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特征论文

2022-04-21

摘要本文分析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产生背景、特征及技术优势,探讨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应用,指出现阶段我国发展风险导向审计的难点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发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相应对策。关键词审计风险审计质量制度基础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近年来,会计舞弊问题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特征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特征论文 篇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文章分析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动因,论述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概念及特征,着重探索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问题;对策

2006年2月,财政部出台的48项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的特点之一,是借鉴国际审计理念研究和实务研究的先进成果,引入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制定了审计风险准则,并构成了整个审计准则体系的核心部分。可以预见,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必将取代系统导向审计和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中被广泛运用。因此,有必要对在我国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过程中可能遇见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

一、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及缺陷分析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是通过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确定检查风险,并以此为依据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时间、性质和范围的一种审计。其模型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存在以下缺陷:

1.忽略对固有风险的准确评估

固有风险是指假设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的前提下,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连同其它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和漏报的可能性。由于对固有风险的评估包括的内容很多,如又要评估被审计单位的控制风险。因此,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下,基于稳健考虑,注册会计师直接将固有风险确定为高水平,即直接将其假设为100%。这就人为地割裂了内部控制与固有风险之间的联系,导致对固有风险的评估存在偏差,因而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被审计单位的总体风险。

2. 对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可能失误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一般假定固有风险为最高水平,把重点放在对控制风险的评估上,依据对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由于控制测试的依据(如经济文件、会计资料、业务流程等)多数来自于被审计单位内部,容易被企业的管理者操纵,所以当存在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舞弊情形时,而简单的控制测试未能发现串通舞弊,控制测试的结果就不能反映被审计单位控制风险的实际水平,从而降低了注册会计师发现重大错报风险的概率,由此可能导致错误的审计结论。

3. 缺乏对财务报表整体风险的评估和测试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时从财务报表层次和账户余额层次两个方面加以考虑。但最终结果是落实到账户余额层次而不是财务报表层次,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审计意见的发表。具体表现是:第一,对控制风险的评估只重视对被审计单位的各种账户和余额实施控制测试,忽略了从宏观角度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第二,依据对管理层关于财务报表账户层面各个不同认定的审计结果,推测财务报表错报漏报的金额,其实质是对财务报表账户层面错报漏报的金额的简单相加,这种简单相加的结果有时并不能代表财务报表整体的特征。

4. 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缺少可操作性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分别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从审计实践上看,缺乏可操作性。这是因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同受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两者之间也相互影响,在实践中很难作出区分。另外,大部分审计程序都是多重目的,很难确定一项审计程序是为固有风险提供了审计证据,还是为控制风险提供了证据。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系列重大审计失败案件的发生,审计实务界开始反思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在防止管理层舞弊和经营战略风险方面的不足,国外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开始尝试改进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2003年10月,国际审计和签证委员会发布了一系列新的审计风险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更深入地进行风险评估,并对审计风险模型作出重大改动,至此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开始确立。2004年COSO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使得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为起点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日趋成熟。

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以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做为审计工作的主线,并贯穿审计工作始终的一种新型风险导向审计。其审计模型用公式表示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因此,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评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为主线,根据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具体的审计程序,最终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特征

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相比,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引入重大错报风险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要以评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为起点,并且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前必须准确地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而确定实施审计的范围和重点。注册会计师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不仅需要了解与财务报表项目和账户、交易相关的内部控制,而且更需要了解与财务报表相关的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行业状况、战略目标。此外,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关注的内部控制构成要素已经超过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包括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映、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8个要素。

第二、审计重心前移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程序主要包括风险评估、控制性测试以及实质性测试,而且重点是风险评估程序。风险评估程序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分析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高风险领域,并针对风险评估结果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重心由控制测试向风险评估转移,不仅强化了风险评估程序,而且强化了风险评估对审计程序的指导作用,真正体现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审计理念。

第三、审计证据的外部化

由于审计的重心从控制测试向风险评估转移,审计证据也从企业的内部向外部扩展。这是因为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需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整体环境,包括企业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以及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其他环境,并将环境证据作为企业外部证据的依据,从而为发现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串通舞弊和评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强弱提供强有力的证据。因此,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获取的审计证据不仅包括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中实施控制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所获得的内部证据,还包括风险评估程序中了解企业及其环境所获得的外部证据,有利于注册会计师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第四、审计测试程序的个性化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采取标准化的审计程序,即对不同的审计单位和审计环境都采取相同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缺少随机应变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必然导致客户对审计的预期值与审计结果之间存在着差距。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实施风险评估程序,评估确定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即通过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测试企业的各个风险领域,针对不同的风险领域实施不同的审计程序。因此,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施的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可以针对不同风险的客户,不同客户的风险,采用个性化的审计程序,从而克服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测试程序标准化的缺点。

第五、 审计思路的改变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下,注册会计师从交易的视角来评价审计风险,测试重大的会计交易。不足之处是过度地关注处理交易的会计技巧,而没有充分地关注它的经济背景,提高了审计师误解它们的背景、意义或目的的风险。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从战略系统视角来评价审计风险,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运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条审计战线,并且两条战线同时作战。首先,运用自上而下的审计思路,从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风险和战略管理分析入手,确定实施审计的重点和范围,进而对企业的经济业务做出实质性的判断,从而确定相关的审计程序。其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的过程中充分运用重要性判断的原则,对审计结果进行取证。最后,结合自下而上的思路对财务报表的整体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形成最终的审计结论。所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审计思路,可以从源头和结果多方面出发,有利于揭露和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舞弊现象,从而使审计思路更加完善和有致。

三、 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

1. 审计成本的提高问题

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可能导致财务报表审计成本的提高,主要原因是:首先,在计划和控制测试阶段,由于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范围扩大、测试范围的拓展等,需要运用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更复杂审计方法;同时从审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估到审计风险的量化都需要花费注册会计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审计范围的扩大成本和审计时间的延长成本成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潜在成本。其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把审计风险的概念贯穿于审计程序的各个具体步骤中,注册会计师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对存在问题的领域进行重新评估,必然会加大审计成本。最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注重对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从而对人力资本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多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注册会计师,这就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对注册会计师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熟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各个流程以及在审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增加了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的投入。

2. 审计人员的知识面狭窄和经验不足问题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开阔的视野、渊博的会计审计知识和相关知识和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而现阶段我国注册会计师的知识结构和经验还难以适应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这是因为:第一,虽然我国绝大多数审计人员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考试,但是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没有涉及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以外的内容,注册会计师也无法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审计经验,难以形成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第二,长期以来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的主要是会计和审计业务,没有涉及到经济、法律等其他方面的业务,导致注册会计师不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行业背景、战略目标、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也不具备运用数理模型分析推理的能力。因此,我国注册会计师缺乏正确评估客户的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的能力,无法针对评估结果实施个性化的审计程序。

3. 信息库和审计程序软件的建设滞后问题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宏观环境、监管环境、行业发展、经营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和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首先,注册会计师只有在审计过程中收集到足够多的信息,才能更好的分析和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其次,为了保证审计方法的科学性,注册会计师还需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进行系统的统计。再次,注册会计师还需要运用正确、合理的审计方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然而,这些基本数据的取得,仅仅依靠被审计单位注册会计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强大的数据库系统,对收集到的零散数据进行筛选和加工,以满足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战略评价和风险评估的需要,从而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目前,我国审计软件的开发不够理想,信息系统建设的速度比较缓慢,绝大部分注册会计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我国在审计程序软件的开发速度和信息库的建设问题等方面还达不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导致客户信息储存量较少,数据的积累有限,从而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整体风险和行业风险的分析。

4.法律、准则制度的不完善问题

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虽然正式引入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制定了风险导向审计准则。但与其相适应的注册会计师执业的法律环境还不完善、相应的准则指南和其他配套规范还没有建立,这将影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

注册会计师执业法律环境的不完善主要表现:第一,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证券法》、《刑法》等法律文件都是以行政责任为主,以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为辅,特别是对民事责任的规定笼统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第二,注册会计师监管部门对审计质量的监管主要是检查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是否执行了所有常规的审计程序,而不是检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的质量,即所承担的审计风险,致使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物所会重视常规审计程序而忽视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第三,我国目前仍旧处于审计诉讼成本过高、审计诉讼率过低的阶段,致使企业的投资者起诉会计师事务所具有较高的难度。以上导致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物所不会主动实施审计成本较高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上。

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审计准则还没有细化为能够为注册会计师理解和掌握的细则或指南,审计人员难以将审计准则付诸实施;我国审计准则所涉及的风险评估内容只是对1992年COSO提出的内部控制的五要素的评估,即对控制环境、监督、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和控制活动的评估,对五要素的评估是为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服务的,与国外会计师事物所开展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内部控制八要素的评估,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映、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不相一致。另外目前我国还没有依据八要素建立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企业建立风险管理制度缺乏依据,会计师事务所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缺少参考标准。

四、推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对策

1. 完善审计程序、提供增值服务合理提高审计收费

针对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而增加的审计成本,对会计师事务所而言,一方面,应高度重视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制定完善的审计总体策略和合理的具体审计计划,以减少不必要的审计程序,力求在确保审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审计成本。另一方面,注意提供增值服务,例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可以为被审计单位提供改善企业的人员结构、完善企业的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等建议,甚至为企业建立风险管理制度献言建策,当客户意识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也存在增值服务,并为企业带来增值服务时,就可以在审计成本、审计收费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进而可以合理的提高审计收费。

2.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重构注册会计师的知识体系

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具备的知识范围和职业能力,难以适应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为了适应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对注册会计师进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知识体系的培训,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及时调整培训工作思路,改善注册会计师的知识结构,使其不仅仅精通会计、审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该使其掌握战略管理、薪酬管理、经济指标、业绩评价等前瞻性的知识。其次,会计师事务所应该优化注册会计师的队伍,改变会计师事务所的人才结构,促进人才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另外,会计师事务所还应该重视法律、电子商务、风险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人才的培养,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打下基础。

3. 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建立数据库、大力开发审计软件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应会同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各种级别的资料库,收集各个行业的资料,并且将各个行业所获得的信息及时在网上公布,从而实现会计师事务所、各级政府以及各个协会之间的联网。以解决会计师事务所收集数据能力方面的限制,满足会计师事务有效判断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和行业风险的需求。

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功能庞大的数据库,建立客户档案,对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识以及有关被审计单位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并及时更新数据库,为注册会计师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以满足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及时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战略、业务流程、风险评估和经营业绩等方面的需要。

我国应该大量进口国外先进的审计软件,不仅能使审计成本和经济效益达到平衡,而且还能提高审计效率。在引进国外审计软件的同时,我国应大力开发适应我国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的审计软件,从而可以直接对信息数据库进行加工和分析,并可以根据开发的审计软件自行检验,促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全面推行。

4. 加强法律、准则制度建设

为了有效推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需要从以下方面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第一,在《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证券法》、《刑法》等法律文件中明确界定普通过失、重大过失和欺诈行为的界限,增强审计法律的可操作性。第二,改变以行政责任为主,以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为辅的法律现状,落实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赔偿责任。第三,健全诉讼机制,简化诉讼程序,严格业务检查制度,加大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监督力度。

需要从以下方面加强准则制度的建设:第一,制定审计风险准则指南,使准则指南具有可操作性,主要应制定《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 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 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准则指南。第二,依据2004年COSO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修订《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 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使得审计风险评估内容扩展为对内部控制八要素的评估。第三,建议财政部会同大型企业、会计师事物所着手制定主要行业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为企业建立风险管理制度提供制度依据,同时也为会计师事务所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提供参考标准。

[参考文献]

[1]刘明辉.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 [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158-183.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62-200.

[3]胡春元.风险基础审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87-114.

Issues in Modern Risk-oriented Auditing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WangLiyan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Shijiazhuang 050031,China)

Key words:traditional risk-oriented auditing;modern risk-oriented auditing;problems;countermeasures

(责任编辑:张积慧)

作者:王丽艳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特征论文 篇2:

浅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在我国的运用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产生背景、特征及技术优势,探讨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应用,指出现阶段我国发展风险导向审计的难点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发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审计风险 审计质量 制度基础审计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近年来,会计舞弊问题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安然事件使美国公众谈“股”色变,银广厦案件使许多国民黯然神伤。不断发生的财务丑闻严重地打击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社会公众开始质疑资本市场、质疑注册会计师。为了提高审计质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中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48项审计准则并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新准则引入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背景及发展趋势

(一)国际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及现状

国际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经历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两个阶段。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40年代为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思想萌芽时期,50年代至90年代为发展应用时期,到20世纪70年代,基于审计风险观念的控制模型在审计实务中被陆续采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思想的发展成熟,使得研究开发新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成为可能,在国际性大会计事务所的牵头组织下,经过审计实务界、学术界和教育界的不懈努力,新的审计方法被不断开发出来,其中,1997年毕马威研究小组提出的BMP审计模式率先揭示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内容,其他国际事务所也先后开发了各自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这些审计模式虽然在结构框架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基本原理相同[1]。监管者和学术界也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予以了肯定,认为其可以提高审计的功效。发达国家的审计实践不断地证实了这种审计模式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这一新的审计方法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二)国内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及现状

我国的风险导向审计起步较晚,与国际相比有着很大差距。2002年之前,审计理论和实务对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解停留在制度基础审计方法下的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阶段,之后才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逐步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和深入的研究。2003年,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推动下,谢荣教授负责的“风险导向审计技术与方法”开启了我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系统研究。2004年2月,陈毓圭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由来及其发展的认识》,拉开了国内理论界全面关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序幕。此后至今,国内审计界的专家学者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与实务进行了更为广泛的探讨和研究,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审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思想全面贯穿于新审计准则之中,标志着我国已正式步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时代。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特征和技术优势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的主要区别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导向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审计模式,与传统的制度基础审计的主要区别及特征如下:

(二)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技术相比,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技术具有如下优势

1.战略风险分析技术。注册会计师可以采用政治、经济、社会与技术分析技术和波特分析技术,对客户的战略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形成对行业利润的合理预期。

2.经营风险分析技术。注册会计师可以采用价值链分析技术、波士顿分析技术和SWOT分析技术,对客户的经营业绩做出合理的预期。

3.业绩评价技术。注册会计师可以采用平衡计分卡和标杆管理分析技术,对客户的经营业绩进行总体评估。

4.剩余风险检查技术。注册会计师可以采用将传统查账技术和现代审计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客户会计报表中的剩余风险进行分析,最后可将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2]。

由此可见,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主要采用了战略分析和系统分析工具,这就大大提高了注册会计师发现问题的能力,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

三、目前我国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面对的挑战

现阶段在我国开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仍然存在着一些现实的困难,具体表现在:

(一)引入风险导向审计需要条件

能否正常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并收到预期效果,常取决于被审计对象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内控是否有效等等。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风险导向审计模型才刚刚引进,只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在审计技术方面还不够成熟,在某种程度上仍依赖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而中国许多企业内部控制机制还未完全建立,由于受被审计单位管理、内控制度水平的影响,风险导向审计短期内难以全面推行。

(二)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动力投入更多的成本开展风险导向审计

一方面,开展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之前对企业各个方面进行调查了解,人员成本会比较高,而且会计师事务所要进行大量的初始投入,如客户信息库的建设、审计软件的投入、员工的培训等,所以将会导致审计总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存在审计关系的失衡及审计责任的缺位,市场上仍然缺乏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因此,在我国当前的执业环境下,绝大部分事务所没有动力投入巨大的成本开展风险导向审计[3]。

(三)注册会计师的知识和经验储备不足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知识从以会计、审计知识为重心向以管理知识、行业知识为重心转移。由于审计的重心转移,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注册会计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注册会计师扩大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但长期以来,我国注册会计师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过于集中在会计审计方面,无法满足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知识的多元化要求。

(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本身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为出发点,分析性复核程序在其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实施的实质性程序有限,如果忽视或错误判断任何一个潜在的风险因素,注册会计师承担的审计风险就会大大增加[4]。

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约束制度

应先从立法上应完善对注册会计师在各种情况下审计责任和违约责任的规定,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加强监管部门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力度,选派“独立性”较强的监管人员,以削弱监管部门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高级管理人员之间存在的关联关系。

(二)根据增值服务合理提高审计收费

依照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会增加事务所的审计成本,在目前国内各事务所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直接提高审计收费又不可行。解决这种矛盾的途径可以是,在审计过程中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调整审计程序,让客户感到他们获得了审计以外的很多增值服务,如提供内控建议、管理建议书等,这样可以在不削弱本所竞争力的情况下合理的提高审计收入。

(三)提升注册会计师执业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

传统的审计方法采用的是标准化的审计程序,即使注册会计师不懂管理知识、行业知识也可以进行审计。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后,由于审计重心前移,对注册会计师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技能的培训可以弥补在实施分析程序时工作不到位的缺陷。根据国外的审计经验,分析程序对于差错防弊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审计人员在这方面技能的培训。此外,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还可以在保证审计效果的情况下提高审计效率,降低事务所的审计成本[5]。

(四)引导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信息平台

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审计人员必须掌握包括宏观经济环境、监管环境、法律环境、行业状况、经营风险、财务状况等各方面的信息,以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只有建立功能强大的数据库,才能满足审计人员了解企业战略、评估经营风险、进行业绩衡量等的需要。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建立国家级的信息库,并督促各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建立本地区的信息库,从而整合为一个能够获取充分信息的平台,便于注册会计师在进行风险评估时能充分获取相应资料,降低审计风险,提高服务质量。

总之,采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方法是大势所趋,但目前在我国的审计实务中,还缺乏全方位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实践基础。我们应不断学习和借鉴国际研究成果和国际实务经验,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以风险评估为中心的审计模式。

参考文献:

[1]窦中华.浅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及其发展.财会研究.2008(8).

[2]董丽英.试析新审计风险模型及其运用.财会月刊.2007(5).

[3]郭莉.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及其推行难点分析.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11).

[4]谢荣,吴健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基本内涵分析.审计研究.2004.

[5]许莉.透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审计研究.2005.

作者:郭静娟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特征论文 篇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挑战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

[摘要]随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运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主要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中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理念、专业能力和审计成本三个方面构成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北京颁布了新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在境内所有会计师事务所执行,这意味着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已步入实施阶段。风险导向审计的全面实施无疑对中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理念、专业能力和审计成本等诸多方面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应对已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理念的挑战

审计模式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在颁布新的审计准则之前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也运用过风险基础审计方法,即以“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为风险模型的风险基础审计,我们称之为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称新的风险导向审计即以“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为审计风险模型的风险基础审计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最主要区别是审计理念的不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首先考虑的是被审计单位所面临的战略风险,是从被审计单位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来分析其经营风险、生存发展能力以及管理水平等,并在此基础上对重大错报风险予以评估,然后再看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即“自上而下”,这是一种较高层次战略观的体现,是一种全新的审计理念。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只注重对账户余额和交易层次风险的评估,这种从较低层面上评估风险的方法容易犯捡芝麻丢西瓜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尤其是当被审计单位员工串通舞弊或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时,更显得无能为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跳出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即“出乎其外”,首先对其宏观经济环境进行综合的分析,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状况、法律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等六项内容。风险导向审计体现的审计思路是:会计师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通过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定量评估从而确定检查风险,进而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将关注的重点由内部控制转向对企业经营目标、战略措施和经营活动的分析,进而从整体上把握了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然后再回到内部控制的测试和财务报表的实质性测试的程序即“入乎其内”,因此,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项重大的变革,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由外入内的全新的审计理念和方法。

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已习惯于在较低的财务报表和账户层面上就事论事,忽略产生这些会计信息的环境因素,而这些因素可能要远远重于信息本身。尽管我国旧的独立审计准则也要求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模型来反映审计风险,但并未将相关风险与证据数量联系在一起运用,按照“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过程是通过对财务报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来确定检查风险,进而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注册会计师往往只依赖对内部控制风险的评估来直接确定检查风险水平,这种自下而上的做法过于依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难以从宏观层面上把握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风险。在复杂环境下或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不健全时,如果继续采用传统审计模式,局限于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把审计的主要资源集中在具体交易事项和余额细节测试上,极易引发审计风险。

中国注册会计师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所包含的新的审计思想或方法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以及观念上的陈旧导致在接受这一全新的审计方法上的思想滞后,必将阻碍该方法尽快更好地运用。因此,中国注册会计师应摒弃旧的风险审计理念观念,适应新准则的变化与要求,全面树立新的风险导向审计理念,进而适应新的风险审计理念下的审计方法和程序,即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针对已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同时还要注意各程序之间的相互衔接的问题。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的挑战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注册会计师知识结构的挑战。风险导向审计的显著特点就是审计重心的前移,即要求注册会计师从以审计测试为中心到以风险评估为中心,审计的第一个程序就是对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发展战略、组织形式、治理结构、管理层诚信度等所有影响被审计单位的因素都做出评价,识别和评估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不仅应当具备会计审计知识,还要熟悉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状况,法律与监管环境,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经营目标、战略和相关经营风险、内部控制等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被审计单位的行业风险和经营风险情况作出正确的评估。而这些风险的评估很多要涉及非财务方面的内容,显然,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具备宽口径的知识结构,采用宏观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导致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生错报的根源人手,充分全面地了解和评估其经营风险。而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过于狭窄的知识面尚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目前中国注册会计师都是通过全国统一的五门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而获得执业资格的,具有比较高的执业水平,但相对来说缺乏除此以外的其他相关的行业知识,如金融知识、行业产业知识、企业战略管理方面知识等。此外,随着分析性程序的要求日益增高、辅助软件的推行,注册会计师还必须掌握一些常用的分析软件和工具。在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后,会计师事务所必须针对现有注册会计师的知识缺陷进行全方位的行业知识训练,并且在招聘新人时不能单纯看其会计审计背景,还应强调其其他相关专业背景,否则这种高素质宽口径、全方位、复合型人材的缺乏就会成为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的瓶颈。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对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判断是现代审计的灵魂,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无处不在,一旦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失当,就可能会引起审计失败。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要求与以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第一个程序是风险评估,主要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实际上就是一个复杂的职业判断的过程,如了解内部控制的深度如何、重大错报风险的高低、特别风险的识别等,如果判断不准确,就会

导致后面审计程序的实施效率或效果。尽管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下中国注册会计师也要进行风险评估,但往往简单地将固有风险评估为最高,自然也就不需要职业判断了,因此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一直未受到检验或考验。另外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强调针对风险不同的客户、客户不同的风险领域,需采用个性化的审计程序。随着新经济事物的出现如电子商务、衍生金融工具等,产生了新的风险领域,这就势必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导致财务报表产生的重大错报风险加以判断和评估,并据此确定相应的审计程序。传统审计程序标准化、模式化,给中国注册会计师留下的判断和选择的余地较小,注册会计师习惯于机械地执行审计准则所规定的审计程序,无需选择,不敢判断,造成千人一面。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为注册会计师发挥聪明才智、运用职业判断能力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比传统的审计方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伸展性。

(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也对中国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采用的具体程序和方法产生影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另一主要区别是审计方法和程序的不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为起点,分析程序在审计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大量的事实也证明了分析程序在查错防弊中的有效性。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下,分析程序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并且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将大量客观数据通过计算机分析软件快速、准确地得出注册会计师需要的结论。所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的分析程序可以得出证明力较强的审计结果,从而对企业风险的评估起到重要的佐证作用。同时,充分借鉴现代管理方法,将管理方法运用到分析程序之中。我国审计理论界对分析程序的研究重视程度不够,实务中执行分析程序时也是点到为止,随意性大,分析程序不仅应用范围偏窄,而且主要集中在对财务数据关系的简单的比较和分析上,如绝对数分析、比率分析和趋势分析等,基本未用到分析程序中的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和统计调查规则等较复杂的方法。这也可能是中国注册会计师一般不能查出被审计单位重大舞弊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审计理论界应加强对分析程序应用的理论研究,为实务界提供具体得操作性较强的分析方法,使这一行之有效的方法被广泛、灵活地运用到各个审计程序中。

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成本的挑战

一是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后,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国外会计师事务所的实践经验证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需要更多有经验的合伙人及高级审计人员的参与和引进,现有员工管理知识(包括行业知识、风险识别与评估知识、法律知识、战略管理知识等)、审计软件应用方面的培训,因此人员成本会比较高。此外,在审计工作中,注册会计师将比以往更多地利用专家的工作。

二是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程序的执行成本提高。由于风险观念贯穿于每个具体审计程序中,一旦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就要对既定的程序进行重新评估。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或内部控制不健全,必然会大大增加审计成本。而且实施风险导向审计后,在风险评估程序和控制测试程序,注册会计师关注的范围扩大,程度加深,必然导致工作时间和审计成本的增加。

三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先期成本加大。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后,每一次的审计成本自然下降,但事务所的前期投入成本必然加大。事务所需要建立强大而有效的客户信息库、行业信息库,以满足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战略评价和风险评估的需求。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重要特征是审计重心前移,注册会计师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需要先执行风险评估程序,对客户整体的经营环境进行充分地了解,再针对风险不同的客户以及同一客户不同的风险领域,制定出个性化的审计程序。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必须获取足够多的信息,才能在风险评估时真正了解企业的战略、流程、风险管理、业绩等基本情况,最终做出恰当的职业判断。由此可见,为了实现审计目标,保证审计活动的顺利进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建立功能强大的信息库,存储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众多信息。然而,目前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对客户的关注非常有限,很多会计师事务所对客户所在行业的风险和客户自身的经营风险都缺乏了解,相关信息明显储存不足,信息库的建设还达不到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这些都会严重地影响审计结果,很容易出现审计失败。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准则的出台和实施在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降低发生审计失败的可能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确实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借鉴国际经验积极应对。

(责任编辑 赵利)

作者:李鸿雁 王学梅

上一篇:泛珠三角休闲经济发展论文下一篇:面料再造艺术服装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