学教育从業人员顺利高效开展教学工作提供借鉴,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信息技术;运用思考

1在高中数学学科中运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1.1有利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再加上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使很多老师对学生进行的高强度的习题训练,让学生在机械重复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却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缺乏沟通交流的机会,老师不能及时地对每一个同学给予学习上的帮助和指导。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能够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教材上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并与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式的学习,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充分发挥学生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1.2有利于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和障碍

高中数学不同于初中数学,在知识的难度和范围上都有所增加。比如,高中数学的解析几何以及函数的性质等内容,学生在理解起来都会比较困难。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用具象化的图像、表格等形式来理解抽象的知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障碍。另外,通过信息技术还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独特美,如传统数学教学中函数图像以及性质的学习,学生只能看课本上的素材,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完全可以动手在电脑上自己画出复杂的函数图形,从而体会到了数学也有其独特的魅力。

2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主观问题

首先,信息技术的快速计算、快速成像容易阻碍学生对数学的深入理解.现在的一些数学教学软件中已经将数学知识按程序编好,学生在操作时只需输入几个数字,问题就解决了.这样确实省时省事,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却得不到锻炼,不能将隐含在运算过程中的数学概念、原理及公式表达出来.学生的基本技能得不到锻炼,从而影响其动手计算和画图能力的培养.其次,信息技术的使用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信息技术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的一大优势就是信息量大,但频繁使用就会使学生感到应接不暇.很多教师在利用数学课件时,往往只重视它的工具性,强调课堂教学的科学化、技术化,而忽视教学的人性化.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但过多运用信息技术就会剥夺学生思考的过程,减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会感到科学技术的魅力,却失去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最后,信息技术的使用减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高中数学课堂是思维活跃的课堂,它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对教学进行调整,而信息技术恰恰是程序化的.如果教师只是利用课前设计好的课件或解题思路来授课,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想法来解决具体问题,那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限制,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受到影响.

2.2 客观问题

信息技术自身存在的客观问题.计算器、计算机有着强大的计算功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Excel 中多于15个字符的数字既不能用数表示,也不能用图像表示,在使用计算机计算或计算大数的乘方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这就使得教师设计课件或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运算都受到一定限制.数学是一门对精确度要求很高的学科,这就对制作课件的软件要求也很高.有时当教师应用软件制作课件时会觉得它的精确度不是很高,因而对信息技术的信赖程度有所下降.但事实上,精确度高的软件对使用者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要求也高.信息技术相对其它教学手段的确要准确得多,但是因为自身程序设计或课件设计上的不足,使它势必还存在一些不足.另外,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之间存在着无法解决的客观矛盾,这些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虽然使用了信息技术,但仍沿袭传统的授课模式,教学方法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填鸭式”教学,只不过由原来的教师“填鸭”,转变为信息技术“填鸭”,不但不尊重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还削弱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失去了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3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路径思考

计算机自身的缺陷和一些教师的错误理解会使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清醒地看待信息技术,克服其不利因素,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其为高中数学学科教学发挥最大的作用。

3.1 正确利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发挥最大的作用

首先,数学教师要避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满堂灌”教学。利用信息技术使得课堂容量加大,节省了教师大量板书的时间。但过分夸大信息技术的显示功能,不分课型随意应用,重难点得不到有效突出和强调,学生的知识接收效果不好,数学课堂彻底转变为“满堂灌”,背离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的本意;其次,要将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不能用信息技术教学全面代替传统教学方式。信息技术是教学的一个好帮手,但是他不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因此无论信息技术怎么先进,有多完美,它带来的多媒体教学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资源和一个辅助工具,不应该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后,要防止信息技术“喧宾夺主”。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课件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呆板、沉闷的气氛。但是很多教师将多媒体课件设计华丽,忽视了关键内容,忽视实质内容,甚至有的脱离了教材,最后就是使得多媒体效果喧宾夺主。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课件时要将多媒体教学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课件的制作应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3.2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防止信息污染

信息技术可以展示给学生的信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如果不加限制、不加思考地就把所有的信息统统展示给学生,那么就会使学生主次不分、思维混乱,造成的信息污染会使学生无所适从.尤其是各种网络的开通,学生可以接触的信息资源更多,有益的、无益的信息都会直接呈现给学生.所以,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各种情况,选择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展示给学生.此外,还应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信息,从根本上防止信息过滥造成的影响.

3.3 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要强调教师不可替代的地位作用

信息技术虽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必须承认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就是说,教师作为整个教学工作的灵魂,是信息技术的驾驭者,他的作用是信息技术所无法取代的.我们不能在教学中盲目滥用信息技术,只有客观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积极探索其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方法,才能使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永远充满活力,立于不败之地。

4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但信息化教学在为高中数学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高中数学学科教学工作面临一些挑战。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数学学科教学观念,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学科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把握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数学学科教学的度,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推动我国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文艳. 刍议如何用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2016(17):161-162.

(作者单位:湖南省道县第一中学)

作者:蒋三明

数学学科教学信息技术论文 篇3: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深度融合问题与建议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在教育教学上也是如此.目前,被广泛应用在教学领域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以多媒体技术为主,它具有图文并茂、声像并现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有重要意义,但小学生的身心尚未成熟,认知能力有限,想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存在一定难度.在小学数学中引入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使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具体化,还能为学生创设出贴近生活的数学实际应用情境,最大限度地向学生传输优质资源,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基于此,本文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出发,对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意义进行初步探讨,并简要分析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现状,就如何在数学学科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希望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数学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1 前言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尤为重要的学科,往大了说,它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往小了说,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人类社会早期,几何知识就已经帮助人们解决了大量问题,逐渐被应用到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我国历来重视数学学科教育,无论是在小升初考试中,还是在中高考中,数学学科都占有较大比重.但是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具有抽象性,且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导致数学课堂教学的进度较慢、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问题上多做有益思考,通过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意义

英国数学家图灵最先发现与现代信息技术有关的理论,他认为计算机通过二进制运算方式,能够获得强大的记忆能力和运算能力,可以提高运算效率.将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结合后的现代信息技术功能更加强大,它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提高人类生产生活效率.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并将其作为传递知识的重要物质媒介,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完成素质教育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信息技术具有交互性,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能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具象化,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迅速化、现场化,全过程掌握学生的學习.所谓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就是将多媒体等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融入数学学科的教学全过程之中,这样的融入具有以下意义:

第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枯燥的知识很难提起兴趣,特别是数学学科较为抽象,受学生的理解能力影响,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会对此门学科产生逆反情绪甚至抵触心理,彻底放弃数学学科的学习.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好奇心强,他们对鲜艳的色彩、形象的动画比较好奇,多媒体技术正具有图文并茂、声像并现的特点,可以通过变化图像色彩等方式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体验到所学知识的乐趣,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一方面,教与学是互动的过程,既离不开教师引导,也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其牢牢掌握教材中的概念与方法.但是多数教师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方法,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和学生缺少教学互动,“一言堂”导致学生渐渐对课堂失去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省去板书时间,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为学生创设出趣味性、生活性的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下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相互转化,帮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传递数学知识的载体,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建构知识体系.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加课堂容量,在有限的45分钟里向学生传递更多的课内外知识,将教材内外难以理解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避免学生产生黑板“搬家”的感觉,要让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上述特点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等都有重要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既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求教师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模式的尝试中,我认为重点考虑的应该有以下四种:一是本位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专门开设现代信息技术课程,让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使用技能;二是辅助型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但其只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三是“演示—讲授”式.这种教育模式要求教师掌握专门的技术手段,比如在讲角的有关知识时,利用专门的技术软件绘制出有关图形,再配合一定方法使得抽象知识更加具体化;四是问题解决式.问题解决式是利用多媒体或者其他现代教学媒体等让学生在线学习,发现问题及时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提问,教师在平台或者现场直接解决.

3 当前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将数学知识灌输式的、注入式的传授给学生,不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接受能力,片面地认为将教材上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就完成了教师的教学任务,这就导致部分学生认为数学课堂是枯燥乏味的,逐步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此外.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局限在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对外交流的机会较少,封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逐渐的固化,难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数学课只是简单的运算等内容,加之课堂教学的封闭性,导致其很难投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去,使其逐步失去对数学的兴趣.

3.2 教师教学素质的影响

当今时代,虽然教师资格的获得需要经过重重的考验,但是对于进入教师队伍的群体来说,教师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的.部分教师将这个行业作为挣钱的工具,认为小学教师工作内容比较简单,教授的内容也很简单,信手拈来,基本不用通过复杂的备课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完成整个教学活动.在课程内容的讲解上,不注重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考虑其兴趣爱好及接受能力,一股脑地将课本上的知识通过简单粗暴的方式灌输给学生,不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虽然自己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却忽略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质量.这就导致学生对数学逐渐失去兴趣,不愿意将精力放在数学上,导致数学成绩不佳.

3.3 学生对课程缺乏有效的复习及预习

小学生受其心理特点的影响,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好动的,他们更愿意学习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根本静不下心来学习.加之其天性好玩,所以对课堂教学很难专心地投入进去.教师为了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一般都会安排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预习,对已经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但在实践中,学生们的预习及复习的效果往往距离教师要求差距很大.首先,在预习方面,枯燥的课本知识并不能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因为课本知识对未学习的学生来说是死板的,小学生本身就很难集中精力,因此传统的让学生预习课本知识的方式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其次,对于复习.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学生一般注意力都比较集中,是比较好管理的学生,这类学生的复习效果一般较理想,但是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并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听讲,课堂笔记更是没有好好记录,这就导致课后复习时根本没有可以具体复习的内容,从而导致课后复习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4 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4.1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学习.同样的,信息化也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探讨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水平.现代信息技术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复存在.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情况下,可以扩宽知识的来源,把原本枯燥的课本知识动态地传递给学生,将数学知识的来源及过程生动地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形象、直观地了解数学知识的原理,有效地实现了优势互补.同时创造出一个愉快、和谐、生动的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其愿意跟随教师的节奏一点点的探析数学的奥秘,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4.2 创设情境教学,让课堂内容生动活泼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學实现深度融合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及质量.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考虑如何将课本上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教师可以将课本上的文字知识转化为短视频或者动态图片,以这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会更乐于接受.通过创设情境,以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引入到情境中,从而将知识一步步地传递给学生,避免学生在枯燥的内容中分神.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节省板书的时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讲授更多的知识.

4.3 关注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小学生受其成长规律、社会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在现代信息技术下,教师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营造出一个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进行适当指导的情况下,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发现,帮助其建立起一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资源共享的新型学习模式.在课前预习阶段,可以安排学生通过信息网络观看一些数学知识小短片等来预习相关的知识,在课后复习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软件上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实时对学生进行监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互相监督,学生利用教学软件能及时地与教师、与同学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这些方式一步步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

4.4 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外交流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较为封闭,学生只与本班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因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视野受到限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采用远程视频的方式,加强与其他班级、其他学校师生的沟通交流,从而探讨出更多的解题思路,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与其他同学的沟通交流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5 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也给传统的教学活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是机遇.所以,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变得十分必要.这就要求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数学知识更加生动地传递给学生,让数学教学活动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杨芝艳.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深度融合问题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22):138-139.

[2]杨芝艳.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深度融合问题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8,31(22).

[3]白银艳.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相互渗透[J].科学咨询,2020(33):172-173.

[4]孙彬博,曹一鸣.中学数学课程中信息技术应用:回顾与展望:以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内容演变为主线[J].电化教育研究,2019(10):61-67,75.

[5]郑仕福.谈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课程深度融合:基于对初中数学学科内容深度研究的视角[J].中学数学,2020(16):66-67.

[6]黄凯军.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几点思考[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5):3-4.

作者:林红芳

上一篇:中医教学中现代化教育论文下一篇:合作学习商务英语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