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战略论文

2022-04-27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阐明了进一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只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本文探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的必然性,分析了新时代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时代我国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战略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战略论文 篇1:

更平衡、更充分、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能否顺利解决这一矛盾,不仅将影响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还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从多方面协同推进相关工作。其中,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是解决这一矛盾和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影响力的重要工具。

一、“不平衡不充分”及其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发展不平衡方面,目前还存在着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结构不平衡、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之间的不平衡、区域发展间的不平衡五大问题;在发展不充分方面,目前还存在着产业发展效率与效益不够高、城市空间的使用和产出效率不高、劳动力要素的生产率不够高等问题。

可以发现,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问题涉及多个不同领域。之所以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在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过程中长期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本质上是一种空间战略,作为各种经济活动的载体,空间均衡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居民收入是否均衡、产业结构布局是否均衡、城乡发展是否均衡,甚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之间的均衡也会受到区域间均衡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规模经济、分工经济、网络经济的存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能够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产生1+1>2的结果。考虑到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充分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提高区域发展效率与效益势在必行。

十九大报告指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1)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2)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3)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4)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5)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6)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7)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8)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9)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上述内容可以根据区域经济的对象不同而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的个体层面,包括1、5、7、8,该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强调个体区域的发展,主要包括强调个体区域的快速发展比如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强调个体区域的创新发展比如雄安新区;强调个体区域的转型发展比如资源型地区;强调个体区域的安全发展比如边疆地区。

第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层面,包括2、3、4、6、9,该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强调多个区域间的协同发展比如京津冀地区、城市群地区;强调多个区域间的统筹发展比如沿海地区;强调多个区域的均衡发展比如东中西及东北四大区域。

第三,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层面,包括上述所有内容。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层面实际上指的就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根据发展战略目标的不同,区域发展战略可以分为追求效率的发展战略和追求平等的发展战略,不同的发展战略直接反映一个政党的执政方针与指导思想。十九大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反映了我们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同富裕目标的坚定决心。

其中,区域经济发展的个体层面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不充分问题密切相关,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层面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密切相关,而区域经济发展整体层面的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力、感召力以及塑造力密切相关。下面将分别分析区域发展个体视角、关系视角、整体视角与我国当前主要矛盾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

二、从区域发展的个体视角,看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

十九大报告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不充分,意味着各种经济要素资源的产出效率还不高,体现在城市经济发展上,就是我国的城市发展水平仍然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的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与世界上的重要城市相比,其经济实力、综合实力和世界影响力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未来仍然需要稳步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从国内比较看,我国的城市体系多级分化现象比较严重,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如北上广深等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超过或者接近20000亿元,2016年地區生产总值超过10000亿元的城市有12个,而经济实力较弱的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可能只有百亿元甚至更低,这也表明我国部分城市需要加快发展速度。

发展不充分与单个区域发展之间是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后者为解决前者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根据十九大报告精神,实现单个城市的发展必须做到如下三点:首先需要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只有坚持了正确的新发展理念,才能避免传统发展模式的各种弊端,才能培育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次需要瞄准高质量的产业结构,各个城市应该根据世界、国内产业结构发展情况以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单个区域或者城市都是完整的行政单位,党和政府要在发展过程中发挥基石般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欠发达地区,要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与拓宽市场配置资源的程度与领域,不断提高政府服务、寻找、培育、扩大市场的意识与能力,从而加快城市的发展速度。

三、从区域发展的关系视角,看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一方面,十九大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依然较大,这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另一方面,区域间的不平衡是其他类型不平衡的基础,区域间不平衡不仅会导致其他类型不平衡程度的加剧,而且还会对其他类型的不平衡的缩小产生阻碍作用,某种程度上,区域间不平衡是导致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区域关系的协调,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坚定不移推动四大区域的发展。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是我国典型的四大经济区域,其地理位置、经济基础、要素禀赋各不相同。针对这些不同,党中央制定出包括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等符合各自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同时,针对四大区域的发展战略目标不同,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在强化举措上下功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需要深入改革,中部地区需要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东部地区必须坚持走创新引领的道路。这种地区与发展战略双重“因地制宜”的思路,既能够极大地满足不同区域内部不同省份的发展需求,也能够在四大区域间形成合理的分工体系,实现区域经济关系的协调化。

第二,重视城市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城市群是一种包含多种不同类型区域关系的区域类型,也是未来世界区域经济竞争的主要参与者,对区域经济和整个国家的经济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九大报告指出,应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在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实现大中小城市的共赢发展。

第三,对重点区域的发展战略提出不同要求。十九大报告中,对京津冀地区提出协同发展的要求,对长江经济带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对沿海地区提出陆海统筹发展的要求。

四、从区域发展的整体视角,看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影响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仅将指导我国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三大目标,还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作为这一思想的经济发展部分,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已经在全世界各国尤其是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最大程度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在实现共同富裕最终目标上的优越性。与世界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我国始终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共同发展的理念,每年数以万亿计的财政转移支付,在交通、电信、医疗、教育领域中的巨额投资,全面脱贫攻坚计划无不表明我国对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视。

第二,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速度与成就令人羡慕。从世界经济近代史看,我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速度与所取得的成就是极为惊人的,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在部分高端制造产业、互联网经济行业、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都实现了弯道超车,迅速成为世界第一,这对绝大多数仍然处于欠发达的国家与地区而言,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学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验已经成为世界上的一股重要潮流。

第三,我國区域经济发展所取得成就充分证明了一个稳定强大的执政党对于国家命运与人民利益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只有共产党才能够率领中国人民赢得伟大斗争、开展伟大工程、建设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种政治经济结构与关系对其他国家的发展道路选择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确立,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我们必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个区域和城市的发展潜力,提高区域间经济发展均衡程度,既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奠定基础,也为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球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提供动力。

作者:蔡之兵

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战略论文 篇2:

新时代全面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对策探析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阐明了进一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只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本文探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的必然性,分析了新时代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时代我国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性;对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贯彻实施新的发展理念,从而建立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做出了深刻的阐述,指出要进一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才能解决新时代的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它是关乎到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重要因素,它是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不懈奋斗的重要任务。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进一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区域经济发展将会实现向全面协调的转变,进一步提升其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以及整体性。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的必然性

(一)国际经济全球化与国内经济新常态下进一步贯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实质上就是通常所说的局部的经济全球化,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点状拉动”的原有发展模式或者跨行政区的较为初级的经济协作,已经不能有效地满足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这种模式它不能充分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优化配置,导致出现了一系列不合理的问题,如各种重复建设问题、产业结构雷同、市场条块分割、不良无序竞争以及各地区、城乡差距扩大等。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党的新一届领导人高屋建瓴,与时俱进地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制定了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举措,即“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这是促进我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一步贯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总体战略部署的客观需要。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有效地打破贸易壁垒,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

长期以来,我国的各省市区“行政区域经济”的区域经济发展态势,约束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施则能突破这种行政上的界限制约,有效地冲破城乡、地域封锁,进而消除分割的市场,促进各个不同区域间的沟通、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促进不同区域间产业结构的整合,缩小区域间发展水平的差距,实现各区域协调发展,并且能有效地发挥各区域优势,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实现市场需求范围的拓宽,拉动经济增长,从而更好地实现市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能够进一步推动全国性统一大市场的逐渐形成,很好地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地区贸易壁垒与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二者之间的矛盾。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有效地利用各地区相似性与互补性并存的现实基础,最终实现区域整体的动态平衡。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省市不同区域之间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还是在风土人情、文化观念等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但是相邻区域之间又存在较强的相似性和一定的互补性,这就为区域合作提供了一定的客观基础,这既可以发挥各地区的个性优势,又可以发挥优势互补,推动经济协调发展。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现更集约化和高效的发展,首先就要承认区域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彰显各个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及其特色,促进区域个性优势的张扬,才能实现优势互补,最大化地协调各区域的发展,逐渐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体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如我国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劳动力短缺,资源不足,产业结构面临转型换代,而中西部广大地区则劳动力充盈土地资源丰富,它们之间的互补性较强,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就可以发挥自身优势,承接东部地区的亟待转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及资源加工型产业,从而能够更好地释放区域发展潜力,形成较好的优势互补合作,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实现协调发展的区域新格局。

二、新时期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历经多年的改革调整,我国区域结构的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中央政府近些年来提出的一系列新的區域国家发展战略,即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战略,使区域协调发展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但仍然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

(一)各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大的问题仍然突出

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引领和作用下,使中西部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进一步缩小了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但就目前来看,不同区域之间在诸如人均财政收入指标、人均占有财富指标等一系列重要指标上继续分化。通常用国际上人均GDP最高的行政区与最低的行政区比来进行衡量,可以看到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天津的人均GDP最高,贵州省人均GDP最低,二者之间差距是4.5倍,而美国则是2.4倍,日本是2.60倍,印度略高也仅为3.61倍,而我国的这一比值明显高于其他国家,这表明我国目前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差距大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

(二)区域人口分布状况与经济活力特别是产业分布状况失衡现象严重,区域内部的经济增速分化也不断加剧。

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主要城市群来看,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达到全国GDP的42%,人口却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1%;沿海(11)省、市、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GDP总值占比为61%,人口仅占43%,其失衡现象还是比较严重。

同时,随着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呈现“西快东慢”、“南升北降”的格局外,各区域内部分化也在不断加剧。2017年我国经济总体增长平稳,增长值为6.9%,东部地区经济增速为7.5%,西部增速为8.3%,中部经济增长速度为8.0%,东北地区经济增速为4.1%。2017年上半年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缓中略降,西部地区经济开始领跑,但是其内部分化比较严重,中部普遍增速加快,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总体水平较低,但是其内部出现了回暖态势,开始呈现出南北差异特征。我国西南、东南地区部分省份经济增长较快,而西北、东北地区经济增速较慢,即“南快北慢”,经济总量占比也出现了“南升北降”的特征。区域经济总量表现出中西部比重不断上升,东部和东北部比重略有下降,这表明区域内部分化也比较严重。

(三)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在各区域之间城镇化率水平中,东部地区远高于中西部地区,2017年东部地区最高的城镇化率达到86.5%,平均城镇化率除河北、海南的城镇化率比全国城镇化率水平低外,其他的东部地区城镇化率水平都是高出了全国的平均城镇化率水平。中部地区城镇化率水平最高的仅为60.3%。平均水平较低,只有黑龙江、湖北以及内蒙古城镇化率水平能达到全国城镇化率平均水平,其他的省份的水平都在这个平均值以下。西部地区的总体城镇化率水平更低,这个区域中只有重庆的城镇化率水平比全国城镇化率平均水平高,其他地区城镇化率水平都在全国水平之下,这表明中部、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率水平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各区域之间城镇化率水平差异明显。

(四)区域之间基础设施、提供的公共服务方面差距明显

东部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的投资能力,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同时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的资源丰富,水平远超中西部地区。2017年东部地区社会固定资产规模高出中部地区88998亿元,高出西部91692亿元,高出东部地区高达191302亿元。同时在提供的义务教育方面、医疗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许多基本的服务方面,各区域之间差距依然突出,东部地区远远超出中西部地区。

三、新时代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已经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部署了主要任务,因此要牢牢抓住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目标,以体制创新为引领,冲破束缚区域经发展的瓶颈,更加有效地推进各项任务稳定落实。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有效发挥政府调控作用,实现二者有机统一。

要构建开放、规范的统一市场体系促进各地区资源有效整合,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壁垒,用统一的、有效的政府规则和市场规则共同约束市场行为主体,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当前应该在物流、人才技术、产权等方面加快建立一体化的共同市场,并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各种市场要素,进一步推动建立区域统一市场。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要集中进行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建立完善区域合作协调发展的机制模式。

为了能更有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就需要政府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区域合作协调组织,协调机构,其主要职能就是能够统一管理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体系建立,产业对接协作,市场联建,科技创新以及生态环境的协调保护,基础公共服务共享,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理顺区际贸易关系等。

(二)进一步完善适应區域经济发展的投资政策

各个不同的地区应该按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更加合理地制定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投资政策,进一步提高地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总体竞争能力,不仅如此,国家要制定实施这些投资政策,这样不仅能为西部地区多元化经济发展提供帮助支持,同时可带动区域实施项目的投资建设,更好地缩小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为区域经济进一步协调发展夯实基础。

(三)进一步加快制定落实区域协调发展规划,有效地完成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指标

一是要强化举措,深化改革,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实现全面振兴,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改革。改革重点是调整体制性和结构性的矛盾,着重解决东北地区人才流失等一系列突出问题,解放思想,推升市场化水平,并不断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力,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合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彰显其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是以创新为引领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创新贯穿经济新常态下实施区域协调发展过程的始终,要在东部地区产业升级上贯穿创新理念,在自主知识产权以及核心技术方面形成本地的知名品牌,提升竞争力,打造一批成功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率先推动现代产业转型升级,开展与国际社会更高层次合作,尽而提高优质资源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是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迈向更高质量发展,就要不断深入贯彻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吸引国际资金,建立开放共筑的合作平台,同周边国家在基础设施等方面互联互通,建设新疆、福建丝绸之路经济核心区。推进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形成现代化的交通网联相关产业,生态共治的协调模式,形成京津冀共同体,加快雄安新区高标准建设,将其打造成创新发展示范区。并加快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共抓生态文明大保护建设,打造长江美丽绿色生态走廊。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契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拥有一系列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优越的区位优势,较好的优惠政策红利、科技人才红利等。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改革的前沿,未来它的开放的领域会进一步得到深化,我们要充分利用其带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全面发展的契机,推动区域经济协同的进一步发展。

(四)要促进区域经济进一步协调发展,要注重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

区域经济要向更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发挥各地不同区域优势,形成各地特色的协调发展格局,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进一步重视中心城市的带动能力,实行“以点带面”,推动区域协调和高质量发展,并且要进一步加快推动城镇化的步伐,破解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瓶颈,更好地推动落实非城市户籍人口的落户举措,进一步建立完善城市群体一体化机制,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鼓励支持特色中小城镇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大城市管理水平的精细化,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协调既是我们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手段,也是我们的目标,同时也是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和蕴含发展潜力的统一。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它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蕴含着客观的发展韧性、潜力,也为我们提供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回旋空间。我们要按着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高质量协调发展战略,进一步构建统筹有力、绿色协调、竞争有序、共赢共享的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有效机制,为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内在推动力量。

〔参 考 文 献〕

〔1〕蔡武,吴加广.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协调发展战略选择〔J〕.济宁学院学报,2018,(06).

〔2〕孔凡斌,陈胜东.新时代我国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思考〔J〕.企业经济,2018,(03).

〔3〕石淑华.区域经济发展:新理念、新战略、新格局〔J〕.江苏社会科学,2017,(05).

〔4〕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孙玉婷〕

作者:黄志芳 丁宁

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战略论文 篇3:

辽宁区域协调发展探析

[摘  要]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区域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客观现实迫切要求进一步深化区域间协调发展。随着辽宁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在市场机制、区域分工和基层创新等方面出现的问题难以适应改革需要。应该在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构建多样化的区域合作机制以及激发基层创新动力上多下功夫。

[关键词]机制创新;区域协调;区域合作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新时代区域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目标。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成为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重要抓手。

辽宁结合自身情况提出实施以沈阳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沈抚新区、突破辽西北、县域经济为主要内容的“五大区域发展战略”。以“五大区域发展战略”为重要抓手,培育现代化都市圈,促进重点区域内外在重点领域的合作,形成东北地区协同开放合力,深入推进与发达省份的对口合作,实现南北互动。但辽宁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仍然存在市场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区域分工不够合理、基层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协调发展新格局的形成。解决这些突出问题还需立足辽宁实际,正确认识和领悟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遵循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原则,科學统筹精准施策。

一、推进辽宁区域协调发展的迫切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从解决贫困、温饱问题跨越到对美好生活的实现。主观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不断升级,但客观上对美好生活的实现程度却产生了落差。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的具体体现;但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实现程度之间的落差则说明发展还远远不够。如何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了8项重点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辽宁想要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必须首先认识到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迫切要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指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平衡与不平衡是相对而言的,可分为区域间不平衡、领域间不平衡和群体间不平衡。其中区域不平衡是关键,因为各领域和各群体往往受制于由地理或经济空间所形成的区域之中,以区域为载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等五大领域,其发展平衡或不平衡与区域发展息息相关,各类群体的发展状况亦然如此。区域发展平衡,促进各领域和群体发展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各领域和群体发展不平衡。在我国,区域不平衡主要分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不平衡、城乡不平衡。在与发达地区比较时,辽宁省与发达省份间的差距不断增大。例如,在经济维度上,总量和增长速度都与发达地区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在社会维度上,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人民生活水平和基本收入水平的差距问题也比较突出。

此外,在辽宁省内也出现了地区分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城城之间、城乡之间。14个直辖市中,呈现出“2强12弱”的局面,大连和沈阳与其他12个市差距较大;在县域比较中,较发达县(市)主要集中在南部,一般县主要集中在中部,落后县(市)主要集中于东部和西北部,呈现出“南强、中中、东西北弱”的情况。

当前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是全面。“‘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是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辽宁省要想实现更平衡的发展,必须与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加大开放力度;健全地区间协调发展机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扶持力度,保证这些地区与全省乃至全国人民共同进入小康社会。

(二)区域发展不充分迫切要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发展的不充分,主要涉及发展中“量与质”的关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社会进入了新时代,对发展的愿景和要求提高到了新层次。顺应时代需求,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我国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路径,从而转变发展方式,推动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实现更充分的发展。更充分的发展在现阶段的目标是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所谓更高质量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从“有没有”变为“好不好”,从“大不大”变为“强不强”。即从人民的角度看,要实现人民生活好不好的问题;从经济的角度看,要实现经济发展强不强的问题。这就对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1.更有效率的发展。资源是有限的,依靠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未来的经济发展追求的是用更少的投入生产更多的产品或获得更大的效益,实现更有效率的发展。市场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运行机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将“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但市场的效率是以各种生产要素能够依据供求变化而自由流动为前提的。在现实中,由于地理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行政区划等因素导致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过于集中,阻碍了人才、技术等要素的充分流动。因此,加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速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效和健康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更公平的发展。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演进的内在动力,社会主义制度本质是公平正义的制度。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地区人文历史资源物产等条件差异较大,区域发展“天然”不平衡。要素向具有优势的地区流动,对条件较差的地区而言想要自己努力改变落后状况难度极大,为了改变贫困、欠发达地区的面貌,就必须要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和帮助。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缩小那些基础差、底子薄的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各地比较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才是公平正义社会制度的体现。

3.更可持续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高速增长的代价是资源和环境的高消耗。经济起飞初期,经济空间布局受到自然资源禀赋的限制,但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原来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资源环境的承受力越来越弱,高耗能高污染等落后产能逐渐被淘汰,绿色低碳、创新引领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主导。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为此,迫切要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使人口、资源和环境实现有效、规范的空间开发,控制开发强度,促进空间均衡,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进行各类开发活动,进而实现区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二、辽宁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2003年中央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辽宁省区域发展不断加速推进,从过去的“三大板块”“五点一线”到现在的“五大区域”,纳入到区域发展战略的地区数量不断增加、布局更加优化,助力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但随着改革的推进和国家对区域发展的新要求,辽宁区域发展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一些认识误区、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开始凸显。

(一)市场机制没有发挥主导作用

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简称《意见》)的要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应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原则,市场在区域协调发展建设中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应更好发挥其引导作用。“市场的主导作用”指的是市场机制对区域内经济主体行为起到主导性作用,通过价格机制来影响经济主体的决策和行为,形成自发的要素跨区域流动、企业跨区域发展、产业跨区域转移,进而促进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但由于经济主体以利益最大化为行为导向,导致市场机制具有不完备性,容易产生区域内无序竞争、重复建设、市场分割、分工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加剧了区域间的不协调发展。政府应该通过行政手段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在市场机制为基础和主导的前提下,将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良好结合,共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由于我国实施以分税制为基础的财政体制,各行政地区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加剧了区域间利益竞争。虽然辽宁省没有实现通盘的分税制,各市县因地制宜、自求平衡,但本质上地方政府间同样属于竞争关系。在经济指标考核压力下,地方政府为保护当地经济利益扶持本地企业,形成地方保护主义,加剧了区域间无序竞争。这具体体现为产业分布上的“小而全”“大而全”,重复建设,产业趋同,短期利益为先,恶性竞争等现象严重。同时,各地政府为招商引资绞尽脑汁,竞相出台税收返还政策吸引企业,以非市场化手段进行资源配置导致要素市场扭曲,进一步弱化市场作用。最终市场机制被政府行为取代,形成“大政府、小市场”的局面,违背了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二)區域分工不够合理精准

区域协调与区域分工密不可分。区域分工是区域协调的重要基础。区域经济主体是否能够参与到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中,关键是在于区域间各主体是否能够以自由平等、互惠互利互补的原则,联合发展,形成经济共同体,在促进个体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升整个区域的发展,实现共赢,这一过程以区域分工来体现。因此,区域间分工状况直接决定了区域协调发展进度。区域分工越合理,越能加深区域合作互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协调发展越好;区域分工越不合理,越能阻碍区域合作互动,区域一体化进程缓慢,区域协调发展停滞。

区域分工的现实依据是区域间差异,主要表现为生态、资源、生产要素、发展阶段、经济和社会结构、公共服务等方面。各地区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合理分工,同时促进整个区域利益和各地方利益的增长。目前,从辽宁全省层面看,五大区域功能定位基本完成,但各市、县区、乡镇对自身的特殊优势和产业发展的认识不清,区域分工还不够合理和精准。

1.地方政府间盲目竞争问题仍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重复,各地区争建大型基础设施,如省内多个港口项目相继建成。各地政府仅从本地角度而非全局角度来考虑对基层设施的需求,导致重复建设,这表明区域协调中的合作机制和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各地方仍然是各干各的事,最终造成资源浪费和过度竞争。

2.产业规划不协调。区域内部各地方之间的产业规划不协调,强化市场的割裂,阻碍区域一体化。如五大区域内发达地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关联度较小,各市与东部发达地方对口时产业关联度较小;产业规划趋同,难以实现“一区一策”;发展战略定力不足,政策规划缺乏长期性和战略性,随意性较大;追求“短平快”,哪个热门就上哪个项目;拉进来一个项目,就自称为该领域的产业基地,各地区都想成为区域中心。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辽宁省内区域一体化进程。

(三)基层政府机制创新动力不足

目前,辽宁五大区域发展计划已经出台,区域发展思路已经形成。但很多地方实际推动效果并不理想,机制创新的动力严重不足。

1.我国长期以来的区域竞争发展模式所留下的“路径依赖”。所谓“路径依赖”指的是在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过程中,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好比物理学中的惯性。区域竞争发展模式激励各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发展本地经济,并在以GDP为核心的干部考核机制中得到不断强化。各地区间的竞争极为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激发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改善了地方投资的各种环境,提高了各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但这种模式也衍生了一些问题。区域发展模式被调整为区域竞争与区域协调“双模式”。可从认识到实践的转变需要时间,之前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机制不可能一时之间全部转换。当旧的思维和机制无法对接新的思路,旧的办事方法无法解决新的问题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就遇到了阻碍。

2.省级政府对各地方没有做出明确授权,省一级与地方权力边界不够清晰。很多事情基层自己说了不算,遇到困难和问题需要向上级请示,而通常情况上级的回复又缺乏操作性。此外,立法环节也几乎空白,政策和规划缺乏执行的法律保障,探索区域协调的相关改革处于无法可依的状况,基层官员被现行规章制度束缚,最终导致“口号喊得响,实际没人做”,机制创新的动力严重不足。

三、推进辽宁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国家乃至世界性难题。在辽宁经济刚刚企稳回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实现的重要时间节点上,如何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辽宁全面振兴的工作重点。要“科学统筹精准施策,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近些年,辽宁省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下一步,还需从阻碍辽宁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入手,通过科学、统筹、精准的政策制定与执行,把区域协调发展推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

(一)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1.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从我国改革开放多个“特区”“新区”的经验教训来看,政府可以培育增长极,却无法决定谁是真正的增长极。辽宁“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可以锁定潜在增长极,但无法决定哪个城市成为增长极。谁能成功最终还需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在发展区域增长极上,政府发挥培育作用,市场才是最终的裁判。所以,政府除了减少对市场干预之外,还需遵循市场规律,加强监管体系改革以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领域发挥决定性作用。健全市场法规和制度,强化执法效果。对省内市场中垄断、不正当竞争、价格歧视等问题依法依规处理。省级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行政措施进行监管,防止地方保护主义、不公平的税收政策等情况的出现。

2.有效弥补市场缺陷,规范各级政府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职能。按照区域经济学理论,在区域发展的起飞阶段,区域内增长极可以通过政府干预而培育出来。政府将资源和政策投入到那些具有优良资源禀赋、较强环境承载力、人力资源充足的地方,形成政策和要素的“洼地”,可以较快地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投资条件、生活环境,从而加速那里的发展,进而可以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长期来看,政府过度保护干预市场,将使地方陷入“越保护,越慢;越慢,越保护”的恶性循环中。所以,省级政府的主要职能应该是推进全域市场一体化,促进在市场机制下的区域间合作分工,制定区域发展顶层设计,使用财税政策等经济政策引导全省要素的合理配置,加大对欠发达县、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扶持其发展。地方政府的职能是加快本地区的市场化建设,市场化越高,地区交易成本越低,政策障碍少,地区竞争力就高,与其他地区相比,比较优势就越强。

(二)构建多样化区域合作机制

为了增强辽宁“五大区域”分工的合理性和精准度,深化区域合作机制,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搭建辽宁区域合作机制的基本框架。可以借鉴我国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初步构建起区域合作机制的基本框架。组建三层区域合作的运作机制,即决策层、协调层和执行层。决策层为辽宁全省最高协调机构,负责推进、协调、解释、仲裁跨区域合作中的重大事项。协调层负责协调推进各区域专题合作项目,由各区域部门组成。执行层负责跟进区域内外合作项目,由各地方部门组成。三层机构对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安全、劳动力流动、资源共享、污染联防等事项合力推进,促进区域一体化。

2.探索差別化的区域合作机制。立足于辽宁五大区域特点和比较优势,为提高财政、产业、土地、环保、人才等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应积极探索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政策,推进差别化的区域合作机制。由于辽宁省内各地发展所处阶段不同,各地发展存在较大差距。所以,辽宁应该注重差别化的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地区发展阶段的不同,因地制宜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区域财政政策、投融资政策、土地政策、人才政策、环保政策等,构建差别化的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区域共同发展。

3.推动次区域合作机制。空间相邻的次区域合作一直是我国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类型,次区域合作可使区域内边缘化地区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这些边界地区往往由于政策上的差异性、资源上互补或相同、社会联系密切等因素更容易相互融入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辽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分别与吉林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接壤,临界地方较多,地理位置具有天然优势,应该积极推动省际间的边界区域合作,改善边缘地区发展状况。

4.构建企业主导的区域合作机制。鼓励企业间产业链实现纵向、横向或者全面一体化,从而实现企业成本集约节约,更快达到规模经济;通过产业空间布局,实现企业集聚,增大企业间合作空间和机会。推进民间商会在区域合作上的积极作为,发挥各协会交流协调的作用,促进不同产业的相互参透相互影响,从而实现信息对等和优势共享。

(三)激发基层政府的机制创新动力

要想在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辽宁省需要更加开放、灵活、协调的制度创新环境。

1.赋予地方充分自主权。要激励地方摸着石头过河,在五大区域战略基础上走出一条自我发展之路。对此,《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充分调动地方推动本地区协调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地区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赋予地方更大的自主权,更需要相应的机制加以保障。为发挥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在不违背整体战略的前提下省政府应充分授权给各市、县政府,加快财税体制、政府职能转变、营商环境改革、绩效考核等配套改革,建立更加灵活的体制机制,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创新扫清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地方自主性,增强基层创新动力。

2.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中对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提出明确要求。我省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规范,但制度规定过于笼统,执行尺度很难把握,需要进一步细化。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能够有效激励广大基层干部在推进辽宁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大胆探索,没有后顾之忧。

3.完善区域考核机制。科学的考核机制体现在合理的考核目标设定。五大区域发展的指标制定要合理,要考虑到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投入与产出在时间上的不同步,如果只注重年度指标的完成而忽视中长期目标的实现,只会加剧地方政府的弄虚作假。要强化政策落地见实效,避免形式主义,切勿将文件“处处留痕”与文件“处处落实”等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11-30.

[2]于娟.新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J].宏观经济管理,2010,(1).

[3]孙久文,张可云,安虎森,贺灿飞,潘文卿.“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笔谈[J].中国工业经济,2017,(11).

责任编辑  魏亚男

作者:闫婷 范思凯

上一篇:就业与社会保障国民经济论文下一篇:新经济时代企业管理改革论文