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特征论文

2022-04-29

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光辉题词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现代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特征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现代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特征论文 篇1:

寻找现代语文教育目的的定位罗盘

【摘 要】 李海林《现代语文教育的定位问题——经义教育·语言专门化·语用》回眸历史,认为“总体性教育”是现代语文教育之谜,要警惕“总体性教育”的全面突破和复辟;“语用教育观”既是对“语言专门化”的深化,也是不辜负历史的语文教育的正确定位。本文拟分析现代语文教育定位于“语用教育观”的局限性和偏狭性,并结合成功的教育教学实践,探讨现代语文教育定位的建议——语文三个层面教育目的视野下构建“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

【关 键 词】 语用教育观 ;过程与方法; 教育定位形态系统

【作者简介】 卓立子,高级教师,常州市优秀教师,市级教坛新秀,在各级各类杂志报刊发文60多篇;柳方平,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教科室主任。

迈入后课改时代,课改专家和一线教师回眸过去、立足现在,加强反思和总结,基于语文课程学科达成了诸多共识,但共识仍无法弥合分歧。李海林先生认为现代语文教育定位于“语用教育观”,这是历史作出的选择。既为“定位”,意味可根本解决问题,语文人当然该欢欣鼓舞甚至互相祝福,但笔者以为还是先冷静分析,并理性思考其理论的严密性与可操作性。

一、现代语文教育定位于“语用教育观”的原因分析

是历史选择了“语用教育观”还是“语用教育观”不能完全适应现代语文教育目的?

(一)冷静分析和看待李海林先生的观点

被忽略的事实和没有回答的问题:李先生所说语文“总体性教育”指什么?现代语文“总体性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李先生的观点是在梳理传统语文教育,特别是语文立科百年的七大历史形式呈现后得出的,他说:“历史常常是这样,它把自己的规定性深藏在匆忙和纷繁芜杂中,任人们在黑暗中摸索。只有等到历史拉长成为一段背景,人们才可能意识到历史中某一步的重要性,回过头来寻找历史中的这一刻,以及隐藏在这一刻中的历史规定性。”他把历史当作背景,俯察历史的每一步,确定了那一步的重要性并回到了那重要的一步,得出反思和结论:

首先,现代语文教育面临着一种两难选择:选择语言专门化,随之的工具主义和技术主义泛滥已经对语文教学产生伤筋动骨的侵蚀;“语言专门化”退回“总体性教育”,可能导致“泛语文”“泛人文”现象。

其次,从“总体性教育”到“语言专门化”的选择是正确的,奠定了语文课程“独当其任”的“专责”;“语用教育”既是对“语言专门化”的深化,也是对“语言要素教学”的反驳,它和“语言要素教学”一起防守着“总体性教育”的“复辟”,它是“语言专门化”历史使命的达成,又是“语言专门化”道路的有力开拓。仔细分析李先生的观点,却存在着被忽略的事实和还没有回答的问题。

1.李先生“总体性教育”指的是什么?

首先,他认为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特点之一是“经义教育”,或称之为“经义——训诲教育”:以儒家典籍义理为内容载体,以训诲儒家正统观念为目的;其次“一身而数任”是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另一个特点。古代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文、史、哲不分的,他称这种“一身而数任”的特征为“内容的泛化”,顾黄初、李杏保称之为“混合式教学”,刘国正则称之为“总体性”。这就是他“总体性教育”的立意。他还说,“总体性教育以各种新兴的名词和概念回归到语文教学之中……当下语文教育实践中广泛存在的‘泛语文’‘泛人文’现象,更加深了人们对‘总体性教育’的警惕。”其观点在现代语文教育中有个简单通俗的说法“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不知李先生为何阐述得这般复杂。

如果仅就此立论,呼唤人们警惕语文教育教学中脱离学科内容的教学,呼吁加强语用在语文教育中的建构性价值,任谁都会击节鼓掌。“‘总体性教育’各种新兴的名词和概念”的具体实例是什么呢?笔者不敢揣测,但从结论“现代语文教育定位为‘语用教育观’”这个唯一点上看,和笔者理解的现代语文“总体性教育”是有着极大分歧的。

2.现代语文“总体性教育”应该是什么?

依笔者妄测,李先生不想再纠缠于语文是什么、语文具有什么性的争论,他只想把现代语文教育定位于“语用教育观”并以此来解决语文教育干什么的问题;现代语文具有现代性,现代性教学形态实现着现代性的教育目的。笔者妄为,不妨展示所理解的现代语文教育目的系统,而这个系统必须是以“总体性教育”形态存在。虽为“总体”,但为解析需要,分而述之。现代语文教育目的是基于课程三维目标的三个层面的整体性存在的。

第一,现代社会、课程呼吁“人类的人类化”,“完整的个性和人性”,语文教育也致力于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现代特定情境要求,在处理教育问题包括语文教育问题时必须确定这样一个目的,并且这样做时,能在弥补人们生活的意义和内容时提供指导:语文教育应该增加人的思想的厚度,使人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得到发展,语文教育目的必须有人文性追求,“人文是无罪的”,试问,谁没有在语文的“人文”激流中被冲刷过和激荡过呢?

第二,语文教育目的必须重视语文的学科内容,学科内容在确定其教育目的时是核心角色。有关讨论极多,但“语用训练、文学审美、文化元典义理教育三者都是中学语文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石”(张毅、王雷朝)。不可否认,语用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语文教育要有这个基础的存在,语文教育目的必须用语言这个基础为其所有要素(言语能力、文学审美能力、道德情操、思维品质等)守驾护航,但“语用”绝不能孤立地存在,笼统地仅强调“语用”是偏狭的。

第三,语文教育目的立足于其学科内容,建立在其传统教育知识的坚固基础之上,但更要建立在其教育行动之上。格斯说:“在世界的狂奔中知识不再推着我们前进,在个人记下他之前,他自己已经迷失了。”因此语文教育的目的必须是实践行动的学科。“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语文教育的目的还在于为学生建构语文能力和智慧,而课堂应该为能力和智慧提供范式和图式,让学生学会学习,为其语文学习生活服务。

(二)李海林“语用教育观”的积极意义和偏狭之处

后课改时代,人们反思语文的泛化和虚无,嘲笑语文的无效和无用。李先生“语用教育观”与其说是“语言专门化”历史使命的达成和有力开拓,不如说是在为其“言语教学论”进行历史定位,其言语教学论引入“言语”这一原核性概念,变语文教学的“语言本体论”为“言语本体论”对于重建语文学,重新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无疑“语用教育”对当前教学的虚无和泛化现象具有纠偏、正轨的作用,是语文三维目标三个层面中最基础的一极,是语文教育切入教学的应有角度和有力抓手,它是我国语文教育学科觉醒的自然诉求。但就此将之作为现代语文教育的定位,并且是唯一定位,不免有失偏颇。多年前,李镇西老师曾对李先生作过深刻提醒:“就学术而言,我个人认为李海林先生的理论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其言语教学论的观点是否会导致(至少会给人这样的误解)语文教育纯技术化的倾向?”

语文学科内容庞杂,有着庞大的学科体系背景,如仅仅从“语用教育观”的单维目标出发,无疑会使内涵丰富、层次纷繁的范畴体系简单化,这既无法描摹清晰语文学科的总体状貌,又是在自我设置牢笼、自我制造瓶颈制约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可能性。

多年前李先生论述“语文结构描述”时说:以文章和文学为语文的基本要件;以文化为内在的意蕴与价值取向;以语言为基础;以言语观为基本立场(一个理解语文的理论视域)。这个全息的结构论述是指向语文教育目的的三个层面的,和笔者理解的整体性(总体性)教育论述相合,恰当而准确。多年后,一向致力于语文教育哲学建设的李先生也许深忧结构系统“大杂烩”带来的危害,故不愿再做哲学的思辨了吧!笔者认为现代语文教育定位为“语用教育观”,几乎除了“惟工具性”的一般规范性陈述之外,很难发现其他东西,其可能只不过是在重复一些陈旧的不需再充分界定的信念和能力罢了,还自以为是“流行时尚”,所谓历史最重要的一步其实际不过是局限于历史和过去,认为没有什么比“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智力”更具体的罢了,并把这些合并上升为所谓的“语用教育观”,美化为教育的根本定位。这只不过是重新回到了语文改革之前的状态,这种复古主义、原教旨主义也应再次引起警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说“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随后又说“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普通高中课程标(实验稿)》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由课标看出,语文教育目的是基于三个层面的统一整体,定位必须作出整体性思考和定位。

20世纪语文教育传统中以叶圣陶为代表的进步的语文教育思想家,他们对于言语行为、语用单位、言语组织系统有着自觉感知,他们运用语言的动态过程和方法来指导学生的语文实践,从运用语言的角度强调语文课程的实践特性;注重学生的读、写、听、说语用实践技能的引路和指导,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其实并没有忽略其人文性。叶老说,“重视内容,假如超过了相当的限度,……说国文科绝对不含道德训练的意义,固然不通,但是说国文科的意义就在道德训练,那也忘记了国文科立科的本职了”,叶老既反对超过一定的限度,也反对绝对不含,这也与李先生观点相左。认识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语文的教育目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给以新定位,历史已翻过了那一页,我们必须在继承中走向远方。

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说:“教育世界观的精神教义是提供科学所不能提供的东西:一个总体的蓝图,一种统一的世界观、一次将影响生活的行为的理解的尝试、它追求的是关于什么是可能的一种观点,而不是对已完成的事实的记录。”现代语文教育要有现代意识,沉迷过去不知发展是僵化和静止的观点,这不是对待历史发展应有的客观态度。现代语文教育定位要基于现代教育精神和哲学,紧密联系现代语文实践,把语文作为自主学科来思考,在确定语文学科个性的价值标准下提出其教育定位的可能建议:构建基于语文三个层面教育目的的“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

二、现代语文教育定位的建议

语文三个层面教育目的视野下构建“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

(一)现代语文教育不仅建立在行动概念上,重要的是建立在教育事件概念上,甚至建立在教育事件概念的系统上,即建立在“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之上。

现代语文教育目的要定位在“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之上。

现代语文教育目的定位如果仅仅定位在“语用价值观”这个基本固定的经验性陈述上,其漏洞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语文教育确定了“教什么”的目的后,怎么教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何况“教什么”仅定位为“语用”也是偏狭的呢!现代语文教育是一个“过程与方法”教育事件概念系统。

首先,这个思考有其哲学和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基础和依据。

马列主义有关“过程、矛盾、运动”科学理论;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过程与实在”哲学观:过程思想和机体哲学;杜威“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在教学方法上,主张“从做中学”;皮亚杰等人建构主义理论和加纳德多元智能理论;陈鹤琴先生“活教育”:教学方法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教学原则,以“心理学具体化,教学法大众化”为指导思想的17条教学原则;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行知”合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思想;亲知(行)是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才能发生效力等。中西方哲学和教育教学论都揭示着,基于语文课程三个层面的目的,构建语文课堂宏观设计过程的和语文学习方式运用微观方法体系的可行性,着力点在于利用“过程与方法”实现对现代语文三个层面目的的实践化转化,构建其形态系统。

其次,现代语文研究学者也注意到了语文“过程与方法”教育形态构建的必要和重要性。

韩雪屏指出:“语文教育抓住了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过程与方法,也就抓住了牛鼻子。能不能以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与方法为主线,从语文课程目标中剥离和铺排出既有利于学生学,又方便教师教的语文课程内容呢?黄厚江老师也多次论述说: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概念是“过程”。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结论教学”,即学习过程的缺失,这是语文教学低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利用“过程与方法”实现对现代语文三个层面的目的的实践化转化,构建其形态系统。“过程与方法”是指实现语文三个层面教育目的实体总体有机存在状态。“过程”,是指向语文教育目的的语文学习存在过程,“过程”是课堂组织过程和样态系统构建过程;“方法”是把学习心理过程转化成具体操作的能力实践系统,它既是实践性能力操作系统,又是促进发展性的能力操作系统。“过程与方法”的师生智能特征表现为教程化(通过学的过程与方法呈现教的过程与方法)、自主化(充分发挥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步骤和方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强调的是“过程与方法”教育形态系统,一定是一个“整体性”教育形态系统。

(二)用“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呈现指向语文三个层面教育目的的教学图式,呈现语文教育“意愿的模型”和“理想的要求”。

李海林先生文中说“遍览现代语文教育史的研究著作,现代语文教育与传统语文教育在外在形态(即语文教育存在形式)上的关系,一直在人们讨论的视野之外”。笔者不妨展示也许李先生不愿正视就谓之“在视野之外”的现代语文教育形态,或许就是李先生所指称的用“新的口号包装的‘总体性’教育形态”。

弗尔斯特说:完全模糊的目的没有组织能力,没有明确的要求影响人们,明确设定目的是惟一能给我们选择真正精确方法的东西。“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指向于现代语文三个层面的教育目的,它必然是现代语文教育目的定位实践操作的“意愿的模型”和“理想的要求”。它是引发人们对用“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指向语文三个层面教育目的,建构教学图式思索的建议。

1.用“过程与方法”指向于“人文,情感、价值观”性教育目的,建构语文教育形态系统。

指向于“人文,情感、价值观”性教育目的的“过程与方法”教育形态系统,现代比较有影响的以韩军“新语文教育观”、赵翔谦“绿色语文”、董一菲“诗意语文”、王君“青春语文”等为代表,这种课堂教育形态皆着意于精神和人文,着力于语言,得益于能力。指向于“人文,情感、价值观”性教育目的的“过程与方法”教育形态系统,“人文,情感、价值观”是教育教学切入点、渲染点和对课堂的俯察点,其实现的依然是对语文学科内容的教育教学。

指向于“人文,情感、价值观”性教育目的的“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其教育目的致力于:激励人的情感,提升人的价值观,改变人的态度。其“过程和方法”是一种基于语文学科内容的学习,教育设计和实施也确定了语文学科特征个性的价值标准。

2.用“过程与方法”指向于“知识和能力”的教育目的,呈现语文教育形态的系统。

指向于“知识和能力”性教育目的的“过程与方法”教育形态系统,其立足点在母语课程的基本任务,母语课程的基本内容,从语文的学科本原、从语文味出发,其强调加强语言的训练,语言的品味,语言的熏染,从而构建语文课堂教育模式和存在样态,较早期以钱梦龙导读教学模式:“三主”导读教学指导思想为代表;继承发展的是黄厚江“本色语文”、程少堂“语文味”教学法体系等。

指向于“知识和能力”性教育目的的“过程与方法”教育形态系统,从语文本原出发,本真地指向语言训练和能力教学、语言品味和涵养教学、语言文本文章和文学文化教学,语文性浓、语文味深厚是建立在语文教育科学知识的坚固基础之上的教育行动形态,其不仅在于为学生建构语文能力和智慧,它的信念还在于学生获得获得语文人生的力量和智慧。

3.用“过程与方法”指向于“过程与方法”的教育目的,呈现语文教育形态系统。

形成语文能力,培养语文素养,提升语文品质,如何立足于课堂,拓展于课外,把语文学习的空间理解陈述为“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指向于“过程与方法”性教育目的,形成语文课堂和语文课外(即语文生活)的双“过程与方法”一直也是教师关注的焦点和重点。

用“过程与方法”指向于“过程与方法”性教育目的,呈现语文教育形态系统,既呈现课堂的教育形态系统,又提供课外语文教育形态系统,在如何实现语文“过程与方法”的教育目的上给人深深启迪。

现代语文教育的目的再次回到单一的约束性解释系统的危险,如近年“小语文观”、“语用教育观”等呼声甚高,这也许是生活在工业化、技术化社会的人们受到外部的影响而被迫作出的选择,但这种选择没有创造出新的意义和规范,就仅仅因为新的意义和规范可能增加人们学习的混乱而已。因此,很少有人愿意建构超出现存模糊标准并与之相抵触的价值和规范。

当代语文界存在着各种自成口号和体系的语文教育理念和实践,任何人都力图证明自己体系的合理性,然而,他们理论和实践,对事实的解释,一方不能说服另一方,有时甚至存在着深刻的互相矛盾。笔者认为他们的表述中都普遍蕴含着深刻的“过程与方法”思想,因此,提出现代语文教育定位的建议:语文三个层面教育目的视野下构建语文教育“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

参考文献:

[1] 李海林,现代语文教育的定位问题——经义教育·语言专门化·语用[J] .课程·教材·教法,2015(05):61-68

[2] 韩雪屏,让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解读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角度[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2(04):7-11

作者:卓立子 柳方平

现代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特征论文 篇2:

贯彻“三个面向”指示的回顾与展望

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光辉题词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指示为思想武器,从上海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持改革,推动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今天,在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与完善的形势下,我们重温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回顾教育改革的历程,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我们进一步加深领会“三个面向”的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海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983年以前,上海的教育战线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路线,做了大量拨乱反正的工作。从1978年起,工作重点转移到以教学为中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立正常的教育秩序;调整各级领导班子;整顿学制;调整学校布局;恢复重点中小学和.校外教育机构等,使上海基础教育事业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到80年代初期,上海市教育局先后提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课内课外全面安排”;“办好小学,加强初中,提高高中”;“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等办学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原则,全面提高了教育質量。这一时期教育改革的成绩是明显的,教育事业发展的步子也比较快,但是如何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如何使教育适应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如何使教育能培养出担负起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重任的人才等问题,在理论上还没有得到回答,在实践上还未解决。

1983年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发表,无疑是教育战线的一次思想大解放,激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改革的巨大热情。上海掀起了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的热潮。无论是教育第一线的实际工作者还是专门从事研究的理论工作者,都围绕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展开了讨论。人们认识到只有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才能真正落实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同时也明确了教育改革与社会的发展、国力的竞争、人的发展等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三个面向”的指示引起了人们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推动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应当看到,十年来,上海市基础教育改革的各个方面都是以“三个面向”的指示精神为指导的。在这十年中,上海的基础教育以“三个面向”为指针,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教育领导管理体制、中等教育结构、学制、课程教材以及教育内容与方法、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经费筹措等方面开展了整体性研究,不断探索教育改革的途径,促进了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在“三个面向”指示的指引下,上海市以2000年的未来教育发展为目标,以本市经济发展战略、城市总体规划和文化发展战略“三张蓝图”为依据,开展了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以指导当前直至本世纪末的教育改革。这项历时三年之久的大型的宏观教育研究是由中共上海市委研究室和上海市政府教卫办牵头组织的,受到了市委、市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经课题研究后提出的报告中指出,上海基础教育的发展目标是:以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为目标,按质按量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迅速提高高中阶段各类教育的质量,建成一批有特色的学校,形成城乡结合、结构布局及专业设置合理、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渗透的有上海特点的教育体系,并建立起一支高质量、稳定而又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使上海基础教育达到全国第一流的水平。上海基础教育的发展方针是:坚决执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重点,探索和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体制及各种调节机制,最终建立起与上海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由上可见、上海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是以80年代中后期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为背景的,是在探索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道路的大形势下,研究构建教育与经济、社会双向适应的机制,重点解决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问题。寻求何种途径来实现体制与机制的双重转换已受到关注,但由于受到计划经济模式的制约,而难以有真正的突破。尽管如此。到党的十四大召开之前,上海基础教育的改革在以下七个方面仍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一、基础教育的领导管理体制改革。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上海市的市与区、以及市与县、乡实行了分级管理,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与权力,有力地调动了区、县、乡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基础教育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合,使教育纳入了区、县、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为城乡经济的发展培养了更多的人才;有力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促进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

二、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上海比这早一年,由市人大颁布了《普及义务教育条例》。1985年9月,上海市进入了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的阶段,各级政府切实加强对普及义务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尽力提供和完善实施义务教育的必备条件,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标,改革和加强中小学教育,使上海的基础教育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法制意识普遍增强;基础教育分级管理体制基本确立;财政对教育拨款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得到加强,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有一定的提高;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展开,学校管理得以改善,薄弱学校面貌显著改变,教育质量逐步提高。

三、课程教材改革方案的制定及逐步推行。为了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接受国家教委的委托,上海市于1988年成立了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着手进行从幼儿园到高中的课程教材改革。这项改革包括重新制定培养目标,改革课程结构,编制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编写新教材,制作教学软件和制订配套措施。完成这项工程,预期将需十年以上时间。目前已制订了课程改革方案和课程标准,出版了121本必修课教材,编写了121本选修课教材。已在60所中小学校的起始年级进行课程改革试验,各区、县分别选择一至三门学科进行单科教材的试验。去年秋季开始,小学一年级全面推行新的课程改革方案,全市参与改革实验的学生已达到100万人。这是一项涉及面广、周期长的宏大的系统工程,是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指示的整体改革。

四、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步子加快,高中阶段教育稳步发展。目前上海市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76%(市区达95%、郊县达60%)。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速。三类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的比例,已由1980年的5.9:94.1调整为1992年的60.02:39.98。中等教育结構的改革一方面提高了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程度,另一方面使基础教育更好地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上海普通高中广泛开展的普职渗透的试验,使教育面向现代化建设得以进一步落实。

五、学校教育由单项改革向整体改革发展,由点到面逐步扩大。在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发表以后,上海的许多中小学围绕如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能够面对21世纪国际性人才竞争挑战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展了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从改革教学方法发展到改革课程设置与教材;从学科领域的改革发展到多学科的综合改革;从单体(一所学校)发展到群体(即某一地区)的面上的改革;从以近期为目标的改革发展到以长期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战略性改革。因此无论是重点中学还是一般中学,无论是中心小学还是一般小学,教育改革的思想与实践都空前活跃,涌现出了青浦县顾泠沅数学教改、一师附小愉快教育、闸北八中成功教育等众多的教改经验。许多中小学办出了特色,在人才培养上改变了传统的“一刀切”的做法,全面提高了教育质量。

六、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综合改革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稳步发展,增强了办学活力,提高了办学效益。这项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大锅饭,改善待遇,增强活力,把教职工的收入同其工作量大小和工作实效直接挂钩,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这项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形成一种新的学校内部的运行机制。因此在实行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教职工聘任制、结构工资制等方面探索一条新路子。首先在51所中小学试点,然后扩大到337所,在取得成功经验后再向面上学校推广。去年基本上推行到所有学校。

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大力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现在的青少年学生,正是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按照“三个面向”的精神,学校德育应从跨世纪的高度,增强德育的紧迫感。面临改革开放的大形势,学校德育从观念、内容到方法、评价等方面都需重新认识、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增强德育的实效。在这项工作中,上海市十分重视德育的基本建设,制订了中小学德育大纲实施细则,修订了教材,加强了德育队伍的建设,努力解决大中小学德育互相衔接的问题,使全市学校的德育工作走上正规化、制度化建设的轨道。同时,还采取切实的措施加强“两史一情”教育,以提高下一代的思想政治素质。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和社会工程,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要加强联系,为此,上海市许多街道(镇)建立了社区教育委员会,进一步深化和发挥社区教育组织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文化等部门的作用,向青少年提供适合生理、心理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和社会环境。

“三个面向”指示不仅为80年代的教有改革指明了方向,而且对于90年代、乃至21世纪的教育改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贯彻“三个面向”指示的精神,教育改单也势必向纵深发展。

抓住机遇,使上海教育

跃上一个新台阶

90年代上海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尤共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和党的|叫大以后,上海加快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确定了经济发展总的战略目标,这就是要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和长汇流域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把浦东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外问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区,使上海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际城市。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月标,上海要重塑城市的功能;要加快培育和发展现代新产业:要率先建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要率先实现与国际经济的接轨;要努力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和实施,给上:海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性的机遇:上海要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要建立与都市现代经济、现代生产、现代科技和整个现代社会相适应,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和超前性的现代教育休系。这一需求不仅与上海十年来在“一个面向”指示指引下进行的教育改革,在日标取向上完全一致,而且为我们在更加宽广的天地和更高的基准上、贯彻“三个面向”的指示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明确了方向,创造了条件,增强了活力,提供了机遇。

当前,上海经济、社会大发展在对人才的需求与教育的供给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主要表现在教育培养人才的总量和质量。特别是规格和素质等方而、不适应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也难以满足人民生活水中提高后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要。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从现实的矛盾中清醒地认识到,确立教育的全局性、先导性基础产业的地位,是现阶段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前提。在这里,我们重温十四大报告所指出的“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更感受其深刻的指导意义。

同时,我们又必须充分认识抓住机遇,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紧迫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和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上海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寄予厚望。“希望你们不要丧失机遇,对中国米说,大发展的机遇并不多”。邓小平同志这番话意味深长。我们认为,大发展的机遇不仅仅属于经济。教育同样有把握机遇,加大改革力度,加速发展的紧迫任务。从教育体制角度看,当前带有传统计划经济休制痕迹的教育体制上海率先建六社公主义市i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盾比较火锐,具体表现在仍然高度集中统得过多的教台管理体制,不适应止在走向市场经济的外都环境,不活应市场对资源优化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发展趋势从教育的运行机制看,教育缺乏与经济礼公发展洲切结介的机制,还没有形成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个方位开放格局。这同上海实施大市场、大流通的仑方位F放战略不适应。不利:f教有更好地为上:海、长汇流城乃个全国服务,在与国际竞争和合作中,上海教育的潜小还远远没有发挥出米。而目前上海的经济体制转轨,为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教育机制的转换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仓方位对内对外开放的格局。为|海教育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创造厂条件。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就能使教育跃上:个新台阶,错失良机,将始终处于被动。

去年年初项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纳要》是我国牧育事业发展的公伟纲领?纲要i为我国90年代乃个卜世纪初教育改革和发展确定了战略目标,指川I前进的方测:的要,提出:“要建立适应社会十义市场经济体制利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需要的教育体制.史好地为社会E义现代化建設服务。”\削要,所阐述的许多重要的战略思想是在“三个面向”指示指引下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用人飞跃、付于上海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因此,在90年代上海贯彻“一个面向”的指示精神,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是要从上海的实际出发,舒力探索建穴与上海地位和功能相适应。其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特点和水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敉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具体要任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上海教育的特点和总体目标:

第一,教育的全局性、先导性基础产业地位得到确六。教育的战略地位作实际工作中得到落实,形成超前规划教育发展、优忠保证教育投入、政策向教育倾斜、全社会尊帅用教的社会坏境和社会风尚。

第,上海的教育不仅为上.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面日婴为长江流域地区和全国服务。还要面向批界、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使上海成为国内、国际的人才培养和交流中心之

第上海的教育改革要力争比全国先走一步,建江与社尔王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符合教育自身规律的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高质量地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洲嬰i所确定的改革目标。

第四,与建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教育水平,上海全民受教育年限要逐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斧级斧类教育要逐步形成一批高水平、能参与国际亮外和交流的重点学校和重点学科。

要实现上述日标和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就基础教育来说,当前研究的毕本思路主要是:

涵过改节基础致有的领导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宏观规划和调控手段,进一步明确区、县的管理职能,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根据特大城市建立精简、高效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基础教育的绝大部分管理职能都逐步放给区、县政府,以增强其对本地区教育统筹协调的职能,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效益。市主要通过若干经济的、法制的、信息的及其他某些必.要的行政手段,实施宏观的间接调控。同时有步骤地把更多的办学权放到学校,支持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办学的具体模式,鼓励学校开展办学水平竞赛,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进行多种办学体制的改革试验。开放的市场经济和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格局,必然要求办学体制的多样化。上海允许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公民个人办各类教育,以形成不同投资来源、不同产权结构、不同管理形式的办学新体制、新格局。对于国际合作办学,只要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教育投资,有利于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管理经验,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都可以试验。但重点应放在非义务教育阶段。

——在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同时,培养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受到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教育,同时对于一些智商较高、具有特长的学生,应该采取特殊措施进行重点培养。上海必须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全面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否则,上海的产品将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上海也成不了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同时也必须集中力量办好一批水平更高、设施更好的学校,下决心、花力气去创中国特色,创世界名牌,要培养一批掌握最新技术,站在学科最前沿,具有创新开拓能力的尖子人才,以便在国际竞争中能占领制高点。这样的尖子人才需要在中小学打好基础。

——渗透时代的特征和要求,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上海正在实施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以培养面向21世纪的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适应现代社会伦理道德要求的一代新人为目标,重新构建了基础教育的教学体系,集中体现了地域和时代的特征、要求。力求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精神风貌、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扎实宽厚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个性特长等等,使上海未来的新一代具有国际化都市市民的基本素质。

——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努力把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学校德育工作的分阶段目标,使“两史一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劳动教育等系列化、规范化、制度化。努力改革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按“少而精”原则调整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改革中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建设,要通过学校内部管理改革,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教育特点、充满活力的内部运行机制。要通过学校内部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打破平均主义,调动教职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的规模效益。教师队伍的来源要拓宽视野,实行多元化。在改革分配制度、提高工作效益和质量的基础上,使教师待遇逐步得到较大提高。同时要通过提高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开展继续教育,培养青年教师等途径加快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改革招生制度,为中小学的教育改革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上海去年开始进行的试点探索的主要方面有:高等学校逐步实行读书收费制曳;毕业生不包分配,由人才市场进行供需调节;改革集中、单一的高校招生体制,采用多样化录取新生办法,逐步做到根据学生考试或其他水平测试成绩,由学校自主招生,学生自主选择学校等等。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有利于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因而中学教育要利用这一逐步宽松的环境,深化改革。中等教育自身的招生制度也要做相应改革。高中招生将在实行高中办学模式和教育结构改革的基础上,给学生和学校以更多的选择机会。初中招生改革则要在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调动各类学校积极性,办好每一所中小学;有利于学生享受公平的受教育权利和公平参与竞争;有利于适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选择学校等原则指导下,按照就近入学要求,允许各区县从实际出发进行新的改革探索。

——改革教育投资体制,调整投资结构,增加教育投入。市场经济中利益主体的多元趋势和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使教育投资必须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教育税费,征收学生学杂费(主要是收非义务教育阶段)、企业单位投入、校办产业投入、社会集资投资和设立各种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政府财政要持续并力争超前稳步增长。政府财力的投入主要用于义务教育,非义务教育要更多地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取得经费。

——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要通过办学竞争,让教育质量高、办学效益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校,试验联合、兼并一些办学效益不高的学校,发挥办学的规模效益。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职业教育的专业、学科设置,发展社会急需的金融、贸易、房地产等专业。要结合城市功能改造,区划调整,对中小学校布点进行适当调整,有计划地利用土地批租等机会,将市中心的金融商业区的学校迁至居住人口较多、发展余地较大的地方,以充分发挥级差地租的效益,并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经费得到较大改善。

——发展社区教育,适应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趋势。上海社区教育的发展,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了教育系统与社会大系统的融合。学校服务社区,社区参与和支持教育,初步形成了全社会教育青少年的合力。今后社区教育的发展,将逐步走向社区内各种教育形式(正规学校教育与业余教育,就业教育与转业教育、继续教育、补充教育,老年教育等)之间的沟通,各种层次和内容(文化教育、道德教育、职业教育、闲暇教育、艺术教育、生活教育、保健养生教育)的并存,各种教育机构的教育对象也将从青少年发展到一切具有学习能力和学习愿望的人们,逐步实现教育——社会的一体化,使社区教育成为社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力量。

学习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

坚持改革,坚持实践

问顾与展望,使我们对“三个面向”指示又进行了再學习,再思考。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贯彻“三个面向”指示,必须要和认真系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论述结合起来。“三个面向”指示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高度慨括和精髓所在,也是学习和掌握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关键所在。同时,也只有系统学习和掌握邓小半同志有关教育工作的一系列论述。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挖掘一个面向”指示的丰富内涵,使它真正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路明灯,使我们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能站在更高的高度,以更宽阔的视野去审视为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而所做的一切。

二、贯彻“三个面向”指示,必须紧紧把握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者是一个辩证统一体。面向现代化是基础和前提,面向世界和面向术来.是面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小平同志正是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从改革开放战略决策和国家民族未来命运的高度,高瞻远瞩,挥笔写下j“三个面向”的光辉题词,它既揭示了教育和经济建设、社会过步的内在联系。同时也揭示了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我们要以“三个面向”指示,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就必浈从三者的结合上指导我们去探求!作的日标和思路。寻找推动改革深化、事业发展的所的突破日。

三、贯彻“三个面向”指示,必须立足改革,重在实践:邓小平教育思想尼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电要组成部分,贯彻“三个面向”指示必须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E义的伟大实践紧紧洁介起米,我们止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只有坚持改革,坚持实践,我们才能一砖一瓦地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厦建造起来。为了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公主义教育体制和体系,除了坚持改革开放。别无他路。卜年回顾告诉我们,只有在改革中才能史深刻地领会“三个面向”指示的深远指导意义;只有在实践中个能更好地丰富和发展“三个面向”指示的内涵,离开j改革实践就谈不上对“三个面向”指示的贯彻。

四、贯彻“个面间”指示,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中事市是的思想路线。正是由于“三个面向”指小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它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历经十年,我们今天重新学习这短短十六个字,仍然深深感到,它还是那么光辉、深远、亲切、新鲜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由于区情、县情、乡情、校情的不同,贯彻“三个面向”指示,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子求改革的日标和发展道路,借监国内外,市内外的一切好经验是必要的,但任何不从实际出发的照搬照抄都是不适宜的。上海一些取得较明显改革成效的区、县和学校无不是在正确分析本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的。

“6个面向”光辉指示,已经指引我们走过了不断前进的1年,它必将指引我们在新的历史阶段,去斤创教育改革相发展的新的业绩。去迎接21世纪的到来。

作者:袁采

现代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特征论文 篇3: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文化演进及走向

摘 要:职业技术教育是近代中国最早兴起的现代教育形式之一,百年来,经过对于封建文化的选择、西方文化的学习、中西文化的融合、新文化的探索,走向中国特色文化的创新。中国职业教育的文化演进过程,是一个紧随社会变革而不断探索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文化自悟与自觉的过程。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文化;演进;走向;自悟自觉

作者简介:焦德芳,男,天津大学教育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王杰,男,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

中国现代教育的生成过程是一个文化自悟、自觉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首先体现在职业技术教育上,这里有三个原因:(1)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理念暗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世致用”思想,与清末教育改造的诉求相一致;(2)职业技术教育的时效性、工具性和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性,直接为社会转型所需要;(3)职业技术教育体现了工业社会的本质,是新的社会形态的一种教育形式,具有生命力。这些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的选择、推广和发展很有意义,反映了自西学东渐后的一百年间国人的文化认知水平的变化。

一、从“经世致用”到“中体西用”——面向世界的文化觉醒

晚清,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国封建传统教育已经走入了一个“文墨世界”,教育空疏腐朽,“八股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无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则无升平矣。故八股之害,甚于焚坑。”[1]鸦片战争后,面对国家危亡,有识之士寻求御侮救国之策,“既从民族自身传统寻求致用之学,又向传入的西学中探究经世之术,于是使明清之际出现又被湮没了的实学教育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复苏,使西学中有益于经世致用之术在经历了火与剑考验过的中国大地上得以流传。”[2]龚自珍、林则徐、魏源成为中国近代“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第一批人。他们所提出的“长技”,是在直观地看到了西方的“炮利船坚”之后,对于西方文化的认识。虽然这一认识仅停留在对于西方物质文化的认识,从文化认知的角度看比较浅层,但是,比起国人死守传统文化的心态已经开启了面向世界的文化视野,他们是一群面向世界的文化先觉者。

以夷之“长技”为师的具体做法之一就是接受西学,开办现代性质的职业技术教育。1860年以后,中国开始开办自己的洋务学堂,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如有培养外语翻译人才的方言学堂,如京师同文馆;有培养军事人才的学堂,如天津水师学堂和天津武备学堂;有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学堂,如船政学堂、邮电学堂;有培养农业技术人才的学堂,如江西高安蚕桑学堂,等等。这一时期,虽然以传统“经世致用”的思想为遵从,以“中体西用”为教育方针,但是,在中国始终处于教育从属地位的实学教育,借与西学的结合得以新的张扬。实学教育随着西学的引进和洋务运动的发展逐步被实业教育所取代,形成新的职业技术教育。

实学教育和实业教育在培养“经世致用”人才的教育理念上是相通的。实业教育继承了中国文化“民为重”和教民生息的思想,内含了近代职业技术教育“授人以学识技能而使之能生存于世界”的本质。1904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其《学务纲要》中表述了“俾有益于国计民生”的思想认识,即“实业学堂所以振兴工商各项实业为富国裕民之本计,农工商各项实业学堂,以学成后各得治生之计为主,最有益于邦本。”[3]由此,我们可以把清末的实业教育看成是我国近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开端。这也同时证明,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职业技术教育,从实学教育到实业教育一路走来,终于建立了从内容到形式完全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模式。

清末国人曾尝试改革传统学堂由“八股文章”为讲求“经世致用”之学,结果失败,这种失败不仅是教育内容的落后,而且是封建教育已经不适应即将到来的新的社会形态,反映出封建文化落后于新的社会变革。新的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的建立,表面看是一个教育模式的改变过程,内在反映的是一种新文化的出现,一个新的社会形态的到来。它犹如一颗启明星,预示着一个东方古国的文化的新觉醒。

二、从“职业主义”到“壬戌学制”——学习世界的文化自悟

如果说清末“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还带有国人大梦初醒的几分封建保守的“矜持”色彩,那么,辛亥革命后的20年代的民国,则是第一次敞开国门向世界学习,迎接西学大潮的涌入。

20世纪初,西方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办学模式被介绍到我国,适应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民众的需求,激荡成为波及面大、影响深远的教育思潮。1912年,《进步杂志》刊登了《官立学校宜注重职业教育》的文章,呼吁官立学校开办职业教育。1913年,《中华教育界》刊登了《论人才教育职业教育与国民教育并重》的文章,呼吁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提出关于“今日教育方针”的四大主义,其中之一即是“职业主义”。1916年,江苏省教育会率先提出“实施职业教育方法案”,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省级“职业教育研究会”。1917年,全国性职业教育机构“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在《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中提出“推广职业教育”、“改良职业教育”,将“为个人谋生之准备”放在职业教育“三要旨”的首位。创建成立中华职教社的发起者有政界、教育界、文化界、出版界、金融界、工商企业界等各界的知名人士,主要有黄炎培、蔡元培、伍廷芳、张謇、梁启超、陈宝泉、唐绍仪、范源廉、汤化龙、王正廷、袁观澜、张伯苓、周诒春等,汇集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开拓者,中国现代教育的第一批教育家。他们大多有留学欧美的教育背景,熟悉现代西方教育,熟知中西方文化和思想,在中西文化、教育的比较中产生了改造中国教育的自悟。这种自悟,比之清末的有识之士的认识深刻得多,从看到表象转为深思教育文化的内涵。熟悉德国教育的蔡元培从德国“以学术振兴国家”的经验中感悟到:“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4]黄炎培在发起成立中华职教社之前,考察了美国、英国及日本等国,不仅看到了现代社会文明,也接受了实用主义哲学文化,明确提出:“外国考察,读方书也;国内考察,寻病源也。方书诚不可不读,而病所由来,其现象不一,执古方治今病,执彼方治此病,病曷能已。”[5]1917年,他发起成立中华职教社,提出:“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曰吾中国现时之教育,不惟不能解决生计问题,且将重予关于解决生计问题之莫大障碍。”“而求根本上解决此问题,舍沟通教育与职业,无所为计。”[5]他宣布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目的,是推广、改良职业教育,改良普通教育,力求做到学校无不用之成才,社会无不学之执业,国无不教之民,民无不乐之生。

1919年,新文化运动和倡导“科学”、“民主”新思想的“五四运动”之风席卷中华大地,不仅影响了知识阶层,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整个社会和民众;不仅是进一步敞开国门,而且敞开国民的“心门”,以主动学习的姿态迎接新文化的到来。同时,一股新的教育思想之风也悄然在中华大地上刮起,美国教育家杜威来到中国,在华停留了26个月,期间做了200多场演讲,宣传“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影响广泛。他所带来的美式教育思想,适合了处于社会转型中的我国的需要。杜威在华期间分别于中华职业教育社、上海、苏州、福州等地做了多次关于职业教育的讲演,涉及职业教育与劳动问题、教育与实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工艺与文化的关系等诸多方面。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黄炎培、张謇等中国职业教育家。

此时的黄炎培、张謇等中国职业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已经不同于简单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是经过中西教育思想的比较、传统与现代的选择,结合社会实际的一种新的文化感悟。如接受西方“职业教育”理念,舍弃传统“实业教育”理念,将“实业教育”由工矿企业扩展到农工商鱼牧等十个领域;继承传统文化中“民为重、社稷次之”的思想,提出:“职业教育之目的,一方为人计,曰以供青年谋生之所急也;一方为事计,曰以供社会分业之所需也”;废除封建文化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接受“五四运动”新思想,提出:“职业平等,无高下,无贵贱,苟有益于人群,皆是无上上品。”[5]他们在学习、比较和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种新的、与世界教育先进理念同步的职业教育思想、文化,影响了社会乃至政府决策的制定。

1922年,民国政府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史称壬戌学制,又称为新学制。这个学制主要是采取当时美国的现行学制,表明中国现代教育制度转向了效法美国。新学制中关于职业教育结构的设计,标志着中国近代职业教育体系正式确定,有利地推动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从1918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中华职业学校到1949年,仅该社就开办有职业技术学校10所,职业补习学校49所,职业指导机构25处。先后设铁工、木工、珐琅、纽扣各科,并且,开设了留法勤工俭学科、职业教育养成科、商科、职业师范科、小工艺科、文书讲习科,等等。从此,职业技术教育成为了我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的20年代中期,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达到了一个高峰,形成了独立的职业技术教育结构;涌现了如黄炎培、张謇、邹韬奋、陶行知等一批职业技术教育的先驱;而且,使得中国传统的职业技术教育随着时代的变革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的养分后,逐渐蜕变为近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形成了新的职业教育文化。

三、从“改革开放”到“特色创新”——包容世界的文化自觉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文化自觉。

(一)将职业技术教育列入了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并“力争在五年左右,使大多数地区的各类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学校招生数相当于普通高中的招生数,扭转目前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1991年10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强调要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提出:“90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非常关键的十年,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推动科技进步是实现第二战略目标并为下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基础的迫切要求。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和水平影响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仅是提高劳动者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建设,而且对于进一步巩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9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出台,提出21世纪初的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目标:“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以市场需求和劳动力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中国职业教育在总结自己多年来的改革经验和对国际职业教育改革趋势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政策调整。2005年10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兴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6]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造就千百万高素质产业大军。这一时期,职业技术教育被摆位到历史从来没有过的高度,处于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升到“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二)将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和学习世界先进经验紧密结合,形成高水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

2000年6月,教育部召开《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计划》立项会议,以科学研究的形式推动改革,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开展专业教学改革,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的借鉴加拿大、美国CBE模式重建课程体系”;有的学习德国经验推行“双元制”,加强学生技能培养,颁发“双证书”;有的引入德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经验,组建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有的借鉴美国教育评价标准,提高培养质量的管理水平等等。凡是世界上现有的先进的职业技术教育经验,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校都有所尝试或借鉴。

不仅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创新呈现出多样化的情况,理论研究视野也更趋于国际化,表现出历史上从来未有的丰富性。不仅有关于欧美近现代教育家的研究,如对于赫尔巴特、梅伊曼、拉伊等人的研究,也有关于不同教育流派的研究,如实验教育学、劳动教育学、社会教育学等,还有鸿篇巨制的系统性研究,如石伟平主编的《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丛书》,包含了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诸多方面:涉及到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有《时间导向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研究》、《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涉及到教育政策的有《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涉及到比较研究的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比较研究》,涉及到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有《职业教育心理学新视野》,涉及到教育史的有《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演进》,等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三)提高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科学的、适合国情的评估体系和评价标准学习欧美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评估办法,自1999年就开始着手研究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评估。在下发《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之后,2003年,开始试点评估工作,形成了职业技术教育新的管理模式。同时,结合社会需求和评价,聘请用人单位进行第三方评价,形成了非常“接地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管理和评价体系。改革开放以后的职业技术教育,从宏观的教育地位、教育思想、教育政策,中观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育管理,到微观的教学方法、师资培养、学生心理等方方面面都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探索和变革。

从总体上讲,当今的职业技术教育从三个维度上表现出文化特色:高、深、新。(1)高。中国当今的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具有包容世界的心胸,已经在世界先进职业技术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从一种教育类型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反映出职业技术教育的国家文化自觉。(2)深。职业技术教育实践之广泛、研究之深入前所未有,与社会结合之广泛和深入前所未有,与人的发展结合之紧密前所未有,反映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文化自觉。(3)新。结合世界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探索中国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文化创新,反映出传承创新的文化自觉。

我国现代社会学泰斗费孝通先生曾提出:完成“文化自觉”使命,创造现代中华文化。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始终在做着这样一件事,从世界文化经验中学习,从中华优秀文化中传承,在结合现实中创新,逐步完成“文化自觉”的使命。今天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正在成为现代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张正身,郝炳均.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3:44.

[2]董宝良,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6.

[3]朱有瓛,等.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7:81.

[4]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四卷)[M].上海:中华书局,1984:42.

[5]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53,61,115.

[6]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3):6.

[责任编辑 金莲顺]

作者:焦德芳 王杰

上一篇: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对策研究论文下一篇:生理学课程教学的药学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