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中性财政研究论文

2022-04-28

早些时间,央行行长曾表示,是否加息主要看5月份的数据。因此,5月份CPI一公布,市场对央行加息预期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在市场多数人看来,为了遏制通货膨胀,挤压两大资产的泡沫,加息是迟早的事情。但是,也有人出来说,由于市场对加息不敏感,或在中国加息对宏观经济没有多少效果,因此加息还不如取消利息税。从居民一年期存款的收益来看,加息与取消利息税是完全可替代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发展观中性财政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科学发展观中性财政研究论文 篇1:

见仁见智说“稳健”

不能不转弯又不能急转弯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说,这次财政政策调整柔性的色彩比较明显。他解释税,稳健的财政,从动态的角度来看,也就是总量上既不扩张也不收缩,松紧适度。其基本政策含义在于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变化之后,现阶段还不宜简单采取全面紧缩的调控方法,既不能不转弯,又不能急转弯,而是在稳健把握之下着力协调,在调减扩张力度中区别对待,即有保有控。按科学发展观实施公共财政职能,既有不少越位的需要退出,又有许多缺位和不到位的需要填补和加强。总之,“稳健”强调的是总量控制、松紧适度下的结构优化调整,即对有些项目降低支持、放缓支持或者不支持,而对有些项目继续支持。以这种区别对待的方式,通过调整财政收支的流向与流量,达到总量中性和结构优化的效果,应当是当前最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增长、可以有效配合制度创新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选择。

贾康说,稳健的主基调已经非常明晰,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稳健,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长期建设国债将在保持一定规模的前提下,酌情调减其绝对数量。同时,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对原来已经形成的长期建设项目将继续投入资金来完成续建和收尾,严格控制新开工建设项目,坚决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过度超前建设,提高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通过创新做大经济与财源蛋糕,不断改进、完善税制与税收征管,使得税收政策的调整和长期建设国债的相关政策调整相互呼应、协同配合。三是在调减总量扩张力度的同时,要把握好区别对待,即有保有控。(摘自2004年12月3日《上海证券报》)

“稳健”不是“消极”

“虽然中央的财政政策由积极变为稳健,但这并不能单纯理解为消极财政政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财政金融研究室主任倪红日解释说:“国家正在用财政这个杠杆,优化结构性调整。”(摘自2004年12月7日《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说:我理解,稳健的财政政策体现了对宏观经济有保有压、防止经济增长大起大落的原则。它既不同于过去的积极财政政策那样扩张,也不同于紧缩性财政政策那样收缩,而是从过去积极财政政策的轨道上逐步退下来,也就是说逐步减少它的扩张力度。经济保持一种稳定发展的格局,既不过快也不过慢,既不过高也不过低。(据2004年12月6日CCTV经济信息联播)

“稳健”的深层含义

国资委研究院宏观经济部部长赵晓认为,稳健的财政政策有三层含义:一是总量的控制。2005年的国债发行已经基本确定为8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新的国债投资项目会减少。二是结构的调整。政府应当从一些大型的工程建设中退出来,让民间资本进入,政府转而投向电网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投资领域。第三层含义是,一些增税的政策会出来,比如增加燃油税等项目。他特别强调,一些在积极财政政策时期酝酿的税收政策,比如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等,应当重新考量,选择更为合适的时机。(摘自2004年12月8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博士研究生程实撰文说,稳健的财政政策蕴含着三重内涵,即适度、避险和公平。

稳健的第一重内涵是适度。一方面是指财政政策力度不大也不小,政府财政支出在保证对经济增长有效刺激的前提下适当减少,政府财政收入在保证微观主体消费、投资需求不受较大影响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将财政赤字缩减到合理边界。另一方面,稳健财政政策的适度性来源于“渐进式”改革的轻微震荡性。稳健意味着财政政策的转型是不温不火的,运用的是“目标明确,小步微调”的高超宏观调控手法,将政策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化为最小,避免了经济“一刹就死”的尴尬。因此,稳健财政政策并不意味着对财政政策刺激作用的瞬时放弃,而是在长期中逐步降低经济增长对赤字财政的依赖程度,将中国经济增长引领到更加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来。

稳健的第二重内涵是避险。即规避经济过热和赤字激增双方面的风险。应该说,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出台也是规避通缩风险的政策选择。但时移事异,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重新带来了经济过热的通货膨胀风险,稳健财政政策通过对政府支出的抑制避免了通胀风险的集中。此外,七年间发行的9100亿元国债直接带来了高额财政赤字,财政赤字长期居高不下将使国民储蓄下降,长期利率上升,进而导致国内资本存量较少,经济缺乏长久增长的动力。也就是说,长期的赤字财政不可避免地会变成一种厄运,而稳健财政政策的适时推出则可以避免中国经济陷入赤字漩涡的风险,保障中国经济增长的安全性。

稳健的第三重内涵是公平。也就是促进财富在代际之间的合理分配。政府的赤字财政政策可能刺激一代人的消费,但如果这种积极财政政策长期化,将使得为这一代人过多消费而埋单的将是下一代人,也就是造成财富在代际间的不公平转移。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政府在上一代人身上多花的钱总是要靠税收来弥补,而承担这一税收义务的很可能是下一代人,这种财富跨代再分配造成福利天平的不公平倾斜。稳健财政政策及时终止了赤字财政政策长期化的趋势,重新将国债负担交回受益的一代人,从而促进长期中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摘自2004年12月8日《证券时报》)

稳健财策非临时性选择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研究员认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将会为2005年及今后几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一个很好的宏观环境。他说,1998年以来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毕竟是一个短期政策,不能长期实施,在适当的时候就要作出调整。

谈到稳健的财政政策,陈东琪说,“稳健”就是稳重、稳定,健康、科学、健而有力,它具有“中性”的特征,相对处于比较平稳的轨道上。陈东琪回顾说,过去的财政政策,要么是“扩张”,要么是“紧缩”,而这一次就有了一个中间性、过渡性的选择——“稳健”。他认为,相对于扩张性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实施的时间可能长一些,因为它不是一个暂时的、临时性的选择。它要保持经济持续、较快的增长,还要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把总量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陈东琪认为,明年是“改革年”,选择稳健的财政政策还有利于改革环境的改善,把宏观调控和财政体制创新结合起来,可为今后的财政货币体制改革和创新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的回旋余地。(摘自2004年12月7日《香港商报》)

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战略室副主任王元京提出,财政政策的调整实际上也是建立“有限”政府的应有之义,政府的常态就应从竞争性投资领域退出。政府要分清哪些是要参与的,哪些是可以退出的,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同时,通过打破一些垄断行业的禁区,引进民间资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来解决部分基础行业的瓶颈约束。他说,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三年,面临这些挑战,政策调整的意义重大。(摘自2004年12月7日《证券时报》)

科学发展观中性财政研究论文 篇2:

易宪容:取消利息税与加息无替代关系

早些时间,央行行长曾表示,是否加息主要看5月份的数据。因此,5月份CPI一公布,市场对央行加息预期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在市场多数人看来,为了遏制通货膨胀,挤压两大资产的泡沫,加息是迟早的事情。但是,也有人出来说,由于市场对加息不敏感,或在中国加息对宏观经济没有多少效果,因此加息还不如取消利息税。从居民一年期存款的收益来看,加息与取消利息税是完全可替代的。

其实,对于宏观经济调控来说,加息与取消利息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是没有多少可替代的关系。首先,为什么要取消利息税?最主要的方面就是,利息税开征以来能否达到开征目的。比如扩大内需,把居民的钱从银行赶出来;重新分配个人所得,以便保证个人收入的公平性;增加政府税收。如果从这三个角度来看,利息税从征收以来,基本上没有达到征收的目的,反之,这个税种制造社会收入分配不公,为整个社会诟病。至于政府增收,其比重在整个国家税收中微不足道。有人说,这种利息税的征收是有特别用途的。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多少财政法则的逻辑性。因为,税收用途是通过国家财政预算来确定的,即使这一年度规定了利息税的特别用途,同样,在下一年度财政预算可用其他税款来支付这种特别用途。

因此,取消利息税,就是因为与税收的基本原则相悖,没有达到调节社会财富分配公平性的目的。利息税作为个人利得税的一种,它同样要以个人财富多少来确定征不征其税。在任何一个国家,对个人利得税的征收不会是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放在同一税率同一水平上,对低收入者比高收入者征收更低的税率或是减免。中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居民投资工具少,银行是绝大多数居民金融资产存放的渠道,中国利息税统一划一的税率及对所有的人都要征收,其实是对中低收入者最大的不公平。税收不仅没有起重新公平分配社会财富的功能,反之成了一种制造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方式。因此,在这种意义上说,利息税早就该取消。政府应该通过综合个人利得税的方式来征收利息税。

对于加息,无论市场上有多少不加息的理由,但是有一个理由是不可拒绝的。就是当居民存款为负利息时,而这种负利息并不是市场使然而是政府对利息管制之结果时,利息上升早就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按照现代金融理论,自然利率或中性利率是均衡利率。而均衡利率是指“产出等于潜在产出”,维持低而稳定通货膨胀情势下的利率及资源充分利用下的实质利率等。英国央行相关研究报告指出,自然利率是为稳定通货膨胀,且经济成长和潜在产出趋势成长一致的利率。新西兰央行将中性名义利率定义为和中性货币政策一致的利率。而中性货币政策不会刺激或减缓经济活动,且在无任何冲击情况下,通货膨胀率亦不会上升或下降情势下的利率。

Basdevant教授也指出,中性短期实质利率为符合“产出等于潜在产出”之利率,大多数由货币政策以外之因素所决定。如果央行长时间将政策利率维持在低于中性短期实质利率水平上,则总需求将超过潜在产出,经济呈现过热情况,致通货膨胀持续上扬,最终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因此,中性利率是衡量一个经济体利率水平是否合适的重要指标。

就目前中国的利率水平情况来看,中国的利率维持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上,无论是从中国的GDP增长速度(11.1%)、中国企业的投资回报率(17.7%)、民间信贷市场的利率水平(12%以上)等因素来看,中国的利率水平远远地偏离中性利率。

可以说,目前中国经济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是政府管制下的低利率政策导致的结果。如果不能够让中国金融市场形成有效的价格机制,如果不能够让中国的利率水平维持在一个中性利率水平,仅是通过政府严格管制的方式把利率控制在低水平的状态下,那么这不仅无法改变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各种行为的扭曲,也是对银行存款人利益的一种严重侵害。现在,我们仅是考虑经济增长多快,仅是考虑GDP有多高,就没有考虑到制度安排合理不合理,这种制度安排对绝大多数民众有没有利。

如果我们的制度规则不能够保证其公平公正性,如果我们的制度规则不能够保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如果我们的制度规则不能够让绝大多数人的福利水平提高,那么再多的政府税收、再高的GDP又有何用?

正是从上述意义上,目前国内这种没有公平公正的利息税早就该取消,而目前国内这种低利率政策也早就该调整,因为这些都是与科学发展观,与政府建立和谐社会的宗旨相违背的。

作者:国家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

科学发展观中性财政研究论文 篇3:

2005“财政货币双稳健”政策解读

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我国2005年将实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双稳健”组合。会议明确提出:“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必须合理确定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这标志着,1998年以来“稳中求进”的宏观调控目标及与之相对应的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组合已结束使命,“进中求稳”成为新的调控目标。

主持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双稳健”宏观调控政策,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形势发展和宏观调控的客观需要,是一次科学的相机抉择。您认为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原因是什么?

吴军:从理论方面看,在经济处于低迷状态下启动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一种扩张性的“反周期”政策操作。而一旦基本实现“反周期”调控的目标,扩张性政策的淡出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因为无论是扩张政策或是紧缩政策,都会在一定的时滞后产生效应,并且这种政策效应会形成很强的惯性,可能会使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受到损害。因此,扩张性政策生效、并同时预见到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和可能使经济问题向相反方向演化之时,积极的财政政策就应该逐渐淡出。

贾康:自1998年至2003年,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成为中国财经领域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对于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化解国民经济运行周期低迷阶段的种种压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作用显著,功不可没。但扩张政策毕竟是宏观“反周期”操作适用于经济低迷阶段的政策类型,随着2003年中国国民经济终于走过由相对低迷向稳定高涨的拐点,GDP增长速度跨入9%以上的区间,并在2004年一季度继续高攀9.7%,人们对于投资过旺、经济偏热的关注迅速上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变化便成为必然,财政政策的转型也就是十分必要的事情了。

主持人:下一步的财政政策为何要从“积极”转向“稳健”,同时使目前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向“财政货币政策双稳健”呢?

吴军:结合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现实情况来看,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相配合的调控模式在前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到2002年以后,我国经济已基本上摆脱了通货紧缩的阴影,走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的低谷,实现了经济的良性循环,呈现出健康发展态势。2003年,在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和通货紧缩现象得到了进一步缓解、经济迅速回升的形势下,出于CPI和PPI的上涨及其他一系列经济现象的综合分析,针对所预见到的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和经济过热问题,在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使作用于刺激经济增长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逐步淡出,显然是客观经济形势的必然要求。

并且,进入2004年之后,我国经济出现了局部过热的问题。尽管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整,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不难看到,我国的宏观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一方面,虽然从9月开始有所缓和,但生产资料价格仍在高位运行,消费物价指数CPI也连续4个月高于5%;同时,不断攀升的国际原油价格也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预期;另一方面,由于前期货币政策措施操作存在某些偏差、尤其是信贷窗口指导业务力度失当,致使信贷投放和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过大过快,对下一步经济运行产生较强的紧缩性影响。在这样一种形势下,继续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巩固已取得的宏观调控的成效并解决这“两难”问题是极为不利的。

还有一个方面不容忽视:逐渐减少经济对财政的依赖,是与市场化相一致的。由此释放出来的民间资本空间和市场化机制的优势足以弥补财政支持减少带来的影响。更长远地看,这是一种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长远的发展意义。

贾康:2004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其中包括收紧货币政策控制银根,严掌土地政策控制“地根”,严肃处理“铁本事件”以儆效尤等等。在财政政策方面,也做出了一系列以柔性手段为主,但果断、及时的调整。

首先,于2004年年初的本年度财政预算安排中,将上年14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规模调减到1100亿元。其次,对一些以国债筹资的建设项目的资金拨付进度有意放缓。第三,对由预算资金拨款支持的基本建设项目,在支出进度上,作了有意的控制。第四,显著强化财政资金使用中的结构导向,结合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协调统筹要求,大力支持农业、公共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资金投入。第五,积极酝酿和推行税制改革与完善的操作方案。第六,为促进外贸出口,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等。

财政税收政策的这些调整变化,实质内容为三点:一是政府总量扩张的调减和淡出;二是对结构优化的注重与“有保有控”区别对待;三是在抓住时机深化改革、完善管理方面的积极进取。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2004年5月在上海表示,中国宏观经济表现良好,已经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今后可采取中性的财政政策,有保有控,确保中国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这一关于财政政策的新表述,可以说是把较丰富的政策调整内容,从政策转型的角度提纲挈领地作了勾画。

我国从实行了6个年头的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转为中性财政政策导向,其中的基本政策含义是认为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变化之后,现阶段还不宜简单采取“全面紧缩”的调控方法,既不能“不转弯”,又不能“急转弯”,而应当是在稳健把握之下着力协调,在调减扩张力度中区别对待,即“有保有控”。按科学发展观实施公共财政职能,既有不少“越位”需要退出,又有许多“缺位”和“不到位”需要填补和加强。

去年11月上旬,财政部常务副部长楼继伟进一步对下一年度的政策定位作了表述。他表示,“扩张性财政政策2004年已在转变,财政部已向中央建议2005年转向松紧适度的稳健财政政策”。

主持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5年实行“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的积极意义,不少官员、专业人士和学者进行了阐述和探讨。但也有学者认为,其中有些问题还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

曾康霖:的确是这样。我认为这里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提出稳健的财政政策,究竟比积极的财政政策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意味着什么?我认为,积极的财政之策不是经济学上的概念,经济学上的概念是扩张的财政之策,所谓扩张就是推行赤字预算的政策。从这个角度说,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后是否就消除了财政赤字呢?有关部门表示说,“继续保持一定的赤字规模和长期建设国债规模,是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要求,也是保持一定宏观调控能力的需要”。这就是说,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不等于不发债,不等于消灭财政赤字。既然这样,提法的改变意味着什么呢?我认为它意味着:经济的发展不要指望主要靠政府投资;政府要着力调控、协调发展;而经济发展的速度也不是越高越好。

其次,如果说保持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是稳健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则要分析来年在货币供给量中,哪些与当年的经济增长直接相关,哪些与经济增长不直接相关。我的思考是:排除滞后效应因素,相当一部分由于收购外汇使外汇储备增加而增加的货币供给量与当年的经济增长不直接相关甚至不相关。此外,用于“收摊子”“填窟窿”而投放的货币与经济的增长也不相关。

主持人:从以上专家们的分析可以看出,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淡出是一种必然,“双稳健”政策替代积极的财政政策也是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途径。那么,在今后的几年中,“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应该如何实施呢?

贾康:具体来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财税政策转型中的重点包括:

1、调减总量扩张力度的同时,控制赤字,增收节支,并要将把握好“有保有控”的区别对待作为关键,服务于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要求。政府资金使用的重点,应集中于国家发展规划确立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农林水、生态保护与国土整治、西部开发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点项目,以及与公共卫生体系、教育、科技进步、社会保障关系密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条件建设。

2、政策调整要与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框架相适应,政府首要考虑的应是市场能否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公益品)与公共服务。对一般竞争性、营利性的投资项目,政府资金应退出,以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这些领域中配置资源的优势。应注重通过各种手段的实施,为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提供政策平台和制度平台,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力量和微观主体的自我发展能力,并将这些纳入“五个统筹”的宏观环境之中。

3、近年长期建设国债资金投入的重心和在建项目应继续予以关注,以保持必要的政策连续性。要严格控制新开工建设项目,坚决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过度超前建设。要扩大国债资金实行工程招标采购、集中支付的范围,提高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工程质量。长期建设国债的相关政策调整应当和税收政策的调整相一致。

4、注重调节收入分配,改善社会预期、鼓励消费,并积极合理调整区域经济关系,逐步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条件。

5、大力深化改革,积极推进实质性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通过创新做大经济与财源“蛋糕”,这应成为长期的不懈追求。政策转型中应不断改进、完善税制与税收征管,审时度势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和配套推进“金财工程”“金税工程”,把短期调节和中长期的改革与结构优化有机结合,使体制创新与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相互推动。

吴军:作为一种经济的宏观调控模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有明确的总体取向,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其各自内部结构上要求“有松有紧”。

当前的货币政策在保持必要的连续性和相对的稳定性之外,还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应变性。具体应该关注以下几个因素 :1、密切关注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和经济走势。由于PPI的上涨预期,带来CPI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作为货币政策,必须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和灵活性。2、考虑整个社会总体流动性偏低的情况。由于多年货币供应量增长偏快的积累,目前中国M2与当年GDP的比例接近200%,这在任何国家都是非常少见,因此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非常之大,对经济、金融的稳定非常不利。因此,在2005年的货币政策目标的安排中,M2增速与GDP增长、CPI涨幅之和之间的差距应该缩小。3、观察利率调整的效果。

在调控实践中,上调利率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物价上涨所带来的负利率问题,对央行产生了很大的上调利率压力;而上调利率又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本次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问题,主要发生在生产资料生产和流通领域。事实上,消费品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还只是有所缓解。如果上调利率,可能会在抑制局部投资过热的同时,遏制了消费品需求;并且,目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很大,而人民币利率本来就高于美元、欧元及日元等货币的利率,上调利率可能会增强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因此,运用利率工具还需谨慎。2004年10月份央行对存贷利率进行微调是货币政策进入转折点的标志,具有一定的“宣示效应”,即央行通过加息向市场发出了一个信号弹,试图改变公众的预期。如果公众预期政府将进一步加息,可能会有助于遏制投资过热。

主持人:的确,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当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效还是阶段性的,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还存在不少长期积累、制约全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曾康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协调发展、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刻不容缓,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我认为实行“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以下几个问题必须特别关注。第一,实行“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后,政策还要不要保经济增长?有人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保增长”,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保协调”。这样的说法有点新鲜。问题是:发展还是不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回答这个问题是肯定的。因为中国人多,每年有3000~4000万劳动力要就业,不发展,怎么解决这一问题。一般说来,经济增长与就业正相关,据统计,国民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提供70万~100万个就业岗位。但如果经济增长与就业的正相关度弱,甚至负相关,则可以预言,就业人口增加,解决就业问题的难度加大。

第二,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意味着经济的增长不像过去那样主要靠政府拿钱,但推动经济增长,钱总是要拿的。不主要靠政府拿钱,靠谁拿呢,靠银行、靠民间、靠外资。所以,实行这一政策,首先要考虑推动经济的发展,靠什么渠道拿钱来推动,而考察靠什么渠道拿钱来推动,就要分析我国当前的融资形势和企业家的投资意向。当前的融资形势,概括地说,资金分布极不均衡,流动性差,风险度高。一方面要取得银行贷款难;另一方面民间资金又大量存在;外资内流,内资外流。在这种状况下,要靠民间资金、外资来推动经济发展比较难。这是制度、政策、机制、意识决定的。所以,可以做这样的假定:财政政策变了,货币政策没变,如果靠政府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格局难变,这样,经济增长仍然是政府推动,但主要靠银行拿钱。

第三,实行“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为的是加强宏观调控,而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是防止通胀,但必须认识到能够存在无通胀的经济增长。这个问题要引起我们经济学界、金融学界的重视。无通胀的经济增长为什么会存在?当代的经济理论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前进,因为按照凯恩斯的观点,经济增长、就业增加、通货膨胀是同步的,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三者是不同步的。为什么不同步?我讲四点理由:(1)按凯恩斯理论有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如果经济增长不能增加人们的收入,不能启动需求就会存在无通胀的经济增长;(2)按凯恩斯理论有成本推动型经济增长,如上游产品价格传递不到下游产品,成本推动这方面受到阻碍,也会存在无通胀的经济增长;(3)价格上涨由谁来买单,如由政府买单,则会存在无通胀的经济增长,这种情况在我国是存在的,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我国商品低价出口,低价出口后对出口商品实行价格补贴、退税,这是由政府来买单;(4)如果价格上涨由银行来买单,也会存在无通胀的经济增长。现实经济生活中,房地产炒作大多是用银行的钱,如果炒作破裂,银行的钱就还不了,形成呆账。这样发展下去也会存在无通胀的经济增长。

第四,有人说“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的核心是“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这从道理上说不错,但要知道:(1)即使在市场经济国家当代财政货币政策调控的效应也是有限的;(2)况且我国还需要建立健全市场经济制度;(3)我国现阶段完全靠市场经济那一套调控是不行的,效果也不会理想;(4)必须面对现实,加强宏观调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得靠行政手段,靠民主、法制,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由此可见,2005年政府采取的“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是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相一致的,具有深刻的意义。但如何根据经济运行的变化运用市场化的手段进行适时的调整,辅以一些行政管制,克服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实现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更为艰巨的任务。

上一篇:小班数学活动多媒体教学论文下一篇:高职院校体验式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