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档案改革研究论文

2022-07-03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分析当前企业档案管理所面临的时代背景;然后概述了外国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分析了我国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现状;最后提出了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企业档案改革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企业档案改革研究论文 篇1:

信息化背景下供电企业档案管理改革研究

【摘 要】档案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档案管理工作既是企业当前管理水平的一个体现,也关系到将来企业对各项数据资料,历史文献的查阅,可以说,做好了档案管理工作,就是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打好了一方基础。信息化的时代里,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已然成为供电企业发展的必然之路,信息化的管理和运作,也对供电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信息化背景下供电企业档案管理改革,集合自身实践,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信息化;供电企业;档案管理;改革

一、引言

在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出现促进了企业改革的发展,是企业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获取良好经济效益的保障。面对改革和市场竞争带来的空前压力,移动互联时代和大数据带来的技术变革,供电企业在档案管理工作上需要管理的数据越来越多,需提供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求。对于供电企业而言,档案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一笔重要的财富,既对当前工作进行了归纳总结,也为未来的发展留下了可借鉴的经验。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必须加大档案管理改革,实现档案管理的全面信息化。

二、信息化背景下供电企业档案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自迈入信息化时代起,人类生产的数据总量呈现出爆炸性增长,据统计,当前每两天人类产生的信息数据量,相当于2003年前人類生产数据总量的总和。当前供电企业数字化、自动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快节奏、高频次的各项会议及工作任务,企业需要入档的档案数据量在不断增加。快节奏、高要求的工作方式,也对供电企业的档案管理、借阅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供电企业档案管理,一般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档案的记录、存储方式都比较传统,大多依赖于人工。充分认识信息化技术的优越性,做好档案管理信息化改革工作,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是供电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信息技术为供电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信息网络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电力企业在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对档案的安全保密工作,要加大安全技术的应用,确保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安全性。

三、信息化背景下供电企业档案管理改革几点建议

1.建立信息化管理模式

在信息化背景下,实现管理信息化发展,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对于供电企业而言,档案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无形的资产,企业要想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保证档案管理质量,就应当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档案信息录入时,要一改以往的手工方法,要利于信息化技术进行档案信息的录入;对已经录入的档案信息,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分类整理,按照年份、类别、日期等参数进行有序的存储,进而方便档案信息的调用和查阅。

2.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与管理

信息化背景下,对供电企业档案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供电企业而言,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养的高低、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想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供电企业就必须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对内,企业必须加强现有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加强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而更好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对外要引进懂专业、有信息化管理能力的档案管理人才,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保障。另外,有条件的还可以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组织专题研讨和学习,相互分享管理经验,共同提高进步。

3.档案安全管理

在企业推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档案安全问题。在档案信息化管理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去攻击他人的网络系统,窃取他人的档案信息,从而危害到他人、企业、社会或国家的利益。为了确保档案信息安全,供电企业就必须做好档案安全管理,在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在系统管理上使用动态口令,在档案借阅上采取智能身份认证等技术,以技术为依托,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同时,要定期对网络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善网络信息系统存在的各类安全风险漏洞,进一步完善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4]。同时,要严格按照AAA级档案馆的建设标准,切实加强档案馆的硬件建设,切实抓紧抓实“八防”(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盗、防光、防虫、防水)基础建设上,以及不断加强防磁、隔热功能,完善密集架、空调、电子消毒机、去湿机、温湿度测试仪等先进的档案设施、设备,强化档案资料的硬件管理。

4.实现现代化的管理

档案作为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高度总结和提炼,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有着的良好的引导作用。档案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在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后,应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包括完善的档案录入流程,加强对档案的过程管理,严格档案借阅和归还制度等,要大力推行网借阅制度,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去进行档案管理,进而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四、结语

在供电企业发展过程中,档案是一笔无形的资产,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有着重大作用。信息化背景下,而企业要想更好地发展下去,就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要积极的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在档案管理中要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确保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马玲玲. 信息化背景下供电企业档案管理改革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15,23:261.

[2]刘玉华. 数字时代供电企业档案管理及其信息化问题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6,06:180.

[3]史辉情. 信息化背景下现代建筑施工企业档案管理研究[J]. 办公室业务,2013,17:156-157.

[4]赵娟. 县级供电企业如何做好档案信息化管理[J]. 科学家,2015,11:121-122.

作者简介:

程斌毅(1973—),男,湖北省黄石市人,工作单位:国网黄石供电公司,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管理学、经济学。

作者:程斌毅

企业档案改革研究论文 篇2: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分析当前企业档案管理所面临的时代背景;然后概述了外国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分析了我国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现状;最后提出了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 键 词】企业档案 企业档案管理模式 知识经济

一、时代背景

(一)知识经济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特征

当前,全球根本的社会经济背景、时代发展潮流是知识经济的兴起。根据OECD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至今,发达国家知识经济产业增加值占全部产业部门增加值的比重平均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目前,OECD成员国知识经济产业增加值占全部产业部门增加值的比重已经超过了26%,其中美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已经超过了30%。OECD主要成员国GDP增长的50%以上是由知识经济的发展带来的。美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达110个月以上,知识经济的贡献功不可没。[1]

知识经济是“直接依赖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2]知识经济的显著特征是信息、知识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作为记录企业历史活动、企业生产、技术研发及经营管理的企业档案是社会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企业借鉴历史经验、展示企业文化及制定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来源。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一套适应本公司业务特点,体现公司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档案管理模式,将为企业各项综合业务的开展创造必要条件,对规避和抵御各种风险起到一定的必备作用。

(二)市场经济体制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此后,国营企业纷纷进行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制。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公司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由竞争的市场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成为企业的根本目标。在遵守国家档案法规的前提下,企业有权自主开展档案工作;过去那种主要依赖国家档案行政管理机关运用行政手段治理企业档案工作的机制不再可行与有效。相应地,原有的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模式已不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我国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做出相应改变。

(三)更多的企业越来越认识到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文化下的先进的管理方式不断加速融合,涌现出更多的现代化、持续经营的企业。企业的经营者们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企业档案对企业的发展作用,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档案为企业生产、技术研发及经营管理提供了扎实可靠、可资借鉴的决策信息。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本企业传统的纸质档案进行扫描,引入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思想,采用档案管理系统,大型企业甚至斥资建立企业档案馆,便是极好的印证。根据中国档案学会企业档案学术委员会2010年的报告,对87家中央企业的不完全统计,共有专兼档案人员65520人,档案室9963个,档案馆201个。[3]2001年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三峡工程档案馆开馆,2010年中国化工集团正式建立档案馆,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档案馆正式成立,中国石油、南航集团公司等大型央企计划建立档案馆,预示着中央企业正掀起一个建立档案馆的高潮。

二、国外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概述

企业档案工作作为档案事业的一个分支,是在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起来的。企业档案馆发源地在国外,世界第一个全国性企业档案馆、地区性企业资料档案馆、企业内部资料档案馆都诞生在国外。企业档案馆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德国。1905年,德国克虏伯公司成立档案馆,这是我们知晓的世界上第一个企业档案馆。[4]不同的国家企业档案馆的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有以下三种典型的管理模式:

(一)集中式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

集中式的企业档案模式代表是俄罗斯。俄罗斯基本沿袭了苏联的档案管理体制,即层次型的集中式档案管理体制。俄罗斯联邦中央、加盟共和国、州和自治区都设立了档案事业行政管理机关,对俄罗斯联邦的档案事业实行层级式的管理。根据俄罗斯政府2004年颁布的《俄罗斯联邦档案局条例》的规定,俄罗斯联邦档案局是全国最高档案事业行政管理机关,隶属于俄罗斯联邦文化和大众交流部,执行为国家提供档案服务和管理联邦档案财富的基本功能,但无权在执行档案监督活动中实施法律调节行为。[5]俄罗斯联邦档案全宗条例规定,对于构成俄罗斯联邦档案全宗的企业档案,必须在国家登记。同时,私人企业的档案也不属于私人财产,属于国家或者市政所有。其保存方式由法定继承人临时保管,如果没有继承人,就由相应的国家或者市政档案馆接收。

(二)分散式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

分散式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代表是美国。美国是高度自由的国家,对于如何对企业档案进行管理,美国也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历程。总体上来说,美国各级政府档案管理部门实行分散自由保管方式,联邦政府档案机构对企业档案工作没有指导和监督的职能。国家统一制定企业档案管理办法,统一协调,互通信息,企业参照国家企业档案管理办法,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开展档案工作。企业档案管理自主性强、随意性大、个性突出,没有统一的管理体系和标准,只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立、变更档案部门,配备管理人员,随意地管理和处置自己的档案,其他机构和个人无权干涉。美国企业只对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文件才归为档案进行保存。一般来说,规模大、历史长的企业能充分认识到企业档案给企业自己带来的价值,都建立了自己的档案馆,以保存的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文件,其中还包括一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实物。

三、中国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下,正在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才能充分的发挥企业档案馆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呈现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统分结合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弊端日显

现阶段,我国的企业档案实行的是统分结合即“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所谓“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是指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专业主管机关相结合对企业档案工作实施宏观管理的体制。“条”即由国家层面的专业档案机构统一管理,在本专业内,依据专业特点,制订本专业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标准等,制定本专业档案工作发展规划,对本专业档案工作进行统一管理等;“块”则是指企业的档案在企业所在地人民政府领导下,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对档案工作提出要求,并具有档案执法检查、评比等职能,使档案事业同其他各项建设事业协调发展。同时国资委负责所辖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考核。应该说,这种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在对企业的档案管理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这种管理模式亟需不断调整和完善。

(二)部分企业不够重视企业档案管理

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一些企业受到追逐市场利益的驱动,认为企业档案不会创造利益,因而对企业档案重视不够,例如,撤销档案管理机构,精简档案管理人员,压缩管理经费,降低档案管理人员的工薪待遇等,造成档案管理人才流失,企业档案工作急速滑坡,企业档案管理局面令人担忧。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一直没有国家或地方主管机关管理和过问,企业档案工作自生自灭,处在可有可无的位置,管理不到位。

四、中国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

我国正处于一个渐进和突变兼具的转型时期,企业也呈多元发展。这对我国原有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因此,企业档案工作者应在借鉴国外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有益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我国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的改革。

(一)加快档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的政府职能定位和行政管理体制及管理方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企业档案行政管理体制也遵循上述要求和思路进行改革:企业在遵守国家档案法规的前提下自主、自觉地开展档案工作,不是像过去那种主要依赖国家档案行政管理机关运用行政手段治理档案工作;国家和当地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也转变为主要运用法律手段,对企业的档案管理行为进行宏观监控,同时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档案业务标准与工作指南,指导和帮助企业开展档案管理。

(二)更新企业档案管理理念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信息化的发展,档案工作正在由以手工为手段、以实体为对象的档案管理向以信息化为手段、以内容为对象的档案管理转变。在这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下,现代企业必须以全新的管理理念驾驭档案工作的重大变革,例如,企业档案是企业知识资产和信息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企业档案为企业内部控制服务的理念,档案管理与流程管理、知识管理相结合的理念等。用创新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推动档案工作科学发展,形成与新理念相适应的完善的制度体系、实用的管理平台和专业的管理队伍,使档案工作从传统迈向现代,从探索走向成熟。

(三)加强企业档案人才队伍建设

国外企业档案部门普遍配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而且人员素质较高,实现了高产出的目标。同时,企业档案工作者也充分认识到企业档案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价值。相对而言,我国企业档案管理存在很多问题:机构设置简单,人员流动性大,知识结构老化、对档案管理业务及相关知识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文化层次低,由此致使企业档案工作没有能够给企业带来应有的价值,因此,档案管理工作往往被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忽视。因此,企业档案部门要充分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培养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提高其技术与管理水平,为企业培养出一批专业、专才的企业档案人员,为我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杜希双.中国与发达国家知识经济发展比较分析,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decjbdwpc/t20030611_83195.htm,2006年5月30日

[2]联合国经济与发展合作组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3]中国档案学会企业档案学术委员会.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研究报告[R].2010

[4]张斌,徐拥军等.德国企业档案馆的发展及其启示[J].档案学研究.2012(2):89-92.

[5]肖秋会.当前俄罗斯档案事业述评[J].档案学研究.2008(1):60-63.

作者:施永利

企业档案改革研究论文 篇3:

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档案管理改革的策略研究

摘要: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不断深入推进中,信息化已经发展成为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趋势。对此,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借助信息化东风促进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转型,为企业的运营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支撑。鉴于此,本文在概述信息化建设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的同时,以信息化转型发展的要求审视目前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思考推进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价值

引言: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相当一部分企业早已启动了信息化建设,包括档案管理在内的很多方面工作都相继实现了信息化转型,收获了多方面的效果,证明了其价值和意义。不过,因为各种复杂因素,和信息化转型要求相比,现在部分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依旧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需要与时俱进地持续推动,以充分发挥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服务的积极作用。

一、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一)促使工作效率的显著提高

在几十年前,社会尚未步入信息化时代的时候,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大部分工作基本上均手工推进,管理理念非常陈旧,部分企业甚至缺乏比较完善的审核机制,致使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耗时长,效率低,而且严重制约了企业档案的利用率。在信息化时代逐步深入的过程中,很多信息技术陆续运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原来需要手工完成的大部分工作逐渐让位给电脑等设备及信息系统,工作推进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随着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档案的收集的内容范围逐步拓宽,进而充实了企业档案资料的内容。与此同时,在逐步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效率的背景下,能够逐步增强档案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馆藏档案质量得到了一定幅度的提高。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特别是各种信息系统平台的出现,催生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档案电子资源管理工作,并且成为目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心,为提高档案使用率,及更为充分地发挥其积极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增强企业档案保管工作质量

过去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各种纸质文件文献进行的,保管和利用纸质档案是当时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纸质档案具有易损性质,而且有对应的年限要求,确保档案完整及安全的难度相对较高,甚至不时出现档案遗失现象。应用信息技术后,开始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电子文献,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其他人接触原始的纸质档案文件的频率大幅度降低,保管并确保其安全的难度大幅度降低,档案保管工作水准得到了有效提高。

二、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动力不足

虽然,国内一些企业相继邀请外部专业机构,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全面促进企业采购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转型。不过 ,相对而言,部分企业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对信息化技术的利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探究其原因,则是由于个别企业管理者并未真正地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实际有意义。另外,部分企业档案管理负责人员的思维存在局限,他们没有意识到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在思想层面具有一定的惰性,缺乏不断进取的内动力,导致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得不到明显地提升。

(二)信息化档案管理人才严重不足

虽然,在信息化时代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在档案管理领域也出现了一定转型发展,高校 等相关机構在培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时候与时俱进地充实了教育内容,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合格人才。不过,这些人才多流向各类学校及其他科研机构的档案管理部门。在各类企业档案管理部门中,很少有能胜任信息化加持的档案管理工作的人才;特别是部分国有企业,在改制转型的过程中,档案管理部门在聘用人才方面并未迎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尤其是在提高选拔人才门槛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设置的人才选拔标准不够清晰,所以,一部分企业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具有年龄偏大、专业素养不足等特点,尤其是年轻人员的占比比较少,甚至存在青黄不接的情况,这对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转型造成一定的阻碍和制约。

(三)企业档案管理制度普遍具有滞后性

虽然,在过去几十年中,大部分企业随着时代的发展持续更新并完善了财务管理、采购管理、营销管理、决策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文件,档案管理方面的制度却并未得到更新与改进。虽然,国内高校及其他高端科研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各种电子文献数据库不断涌现。不过 ,企业档案管理却成了业内的洼地,特别是部分规模庞大的国企档案管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水平情况和企业的地位、实力有一定的悬殊性,大部分管理制度长期未曾修订与更新。其实,即便是比较前卫而充满活力的大型民营企业,在档案管理工作方面也存在滞后性,部分新兴民企甚至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制度。

三、加强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和建议

(一)优化企业档案管理理念,提高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在动力

各地档案学会等相关机构应该和企业管理有关的协会组织密切沟通,在企业层面推动宣传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以企业档案管理负责人员及企业分管领导等人员为对象,灵活组织各种培训工作,推动他们更为清晰地认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意识到推动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转型的必要性,以帮助他们打造推动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在动力。企业档案管理负责人员在日常工作期间,应该注意搜索档案管理方面的前沿动态信息,提高自己的思想认知,灵活利用各种机会引导企业管理层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及部门预算的时候,注意将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配套软件等考虑在内,提醒并争取公司领导层的更多支持,以为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打造坚实的内在动力。

(二)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设具有充分胜任能力的档案管理团队

大力推动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优先创设具有充分胜任能力的团队。对此,各类企业应该从内部的具体情况 出发,思考优化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从总体上看,企业应该思考整合档案管理工作的既有工作团队,应该大刀阔斧将为其他部门赋闲下来的人员办理离退休或者转岗手续;在接收其他部门在岗人员配偶及子女的时候,应该严格把关,适当提高准入人员门槛。档案管理负责人员应该以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等相关文件为基础,思考制定系统而科学的人才引进及后续教育计划,在招聘环节争取公司支持大胆招纳能胜任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的高端人才,在后续教育及其他相关培训环节应该融入信息技术应用、信息系统平台操作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内容,致力于打造兼具档案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及网络管理等多方面素质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才团队。对于部分条件比较成熟的大型企业,还可考虑探索激励机制,鼓励档案管理在岗人员在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允许他们面向社会开拓档案管理服务业务,提高他们的个人收入。

(三)优化企业资金投入结构,夯实能够代表时代前沿水平的设备基础

促进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该根据具体需求充分考虑采购配置足够的软硬件设备。企业管理层在思考制定公司预算的时候,应该积极采纳档案管理负责人员关于增加相关 设备研发相关技术的要求,应该为此准备充足的预算。在根据预算启动采购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确保所采购的软硬件设施可代表时代前沿技术,避免出现信息化建设定位偏于滞后的现象。有条件的企业应该主动和相关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利用他们的专业性确保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先进性。

(四)优化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机制,构设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发展比较成熟、规模较大的企业,在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主动向高校或其他科研机构看齐,在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的同时,结合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思考优化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机制,打造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应该以采购的硬件设施及所应用的软件技术为基础,根据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特点,打造专门的系统平台;应该在对内部档案进行系统而科学整理的基础上,将相关目录等信息整合进入系统平台中,建设专门的目录数据库;应该按照重要性原则,结合档案利用率 等相关情况,有步骤分阶段地将馆藏档案整理制作成电子档案,打造形成内容日趋充实的企业档案电子资源数据库;应该根据纸质及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不同需要,改进优化档案资源管理架构,思考打造各种专题数据库,为根据档案利用方面的需要情况,思考设计更为灵活而全面的档案资源服务。应该借力互联网平台,打造可在企業内部进行共享的服务平台,以为企业内部人员充分利用馆藏档案提供更为便捷的有利条件。

另外,企业在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根据可能出现的网络信息安全风险问题,强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在信息采集、档案形成、电子档案转化、电子文献存储、数据库建设等程序推进过程中,均应该在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建议下,适当采取一定 的加密措施,以全方位地规避信息安全风险,以为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及在新时期更为充分地发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保驾护航。

四、结束语

总之,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不断推进的如今,任何行业和领域均无法绕开信息化转型这个宏观的历史趋势。当前部分企业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方面问题明显滞后于时代,致使相关工作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所以,应该优化企业档案管理理念,提高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在动力;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设具有充分胜任能力的档案管理团队;优化企业资金投入结构,夯实能够代表时代前沿技术的设备基础;优化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机制,打造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为企业与时俱进地开展高质量的档案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邹惠琳.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障碍及优化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21):46-47.

[2]刘辉敏.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20(14):90+95.

[3]顾运.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分析及创新思路[J].商讯,2020(08):100+102.

作者简介:潘皓(出生年1982),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北京,北京机床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方向:企业档案管理 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助理馆员.

作者:潘皓

上一篇:金融企业诚信会计论文下一篇:金融工程风险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