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试析论文

2022-04-18

科学发展观试析论文 篇1:

试析科学发展观引领公路职工思想教育工作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公路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需要找到新的指导思想和方式方法,而科学发展观就是我国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深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将公路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融入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带来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新创举,促进我国社会繁荣有序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公路职工 思想教育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新时代的重要理论成果,它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坚持“五个”统筹以及体制创新,促进我国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将科学发展观运用到公路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贴近时代精神,加快公路行业的发展,从而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指导经济建设的各个环节。

1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的又一理论成果,是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过程中的一个伟大的理论成果。深刻理解科學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将科学发展的精神运用到我国的各项经济建设中,从而不断促进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并且最终能够取得长期、稳定、有序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建设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成果是继承了先辈理论和实践的精华的,同时又是对中国如今国情的深刻洞察,总结了中国社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吸收了各国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科学发展观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被确立为党的又一行动指南,是一种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念。科学发展观以其深刻的内涵基础对于我国公路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着多方面的指导意义,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2 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思想教育工作中

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思想教育工作中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是一种具有新兴思维和新方法的思想教育过程。思想教育工作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加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从而抓住党中央政策、方针的重要内涵,为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思想教育工作是做好社会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法宝,只有各项工作都在一个和谐、有序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在一个拥有较好思想内涵的群众基础上展开各项建设,才能完成我国经济建设的稳定过渡和发展。公路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个基石,有着分布广、单线长、员工层次多等特征,因此在针对公路职工的思想教育中,就必然要考虑到公路职工的特色,从而在具体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既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又能兼顾到公路行业的一个现实状况。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公路职工的思想教育过程中,就是要不断提高公路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科学文化素养。

3 提高公路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科学文化素养

3.1 灌输、落实思想教育工作 要想提高公路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科学文化素养,就是要不断加深思想教育工作的力度,不断在群众中贯彻、落实思想教育工作。在开展工作中,要结合职工的差异以及个性要求,在求同存异的统一下去深入到职工的思想道德以及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和建设过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整个社会良好发展的重要动力,人的潜能和个性差异,造成了个人在处理工作以及采取的方式方法上存在着差异,在开展针对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就是要不断去开挖人的潜能和了解到个体差异性,培养四有新人,从而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真正结合职工的个人因素,而最终能让职工干好本职工作,并且拥有较高的道德及科学文化素养。

3.2 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旋律 科学发展观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三个核心内容的基础上的,而且在文化、教育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旋律,就是要在开展公路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能够将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精神运用到其中。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一种全新的、健康的发展方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明智而迫切需要的。思想教育工作在内容上要去鼓励职工对于这一观念的接受理解,努力将之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而且在方式方法上也应积极创新,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过程中坚持资源的可回收利用,坚持环境保护。而以人为本是强调人这个核心因素的,以人为本是对人力资源和个人需求的一种倾听和保护。对于公路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是要坚持对职工个体情况的深入了解下开展的,是要能够符合实际情况的。

3.3 建立适合公路职工的思想教育体系 涣散的、混乱的思想教育过程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的,也是不利于公路职工道德及科学文化素养真正提高的。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什么学习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一个完整的体系下,给予公路职工可以不断学习和不断探索的平台,才能将思想教育工作进行得彻底,带来职工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真正进步。

4 总结

在明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以及对于公路职工思想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下,将科学发展观的政策、方针落实到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上,保持思想教育工作的可持续之路。带来公路职工思想道德以及科学文化素养的真正进步,促进公路行业的建设,从而加快我国现代化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徐斌.以人为本加强高速公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浅见[J]. 改革与开放,2011(04).

[2]项水.公路部门思想政治工作问题研究[J].科技资讯,2009(12).

[3]余健玲.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如何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本管理的有机结合[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5).

作者简介:

苗红超(1979-),女,陕西宝鸡人,大专,助理政工师。

作者:苗红超

科学发展观试析论文 篇2:

试析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向度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扬弃和超越。它突出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向度,体现了公平与效率并重的价值追求,强调了生态尺度与“人态”尺度的统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导向作用。

关键词:传统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价值向度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与根本观点。它涉及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如何认识这些问题,成为发展观上不同价值向度的分水岭。不同发展价值向度所体现出来的价值理念、价值目标、价值原则和价值尺度,势必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发展理论上的一个重要创新,体现了求真务实与价值认识的统一,具有较大的价值导向作用,必将使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走向一个既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同时又体现人类价值向度的理想境界。

一、 在价值目标上,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向度

如何认识和处理发展过程中人与物的关系问题,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回答的首要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物为本”是相对于“以人为本”而言的。“物”是指由经济增长而带来的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积累。传统发展观的基本特征是把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偏重于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简单地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进步,体现的是“以物为本”的价值向度。在这种以追求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单向度发展观的导向下,世界各国在物质文明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与此同时,在这样的价值指向下,社会系统失调、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接踵而至;人和社会的价值缺失,人的精神状态、人格状态严重失衡等现象普遍存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显露“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弊端。因此,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地带来社会进步,并不必然带来人的全面发展。在人类财富滚雪球般增大时,人自身却变得越来越不完整,越来越工具化,越来越边缘化、片面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成为终极价值,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功利化、商品化,人生的全部意义淹没在对物的极度追求中。这些问题的出现及其加剧,已将人类逼入发展的“困境”,以至出现“高增长、低发展”或“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这种“无发展的增长”实际上是“恶的增长”、“畸形发展”,已经完全背离了经济发展的本真意义。

传统发展观之所以步入了困境和危机,从发展自身的逻辑来看,其原因在于将发展片面化为物质财富的增长,它所关注的只是“如何能够发展”和“如何发展得更快”,而忽视了“应当怎样发展”和“为了什么而发展”这个目的论、价值论问题。正如美国学者威利斯·哈曼博士所说:“我们惟一最严重的危机主要是工业社会意义上的危机。我们在解决‘如何’一类的问题方面相当成功”,“但与此同时,我们对‘为什么’这种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越来越变得糊涂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谁也不明白什么是值得做的。我们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传统发展模式成功地解决了“如何发展得更快”的问题,但在解决这种发展“值不值得”、“应不应该”的价值问题上却是失败的。它追求的惟一价值目标就是效率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增长,缺少了对人本身的关注和对人道价值的关注。正因为如此,传统发展观必然要由更为科学、合理的新发展观所代替和超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对传统发展观进行反思和对中国现实实践发展需要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中国政府对发展认识的新的里程碑。

相对于传统发展观而言,科学发展观恢复了发展的本真,凸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向度,把人看成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发展的最终目的不是“物”本身,不是经济的单方面增长,而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获得幸福。任何发展,如果不同时导引社会与人的进步,就毫无价值可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发展对人的价值意义,即“为了什么发展”和“什么样的发展才是好的发展”这一发展的核心问题;同时又特别关注文化价值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正如佩鲁指出的:“更重要的是,各种文化价值‘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经济增长不过是手段而已。各种文化价值是抑制和加速增长的动机的基础,并且决定着增长作为一种目标的合理性。”[1]这样一种发展观,体现了事实与价值的统一,说明发展既是合规律性又是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人类对社会发展的一种价值追求。“它使客观与主观、事实与判断、‘实际上是’的事物与‘应当是’的事物、科学与伦理学、精密科学与人文科学、手段与目的、甚至合理与不合理等等得以区分”。[2]显然,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符合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价值标准,在价值取向上实现了“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价值向度的转变。

二、 在价值原则上,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两大价值。一方面,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消除贫困,谋求富裕;另一方面,又必须处理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公正平等,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当然,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积累物质财富,因此,“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效率并不总是天然合理的尺度。

一般来说,当生产力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时候,公平问题往往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这一发展阶段,往往是既充满黄金发展机遇又面临社会分配差距扩大等社会不公平现象激增的时期。在这方面,国际发展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巴西。巴西2002年人均GDP超过了3000美元,城市化率达到了82%,但两极分化严重,贫困人口占国民人口总数的34%,财富高度集聚在少数人手中。一边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一边却产生了为数众多的享受不了现代化成果的穷人,这就是所谓的“拉美现象”。“拉美现象”的产生固然与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等有着密切的关联,但与传统发展观在处理人与人关系上偏重追求效率、忽视公平不无关系。这必然会引起人们对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冷漠,以致消极对抗,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还会使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制度本身的合理性产生质疑。诚如西方著名学者罗尔斯所指出的:“作为公平的正义可以说是不受现存的需要和利益的支配。它为对社会制度的评判建立了一个阿基米德支点。”[3]一种社会制度,必须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的社会公正要求。人们拥护一项社会制度,不是因为制度本身的缘故,而是因为这一制度能够提高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给人们更多的自由机会,促进人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前进。如果一种制度被认为不能提供这些基本的社会公正要求,那么,无论经济如何高速发展,都会引起人们的不满,这个社会很可能孕育危机,经济往往无法持续稳定地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整个社会已基本实现小康。伴随着经济发展的繁荣,公平的价值诉求也愈发突出。有关资料显示,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已居世界前列。另一份资料则显示,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最富裕的地区上海与最穷的省份贵州的人均GDP由1978年的9.1倍扩大到2002年的12.9倍,农村落后城市15-20年。应当承认,这是长期强调增长优先、效率优先的必然结果。然而,社会主义不仅需要效率,更需要公平。对此,小平同志一开始就有清醒地认识,他在多种场合多次告诫全党,允许一部份人先富起来,但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过于悬殊,造成两极分化,先富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4]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也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公正的统一,是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的最佳结合。

科学发展观正是由此入手,从今日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对增长优先、效率至上原则进行了反思和矫正,在毫不放松效率价值追求的同时,更加关注公平问题,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的价值原则。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经济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各个方面,所有这些体现了公平的价值原则。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强调实行“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通过搞好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以公平来促进增长和效率,实现既能创造价值又能公平分享价值的科学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维护社会公平。可见,科学发展观坚持了效率与公平具体的历史的有机统一,是对我国长期贯彻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的超越。

三、 在价值尺度上,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生态尺度与“人态”尺度的统一

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指向,它包括两层含义: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这两方面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

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前提和条件。然而,传统发展观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往往奉行的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观点。在西方近代文化中,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集中体现为一切从人的利益和价值出发,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对待其他所有事务,这是植根于西方工业文明内部的基本价值观念。它意味着人类可以随意支配主宰自然,意味着人类可以通过对自然的征服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自然只有“为我”的价值即工具价值,而没有“自在”的价值即内在价值。手段性和目的性的背离使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中付出了巨大代价,社会进入“增长的极限”。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一些西方伦理学家、社会学家则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再思考中,提出了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对应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即生态道德的观念。这是人类道德认识的一次重要升华,它改变了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要求人类从过去一味强调“战胜自然”,转变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大自然的征服者,转变成为自然界的“善良公民”;它拓展了人类的伦理视野,把道德调节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肯定了人作为自然界道德监护者的神圣职责;它提高了人们的利益观念水平,从只重视人类的利益或当代人的利益,扩大到考虑全体人类及其后代的长远利益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利益。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发展问题上一直受到西方传统发展观的影响,片面追求生产力发展和物质财富增加,也出现了掠夺式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现象,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消耗,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这已成为中国进一步发展的最主要问题。沉重的教训,使我们明白:“发展是第一要务”,同时,“环境是发展的第一基础”。无论人类多么地渴望发展,没有可持续的环境、资源、生态,就没有可持续的发展。然而,当前人们在谈论可持续发展的时候,似乎普遍忧患的是生态问题,而悬置了“人态”——人的精神生态、人格生态问题,往往只看到环境的恶化,却没有注意到人的恶化与边缘化,这是极其肤浅的。当功利尺度、效率尺度被推向极致时,就必然忽视把人的终级价值作为目的的价值尺度,导致对精神价值和人类情感的冷落。其实,人的问题是社会的根本问题,环境问题归根结底仍是人的问题,人如何对待自然界实质上就是人如何对待自身。

科学发展观从“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自然的关系”二者互为逻辑前提入手,立足于人的尺度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是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立足于自然的尺度来衡量人与人的关系,因此是一种环境主义的价值观;立足于从共时态来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要求实现当代人之间在开发自然与保护自然上的权利与义务对等;立足于从历时态来看待人与自然的矛盾,要求实现代际之间的持续发展,既不能以未来人未在场的理由来满足在场的当代人的需求而大肆掠夺资源,污染环境,也不能为了留待未来人足够的自然资源而压制当代人的需求,牺牲当代人的直接利益和人的发展。这种旨在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动共存的发展观,体现了先进伦理文化发展的要求,蕴含着生态尺度和“人态”尺度的统一,是人类发展的正确方向,必将对建设幸福美好的和谐社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北京:华厦出版社,1987.

[2][美]J·W·博特金.回答未来的挑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84.

[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刘凤刚

作者:李春梅 余 莉

科学发展观试析论文 篇3:

试析教育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表现

【摘 要】本文分析了教育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表现:教育发展存在短板;学校教育丢失了本真;新课改形式化,成了某些"名校"扩大宣传的噱头。要使教育回到科学发展道路上,就应重视社会教育;重视家庭教育;新课改要注重实效。

【关键词】教育;家庭;社会;学校;科学发展观

教育的最基本功能是对民众起到教化作用,净化青少年的心灵,最终达到全体公民令行禁止按规则办事,使社会上一切事情都井然有序、有章可循,全体公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过教育使社会变成一个和谐向上、欣欣向荣的社会。做到了这些我认为才真正实现了教育的目的。我们今天的教育,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花了大量的人力,可是教育的发展却越来越偏离正确的轨道,教育最基本的功能越来越弱化或淡化,教育表现出越来越功利性,越来越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其表现从以下几点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一、教育出现了短板

教育由三大板块构成,即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构成。这三大板块可以看作拉着教育这辆承载着十三亿人厚望的重型车辆前进的三匹马。可是这三匹马中,其中的两匹马,已经出现病态。这两匹马即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现在全社会只讲金钱,而对全体公民的教育教化却很少有人去重视、有部门去重视。所以说社会教育是病态的。而家庭教育昵?特别是农村家庭教育,农村的孩子,他们的父母绝大部分不在身边,父母对孩子根本谈不上教育,更何况这些孩子的父母们在社会教育病态的情况下,有的已经迷失了方向。所以说家庭教育也是病态的。综上所述,教育的三大板块,缺失了两块,三匹马已经病倒了两匹,只剩下学校教育这匹马拉着十几亿人的重托与厚望,在吃力的、蹒跚的前行。所以说教育出现了短板。

二、学校教育偏离了正确轨道,丢失了本真

古今中外、各个国家的基础教育,都是公益性质的,具有慈善性的,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和素养。学校教育历来都是公办和民办互补,但不论是公办还是民办都是公益性的,特别是民办更具有慈善性质,可我们的学校教育性质又如何呢?在国家政策允许社會力量办学的情况下,涌现出了一大批私立学校即民办学校。可这些民办学校是为了公益事业而办学吗?他们又做了多少慈善事情?大家细细品味就不言自明了。现在的民办学校越来越贵族化、集团化、产业化。民办学校办学的目的就是赤裸裸的牟利,披着办学的外衣,大肆敛财。把教育与谋利纠结在一起,已经玷污了教育的神圣。一些民办学校不但没有做慈善事情,不但没有促进教育良性发展,反而搅浑了学校教育这潭本应清澈的水。民办教育何来这么大的能量搅浑学校教育这潭水泥?原因在于部分民办学校的产生就令人质疑,它是依附于公办学校而产生的,很多民办学校刚开始的初级阶段大部分是公办学校的校中校,或一些名校的分校,随着国家政策的限制,这些校中校或分校,摇身变成了民办学校。这样就使一部分国有资产私有化,并且这些民办学校挖走了大量的公办优秀教师,因为有了这些优秀教师,民办学校增加了提高收费标准的筹码,动辄每生每期收费几千元(这具有慈善性、公益性吗?)。公办学校由于资产和教师的流失,就慢慢走下坡路,有的甚至一蹶一振。还有一些民办学校依仗自己的高收费,不惜采用给高回扣的方式与公办学校争生源,大打拉生源大战,导致公办学校生源越来越少,老师不能安心教学。

三、新课改被形式化,成了某些“名校”扩大宣传的噱头,甚至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实施十几年了,可素质教育的成果并没有凸显出来。这一方面与教育出成效的漫长周期有关,另一方面素质教育在落实过程中,流于形式,只停留在表面上。从200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新课改,新课改虽然搞的很热闹,但出现了一种急功近利的现象,新课改形成了一种喧嚣的场面,变成了某些学校进行宣传的噱头。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创造性。众所周知创新性和创造性是不能通过分数来体现的,然而我们的很多学校检验新课改成功与否的标准仍是学生的分数,并且很多学校打着新课改的幌子,打着变"师本课堂为生本课堂"的幌子,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变成了以练代学,把学生的思维限定在了一份份导学案之内。很多学校采取导学案进行教与学,这样看起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质上对生的思维更加禁固,学生的所有时间都在思考讨论导学案上已设定好的内容,老师的点拨也仅限于导学案之内,所以学生的思维活动就被牢牢的限制在导学案这个小框框之中,对培养学生异想天开的想象力是一种扼杀。缺乏想象力的学生是绝对没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以牺牲学生的想象力为代价换取高分的新课改,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吗?这样的新课改能不与素质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吗?古人云"教无定法",学也无定法,所以我认为新课改不能一窝蜂的推行某种模式,应充分相信教师,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放手让教师因材施教,这样才符合教育规律。

要使教育回到科学发展道路上,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教育的使命感应该回归。教育的使命是什么?可能大家对教育的使命都有自己的认识,但应该明确化并用以指导实践。笔者认为教育的使命是服务于社会的发展,服务于一切人的发展。著名学者周国平认为,学校的教育使命是"让学生学会快乐的学习,为将来快乐的工作打好基础"。其次,教育的科学发展应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教育水平的高低,很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教育的质量,尤其是对落后地区而言,学校教育几乎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直接的教育,对人一生的成长都起着不小的作用。"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师道的普遍要求,要推动教育发展,传道者应该是一个真正的掌道者,然后深刻理解并担当起教育的使命,教育的发展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学校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水平的高低。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专业教师队伍,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教育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担当重任的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实现教育科学发展。再次,重视家庭教育,孩子的基础教育阶段要跟随父母就读学习;第四,新课改要注重实效不能搞形式,不能做表面文章,要符合教育规律,不能把分数做为衡量新课改成功的标准,要有长远眼光,有发展的眼光。

作者:韩红林

上一篇:多媒体新闻探究论文下一篇:绿教学实录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