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科学发展观研究论文

2022-04-28

摘要:金融生态是现代科学发展融合的产物,商业银行作为其主体之一,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商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也与金融生态紧密的联系着。本文从金融生态的基本分析入手,论述了商业银行合规文化作为金融生态的和谐因子所起的作用,并为我国商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商业银行科学发展观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商业银行科学发展观研究论文 篇1:

把握信贷投放节奏,支持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摘要:科学发展观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准确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实现均衡投放,这是保持我国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和金融经济生态稳定、支持国家信贷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是银行业自身风险控制、审慎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着力关注民生、协调统筹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履行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信贷投放节奏;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一、遵循科学发展观,把握信贷投放节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进入2010年,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已经缓解,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却仍非常脆弱,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在内需和就业等方面仍没有大的起色。同时,国内宏观经济运行也面临诸多压力。

鉴于上述宏观形势,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商业银行各项工作,尤其是信贷管理工作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一)信贷超额投放形成的结构失衡要求商业银行准确把握信贷节奏

在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09年我国经济工作立足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此。2009年成为全国信贷大投放的一年。然而,尽管信贷的大规模扩张有效地抑制了经济总量增长的下滑,对我国积极应对危机,推动经济企稳回升贡献重大,但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却作用有限。而信贷风险暴露总是有相当长的滞后性,特别是在我国银行业机制转换不到位、管理水平跟不上的情况下,过去一年多来,为应对危机、支持经济企稳向好而大量投放的贷款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压力。因此,控制好2010年全年信贷增量、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和结构,是当前银行信贷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银行准确把握信贷投向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运用在银行信贷管理工作中,就是要将有限的资源突出地调整和投入到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相关的方面。而当前这一根本利益主要体现在缓解资源瓶颈、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关注民生和中小企业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的绿色经济发展等方面。

因此,加快发展“绿色信贷”,通过对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这既是银行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更是银行本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信贷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投放

实现我国经济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强调资源、环境、生态、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只有按照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配置资源,维护各方面生态的平衡,才能实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金融生态的稳定正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题中之义,失衡必将影响经济的发展,造成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波折。

(四)统筹兼顾要求银行在信贷工作中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社会效益

作为商业银行,追求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是,正确运用信贷手段,发挥自身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是商业银行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商业银行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上来。既要保持信贷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又要提高针对性和灵活性,发挥信贷对调整经济结构的促进作用。

二、银行业超常规过量信贷投放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一)信贷过量投放对急需加大发展的实体经济企稳回升作用有限

2009年一季度信贷巨额投放后,主要经济指标并不十分理想,而2010年1月份的信贷投放量与经济增长幅度的差异依然巨大。这说明天量信贷投放没有进人经济实体,或者进入了经济实体而没有到生产、流通、消费环节。

(二)信贷过量投放易造成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泡沫,不利于股市、楼市的健康发展

2009年我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在30%的货币供应增长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只有8%左右,同时CPI是负的。据测算,大概不到1/3货币供应量被实体经济吸纳,而有2/3进入到了资产领域,这造成了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推动了股市、房市价格的泡沫。

二是造成市场资金价格倒挂,闲置资金在企业与银行之间、银行与银行之间倒腾牟利。2009年曾出现了一部分企业将借来的信贷资金,通过票据贴现与定期存款之间的利差进行套利的情况。

(三)银行巨额资金过于集中投向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给未来信贷资产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

首先是银行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集中度较高,如一些银行发放的贷款中,一般性贷款占比不到60%,其中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就占30%。虽然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有政府财政信用做担保,但由于在获得银行贷款时各家银行都要求担保或将贷款的还款计划纳入财政预算,这将导致政府担保杠杆率较高;且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多个融资平台从多家银行获得巨额信贷资金,形成多头举债,负债率居高不下,导致银行在这一领域的信贷风险日益提高。

二是沉淀在房地产领域的贷款量巨大,据统计,2009年房地产贷款新增量达到2万亿元。在贷款总新增量中的比例平均约占20%左右,而在中小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更是高达40%左右。一旦房地产行业出现问题,将给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四)信贷过量投放不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银行信贷集中于政府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领域,造成的关联问题是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下、新兴产业发展不足并存。

国家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推进信贷投放的初衷一方面是抑制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是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拉动内需,重点是加强新兴制造业和深加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但与强烈的信贷投放冲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银行对新兴产业在信贷政策、风险管理机制、市场规划上的准备却严重不足,在短期利益驱动下。必然导致投放的偏向和“跟风放贷”。

从2010年1月末的数据看,中小企业新增贷款占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比重为19.7%,比年初下降5.2个百分点。从余额看,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企业贷款的比重为22.1%,比年初下降0.1个百分点。信贷资金投放的不足也导致了民间借贷成本的上升。这不仅严重限制了其进行产业转型、科技创新以及建立自主品牌,抑制了民间资本再投资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形成中国健全的内生性经济增长机制。

三、银行信贷有节奏均衡投放是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的必然要求

(一)信贷均衡有节奏投放,是保持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和经济生态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

“发展是第一要务”所决定的

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看,信贷的均衡投放不是平均投放,而是依据经济运行的实际需求来把控信贷投放的数量与节奏,“均衡”既指总量的均衡,也指结构的均衡,即信贷投放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合理需求达到均衡,确保经济有效率地运行。

一是要与实体经济运行的需求进度匹配(即数量和时间)。从满足实体经济和工商企业各个时期的资金需要出发,银行应当均衡地按需投放信贷。

二是要与实体经济需要的投放对象、投放领域匹配。就是要把有限的信贷资金投向国家支持的、关系民生的、资金最短缺的行业和领域,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

(二)信贷均衡投放,是银行业顺应国家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调整的必然选择,也是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持续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不但要在经济增长总量上保持一定的水平,更要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上做文章,这既要控制“两高一剩”行业,又要发展新型制造业、形成自主科技创新能力、扩大内需。商业银行一是要保证信贷行业集中度的均衡,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要保证信贷投放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时间进度均衡匹配,否则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将是反向和有害的。

(三)信贷均衡有节奏投放,是银行业自身风险控制、审慎经营的内在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倡导的“绿色”“生态”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中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四大挑战”。一是不良贷款反弹压力明显;二是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压力逐步加大;三是案件风险防范压力长期存在;四是金融信息科技保障压力依然存在。因此,银行只有按照企业经营的实际资金需求进度进行信贷投放,才能保证信贷资金的合理使用,从而控制信贷风险;而均衡投放也能减轻银行风险评审和管理的集中性压力,降低操作风险等内生性风险的概率。

(四)信贷均衡有节奏投放,有利于落实国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抑制房地产过热发展等有保有压政策,也是科学发展观着力关注民生、协调统筹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履行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

围绕宏观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进行战略布局,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应特别关注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房地产经济过热、居民个人消费需求多样化、国家城镇化发展等问题,密切关注市场,加强对宏观政策及其趋势的研究,在大的经济周期内坚持逆向发展思维,合理把握发展节奏,履行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具体而言,当前必须控制好信贷增量,把握好投放节奏,推进政府融资平台“解包还原”工作,严控房地产贷款,切实将有限的信贷资源投向有利于国计民生发展的行业和企业,并在发展路径、商业模式、经营管理、业务流程,服务渠道与金融产品等方面形成特色和品牌。

四、商业银行在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主动作为

首先,商业银行在信贷投放规模受到控制和货币政策逐步收紧的情况下,应按照国家及监管部门的要求,主动确保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继续推进,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一是继续支持各地“十一五”规划的重大市政基础设施的投入:二是可以加大对国家级战略产业的信贷投放。

其次,商业银行应正视超常放贷的隐患。加强风险排查和管控力度,主动调整信贷结构和客户结构,保持银行信贷质量和持续发展。一是可以探索信贷业务的优化方案,梳理存量贷款客户,列出集中度高行业的客户,通过信贷资产转让、发行信托理财计划、逐步调整退出等方式调整贷款余额,将有限资源用于国家重点项目。二是通过加强对信贷资金流向和用途的监管,从源头上保证信贷资金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三是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贷款的集中度,严控自有现金流不足,完全依赖政府担保补贴的新开工项目贷款。

再次,商业银行应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积极支持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自主创新。以新兴产业为服务方向,以创新产品为抓手,挖掘新兴产业的客户群。对新兴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采取差异化信贷策略,设计和推动创新产品,如知识产权抵押贷款、选择权贷款、并购贷款等,与产业基金、风投基金联姻,共同支持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

最后,商业银行在结构调整中,要注重以人为本,加大对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培养一批专门为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服务的专业团队、业务产品和客户经理,通过搭建风险共担平台、核心企业平台和重点区域产业群平台等模式,推进中小企业信贷业务。

作者:王兰凤

商业银行科学发展观研究论文 篇2:

金融生态视角下的商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

摘要:金融生态是现代科学发展融合的产物,商业银行作为其主体之一,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商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也与金融生态紧密的联系着。本文从金融生态的基本分析入手,论述了商业银行合规文化作为金融生态的和谐因子所起的作用,并为我国商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生态;商业银行;合规文化

文献标识码:A

一、金融生态的基本分析

(一)金融生态概念的提出

生态是生物和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总和。在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开始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成果来分析其他领域的问题。金融生态就是生态环境学和金融学结合的产物,它将生态概念引申到了金融领域。对于金融生态的概念,主要有两种观点:从广义上看,金融生态是指与金融业生存和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人口、文化、地理等一切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是金融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狭义上来讲。金融生态是指微观场面的金融环境,包括与金融机构实现利益和风险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客户企业改革、社会信用体系、会计和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乃至商业文化活动等各方面内容。本文认为,生态金融是指各种金融组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与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其内部金融组织及其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系统,这个系统与金融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二)金融生态的基本特征

1,双面性。金融生态是一个系统,其主要中心是金融业,金融生态表现出了内部环境(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双面性。金融生态这个统一的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金融业内部环境,如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业、金融产品等;另一部分就是金融业外部环境,如政治、经济、法律、信用环境等。这两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共同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特殊生态系统。

2,动态关联性。金融生态中的所有因素和外部所有因素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如同自然生态中各个生态因子紧密关联一样,他们也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性,通过资金链条相互作用。所以,金融生态也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和逐步完善的系统,是一个动态关联的系统。

3,双重机制性。金融生态具有双重机制性,即适应性学习机制和自然选择机制。由于各国、各区域的法律体制、经济条件、社会特征、文化传统等各种外部因素不同,为了适用这种不同的外部环境,其金融生态内部因素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就是金融生态的适应性学习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同自然生态一样,金融生态沿袭了自然选择的传统,金融生态也不断的进行着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动态发展着。

(三)建设和谐金融生态的重要意义

顾名思义,和谐金融生态就是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区域,创建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1,和谐金融生态能够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建立和谐金融生态环境,是我国转轨时期金融机构作为独立主体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和执法体系及信用体系,没有高标准的会计和审计制度,没有专业化的中介机构,即使宏观的经济大环境很好,银行自身机制建设水平提高,银行的贷款风险也会大大增加,其可持续发展也无法得到保证。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表明,金融法制不完善、会计和审计水准不高以及专业中介机构不规范都能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和谐金融生态也是维持整个金融系统稳定,防范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之一。

2,和谐金融生态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立。和谐社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的社会。金融业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产业之一,金融业的稳定与否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和谐与稳定。创建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维护我国金融业的稳定秩序,能够协调市场、政府和法律的运行机制,进而维持整个社会的秩序与和谐。

3,和谐金融生态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水平。从微观层面来看,和谐金融生态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促进商业银行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正如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影响人类生活一样,金融生态环境同样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的运行。和谐金融生态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个充分发展和展现创造力的空间,为商业银行的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在和谐金融生态环境中,商业银行能够充分提升自己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商业银行合规文化是金融生态的和谐因子

(一)商业银行与金融生态

金融生态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和谐发展的平台,同时,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生态中最重要的一个主体,其自身发展情况也反作用于金融生态。

1,商业银行的稳定是金融生态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商业银行是金融生态中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其作用相当于人类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在动态发展的金融生态中,商业银行具有充分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众多种类和风格的商业银行丰富了金融生态的层次性和复杂性,同时也给金融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挑战。从一定角度来说,商业银行的稳定与否决定了金融生态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在创造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系统的时候,会对其所处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等产生辐射性的影响,商业银行体系功能充分发挥和实现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是金融生态环境稳定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2,商业银行的良性竞争有利于金融生态保持相对平衡。商业银行的发展自始至终和金融生态的发展都是互动的,二者都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金融生态促进了商业银行的竞争,促使其为了不被淘汰,不断地进行体制改革,提高人员素质,增强发展能力,创新金融工具。反之,商业银行的良性竞争也不断的促进其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政治、法制等因素都随着商业银行的竞争不断发展和创新,使金融生态一直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从历史的发展经验来看。如果商业银行良性发展,相对的金融生态也能够保持平衡状态,如果商业银行出现大面积的风险和危机,相应的金融生态也必然失衡。

3,商业银行的科学健康发展有助于金融生态功能的全面发挥。金融生态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体系,但是,这种自我调节功能是以商业银行的科学健康发展为前提的。商业银行通过自身的创新和商业银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的帮助,不断提高自身的自律和内控水平,科学健康的发展,有助于防止生态竞争中的盲目行为和恶性倾向,增强金融生态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从而全面发挥金

融生态所有的积极功能。

(二)商业银行合规文化与金融生态

合规一词译自英文“compliance”,原意为“服从和遵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中,将合规定义为:“确保银行的活动与所适用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合规文化是指银行所有员工从合规做起,人人合规,人人有责,倡导合规创造价值这一价值观。在经济全球化和银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合规文化已经为全球银行业所认可。合规文化之于商业银行的作用,相当于商业银行之于金融生态的作用,所以,可以说合规文化是金融生态的核心和灵魂,合规文化直接影响和决定着金融生态的稳定与平衡,它是金融生态的和谐因子。

1,商业银行合规文化的建立能够有效控制商业银行风险。商业银行不仅是经营货币的企业,更是管理风险的企业。虽然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改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在风险管理和控制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和隐患。统计表明,我国90%以上的银行内部案件都是由于不合规、不合法导致的。可见,合规文化的建立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是非常的紧迫和必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趋同化,合规文化建设能够增强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自身竞争力,为和谐金融生态打下坚实基础。

2,商业银行合规文化的建立有助于完善银行内控制度。从外延上来说,合规制度涵盖了内控制度,内控制度是合规文化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存在着制约范围不全面,缺乏前瞻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合规文化的建立能够促进企业不断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控制风险,把风险控制在源头上,商业银行风险通过合规文化和内控制度双重的有效控制,进一步推动了和谐金融生态的创建。

3,商业银行合规文化是金融生态的核心和主轴。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和制度是金融生态的内因,其合规文化更是金融生态的核心和主轴。商业银行外部的法制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等是金融生态的外因。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内因与外因共同促成了事物的发展,其中内因决定了外因,所以,商业银行的合规文化建设决定和影响着商业银行所处的外部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法制环境等。而上述的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决定着金融生态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因此,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合规文化是金融生态的和谐因子,其发展左右着整个金融行业及其环境的发展,影响着金融生态的发展。

三、以金融生态为中心建设商业银行合规文化

在合规文化受到各国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我国银监会于2006年10月发布了《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为我国商业银行建设良好的合规文化,有效提高合规风险管理水平,确保银行业稳健运行提供了一个范本。但是,由于我国金融业对合规文化的研究和推行较晚,我国商业银行的合规文化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很多问题。结合国外银行的先进做法以及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2005年4月发布的《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笔者认为我国应该以金融生态为中心建设商业银行合规文化。

(一)商业银行应树立全新的合规文化观

金融生态是具有区域性的一个概念,大致上可以分为全球范围的金融生态、国家金融生态和地区金融生态,合规文化的内涵应该与金融生态的范围和概念相呼应。过去,我国商业银行谈论合规文化多是从国家层面以及省际层面出发,将其简单的理解成符合国家及银行所处的省市的规定。但是,各国的金融生态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一个金融链,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新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从全新的视角去拓展对合规文化的理解:合规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国家文化、民族文化,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国际文化、全球文化。我国商业银行合规文化的建设不仅仅是要求做到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之外,还应该包括符合国际法律文件、国际银行惯例等规定。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的金融生态将更大程度的融人和依赖国际金融生态。加入WTO之后,我国商业银行和其他国家商业银行、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会越来越频繁。业务往来过程中产生很多新的金融或者合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法律的滞后性,在没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时候,商业银行就应该按照国际协议中的原则进行解决,才能在最大限度的控制金融风险,促进整个国际金融生态和国内金融生态的和谐发展。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建设合规文化之前,应从国际层面以及国内层面树立全新的合规文化观。

(二)以人为本,创建科学的内控管理机制

科学的内控管理机制是商业银行避免违规的保障机制,是合规文化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完善合规组织框架,赋予合规部门相对独立性。合规部门的负责人必须是专职管理人员或者是银行内部的高级管理人员但不能参与银行业务的处理,其能够全面协调银行合规风险的识别与防范,定期向高层汇报合规风险分析报告,并对合规部门负责;其次,应该对各种规章制度进行认真研究和整理,统一制定若干业务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从根本上解决制度过多而流于形式的问题。避免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情况;第三,合规部门的独立性应该是相对的,需要受到银行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管。内审部门应当与合规部门分离,以保证对合规部门进行独立的考核,审计部门也要将与合规有关的任何审计调查结果及时告知合规负责人。此外,还应加强内控考核评价,发现问题并及时通报、及时调整,大力营造良好的合规氛围。

(三)通过配套制度来完善商业银行合规文化

一是建立完善的合规培训制度。文化需要思维的支撑。商业银行应该根据银行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备的合规培训制度,让员工充分认识和了解合规文化的重要性,熟悉与其工作相关的最新法律法规,从源头上杜绝违规情况的发生。二是建立合规问责制度。落实追究违规责任人,查处各种违规行为,及时并修正错误,规范经营管理。三是建立诚信举报制度。丰富员工举报违规、违法行为的渠道和途径,如在行内设立举报信箱、网上举报信箱、举报电话等对于合规文化的建设是非常有益的措施。四是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在我国商业银行业内部,应该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建议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网站,各商业银行将最新的合规研究成果、违规案例、合规创新举措信息上传于该网站,商业银行业内部可以共享该类信息,共同为创建以金融生态为中心的科学合规文化。

作者:付良鹏

商业银行科学发展观研究论文 篇3:

MPA管理的背景、影响及应对

2016年起,央行开始实施宏觀审慎评估体系(即MPA)。一年多的运行情况显示,由于MPA覆盖面广,涉及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定价行为、资本杠杆、风险管理等方面,对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的规模扩张式发展模式产生较大影响,并加剧了资金市场的时点性波动。商业银行需要深刻理解MPA推出的时代背景,准确把握其管理要求,积极转变发展模式,适应MPA管理的新常态。

深刻理解MPA管理的背景

MPA是金融深化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举措。中国的金融发展历程实际上也是一个金融深化过程。金融深化意味着从过去单一的投融资方式与结构简单的金融市场,逐步过渡到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也即从以商业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融资模式,转向多种融资手段组合的综合融资模式。这种转变首先体现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上,就是信贷资产比重逐步下降,结构化融资和标准化证券(债券、基金等)的配置比例不断上升。而且,在银行的资金来源端,代客模式的表外、表表外资产管理业务也在快速发展。这些都形成了不同于过去简单的以商业银行信贷为主的金融结构,因此在监管层面,要求建立一种格局更高的监管模式。MPA就是顺应上述金融深化的进程,在监管层面做出的必然应对。

MPA是完善逆周期宏观调控能力的需要。平滑经济周期,防止经济大起大落,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宏观调控必须具备逆周期调节的能力。众所周知,商业银行是较强的顺周期行业,也主导着我国的信用供给体系。在金融加速器机制(信用的正反馈效益)下,如果不加调控,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会加大经济的波动。过去监管部门和货币政策当局,实际上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逆周期调控机制,比如经济过热时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限制“两高一剩”行业的信贷额度、建立合意贷款指标约束体系等。但是,随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非信贷资产、表外理财等占比越来越高,传统的宏观调节方式所起到的效果越来越弱,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能够统筹商业银行表内外的全面宏观调控体系。MPA通过建立广义信贷、逆周期调节资本等更加全面的调控指标体系,对原有以合议贷款规模为主的宏观审慎框架进行了升级,能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的逆周期调控要求。

MPA是实施综合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体现。自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全球进入了金融波动和风险的高发期,美国次贷危机后相继发生了欧洲债务危机、新兴国家货币危机,各国央行都将防范系统性风险作为货币和监管政策的首要目标,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上简单的通货膨胀或就业目标。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日益完善,市场深化程度越来越高,随之相伴的非稳定性也在上升,这是金融体系演进的一般规律。因此,考虑到当前复杂的外部环境,防范系统性风险也是监管和货币政策当局的首要任务。MPA借鉴了发达金融市场的宏观审慎管理思路和框架,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管和监测指标体系,对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机构进行全面审慎和前瞻动态管理,可以有效地“穿透”由于分业监管带来的嵌套和通道结构,较好地起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目的。

MPA是市场化改革后强化银行自我约束能力的需要。利率市场化完成以后,银行的经营自主权有所扩大,在资产定价以及资产负债的安排上,有了更大的自我决策空间。这样就可能导致以利润为导向的商业银行降低自我约束标准,采取过度的表内外资产扩张策略,形成“个体的理性行为导致集体不理性的局面”,造成系统性风险隐患。MPA在利率市场化接近尾声的背景下推出,实际上也是看到了这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更加全面的指标监测和监管,通过外部框架强化商业银行的自身约束能力,既有助于银行个体实现稳健经营,又在总体上增强了金融体系运行的稳定性.

准确把握MPA管理的影响

如表1所示,MPA指标体系包括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信贷政策执行七大方面和14个指标。七大方面内容之间具有很强的内在关联性,充分体现出“资产负债相协调;资本资产相匹配;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相统一;市场行为与监管合规相一致”四大监管导向。其逻辑在于,通过系统梳理商业银行经营行为,设定监管指标要求,将宏观审慎要求转化为商业银行的自我约束,以提高整个银行体系的风险防控能力,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MPA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系统性、长期性、深层次的,而非局部性、临时性和指标性的。突出表现在:

对商业银行发展方式的冲击首当其中。MPA指标体系中对商业银行影响最大的是资本充足率和广义信贷。这两个指标通过将广义信贷增速与M2增速、资本充足率挂钩,建立起针对广义信贷增长的约束机制。更重要的是,广义信贷口径涵盖了各项贷款、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和存放非金融机构等资产,基本覆盖了当前商业银行资产扩张的主要业务品种。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指标时,央行并未完全采用银监口径资本充足率,而是设计了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指标,既考虑了银监口径资本充足率对风险资产扩张的约束,又充分体现了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从实体经济视角来看与风险权重的无关联性。这将对商业银行的资产扩张在更大范围和更严程度上进行约束。显然,当前众多银行所采取的、产生于监管软约束环境下的粗放式资产扩张发展方式将受到直接冲击。换言之,通过实施MPA,央行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商业银行资产扩张速度的阶段性放缓,更重要的是发展方式的转变。

对商业银行系统性管理提出新要求。如前所述,MPA指标体系几乎涉及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且七大方面内容和14个指标间存在较强的钩稽关系和内在联系,因而对商业银行提出系统性管理要求。而在长期利率管制和规模管控的经营环境下,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呈现出很强的部门管理、条线管理特点,部门之间、条线之间的协同管理既缺乏经济上的必要性,也无现实压力和管理要求。最直接的体现是资产管理与负债管理的分割,不同资产、不同负债间管理的割裂,以及资产负债管理体系的缺乏。造成的管理体制上的问题是,以资产负债管理部门为核心、不同条线间有效协同的管理架构未能建立。从落实MPA监管要求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迫切需要树立系统性管理理念,建立基于全行经营视角的系统性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加强资本管理迫在眉睫。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是MPA评估体系的核心,目的是推动建立并强化商业银行的自我约束能力。但在长期依赖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较为宽松的货币环境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条件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所谓资本管理更多体现为增资扩股、上市、发行二级资本债等筹资管理。近年来一直被提及的、更为核心的经济资本管理并未得到落实。而MPA评估体系中的资本和杠杆情况采取“一票否决”制,即如果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不达标,该银行的最终评级结果将直接变为C档,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根据资本充足情况合理把控资产增长速度。更重要的是,为实现资本约束条件下收益最大化,商业银行需要建立科学的资本配置机制。在这方面,很多中小银行还有大量基础性工作需要开展。

商业银行定价管理面临新课题。MPA评估体系中的另一项一票否决内容为定价行为。该内容主要评估商业银行的定价能力和规范定价情况。定价管理是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面临的新课题。从目前来看,由于经济下行、风险暴露、市场利率波动等银行业绩的负面影响因素以及同业资产快速发展、fin-tech创新等银行业绩的正面影响因素,商业银行定价管理面临较大挑战。一方面,商业银行的定价意识还不强,尤其是在存款端,存在通过更高定价获取存款的冲动,甚至通过所谓的“金融创新”突破现有定价自律机制框架;另一方面,内部定价管理体系还不完善,支撑商业银行科学定价的系统、模型、机制、流程等尚未完全建立,商业银行定价的市场化、可比性不强。MPA体系中,定价行为的评估结果对商业银行的总体评估结果有重要影响,这既是利率市场化初期维护定价秩序的重要考量,也是推动商业银行尽快建立基于财务硬约束的定价能力的考虑。商业银行需要通过体系化设计尽快建立起意识清晰、逻辑科学、系统支撑的定价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亟待转型升级。MPA评估体系将流动性作为七项内容之一,微观视角的考虑是体现商业银行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三性”统一的资产负债管理要求,宏观视角的考虑则是避免商业银行个体流动性对整个金融系统产生影响。从现实来看,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大多停留在资金头寸管理阶段,前瞻性管理缺乏,这很大程度上与过往宽松的货币政策直接相关。MPA实施后,季度考核时点的资金市场波动有所加强,既体现出MPA对商业银行资产扩张的约束,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与新形势的不适应性。商业银行既需要关注并采取措施实现MPA评估体系中流动性指标的达标,更重要的是,要尽快适应市场波动情况下的动态、前瞻性流动性管理要求

积极适应MPA管理新趋势

宏观审慎管理是金融危机后各国金融监管的大趋势,对微观金融主体的经营管理行为将产生系统性影响。国内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需要从转变发展理念入手,尽快提升战略管理、协同管理、前瞻管理水平,以MPA管理为契机实现转型发展、管理升级。

转变发展理念。商业银行应充分理解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下MPA管理框架的长远意义,在关注当下MPA是否达标的同时,更应该按照监管精神结合自身发展情况转变发展理念,从过去追求利润、规模和速度的传统经营管理理念,转变为追求质量、结构和效益保持平衡的商业银行科学发展观。MPA是一个综合微观和宏观、表内和表外、现在和未来的综合性、前瞻性、动态性管理模式,意在保持微观层面的商业银行和宏观层面的金融体系共同和谐稳定发展。尤其是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商业银行原有发展模式的空间日渐缩小。按照MPA管理框架要求进行资产负债调整,统筹表内外进行统一管理,建立符合中国现代金融发展规律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既是监管和货币政策当局的要求,也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代要求。

加强战略管理。MPA管理指标的背后,是一系列深刻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逻辑的重构。MPA设计的七个方面的指标,几乎涵盖了商银行经营的所有方面,因此对这些指标体系的执行,不仅仅是数字和报表的调整,背后是更加深刻和长远的管理行为改变,而这些改变必须要通过加强战略管理来实现。首先,在制定战略规划时,就要将MPA管理框架的要求融入战略的远景、目标和路径中,使银行的长期发展与宏观审慎管理保持一致。其次,在战略的选择上,要深刻领悟MPA管理指标背后的政策意图,使得商业银行的客户、业务定位与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保持一致。最后,在战略的执行和修订上,将MPA管理的因素充分考虑在内,建立完善的战略分解、传导、落地和评估体系,在每年进行滚动修订时,将MPA的要求作为评估的重要因子,真正保证MPA的管理要求融入到银行的战略管理活动中。

强化协同管理。宏观上的MPA管理,落实到商业银行操作层面主要体现为体系化的资产负债管理。为落实MPA管理的内在要求,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至少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建立统筹表内、表外、表表外的大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建立广义信贷和大资产概念,按照广义资产负债的格局从事经营管理活动。二是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在银行经营中的中枢管理地位,构建资产负债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高效协同的运作体系,从过去的营销导向、业务导向逐步转变为科学的资产负债管理统筹经营行为的模式,使得全行的资产负债摆布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三是提高資产负债管理的精细化程度,通过人才、系统等要素保障,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并围绕资产负债管理建立相应的定价、考核体系,保持前台的业务经营与中后台的管理保障保持内在的统一。

提高前瞻管理。MPA的内在逻辑是逆周期调节,核心是资本的逆周期调节机制,对商业银行加强以资本管理为核心的前瞻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商业银行需要按照新的要求,尽快开发上线内部评级体系,准确计量各类风险的非预期损失和资本占用,夯实资本管理基础。同时,还需要加强具有前瞻性的资本管理,在科学计算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的基础上,认真、细致分析计算公式中的不同因子,并结合未来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自身资本补充的要求,合理摆布好内源性融资与外部融资、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的结构,创新资本管理工具,合理运用资本杠杆,进行前瞻性、动态性的资本规划和管理。

(作者单位:上海银行计划财务部;青岛银行研究发展部)

作者:张吉光 赵建

上一篇:中小企业学习型企业文化论文下一篇:基于顾客价值的企业竞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